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精选1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1
4月22日,春雨绵绵,我们学校有幸邀请了北师大著名的国学教授刘冰先生来我们学校讲座,其主题是“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刘冰先生带着她的徒弟们冒着风雨风尘仆仆地来到我们学校。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坐满了阶梯教室,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大门,期待着刘冰先生的到来。
终于,阶梯教室的大门开了,从门口走进来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快步走上台,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鞠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学讲究礼貌。接下来刘冰教授开始自我介绍,先生的言行举止处处显示着“礼貌“二字,让人看着非常的舒坦,原来“礼貌”待人会让人心情舒畅。
刘冰教授将她徒弟中的两个小徒弟请上了台,一个是只有三岁的小妹妹,一个是十岁的小弟弟。刘冰奶奶说:“我的'这两个徒弟很厉害,小小年纪已经会背《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女儿红》……,这些可都是小学的必修课呀。”说完,她让两个徒弟在现场背起了《弟子规》来,只见他们背得头头是道、滚瓜烂熟,我的心中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敬佩感。是呀,同样作为小学生的我对这些却一无所知,我感到万分惭愧。他们不但会背,重要的是他们还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一册册育人佳作,将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美德永远流传下去。
用国学武装自己,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x月x日,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企业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找到了从自身出发提升的实际途径。xxx教授用历史事实衍生到现在管理制度和思维模式解析,给大家启发和顿悟,下面详细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课程引入“道、德”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阐明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企业重视人才必须先重视人本身,在培养人力作为资本要素,同事也要注重为员工提供一个有利于价值发挥空间,领导者要在给予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也赋予员工责任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授权,通过鼓励员工不断的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xxx教授还指出了管理者品德和管理制度的问题,要提升和加强管理者的道德素养,才能管理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作为企业管理者反腐倡廉、廉洁从业是对我们管理者基本要求,传达了有才致小富,有德兴国家的中心思想。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传统国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国学文化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经营决策、制度决策、人才决策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层面的思想智慧启迪。
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是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者要有硬本领、软实力。硬可壮威,软可致远。硬能提效,软能担责。软硬不可分,没有硬作支撑,软为无本之木;没有软来护体,硬也形同走尸。管理者要立形象、树威信,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必须正确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做到硬中兼软,软中有硬,但不能硬而不硬、软而不软、软硬相离。文化、学识是软实力;业务、能力是硬本领。管理者要驾驭班子、统揽全局,做部属的标杆,必须有“软实力、硬本领”作支撑。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位管理者也是如此,首先要懂业务,并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知道如何干,并带着大家一起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实实在在地干事,才能成为大家的主心骨,才能得到大家的爱戴;那么团队才能成为一个能打硬仗,无坚不摧的团队。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与财富哲学。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和行为。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想做好企业,管好企业,首先必须了解这个社会群体中人的性格、思想、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生命的感悟,培育与他们的情感,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这些都离不开国学。因为国学是阐述人生大道理的知识,是指明人生方向的指南针,当我们或我们的员工看不清前方时,国学能为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为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当前,互联网、手机、汽车、快餐等等现代人浮躁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功利,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似乎精神上也越来越荒芜,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这时候读读国学经典里的语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会让我们心里充实、愉悦。从中我们学会了以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和企业;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帮助有困难的职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犯过错误或者反对过自己的人;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做一个智慧的领导,做一个听懂话,出好活的员工。
我们知道:财富是辛勤劳动与高尚智慧的结合,是灵与肉、体与能、义与利的统一体,是一种责任,是心与血的'结晶。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不管你是做后勤的还是做销售的,也应该是一个高尚道德的实践者。一个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人,一个不掌握这个民族生存智慧的人,一定会缺少对这个伟大民族的认识,一定缺少对这个民族情感的认知,很难成功。企业管理者为政要有“硬脊梁”、为人要有“软心肠”。要赢得部属和管理对象的信任,有凝聚力、号召力,必须做不屈不折的“硬脊梁”,必须树立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肃对待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准确把握政策,严格办事程序,尤其在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上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弘扬良好导向,做到不斜不盲、不亲不倚。要敢于讲公道话、主持正义,不畏权势压力,不当好好先生,不人云亦云;软心肠能释出善意,传出爱心,奏出和谐。企业管理者要依靠自身的德能、资绩、情感、领导艺术和思想政治工作等软权力的无形作用,来影响员工的态度、行为、思想和价值观念。只有放下架子,用软心肠”去激发、影响部属和员工的潜能和热情,点醒沉睡中的部属和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精神感染才能绵长而持久。
这次从国学看企业管理的学习,对我们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我们企业发展的未来更是有跨越式的提高。让我们跟随企业领航人,把执行精神当做一种常态,道德修养作为一项习惯乃至一种素养,参透到我们和谐共进,无限事业的工作中,以自身为起点践行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实现现代管理模式的跨越。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x月x日,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企业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找到了从自身出发提升的实际途径。xxx教授用历史事实衍生到现在管理制度和思维模式解析,给大家启发和顿悟,下面详细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课程引入“道、德”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阐明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企业重视人才必须先重视人本身,在培养人力作为资本要素,同事也要注重为员工提供一个有利于价值发挥空间,领导者要在给予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也赋予员工责任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授权,通过鼓励员工不断的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xxx教授还指出了管理者品德和管理制度的问题,要提升和加强管理者的道德素养,才能管理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作为企业管理者反腐倡廉、廉洁从业是对我们管理者基本要求,传达了有才致小富,有德兴国家的中心思想。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传统国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国学文化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经营决策、制度决策、人才决策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层面的思想智慧启迪。
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是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者要有硬本领、软实力。硬可壮威,软可致远。硬能提效,软能担责。软硬不可分,没有硬作支撑,软为无本之木;没有软来护体,硬也形同走尸。管理者要立形象、树威信,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必须正确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做到硬中兼软,软中有硬,但不能硬而不硬、软而不软、软硬相离。文化、学识是软实力;业务、能力是硬本领。管理者要驾驭班子、统揽全局,做部属的标杆,必须有“软实力、硬本领”作支撑。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位管理者也是如此,首先要懂业务,并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知道如何干,并带着大家一起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实实在在地干事,才能成为大家的主心骨,才能得到大家的爱戴;那么团队才能成为一个能打硬仗,无坚不摧的团队。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与财富哲学。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和行为。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想做好企业,管好企业,首先必须了解这个社会群体中人的性格、思想、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生命的感悟,培育与他们的情感,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这些都离不开国学。因为国学是阐述人生大道理的知识,是指明人生方向的指南针,当我们或我们的员工看不清前方时,国学能为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为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当前,互联网、手机、汽车、快餐等等现代人浮躁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功利,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似乎精神上也越来越荒芜,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这时候读读国学经典里的语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会让我们心里充实、愉悦。从中我们学会了以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和企业;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帮助有困难的职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犯过错误或者反对过自己的人;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做一个智慧的领导,做一个听懂话,出好活的员工。
我们知道:财富是辛勤劳动与高尚智慧的结合,是灵与肉、体与能、义与利的统一体,是一种责任,是心与血的结晶。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不管你是做后勤的还是做销售的,也应该是一个高尚道德的实践者。一个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人,一个不掌握这个民族生存智慧的人,一定会缺少对这个伟大民族的认识,一定缺少对这个民族情感的认知,很难成功。企业管理者为政要有“硬脊梁”、为人要有“软心肠”。要赢得部属和管理对象的信任,有凝聚力、号召力,必须做不屈不折的“硬脊梁”,必须树立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肃对待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准确把握政策,严格办事程序,尤其在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上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弘扬良好导向,做到不斜不盲、不亲不倚。要敢于讲公道话、主持正义,不畏权势压力,不当好好先生,不人云亦云;软心肠能释出善意,传出爱心,奏出和谐。企业管理者要依靠自身的德能、资绩、情感、领导艺术和思想政治工作等软权力的无形作用,来影响员工的态度、行为、思想和价值观念。只有放下架子,用软心肠”去激发、影响部属和员工的潜能和热情,点醒沉睡中的部属和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精神感染才能绵长而持久。
这次从国学看企业管理的学习,对我们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我们企业发展的未来更是有跨越式的提高。让我们跟随企业领航人,把执行精神当做一种常态,道德修养作为一项习惯乃至一种素养,参透到我们和谐共进,无限事业的工作中,以自身为起点践行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实现现代管理模式的跨越。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4
9月20日至22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五届育龄童全国小学国学经典教学观摩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国学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学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典能修正品行、健全人格,使每一个人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为此,我们也积极响应,广泛开展“读经典”活动。读经典能更好植根于民族传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感知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修身立人,明礼诚信,厚仁笃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
一、教师悟领经典修身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教师真切感悟经典之美,品味与书为友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经典让教师体会以德明志、博学多才的内涵,使教师们多一些文化积淀,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说起话来字字珠玑。教师们只有深刻认识到容纳下纵横千年的文化的国学,才会在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下淡定从容、高雅脱俗。国学,是最质朴的人生指南,是对世界的精辟认识,对为人处事的精准总结,日常行事的准则;学习国学,可以陶冶教师的情操,提升教师文化底蕴,实现教师的升华。
二、学生诵读经典促成长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诵读就是最好的货币,在学生时期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心中,长大后定会受益终身。学生通过背诵和练字潜移默化地将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和识字阅读能力结合在一起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读诵的过程中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从根基上自然生长获得语感语境。经典美文诵读可以破解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一条快乐阅读之路。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们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5
经典是经过时间筛选出的著作,它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有其宝贵的价值。只有做到品读经典,经典著作的那些价值才会显现。
经典固然有其价值,但如果不去细细品味,经典中的价值又如何能够被显现出来呢?“品读”就是在认真阅读过经典著作后,仔细思考,慢慢领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所以“品读经典”不是囫囵吞枣般地把经典大致翻一遍,而是要有思想、有情感地去阅读。这样,经典作品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
认真阅读并品味经典,你会发现经典中那耐人寻味的人生道理。而这些道理对每一个品读经典的人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老人与海》,看到老人身上无所畏惧的品质,明白了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读《简爱》,看到简爱身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知道了面对现实的不公,要敢于斗争;读《悲惨世界》,看到冉阿让身上追求正义的力量,懂得了无论何时,都要坚守正义……这些人生真谛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多品读品读经典,这对个人来说百益而无一害。
一旦一个民族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品读经典,去感悟经典中的人生真谛,并时刻坚持那些从书中领悟到的精神品质,那么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一定会大为提高。所以,品读经典,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也会有重要的.影响。《三国》、《水浒》等民族经典中所蕴含的的民族精神,正是支持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些经典文学的不断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倡导全民品读经典,促使国家不断发展壮大。
而在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年代,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各类武侠小说、时尚杂志,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把时间、精力用在品读经典上。经典就是屹立在时间的大海中的灯塔,他能照亮人们前进的路。而那些武侠小说、时尚杂志只会是时间那大海中的泡沫。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去品味经典,去感知前人留下的智慧。
品读经典,感悟经过时间考验的人生真谛,让经典的价值能够充分显现。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6
20xx年学年度,重庆市教委组织全市教师开展了学习《国学经典与教育》这门继续教育公共课,它分为四个教学视频。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深层次的知道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使我受益匪浅。
一、深层次的领悟了古代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学从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等多方面给我们认述的地十分精辟。如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很多篇章都中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立志有恒,加强修养;自省自克,改过迁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相信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努力创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教师,就应该吸取国学之精华,结合今天的先进教育理念,不继充实自己,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当今教育趋势。
二,深层次的揣摩了古代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又指学校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此次学习,教授为我们讲授了中国古代教学艺术的五个原则: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问对”(问答对话)启发式的教学原则、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教学原则、寓理于事,寓义于趣的形象化教学原则、师生相谐,美善相悦的教学原则。让我明白了启发式是教学的核心,因材施教是启发的前提,问对是启发的主要形式,相机而授是把握启发的最佳时机,形象化是使启发取得良好效果的手段,师生相谐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易接受启发的一种和睦协调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做到学与思辩证统一,学与行紧密结合,学与教相通相长。教师在教学中,起到是一个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于引导,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去,而不是要拖着学生,压抑学生走路,更不是要代替学生学习,一定要学生保有积极上进的情绪。教学不应拘于单一的形式,而应形象生动,有张有弛;教学的生动性并不影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今天重温中国古代的教学艺术,也不禁让我心潮澎湃,用今天的眼光看,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大师们的视角是极富现代意识的。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继承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学艺术,去认真研究,认真揣摩,作为今天指引我们教育教学的财富。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通过此次学习,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正确的运用国学中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结合当今社会的先进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努力工作,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7
20xx年4月16日上午9时至11时,我在登封市鹿鸣山庄三楼会议室认真听取了家风家训国学经典讲座,感触很深,收获很多。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尤其是先人们的家风家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
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培育良好的家风家训,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孩子树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家风家训是古人的修身治家的经验总结,是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点睛之作。
诵读国学经典,聆听家风家训,品味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承继民族智慧,培养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儿女,是我们作为家长的神圣使命。
按照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倡导的诵读国学经典的16字方针:“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生受益。”我们深知,诵读国学经典的目的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先人智慧之根,在诵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厚重孩子的.人文底蕴。
《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家长,我们要把聆听家风家训、诵读国学经典列入教育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配合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活动,让家风家训、国学经典真正植入孩子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
经常陪伴孩子诵读家风家训国学经典,帮助孩子诵读家风家训国学经典,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营造读家风家训国学经典、用国学经典的良好环境,通过家庭教育对孩子进行文化浸润,对孩子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关注孩子成长,陪伴孩子成长。
全球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教育理论:“听30-50遍,很熟悉,出上半句,对下半句;听50-100遍,能熟练背诵;听150-200遍,进入潜意识,终生不忘。”家风家训、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
在陪伴孩子诵读家风家训、国学经典时,要求孩子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家长要有耐心,多抽出时间陪伴诵读,不求责备孩子,引导孩子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提高修养,发展能力。
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要求孩子每日必须诵读家风家训、国学经典1小时,每周背诵3-5首古诗,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兴趣和质量。
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诵读的内容,积极开展有趣有效的诵读家风家训、国学经典活动,比如经常和孩子进行家风家训、国学经典诵读比赛,钢笔书法比赛,家风家训国学、经典故事演讲比赛等等,以此激发了孩子诵读家风家训、国学经典的热情,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健全孩子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个性,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家风家训、国学经典不但能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和文学修养,而且使孩子知识面开阔,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大提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家风家训、国学经典能使孩子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丰富孩子的语言素材,也让孩子在诵读中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牛顿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聆听家风家训、诵读国学经典,让中国传统文化流淌在孩子的血液中,家长也在陪伴孩子学习中得到提高。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8
今年我有幸前往深圳参加《中华颂·国学经典诵读》教师培训活动,聆听了几位老师为我们上的精彩讲课,而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钱老师与龚老师的两节课。
来自深圳田心小学的钱爱萍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昔仲尼》,她的课例设计新颖,整堂课以课前谈话、课件领读、学生诵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借助教材注释,自主感悟。让学生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入情入境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熟读成诵。整堂课以“读”贯穿,真正体现了只求诵读,不求甚解的原则。钱老师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的氛围,让学生领悟悬梁刺骨和?Z萤映雪两个典故的真谛,让学生没有一点压力地学习了祖国的精粹文化。
而同样来自田心小学的龚白羽老师的示范课很精彩,她为我们上了一堂《弟子规》,龚老师的课堂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素读;让学生在快乐的诵读中学习了古诗词,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读书积极性,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了祖国的精粹文化。龚老师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琅琅的书声中体味到国学经典,感受我们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龚老师的课例,让我又一次亲身感受到了国学经典的魅力。
国学课到底怎样教?钱老师和龚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其实,我们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借助教材,自主感悟。我们只需要求学生读通了读顺了读出美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熟读成诵,而不求甚解,让学生没有一点压力地学习祖国的精粹文化。
这次培训会,让我明白了国学的教学,是我们老师要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诵读活动中培养情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口、耳、脑并用,以习得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潜能,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深读课文过程中能熟读成诵。国学经典的教学就是要“以读为本”,并读悟结合。只有通过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9
20xx年x月x日,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企业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找到了从自身出发提升的实际途径。xxx教授用历史事实衍生到现在管理制度和思维模式解析,给大家启发和顿悟,下面详细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课程引入“道、德”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阐明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企业重视人才必须先重视人本身,在培养人力作为资本要素,同事也要注重为员工提供一个有利于价值发挥空间,领导者要在给予员工提供必要的资源,也赋予员工责任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授权,通过鼓励员工不断的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xxx教授还指出了管理者品德和管理制度的问题,要提升和加强管理者的道德素养,才能管理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作为企业管理者反腐倡廉、廉洁从业是对我们管理者基本要求,传达了有才致小富,有德兴国家的中心思想。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传统国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国学文化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经营决策、制度决策、人才决策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层面的思想智慧启迪。
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是企业管理者。企业管理者要有硬本领、软实力。硬可壮威,软可致远。硬能提效,软能担责。软硬不可分,没有硬作支撑,软为无本之木;没有软来护体,硬也形同走尸。管理者要立形象、树威信,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必须正确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做到硬中兼软,软中有硬,但不能硬而不硬、软而不软、软硬相离。文化、学识是软实力;业务、能力是硬本领。管理者要驾驭班子、统揽全局,做部属的.标杆,必须有“软实力、硬本领”作支撑。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位管理者也是如此,首先要懂业务,并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知道如何干,并带着大家一起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实实在在地干事,才能成为大家的主心骨,才能得到大家的爱戴;那么团队才能成为一个能打硬仗,无坚不摧的团队。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与财富哲学。影响着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和行为。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想做好企业,管好企业,首先必须了解这个社会群体中人的性格、思想、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生命的感悟,培育与他们的情感,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这些都离不开国学。因为国学是阐述人生大道理的知识,是指明人生方向的指南针,当我们或我们的员工看不清前方时,国学能为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为我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当前,互联网、手机、汽车、快餐等等现代人浮躁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功利,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似乎精神上也越来越荒芜,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这时候读读国学经典里的语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这些关于学习,事业,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会让我们心里充实、愉悦。从中我们学会了以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和企业;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帮助有困难的职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犯过错误或者反对过自己的人;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做一个智慧的领导,做一个听懂话,出好活的员工。
我们知道:财富是辛勤劳动与高尚智慧的结合,是灵与肉、体与能、义与利的统一体,是一种责任,是心与血的结晶。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不管你是做后勤的还是做销售的,也应该是一个高尚道德的实践者。一个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人,一个不掌握这个民族生存智慧的人,一定会缺少对这个伟大民族的认识,一定缺少对这个民族情感的认知,很难成功。企业管理者为政要有“硬脊梁”、为人要有“软心肠”。要赢得部属和管理对象的信任,有凝聚力、号召力,必须做不屈不折的“硬脊梁”,必须树立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严肃对待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准确把握政策,严格办事程序,尤其在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上敢于抵制不正之风,弘扬良好导向,做到不斜不盲、不亲不倚。要敢于讲公道话、主持正义,不畏权势压力,不当好好先生,不人云亦云;软心肠能释出善意,传出爱心,奏出和谐。企业管理者要依靠自身的德能、资绩、情感、领导艺术和思想政治工作等软权力的无形作用,来影响员工的态度、行为、思想和价值观念。只有放下架子,用软心肠”去激发、影响部属和员工的潜能和热情,点醒沉睡中的部属和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精神感染才能绵长而持久。
这次从国学看企业管理的学习,对我们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我们企业发展的未来更是有跨越式的提高。让我们跟随企业领航人,把执行精神当做一种常态,道德修养作为一项习惯乃至一种素养,参透到我们和谐共进,无限事业的工作中,以自身为起点践行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实现现代管理模式的跨越。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10
经典是经过时间筛选出的著作,它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有其宝贵的价值。只有做到品读经典,经典著作的那些价值才会显现。
经典固然有其价值,但如果不去细细品味,经典中的价值又如何能够被显现出来呢?“品读”就是在认真阅读过经典著作后,仔细思考,慢慢领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所以“品读经典”不是囫囵吞枣般地把经典大致翻一遍,而是要有思想、有情感地去阅读。这样,经典作品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
认真阅读并品味经典,你会发现经典中那耐人寻味的人生道理。而这些道理对每一个品读经典的人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老人与海》,看到老人身上无所畏惧的品质,明白了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读《简爱》,看到简爱身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知道了面对现实的不公,要敢于斗争;读《悲惨世界》,看到冉阿让身上追求正义的力量,懂得了无论何时,都要坚守正义……这些人生真谛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多品读品读经典,这对个人来说百益而无一害。
一旦一个民族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品读经典,去感悟经典中的人生真谛,并时刻坚持那些从书中领悟到的精神品质,那么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一定会大为提高。所以,品读经典,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也会有重要的影响。《三国》、《水浒》等民族经典中所蕴含的的民族精神,正是支持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些经典文学的不断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倡导全民品读经典,促使国家不断发展壮大。
而在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年代,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各类武侠小说、时尚杂志,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把时间、精力用在品读经典上。经典就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他能照亮人们前进的路。而那些武侠小说、时尚杂志只会是时间那汪洋大海中的泡沫。所以,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去品味经典,去感知前人留下的智慧。
品读经典,感悟经过时间考验的人生真谛,让经典的价值能够充分显现。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11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
中国人因为孔子而骄傲和自豪,外国人因为孔子而研究中国,“孔子学院”于是成为许多国家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古人和今人的学术机构。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12
4月22日,春雨绵绵,我们学校有幸邀请了北师大著名的国学教授刘冰先生来我们学校讲座,其主题是“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刘冰先生带着她的徒弟们冒着风雨风尘仆仆地来到我们学校。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坐满了阶梯教室,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大门,期待着刘冰先生的.到来。
终于,阶梯教室的大门开了,从门口走进来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快步走上台,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鞠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学讲究礼貌。接下来刘冰教授开始自我介绍,先生的言行举止处处显示着“礼貌“二字,让人看着非常的舒坦,原来“礼貌”待人会让人心情舒畅。
刘冰教授将她徒弟中的两个小徒弟请上了台,一个是只有三岁的小妹妹,一个是十岁的小弟弟。刘冰奶奶说:“我的这两个徒弟很厉害,小小年纪已经会背《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女儿红》……,这些可都是小学的必修课呀。”说完,她让两个徒弟在现场背起了《弟子规》来,只见他们背得头头是道、滚瓜烂熟,我的心中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敬佩感。是呀,同样作为小学生的我对这些却一无所知,我感到万分惭愧。他们不但会背,重要的是他们还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一册册育人佳作,将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美德永远流传下去。
用国学武装自己,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13
12月2日下午13点30分,我们学院荣幸的请到了重庆市优秀教师,现已是从西南大学退休的教师、教授李达武女士为我们全院进行这个《国学经典与个人修养》讲座。
首先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李达武教授的个人简历。随后她幽默地说:“首先很感谢未来的中国的总理级以及培养这样的最大权威额辛勤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讲座内容分五个部分来讲解。”听完李老师的对我院师生第一次的开场白,全场响起了激烈的掌声!讲座内容:一、以古见今,启迪人生。从博学的角度,可以用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我们以前学过这首诗的理解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来总结从这首诗:1.向上感,追求欲。2.万物声声不息,生命在于运动。3.《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在看到大概的提纲后,李老师通过讲解例子,用幽默让大家轻松的接受她所将的意义。二、拓展学识,净化心灵。国学的经典有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以前的国王制度也就是现在的法制。在诸多的流派中,我国最奉行的是儒家。主要是从“仁”、“礼”这两个方面来说。仁,就是要有仁义之心。而礼则是通过我们读书,来学会中待人。我们读书的最初目的:名利知耻。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学会适应这个社会。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而我国的二十四史中《史记》就在其中。《史记》是以写人为主,是由我国文学家司马迁忍辱负重感触深刻的写出来的。在《史记》中写了近一百五十多篇人传。然后简单的介绍了我国的三玄:老子、庄子、周易。李老师把诗歌用歌的方式唱给大家听,自己创的谱,深情的唱了《诗经》。而且老师还带动全场的老师同学一起唱歌,用歌的形式来记住古诗词。三、丰富感情,提高能力。我们要在学习中快乐着。因为伤心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抛开烦恼,开心的过自己会过的更好。四、边走边唱,健康向上。五、心存感激,奉献爱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信,报得三春晖!”我们要感恩父母,他们一身都在为我们辛勤的付出,我们要用好的学习来回报他们。也有句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回报我们的祖国、学校、老师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在李老师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演讲,全场一共响起了二十多次掌声,最后我们一起唱《水调歌头》,结束了这一堂人生中又一个启迪人心的课!
国学经典讲座心得体会 篇14
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使我收获颇多。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一下两点体会:
一、学习国学提高了自身素养
经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启迪思想,开阔文化视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认真负责,无怨无悔,踏实务实;凡是能够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要善于从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立足实际,向着眼前的目标奋进。
二、学习国学丰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唯一目的。学习国学,让我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国学,让我明白对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包括听父母的话,尊敬父母和其他长辈,关心体贴父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热爱学习,与家人共同创造和谐快乐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父母养育之恩,有效的培养孩子关爱家庭、孝敬父母。
对待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待犯了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教育孩子方面,从小要教育孩子讲礼貌,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有孝心,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学是中国人的国粹,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继续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轻松而洒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学习国学开始,接续国学薪火,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