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C 证培训,听 了几位主讲老师精彩纷呈的课,收益颇多。
一、 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是针对所有人群的。
心理健康课并不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开设的,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 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帮助学 生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所倡导的一些理念和我们必须要遵守的规则我觉得是我们老 师应该学习和内化的。首先当学生有困惑,向我们述说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倾 听、而且要真诚地、耐着性子倾听,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给他们一个发 泄的机会。同时当我们听到一些与我们道德观念或者常规相背离的一些观点的 时候,我们应该屏弃自己的观念,站在当事人一边进行换位思考,及要学会换 位思考,不要急于将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给学生。这样我们所给的并不是学生 想要,学生原本想敞开的心扉又给关上了。
二、孩子在一个集体中必须有安全感、爱与归属的感觉。
一个孩子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中必须有安全感,才是他感到幸福的 前提。爱与归属同样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爱以及在一个班 级中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即他能够感到在这个班级中有自己的位子并对班级有所 贡献,那么他才真正有了归属感。我们要努力做到“班集体就是他的家”。 如果我们没有在孩子的关键期做到我们该做的事情,那么再进行补偿就会 事倍功半,因为我们已经“错过农时”了。问题孩子的出现的背后必然有一个 或两个问题家长,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家长的影响力比家长远远要大得多。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正真了解学生的内心,与学生拉近距离也同样需要各种技巧:
1、同感 (要有所感,要用语言让学生明白,引发学生对其感受进一步思考)
2、真诚技术(自我表露技术,言行沟通协调技术)语言的.声调效果十分明显,教师应该 巧妙的运用自己的声调,真诚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更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心理辅导课的设计。他将心理辅导课分为五个阶 段:一是暖身阶段;二是深入主题;三是活动体验;四是分享感受;五是总结。通过对实际课例精心点评,让我认识到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让我感受到 不管是心理健康还是有心理缺陷的人通过上课都会感到自身认识的提高。 最后两天的培训更是让我感受颇深,周红五博士的精彩讲课博得了大家的 阵阵掌声,这掌声充满着敬佩,充满着深深的同感,充满着话语的幽默等等, 在笑声中培训一点也不累,更令人敬佩的是周博士连续几个小时站着还能充满 着激情,并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名言:
1、一个优秀的老师,就是学生提问得最多的。
2、青少年的话都是真话并不是一定都是真实的话。
3、在同一个团体中,同样的行为并不一定代表同样的意思。
4、人的个性并没好坏之分,有助于有阻于你的个性发展。
5、一个人对自己的完善是生带来死带去的。
6、青少年学生没有早恋只有初恋。
7、学校所有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等都必须建立在广博坚实的科学 基础之上。
8、扼住生命的咽喉就是扼住生命的每分每秒。
9、做优秀的老师的第一要素:眼睛永远看着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10、老师也是人,老师也有喜怒哀惧,但是只要我们作为老师,面对学生,所有的喜怒哀惧都要为了我们所要面对的学生。
11、老师读书分三个层次:为了生存而读书:为了扩大生活知识面;为了 改变世界观。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2
感谢坪山新区教育提供给我们C证培训的平台,使我非常有幸与心理学导师、专家零距离接触。这6天的课程学习,虽说有点紧张,有点疲惫,但各位专家高水平、新颖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到是那么的充实,那么的激动。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感觉对孩子们的心思了如指掌,算得上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教了???曾经,对于心理健康辅导一知半解,简单地认为:每星期上一节周会课,每学期给学生上几节热热闹闹的心理课就行了。通过这次的听课、学习、团体活动,真正让自己大开了眼界,受益匪浅。我初步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重视和加强孩子们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发展健全人格,增进道德健康和心理,请关注心灵的发展。注重孩子心理教育,使之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其形成良好品德的科学根基。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某些好的品德往往要在某些心理素
质的基础上才易于建立起来。反之,个体如果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则最易于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发生不道德行为,要防止或消除这类非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说,就要注重心理辅导,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平衡状态。 就我现在所带的一(4)班来说,学生有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有的自恃清高;有的学生逆反心理很重,根本接受不了任何批评;有的则因为行为习惯不好,不合群,大家都比较讨厌,因此也觉得和大家在一起不开心。这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提高、学习进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且常常影响到他人,使周围的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所以越发觉得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王秋英博士说,任何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一定是他的某种需求没有被重视被满足被正确引导,经过积累发酵,长期压抑的需求最后就变成了问题和顽结。所以说,问题行为是一个人的需求与环境相作用后所形成的一种适应方式。怎样能解决并温暖孩子的心情呢?
以前,一直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不可以那样,觉得学生来学校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听老师的话,和其他学生和睦相处等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而学生不认真听课,不按时完成作业,和老师、家长作对,打架,厌学等都是不应该的,就是学生的错,老师应该批评,教育他们做好。但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上星期,刚好有位孩子家长向我诉说,他们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没有想到孩子竟然不知道好歹。事情是这样的,陈好是我一年级四班的孩子,在班级学习属上游,他平时学习很努力,其他方面也不错,本次期中考试有数学92分,英语是95分,语文是89分,比上次有明显的进步了。可当他高兴地向父母报告成绩时,本想能得到父母的表扬,结果被他爸爸训了一顿:“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你这么好的条件?我们辛辛苦苦拼命工作,省吃俭用,都是为了谁?还不是指望你学习好,将来有个出息。你看看人家邻居王家杰,比你小一岁,门门拿第一,你怎么就不向他学习学习争口气?你真让我们失望!”这下惹怒了陈好:“又来了!我就没有让你们满意的时候。你们什么时候说过我好?反倒经常把王家杰挂在嘴边!他好你们认他为儿子好了。”孩子的反抗话可能伤害了父母的心,但是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分别找了陈好和他的父母谈话。我采用蒋平老师刚刚教给我们的方法,就是----“同理心”.凭借语言、文字、互动等沟通形式,帮助陈好父母提高自身认识,增强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促进其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短处,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使自己的教育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失败。我就建议陈好的父母应该这样做:教孩子学会反问自己?“我现在各方面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跟上个月或上个星期比较哪些方面有进步了?哪些方面退步了?我该怎么办?我有决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吗?我是否应该听听父母的意见?是否要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并且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能够做到降低家长对孩子过
高的不恰当的期望值,善于运用赞扬等正强化的方式激励孩子,提高其积极性。还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要及时找到原因,及时沟通、辅导孩子,及时解决问题。
本星期,当陈好小朋友的父母高兴地告诉我,现在他们和孩子已经找到很好的相处方法了,并由衷的谢谢我教的方法时。我心里感到很是安慰,建议他们阅读了王光晨教授推荐的好书《为家庭疗伤》和《妈妈.生命的意义》,这样对以后的工作更充满信心了。
蒋平老师还教会了我,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除家长外的成年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是楷模,是榜样。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兴趣爱好、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好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内在人格和心理的进步,做好学生的导航员。重视和班级活动的作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学校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着想,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广泛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在活动中陶冶学生。而学生在课业的重负下,他们也渴盼有更多的机会锤炼与体现自我,松驰神经。如果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辅导活动有机结合,让孩子们自由的发挥想象,自由的发表言说,自己试着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就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兴趣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心理疏导之目的。我觉得周会和心理课就是一个很好的班级活动。每次我都很重视每周一次的周会,力求做到有主题,有内容,只有掌握关于孩子们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通过听了王秋英博士、吕军、王鉴、王光晨等专家的心理辅导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在我的印象中,心理学是一门挺枯燥的学科,研究对象无非就是那些心理有障碍的人群。所以这次 “逼不得已”来参加嘉兴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省级心理教师C证培训,我早已做好“枯坐”六天的准备。但是,事实告诉我,我之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几天培训下来,我完全没有感到乏味,相反,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心理学是这么有趣而又实用。
在几天培训中,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一场报告,莫过于陶新华老师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报告了。作为一名踏上教师岗位不久,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工作已经快两年了,在工作的最初一年,我一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尽管很辛苦,但却依旧觉得满足,因为我找到了一份自己挺满意,家里很称心的工作。然而第二年开始担任班主任之后,我的想法却有了转变——整天忙死忙活,为着处理学生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直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5点多不得空闲,却拿着如此微薄的收入,这难道真的是我当初的选择么?身边的同事也经常抱怨工作上的烦恼,同学聚会的'时候不敢说出自己的收入??如此种种,让我对工作产生了一种厌烦的情绪,甚至有几次,我开始考虑跳槽,另谋他就。
但是听了陶新华老师的报告之后,我对于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工作、生活都有了新的思考。
作为一名老师也好,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也罢,都要有一种积极客观的心态,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够从工作、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感觉。我并不主张每个人都要像古人那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境界实在太高,可能我们穷极一生也只能是作仰望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工作、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自我开导:工资太低?有比我们工资更低的,他们能活得好好的,那我也应该可以;工作压力大,事物繁多?这不正是对我们的考验么?给我们锻炼的机会,让我们不断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其实有时候,做一次“阿Q”也不错。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对待工作要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才能让每天接触我们的学生也同样乐观开朗。每天拥有一个好心情,既能让自己更有幸福感,又能同时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带着一份期待的心情,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因为是紧接创业培训课之后上的心理C证培训,连续上了一个多星期的课,很累又很辛苦,但这是值得我辛苦的事儿。听了几位主讲老师精彩纷呈的课,特别是黎雪琼老师的精彩讲课,她的讲课从头到尾都能紧紧抓住我的思绪,感觉到是那么的充实,那么的激动,此次的培训使我收益颇多。丰富了我的心理学理论,让我学会了一些心理学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我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老师们非常精彩的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我还记得,黎雪琼老师给出在多媒体屏幕一道题:我是———,我觉得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最喜欢的成语是哪个?然后让我们写在纸上,并与上下桌的同学讨论,教室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在积极的讨论、交流意见,当时我就在想,上课就应该有这种氛围,既能让学生开口讲话,积极且认真的.讨论,又可以让他们顺着老师的思路,跟着老师的引导学习。这是个教学生的好方法,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课还没几分钟就对这位老师产生深深的崇拜感,在之后的课程当中,我更是竖起耳朵认真听讲,生怕错过老师的任何一句精彩的话,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中小学生正是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或老师的角色,只要把这一时期的孩子教育好,进行正确的引导,往后的教育就不用那么费心了。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人的成长就像一颗树的生长一样,若要教导好一个人,首先的从他小时候灌输正确的思想,如一颗苍天大树都是由一颗笔直的小树苗长起,而要培养一颗小树长成参天大树,只需在它还是小的时候给足水和阳光,在它快要长歪的时候,适当架枝扶持一下,以助它往正确的方向生长,为它以后更加健康生长埋下很好的前提。同理,人也是要在小的时候及时改正所有不好思想习惯,就像小树一样,若不及时纠正,等长成大树就没法改了,因为已经定形,要想纠正就得整棵树拔起。所以,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小孩在六岁以前都不要离开父母双方的教育,只要这一时期满足小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和给他们足够的关心,就没有那么容易出现留守儿童的问题。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会在以后生活或工作上继续探索,更进一步。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5
摘要: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教师心理健康C证”的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个人而言,收获确是丰富且充实的。 孙义农 老师的讲座即有理论的学习,充实我们的大脑,又有丰富的、典型的案例,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要求。通过4天的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将所见、所学根据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要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哪怕是涂鸦;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中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中学生情操,充实了中学生生活,激发了中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中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
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中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使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四、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中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中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班会及团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五、抓学校教育,引导教师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平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流,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总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家长、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在我的印象中,心理学是一门挺枯燥的学科,研究对象无非就是那些心理有障碍的人群。所以这次 “逼不得已”来参加嘉兴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省级心理教师C证培训,我早已做好“枯坐”六天的准备。但是,事实告诉我,我之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几天培训下来,我完全没有感到乏味,相反,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心理学是这么有趣而又实用。
在几天培训中,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一场报告,莫过于陶新华老师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报告了。作为一名踏上教师岗位不久,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工作已经快两年了,在工作的最初一年,我一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尽管很辛苦,但却依旧觉得满足,因为我找到了一份自己挺满意,家里很称心的工作。然而第二年开始担任班主任之后,我的想法却有了转变——整天忙死忙活,为着处理学生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直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5点多不得空闲,却拿着如此微薄的收入,这难道真的是我当初的选择么?身边的同事也经常抱怨工作上的烦恼,同学聚会的时候不敢说出自己的收入??如此种种,让我对工作产生了一种厌烦的情绪,甚至有几次,我开始考虑跳槽,另谋他就。
但是听了陶新华老师的报告之后,我对于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工作、生活都有了新的思考。
作为一名老师也好,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也罢,都要有一种积极客观的心态,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够从工作、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感觉。我并不主张每个人都要像古人那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境界实在太高,可能我们穷极一生也只能是作仰望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工作、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自我开导:工资太低?有比我们工资更低的,他们能活得好好的,那我也应该可以;工作压力大,事物繁多?这不正是对我们的考验么?给我们锻炼的机会,让我们不断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其实有时候,做一次“阿Q”也不错。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对待工作要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才能让每天接触我们的学生也同样乐观开朗。每天拥有一个好心情,既能让自己更有幸福感,又能同时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7
身为教师,并且是我们孩子们的管理者——班主任,我参加了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空闲的暑假时间因为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因此利用学到的许多知识,而弥补了暑假的空洞,让我更了解我所接触的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我学得了如何搭建一座通往孩子们的心桥。
短短六天的学习,虽然里面学习的知识很多都是之前学习过的,但是经过这次的“复习”才了解到当初学习的心理学、教育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很多都没有纳入实际应用,让我反思了不少。虽然都是一些理论的东西,却毫不脱离实际。
现在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人们不仅需要生理上的健康,还更需要心理上的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无处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经济压力、感情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等等。压力有时候能成为一种动力,使人进步。然而,压力过多,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和释放,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中学生是大小人的特别象征。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接近成人的年龄,有独立的思想,但是有属于幼稚刚刚转向成熟的阶段,但他们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又缺少一定的心理素质,执行控制能力不足,容易情绪化,并且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加工信息多使用情绪通路,这些都决定了青少年的脑容易受到新异刺激的影响,他们更容易受到自身情绪、而非逻辑本身的支配。想要和学生们相处得好,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绪特点,避免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强烈冲突的行为。通过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好好切实地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例如,对于两个同样做错事情的孩子,对抑郁质的学生和对胆汁质的学生的解决方案是不尽相同的。
在这里,我要总结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身为一名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引导学生走向光明。
一、先了解自己提高自己
没上过这次的培训课之前,虽然已经学了不少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但是很少学以致用。我总会以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叛逆的,不听话的,很敏感,很容易胡思乱想的这个定义去看待我的学生。其实,每一个教师对待同样的学生,方法都不一样,有时候甚至会根据教师自身的素质,当然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道德素质,来教育学生。我希望通过学习,能从另一方面来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某些不当之处,来更好的了解我的学生,教育我的学生。因为只有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一群心理健康的孩子。因此,我认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是教育孩子们的前提。
二、了解学生
多方面地去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有一位培训老师问起过,“你觉得学生出现问题正常吗?”“为什么学生会出现问题呢?”,这两个问题启发了我,不能片面地去看待问题学生。青少年容易将问题过度地复杂化,将社会理想化,并且言行不一。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认为青少年是处于叛逆的时期,特别敏感,爱胡思乱想,受不了打击,等等,却很少考虑到,引发他们这些行为真正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原因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必须多方面地去了解学生,才能找出那个导致问题的多方面原因。教师应该要与学生加强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不是一味地排斥与问题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避免学生因缺乏同伴交往而加入不良群体。让学生不会感到孤立无援,培养他们开朗的性格,抵御不良行为和不良群体的影响。当然,除了让学生在校能健康地发展,也需要为他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多于学生家长沟通,能尽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一定要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和尊重每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让学生信任你,跟着你的指引,往前走。教师应当是垃圾回收站这样的一个角色,一个不高的角色。友好和学生相处,爱他们,尊重他们,信任、理解、宽容并且接纳他们,重视和欣赏每一个学生,分享他们的喜悦,承担他们的忧伤,用爱去感召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如此,学生都会自愿把自己的不良习惯、不良情绪,等等都送往教师这个垃圾回收站,再由教师经过垃圾回收再造的程序,把原本的力量回归给学生,开导学生,指引学生正确之路。
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学生之所以会有压力,大部分来自学习、学校和家庭。林格说:“人的根本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学生的教育应该先从心出发,而不是从书出发。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家长常常责怪孩子读书差,其实,导致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有很多,学生对学习缺乏内在动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学生应受到更多的鼓励和爱护,而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通过不同的渠道去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真正想为自己去学。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不但巩固了之前的所学,也学得更多教育学生的方法和策略,我将好好利用学得的理论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健康的教育活动做出更大的努力!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8
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C证培训,听了几位主讲老师精彩纷呈的课,收益颇多。
一、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是针对所有人群的。
心理健康课并不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开设的,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所倡导的一些理念和我们必须要遵守的规则我觉得是我们老师应该学习和内化的。首先当学生有困惑,向我们述说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倾听、而且要真诚地、耐着性子倾听,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给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同时当我们听到一些与我们道德观念或者常规相背离的一些观点的时候,我们应该屏弃自己的观念,站在当事人一边进行换位思考,及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急于将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给学生。这样我们所给的并不是学生想要,学生原本想敞开的心扉又给关上了。
二、孩子在一个集体中必须有安全感、爱与归属的感觉。
一个孩子不管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中必须有安全感,才是他感到幸福的前提。爱与归属同样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孩子只有感受到被爱以及在一个班级中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即他能够感到在这个班级中有自己的位子并对班级有所贡献,那么他才真正有了归属感。我们要努力做到“班集体就是他的家”。如果我们没有在孩子的关键期做到我们该做的事情,那么再进行补偿就会事倍功半,因为我们已经“错过农时”了。问题孩子的出现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或两个问题家长,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家长的影响力比家长远远要大得多。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正真了解学生的内心,与学生拉近距离也同样需要各种技巧:
1、同感(要有所感,要用语言让学生明白,引发学生对其感受进一步思考)
2、真诚技术(自我表露技术,言行沟通协调技术)语言的声调效果十分明显,教师应该巧妙的运用自己的声调,真诚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更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心理辅导课的设计。他将心理辅导课分为五个阶段:一是暖身阶段;二是深入主题;三是活动体验;四是分享感受;五是总结。通过对实际课例精心点评,让我认识到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让我感受到不管是心理健康还是有心理缺陷的人通过上课都会感到自身认识的提高。最后两天的培训更是让我感受颇深,周红五博士的精彩讲课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这掌声充满着敬佩,充满着深深的同感,充满着话语的幽默等等,在笑声中培训一点也不累,更令人敬佩的是周博士连续几个小时站着还能充满着激情,并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名言:
1、一个优秀的老师,就是学生提问得最多的。
2、青少年的话都是真话并不是一定都是真实的话。
3、在同一个团体中,同样的行为并不一定代表同样的意思。
4、人的个性并没好坏之分,有助于有阻于你的个性发展。
5、一个人对自己的完善是生带来死带去的。
6、青少年学生没有早恋只有初恋。
7、学校所有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等都必须建立在广博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8、扼住生命的咽喉就是扼住生命的每分每秒。
9、做优秀的老师的第一要素:眼睛永远看着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10、老师也是人,老师也有喜怒哀惧,但是只要我们作为老师,面对学生,所有的喜怒哀惧都要为了我们所要面对的学生。
11、老师读书分三个层次:为了生存而读书:为了扩大生活知识面;为了改变世界观。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在我的印象中,心理学是一门挺枯燥的学科,研究对象无非就是那些心理有障碍的人群。所以这次 “逼不得已”来参加嘉兴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省级心理教师C证培训,我早已做好“枯坐”六天的准备。但是,事实告诉我,我之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几天培训下来,我完全没有感到乏味,相反,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心理学是这么有趣而又实用。
在几天培训中,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一场报告,莫过于陶新华老师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报告了。作为一名踏上教师岗位不久,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工作已经快两年了,在工作的最初一年,我一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尽管很辛苦,但却依旧觉得满足,因为我找到了一份自己挺满意,家里很称心的工作。然而第二年开始担任班主任之后,我的想法却有了转变——整天忙死忙活,为着处理学生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直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5点多不得空闲,却拿着如此微薄的收入,这难道真的是我当初的选择么?身边的同事也经常抱怨工作上的烦恼,同学聚会的时候不敢说出自己的收入??如此种种,让我对工作产生了一种厌烦的情绪,甚至有几次,我开始考虑跳槽,另谋他就。
但是听了陶新华老师的报告之后,我对于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工作、生活都有了新的思考。
作为一名老师也好,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也罢,都要有一种积极客观的心态,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够从工作、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感觉。我并不主张每个人都要像古人那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境界实在太高,可能我们穷极一生也只能是作仰望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工作、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自我开导:工资太低?有比我们工资更低的,他们能活得好好的,那我也应该可以;工作压力大,事物繁多?这不正是对我们的考验么?给我们锻炼的机会,让我们不断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其实有时候,做一次“阿Q”也不错。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对待工作要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才能让每天接触我们的学生也同样乐观开朗。每天拥有一个好心情,既能让自己更有幸福感,又能同时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在我的印象中,心理学是一门挺枯燥的学科,研究对象无非就是那些心理有障碍的人群。所以这次“逼不得已”来参加嘉兴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暨省级心理教师C证培训,我早已做好“枯坐”六天的准备。但是,事实告诉我,我之前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几天培训下来,我完全没有感到乏味,相反,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心理学是这么有趣而又实用。
在几天培训中,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一场报告,莫过于陶新华老师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报告了。作为一名踏上教师岗位不久,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工作已经快两年了,在工作的最初一年,我一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尽管很辛苦,但却依旧觉得满足,因为我找到了一份自己挺满意,家里很称心的工作。然而第二年开始担任班主任之后,我的想法却有了转变——整天忙死忙活,为着处理学生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直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5点多不得空闲,却拿着如此微薄的收入,这难道真的是我当初的选择么?身边的同事也经常抱怨工作上的烦恼,同学聚会的时候不敢说出自己的收入?如此种种,让我对工作产生了一种厌烦的情绪,甚至有几次,我开始考虑跳槽,另谋他就。
但是听了陶新华老师的报告之后,我对于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工作、生活都有了新的思考。
作为一名老师也好,作为一个普通工人也罢,都要有一种积极客观的心态,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够从工作、生活中找到幸福的感觉。我并不主张每个人都要像古人那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境界实在太高,可能我们穷极一生也只能是作仰望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在工作、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自我开导:工资太低?有比我们工资更低的,他们能活得好好的,那我也应该可以;工作压力大,事物繁多?这不正是对我们的考验么?给我们锻炼的机会,让我们不断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其实有时候,做一次“阿Q”也不错。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对待工作要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才能让每天接触我们的学生也同样乐观开朗。每天拥有一个好心情,既能让自己更有幸福感,又能同时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感谢坪山新区教育提供给我们C证培训的平台,使我非常有幸与心理学导师、专家零距离接触。这6天的课程学习,虽说有点紧张,有点疲惫,但各位专家高水平、新颖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到是那么的充实,那么的激动。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感觉对孩子们的心思了如指掌,算得上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教了???曾经,对于心理健康辅导一知半解,简单地认为:每星期上一节周会课,每学期给学生上几节热热闹闹的心理课就行了。通过这次的听课、学习、团体活动,真正让自己大开了眼界,受益匪浅。我初步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重视和加强孩子们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发展健全人格,增进道德健康和心理,请关注心灵的发展。注重孩子心理教育,使之心理处于健康正常状态,是其形成良好品德的科学根基。因为:个体心理只有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下才最易于顺应社会,倾向于与社会保持一致,接受社会的各种要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某些好的品德往往要在某些心理素
质的基础上才易于建立起来。反之,个体如果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则最易于形成不良的品德或发生不道德行为,要防止或消除这类非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说,就要注重心理辅导,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平衡状态。 就我现在所带的一(4)班来说,学生有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有的自恃清高;有的学生逆反心理很重,根本接受不了任何批评;有的则因为行为习惯不好,不合群,大家都比较讨厌,因此也觉得和大家在一起不开心。这些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提高、学习进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且常常影响到他人,使周围的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所以越发觉得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王秋英博士说,任何一个令人头疼的孩子,一定是他的某种需求没有被重视被满足被正确引导,经过积累发酵,长期压抑的需求最后就变成了问题和顽结。所以说,问题行为是一个人的需求与环境相作用后所形成的一种适应方式。怎样能解决并温暖孩子的心情呢?
以前,一直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不可以那样,觉得学生来学校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听老师的话,和其他学生和睦相处等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而学生不认真听课,不按时完成作业,和老师、家长作对,打架,厌学等都是不应该的,就是学生的错,老师应该批评,教育他们做好。但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上星期,刚好有位孩子家长向我诉说,他们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没有想到孩子竟然不知道好歹。事情是这样的,陈好是我一年级四班的孩子,在班级学习属上游,他平时学习很努力,其他方面也不错,本次期中考试有数学92分,英语是95分,语文是89分,比上次有明显的进步了。可当他高兴地向父母报告成绩时,本想能得到父母的表扬,结果被他爸爸训了一顿:“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你这么好的条件?我们辛辛苦苦拼命工作,省吃俭用,都是为了谁?还不是指望你学习好,将来有个出息。你看看人家邻居王家杰,比你小一岁,门门拿第一,你怎么就不向他学习学习争口气?你真让我们失望!”这下惹怒了陈好:“又来了!我就没有让你们满意的时候。你们什么时候说过我好?反倒经常把王家杰挂在嘴边!他好你们认他为儿子好了。”孩子的反抗话可能伤害了父母的心,但是仔细想想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分别找了陈好和他的父母谈话。我采用蒋平老师刚刚教给我们的方法,就是----“同理心”.凭借语言、文字、互动等沟通形式,帮助陈好父母提高自身认识,增强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促进其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短处,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使自己的教育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失败。我就建议陈好的父母应该这样做:教孩子学会反问自己?“我现在各方面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跟上个月或上个星期比较哪些方面有进步了?哪些方面退步了?我该怎么办?我有决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吗?我是否应该听听父母的意见?是否要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并且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能够做到降低家长对孩子过
高的不恰当的期望值,善于运用赞扬等正强化的方式激励孩子,提高其积极性。还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要及时找到原因,及时沟通、辅导孩子,及时解决问题。
本星期,当陈好小朋友的父母高兴地告诉我,现在他们和孩子已经找到很好的相处方法了,并由衷的.谢谢我教的方法时。我心里感到很是安慰,建议他们阅读了王光晨教授推荐的好书《为家庭疗伤》和《妈妈.生命的意义》,这样对以后的工作更充满信心了。
蒋平老师还教会了我,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努力给学生做出表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除家长外的成年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是楷模,是榜样。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兴趣爱好、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好知识,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内在人格和心理的进步,做好学生的导航员。重视和班级活动的作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充满了活力。学校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着想,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广泛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在活动中陶冶学生。而学生在课业的重负下,他们也渴盼有更多的机会锤炼与体现自我,松驰神经。如果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种辅导活动有机结合,让孩子们自由的发挥想象,自由的发表言说,自己试着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就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兴趣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心理疏导之目的。我觉得周会和心理课就是一个很好的班级活动。每次我都很重视每周一次的周会,力求做到有主题,有内容,只有掌握关于孩子们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通过听了王秋英博士、吕军、王鉴、王光晨等专家的心理辅导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C证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我是高州师范学院20××届的一名毕业生,凭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热爱,在寒风凛冽的12月,我参加了高州师范学院20××届毕业生班。此次培训请来的是高州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老师,有黎雪琼,巫邵海等。培训的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程。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了众多专家老师的精彩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心理健康培训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
黎雪琼老师的讲座,将我的目光紧紧地聚焦在大屏幕上。他对班级团体的辅导,独树一帜。他的方法、他的技巧、他的策略值得我们借鉴、值得我们学习。钟老师在讲座中说到:小学阶段学生发展的重要主题是养成一种勤奋、积极、进取的学习与生活的态度。“天天向上”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特质。我们不难发现新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脸上都是洋溢着对新学校、新生活的兴奋、期待与希望,上课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问题。可是过了六年之后这些充满朝气的孩子脸上却写满了自卑无奈,追根到底是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家长、教师的负面评价使这些孩子自卑、自贬、消极麻木。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成绩处于班级的下游,经常拖欠作业,是那种让人感到比较头痛的后进生。针对他的这种情况我经常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久而久之,在我的严格教育下他的成绩反而下滑了不少。可是一年后,我发现这个孩子的成绩稳步上升,(当时的他因为成绩不理想,重读了一年)已经处于班级的中游水平了,我纳闷极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终于明白了个中原委。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会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倾听。蹲下身子好好倾听孩子的心声,协助他共同解决难题。所以说这次的辅导让我走出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说教和辅导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这次的培训不光是对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用,对班主任工作也是十分有利,少批评多疏导。
黎雪琼老师的家庭学习习惯培养中的“强化”步骤也令我耳目一新。在这以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布置家庭作业时,应该规定时间让学生完成是多么的重要。小学低段的孩子没有时间意识,通常40分钟完成的作业他们都要延长到两、三个小时。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作业拖拉的习惯,对他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弊而无利。而以结合作业多少分钟完成的评估形式、在封闭环境中独立完成作业等强化方式能有效地改变学生作业拖拉的局面,也为我们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家庭学习习惯培养的辅导方式,使我们受益匪浅。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2天左右,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处在初步的学习、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帮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