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2024/10/23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精选16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1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在这放飞希望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名校长高端论坛和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活动。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理论讲座,又有课堂教学实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引领我们在现场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首先,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展示,每个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亲和力,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和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建立起和谐的学习关系。虽然是很细小的细节,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虞大明老师幽默的虞氏自我介绍法,给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们都会记得这一课。这样的开课方式,最大程度的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使整节课堂事半功倍。这些吸引学生的目光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各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都能把讲解看成是对话的过程,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充分给予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小的王林波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王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关注文本的特点,长文短教,实现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方法的华丽转身。课堂紧扣课程标准,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后的说课,更多的像一次交流、座谈,我个人从中收获颇多——学会抓住教材的`关键点,把零零碎碎的总也讲不完的语文知识简单化、重点化。 这也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目前出现的最大的问题,讲不完,讲到自己累,孩子疲。我觉得这节课会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

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教学风格纯美、清新、细腻,加上柔美的声音,端庄的形象,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她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清香淡雅,温文秀丽。 整节课堂的节奏不紧不慢,但任务内容一点没落下,训练项目面面俱到,让我真正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谛。直至时隔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依然能想起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爽朗的笑声。

而来自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戴建荣老师的吟诵教学气盖全场,带动了整个会场的几百名老师一齐动口吟诵中华传统文化,依字行腔的诵读教学方式独树一帜。后面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表演,是演讲。从这些优秀教育者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许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站在老师的位置,高高在上,一直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和身段,这样如何和学生融为一体,平等交流?放下,放开,可能很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志平老师做了《探索建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的专题报告。陆老师的对教育方法深入浅出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语文课堂建设这些一直一知半解的问题有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语文课堂建立新的构筑模式有了全新的概念,也让我明白了语文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更是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意识里。

此次学习活动,让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使我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让我对语文有了更足的热情。我愿生活在语文之中,让语文美化我的生活!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2

3月12日,我有幸外出去太原参加了“20xx年名师大讲堂暨小学教师数学艺术观摩展示活动”,活动举行了两天,一共由五位老师讲授了十节课,听后受益匪浅,收获也很多。针对这次活动,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每个老师都很擅长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已展示了自己超强的亲和力:有的跟孩子们聊天,有的介绍自己的家乡,等等。就像北京的夏青峰老师,上课起立后让同桌之间互相笑一笑。虽然是很小的细节,但是却给在场所有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这些吸引学生目光的思想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这些老师对课研究的非常深,他们深挖教材,设计的环节非常新颖,很有创意。包括课后习题都非常有梯度。总之一句话:用心了。夏青峰老师在讲授《面积》时通过对比圆的橡皮泥球与压扁后的橡皮泥与在餐巾纸上滴墨水来让生感受面积的变化。牛献礼老师首先给人的印象是风趣幽默。他的第一节课《用字母表示数》开头用“魔盒”来吸引学生,课件又用编《数青蛙》儿歌质疑进而引入了用字母表示数。他的第二节课是“分割问题”一只以来认为这是比较难讲的问题,他讲的一针见血利用“一一对应”来解决。牛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总能博得师生们会心的一笑。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又循循善诱,令人受益匪浅。北京的刘德武老师是大家在熟悉不过的了,主持人很激动地给我们介绍。刘德武老师头发花

白,但从他的讲课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很有朝气和精神。他的《认识厘米》一课是给一年级学生讲授二年级的教材,课堂效果非常好,掌声不断。从课堂引导到教学语言艺术和与生的活动都显现出他自身素养的高深。其中有一处细节:讲述着故事边用打火机将一把纸尺子烧坏,提问“还能测量吗?”然后让生讨论,引导解决。整个课堂高度体现出了生的主体作用,开发的生的思维能力。用学生的话“上课就像玩耍一样很开心,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清楚地记得他的一句话“争论时课堂最好的效果”,可是我们呢?仍旧像“填鸭”一样被动的让生学习,这是课堂效果不好的关键因素。

第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还有太原双语小学的学生,孩子们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他们的勇气,他们的质疑都让人惊叹。尤其是一年级的一个小女孩,她每一次的回答都会引来全场教师的惊讶,双语小学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说话是一段段的,而我们的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都是一字一字,一句一句。

第四,在听观摩课的过程中,我深刻地理解了一些词语和短句。比如“沟通”,与教材的沟通需要一度理解,二度理解再度理解,与学生的沟通必须真诚,与自己团队的沟通重在坦诚。我从中还感触了,情景让课堂更加生动,问题让课堂更加灵动,对话让课堂更加真实。

我们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

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3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在这放飞希望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名校长高端论坛和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活动。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理论讲座,又有课堂教学实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引领我们在现场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首先,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展示,每个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亲和力,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和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建立起和谐的学习关系。虽然是很细小的细节,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虞大明老师幽默的虞氏自我介绍法,给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们都会记得这一课。这样的开课方式,最大程度的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使整节课堂事半功倍。这些吸引学生的目光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各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都能把讲解看成是对话的过程,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充分给予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小的王林波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王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关注文本的特点,长文短教,实现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方法的华丽转身。课堂紧扣课程标准,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后的说课,更多的像一次交流、座谈,我个人从中收获颇多——学会抓住教材的关键点,把零零碎碎的总也讲不完的语文知识简单化、重点化。这也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目前出现的最大的问题,讲不完,讲到自己累,孩子疲。我觉得这节课会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

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教学风格纯美、清新、细腻,加上柔美的声音,端庄的形象,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她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清香淡雅,温文秀丽。整节课堂的节奏不紧不慢,但任务内容一点没落下,训练项目面面俱到,让我真正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谛。直至时隔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依然能想起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爽朗的笑声。

而来自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戴建荣老师的吟诵教学气盖全场,带动了整个会场的几百名老师一齐动口吟诵中华传统文化,依字行腔的诵读教学方式独树一帜。后面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表演,是演讲。从这些优秀教育者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许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站在老师的位置,高高在上,一直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和身段,这样如何和学生融为一体,平等交流?放下,放开,可能很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志平老师做了《探索建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的专题报告。陆老师的对教育方法深入浅出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语文课堂建设这些一直一知半解的问题有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语文课堂建立新的构筑模式有了全新的概念,也让我明白了语文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更是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意识里。

此次学习活动,让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使我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让我对语文有了更足的热情。我愿生活在语文之中,让语文美化我的生活!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4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在这放飞希望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名校长高端论坛和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活动。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理论讲座,又有课堂教学实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引领我们在现场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首先,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展示,每个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亲和力,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和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建立起和谐的学习关系。虽然是很细小的'细节,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虞大明老师幽默的虞氏自我介绍法,给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们都会记得这一课。这样的开课方式,最大程度的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使整节课堂事半功倍。这些吸引学生的目光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各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都能把讲解看成是对话的过程,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充分给予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小的王林波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王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关注文本的特点,长文短教,实现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方法的华丽转身。课堂紧扣课程标准,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后的说课,更多的像一次交流、座谈,我个人从中收获颇多——学会抓住教材的关键点,把零零碎碎的总也讲不完的语文知识简单化、重点化。 这也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目前出现的最大的问题,讲不完,讲到自己累,孩子疲。我觉得这节课会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

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教学风格纯美、清新、细腻,加上柔美的声音,端庄的形象,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她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清香淡雅,温文秀丽。 整节课堂的节奏不紧不慢,但任务内容一点没落下,训练项目面面俱到,让我真正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谛。直至时隔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依然能想起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爽朗的笑声。

而来自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戴建荣老师的吟诵教学气盖全场,带动了整个会场的几百名老师一齐动口吟诵中华传统文化,依字行腔的诵读教学方式独树一帜。后面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表演,是演讲。从这些优秀教育者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许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站在老师的位置,高高在上,一直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和身段,这样如何和学生融为一体,平等交流?放下,放开,可能很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志平老师做了《探索建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的专题报告。陆老师的对教育方法深入浅出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语文课堂建设这些一直一知半解的问题有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语文课堂建立新的构筑模式有了全新的概念,也让我明白了语文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更是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意识里。

此次学习活动,让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使我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让我对语文有了更足的热情。我愿生活在语文之中,让语文美化我的生活!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5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xx县第三期名师大讲堂,听取了来自xx市xx小学的xx老师的教学示范课以及任保平老师的专题讲座。让我们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教学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虽说xx名师对于教学的切入点不同、形式不同,但是思想却是相通的,那就是关爱生命,提升孩子的情感体悟能力,让课堂之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内心体会到语言之美,而不是老师的强加。将每一个孩子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每一位孩子的持续发展服务。从名师们的授课中,深受启发,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感觉到整个课堂体现的特点:

一是将课堂交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人翁思想,这样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建立了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二是老师无批评、责怪的语言,更多的是鼓励和表扬,整个课堂让人感觉轻松、活泼;

三是老师的教学理念新颖,注重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

四是老师教学语言幽默风趣,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积极发言;把讲解看成是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确实该对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重新认识;

五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六是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新、奇、贵、曲折,喜闻乐见。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6

4月19日,我终于找到了熟悉的听课感受。因为今天的课都是初中语文课。有江苏省青年名师曹文彦老师讲授的《紫藤萝瀑布》、施玥老师《奖》,山东省青年名师朱则光老师讲授的《百合花开》、北京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的《背影》,此外还有一堂高中课《世间最美的坟墓》,由浙江名师张悦讲授。

上午的课很精彩,我只能引用专家黄厚江老师的评点来阐述:第一节很“精致”,第二节很“舒展”、第三节很“本色”。

来自苏州的曾文彦老师,年轻有为,朗读配画,诗情画意,“花语”串堂,入情解读,整堂课很有诗意。无论是环节设置还是语言组织,相当精致。

朱则光老师的《百合花开》教学设计,我以前在他的博客中读过,感觉很不错。后又在一次省级赛事上由一位女老师演示过。当时感觉课很精致,朗读很出色,以读带评,很圆满。但是今日亲自听朱老师讲一遍,顿觉口齿生香,妙不可言,风格迥乎不同。黄老师评价“进得去,出得来,放得开,收得拢”。我觉得这节课有两大亮点:一是个性解读。百合战胜自然环境、战胜社会环境、战胜自我,终于“默默”盛开,开满山谷。在我眼中,百合的成功仅是信念的成功,却没有想到还有三个层次的挑战,真是耐人寻味。二是老师的解读用文学化的方式来呈现,也就是“我要开花”段落的朗读处理。先根据句式内容读,这是初读;在结合语境的理解来读,更深更有味;后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齐读三遍。听着学生越读越有味道的朗读,我终于明白了朱老师的层层铺垫、层层渲染,心中叹为观止。黄厚江老师称赞是“细针密缝”。朱老师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丰富朗读方式,已经让我很佩服,但今日的朗读方式,却是出乎意外的,不禁佩服朱老师的教学艺术。

施玥老师《奖》,真的很本色,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优质课。但最后的环节中“传递一句心声”,可谓画龙点睛,境界全出。

令我耳目一新的是黄厚江老师的课堂评价标准,真的很精彩,只能虔诚地记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慢慢体会、思考:

不是好课的标准:

(1)教师忙学生不忙,不是好课;教师不忙学生忙,也不是好课。

(2)教师精彩学生不精彩,不是好课;教师精彩学生精彩,但与语文无关,不是好课。

(3)教师把学生当驴赶,不是好课;老师把自己当做学生的驴,也不是好课。

(4)只有教师的问题,没有学生的问题,不是好课;只有学生的问题,没有教师的'问题,也不是好课。

好课的标准:

(1)知道语文教什么、知道语文阅读是什么?知道教什么的课,是好课。

(2)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精彩,学生在教师点拨下学得精彩的课,是好课。

(3)教有教法,学有学法,只见语文不见法的课,是好课。

(4)文本理解、正确、透彻,并有独特发现的是好课。

令我有“惊艳”感觉的还有李卫东老师的课。《背影》,我教授过好几次,但总觉得不能上出味道来。但今天李卫东老师的解读让我眼前一亮。是啊,背影的描写并不出色,动人的是它的背景,再三的叮咛、祸不单行的家境、家庭琐屑父子失和、大去之期的信,在这种语境中,那青黑色的背影岂不令人心动?在阅读文章时,我也有类似的感受,可是李老师却完整深入地剖析出来,角度新颖,堪称经典。还有那层层涟漪的板书设计,心动不已。

记录下自己的一点思考:

《百合花开》与《丑小鸭》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用主题整合来读,是否也很新呢?

《背影》中的解读能否借鉴朱老师的朗读技巧呢?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能否解读成社会的高度?

阅读教学的篇章写法教学与情感教学如何协调?……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7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在这放飞希望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名校长高端论坛和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活动。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理论讲座,又有课堂教学实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引领我们在现场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首先,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展示,每个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亲和力,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和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建立起和谐的学习关系。虽然是很细小的细节,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虞大明老师幽默的虞氏自我介绍法,给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们都会记得这一课。这样的开课方式,最大程度的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使整节课堂事半功倍。这些吸引学生的目光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各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都能把讲解看成是对话的过程,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充分给予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小的王林波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王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关注文本的特点,长文短教,实现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方法的华丽转身。课堂紧扣课程标准,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后的说课,更多的像一次交流、座谈,我个人从中收获颇多——学会抓住教材的关键点,把零零碎碎的总也讲不完的语文知识简单化、重点化。 这也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目前出现的最大的问题,讲不完,讲到自己累,孩子疲。我觉得这节课会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

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教学风格纯美、清新、细腻,加上柔美的声音,端庄的形象,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她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清香淡雅,温文秀丽。 整节课堂的节奏不紧不慢,但任务内容一点没落下,训练项目面面俱到,让我真正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谛。直至时隔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依然能想起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爽朗的笑声。

而来自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戴建荣老师的吟诵教学气盖全场,带动了整个会场的几百名老师一齐动口吟诵中华传统文化,依字行腔的诵读教学方式独树一帜。后面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表演,是演讲。从这些优秀教育者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许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站在老师的位置,高高在上,一直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和身段,这样如何和学生融为一体,平等交流?放下,放开,可能很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志平老师做了《探索建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的专题报告。陆老师的对教育方法深入浅出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语文课堂建设这些一直一知半解的问题有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语文课堂建立新的构筑模式有了全新的概念,也让我明白了语文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更是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意识里。

此次学习活动,让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使我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让我对语文有了更足的热情。我愿生活在语文之中,让语文美化我的生活!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8

今天开展讲座的老师是瑞安市实验小学姚晓洁老师。我受益匪浅。

讲座开始前,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处处计划,努力攀爬向上的真实故事。上小学时,当他的同学每周写着生动的日记,争取被老师表扬时,他每天看报纸,周末走访农村写3000多字关于民生的论文。即使知道老师可能认为他是抄袭的,可也没有什么抱怨,一直淡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初一二计划着当校学生主席,争取当上了上海市三好学生;高中努力备考,顺利进入了北京大学法学系。虽然,大学时离自己的梦想偏差了一步,但是他的工作依然朝着民生的方向——他仍然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前进着。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有目标才有行动,有准备才有收获!

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小学数学——备课、听课、评课”。

备课前: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策略。

二.备课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预设、有针对性。这就要了解学情。

三.备课要吃透教材。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

以“1000以内数的认识”课时为例,在第一步中就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而且这是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实践。在第二步中,就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了认数的经验,已经掌握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千以内的数,如物品的价格等等。基本会读写千以内的数。受百以内数数的迁移,学生能准确地读出每两个百之间的数,但多数学生不能准确地数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在第三步中,保底、显性目标有:

1、让学生经历数数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读、会写、会数10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加深对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的理解。长期、隐性目标是:结合具体的实物感知1000的大小,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数感。

备课时:

一.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二.恰当选择教学方法。重结果——重教学过程。有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

三.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明:数学基础知识;暗:数学思想方法。

评课的内容: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

评课的注意事项:

要根据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地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以事实为根据,增强说服力;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

经历此次讲座,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与评课有了一定的了解,改变了之前没有一点方向的状况。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仅要抓紧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中收获经验。总之,要走的路还很长,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奋斗吧!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9

2014 年10月18日至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第五期“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活动。本次大会由教育部语用所指导,由语文出版社主办,以媒体推广、专家引领、交流互动、培训提高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语文名师和名校的典型经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

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让我有机会与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名师、教授等零距离接触。我钦佩于他们那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成就;感动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 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徐功明,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时俊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李芒、语文特级教师陈琴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代表三百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优秀的教育理念,分享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激励调动后起之秀。这里有着一群语文的朝圣者,这里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啊!

18日上午9点,大讲堂在郭永福会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做了“有效科研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简短报告,指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最高能力,参加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功用定位,强调从本校改革和发展中选取科研课题。接着吕同舟所长致辞,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谈“教研”,谈到区分”有效教研和无效教研“的话题,尤其指出”一场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个一“的教学设计和”三个实现“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是由备受尊敬的语文泰斗李吉林老师为老师们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三部曲”实践与研究的八个台阶》的学术报告,她的讲座滋润心灵,荡涤心扉,留给我的感动也最为深刻。李老师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回顾了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讲述了她如何在36年里执着于一个课题的研究,怎样将课题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最后到“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步步深入。李老师一路探索,不断开拓,持之不懈,润物无声,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流派,赢得世人的瞩目。她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她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着实可嘉!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胸怀令人感动;她那种不懈的韧劲和研究精神令人钦佩!从李吉林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师爱”,她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呼,她真不愧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10月19日上午,来自北师大的李芒教授为大家做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他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指出该怎样去搞“教改”、“教学”,反对从上而下的一味盲从,批判了当下教育上的一些弊端,演讲发人深省。风趣生动、犀利深刻的演讲不仅博得热烈的掌声,更使与会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

是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做了《我的母语如歌》的精彩讲座。她先对“素读”课程作简介“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读,适合诵读经典作品”,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她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用经典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夯实语文素养,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讲授基本的吟诵规则,并结合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古籍,指导诵读方法,亲自示范吟诵。她的诵读曲韵婉转,如歌如诉,似春风拂面,似珠落玉盘,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连连叫绝!

这次的研修学习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名师们内心真挚深沉的语文情怀;感受到了他们为中国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然后知不足!今后的教坛生涯中,我会张开双臂,迎接挑战,追随名师的足迹,更多一份虔诚,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语文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去努力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姿态!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10

4月19日,我终于找到了熟悉的听课感受。因为今天的课都是初中语文课。有江苏省青年名师曹文彦老师讲授的《紫藤萝瀑布》、施玥老师《奖》,山东省青年名师朱则光老师讲授的《百合花开》、北京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的《背影》,此外还有一堂高中课《世间最美的坟墓》,由浙江名师张悦讲授。

上午的课很精彩,我只能引用专家黄厚江老师的评点来阐述:第一节很“精致”,第二节很“舒展”、第三节很“本色”。

来自苏州的曾文彦老师,年轻有为,朗读配画,诗情画意,“花语”串堂,入情解读,整堂课很有诗意。无论是环节设置还是语言组织,相当精致。

朱则光老师的《百合花开》教学设计,我以前在他的博客中读过,感觉很不错。后又在一次省级赛事上由一位女老师演示过。当时感觉课很精致,朗读很出色,以读带评,很圆满。但是今日亲自听朱老师讲一遍,顿觉口齿生香,妙不可言,风格迥乎不同。黄老师评价“进得去,出得来,放得开,收得拢”。我觉得这节课有两大亮点:一是个性解读。百合战胜自然环境、战胜社会环境、战胜自我,终于“默默”盛开,开满山谷。在我眼中,百合的成功仅是信念的成功,却没有想到还有三个层次的挑战,真是耐人寻味。二是老师的解读用文学化的方式来呈现,也就是“我要开花”段落的朗读处理。先根据句式内容读,这是初读;在结合语境的理解来读,更深更有味;后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齐读三遍。听着学生越读越有味道的朗读,我终于明白了朱老师的层层铺垫、层层渲染,心中叹为观止。黄厚江老师称赞是“细针密缝”。朱老师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丰富朗读方式,已经让我很佩服,但今日的朗读方式,却是出乎意外的,不禁佩服朱老师的教学艺术。

施玥老师《奖》,真的很本色,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优质课。但最后的环节中“传递一句心声”,可谓画龙点睛,境界全出。

令我耳目一新的是黄厚江老师的课堂评价标准,真的很精彩,只能虔诚地记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慢慢体会、思考:

不是好课的标准:

(1)教师忙学生不忙,不是好课;

教师不忙学生忙,也不是好课。

(2)教师精彩学生不精彩,不是好课;

教师精彩学生精彩,但与语文无关,不是好课。

(3)教师把学生当驴赶,不是好课;

老师把自己当做学生的驴,也不是好课。

(4)只有教师的问题,没有学生的问题,不是好课;

只有学生的问题,没有教师的问题,也不是好课。

好课的标准:

(1)知道语文教什么、知道语文阅读是什么?知道教什么的课,是好课。

(2)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精彩,学生在教师点拨下学得精彩的课,是好课。

(3)教有教法,学有学法,只见语文不见法的课,是好课。

(4)文本理解、正确、透彻,并有独特发现的`是好课。

令我有“惊艳”感觉的还有李卫东老师的课。《背影》,我教授过好几次,但总觉得不能上出味道来。但今天李卫东老师的解读让我眼前一亮。是啊,背影的描写并不出色,动人的是它的背景,再三的叮咛、祸不单行的家境、家庭琐屑父子失和、大去之期的信,在这种语境中,那青黑色的背影岂不令人心动?在阅读文章时,我也有类似的感受,可是李老师却完整深入地剖析出来,角度新颖,堪称经典。还有那层层涟漪的板书设计,心动不已。

记录下自己的一点思考:

《百合花开》与《丑小鸭》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用主题整合来读,是否也很新呢?

《背影》中的解读能否借鉴朱老师的朗读技巧呢?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能否解读成社会的高度?

阅读教学的篇章写法教学与情感教学如何协调?……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11

2014 年10月18日至20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无锡举行的第五期“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活动。本次大会由教育部语用所指导,由语文出版社主办,以媒体推广、专家引领、交流互动、培训提高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语文名师和名校的典型经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

三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让我有机会与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名师、教授等零距离接触。我钦佩于他们那渊博的学识和辉煌的成就;感动于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守;惊叹于他们敢于创新开拓的勇气;陶醉于他们流畅跌宕的演讲???聆听了他们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权威理念和真知灼见;更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的那份深沉博大的爱! 参加这样高档次,大规模的语文高端盛会,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更让我从政策层面提高了对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不仅提升了我的语文教育理论水平,更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此次无锡之行,领略语文名师名家的风采,使我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欣喜极,思索至深,意义至大!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吕同舟,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编委会副主任徐功明,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室副主任时俊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李芒、语文特级教师陈琴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代表三百多人齐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优秀的教育理念,分享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激励调动后起之秀。这里有着一群语文的朝圣者,这里真是一次学术的盛会啊!

18日上午9点,大讲堂在郭永福会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帷幕,他做了“有效科研与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简短报告,指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最高能力,参加科研的出发点、目的和功用定位,强调从本校改革和发展中选取科研课题。接着吕同舟所长致辞,他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经历谈“教研”,谈到区分”有效教研和无效教研“的话题,尤其指出”一场高效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必须做到”五个一“的教学设计和”三个实现“的教学目的。

接下来是由备受尊敬的语文泰斗李吉林老师为老师们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三部曲”实践与研究的八个台阶》的学术报告,她的讲座滋润心灵,荡涤心扉,留给我的感动也最为深刻。李老师结合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坛生涯,回顾了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为我们讲述了她如何在36年里执着于一个课题的研究,怎样将课题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最后到“儿童情境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步步深入。李老师一路探索,不断开拓,持之不懈,润物无声,硕果累累,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流派,赢得世人的瞩目。她是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她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着实可嘉!她那种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胸怀令人感动;她那种不懈的韧劲和研究精神令人钦佩!从李吉林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师德”、什么叫“师爱”,她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教师”这一伟大的称呼,她真不愧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10月19日上午,来自北师大的李芒教授为大家做了《教学策略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他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指出该怎样去搞“教改”、“教学”,反对从上而下的一味盲从,批判了当下教育上的一些弊端,演讲发人深省。风趣生动、犀利深刻的演讲不仅博得热烈的掌声,更使与会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接着

是中国“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做了《我的母语如歌》的精彩讲座。她先对“素读”课程作简介“不追求所读内容的深刻含义,只是纯粹地读,目的是求记诵,求熟练读,适合诵读经典作品”,她率先把“经典素读“的理念引入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她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用经典去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夯实语文素养,她强调“吟诵”的重要性,讲授基本的吟诵规则,并结合大量的经典诗词和古籍,指导诵读方法,亲自示范吟诵。她的诵读曲韵婉转,如歌如诉,似春风拂面,似珠落玉盘,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连连叫绝!

这次的研修学习使我的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名师们内心真挚深沉的语文情怀;感受到了他们为中国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学然后知不足!今后的教坛生涯中,我会张开双臂,迎接挑战,追随名师的足迹,更多一份虔诚,更多一份钻研,更多一份韧劲,在语文的田地中辛勤耕耘,用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去努力做好这一份美丽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有的姿态!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12

20xx年4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研讨会”,会中,十三位专家的示范课及说课,精彩纷呈,对于我的触动非常大。这些专家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作为受教育者的“我”,有如拔开云雾见日月的感觉,这次培训必将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3天的学习,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现将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高效课堂来自丰富多彩的情境创设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赵老师和魏老师在这个环节运用的非常到位,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用情景链串起问题串是一种手段。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气息

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文化气息。知识的建构性,不是一致同意,而是同意一致,不要让知识的原点成为教学的`盲点。

二、高效课堂来探究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徐斌老师整节课都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高效。

三、高效课堂来自精心预设

设计好的问题情境,让生成意料之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程晓莹老师在讲《数图形的学问》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四、高效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13

首先,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改革的实践需要教育理论作指导。先进的教育理论将有力地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另外,教师自身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应当考虑如何为自己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二,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每一次的课堂展示都是那么可贵!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之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一堂语文课,名师的智慧语文,名师的简约语文,引领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聆听了特级教师的课,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从自身出发,不断地反思和总结。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课堂教学的技能。

第三,要坚持与日俱进,弘扬创新精神。这几年,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教育信息日新月异,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改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对于教学性质的认识,培训教师突破传统框架,从新颖的角度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活动,提出崭新的理论,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有关内容,才能与日俱进,不断创新。此外,多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好的教学技能,添补了教学方面的许多空白,同时也让我走出了一些误区。例如,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如何利用声音、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图片、实物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语言意义,激励学生参与;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运用“表演”技巧。

在理论讲座方面。教师的“语文课堂中的问题觅析与破解”精彩的讲解,给我很大的启发,也对我以后在日常课堂中出现的事情处理给以借鉴。指导老师的示范课给我很多的启发和借鉴。每次听完课,我的心情难于平静。指导老师自然大方,富有亲和力的台风,渊博的学识,敬业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感到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那收放自如的课堂;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等等。我从他们的示范课中学到了许多新课程的教法。课后,学员们的研讨,评课更是让我茅塞顿开,从中学到许多有关教学的实际问题并使之运用于日常的课堂中。同时,我也感到了一种压力:成长,不容驻足。自己的知识面是那么狭小,要给自己不断地充电,加快学习的步伐,努力汲取各种知识,不断地丰满自己知识的羽翼,加深文化底蕴的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这次小学语文教师培训,不论从教育教学的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锻炼和进步的有效良机。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尽自己所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的同时,让我感受到自觉要钻研的'路很难,要学习的路还很长。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14

春风送暖,杨柳依依,在这放飞希望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安当代名师教育研究院承办的“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名校长高端论坛和全国中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学习活动。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理论讲座,又有课堂教学实例,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引领我们在现场进行智慧火花的碰撞、思考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首先,观摩了几位名师的课堂精彩展示,每个老师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课前几分钟,他们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亲和力,短短几分钟的交流就和素未谋面的孩子们建立起和谐的学习关系。虽然是很细小的细节,但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副校长虞大明老师幽默的虞氏自我介绍法,给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孩子们都会记得这一课。这样的开课方式,最大程度的吸引力孩子们的注意力,使整节课堂事半功倍。这些吸引学生的目光非常值得我学习和借鉴。各位名师的教学风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激情,提高学生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快速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去。都能把讲解看成是对话的过程,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体会”、“品味”还给了学生。同时,在他们的教学中肯定性评价体现出尊重、鼓励的原则,充分给予学生个人空间,在科学的引导下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让学生用心灵去倾听来把握教材,让学生体会感情,最后让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附小的王林波老师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一课。王老师注重方法的引领,关注文本的特点,长文短教,实现了语文教学从教课文到教方法的华丽转身。课堂紧扣课程标准,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课后的说课,更多的像一次交流、座谈,我个人从中收获颇多——学会抓住教材的关键点,把零零碎碎的总也讲不完的语文知识简单化、重点化。这也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目前出现的最大的问题,讲不完,讲到自己累,孩子疲。我觉得这节课会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帮助。

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教学风格纯美、清新、细腻,加上柔美的声音,端庄的形象,京味十足的普通话,听她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有种百听不厌的感觉,她人如其名,就像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清香淡雅,温文秀丽。整节课堂的节奏不紧不慢,但任务内容一点没落下,训练项目面面俱到,让我真正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谛。直至时隔一个多月后的今天,我依然能想起她那富有感染力的爽朗的笑声。

而来自上海市浦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戴建荣老师的吟诵教学气盖全场,带动了整个会场的几百名老师一齐动口吟诵中华传统文化,依字行腔的诵读教学方式独树一帜。后面的讲座与其说是讲座,不如说是表演,是演讲。从这些优秀教育者的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许多人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站在老师的位置,高高在上,一直放不下自己的尊严和身段,这样如何和学生融为一体,平等交流?放下,放开,可能很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陆志平老师做了《探索建立语文课堂的新常态》的专题报告。陆老师的对教育方法深入浅出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语文课堂建设这些一直一知半解的问题有了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语文课堂建立新的构筑模式有了全新的概念,也让我明白了语文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更是融于我们的生活中,意识里。

此次学习活动,让我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使我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让我对语文有了更足的热情。我愿生活在语文之中,让语文美化我的生活!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15

“当代名师大讲堂”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观摩

研讨会心得体会

沙小:韩亚莉

20xx年4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当代名师大讲堂全国小学名师与陕西优秀教师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研讨会”,会中,十三位专家的示范课及说课,精彩纷呈,对于我的触动非常大。这些专家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作为受教育者的“我”,有如拔开云雾见日月的感觉,这次培训必将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3天的学习,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现将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高效课堂来自丰富多彩的情境创设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赵老师和魏老师在这个环节运用的非常到位,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用情景链串起问题串是一种手段。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气息

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文化气息。知识的建构性,不是一致同意,而是同意一致,不要让知识的原点成为教学的盲点。

二、高效课堂来探究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徐斌老师整节课都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高效。

三、高效课堂来自精心预设

设计好的问题情境,让生成意料之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程晓莹老师在讲《数图形的学问》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四、高效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篇16

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20xx年5月12——13日,我到贞丰中学参加了浙江小学语文名师团的“名师讲堂”培训会。亲眼目睹了专家、名师的教学风采,让我受益匪浅。体会到了“教育”二字的真正含义,改变了我对教育的肤浅认识。现谈谈自己的认识及收获:深入解读文本,是实施好每个教学环节的前提和保障。解读文本是教师与作者、作品中的社会生活──人、事、景、物的对话,解读语言、思想、成文法则的复杂过程。文本之文为语言文字;文本之质为思想内容;连接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之间的是文本之道。文本之道是文本之构成法则,例如:文言文、诗歌、童话、散文是不一样的体裁,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也不应是相同的,解读文本要解读出不同体裁的文本特色。

要准确把握文本所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适当渗透文章背景,深入解读文本;给学生以感悟的空间,鼓励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老师要深入钻研文本,从而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由词得言,由言会境,由境悟情,由情品味,从而领悟文学作品的神韵美和魅力。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悄然的过度,迁移拓展,使学生出乎其外,启发学生走出课本,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把课内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运用,为学生终生学习、运用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起点,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对大纲、教材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教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教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会学生学会看书。教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希望。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告诉学生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的同时,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为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

只有正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地加以利用,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校活动,才能使课堂真正彰显生命活力,才能把孩子们引领到我们真正想让他们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