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文明的文章

2023/01/14好文章

关于文明的文章(精选18篇)

大路上的文明

文/朝阳

我们的社会是个文明社会,至少是在逐渐向文明发展。文明的市容,文明的社会秩序,文明的人们,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这一切都是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前段时间,去了一趟杭州。短暂的几天时间里,除了对于杭州优美的风光有了美好的印象之外,对于杭州的城市交通尤为深刻。

按照交通规则,有斑马线的地方,机动车应该让行人。在杭州的大街上,无论是在有斑马线的地方,还是在普通的街道上,只要有行人过马路,无论是什么车辆,都会十分缓慢地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起初,我们要过马路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左顾右盼,在不停地张望之后,让哪怕是一辆自行车过去后,才敢战战兢兢地通过,极像抗战时期八路军过鬼子的封锁线。可是,左右两个方向的汽车像看见红灯似的,静静地停下来,正当我们有些迷惑不解的时候,车上的司机朝我们摆了摆手,示意我们先过。我们几个先是一愣,然后便受宠若惊地走了过去。

起初,我以为是遇见了几位脾气好的司机,心里不禁有了几分对司机的感激。但在几天的学习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多次过马路的体验,每次都是汽车礼貌地停下来,客客气气地让行人先通过。看到这些,心里除了几分感谢之意的同时,也让我真正见到了什么是礼貌行车,什么是文明驾驶,什么是一个城市的文明。

回到我们这个文明城市,顿时有了“家”的感觉。但是,与杭州相比,对我们这个“家”的文明程度却实在不敢恭维:马路上明明有限速30公里的标志,但因没有监控的摄像头,一辆辆各式汽车几乎以30公里的倍数疾驶而过,即使是有斑马线的路口,也速度不减,喇叭长鸣。本应一两声短促的,让别人听见、注意就已足够的鸣笛声,为了表现驾驶者那急匆匆的心情而变成了长长的尖利的嚎叫。别说礼让行人了,看那架势,前面的任何车子都得立马闪开。

当然,这种现象不是多数,但实事求是地讲,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分析一下原因,无非有以下几种:

第一,驾驶者的原因。有位作家曾经说过: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所敬畏,如果人对任何都无所畏惧,那将要很快走向灭亡。这句话也应了那句“让你灭亡,先让你疯狂”的俗语。不是吗?我们可以看看当今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有的人觉着自己有钱了、有权了、得势了,便觉得天王老子是老大,自己就是老大的哥,这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如自己本事大、能耐大。这些人往往目空一切、蔑视一切,什么法律、道德、传统等在他眼里半文不值,可以用“无所畏惧”来形容了。孰不知,有信仰、有所敬畏、有修养的人、真正懂得什么是钱的人,多是十分谦和、守法、守德、从不张扬的。

同理,从一辆驶过的车子上就能看出驾驶者的人品、性格等综合素质。不可否认,有的驾驶者可能有比较着急的事,开车可能快了点。但请记住:快了就是慢了,慢了就是快了。再说了,就算有急事,也不能太快了。如果没有急事,或者不是十分着急的事,开那么快的车,而且动辄就抢道、上火、长按喇叭,甚至咬牙切齿、怒目视之,这种人除了炫耀那自认为多好的车子外,就是赤裸裸地向外界表露自己的无知与那点可怜的修养了。

第二,行人的原因。实事求是地讲,路上的行人大多是小心翼翼、有所畏惧的。但是,也有一些走路的、骑车的人,明明外面有宽敞的非机动车道,可偏偏到机动车道上与川流不息的汽车为伍,与一个个铁制的机器同行。他们当中,有不懂交通规则的“无知派”,有懂得规则但明知故犯的“无惧派”,一副“我没挂牌我怕谁”的无所畏惧的气势,在众目睽睽之下逆红灯而上,穿行于车流之中。由此可见,行人和骑车的人也能从行为上看得出来其文明程度与修养如何。

第三,管理者的原因。纵观我们这个城市,许多地方的街道、道路的建设、管理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路口的红绿灯不规范,有的是数字式的,有的则是突然变的“急捻子”,让人不好掌握;有的路口新旧划线重叠不清,让人无所适从;有的路口红绿灯被树木遮挡,只能看见绿绿的树叶,虽是绿色但不敢前行半步;有的地方人流量很大,可就没有设置斑马线;有的地方交通标志不明显、不规范;有的地方道路维修,非机动车道不能通行,但没有相应的路面标志;有的地方明明有管理者,但对于越线的人却视而不见,缺乏应有的管理和宣传等等。以上这些因素,无形之中给车辆和行人造成困难,这也是交通不规范、文明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交通文明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地方的交通状况,就能看得出这个地方的社会文明程度。看来,若想提高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只靠一方面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人的信仰、文化、道德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社会管理者素质的提高,需要社会物质基础、精神文明的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城市真正实现文明与和谐。

说起人的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但只就上述问题来说,却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三个“如何”:对司机来说,慢一点,让一下行人又能如何?对行人来说,让一步,守守规矩又能如何?对管理者来说,尽尽心,完善一下又能如何?

水系生命

文/若云

这段晴日跨时比较长,公路两旁的行道树因断了水的血脉,天天早晨醒来,树树灰头土脸,个个肌干肤涩,总是一副愧对路人的样儿。不由感叹:生命离不开水呀!

是的,水是生命之源,20世纪中期,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海洋中存在的“原始汤”经过化学进化,最终演变为原始生命。现代科学解构人体物质也表明:人体含水量约占人体质量的三分之二。

人类文明起源于水。择水而居,取水而饮,引之灌农田,乘之以舟楫,华夏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的最初雏形,就是先祖以水为生命之源的智慧选择的结果。作为生命灵长的人类,可以说是水的最大受益者。

水堪称生命的美容师。您合上眼想一想我们这座古城春雨连绵的景象——毛毛细雨如竖琴演奏,如春蚕吐丝,丝丝绕大树,珠珠落“玉盘”,树冠尽展笑容,春花怒放芬芳,小草儿到处张扬着一片又一片的茂盛……迎面而来一位姑娘,水淋淋的小花伞,水灵灵的美人儿,俨然神话一般的世界。

水还是国人崇尚的修身标格。“上善若水”,在老子心目中,水之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水之处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水之柔弱,“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您想想看,水柔柔地滴下来,久久地滴下去,竟能在坚硬的石头上穿出一个洞来,“水滴石穿”这四个字,不知包涵了道家的多少内蕴和智慧?于是,像水一样去积极适应驳杂的社会环境,使尽浑身解数把自己嵌入各种生存的版块模式,以求达到平和圆融、通达万变的处事境界,就成为几千年来国人的为人范式和人格追求。

与人一样,企业也有治企的标格。国家的产业政策既定,所处的外部条件大同小异,我们的企业使命是什么,产业定位何方,发展空间有多大,采取哪一路数经营,全凭企业家及其员工的智慧和力量。然而殊途同归,企业唯有遵循“上善若水”之道,在山则为泉,在江则为流,在天地间则为雨,以形貌随载体而变更的亲和力,把自己嵌入经济、社会之庞大复杂的结构中,在适应中争取主动,于主动中追求适应,力求符合经济的本身规律,获得社会的普遍公认,才能富有生命力。

生活在长江之滨,很爱听《长江之歌》这首歌。其旋律高亢流畅如“长江之水天上来”固然可爱,而我的更爱乃其歌词也。你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分明跳跃着长江之水成长壮大的自然韵律、与地球同在的历史脉搏。生命在于运动,水就是这样,在固态液态气态的更变中,永恒着她的无处不在,永恒着她的随遇而安,永恒着她的滋润万物,这个世界才得以有水一样丰富多彩的生命。

我们真的需要信仰

文/三塘默语

当我行走在人欲横流的水泥丛林中,当我仰望弥漫着雾霾的苍穹,当我渴望生命真诚的气息,当我独自面对自己的心灵时,我不禁自问,我的心我的魂究竟应该信仰什么?相信他人,但人心是最不稳定的,他人可能会因为我小小的过错,在关键的时候责难抛弃我;信仰财富,但财富是最贪婪的,它会对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使我陷入无法自拔的邪恶深渊;信仰神灵,但神灵是不存在的,在我无依无靠的时候,它只是个虚幻的旁观者。但我又极度渴望拥有让我安宁、让我膜拜的信仰,我想,这个信仰就是弥漫在世间、宽容一切、创造一切的众生之爱。

人是需要信仰的,否则,我们很难辨别歧途与正道,很容易在迷途中茫然。在当下的社会,这一信仰,应该就是规范人们文明生活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毋庸置疑,这是人类之爱更加高等的表现形式了,也是生之规律最完美的进化结果,它带有完美的约束性和规则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的解释是,对某个人物或是思想、主张、主义、宗教等极其信服或是崇敬并作为自己行动的典范或是指南。由此可以得出,信仰一定是发自人内心的热爱。而且信仰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现在人们的看法,主要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信仰,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政治信仰,处理人与神关系的宗教信仰。但对于像我这样既没有参与政治活动,又不相信宗教,对科学也没有深刻认识的人,我的信仰能是什么呢?并且我认为,中国的大多数人都是处于这种信仰真空的状态,所以我很困惑,这可能也是很多人目前的问题。

所以,我对信仰的理解就简单得多,一个是信仰生命本身的爱,一个是信仰来自于大众共同的爱。

本身的爱是生命与生俱来的,可以是自己对家人、对事业、对理想等某些人和事的真诚情感,它具有多样性,并且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所以就算我面对死亡,只要心中有一种爱,并以此为信仰,让我的灵魂满足了,我就会觉得自己会在爱中永生,一定会面带微笑离开这个世界。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至真至纯的爱是唯一的。

而我所说的大众共同的爱,指的是文明社会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有人可能会说,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由人制定,人一旦有了自私的倾向,肯定会左右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的公平性,这能成为人们的信仰吗?当然,这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在当下的社会,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非常普遍。但我想说,让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成为大众的信仰,前提应该是制定执行法律、引导道德走向的人们,首先是一群高贵文明、乐于奉献的人,是一群遵守法律制度和道德准则的模范,他们心中有大爱,并能够用爱平衡好生命的善与恶,能够控制好自己自私贪婪的原恶,否则,他们无法做好模范表率,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带坏整个环境的风气,更别说让大众信服。试想,一个贪污受贿的公务人员,能有多少底气让行贿者停止违法违规的活动,一个包二奶的公务人员,又怎能在道德上引导他人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一个以玩弄女性为乐的公务人员,又怎能让一个地方的道德风气高尚清白。但我相信,这种乱象一定会过去,因为万事万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由浑浊不堪到清晰明白,由混乱无序到井井有条,由简单野蛮到高贵文明。因为这种不够文明的现象,在文明的大环境下,是落后、不符合历史发展大环境的,也是极易引起矛盾和波动的。

就算国家当前有诸多问题,我还是会信仰文明的法规制度和懵懂不清的道德准则,把它当做自己可以依赖的“神”,事实上,我更渴望在此信仰之下,成为一个真正高贵文明的人,让生命充满尊严地傲立于这个还不完美的世界。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会说,因为我爱的人全都生活在这片土地,我也爱这个伟大的国度,爱她一切的美好与丑陋,爱她向文明不断前进的艰难脚步,因为爱她就会感到无限的希望!而有希望,我的生命才会充满了激情和动力,才会在爱的满足中快乐地生活。

争做文明学生

文/琳琅小神

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讲文明,讲礼貌。

在学习上我们应该积极举手发言,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勤动脑,积极钻研。尊重老师,热情对待老师。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向老师问好。有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同学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多宣传科学活动,做到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提倡科学的好习惯。爱护公物,保护公物,不准别人损害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保护花草树木。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多做好人好事,尊老爱幼,尊师爱友,团结同学,不打架骂人,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讲卫生,珍惜集体荣誉。生活省吃俭用,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珍惜生活,热爱生活。

我们要以正确的思想对待自己,我们要以自己的行动去表现自己。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争做一名文明学生。

流淌文明的城市

文/尹扬

清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梦乡唤醒,由于爱车被爱人“征用”,我只好起了个早床,步行五公里去上班。

走过鄂州高中路口,惊喜地发现,原来黑白相间的斑马线穿上了“彩衣”,并且变成了双通道分流。鲜艳的色彩增强了过往车辆礼让行人的意识,也成为街头靓丽的风景。上班高峰期,车辆、行人、电动车各行其道,井然有序。街头还新设了几处交通违法行为曝光屏,时刻提醒人们注意交通文明。

复行数十步,一捧碧水呈现眼前。遥想当年,在洋澜湖边隔老远就能闻到“特色臭腌鱼”的复杂气味。如今,身处亲水栈道上,只觉得清风徐来、神清气爽。生态环境好了,湖边晨练的人也多了。在广场舞的乐声中,湖心荡起数叶扁舟,工作人员在清理湖面上零星的水葫芦和枯荷等杂物,颇有“南浦泛舟”的意境。

踱步虹桥,穿过小巷,路上精美的立体公益广告牌越来越多,而且不论大街小巷,很难发现一片垃圾;深巷里的老小区已不复“旧貌”,“40工程”把乱搭乱建、路面破损、卫生脏乱差等顽疾逐个攻破,大手笔实现了大变样;原本“土掉渣”的砖石围墙已被翻新成美观的“文化墙”,传递文明,别有风味……

巷子尽头左转,走到机关食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语印入眼帘。习近平总书记就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全社会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居安思危。倡导餐饮文明,要从自身做起,我买了馒头和稀饭,吃完后到餐具回收处上交“光盘”,顺便看了眼垃圾桶,几乎找不到浪费的食物。走出食堂,发现有的“红马甲”已经吃好早餐,去参加文明志愿活动了。

文明创建是城市治理的重要体现和有力抓手,当前我市创文工作已进入冲刺状态,行走街头,蓦然发现,文明之风已悄然浸润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成为鄂州靓丽的底色。

巍巍具茨山

文/钟百超

抵达河南新郑市薛店镇时,因为事先没有确切的旅游行程安排,于是就打开手机在网上进行攻略。无意之中,发现了一座与唐朝著名诗人卢照邻有关的具茨山。

且说卢照邻在益州担任新都尉期间,因为身染疾病,辞官离开四川,先是在长安太白山一带居住,不久,转少室山东的龙门山,最后又迁徙到阳翟具茨山下,购置田产,修筑房舍,隐居养病。由于长期遭受沉疴的折磨,苦不堪言,不得不跟亲属诀别,约于689年自投颍水而死,这就是我对具茨山的点滴了解。

与泰山等名山相比,具茨山可谓名不经传。通过网上资料我还得知,具茨山如今改名为始祖山,相传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修德振兵,统一华夏的地方,而且离新郑不远。惊喜莫名,于是确定次日一早前往拜访。

天空蔚蓝,万里无云,虽值盛夏,气温不断攀升,但不足以阻挡前行的决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一行来到了具茨山。

山脚下,树木参天,浓阴蔽日,一阵阵凉风袭面而来,与外面的酷热高温形成强烈对比。只见路边的一座房子前面坐着几位老人家,他们一边吸烟,一边聊天,恍若世外高人。

沿着盘山公路,我们一直往前开。沿途树木苍翠,景色秀丽。到了山顶,举目四望,沃野千里,远处有崇山峻岭,跌宕起伏,好一派中原风光。

停车场一侧有一牌子,写着:“具茨山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创业、建都、肇造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圣地,黄帝曾在此访贤问道,研究医药,结公拜将,屯兵驯兽,出兵战蚩尤,统一万氏部落,置宝鼎,迎日推策,分封诸侯,地划九州,竖龙旗、兴龙的传人,实现中华首次民族大统一。这里也是黄帝正妃嫘祖植桑养蚕,与黄帝八拜成婚之地。”

读到这样的文字,我怦然心动。几年前曾到西安,拜访过黄帝陵,如今又来到他的故乡,我感到无比幸运。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能够到人文始祖曾经叱咤风云,逐鹿中原的地方,难道不是一种福分吗?

按照导游图的指引,我们快步走上了台阶,走着走着,便看见一座山门,门楣上写着“天中门”三个巨大金字。此门缘何得此名字,根据介绍,此名取具茨山位于中国心腹,“中天一柱立中原”之意,是“中”字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世界东方文明”的发祥地。

步入天中门,看到一圆柱体石头,约一米高,立于中央,四周用大理石柱和石板围起来。旁边的牌子写着:“天心石,它意味着具茨山位于天之中心,地之中心,中原之中,中州之中,五行之中,同时又有四面归宗,八面来朝之意。”

居然来到了华夏文明的中心,我愈发感到兴奋。世界文明的中心不断转移,乃至中断,唯独华夏文明,历数千年而不倒,且历经磨难而焕发魅力。

过了天心石,一个拱形门映入眼帘,门楣上写着“轩辕祜”三个大字。门后正中立着一块高大的黑色石碑,刻着“巍巍具茨山,文明八千年”。华夏文明号称五千年,而具茨山却号称八千年,可见其历史之久远,也充分体现了一种文化的自信。

轩辕祜是一座四层的楼阁,红墙黄瓦,庄严肃穆,气象阔大。我们乘兴登上楼阁的最高层,环视四周,便有一种“荡胸生层云”的感觉,加之凉风习习,更觉心旷神怡。俯仰之间,仿佛回到了轩辕时代。楼上有一面大鼓,女儿按捺不住,拿起鼓槌,擂起鼓来。咚咚咚的鼓声,似乎在为阵前的士兵鼓气。我也设想着自己是黄帝的一名将军,正指挥着千军万马,往前冲杀。

下了楼阁,我们来到黄帝迎日推策台,传说这里是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遗址。推策台上,至今还有黄帝的脚印。

怀着好奇心,我和女儿都先后走上推策台,踏着黄帝的脚印,想象着迎接朝日。踏着黄帝的足迹,心潮澎拜。一个人究竟要怎样的努力与付出,才会赢得一片土地的一统与和平。一个人应该拥有怎样的胸怀与智慧,才能为生民谋取幸福与安定,我不断思考着。

返回轩辕阁,再往西走,我们来到轩辕庙,门上方悬挂“人文初祖”的匾额。庙不高,甚至可以用低矮来形容,但丝毫不影响其形象,我反而觉得它高大巍峨。据说这座庙是一座保存了数千年的古建筑,大殿的墙、架、顶、门、窗全是用石头砌成,内供轩辕黄帝的坐像。

看到黄帝的像,我和女儿不禁肃然起敬,一种情怀遍布全身。

瞻仰黄帝故居,重读黄帝故事,该有多少动人的一幕。一部华夏文明史,在此发端,在此延伸,在此抒写。具茨山,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更是华夏民族精神的制高点。站在具茨山,我们便拥有了精神的食粮和前行的勇气。

八千年的大树,枝叶繁茂

这一刻几片叶子从漂泊无定中

寻到了根

在高楼上敲鼓

带着恢宏的清凉将燥热替代

无需极目远眺

这儿就是我的故乡

站在黄帝曾经迎接日出的地方

踏着他的足迹,张开双臂

这一瞬间,整个世界

好像都装进了我的怀里一样

这是女儿即时写的一首诗,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女儿能有这样的认识,果真不虚此行。

巍巍具茨山,文明八千年。海拔只有787米的具茨山,是中华文明的始祖山,也是华夏儿女心中的最高峰。

受活的忙年

文/阎建滨

西安人把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叫受活,意思是身体虽然受累,心中却是快乐享受的。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到除夕这段紧张的忙年,围绕着一个“备”字忙碌地进行着,赶年集、购年货、杀年猪、磨豆腐、炸丸子……年味日复一日地升温,中国人也享受着忙年给心灵带来的无限期许,可谓之受活的忙年。

“宁穷一年,不穷过年”,老陕人平日里生活十分节俭,一碗面就能解决日常温饱问题,油泼辣子就是一道有滋有味的菜肴,可是对待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过年,老陕却丝毫马虎不得。秦中自古帝王都,关中人讲面子、重情义、好礼数,过年是亲戚朋友来往最集中的时候,不备好年货、不以丰盛的菜肴招待客人,岂不是没有面子?所以,从古到今,关中人最重视忙年,年集、古会特别多,到处是赶大集熙熙攘攘的身影。如今,西安城里的赶年集变了个模样,农村里场畔上、河坝上的大集,移到了会展中心,西安曲江的年货会已经举行到第17个年头了,每年长达18天,有100多万市民参与,年货琳琅满目,年俗文化丰富多彩,广大市民每年可以寻找记忆里的年味,寄寓抹不去的乡愁,这种壮观的年景,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如今都不多见,所以说,西安年,赶年集最壮观、忙年味道最浓厚。

民以食为天,吃常常排在购年货的首位。杀年猪,是过年的一个最重要的习俗。在六畜中,猪是人类最早圈养的家畜,古代也叫“豕”。在我国的汉字中,“家”这个字,就是有房、有猪,才有家,可见猪对于农耕为本的关中人是多么重要。农耕时代,家有多少猪,预示着财富也预示着兴旺,祭祖离不开猪,过年的餐桌上更离不开猪肉。陕西的忙年歌里就有:“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只鸡。”做豆腐主要是准备素菜,豆腐有“福”的含义,也常常进入关中人的年夜饭,但炖大肉一定是关中人年夜饭的主角,是年菜中的第一道菜,也称头菜。昔日讲究肉要四寸见方,寓意一年方方正正,四面八方都是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期盼着新的一年肥得流油。至于杀鸡宰羊,也是过年餐桌上的重要内容。鸡鸭鱼肉都是过大年丰盛的美味,但杀鸡主要是公鸡,不杀母鸡,母鸡下了一年的蛋,不能“卸磨杀驴”。过年餐桌上有公鸡,寓意大“吉”大利,再配一条鱼,寓意年年有“余”,过年的美味与吉祥就都有了。羊,也是过年餐桌上的美味,大美为羊,鱼与羊相配,就形成“鲜”。陕北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结合地,羊在陕北最多,于是羊肉是陕北人过年的主角。而陕南山地较多,年俗与巴蜀地区相近,杀年猪后熏制猪肉、吃腊制品非常在行,于是,餐桌上腊味特别突出。

西安所在的关中,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年”这个字,与关中最为密切。《说文》中说:“年,谷熟也。”就是说五谷皆熟就是年。年的名称源于周,《尔雅》中写道:“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西周的首都就是沣镐,在西安的沣河两岸,周人号“年”,表达了对嘉谷丰成的无限期望,表现着古代华夏先民对于农业的深厚情感。周对土地爱得深沉,始祖后稷就是农师。中国年在辞旧迎新之际,所表达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恭喜发财、团圆美满、国泰民安的寓意和祝福,在西安年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中国的年文化精神表达。

过年在我的儿时记忆里,忙年这一段是最深刻的。因为经济短缺时代,吃饱不易,吃好根本谈不上,只有过年才有肉吃,才有白面馍尽管咥。每年忙年阶段炖肉过油是我最期待的。每当炖肉的香味弥漫整个厨房时,口中的哈喇子就要掉下来了。满屋香气扑鼻,馋得人心痒难耐,老人赶紧将烧好的肉或排骨捞上几块,我边吹边吃,满嘴生香,那“美的太”的滋味成为至今忘却不了的美味记忆。

我的母亲是河南人,过年炸麻叶也是我记忆最深刻的。过去过大年招待亲朋好友都是在家中举行,不像现在饭店酒楼过年继续营业,因此家家都要有厨艺高超的人,充当过年的大厨。为了招待宾客方便,忙年期间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工好大多数宴席的食材,形成半成品,因此过油就是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炸麻叶是一种点心之类的东西,外焦里脆,十分可口。每年我母亲都会炸麻叶,成为我们正餐之外最珍惜的年节点心。

吃之外,就是穿了,昔日过年盼着穿新衣服、戴新帽,有忙年歌谣写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吃满足味蕾的需要,穿则是精神与文明的需求。华夏文明有这样的释义:“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春秋左传正义》)穿衣,不仅是御寒,更重要的是表达文明礼仪,尤其是盛大节日来临之际,必然盛装出行,这是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共同特点。而对于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来说,更重视服饰文明的重要性,遗憾的是,在经济稀缺时代,我们仅仅解决的是御寒和干净问题,而如今,穿新衣虽已稀疏平常了,但至今没有华夏民族的节日盛装,却是一件遗憾的事。

鄱湖的风

文/王建平

第一次见到鄱阳湖,是30年前的1986年,上高县第一次农民摄影展览在庐山举办,我参与了筹办。那也是我第一次上庐山。

凌晨,上含鄱口看日出。来到望鄱亭,凭栏远眺,晨光熹微,只见水天一色,混沌一片。原来,那就是鄱阳湖,日出的地方。我终于来到你的身边,脚下仿佛有湖水拍岸的声音,远处是一团团雾气氤氲缭绕,袅袅婷婷。随着太阳冉冉升起,湖天渐渐由黄变红,满眼霞光;一大片细碎的波光耀着金辉,璀璨夺目。鄱阳湖,就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令人向往,令人赞叹。

下得庐山,再上石钟山,又是一道胜景映入眼帘:只见滔滔长江水浑浊东流,浩瀚鄱湖水清澈北泄。在这长江与鄱湖汇合处,这一浊一清,浊清分明的水线据说延绵了50里而不混,堪称鄱湖一大奇观。这是我第一次亲近鄱阳湖。

如今,我客居在这鄱阳湖边的都昌一年了。

站在鄱阳湖边,我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家乡的锦江。我不知道,家乡的锦江水需要多少个日夜奔波,才能投入鄱阳湖这硕大的怀抱。但正因为这鄱阳湖,我虽身在他乡,就像家乡在身旁。如今喝着鄱阳湖的水,也天天和喝着鄱阳湖水长大的鄱湖人为伴,家的感觉却未曾淡化。

白天,我站在五楼的阳台上,那带着腥味的鄱湖风肆无忌惮的往屋里钻。它撞在墙上,墙岿然不动;它拍打房门,门上了闩,它无奈地在客厅流连游荡。我忙把客厅的另一扇门打开,风终于找到出口,夺路而逃。就见那穿堂风嗖嗖的,从鄱湖的方向源源涌来,再远鄱湖而去。如果是夏天,那种淋漓尽致的畅快简直无与伦比。当然,冬天就有点难受了——这种强烈的反差在我们老家是很少体会的。

晚上,我枕着鄱湖风而眠。很多的时候,它轻轻地吹着唿哨,拍打着窗棂,就像母亲拍着婴儿入眠,此刻,那经典的《摇篮曲》便萦绕在耳边;可一旦性起,它敲打着窗玻璃咔咔作响,那就只有失眠了,这时,它就是一个淘气的顽童。

鄱湖的风,就这样一年到头、一天到晚不停歇地刮。它怎么就不累呢?

原来,这八百里鄱湖就是它的练兵场。毫无遮挡,毫无屏障,哪怕只有一丝丝风,它也能从东吹到西,从南刮到北。

鄱湖风,就这样任性地刮,穿越时空,一刮便刮了1600多年。

这1600多年,它雕琢了鄱阳湖自然风光,酿造了鄱阳湖乡土风情,浓酽了鄱阳湖地域风俗。

鄱湖的风,托起了东日、拂去了西阳、迎来了北鹭、送走了南雁;鄱湖的风,绿了春雨、艳了夏花、黄了秋叶、白了冬雪。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鄱阳湖,因这千年不息的古风,不仅给了你旖旎的江南水乡美景,更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

屈原“淼南渡之焉如”,忧虑这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将送我去何方?深深地留下了那一步三回头的眷恋。陶渊明生于斯长于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大气磅礴的鄱阳湖也有了小家碧玉的缠绵绻缱。谢灵运《入彭蠡湖口》:“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身临其境之感油然而生。孟浩然“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由湖及山,由景及情,现实中显空灵,空灵中传神韵。李白“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鄱阳湖豁然映入眼帘……

如此灿若繁星的名家、大家,有土生土长的、有客居的、有慕名过往的,他们一代接一代,前赴后继,为鄱阳湖人文历史、文化生态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徜徉其中,似醍醐灌顶,似清风拂面,或发人深省,或启迪心智。我知道,这才是鄱湖的风,鄱湖真正的风——鄱阳湖文明之风,沐浴其中,那种淋漓尽致的畅快才真正是无与伦比的。

鄱湖文明养育了一代代鄱湖人。他们中,有江万里、有陈澔、有陶侃,更有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鄱湖人;这里有过江右商帮的兴盛与衰亡,有过朱元璋与陈友谅昏天黑地杀伐十八年的鄱湖大战,每一次,八百里鄱湖都以她从容不迫的淡定承受着;更有无数市井小民、山野中人的坚韧、无奈、挣扎、反抗,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传承和发展了灿烂的鄱湖文明,并使之不断走向辉煌。

楼下是一个十字路口,一个繁忙的交通要道。天还没亮,踏着星星月亮,迎着鄱阳湖吹来的风,各色小贩从四面八方涌来,有卖早点的、有卖蔬菜的、有卖猪肉的,更多的是鱼——大概不少是产自鄱阳湖吧;下班以后,这里更多的是各类水果、日用品。早早晚晚,商贩们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虽然,这里不是正规的市场,却大大方便了上班下班的人们和家庭主妇们。夜幕降临,这里还有好多群在节奏明快的音乐中跳着广场舞的大嫂大妈们。所有这些卖的、买的、跳的,这些生生不息的鄱湖人,不正在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刻苦传承着鄱湖文明吗?这里不正飘逸着浓郁的鄱湖乡土风情吗?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鄱湖的历史,不就是这许许多多喝着鄱湖水,沐浴着鄱湖风的小人物创造的吗?正是他们,将托起鄱湖明天的希望!

鄱湖文明之风悠悠地从历史中走来,还将悠悠地向未来走去……

五月,奔跑的汨罗江

文/曾国辉

岁月的钟鼓,总敲打在共振的响点。一篇《离骚》,让汨罗江“求索”千年,亘古不息。今天,汨罗人正负起时代付予的史命,正踩着文明创建的鼓点,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路上“求索”、奔跑。——题记

【梧桐畅想】

五月的和风微醺,淡淡地桅子花香飘过山山野野,清新泥土的气息卷过座座田园。汨罗江两岸的文明创建,正如阵阵春风与夏雨,让城乡处处充满生机与毓秀;通过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这里的山山水水是那么的蓊茵,这里的村村舍舍是那么的洁净和靓丽。信步乡村,让人倍感温馨和惬意。

雨后黄昏,一个人踱步汨罗江边,伫立于湿地中,芳草的绿色意象大片大片飞来,使之目不暇接。意境中,仿若一群快乐的少女从天际奔跑而来,无限的水灵,无尽的爱慕。我孤寂于草原的羊羔,在清爽和神往中一同飞翔,一幻遐想:想赋诗、想描画,想把汨罗江灵秀揽入怀抱,珍藏千古。

我不知道眼前这些景色是不是已经掩没了所有的往事,当我目光再次邂逅这条曾经让《离骚》之水洗涤过的河床,我看见了她千古缤纷的神韵,连同自己青葱而黄玄的岁月;也听到了童年里我那亲切的家乡牛哞和布谷的歌唱。眼前仿佛出那棵驼背梧桐树底下一块被磨得平滑而光亮的巨石,以及上面端坐的牧友。在那上面读书,在写字,在嬉闹,在发呆,也在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如今都如片片飞霞,落英于我们的日子。

眼前的一切,是那么清晰,如醪若醇。我有些心醉,几十年的岁月替更。从骑牛横笛,到飞转的自行车轮,曾以惬意的笑脸爬上扶芳的红砖“洋”墙;从摩拖飞驰,到小车越野,又是一阵阵狂澜叠起的感动。山村识得吾容面,我却难认小山村,但那块曾被我和伙伴磨得铮亮铮亮的巨石和与之相邻的驼背梧桐树,不曾改变,仍就是如此亲近,如此硬朗,寂寂地躺在我的记忆里,如一座古老的碑坊,不朽的见证着家乡的变化。

当年,那棵梧桐虽有些苍桑,那块巨石爬上了绿苔。五月,那驼背梧桐树应果青硕硕其华的季节了,我想。我企盼在它的幽香里寻觅一场宛若隔世的历史变革,给乡亲们带来了这一甸甸悦耳的福音。

【天井变迁】

岁月如飞歌,一曲落下一曲飞翔。日子在飞动的乐章中扬抑、递进和传承。

青瓦屋、四合院和一口天井,在我的脑海里沉睡半个世纪,有着深深的古意。曾经,我的祖父站在老屋前的排坊前荷锄而立,门楣上“作古正经”四个繁体金字,莰入祖辈们的古朴的道德风范。回到四合院便一屁股坐在天井里吸旱烟,烟绕天井,日照当头。

父亲,在堂屋里常背天井而坐,我在天井游戏时,凝望父亲黝黑的背影,想象成一幅“印象派”的油画。或者那时我看不懂那些皱纹包涵的深意,但天井的上方是明朗洁净的天空,演译着父亲品德。抬头望去,天井上空盈满了宁静安和,浸染着一个公社社员的火一般的激情,还有辛劳后的贫脊。父辈信守中国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定律,以朴实和憨厚谱写一份俭节的履历,如今仍如一本圣经,教化他的儿孙。

父辈们,常常在晨曦和炊烟的背后去朗诵“老三篇”,在《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旋律下,作虔诚的“万寿无疆”的顶礼,然后将笑声放置于身后。

父亲程序化的、欣然回到井天,扛起犁镐,走向自己耐以生存,珍爱一生的田野、山水。

那天井已连同庭院一起斑驳面非,当我再次与它对话时,已有了陌生之感,我甚至突然想不起我曾经多少次在这天井边粗糙的麻石条上静坐,或者看一本厚厚的书,或者背一些单词,记一些公式、定理,解读方程;或者与小伙伴围坐在一起,聆听老人讲古老的《聊斋》和《三侠五义》,心中总疯长出仰幕包青天的正直和无畏;偶尔,也萌动出幼稚的当“大侠”的梦幻。

如今,老屋已成新村。村后那口天井残留下的石条上还保存一份古朴的尘埃,一丝苍桑的气息,而那一切鲜活的时光,早已离我远去。

掸指间,已是沧海桑田,万象更新:山青水碧,车马穿行,山村演译成小镇,老屋变迁成小墅。农舍树翠花香,晨闻雀噪,夜享天伦;村人们终于学会了朝洁村容,暮启华灯的过生活。

【菜圃葱茏】

汨罗江畔村庄伴着时代的文明城市的创建和城乡环保的推崇,以悄然跳出新时代的襁褓,将新生活带入了寻常百姓人家。

如今的菜园不再是竹篱笆、蒿草地,已成为乡亲农友的休闲园圃。南边的几垅蔬菜地,被一畦一畦地料理得整齐划一,就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板画;北边的花草、苗木郁郁葱葱,或在丹桂下置一石桌和几许石鼓,供纳凉小憩,会友闲聊;或筑小榭于溪流之上,品酒话茗,合家赏月。怡然惠风,田园娱情不过如斯。

园圃的矮墙内的扶芳绿意从葱茏中绽出一朵朵诱人的小花,我顺着它夺目的方向,看见一株桅籽清幽地伫立在园圃的一隅,素白的花辨让阳光渲染而倍感温存。一个稚嫩的音声从蓊郁的的绿荫中传来,带着些微的嬉笑,帮我拾起童年的遗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隐约在那贫馈的荒山上,我与小牧友们提篮采桅籽花的旧事,粘贴、复制在这葱茏的脑页,点点滴滴收藏于记忆的空间。

【池塘苍桑】

记忆常过跳过点击的页面,先于呈现在寻找的萤屏里。

——我家的菜园傍有一小小鱼池,儿时游泳戏水,摸鱼捞虾,采莲摘菱。儿时的记忆中,鱼塘的水澄澈见底,青山倒影,绿鸟轻翔。春看青蜒点水,夏听蝉鸣影,秋风来,涟漪四漾,冬寒至,滑冰雪追欢。日落时,鱼跃金波里;午晌间,娃嬉琉光中。每当夏日酷暑泳水采莲,一茎一茎莲蓬,你争我夺。夺得的,高高擎起,高声欢呼,如体坛健儿夺得大赛奖杯,好不风光。夜幕下立于荷塘,仿佛一阕一阕唐诗宋词,赏之不尽,爱之不及。

曾几何时,水草肆意,垃圾漂浮,臭水污泥,一派疮痍。鱼儿哪里去了?莲菱哪里去了?青石筑起的洗衣跳板已经只留下了残垣。塘堤边那株苍凉的柳树也有点苍老,举起枯黄的十指随风飞舞。它似乎有些绝望,柱杖而立,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婀娜,寻找岁月的寄托。

看到那没鱼了的“荒塘”,我似乎才懂“荒唐”二字的含意,心油然出一点儿凄凉。我看不见儿时的莲的柔静,水的清澈,小鱼的跳跃,翠鸟的飞翔。

当我透过疯长的水草,几点淡淡水光,浅浅的疏落在天光云影之中,我才意识到这是我曾亲密过的那口鱼塘,也嗅到岁月的腐朽的气息。

时光总以奋进方式,摧动人们以新生取缔旧我。在城乡环境全面整治的今天,乡亲们正以摧枯拉朽的力量,革舍千年陋习,崇尚文明,挽住青山绿水的手臂。在山的护林,依水的净水。我的鱼塘终于获得新生,如一场浩劫后的重蓬,让我如逢盛典般充满喜悦。

蓊郁里,村子炊烟袅绕,水雾氤氲,塘堤巍巍,碧水盈盈,垂柳婆娑,鱼嬉涟漪。落霞透过黛山林莽安逸地印在水面上,折射出道道浮光,与村前大道上的初上华灯交辉相映,似幻似真,如诗若画。我站在鱼塘边,手扶栅栏,凝神暇想,思绪万千,对乡村如此文明的风尚充满欣慰和愉悦。

站着,静静的站着,凭和风轻拂;思索、细细的揣摹,文明必将战胜腐朽。

脑际忽的掠过一道风景:池塘中出现一座蜃楼,灰派的别墅,西典的洋楼,水为碧玉山如黛,鸡犬互闻牧童归。哪家青砖的围墙上爬满了粉的、红的、白的色彩纷呈的或蔷薇、或茶花、或桅籽,花事正浓,岁月温馨,民生殷实,村庄安祥。

我不停的拨动五月的琴弦,弹奏起欢快而激越的乐章,汨罗江在时光跳跃中以秀美舞姿,让世人刮目。

读书之美

文/林振宇

总有一种美,于寻常之处却能惊艳发现美的眼睛;总有一种美,于无声之处潜藏内心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总有一种美,于我们自身美美与共,不经意间改变了我们的气质,脱俗优雅。这种美就是读书。

如果遇到一个肩披长发、清丽的年轻女子,在晨曦中,树荫下,手捧一卷书,看她神情专注读书的侧影,你说美不美?

如果你路过一所小学,恰好听到教室里传来阵阵悦耳的读书声,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朗朗地读课文的画面,你说美不美?

如果你走过很多地方,也看惯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但是,假如您有幸去过类似宁波“天一阁”这类著名的图书馆,如同走进了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宫殿,馆藏的每一本书都值得人们驻足和翻阅,抚摸这些藏书,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在这样的地方读书,你说美不美?

世上最美的体验便是读书了。走进书的世界,就如同穿越了宇宙的“虫洞”,来到了另一番天地。在那里,仿佛时间和空间都不复存在,就连自己也和宇宙浑然一体。书籍又好像借给我们一双慧眼,让我们能够透过一本书,看到一片森林,看到人类是如何将树木变成纸浆;又是如何将人类文明的密码和记忆以文字的形式输入到纸张中,最后制成书籍;透过这些书籍,我们仿佛看到了先人们钻木取火,这星星点点的文明之火燎原了华夏,我们仿佛听到“仓颉造字鬼夜泣”,那镂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录了最初的中华文明。随着文明进程的开启,而后才有蔡伦造纸、毕昇造版,最终出现了纸质的书籍,人类就是以书籍为主要载体将文明传承的。因此说,书籍是草木的精华和人类智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页纸里面都藏着一个无限的世界,吸引人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翻开书,让我们忘却杂念,忘却自我的存在,便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遥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初,生命是怎样诞生的,人类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又将走向何处?在书的世界里行走,我们可以聆听哲人的慧语,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可以和苏格拉底对话,讨论“我是谁?”的哲学追问,还可以向爱因斯坦请教“相对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时而皱眉苦思,时而会心微笑,那一刻,阅读的体验多么美妙!

书籍是世上最好的化妆品,读书就是把自己美颜,妆扮得更漂亮。读书和不读书是不一样的,不读书的人,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两相比较,美丑便知。作家三毛曾经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这就好比一个人久居兰芝之室,不免身染兰香,读书亦是如此,手不释卷,缱绻日久,气质随之改变,就连灵魂都散发着书香。

读书之美,就在于把读书作为寻常的客体进行观察,我们从审美的角度发现了它的美;就在于当读书的人作为主体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内心体验到了美;就在于读书的独特功用能够使我们变得优雅从容、与众不同。所以,让我们热爱读书吧,总有一天会遇见更美的自己。

漫 说 “歌 舞 厅”

文/慕尧

歌舞厅,现代的人们都很熟悉的地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上逐渐得到满足,继而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越发强烈。

富起来的国人便想到了歌舞厅,于是乎,一时间大城小市上马歌舞厅项目的蜂拥而起。一个并不发达的小镇,集镇人口不足三万,加上辖区农村七万人口,总数不足十万,小镇面积一百平方千米,集镇上竟有十一所歌舞厅,据说一段时间里,每个歌舞厅竟然都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开办歌舞厅和人们去歌舞厅消费,本无可厚非,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找个地方调节一下情绪、排泄生活中的苦闷、释放一下,这对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益处。

歌舞厅里,应该是这样的一些人:或工作节奏快的一群同事;或音乐爱好的同伴;或思想负担较大,心情压抑的一群人;或亲戚、朋友、夫妻、情人、恋人。他们相约歌厅: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舒展歌喉,排泄压抑的情绪,增进亲情、友情、恋情。歌舞厅搭建了一个平台,虽然盈利,但是善举;歌舞者利用了这个平台,既利于身心,又增进了解。

坦率滴说,我是去歌舞厅的,我去歌舞厅的目的就是想唱唱歌,我有音乐爱好,工作地点不能唱,如果唱歌,同事会疑你是精神病;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唱,如果唱歌,也会扰邻。所以,偶尔朋友约我,或我约几个朋友到歌舞厅里放松一下。

说实话,歌舞厅这地方,虽不像有人说的那样:乌烟瘴气、污秽不堪,也不像广告说的那样:贵宾满座、高尚典雅。来到这里,你肯定会见到人类原始本能的动物属性的场面,而这种场面往往是衣冠楚楚看似文明的人所为。我常纳闷:人猿揖别,文明伴生,众目睽睽之下,不堪入目之举,何以发生在现代文明的人群里?

于是乎,我想起了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是的,歌舞厅是个染缸,你来这里就要具备防染能力。你是“清”的,“浊”染不了;你是“浊”的,何以怕染?

黄河口漫笔

文/郝树江

九曲黄河从这里归于大海。海纳百川,于斯为大,天地间平添了一道斑驳陆离的精彩画卷。黄河口,流淌着的凝重和沧桑。远远近近的自然人文景色,像精心的摆布,又如随意的勾画,烟雨洪荒,憾人心魄。

那一天,应友约携妻将雏至黄河口品鲜。蟹香弥漫,暖酒入心。登艇入海,但见黄河水与渤海水由泾渭分明竟至逐渐融合。

黄河水入海之初,会是怎样的呢?我常作这样的遐想。海的味道漫漶而来,天地变得空阔辽远,奔走由激烈而舒缓。目光也由犀利转而沉静了吧。肯定是挣扎的、彷徨的、试探的,拒绝过、对抗过、拖延过,重重地喘息着,隐隐地阵痛着,默默地蜷缩着。总有一个临界点,踏着节拍,合着韵脚,如约而至,相亲相融。这多像华夏文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而黄河又实在是承载着华夏文明一脉的母亲河。台湾作家柏杨说中华文化是酱缸文化,话糙理不糙,是对华夏文明的诚恳赞誉。

华夏文明从薪火相传中走来,顺应自然,滋生和谐,是大智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程的丰硕成果。周而不比,和而不同,君子也。这是大国风范,是人间正道。尽览历史可知,天地间所有的挑衅与对抗,均难善终,所有的收纳与融合,均得善果。华夏民族,血脉纵横,骨肉相连,一句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感慨,透射出极具智慧的文化思辨。少时读刘亚洲将军名篇《中国心》,为其爱国深情涕泪滂沱,再读时易名《海水下面是泥土》,一度迷茫不解,而今明了,那里面蕴藏着将军怎样的伫望与期盼。

儿时乡下,邻家大娘慈眉、善良,操外地口音,常拉我至其家中,翻拣视为珍藏的山果蛋馍类,塞我手中,语焉不详却又分外明白地要我吃下。饥荒岁月,别样的温暖,铭记在心。稍长,知晓大娘乃东营广饶人,因黄河泛滥决堤,家毁亲亡,辗转至沂蒙山腹地,留嫁本村,生儿育女,与邻相善,口碑极佳。大娘那艮艮的广饶口音,一生未改。老人已于十几年前辞世,子嗣繁衍,善良持家,誉满乡里。其儿女口中那隐约的广饶音节,是一份多么温情的传承,余香袅袅,不绝如缕。

有人说,黄河口之美在新、奇、野。想想看,绵延壮阔的芦苇湿地,珠联璧合的河海一色,浑若天成的人文景观,又怎是这三字概括得了的。我独爱其静若处子。看啊,这片安静的水地,东营人好像真没费多大劲儿,只轻轻地一撩一抖,就摆出了这样一个静谧广阔的生态草原。人语鸟鸣,车水马龙,在这大手笔的勾勒里,俱是无声的,是照片里刻意的怀旧风格,年月和沉稳就在这里,勃勃生机就在这里,熙攘的人群,振飞的野鸭,荡漾的水波……

这或许就是这块土地的质地,安静祥和,不事张扬,坚忍顽强,如同点缀在水草中的抽油机,起起伏伏,定格成黄河口独有的风景,记录着这一方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因为一种声音而相遇

文/泸州周跃刚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虽现在走出大山已久,但庆幸的是,骨子里的厚朴、纯洁与善良等一直都在。我的乡土情怀,最终让我走上了一条信仰“真、善和美”的道路。

后来,我有幸成了一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开始记录和传播这个社会最美好的东西,开始用双手和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开始关注弱者,开始审视生活,开始学会做公益,开始感染更多人,并有了充足的理由让他们加入到我们的团队。这个理由,便是人性美。

我们说,相信这世界充满美好,那么,这世界定将无处不是爱。

更多时候,我都坚信,志愿不仅只是自己愿意去做某件事,而是自己理智要去做某件事,才能圆满自己的心愿。2008年,我第一次接触上网,便在网上开通了我的博客和微博。那以后,我在网上就有了自己的传播平台。遇到身边感动的事,或者,让自己觉得美好的人,我都要在网上写上一二。不管写得好不好,我都觉得很有价值。当看到浏览量越来越多时,我的幸福感便越来越强。

因为,我真的很希望把这些真实的故事说给更多的人听。网络真是一个“好家伙”,不仅让我有了归宿感,还让我有了网络文明传播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后来,我继续深入生活,进一步挖掘现实素材,去发现平凡里的不平凡,渺小中的不渺小,我总相信,细微处,也生存着惊喜。

我记得2011年的冬季,那天很冷,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和几名志愿者将一些朋友捐赠的图书打包,带到一所小学给孩子们。我们在寒风里,沿着崎岖的山路,翻过了几座山,终于到了这所小学。虽然疲惫,而且鞋上和裤子上都洒满了泥浆,身上更是汗流浃背,但看到孩子们前呼后拥笑容满面地奔向我们时,才发现,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快乐,我们就很快乐;孩子们幸福,我们就很幸福。

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有成长励志的,有爱心动人的,有贫穷待帮的,有舍己为人的,等等。我始终相信,这世界的美好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一直在教着我们学会怎样去爱,怎样去感恩,怎样去奉献。

2015年5月4日,四川文明网推出中国好青年故事的专题,我有幸搭乘这辆青春列车,和其他的好青年在网上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当时,文明网还给我的故事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儿——《90后诗人周跃刚:想把自己写成一首诗念给全世界听》。我当时想,如果我的故事哪怕能影响一个人,那么于我而言,都是欣慰的,欣喜的。

一直以来,我都很幸运。如果说青春是一场远行,那么,网络文明传播是则是这样旅途中最美好的风景之一。一切都源于我坚守,我幸福,我喜欢,我爱。

2015年10月27日,我成为泸州市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代表之一到成都参加四川省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培训。得知消息那天,我兴奋得不能自已。培训后,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作为一名网络文明传播者的责任和使命。导师们的教诲,更让我受益颇深。我想我早已注定了要在这路上,做一辈子公益,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

也许,我们都是因为一种声音而相遇,而这种声音,满满的全部都是爱。

静夜思

夜深人静了,一个人不知该怎样描叙这一段真空的日子,整个人在考完试的日子里,什么也没做。之前的那些规划回到家没有了压力,都释放了出来,在一段没有约束的日子里,一味地原谅自己的慵懒和懈怠。

放纵了自己在前行道路上成长的进程。总是把责任归咎于自我以外的人或事,将自己自私地排在原因之外。曾经信誓旦旦地向自己的未来宣战,要将自己的素描勾勒成一幅雍荣华贵的油画。有时也装模作样地为了自己理想打拼拿起书本,可自己却在字里行间中反复游荡。

突然觉得自己这样虚伪和渺小,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标点,对这个世界的见解依然那样浅薄和苍白。没有足够的厚度来品茗生命的醇香。余秋雨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最大悲哀就是将文明错看成了愚眛,将愚眛错看成了文明。而我最大的悲哀就是将自己置身于一种发酵了的积极与上进当中。

生命的乌镇

文/杨仁明

到过浙江嘉兴的人,想必是一定会去桐乡市乌镇的。只因为在旅游经济的大潮中,乌镇已声出遐迩。一个“乌”字,便已让乌镇特色独具。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代表了黑色,不属于人们潜意识里的祥瑞色彩,就连一种名叫“乌鸦”的鸟,也不招人待见。记得我的童年时期,每遇春耕时节,乡村的山野田间,经常有很多乌鸦,乡下人都称其为“老蛙”,它的叫声的确不好听,极像青蛙哭哑的声调。况且乡下老百姓间还流传着一句“老蛙叫,要死人”的谚语。因此,每每听见成群乌鸦的鸣叫,自然会联想:又是周围哪里要死人了。可是,事实也总会凑巧。只要什么时候群鸦叫得厉害,真就会出现死人的现象。我想:这是否是“乌鸦嘴”的原始诱因。于是,我从小就觉得乌鸦是讨厌的,甚至可恶它,认为它实在是不吉利之物。

乌鸦,似乎天生就在大自然与人类之间,暗藏某种通灵的秘籍,但没有人去考证,也难以考证。

未去乌镇之前,我便疑惑:乌镇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乌”来命名!难道不懂得“乌”的色彩不吉利么?或有意为之,来个标新立异不成?何况自古江南辈出文人才子和鸿儒巨擘,居然也听之任之。

好不容易请到了五天的公休假,外加前后周末四天,专程陪父母去游览——父母已七十多岁,趁他们身体尚可,走得动,让他们去饱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一下这个时代、这个民族发生的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让父母第一次去乘坐一下飞机。我们首选了杭州作为重要目的地,因为中国人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达州到杭州,空中飞行两小时。因为我的表弟和妹夫二十多年前就在杭州务工,他们从萧山机场迎接我们一行,直接让我们去了余杭区临平镇(余杭区首府)。这个城市的崛起,全赖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的汗水。

杭州市余杭区所在地临平镇,离嘉兴市辖的桐乡市乌镇很近,不过五十公里上下。这让我临时起了先去乌镇看看的想法。

九月二日,适逢周末。沐浴着秋天微热的阳光和缕缕秋风,陪父母走进了让我疑惑多多的乌镇风景区。门票已涨到了二百元,实在不菲。到达乌镇时,游客已经太多,不断的来者正在源源涌入。川流不息的人实在有些拥挤和嘈杂喧闹,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还有一些肤色各异的外国人,比肩接踵,络绎不绝,构成了真正的人海闹市,与我想象的景象毫无差异。

走在乌镇,一边看,一边行,我渐渐明白了“乌镇”何以得名。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以市河为界,河西为乌镇,原属湖州府乌程县管辖。河东为青镇,属嘉兴桐乡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才将乌镇划归桐乡县,沿用乌镇之名。

乌镇紧邻京杭大运河,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是真正意义上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也是历史上重要的鱼米之乡。乌镇的青瓦木板房或青瓦木砖房,高低错落,连片而整齐,风格独具,韵致独特。尤其是青瓦与木板都属黑色,铺路的石头全是栉风沐雨、坚硬异常、油黄黝黑的太湖石,纵横其间、四通八达的水网是一致的深蓝青色,浮行水上的船也是油亮乌黑色,外加上以香樟为主的绿化树,枝叶浓密如伞,一派碧绿乌青。所有的色调都彰显出“乌(黑色)”的主色调。肤浅的我认为:这应当是“乌镇”之名的另一种意义涵盖。

乌镇,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富庶江南的外在结构组成形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经典宿影。它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地注释了农耕文明背景下江南水乡的丰富内涵。窄街小巷的婉转幽长,木板房的依次连接,水上石桥的比比皆是,传统青瓦的整体覆盖,桥水人家的相容相接,堤边杨柳的临水依依……雕刻艺术之精致细腻,石坎木栏之互彰互衬,无不像一部保存最整齐完美的远古水墨画卷,真真切切地珍藏了古老中国江南水乡传统建筑的全部要素。

走在乌镇曲折通达曲巷里的所有人,也许都如我一般,在实现一次有别于现代文明的生命穿越。这是以文明记忆的实物为通道,让目击者回到了书中曾阅的远古时代。那些早已离去的先人们,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许多后来人的膜拜和景仰,似乎预料到这是一个民族不可丢失的文明物证。因此,不仅仅只有我,而是所有人——不管是专程前来还是过路偶然而来,都将沉浸在一种意外的喜悦中,情不自禁地为乌镇保存如此完好的传统建筑群而惊艳和惊愕。

走出乌镇,我一直相信一个事实:即便这个世界有才高八斗、学贯中西的文人骚客和艺术大师,真要透彻地、淋漓尽致地用文字来注解乌镇的内涵,该是多么艰难和无奈。乌镇所沉淀和积成的文明元素和精神价值,似乎已经是一个标本。这个标本会向源源不断的后来朝圣者,诉说大美江南曾经的风华。

于是,乌镇便是诗。人到乌镇,必定难诗。因为再美的诗,都美不过乌镇,也赞美不了乌镇。有缘赏析乌镇的人,必将获得生命的逆向穿越,并为这种穿越而魂牵梦绕,终生难泯。

谢谢你,生命的乌镇。

请保持距离

文/张欢欢

疫情当前,其实,我们身边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一米”。它是各大火车站、写字楼、医疗机构设置的“一米线”,也是商场、超市、个体小店地面上的黄色等待线。

它透射进微光,照射进日常,让人们感受到希望。

一米间,是平安健康的心境。对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来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是阻隔他们与病毒的坚实防线。而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一米的距离就是精准隔离,既保证了经济社会的运转需求,又实现了疫情防抗的重要价值。所以,如果前面的人不小心退了一步,请你也自然地后退一步,让距离永远保持在一米。人人退后的一小步,积累起来就是走向春天的一大步。一米间,是沟通彼此的路径。

我们常常说,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上的一个严肃命题,也是生活中的一个微妙情趣。只是,正在经历的疫情让我们对“距离”有了更深的理解。相距一米,是对话的最佳默契;相距一米,是见面的最新姿势。

文明出行一米距离,讲卫生不扎堆;文明用餐一米距离,用公筷不靠近;文明排队一米距离,守秩序不争抢;文明办公一米距离,少开会不聚集;文明生产一米距离,保安全不违规……现在每一个“一米”的相隔,都是为了此后更好的相聚。

其实,这样的“一米”又岂止在疫情当下。长期以来,在机场、车站、银行、政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办事窗口与排队人群之间往往都设置了“一米”的间隔,这是平素生活的常在线。公共生活是由秩序构成的,没有边界也就没有秩序,“一米”就是一种边界。

“一米线”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们的规则意识;也是一把尺子,丈量着个人的文明水平。只是,很遗憾,疫情之前,一些人选择对“一米线”视而不见。车站售票窗口前人挤人、办证中心柜台被多人包围、医院取药窗口并排站着陌生人……漠视规则、不讲文明的身影硬生生挤进“一米”之间,挡住了光的路径。

这场巨大的灾难,代价很大,我们显现出各种恐慌和不安,但这场灾难是否也提醒了我们的自大和过错,我们是不是病了很久而不自知?是啊,漠视规则、不讲文明就是其中一种病症。公共空间的规则日用而不觉,关键时刻更凸显其意义。抗击疫情之下,“一米线”的规则被重申、被重视。但这只是第一步,归根结底要把规则要求化为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疫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大考,又何尝不是对公众规则意识、社会公共文明的大考?

爱在文明间

文/吉祥

这个周的清晨,我的妈妈带着我去医院看一位朋友。这天早上,上街的人很多,车上的位子坐得满满的的。车就要开了,可这时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她女儿的馋扶下慢慢地向车走来。上车时,老爷爷行动不便,我妈妈上前帮忙。老人上车后,很多人都只是看看就把头转了过去。我对妈妈说:“竟然没有人让座,如果我坐着,我一定会让坐的。”刚说完,有一位小妹妹站了起来,走到老爷爷面前说:“爷爷您去坐着吧。”可老爷爷的女儿说:“谢谢你,不用了。”小妹妹回到座位上坐下了。

车开始走了,我想:“老爷爷为什么不坐呢,为什么她的女儿一口回绝。路很颠,老爷爷有点站不住了。这时候,那位小妹妹又再一次地站起来给老爷爷让座。可又被他的女儿回绝了,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历两次让座但都被回绝了,小妹妹尴尬极了,红着脸,低着头,让人看了心里很难受。

时间好像定格了,这时老爷爷笑了,一步步慢慢地走到座位上坐下来了。小妹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又到过坑坑洼洼的路了,妈妈抱着我。我一路上都在观察老爷爷和她的女儿,突然车颠了一下,我和妈妈差点摔倒了。老爷爷的脸色变红了,还满头大汗,他好像很难受,但他脸上还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小姑娘。但她的女儿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很快,医院到了。我和妈妈听见了一段对话,把我的迷惑解开了,“爸爸,你臀部有伤,你还坐,看吧,现在疼了吧。”他的女儿说。而老爷爷却说:“不疼。”可我看见老爷爷裤子上的血。这时,妈妈对我说:“有什么感悟呢?”我回答说:“人既要懂得关爱,又要有成人之美。这时妈妈满意地笑了。

在生活中,就是因为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们才能和谐相处。有了成人之美,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玉之美

文/严巍

“千年老玉变玫瑰”,这句话是就玉的沁色而言。我见过一方玉琮,碧色玉材经过数千年的土沁其色斑斓,紫红中间有苍绿和斑黄。纹饰为典型的良渚文化神像。典雅神秘,美轮美奂。

玉,对于国人有相当特殊的意义。远古先民以璧祭天,以琮礼地,玉器也就成了通上界神灵的礼器。降之春秋“君子比德于玉”,玉又成为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象征物,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玉之美体现于两方面,材质与雕工。有人说,七分工三分玉,也有人认为正好相反。我说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礼记》中就有句名言:“玉不琢不成器。”琮璧圭璜等四大器形,弦纹、谷纹、蒲纹、螭纹、兽面纹、花鸟纹等纹饰,哪一样不是精雕细琢的结果?

各朝各代的玉器自成风格,表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象。良渚、红山等原始文化的玉器浑厚简朴,透露出神秘的气息。夏商周老三代的玉器工艺水平大步发展,从殷商的妇妤墓出土器就可以窥见当时玉器文明的辉煌。春秋战国强调象征手法,玉器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秦汉玉器现实主义成分增强,特别是汉代玉器,温润的和田玉质加上精细的游丝工艺,天然美与人工美高度融合,叹为观止。而唐代玉器雍容华贵,丰腴饱满。大度开放的时代风尚使玉雕艺术多姿多彩,有的甚至出现波斯文化的异趣。到了宋代,玉雕向着立体的全景式方向发展,被称为“玉图画”。明清玉器则盛行仿古,由于乾隆的酷爱,清代玉雕技艺登峰造极。

白玉无言最可人。自古以来,人们在玉身上寄予了太多的内涵与憧憬,积淀了太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与书法、瓷器一道展现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华彩篇章。然而,面对如此美玉,一个古老的毁玉故事却像白玉之瑕,令人难受。

在商代末年,发生了“武王伐纣”事件,而这场以周代商战役的结束,却与玉器有关。据史籍记载,商纣王兵败后决定自焚,他命人把宫中无数玉器层层叠叠地堆砌于自己的四周,然后点燃了火把。

丢了江山,猿惊鹤怨,可这位无道君王死到临头最舍不得的竟是美玉。玉之美成了玉之罪,它在某些人心里演化为“惑”,引动了“贪”,贪得无厌导致多失早亡。《道德经》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惑生之时,还需静心聆听圣贤之音。孔子说:“玉温润而泽,仁也。”“廉而不刿,行也。”也许这才是玉之美的真实本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