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2024/10/02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音乐教育读书心得(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1

一、《中国音乐教育》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

音乐审美教育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体现在音乐教育教学的活动中,音乐教学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教学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在这些方面,中国音乐教育专刊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及时的帮助和引领的作用。对于我们及时了解教改动态,教育资源教育信息等提供了通畅的渠道。是音乐教师的良师益友。

二、资源丰富、内容广泛,是音乐教师教学的资源库。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触是,信息量大,交流面广,教师不用走遍千山万水便可知各地区的教育教学动态,帮助教师作好教学交流,可以看到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音乐教育成果,为音乐教师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三、教学研讨气氛浓厚,为一线的教师提供了教学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音乐课教学的确比以前鲜活了许多,可是在深入一线听课的过程中却也发现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如果音乐教改抓的只是表面的轰轰烈烈,忽视了音乐的本原——音乐性,那将是可怕又可悲的事。音乐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音乐的想象力、还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意志力、音乐的表现力等。音乐是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关注音乐”,就是要仅仅围绕音乐的特点实施教学。

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xx初,《中国音乐教育》在北京昌平区举办了“名师大讲堂”这是课改以来一项重要的音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新意,老中青音乐名师同时登台献艺,显示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音乐教学风貌使人们领略了名师们的风采:从容面对异地学生、灵活驾御各种课型和善于处理课堂应变的深厚功底。在感慨教学活动优质的同时应该感谢本刊物给出的信息。

《中国音乐教育》专刊与音乐教师、教学、与生活具有广泛、密切的联系,读她使我们很受益。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2

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整个学期学习下来,对我印象最深的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下面就重点来谈谈我对这两种音乐的学习心得:

一)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二)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如:贝多芬的名曲《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代表作《小夜曲》;“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闻名于世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等。

通过这个学期对音乐的学习,我不管在音乐常识、音乐家及其作品、音乐鉴赏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总的来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3

读了吴瑶香教师的《音乐课例与专家评析》一书,通读全书,我渐渐走进一位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历程,感受着她以大量的教学理论作为求证而确立的,对于中学音乐课堂灵动的,趋向于成功的构建。创作课、舞蹈课、欣赏课、唱游课、音美协同课、器乐课、歌唱课,课如其人,字里行间流淌出源于骨子里头的真诚的信息。它是一种特别的亲和力,一种给予儿童最大限度与效度的良性的影响力的教育理解,一种用心理论的情感释放。这些基于“吸引儿童主动而强烈地参与到音乐表现中去”聆听、体验、感悟、开展的课例,这些基于“促成儿童具有教育意向的生活经历,培养幸福而有审美意味的人”的兴趣激发、品行习染、人格完善的课例,初步形成了她那独具个性的、美的、动情的教学风格。

音乐的情感性、人文性特征,强调音乐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民主平等、宽松愉悦学习环境的创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体验,探究,感悟,创造,这样才能使音乐进入学生的心灵,发挥出音乐使儿童学会甄别美丑、善恶、真假并去享受和创造美妙的作用,最终向精进修养、精神安康和情趣盎然的境界迈进,在这个层面上,吴教师是个非常用心的音乐教师,她主张音乐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效劳于儿童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时间与空间。

一位好的教师,不仅能使学生在充分积极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创设的音乐情景、意境中自主体会、感悟,从而实现“启情悟智”,不可否认,吴教师的课例显现出她在努力地去做好这一点。

在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广阔领域里,课堂是个绽放生命精彩的魅力舞台,无论是自己的教学案例,还是指导弟子的教学案例,无论是教学经过的全程实录,还是诠释教义的说课稿件,都能给人一种不一般的感受。这就是吴教师在这个魅力舞台上发出的属于自己的音乐——课的主题。她以主要教学内容的`美感特征的深化挖掘,融进扎实有效的体验性学练,突出以一个作品为中心的小主题构建,让学生每课建立学科成长的小单元快感,课的切入以听着音乐入课为标志,彰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课的呈现紧紧围绕音乐性、情感性、人文性的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课的开展以环节的层层递进、每一个链接点都力争实现学生开展的增量来达成目的;课的构造以开始局部、根本局部、完毕局部为块块状框架,建构显示部、开展部以及再现或收束的“曲式美感”特征;课的类型在借鉴已有成果的根底上形成新的亮点,如三听、三谈、三次讨论、三次比照、三次探究,或突出情感性,或突出参与性,或突出创造性,或突出层次性与可操作性,注重在体验性教学方法中创设审美情景,在理论教学方法中贯穿即兴创造。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4

我国自古老师教导学生,重视因材施教。近代教育心理学家则更加系统地从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中,找出其心理规律,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这本书就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曹理教授在北京市城镇、农村选取典型学校,在三十余所大中小学,向两千余名师生进行了有关音乐学习心理、音乐能力发展及音乐教师素质等多项问卷的调查与测试,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汲取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和研究,编纂而成的,是一本切于实用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全书四个部分共十四章节,分别从音乐基础心理、师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进行阐述,尤其是第四部分对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心理效应及形成的音乐教学模式对于音乐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拜读了曹理老师的著作《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感触颇深。

在音乐教学中,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不论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研究表明,在儿童学习音乐的诸多心理中,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那么,音乐兴趣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

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比如当你聆听美妙的歌曲时,你就会被音乐感染,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希望自己也能演唱,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激起学生强烈兴趣的重要因素。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音乐的美,例如,学习歌曲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歌曲或由教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说说听后的心情,是高兴还是忧伤,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学唱歌曲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感受歌曲的意境。无论是生动的歌词还是优美的旋律都可以成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因素。

第二,兴趣就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

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动听的歌声,美妙的琴声固然能吸引学生,但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加上简单的律动或尝试为歌曲编配打击乐,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三,音乐的兴趣还在于愿望和获取成功的过程中。

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丧失兴趣,而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兴趣。

总之在儿童时期,由于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或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们只凭自己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还是不持久的,很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5

有幸拜读了袁善琦教授所写的一篇文章:《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探析》,书中对于柯达伊音乐教育描写的淋漓尽致,这使我们在如何讨论柯达伊体系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开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形成与本世纪20年代,是匈牙利民族音乐濒临消亡、音乐教育及其衰败的时期。柯达伊以爱国音乐家的胆识,投身于抢救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遗产和创立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的伟大事业。之前,我在音乐课上对学生传授的柯达伊教育仿佛只有柯达伊手势这一简单的音乐教育。对于柯达伊更深一步的理解是少之又少。此篇文章对于柯达伊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对民族音乐的教育观、宗旨,柯达伊教育的主要形式都做了一一解析,使我能更好的去理解该如何的在今后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浸透柯达伊的教育思想,如何把柯达伊的教育形式效仿教学。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一个国家音乐教育的整体程度直接关系音乐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假设我们的音乐顶尖人才不是在进步普通音乐教育水准的根底上诞生的,那么,其优秀音乐人才及作品也不可能有广阔的音乐舞台和广阔的听众。”这段文字是柯达伊站在进步全民的音乐素质,优化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时所给人的一段启示。柯达伊着眼于用优秀的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来教育全国人民。我想,在现代化教育盛行的今天,是否也可以将这些优秀的前辈所遗留下来的教育思想,也通过新的艺术教育形式展如今课堂上。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标准,同时也是我所要去学习的方向。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是由曹理教师主编及全国许多音乐工作者合作完成的一本填补音乐教学这一领域空白的书。尽管它在1993年就已经出版,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在想这本书已经出版这么久,当中的内容会不会已经过时,但是读完后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到如今为止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全面,书中除了讲述“音乐教育的研究”、“音乐教育的本质”、“音乐教育的目的、任务、原那么”、“教学大纲、教材教法”等这些与学校教学直接相关的内容外,还有从音乐教育的对象、理论、教改等有关方面讲述了“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学”、“儿童音乐才能”、“家庭与社会教育”、“比拟音乐学”、“国外音乐教学法”等许多内容。

读完以后我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音乐学科并非唱歌、跳舞、弹琴那么简单,特别是我们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除了要关注学生技能技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因为不管学习音乐或者欣赏音乐都是一个根本的心理活动过程,而由于个体差异,这种心理活动过程又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关注这些差异,从而到达因材施教的效果。另外书中有花不少篇幅介绍了几种音乐教学法,有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其中我准备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奥尔夫的“乐器”、柯达伊的“柯尔文手势”结合运用到我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6

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整个学期学习下来,对我印象最深的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下面就重点来谈谈我对这两种音乐的学习心得:

一)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民间音调与舞蹈节奏运用);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整齐的`方整性乐句);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但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与后来的浪漫乐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二)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如:贝多芬的名曲《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代表作《小夜曲》;“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闻名于世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等。

通过这个学期对音乐的学习,我不管在音乐常识、音乐家及其作品、音乐鉴赏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总的来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7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是由曹理老师主编及全国许多音乐工作者合作完成的一本填补音乐教学这一领域空白的书。尽管它在1993年就已经出版,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在想这本书已经出版这么久,当中的内容会不会已经过时,但是读完后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到现在为止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或者教育工作者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全面,书中除了讲述“音乐教育的研究”、“音乐教育的本质”、“音乐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教学大纲、教材教法”等这些与学校教学直接相关的内容外,还有从音乐教育的对象、实践、教改等有关方面讲述了“儿童音乐教育心理学”、“儿童音乐才能”、“家庭与社会教育”、“比较音乐学”、“国外音乐教学法”等许多内容。

读完以后我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音乐学科并非唱歌、跳舞、弹琴那么简单,特别是我们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除了要关注学生技能技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因为不管学习音乐或者欣赏音乐都是一个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而由于个体差异,这种心理活动过程又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关注这些差异,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另外书中有花不少篇幅介绍了几种音乐教学法,有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其中我准备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奥尔夫的“乐器”、柯达伊的“柯尔文手势”结合运用到我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8

只看书名《关注音乐实践》,就感觉到这本书值得研读。因为当前我国的新音乐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音乐实践,怎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实践正是一线音乐教师必须去研究的探索的。再看其中的内容,观点鲜明,实例丰富,,论述详尽,论证有力,所列举的音乐实践项目有可操作性,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很实用。因此毫不犹豫地买下并开始翻阅,果然收益良多。

本书的作者埃里奥特博士是一位音乐教育哲学家,在音乐教育专业所任教的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基础、音乐认知、研究方法、音乐课程发展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书中他通过把音乐理解为多样化的人类实践之广义研究,特别关注现有的音乐教育理论所遗漏和忽略的问题。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古往今来的哲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在音乐的本质和价值的新思维方式上构建了音乐教育哲学。第三部分为音乐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音乐课程发展观。

因为翻译的关系,书中很多内容需经反复琢磨,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涵义。因此看了多次,可以说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看过后,感觉到自己有些一直比较困惑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一些关于音乐教学的想法得到了验证。

1、何为音乐?

对于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来说,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必定影响其对职业的态度。一直以来人们对音乐本身都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而自己对于什么是音乐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中明确地告诉我们:音乐制作和聆听是人类可获取的、独一无二的思维形式,是人类认识中最重要的、独一无二的资源。这种对音乐的理解本身也是有创新性的。

2、为什么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

常常思考,音乐教师存在的价值是什么,音乐在学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吗?在看了这本书后,这种困惑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在书中作者基于他对近期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详细考查,逐步建立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哲学基础,强有力地证实了音乐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有动力的和实践性的追求之一,是个体和集体全面发展的根基,也是音乐教育实践的根基,并由此断定:对所有人来说,音乐在教育中占有中心地位。书中详尽的论述专门为激励、引导和支持在职和实习音乐教师而设计的。让人明确音乐教师这个职业的社会价值。

3、音乐课该教哪些内容?如何教?

每次上课前都会选择教学内容,思考教学方法,设计音乐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当然也有思想的火花。在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方面,这本《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确实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内容,实例。书中构建了一种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提出“课程作为实践”的观念,这是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和构建个体哲学的催化剂,它为音乐教学中的“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提供了严密的反思。通过有说服力的综合讨论,为音乐教育者解释了应该如何去实现他们的要求。可以看到,作者勇于打破传统的音乐教育哲学,为表演、聆听、音乐素养、多元文化、创造性活动、自知自觉、课程发展等多方面的自然属性和意义提出了创造性的反思和透析,适用于处理音乐教育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对于我来讲是一本有点深奥的哲学书,也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为了进一步理解其中的涵义,为了学习借鉴,我会常常翻阅这本好书。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9

读了吴瑶香老师的《音乐课例与专家评析》一书,通读全书,我渐渐走进一位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历程,感受着她以大量的教学实践作为求证而确立的,对于中学音乐课堂灵动的,趋向于成功的构建。创作课、舞蹈课、欣赏课、唱游课、音美协同课、器乐课、歌唱课,课如其人,字里行间流淌出源于骨子里头的真诚的信息。它是一种特别的亲和力,一种给予儿童最大限度与效度的良性的影响力的教育理解,一种用心实践的情感释放。这些基于“吸引儿童主动而强烈地参与到音乐表现中去”聆听、体验、感悟、发展的课例,这些基于“促成儿童具有教育意向的生活经历,培养幸福而有审美意味的人”的兴趣激发、品行习染、人格完善的课例,初步形成了她那独具个性的、美的、动情的教学风格。

音乐的情感性、人文性特征,强调音乐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民主平等、宽松愉悦学习环境的创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体验,探究,感悟,创造,这样才能使音乐进入学生的心灵,发挥出音乐使儿童学会甄别美丑、善恶、真假并去享受和创造美好的作用,最终向精进修养、精神健康和情趣盎然的'境界迈进,在这个层面上,吴老师是个非常用心的音乐老师,她主张音乐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服务于儿童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时间与空间。

一位好的老师,不仅能使学生在充分积极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创设的音乐情景、意境中自主体会、感悟,从而实现“启情悟智”,不可否认,吴老师的课例显现出她在努力地去做好这一点。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广阔领域里,课堂是个绽放生命精彩的魅力舞台,无论是自己的教学案例,还是指导弟子的教学案例,无论是教学经过的全程实录,还是诠释教义的说课稿件,都能给人一种不一般的感受。这就是吴老师在这个魅力舞台上发出的属于自己的音乐——课的主题。她以主要教学内容的美感特征的深入挖掘,融进扎实有效的体验性学练,突出以一个作品为中心的小主题构建,让学生每课建立学科成长的小单元快感,课的切入以听着音乐入课为标志,彰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课的呈现紧紧围绕音乐性、情感性、人文性的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课的发展以环节的层层递进、每一个链接点都力争实现学生发展的增量来达成目标;课的结构以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为块块状框架,建构显示部、发展部以及再现或收束的“曲式美感”特征;课的类型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亮点,如三听、三谈、三次讨论、三次对比、三次探索,或突出情感性,或突出参与性,或突出创造性,或突出层次性与可操作性,注重在体验性教学方法中创设审美情景,在实践教学方法中贯穿即兴创造。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读了吴瑶香老师的《音乐课例与专家评析》一书,真是受益匪浅。我想,一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充满热情,其次要钻研教材、教法,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的应用;一位好老师,应该善于挖掘音乐作品的童趣和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由衷的情感;一位好老师,应该会找准切入点,凸显情感与态度目标,重视训练点,河里把握知识技能目标,抓住互动点,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一位好老师,不仅要自己教好课,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爱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以吴老师为楷模,满怀爱心,用心教学,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做一个美的传播者!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10

读了吴瑶香老师的《音乐课例与专家评析》一书,通读全书,我渐渐走进一位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历程,感受着她以大量的教学实践作为求证而确立的,对于中学音乐课堂灵动的,趋向于成功的构建。创作课、舞蹈课、欣赏课、唱游课、音美协同课、器乐课、歌唱课,课如其人,字里行间流淌出源于骨子里头的真诚的信息。它是一种特别的亲和力,一种给予儿童最大限度与效度的良性的影响力的教育理解,一种用心实践的情感释放。这些基于“吸引儿童主动而强烈地参与到音乐表现中去”聆听、体验、感悟、发展的课例,这些基于“促成儿童具有教育意向的生活经历,培养幸福而有审美意味的人”的兴趣激发、品行习染、人格完善的课例,初步形成了她那独具个性的、美的、动情的教学风格。

音乐的情感性、人文性特征,强调音乐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民主平等、宽松愉悦学习环境的创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体验,探究,感悟,创造,这样才能使音乐进入学生的心灵,发挥出音乐使儿童学会甄别美丑、善恶、真假并去享受和创造美好的作用,最终向精进修养、精神健康和情趣盎然的境界迈进,在这个层面上,吴老师是个非常用心的音乐老师,她主张音乐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服务于儿童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时间与空间。

一位好的老师,不仅能使学生在充分积极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创设的`音乐情景、意境中自主体会、感悟,从而实现“启情悟智”,不可否认,吴老师的课例显现出她在努力地去做好这一点。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广阔领域里,课堂是个绽放生命精彩的魅力舞台,无论是自己的教学案例,还是指导弟子的教学案例,无论是教学经过的全程实录,还是诠释教义的说课稿件,都能给人一种不一般的感受。这就是吴老师在这个魅力舞台上发出的属于自己的音乐——课的主题。她以主要教学内容的美感特征的深入挖掘,融进扎实有效的体验性学练,突出以一个作品为中心的小主题构建,让学生每课建立学科成长的小单元快感,课的切入以听着音乐入课为标志,彰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课的呈现紧紧围绕音乐性、情感性、人文性的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课的发展以环节的层层递进、每一个链接点都力争实现学生发展的增量来达成目标;课的结构以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为块块状框架,建构显示部、发展部以及再现或收束的“曲式美感”特征;课的类型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亮点,如三听、三谈、三次讨论、三次对比、三次探索,或突出情感性,或突出参与性,或突出创造性,或突出层次性与可操作性,注重在体验性教学方法中创设审美情景,在实践教学方法中贯穿即兴创造。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读了吴瑶香老师的《音乐课例与专家评析》一书,真是受益匪浅。我想,一位好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充满热情,其次要钻研教材、教法,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的应用;一位好老师,应该善于挖掘音乐作品的童趣和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由衷的情感;一位好老师,应该会找准切入点,凸显情感与态度目标,重视训练点,河里把握知识技能目标,抓住互动点,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一位好老师,不仅要自己教好课,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爱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以吴老师为楷模,满怀爱心,用心教学,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做一个美的传播者!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11

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整个学期学习下来,对我印象最深的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下面就重点来谈谈我对这两种音乐的学习心得:

一)古典主义音乐

古典主义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其特点是: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维也纳古典乐派”有以下风格特征:强调理性、思想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世俗因素增强(民间音调与舞蹈节奏运用);音乐作品结构严谨匀称(整齐的方整性乐句);主调和声成熟并占统治地位;乐思发展清晰,逻辑性强,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情绪明朗乐观(但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曲式多采用奏鸣曲和奏鸣套曲曲式(与后来的浪漫乐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简单的说,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含义深刻、语言通俗是这一音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

二)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反对外族侵略和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分裂。为了表现这些内容,为了塑造民族英雄形象,反映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思想,浪漫主义音乐特别注意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浪漫主义音乐以它特有的强烈、自由、奔放的风格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典雅、端庄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如:贝多芬的名曲《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代表作《小夜曲》;“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闻名于世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等。

通过这个学期对音乐的学习,我不管在音乐常识、音乐家及其作品、音乐鉴赏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总的来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音乐教育读书心得 篇12

有幸拜读了袁善琦教授所写的一篇文章:《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探析》,书中对于柯达伊音乐教育描写的淋漓尽致,这使我们在如何探讨柯达伊体系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形成与本世纪20年代,是匈牙利民族音乐濒临消亡、音乐教育及其衰败的时期。柯达伊以爱国音乐家的胆识,投身于抢救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遗产和创建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的伟大事业。之前,我在音乐课上对学生传授的柯达伊教育仿佛只有柯达伊手势这一简单的音乐教育。对于柯达伊更深一步的理解是少之又少。此篇文章对于柯达伊的教育思想以及他对民族音乐的`教育观、宗旨,柯达伊教育的主要形式都做了一一解析,使我能更好的去理解该如何的在今后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柯达伊的教育思想,如何把柯达伊的教育形式效仿教学。

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一个国家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音乐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如果我们的音乐顶尖人才不是在提高普通音乐教育水准的基础上诞生的,那么,其优秀音乐人才及作品也不可能有广阔的音乐舞台和广大的听众。”这段文字是柯达伊站在提高全民的音乐素质,优化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时所给人的一段启示。柯达伊着眼于用优秀的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来教育全国人民。我想,在现代化教育盛行的今天,是否也可以将这些优秀的前辈所遗留下来的教育思想,也通过新的艺术教育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标准,同时也是我所要去学习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