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老地方整理的《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精选1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
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十九岁的爱德蒙?邓蒂斯,是个有前途的年轻水手。可就在他的结婚典礼上,他遭人陷害而被投入大牢,失去了一切。在牢中,法利亚长老把自己一生的知识传授给他,告诉他基督山岛宝藏的所在,并帮他成功越狱。他开始报恩亦开始报仇。他把昔日有恩于他的船主莫雷尔从绝望的路上救了回来。对从前的三个仇人,他斗智斗勇,使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在小说中,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几近完美。在与仇人面对面复仇时,他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他的良知从未泯灭,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终保留高贵善良的心。基督山性格里贯穿始终的节制,即面对财富、美色、仇恨的不贪婪,亦让我印象深刻。在达成一生最大的心愿后,他悄然地放弃了原有的财富,和爱人远走他乡。
我看着他从云端掉入地狱,看着他从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变成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复仇天使,看着他最终放下仇恨,找到幸福。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最终看透世事,正如他对莫雷尔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只有一种处境和另一种处境的比较。必须想到过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乐。那是怎样的豁达,怎样的胸襟啊!他让我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绝望,正如故事结尾所写的那样,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2
这几天,爸爸给我借了一本书,大仲马写的《基督山伯爵》。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法国水手,受到了船主的器重,要提拔为船长,船员丹格拉尔很嫉妒他,于是他和唐代斯的情敌菲尔南一起诬陷他是拿破仑的'人。检察官维尔福因为害怕唐代斯暴露出他爸爸就是拿破仑的人,私下里把他关进了伊夫堡监狱的地牢里。而他们依靠投机钻营,进入了上流社会。
在监狱里,唐代斯认识了一名神甫,神甫教他了许多知识,并帮他推断出谁在诬陷他,在长期交往中,神甫最后被他的勇气、善良和正义感打动,告诉了他基督山岛宝藏的位置。在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忍耐了十几年后,唐代斯终于逃出了监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登上了基督山岛,找到了财富。
他回到了家乡,发现自己父亲早已饿死,女友也嫁给了菲尔南。他先是化名为水手辛巴达,给老船主许多钱,使他们摆脱了破产危机,然后改名为德·基督山伯爵,混迹于上流社会贵族之间。他收买了电报员,发出错误电报,使丹格拉尔在投机中亏本,然后把自己存放在丹格拉尔银行的钱全部取出,丹格拉尔无力支付,最终破产了。
基督山伯爵又假装和维尔福夫人谈话时提到毒药,维尔福夫人为了让自己亲生儿子继承财产,毒死了维尔福的岳父岳母,又接着准备毒死维尔福的父亲和女儿,基督山伯爵救出维尔福女儿后,揭露了维尔福不为人知的罪恶,维尔福家破人亡,最后发疯了。随后,基督山伯爵把菲尔南发迹前出卖主人,背叛国家的事情传开,菲尔南身败名裂,妻子和儿子离开了他,菲尔南找基督山伯爵决斗,发现基督山伯爵就是自己曾经陷害的埃德蒙·唐代斯后,羞愧难当,回到家后就自杀了。
我觉得这本书十分精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人物刻画个性鲜明,文章揭露了当时上流社会贵族们的腐朽没落和阴险狡诈,基督山伯爵也刻画的十分神秘,他知识渊博、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快意恩仇的人物形象也跃然于纸上。实在是一本值得阅读的经典名著。读完这本书,我还领悟到:邪不胜正,恶有恶报。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3
首先引述美国畅销小说《冰与火之歌》中的一段故事:瓦里斯是一个国家的情报总管,他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眼线,掌握着全国的信息,处在权力的核心部分。但他的经历却是一个复仇的过程:年幼的时候,瓦里斯是一个无知的小男孩,他被男巫拐卖,并且割掉了他的生殖器。悲惨的童年让瓦里斯的复仇心熊熊燃烧。他一开始做了小偷,透些物品钱财,后来他发现,信中的内容更值钱,于是他开始偷信息,凭借自己的智力和复仇心,他一步一步登上了权力的舞台。几十年过去了,而就在这时,瓦里斯找到了当年切掉他生殖器的男巫,于是他收网了。瓦里斯是这样说的:希望是支持他一步一步的进步的动力,你会得到你想要的,只要你不放弃希望。
这种想法在基督山伯爵身上也同样体现着。埃德蒙唐泰斯在职业生涯上是一个成功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成为法老好的储备经理,虽然家境不怎么样,但是一个好的职业发加一个漂亮的新娘,算是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了。但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却遭到了他人的政治陷害。一个觊觎他储备经理这个职位的人,一个垂涎他美丽妻子的人,加上一个发现政治秘密将要影响自己前途的人,合谋讲埃德蒙唐泰斯陷害入狱。
我小时候读到这里的时候感到十分生气,期盼着那几个卑鄙的人某天变成埃德蒙的刀下鬼,我想这种想法也正是人们对伤害的一种本能反应,伤害激怒了人们,人们要做的就是反击。可能反击后人们的内心就平复了。
故事继续,埃德蒙在狱中度过了漫长的14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德蒙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复仇的希望。然而就在埃德蒙决定自尽的时候,法里亚神甫出现了,法里亚神甫帮埃德蒙分析了他的人生,理清了思路和复仇的心。并将自己关于生的希望传递给了埃德蒙,最重要的是把自己藏有宝藏的基督山岛上的秘密告诉了埃德蒙,让他去复仇。
法里亚这个角色无疑是书中很重要的,他的引导就好像天父一样。但也很难所埃德蒙受到了这种引导到底是变得有希望了还是更黑暗了。一方面,埃德蒙得到了关于自由和希望的力量,另一方面,心中也燃起了关于复仇的熊熊烈火。埃德蒙找到了宝藏,步步为营,控制了仇家的银行,步步为营,把仇人一个个送进了绝望的深渊。
当我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我觉得,埃德蒙的做法似乎过于残忍,以暴制暴应该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可能基督山伯爵已经在复仇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种满含恶意的复仇并不能让他更快乐,可能只有黑暗的快感。埃德蒙失去的一切通过复仇都不能再次得到。 可是这种想法在我再长大一点的时候消失了。基督山伯爵在书中这样说:“世上与其说存在幸福和不幸,不如说只存在两者的对比。因此要理解生命的价值。一个人只有经历过对死亡的渴望,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所有的馈赠。
埃德蒙复仇时的狠心是十分坚定的,这种坚定让人觉得他好像只要一步不慎就会堕入深渊,就好像在墙和篱笆上行走,同黑夜和白天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但埃德蒙的复仇是必要的,也是绝对要完成的。就好像不经历黑暗的自我就不可能体会到生命的复苏,埃德蒙的狂轰滥炸式的黑暗风暴也是对自己的洗礼。
在电影汉尼拔中,年幼的汉尼拔目睹了德国兵将自己的小妹妹煮汤吃了,而且分了他一碗。汉尼拔就种下了黑暗的种子,长大后汉尼拔成为了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他逐一找到了当年夺走他妹妹的德国兵,并一个接一个异常血腥地残杀了他们。表面上,这好像是一件变态残忍的事情,但是对于汉尼拔来说,这正是自己人性的解脱。是希望和少年时没有获得的自由和掌控权的宣泄,是一种补完。 自从安迪杜弗仑经过斯蒂芬·金的笔,面世。他就在所有的文评、剧评中都具有基督山伯爵的灵魂。是,那应该是成熟的离开时的基督山伯爵的灵魂。斯蒂芬·金忠诚的践行了大仲马放下仇恨的要义。 然而《肖》却突破藩篱,同样含冤入狱,同样度日如年,同样智慧越狱,甚至同样全取宝藏,进行复仇。但是这里没有伯爵腥风血雨般的极端,而是刻画出了罕见的性情哲理与人生况味,成为代表“希望”和“自由”的电影“圣经”。
在书的结尾,埃德蒙唐泰斯说,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里面:“等待” 和“希望。这种等待和希望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情感,基督山伯爵在这种“希望“中经历了复杂的转变。从埃德蒙唐泰斯到基督山伯爵,再到埃德蒙唐泰斯,他完成了一个关于希望和自由的轮回,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可是在我看来,基督山伯爵是黑夜中的种子,是带来力量的光明。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4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材料来源于警察局里一份名为《金刚石与复仇》的'案卷。这是一个蒙冤和复仇的故事,大仲马运用他点石成金之笔,将一个现代生活的悲剧改造成了一部艺术作品,俘虏了不少读者。
故事情节大致如此:主人公唐泰斯是个正直善良的小伙子,远航归来,打算结婚,并且作了代理船长,前程似锦。可是他的才干受到船上押运员邓格拉斯的嫉恨,在邓格拉斯的策划下,他的情敌费尔南向当局告密,诬陷他是拿破仑党人,于是飞来横祸:在他举行婚礼时被逮捕,恰巧他的案件牵连到检察官维尔福先生的父亲,检察官为了父亲,昧着良心将唐泰斯定罪,把他关进伊夫堡阴森的地牢,唐泰斯在狱中曾满怀希望,以为维尔福会释放他,然而希望破灭,他起了轻生的念头。这时他在狱中掘错地道和他相见的法利亚神父,法利亚神父是一位集人类智慧于一身的奇人,而且他掌握了一个宝窟的秘密,法利亚神父将唐泰斯造就成了一个学识渊博,无所不能的人物。法利亚不幸中风死去,唐泰斯计上心来,钻进了包裹法利亚尸体的麻袋,终获自由,随后唐泰斯根据法利亚的指示找到了宝藏,成了亿万富翁,改名为基督山伯爵。他得知摩莱尔船主曾为营救他出狱真心实意的出过力,并资助过他的父亲,是他的恩人,在船主处于破产境地,准备开枪自尽时,他及时地伸出了援助之手,给船主还清债务,并送给船主一条崭新的船,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接着基督山开始实施他的复仇计划。使他的仇人都得到了应得的下场。
我觉得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大仲马那堪称神奇的想象力。书中有许多情节的'设计都出乎人的意料,例如,基督山神秘的行踪,超乎想象的能力,以及渊博的知识,都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主人公唐泰斯的经历可谓是艰难困苦。在伊夫堡阴森的地牢里,过着非人的生活;15年没有见过太阳,没有呼吸过新鲜空气;与亲人失去联系,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但基督山伯爵却从未放弃过希望,生活的痛苦并未改变他正直善良的性格,只是加深了他对恶人的仇恨。他曾不相信任何人,却并未怀疑人性的善良。
基督山最后有一个好的结局,使恶人得到恶报,使好人得到幸福:漂亮善良的希腊姑娘海蒂融化了基督山冰冷的心,伯爵再一次有了新的希望。
在书的导读结尾处有一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生活的斗争不能没有智慧。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5
让人终生难忘的复仇故事,视名誉如生命的最终身败名裂,手持正义之锤的最终被神判罪,贪婪财富的最终倾家荡产,想想那首著名的《好了歌》,是不是有点红楼梦的意思?只不过红楼中封建贵族的败落似乎是天的安排,早早的就在太虚幻境中注定了下来,而基督山中个人复仇的'因素更大一些。这里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宿命论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对比。
然而深究基督山一书,表面上看似乎是个人对于他人背叛与诬陷的复仇,实际上远非如此。看看三位陷害者最后的结局吧,将军由于背叛祖国卖主求荣而被指控,检察官因为与他人私通并活埋私生子而遭到揭发,银行家由于贪财不惜牺牲子女幸福,事败后同样因为贪财铤而走险卷款潜逃最终遭到惩罚。没有哪个人是由于多年前对基督山的陷害而获罪的,如果他们没有后面这些恶行的话很可能仍将荣耀于世。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基督山的复仇不局限于个人恩怨,而是‘天’对于人性中丑恶一面的惩罚,是上帝对于徇私,背叛,贪婪这一个个罪恶面孔的复仇,而替天行道的正是基督山伯爵。这样看来,基督山与红楼梦确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演绎了宿命论的结局。
在两部小说中‘天’获得成功的同时,对于‘人’的结局的安排却不相同,一个复仇成功,而另一个却遁离尘世,因此一喜一悲。二者都与命运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基督山虽成功靠的却是天降的财富,脱不开拜物教的思想,于是也失去了对命运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的机会;贾宝玉虽失败却参透了命运的玄机,获得了人在物外的大彻大悟。我想,这当是《基督山伯爵》的文学价值一直为人诟病,而《红楼梦》却得到了文学界一致肯定的原因吧。
无论如何,基督山对于人生有限探索的结果对于我们而言仍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使得我们不必经历主人公身陷囚笼十数年的绝望与痛楚,却得以在人生不如意之时在心中铭刻以下这句话:
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况的比较,唯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幸福。必须经历过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欢乐。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满,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6
让人终生难忘的复仇故事,视名誉如生命的最终身败名裂,手持正义之锤的`最终被神判罪,贪婪财富的最终倾家荡产,想想那首的《好汉歌》,是不是有点红楼梦的意思?只不过红楼梦中封建贵族的落败似乎是上天的安排,早早的就在太虚幻境中注定了下来,而基督山中名人复仇的因素更大一些。这里实际就体现了中国宿命论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不同
然而深究基督山一书,表面上看似乎是名人对于他人背叛与诬陷的复仇,实际上远非如此。看看三位陷害者最后的结局吧,将军由于背叛祖国卖主求荣而被指控,检察官因为与他人私通并活埋私生子而遭揭发,银行家由于贪财不惜牺牲子女幸福,事败后同样因为贪财铤而走险卷款潜逃最终遭惩罚。没有哪个名人是由于多年前对基督山的陷害而获罪的,如果他们没有后面这些恶行的话很可能仍将荣耀于世。
从这点上来讲,基督山的复仇不局限于名人恩怨,而是‘天’对于人性中丑恶一面的惩罚,是上帝对于徇私,背叛,贪婪这一张张罪恶面孔的复仇,而替天行道的正是基督山伯爵。这样看来,基督山与红楼梦确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演绎了宿命论的结局。
在两部小说中‘天’获得成功的同时,对于‘人’的结局的安排却不相同,一名复仇成功,而另一名却遁离尘世,因此一喜一悲。二者都与命运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基督山虽成功靠的却是天降的财富,脱不开拜物教的思想,于是也失去了对命运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的机会;贾宝玉虽失败却参透了命运的玄机,获得了人在物外的大彻大悟。我想,这当是《基督山伯爵》的文学价值一直为人诟病,而《红楼梦》却得了文学界一致肯定的原因吧。
无论如何,基督山对于人生有限探索的结果对于我们而言仍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使得我们不必经历主人公身陷囚笼十数年的绝望与痛楚,却得以在人生不如意之时在心中铭刻以下这句话:
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况的比较,唯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感受无上的幸福。必须经历过死亡才能感受生的欢乐。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满,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名词中:"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7
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十九岁的爱德蒙?邓蒂斯,是个有前途的'年轻水手。可就在他的结婚典礼上,他遭人陷害而被投入大牢,失去了一切。在牢中,法利亚长老把自己一生的知识传授给他,告诉他基督山岛宝藏的所在,并帮他成功越狱。他开始报恩亦开始报仇。他把昔日有恩于他的船主莫雷尔从绝望的路上救了回来。对从前的三个仇人,他斗智斗勇,使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在小说中,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几近完美。在与仇人面对面复仇时,他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他的良知从未泯灭,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终保留高贵善良的心。基督山性格里贯穿始终的节制,即面对财富、美色、仇恨的不贪婪,亦让我印象深刻。在达成一生最大的心愿后,他悄然地放弃了原有的财富,和爱人远走他乡。
我看着他从云端掉入地狱,看着他从一个充满朝气的青年变成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复仇天使,看着他最终放下仇恨,找到幸福。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最终看透世事,正如他对莫雷尔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只有一种处境和另一种处境的比较。必须想到过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乐。那是怎样的豁达,怎样的胸襟啊!他让我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绝望,正如故事结尾所写的那样,人类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8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该书诠释了“善恶两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意义。
《基督山伯爵》一书讲述的是19世纪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在即将当上船长之时,受同船的会计丹格拉尔以及爱侣梅色苔丝的哥哥费尔南的嫉妒和陷害,在他与梅色苔丝的婚礼上被抓去审判。而由于假公济私的维尔福理解了这桩案子,唐代斯就这样毫无头绪的打入暗无天日的地牢,但天无绝人之路,在困难的时候,唐代斯遇到了囚徒神父,也是这位神父让唐代斯浴火重生,让他拥有了智慧和财富,经过了万般磨难,唐代斯最终离开了地牢,并化名为水手山,对于当初的滴水之恩,如今他没有忘怀。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唐代斯找到财宝之后,可是并没有直接选择复仇,而是选择了报恩。他把“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言语表现的淋漓尽致。报恩之后又更名为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十几年梦寐以求的复仇计划。这样一个爱憎、恩怨分明的人着实让我佩服,虽然复仇之路并不坦顺,可是唐格拉尔、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证实了这些人的.人性被金钱和名誉毁灭了,这驱使他们做出了一系列荒唐的事。冥冥之中在帮忙基督山伯爵完成他的复仇之路,坏人最终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写到那里,我要提醒一句:我们要克制自我要拒绝诱惑,做正直善良的人。
基督山伯爵敢爱敢恨,豪爽气派,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情都格外的执着。他能够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他非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作者大仲马是个十分爽朗的人,一句“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将作者与其所塑的形象都展示了出来。别人如何待我,我就如何待人,既公平又贴合情感上的平衡。
此外,不难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塑造了让读者喜欢的任务,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惨无人道。唐代斯的悲惨遭遇足以说明这一点,陷害唐代斯的人们人性的扭曲也诠释了这一点。
最终需要声明一下,这本书并不是为了大家“熟悉”复仇后的快感,而是让大家看到“我爱爱我的人”,摒弃“我恨恨我的人”。因为再大的“仇恨”也会成为过往烟云,和谐和睦才是社会的主旋律。为了和谐的生活,我们在等待与期望中看到仅有爱能够抚慰人心,仅有爱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9
一、我与《基督山伯爵》
尽管许多人认为小仲马的文学造诣比大仲马更胜一筹,但我还是更喜欢读大仲马的作品。从《基督山伯爵》到《三个火枪手》,带有着浓重的历史笔墨、曲折离奇的情节故事,人我分不清是历史造就了小说,还是小说改写了历史……
然而,我最爱的还是《基督山伯爵》。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基督山伯爵》时,我才高二,我熬了三天三夜读完了这本书,眼前都模糊一片了,心里却是挥之不去的酣畅淋漓。随着主人公埃德蒙· 唐代斯而喜悦、愤慨、悲伤……
我敢肯定我对《基督山伯爵》所起的共鸣,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中国式的武侠情怀。基督山伯爵敢爱敢恨,他的复仇,都和中国武侠的精神不谋而合。
二、大仲马与《基督山伯爵》
据《仲马父子》,1842年,大仲马曾与一个王子去厄尔巴岛旅行。在旅行过程中,他们被邀请去一个名叫“基督山”的小岛打猎。大仲马立刻被“基督山”这个名字所吸引,并声称要写一部以“基督山”为名的小说来纪念这次旅行。
然而当看完《基督山伯爵》之后,却没有发现一点与王子旅行的影子,而且《基督山伯爵》与“基督山”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反而《基督山伯爵》倒是和拿破仑有着直接关系,因为整个故事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拿破仑的兴衰。例如,《基督山伯爵》就是从拿破仑百日政变开始的。
可能出于对拿破仑的崇敬与热爱,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大气、聪明过人、执着,可以说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笔下非常完美的一个人物形象,大仲马也曾表示过基督山伯爵是他最最喜爱的一个形象。
其实生活中的大仲马倒是与基督山伯爵很相似,大仲马也是一个敢爱敢恨、豪爽、大气、聪明过人、执着的人。大仲马在其官邸有一个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其实对于这句座右铭,我从《基督山伯爵》看到了它的后半句“我很恨我的人”。《基督山伯爵》对“我爱爱我的人,我很恨我的人”做出了很好的阐释,他让背叛、出卖他的人受到了应有甚至过分的惩罚,而有恩于他的人则得到了上百倍的回报。
三、基督山伯爵的等待与希望
离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
回顾全书,基督山伯爵就是在等待和希望中得到重生的!
被朋友出卖、被敌人陷害、心爱的人远离、无期黑暗的地牢……这一切的一切将埃德蒙·唐代斯从云端打入了地狱。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绝望过,也许是遇到贵人法利亚神甫,埃德蒙·唐代斯坚持下来了,他耐心的等待,他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在等待和希望中韬光养晦。在这无尽的黑暗中,让若干年后的他拥有一对能够在黑暗中洞悉一切的眼睛。
当他逃出监狱并得到宝藏之后,他也并没有着急去报仇,他仍然韬光养晦、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并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深入到敌人的生活。最后,等时机成熟他便实施了复仇计划,让仇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基督山伯爵正是靠着“希望”和“等待”度过了他最艰苦的岁月。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希望和等待,耐心的等待加上希望的动力,必能带来胜利的曙光。
四、基督山伯爵复仇记之我见
整本书最令人拍手称快的就是基督山伯爵复仇的部分,然而,在他复仇之后的远去却令我心中暗暗地忧伤。复仇将一个天真、积极向上的埃德蒙·唐代斯变成了一个心如磐石的基督山伯爵。的确,基督山伯爵复仇成功,但是这很完美吗?埃德蒙·唐代斯为了复仇也牺牲了许多。
多少年后,当埃德蒙·唐代斯在遇见昔时的未婚妻时,他已失去了年少轻狂的热血沸腾,他不再拥有冲动。面对未婚妻,他最多能做到的是不伤害她,仅此而已。然而,基督山伯爵的出现已经伤害到她了,她失去了丈夫,离开了儿子,家庭支离破碎。而埃德蒙·唐代斯得到了什么?他只得到了复仇的快感,这种快感是一种扭曲的心理,他无法拥有常人的快乐。
所以说,复仇,即使成功,也永远不是一件好事。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0
近来读了大仲马的长篇小说《基督山伯爵》,从去图书馆借到这本书的一瞬间突然想起自己很久以前买过这本书,只是从未打开,但那本只有一册,而眼前是厚厚的上下册。想来那应该是改编本,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眼前的厚度确实心里一惊——打开后却发现从第一章就是大段对白,很容易读了下来。
情节动人,语言形象鲜明,让人止不住一路读下去。然而当故事发展到法利亚神甫出现,突然感觉变了——之前章节的连贯一气呵成,在法利亚神甫出现后,尤其是两人相遇后对他种种神通的介绍,突然有点不愿接受。分明是小说,分明知道是浪漫主义小说,分明也感受到了作品的丰富想象力和紧凑诱人的情节,可是还是忍不住想:如果在现实社会里这根本不可能,怎么会就有这种“神人”,怎么会就那么快学到那么多渊博的知识,不幸的人没那么幸运就会遇到救兵,成为伟大的人,一切顺利的执行下去。不得不又一边提醒自己,这是小说,不等同于现实。
看下去。不得不佩服作者充沛的活力,丰富的象形,故事让人不自觉联想到中国武侠里一人误打误撞遇到一个神秘莫测的老人,并虔心以待,岂料这人竟是武侠高手,并在这高手死前获得帮助得到独门秘籍和他全部内力,于是成为众人景仰、年轻有为而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高手,君子。甚至涉及的地点景物更加广博,自然科学与人文知识的交错更具有广阔视野,于是一边为之赞叹觉得这一切迷人同时却会在心里暗暗想,不真实。
原来曾经喜欢的英雄,恩怨分明、善恶有报都已经渐行渐远。更确切的说,现在观念里仍这样的期待,却不再如以前“好人”、“坏人”泾渭分明,更没有满腔热血和愤怒,不会大嚷着“那些都是坏人,让他们都去毁灭吧”。因此对于大仲马文中恩怨报应、热烈的感情会羡慕,也带着几分赞赏,却不会真的'进入到内心了。
是一点点成长,成为所谓的现实吧。知道人应当带有美好期待,拥有想象能力,拥有除了物质世界外的丰富精神生活,不能那么“俗”。可就是美丽的期待也是有限度的,会参照“可实现性”来设定,此外不过是关于生活,即使被好友骂做“太理想化”的想法也不过是远离喧嚣吵闹,随心所欲的享有自己追求的快乐自由,而不是这种跌宕起伏,需要毅力与智慧坚持的传奇故事,甚至觉得这更加“不靠谱”。
有时候,看到某些情节,会微笑着想:作者这种想法挺孩子气。换言之,即使作者阅历再丰富,思想再广博,表达技巧再成熟,还是会觉得故事是离奇的,主人翁的奇妙遭遇就像两个孩子打架,打输了的那个会想着“有神仙帮自己赢”来安慰自己,更像某一阶层被压迫时总会想着出现英雄、清明的官员等等能够把压迫自己的人统统予以严厉惩罚,这种希望的寄托点没有真实的立足之处,有点孩子气。
然而理智告诉我不是这样,一方面这种感觉的产生应该与性格和人生经历有关,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热情是有着积极向上的意义的,而不能简单用“幼稚”、“空想”来概括。如大仲马之类,故事背后隐藏的作者应当像是一团团火,他们的故事充满激情与梦想,不断以夸张的方式释放并燃烧着自己,他们向往的是恩怨分明的世界,他们具有十足的活力,他们这一团团火足够点燃一片天空,够给一个阴暗的时代带来光明,够给迷茫的人们带来炽热的希望甚至是内心某种情绪的煽动,以至于引发那个时代随之相和的疯狂。而对于我来说,这种作品是有吸引力的,只是它更多的限于理性的感悟,而不是心里随之雀跃,作为读者的我性格成分中有这种热烈却已经被消磨很多,更多的是喜欢平静简单的节奏,随遇而安的心态,所以真正由衷敬佩的更多的是唐泰斯的坚毅执着,以及他的善良和最终努力获得的智慧,此外的巨额财富以及作为基督山伯爵的恩仇还报就只会作为局外人看着发生。
或许失去了什么,可失去一些什么不一定就是悲哀,性格与欣赏习惯的改变不意味着初心不在,放弃原则和坚守。失去了一些浪漫的色彩,昂扬的情绪,单纯的心境,可是不会失去对美好的期待,面对生活起伏的勇气,不会失去对生活的感悟与执着。也希望能够保持童心,让生活享有应当享有的美丽。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1
可以这样说,这部小说是我历时最长时间读完的书籍。一直有一个和小金共同读书的习惯,我们在每天睡觉前共同渡过的许多美好时光都是与读书相伴的。还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给他读《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长大了一些,我们开始读了许多学习和励志的好书,比如《夏洛的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豆豆的故事》《环游地球80天》《战马》《巴黎圣母院》等等,现在他很多时候都不等待我的读书,而是迫不及待的自己读起来,看着他喜爱读书的样子,我这个做父亲的喜悦之色溢于言表。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名著,上下两册100多万字数,1400多页,我们俩经过1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不是因为我们偷懒,而是小金的学业越来越重,很多时候晚上已经没有读书的时间。所以希望晚上要搞亲子活动的家长,一定要抓紧,不然等你有时间了可能孩子又进入到学山书海的阶段了。
《基督山伯爵》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复仇的故事,用现在的话说是一本很MAN的书,男人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还多亏了儿子,如果不是给他读,我可能自己都没机会看这本书。这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复仇之路神机妙算,整个故事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内容紧凑一气呵成,最终还给主人公一个公道。这样精彩的好书难怪成为世界不朽之作呢!
唐泰斯是一位勇敢的水手,在即将成为船长并与心爱的姑娘梅塞苔丝订婚当日,被嫉妒他当船长的会计唐格拉以及情敌费尔南设计陷害,以拿破仑同党之罪名身陷囹圄。而检察官维尔福知道其父才真正是拿破仑同党,为免牵连,他没有帮助唐泰斯洗刷罪名,而是判处了他终身监禁。在20xx年的监牢中,他与一位智者学习生活并成为忘年之交,老人死前将基督山岛藏有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在他成功越狱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基督山伯爵。他在了解真相后,报恩于摩莱尔先生一家。同时他巧妙安排,向他的仇家――已经是巴黎社交界的三大名家展开了复仇。
这是一个并不十分复杂的复仇故事,但作者却将它绘制的有声有色,内容精彩绝伦,实不失为一本老少皆宜的好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帝会还给你一个公道是本书的核心思想。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2
经历磨难,报恩报仇,等待希望。这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的小说《基督山伯爵》。
他,善良正直的大副在即将当上船长之际,因被嫉妒和陷害开始了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在神甫,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的帮助下,经过14年的苦苦努力终于逃离监狱。他,拥有了整座山岛的宝藏,踏上了梦寐以求的复仇之路,让所有有罪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用他的话说,他做着本该属于上帝的工作。他,就是《基督山伯爵》里的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更是基督山伯爵。
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这是基督山伯爵的思想。确实,我们应该知恩图报,但对于那些陷害我们的人,复仇是必然的,因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似乎,这并不是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
他在监狱里苦熬了14年,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复仇的机会。为此,他学会了隐忍,即使在无数次的逃脱失败后,他还是在等待,永不放弃,甚至在逃出生天后,他还学会了物理、数学、高级金融、天文学、三种死的语言和七种活的语言。这是何等的意志力!
等待的日子里,我们要做的大概只有一件事,积累足够的养料,充分汲取营养,接受磨难,养出一份卓越的智慧。只有这样,待机遇来时才能紧紧抓住,实现我们坚守的梦想。
有人说过,人的一生必然经历风吹雨打,陷于绝境的时候,向前还是退缩,完全却取决于自己的态度。不要抱怨自己的处境,因为只有等待和希望,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你就会拥有丰富的财富和智慧。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3
《基督山伯爵》是以法国大革命失败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开始的,描绘了在拿破仑革面失败后法国各阶级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
小说主要围绕主人公埃德蒙唐太斯和费尔南多及美赛黛丝展开。一度被费尔南多陷害的唐太斯错过了与美赛黛丝的婚礼,之后被检察官维克多关进伊夫堡监狱十几年。出狱后的唐泰斯想要复仇,他依靠在监狱里认识的神捕,找到了基督山岛上的宝藏,并以基督山伯爵自称。随之兴起的复仇但在最后并没有让唐泰斯觉得快乐,他离开了巴黎,最后一句话:“等待和希望”。
大仲马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家,他的另一巨著《三个火枪手》也深得我心,都是关于复仇与冒险的,其中参插了一些浪漫场景。
《基督山伯爵》最后探讨的是人性与希望,在黑监狱里,有几个人能生存下来,面对毒打,面对高墙的孤寂,只有相信上帝的存在,才使唐太斯活了十几年。而出狱后过度的复仇使他越来越孤立,最后失去了一切。当今的仇人曾是他最亲的人,为什么上帝待他如此不公。可他又何曾想到,美赛黛丝在婚后生的竟是他的儿子,这已经是一种眷顾。
正如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一样,在成功时被人窃取复辟帝制,但法国在经历了几次大革命后终于实现共和,共和国的民主道路是要用献血来染红的。
最后,向大仲马致敬,向民主共和致敬!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4
让人终生难忘的复仇故事,视名誉如生命的最终身败名裂,手持正义之锤的最终被神判罪,贪婪财富的最终倾家荡产,想想那首著名的《好了歌》,是不是有点红楼梦的意思?只不过红楼中封建贵族的败落似乎是天的安排,早早的就在太虚幻境中注定了下来,而基督山中个人复仇的因素更大一些。这里实际上体现了中国宿命论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对比。
然而深究基督山一书,表面上看似乎是个人对于他人背叛与诬陷的复仇,实际上远非如此。看看三位陷害者最后的结局吧,将军由于背叛祖国卖主求荣而被指控,检察官因为与他人私通并活埋私生子而遭到揭发,银行家由于贪财不惜牺牲子女幸福,事败后同样因为贪财铤而走险卷款潜逃最终遭到惩罚。没有哪个人是由于多年前对基督山的陷害而获罪的,如果他们没有后面这些恶行的话很可能仍将荣耀于世。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基督山的复仇不局限于个人恩怨,而是‘天’对于人性中丑恶一面的惩罚,是上帝对于徇私,背叛,贪婪这一个个罪恶面孔的复仇,而替天行道的`正是基督山伯爵。这样看来,基督山与红楼梦确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演绎了宿命论的结局。
在两部小说中‘天’获得成功的同时,对于‘人’的结局的安排却不相同,一个复仇成功,而另一个却遁离尘世,因此一喜一悲。二者都与命运进行了残酷的斗争,基督山虽成功靠的却是天降的财富,脱不开拜物教的思想,于是也失去了对命运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的机会;贾宝玉虽失败却参透了命运的玄机,获得了人在物外的大彻大悟。我想,这当是《基督山伯爵》的文学价值一直为人诟病,而《红楼梦》却得到了文学界一致肯定的原因吧。
无论如何,基督山对于人生有限探索的结果对于我们而言仍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使得我们不必经历主人公身陷囚笼十数年的绝望与痛楚,却得以在人生不如意之时在心中铭刻以下这句话:
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境况的比较,唯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幸福。必须经历过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欢乐。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满,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5
今天早上起来把《基督山伯爵》的下册读完了。
以前在学校里学习写作文,写读后感是必学的内容,可我却一直没能领会写读后感的要点,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总是很空洞。
可能那时候年纪小吧,读了很多内容,却只是走马观花的随着主角的命运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剧情,这些剧情离生活差得太远,所以根本联想不到一块,也就没有太多感想可以写。
《基督山伯爵》这本小说我是第二次读,距离上一次已经超过五年了,感触也大不相同。
整本小说贯彻始终的是一种天道轮回,善恶有报的宿命思想。以至于在读到下册的复仇剧情时,我的脑海中闪现的是杨子饰演的白玉堂那个经典的QQ动态表情: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绕过谁!接着一道闪电劈下来,我开始莫名其妙的哈哈大笑。除此之外,法利亚长老也教给读者一件事:在逆境中,要坚持和忍耐,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等待机会到来,读后感《基督山伯爵读后感350字》。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男主角的初恋情人美茜蒂丝,和她的儿子阿尔培。在小说中,这对母子是除了摩莱尔一家和法利亚长老之外唯二的两个善良人士。阿尔培虽然不是美茜蒂丝和喜欢的男人所生的儿子,但她的母爱却非常纯粹,最后这种高尚的感情保护了阿尔培的生命。他离开马赛去参军时,美茜蒂丝一直望着他所乘的船到看不见为止。我想到我可爱的老妈,每次到火车站送我的情形,忍不住流下眼泪。每次我乘电梯到上层的候车室,渐渐看不到老妈在火车站门外向我挥手,我都会扭过头去流泪。我是一个很软弱的人。
其实爸妈很厉害,能够在陌生的城市呆这么久。他们都不是南京人,却在这里一直生活下去。他们可能也和我一样,经常有想要回家的念头,可是他们碰到任何困难都从来没有退缩过。相比较之下,我就弱爆了,碰到些困难就打退堂鼓,觉得讨厌一切人一切事,好想把一切都扔掉回家拉倒。我为自己这种不坚定的念头,时常觉得羞愧。
如果基督山伯爵可以做到在那么不利的环境中,依然坚持活下来,并且再回到人世上进行复仇计划,把所有的仇人一个个毁掉,那么阿尔培也相信自己可以在放弃了马瑟夫伯爵的财产之后,靠自己的奋斗白手起家。那么我也一定可以克服自己的软弱,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6
一、我与《基督山伯爵》
尽管许多人认为小仲马的文学造诣比大仲马更胜一筹,但我还是更喜欢读大仲马的作品。从《基督山伯爵》到《三个火枪手》,带有着浓重的历史笔墨、曲折离奇的情节故事,人我分不清是历史造就了小说,还是小说改写了历史……
然而,我最爱的还是《基督山伯爵》。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基督山伯爵》时,我才高二,我熬了三天三夜读完了这本书,眼前都模糊一片了,心里却是挥之不去的酣畅淋漓。随着主人公埃德蒙· 唐代斯而喜悦、愤慨、悲伤……
我敢肯定我对《基督山伯爵》所起的共鸣,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中国式的武侠情怀。基督山伯爵敢爱敢恨,他的复仇,都和中国武侠的精神不谋而合。
二、大仲马与《基督山伯爵》
据《仲马父子》,1842年,大仲马曾与一个王子去厄尔巴岛旅行。在旅行过程中,他们被邀请去一个名叫“基督山”的小岛打猎。大仲马立刻被“基督山”这个名字所吸引,并声称要写一部以“基督山”为名的小说来纪念这次旅行。
然而当看完《基督山伯爵》之后,却没有发现一点与王子旅行的影子,而且《基督山伯爵》与“基督山”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反而《基督山伯爵》倒是和拿破仑有着直接关系,因为整个故事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拿破仑的兴衰。例如,《基督山伯爵》就是从拿破仑百日政变开始的。
可能出于对拿破仑的崇敬与热爱,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大气、聪明过人、执着,可以说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笔下非常完美的一个人物形象,大仲马也曾表示过基督山伯爵是他最最喜爱的一个形象。
其实生活中的大仲马倒是与基督山伯爵很相似,大仲马也是一个敢爱敢恨、豪爽、大气、聪明过人、执着的人。大仲马在其官邸有一个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其实对于这句座右铭,我从《基督山伯爵》看到了它的后半句“我很恨我的人”。《基督山伯爵》对“我爱爱我的人,我很恨我的人”做出了很好的阐释,他让背叛、出卖他的人受到了应有甚至过分的惩罚,而有恩于他的人则得到了上百倍的回报。
三、基督山伯爵的等待与希望
离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
回顾全书,基督山伯爵就是在等待和希望中得到重生的!
被朋友出卖、被敌人陷害、心爱的人远离、无期黑暗的地牢……这一切的一切将埃德蒙·唐代斯从云端打入了地狱。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绝望过,也许是遇到贵人法利亚神甫,埃德蒙·唐代斯坚持下来了,他耐心的等待,他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在等待和希望中韬光养晦。在这无尽的黑暗中,让若干年后的他拥有一对能够在黑暗中洞悉一切的眼睛。
当他逃出监狱并得到宝藏之后,他也并没有着急去报仇,他仍然韬光养晦、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并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深入到敌人的生活。最后,等时机成熟他便实施了复仇计划,让仇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基督山伯爵正是靠着“希望”和“等待”度过了他最艰苦的岁月。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希望和等待,耐心的等待加上希望的动力,必能带来胜利的曙光。
四、基督山伯爵复仇记之我见
整本书最令人拍手称快的就是基督山伯爵复仇的部分,然而,在他复仇之后的远去却令我心中暗暗地忧伤。复仇将一个天真、积极向上的埃德蒙·唐代斯变成了一个心如磐石的基督山伯爵。的确,基督山伯爵复仇成功,但是这很完美吗?埃德蒙·唐代斯为了复仇也牺牲了许多。
多少年后,当埃德蒙·唐代斯在遇见昔时的未婚妻时,他已失去了年少轻狂的热血沸腾,他不再拥有冲动。面对未婚妻,他最多能做到的是不伤害她,仅此而已。然而,基督山伯爵的出现已经伤害到她了,她失去了丈夫,离开了儿子,家庭支离破碎。而埃德蒙·唐代斯得到了什么?他只得到了复仇的快感,这种快感是一种扭曲的心理,他无法拥有常人的快乐。
所以说,复仇,即使成功,也永远不是一件好事。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7
难得啊,兴味盎然地看完了一本堪比英汉词典厚度的小说。想起之前看的一些越狱小说,金庸武侠中的很多个桥段套路等等,借鉴的还能更明显些吗?
故事情节是这样滴:一个年轻的水手被诬陷关进了大牢,然后在邻居狱友的帮助下学习了各种知识和礼仪,当然,还有一大笔钱。越狱之后开了金手指一路复仇的故事。网文体可以说很明显了。
但是,人家可是硬派网文啊。对白风趣机智,对人性的描写很深刻。金句也是很多滴,比如:此人在这个故事里正如在这个家族里同样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是生来在这个世界上充当工人差遣的这么一个角色/这就是人性中一种可怜的骄傲,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身边另一个在哭泣、呻吟的不幸的人更加不幸/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不幸,有的只是一种境况和另一种境况的比较,如此而已。只有体验过极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尝到极度的幸福。只有下过死的决心的人,才会知道或者有多好。/而我最喜欢的是这一句“等待和希望,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
最喜欢的人物—欧仁妮,订婚前和她父亲的一段对话真的好爽净。
最讨厌的人物———卡德鲁斯,贪得无厌到极点。
最悲情的人物—梅塞苔丝,啥也没干最后老公死了,儿子不在身边。(好纳闷为啥最后没和基督山伯爵在一起,难道因为是一个男作者写的?)
至于基督山伯爵,复仇差点把他吞噬,最后爱拯救了他。
《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篇18
基督山伯爵是一个人们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
作者大仲马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连续几年每日宴请宾客,高朋满座;其中许多人,大仲马连姓名都不知道,可见他的气派,比起基督山伯爵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基督山城堡门厅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着一尊大仲马的半身像,还配上一条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由此可见,基督山伯爵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是遗传了大仲马。其实这条座右铭,大仲马只讲了半句,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才体现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这样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实真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人们很多时候就会非常的优柔寡断,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敢于决断。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金钱至上。邓蒂斯的悲惨遭遇足可以说明这一切。邓格拉斯、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我的想象。且看维尔福一家,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丈夫前妻的父母和女儿。
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啊!相比19世纪,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这就是事与愿违吧,老天还是有眼睛的。在看完了整本书后,触动我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两个词。希望大家能像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样,用这两个词达到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