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
一、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1.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
现在的幼儿教师都觉得在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教师是最容易的,但也有教师语言活动是最难。因此在语言活动中,提问是很重要的,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有效的提问对幼儿有着有效的引导作用,但教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在语言活动中常常根据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反正遏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地考虑和思索或没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幼儿的回答、反问弄得尴尬,不得不了敷衍了事。这样长期以来,就导致幼儿不愿意努力思考问题,失去好好学习的机会。
二、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
1.正确认识图画书,深入解析图画书。
在每一次语言活动的开端,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其中该准备的内容就是要深入了解图画书内容。首先,要了解图画书的构成,其次要了解封面的含义、封底的含义;然后了解扉页及其中的故事内容。在教师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给幼儿带去更多的知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内容。
2.设计有效的集体语言活动。
首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教材,制定好本次活动的目标。其次,要创设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和氛围。最后,要采取多种方法整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
在培训的最后两天中,我们参观了镇海的两所幼儿园。这两所幼儿园分别是:镇海石化海达幼儿园、镇海骆驼实验幼儿园。从中通过园长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两所幼儿园的独有特色;也通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这对我自身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我的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通过这次几天的培训,让我理解了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2
教师的积极语言,尤其是教师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语言。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都让我非常赞同教育家第斯多慧的话。每听一节课,我都会想教师语言怎样组织会更利于课堂?每上一节课更会思考,教师到底怎样组织语言能更高效?也正因如此我十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谈,因为我明白也许因为我的一句话会改变学生的命运。这就是教师的语言,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我觉得,教师的语言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语言要平实。
教师的课堂语言,其作用就是引领幼儿,如果能使幼儿的思维有深度,便是有用的语言,如果没有这个作用,那无论多么深奥的,多么华丽的语言都只是说说而已。于是,我想到了“平实”一词,平实的语言,平实的课,并不是就一定不好。教师语言作用几何?作用很大——引领幼儿,鼓励幼儿,评价幼儿就是没有炫耀,更不能有卖弄之嫌。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努力改进自己的语言,力求简洁而富有说服力,作用于幼儿,作用于集体活动贯穿于一日生活当中。简洁有用的语言定不会埋没了它们!
二、教师语言要幽默。
梁,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武器。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对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应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了学习疲劳,引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因而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并努力培养开朗、明快和乐观的性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三、教师语言要机智。
如:组织健康活动《牙齿上的洞洞》,当幼儿讨论牙齿为什么有洞洞时,有位小朋友说:“我牙齿上也有洞洞”,当时小朋友们哄堂大笑。我马上说:“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们吗?”这样不仅暗示他不能插话,也能让其他幼儿安静下来听这位小朋友说说原因。这种语言是活动中随机说的,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四、教师语言要有激情。
积极地语言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语言的魅力,对缺少激情的语言集体教学,幼儿缺乏兴趣,活动实效不高。我们说,语言是交流的最好沟通方式;是要呵护幼儿心底最真的东西;是要为幼儿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高效的集体活动就成了一句空话。要想提高活动实效。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终是想幼儿所想,和幼儿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一个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
五、教师语言要有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激励性语言评价可以触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例如:在排队时,简单的一句:老师看我们哪个小组行动最快?幼儿就会用最快的行动去集合队伍。
是他们的“动力”。对待做的不到位的幼儿并不一定非要正面否定,去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指正。特别是对那些不遵守纪律、任性不愿意听老师话的幼儿,言语上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幼儿的逆反心理本来就很强,如果教师说出一些过气过激的话,可能会使幼儿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伤害,反而产生更加抵触的心情。
六、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
人的体态是人类的无声语言,负载着大量的信息,是人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重要补充。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的相关器官的作用,通过适度的动作、姿势、体态、造型等,配合自己的有声语言,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我们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体态语言,增强活动的效果,千万不要吝啬运用微笑和肢体语言去激发学生发出积极的信息。不过,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少而精,要自然朴素,不可生搬硬套。身为教师,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应自然而然。否则将陷入画蛇添足的尴尬局面。张弛有度,相得益彰。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3
上午是这学期师傅第一次听我的“师徒结对”课,常规管理的“成长”。在认真的准备与紧张的活动中完成这次的教学。结束的时候,师傅对我说:“徒儿,你今年的常规管理有一定的进步啊,教态也不错,但是针对大班幼儿的语言教学目标还要提高一点,比如‘请幼儿复述……’”
还记得上完第一节““师徒结对”课的时候,师傅给出的评价是:教态挺好,常规较差。的确如此,我的教学课堂原先比较散漫,有时还得配班的吴老师帮忙整顿课堂纪律,只要她一开口,孩子们就安分了。当时的她是我的偶像,心想:她在孩子们的面前多有威信呀,什么时候我也能做到这份上该多好啊!
从那以后,一次次集体听课的学习与反思,一次次师傅的悉心引导,慢慢的,我开始认识到让孩子遵守常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孩子而言,他们是一张张的白纸,是非的分辨能力还不健全,很多举动都是无意识进行的。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抓常规虽然有其自身禁锢的强制性,却能够很直观地教会孩子分辨对错,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老师而言,班级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试想,一个毫无纪律可言的班级,老师如何上课?良好的习惯需要自身的磨砺,而孩子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参与和提醒,幼教之友《常规管理的“成长”》。由于刚起步,方式方法还很欠缺,于是,我经常向吴老师请教并学习一些可行性强的方法。(在她的主要带领下,我们班上学期评上了“常规管理示范班”)
在日常的配班工作中,有心地观察了吴老师的.管理机智:在他们做错的时候,抓住当时的证据,及时地批评并指出错误,让幼儿心服口服,承认错误后加以引导教育;做得好的时候,表扬和鼓励也是很及时的。为了树立正确的日常行为规范,我们也偶尔在孩子们面前承认错误,并保证下次不重犯。有一次,我上好课后忘了关掉电视机的电源便下班了,让幼儿发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一踏进教室,他们便向我指出了浪费电源的现象,我顿时脸红地在他们面前承认了错误……。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往往只表现与一些细微的细节,因此,时刻关注孩子是抓好常规的前提。认识到这些后,我开始了系统的常规管理学习:从上午来园时的礼貌招呼“老师早!你早!”,到离园前的生活课程,每一环节我都提醒自己让孩子有常规意识。
其实,常规管理也是一种艺术,其中的深奥内涵,对与我来说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反思总结。上一学期,和孩子们的亲密无间,使得个别孩子很“油”,给我的常规管理带来了障碍,甚至我还在他们面前哭过一次,当时的我心想:平时和你们完得这么好,你们呢,居然欺负我,不听我的话,真是没良心啊!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我,自己也禁不住一笑。但我始终坚信:对孩子的好,永远不是错误,只是“好”的得当与否还需要自己去体会把握!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4
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纲领,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为年龄阶段目标、语言教育目标服务的,语言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因此,正确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一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能够体现幼儿语言发展的预期成果。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时存在着现实问题,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结合当前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分析了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方法。
一、当前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不对应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有时在活动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或者通过活动根本就不能实现预先设置的目标。这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不对应。
活动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向导,是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方法和途径的依据。这里所谓的“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不对应”指的是具体语言教育的活动内容不能成为实现该活动目标的载体,即忽略了活动目标在选择活动内容中的重要作用。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活动目标设置为“发展幼儿完整、条理讲述的能力”,而活动内容却是学习一个文学作品,这显然与活动目标相背离。(2)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不一致。
这是指教师设计的目标过大过泛,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或者是活动目标与活动过程脱节,通过活动根本不能实现所设计的目标。也就是说,活动目标没有实现统领活动过程的作用,活动过程没有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例如,活动目标是“体验长辈对自己的爱,并激发对长辈的尊敬之情”,要求在重阳节的背景下培养幼儿对长辈的尊敬之情,出发点确实很好,而且选择了一首儿歌《摇到外婆桥》,内容也与目标相呼应。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幼儿一遍遍倾听这首儿歌,然后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跟着儿歌哄小宝宝睡觉,重复了若干次??这样的活动环节设置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2、活动目标描述不合理
(1)活动目标的层次结构难以体现。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说,活动目标一般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和态度领域、能力和技能领域三方面内容。但是在一些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一位教师在设计中班讲述活动“家乡的建筑就是美”时拟定了以下两条活动目标:“①感受家乡建筑的美,产生爱家乡的情感。②能用语言和其他方式表达家乡建筑的特色。”显然,这样的目标设置缺少认知领域的目标。我们要求活动目标的层次结构尽量包含三大领域的内容,如果确实某一领域的目标在活动中无法体现或者是幼儿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目标要求,那么可以在目标中不予体现。但是,在上述活动中完全可以提出认知方面的目标,如“知道家乡著名建筑的名称,并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2)活动目标的指向较笼统,无法进行评价与检测。设计活动目标的原则之一是可检测性。目标的可检测性可以帮助教师在活动后即时进行活动效果的评价,并成为其继续组织语言活动的依据。如果目标不可检测和评价,如“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目标,太抽象,太笼统,无法操作也无法检测,那么活动结束后教师就无从了解自己的活动是否适合幼儿,也无法评价活动是否科学,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
(3)活动目标的叙述不科学。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叙述缺乏科学性,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也是屡见不鲜。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从教育的角度来描述目标,而不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描述活动目标。所谓教育目标就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提出需要达到的教育要求,而发展目标则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提出需要达到的教育要求。如中班文学欣赏活动“路上有个小水坑”的活动目标是:“①通过学习故事,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且学会描述。②萌发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着想。③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幼儿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幼儿自身的努力,并不完全由教师决定。因此,在设计活动目标时,从语言表述上就要端正态度,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预设通过活动使幼儿的语言知识、情感以及能力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仍以文学欣赏活动“路上有个小水坑”为例,可以将目标设计为:“①通过活动,记住并学会描述主要情节。②萌发责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着想。③逐渐形成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分为纵向的层次结构和横向的分类结构。从纵向的层次结构来看,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从横向的.分类结构来看,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通过倾听、表述、阅读、欣赏四大块面来体现的,而每一块面又包括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
以倾听为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中明确要求“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结合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实际情况,又可以从认知、情感和态度、能力和技能三个维度对倾听总目标进行分解。即:认知目标——懂得别人和自己说话时要注意倾听;情感和态度目标——乐意听,有礼貌地、集中注意力地听;能力和技能目标——能听懂普通话,能分辨不同的语音语调,能理解并执行别人的指令。教师只有熟悉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并对总目标与年龄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活动目标。
三、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要点
在理解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1、关注社会的培养目标
社会和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要求,为确立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指明了方向。在我国现阶段,制订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应考虑以下问题:首先,语言教育目标要反映我国现阶段教育目标的取向,语言不仅是幼儿发展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传递文化的有效途径。其次,语言教育目标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三,语言教育目标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这些原则都应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中加以体现。
2、符合幼儿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
一般来说,幼儿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是由专门的机构制订的,但需要教师烂熟于胸。因为教师设计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必须以这两个目标为前提和基础,是对这两个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
3、考虑语言教育活动的不同类型
幼儿语言教育中五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各自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有所侧重的。譬如,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是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通过接触文学语言,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幼儿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讲述活动则偏重于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表述的意识、情感和能力,掌握对语言交流情绪度的调节能力等。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5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秉性家长是最清楚的!但是就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眼中孩子就是最好的!确实是,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社会是个大群体,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就像是老师对待孩子们一样,一视同仁!相信每一个从事幼教工作的人都是很有耐心,很细心的,因为我们面对的群体是孩子,他们是天真是无邪的,什么事情都不懂,需要我们耐心的教导,相信每一个做爸爸妈妈的家长朋友都能体会!因为你们的耐心教导与细心照顾才有了孩子今天的快乐成长!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孩子为什么,有的时候会把大人都问住,您是会说行啦,问的太多了别问了,还是会说这个妈妈不知道,那让我们一起去查一查吧!前者看起来一件事情解决了,可是那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以后会变得很少提问,而后者就大大提高孩子的兴趣,喜欢去学习,自觉去学习,现在有的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一个是孩子的童年太单调了,大家都居住在城市里,而且大部分都是楼房,邻里间比较的疏远,孩子们的同伴又少,只能和家长在一起,特别是爷爷奶奶,问题更严重,因为自己的孙子所以特别的疼爱,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恃宠成娇,这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上幼儿园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二是,家长期望太高,逼的孩子太紧,现在在幼儿园就开始有特长班了,那么小就开始学习,家长给孩子报班孩子就没有游戏的时间!渴望游戏的心里致使孩子讨厌学习,不爱学习!
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们你们会怎么办,孩子就是不出成绩,逼着学,打着学,还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可能这样的情况都有,总会有成功的,但是有的时候还孩子,你是打我也不听,讲道理也不听,那样怎么办?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特别的孩子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也挺纠结!
就像老师对待孩子一样,其实,她们是爱每一孩子的,对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看着他们一天天的成长直到他们走了,回忆这段时间其实孩子们记得是老师的好!走在路上就会看见孩子们和老师们打招呼!
那一刻,在家长你的心里是不是也和孩子一样的高兴,一样的脸上带笑……
其实这一刻的微笑是老师用这一年的时间换来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
今天这个孩子不小心刮伤了,老师要和家长解释,赔礼道歉,明天这个小朋友被那个小朋友打了,老师要说明,没有好好的看好孩子,你跳舞的时候老师帮你纠正动作不小心碰了你一下,把你碰到了,你还要跟孩子解释,道歉!孩子当时可能会明白,你不是故意的,可是万一身上留下伤痕,身为家长的你肯定会问一下,再有孩子表达不清楚家长肯定会误会老师是故意的!可是生活中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或许那个小朋友摔一下,就有可能骨折,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们随时随地的看着孩子们,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但是在安全过后就是孩子的教育,我们都希望孩子们都是最好的,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纪律上,还是在思想品德上!
可是人无完人,上帝在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时候就会为你关上另外一扇门!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是就是不好好的学习,不遵守纪律,老师是怎么说我都不听,有的老师可能教育的时候语言过激,孩子就会以为老师实在骂他,有的老师可能脾气不好的可能会扯扯他的衣服,孩子就会以为那是再打他!其实家长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肯定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还会出手打孩子!
身为老师就不能打孩子,第一是造成孩子心灵的创伤,第二让孩子胆怯害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用心去教育孩子,爱护孩子。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6
教师的积极语言对幼儿的影响心得教师的积极语言,尤其是教师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语言。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都让我非常赞同教育家第斯多慧的话。每听一节课,我都会想教师语言怎样组织会更利于课堂?每上一节课更会思考,教师到底怎样组织语言能更高效?也正因如此我十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谈,因为我明白也许因为我的一句话会改变学生的命运。这就是教师的语言,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我觉得,教师的语言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语言要平实。
教师的课堂语言,其作用就是引领幼儿,如果能使幼儿的思维有深度,便是有用的语言,如果没有这个作用,那无论多么深奥的,多么华丽的语言都只是说说而已。于是,我想到了“平实”一词,平实的语言,平实的课,并不是就一定不好。教师语言作用几何?作用很大——引领幼儿,鼓励幼儿,评价幼儿就是没有炫耀,更不能有卖弄之嫌。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努力改进自己的语言,力求简洁而富有说服力,作用于幼儿,作用于集体活动贯穿于一日生活当中。简洁有用的语言定不会埋没了它们!
二、教师语言要幽默。
梁,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武器。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对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应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了学习疲劳,引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因而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并努力培养开朗、明快和乐观的性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三、教师语言要机智。
如:组织健康活动《牙齿上的洞洞》,当幼儿讨论牙齿为什么有洞洞时,有位小朋友说:“我牙齿上也有洞洞”,当时小朋友们哄堂大笑。我马上说:“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们吗?”这样不仅暗示他不能插话,也能让其他幼儿安静下来听这位小朋友说说原因。这种语言是活动中随机说的,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四、教师语言要有激情。
积极地语言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语言的魅力,对缺少激情的语言集体教学,幼儿缺乏兴趣,活动实效不高。我们说,语言是交流的最好沟通方式;是要呵护幼儿心底最真的'东西;是要为幼儿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高效的集体活动就成了一句空话。要想提高活动实效。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终是想幼儿所想,和幼儿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一个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
五、教师语言要有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激励性语言评价可以触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例如:在排队时,简单的一句:老师看我们哪个小组行动最快?幼儿就会用最快的行动去集合队伍。
是他们的“动力”。对待做的不到位的幼儿并不一定非要正面否定,去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指正。特别是对那些不遵守纪律、任性不愿意听老师话的幼儿,言语上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幼儿的逆反心理本来就很强,如果教师说出一些过气过激的话,可能会使幼儿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伤害,反而产生更加抵触的心情。
六、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
人的体态是人类的无声语言,负载着大量的信息,是人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重要补充。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的相关器官的作用,通过适度的动作、姿势、体态、造型等,配合自己的有声语言,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我们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体态语言,增强活动的效果,千万不要吝啬运用微笑和肢体语言去激发学生发出积极的信息。不过,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少而精,要自然朴素,不可生搬硬套。身为教师,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应自然而然。否则将陷入画蛇添足的尴尬局面。张弛有度,相得益彰。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7
转眼间,一学期的语言教研工作又拉下了帷幕。在这一学期里,我们语言教研组在园领导的关爱支持下,在成员们的一致努力下,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开展了一些实在的、有效的教研活动,现总结如下:
在教研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经过反复推敲讨论,结合我们的教研情况,及幼儿语言方面的薄弱环节,制定了目标明确的教研计划。本学期我们的'重点是围绕“教师有效性提问”展开研讨。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我们有了以下收获:
教学中,语言活动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的问题的开放性
开放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要求孩子只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而要激发孩子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盟发创新思维。
2、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教师的提问是面对所有孩子的,但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理解水平不同,个性不同,所以有些问题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简单,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复杂。老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心中有数,知道什么样的提问请什么能力水平的幼儿回答,从而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3、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在活动中,问题要有层次性,要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尤其是小班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思考的问题很简单、直观。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有逻辑性,涉及的问题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层层铺垫,通过一步一步阶梯式的提问,引导幼儿近一步地思考和理解。而且,提问要在幼儿充分观察画面的前提下展开。
4、设计的问题不要太长太多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问题不能过长过多,这样孩子既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
由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选择性、针对性,光靠理论上的学习,很难使教师们统一的理解和领会。因此,在一日活动除了给予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外,重点还是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因此,我组开展了“一课多研”活动。开学初,我园中班青年教师宋燕茜老师执教《中班儿歌:画房子》。
此次活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每次活动后老师能够与其他年龄班的听课老师进行研讨,听取意见和建议。设计各种有效性提问,发散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感谢语言教研组所有的老师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提高。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8
教师的积极语言对幼儿的影响心得教师的积极语言,尤其是教师用来组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语言。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自身在教学中的实践都让我非常赞同教育家第斯多慧的话。每听一节课,我都会想教师语言怎样组织会更利于课堂?每上一节课更会思考,教师到底怎样组织语言能更高效?也正因如此我十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谈,因为我明白也许因为我的一句话会改变学生的命运。这就是教师的语言,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我觉得,教师的语言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语言要平实。
教师的课堂语言,其作用就是引领幼儿,如果能使幼儿的思维有深度,便是有用的语言,如果没有这个作用,那无论多么深奥的,多么华丽的语言都只是说说而已。于是,我想到了“平实”一词,平实的语言,平实的课,并不是就一定不好。教师语言作用几何?作用很大——引领幼儿,鼓励幼儿,评价幼儿就是没有炫耀,更不能有卖弄之嫌。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努力改进自己的语言,力求简洁而富有说服力,作用于幼儿,作用于集体活动贯穿于一日生活当中。简洁有用的语言定不会埋没了它们!
二、教师语言要幽默。
梁,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武器。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对教师语言就颇为重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规范性、还要讲求艺术性。语文教师是更直接地同语言打交道的,因此,对其语言的要求也应更严格。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在准确鲜明、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做到风趣幽默。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了学习疲劳,引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因而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并努力培养开朗、明快和乐观的性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三、教师语言要机智。
如:组织健康活动《牙齿上的洞洞》,当幼儿讨论牙齿为什么有洞洞时,有位小朋友说:“我牙齿上也有洞洞”,当时小朋友们哄堂大笑。我马上说:“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们吗?”这样不仅暗示他不能插话,也能让其他幼儿安静下来听这位小朋友说说原因。这种语言是活动中随机说的,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四、教师语言要有激情。
积极地语言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语言的魅力,对缺少激情的语言集体教学,幼儿缺乏兴趣,活动实效不高。我们说,语言是交流的最好沟通方式;是要呵护幼儿心底最真的东西;是要为幼儿打好精神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高效的集体活动就成了一句空话。要想提高活动实效。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终是想幼儿所想,和幼儿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一个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
五、教师语言要有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激励性语言评价可以触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探究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例如:在排队时,简单的一句:老师看我们哪个小组行动最快?幼儿就会用最快的`行动去集合队伍。
是他们的“动力”。对待做的不到位的幼儿并不一定非要正面否定,去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其实也是一种无形的指正。特别是对那些不遵守纪律、任性不愿意听老师话的幼儿,言语上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幼儿的逆反心理本来就很强,如果教师说出一些过气过激的话,可能会使幼儿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伤害,反而产生更加抵触的心情。
六、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
人的体态是人类的无声语言,负载着大量的信息,是人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重要补充。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身体的相关器官的作用,通过适度的动作、姿势、体态、造型等,配合自己的有声语言,达到一种更加完美的境界。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我们应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体态语言,增强活动的效果,千万不要吝啬运用微笑和肢体语言去激发学生发出积极的信息。不过,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少而精,要自然朴素,不可生搬硬套。身为教师,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应自然而然。否则将陷入画蛇添足的尴尬局面。张弛有度,相得益彰。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9
儿童的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成人的语言交流中获得和发展的。谈话活动是向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帮助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活动,并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功能。
我们针对园所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不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望,与人大胆交流;倾听、理解、表达能力亟待提高等问题,我们确定“通过谈话活动,提高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专题研究课题。根据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表现和教师指导语言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不适宜观念、行为,制定了专题活动。
(一)从教师观念转变、技能提高上入手,组织教师认真、深入地学习《规程》和《纲要》,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并为教师提供幼教杂志中有关幼儿语言发展重要性的论述、新的教育观念体现和如何更好地组织幼儿语言活动的章,使教师深刻理解、感受幼儿语言发展与教师语言教育的影响之间关系和语言发展在幼儿时期的重要作用。
(二)引导教师在学习理论和联系实际过程中了解、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并结合本班幼儿实际进行探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师认识并感受到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即:
1、幼儿的学习是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3、幼儿的语言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4、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幼儿的这些特点决定,他们参与各种活动都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幼儿只有对感兴趣或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活动,才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认识。
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学习也应通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到倾听、理解、表达的乐趣。语言领域的发展还要通过各领域的相互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宽幼儿的视野,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承认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使每一个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发展都获得满足和成功。对以上幼儿学习特点的了解和关注给我们制定谈话活动课题研究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0
9月27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登封市教研室组织的幼儿园语言活动研讨会。研讨会中五位老师把语言活动中的先进教法与经验技巧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我确实是受益匪浅,大开眼界。
第一节活动大班绘本故事《11只猫做苦工》,作课教师思路清晰,虽然故事长、图片多,但是老师能够用自己有趣的提问语言去吸引孩子,并有效的打开孩子的“想象之门”。让他们通过观察画面,自己去猜测故事的内容。只有这样的语言教学方法才能不断的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老师还教孩子懂得了每个故事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们要按规则做事,否侧可是要吃苦头的。
第二节活动中班绘本故事《大灰狼娶新娘》,导课吸引力强,其中的提问进一步引起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利用故事的内容让孩子学习了“新娘,新娘,请露出你的ⅹ”的句式,还让孩子观察新娘每个部位的特点,根据其特点让幼儿借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出各种动物。这位老师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严格遵守了《纲要》的要求,活动中要以游戏为基本载体。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之余,教师还设计了《猜新娘》的游戏,让他们除了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之外,还巩固了故事中语言的学习。
第三节活动大班绘本故事《獾的美餐》,作课教师嗓音甜美,提问有针对性,孩子通过观察画面把自己的理解及时的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达故事内容。在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让孩子体会“獾”在遭受两次失败后的心理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理解整个故事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孩子分角色表演。这样本节活动内容将更加丰富,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故事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和人生道理。
第四节活动大班绘本故事《可爱的小鱼》,这是一节情感教育活动,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求回报的。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对故事情节法杖进行想象和猜测。亮点之处:收集宝宝未出生前到为人父母这段时间内,父母对自己付出有多少,激发孩子爱父母的情感。让他们通过观看这些生活中的照片,更真切的把父母的爱展示与孩子的眼前,对父母要心存感激。
第五节活动大班绘本故事《彩虹的尽头》,作课教师给我的印象就是具有非常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她的教学观察不单单只借助于演示文稿的放映,除了这些她还制作了挂图,让孩子们先猜大家的宝贝分别是什么?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画面找出答案,并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孩子们回答大家为什么要选这样东西做自己的宝贝。最后让孩子明白究竟什么东西才能称得上是“宝贝”。最后也抓住了幼儿的特点,让孩子们和自己的“宝贝”随乐起舞。
总之,在这次语言研讨活动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语言活动教学模式:
1、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故事内容。引导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非常重要,要让孩子的思维开阔,并对故事的发展要有一定的想象和猜测。
2、观察了解故事内容之后,教师要声情并且茂完整的给孩子讲述故事内容。
3、要让孩子明确故事的名字。
4、根据不同的故事,教师要在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去设计让孩子玩的活动环节,幼儿园的课堂离不开游戏。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1
一、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1.不会引导和控制的提问。
现在的幼儿教师都觉得在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教师是最容易的,但也有教师语言活动是最难。因此在语言活动中,提问是很重要的,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有效的提问对幼儿有着有效的引导作用,但教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在语言活动中常常根据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反正遏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准备不够充分的提问。
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问题的提出没有充分地考虑和思索或没查找更多的资料,常常被幼儿的回答、反问弄得尴尬,不得不了敷衍了事。这样长期以来,就导致幼儿不愿意努力思考问题,失去好好学习的机会。
二、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
1.正确认识图画书,深入解析图画书。
在每一次语言活动的`开端,教师都要精心准备,其中该准备的内容就是要深入了解图画书内容。首先,要了解图画书的构成,其次要了解封面的含义、封底的含义;然后了解扉页及其中的故事内容。在教师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给幼儿带去更多的知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内容。
2.设计有效的集体语言活动。
首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活动教材,制定好本次活动的目标。其次,要创设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和氛围。最后,要采取多种方法整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法。
在培训的最后两天中,我们参观了镇海的两所幼儿园。这两所幼儿园分别是:镇海石化海达幼儿园、镇海骆驼实验幼儿园。从中通过园长介绍让我们了解到两所幼儿园的独有特色;也通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们懂得该如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这对我自身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我的今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最后,通过这次几天的培训,让我理解了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有效提问,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今天有幸去_幼儿园听了四节语言课《不怕冷的大衣》,每个老师各有各的特色、风格,她们通过PPT、图片、情景剧,让幼儿喜欢听故事、爱听故事。
《不怕冷的大衣》讲的是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孩子们总喜欢躲在暖暖的被窝里迟迟的不肯起床,宁愿呆在室内而不愿去室外活动。教师们通过故事,了解运动能让人暖和,从而产生不怕冷的意念,了解不怕冷的方法,锻炼和培养不怕冷的意志,努力争取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在活动中,教师们先是设置了悬念,让幼儿带着好奇心去听故事,加上她们利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还有的是情景剧的方式,使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当幼儿的回答没有出现在教师预想的答案时,教师又适时地进行了启发,通过做出各种动作让孩子们说出平时喜欢的活动,并让他们一起做,谈谈感受(身体变暖了)。最后总结出这些活动都可以称为运动,让他们理解“不怕冷的大衣”其实就是运动。
通过这次的听课我也有一些体会:第一点,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创意,让幼儿体会到学习来源于生活,这样幼儿才有兴趣听你上课。第二点,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要使一节课上得轻松,幼儿学习起来有激情,不但要教师选材好,准备充分,使用教具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师首先要有激情,语言要惕切,易于与幼儿交流。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去学习、去观摩、去实践,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语言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12
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幼儿语言教育的纲领,而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为年龄阶段目标、语言教育目标服务的,语言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因此,正确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一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能够体现幼儿语言发展的预期成果。但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时存在着现实问题,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结合当前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结构,分析了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方法。
一、当前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活动过程不对应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有时在活动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或者通过活动根本就不能实现预先设置的目标。这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不对应。
活动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向导,是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方法和途径的依据。这里所谓的“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不对应”指的是具体语言教育的活动内容不能成为实现该活动目标的载体,即忽略了活动目标在选择活动内容中的重要作用。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活动目标设置为“发展幼儿完整、条理讲述的能力”,而活动内容却是学习一个文学作品,这显然与活动目标相背离。 (2)活动目标和活动过程不一致。
这是指教师设计的目标过大过泛,不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或者是活动目标与活动过程脱节,通过活动根本不能实现所设计的目标。也就是说,活动目标没有实现统领活动过程的作用,活动过程没有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例如,活动目标是“体验长辈对自己的爱,并激发对长辈的尊敬之情”,要求在重阳节的背景下培养幼儿对长辈的尊敬之情,出发点确实很好,而且选择了一首儿歌《摇到外婆桥》,内容也与目标相呼应。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幼儿一遍遍倾听这首儿歌,然后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跟着儿歌哄小宝宝睡觉,重复了若干次??这样的活动环节设置根本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2.活动目标描述不合理
(1)活动目标的层次结构难以体现。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说,活动目标一般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和态度领域、能力和技能领域三方面内容。但是在一些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一位教师在设计中班讲述活动“家乡的'建筑就是美”时拟定了以下两条活动目标:“①感受家乡建筑的美,产生爱家乡的情感。②能用语言和其他方式表达家乡建筑的特色。”显然,这样的目标设置缺少认知领域的目标。我们要求活动目标的层次结构尽量包含三大领域的内容,如果确实某一领域的目标在活动中无法体现或者是幼儿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目标要求,那么可以在目标中不予体现。但是,在上述活动中完全可以提出认知方面的目标,如“知道家乡著名建筑的名称,并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2)活动目标的指向较笼统,无法进行评价与检测。设计活动目标的原则之一是可检测性。目标的可检测性可以帮助教师在活动后即时进行活动效果的评价,并成为其继续组织语言活动的依据。如果目标不可检测和评价,如“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目标,太抽象,太笼统,无法操作也无法检测,那么活动结束后教师就无从了解自己的活动是否适合幼儿,也无法评价活动是否科学,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
(3)活动目标的叙述不科学。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叙述缺乏科学性,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也是屡见不鲜。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从教育的角度来描述目标,而不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描述活动目标。所谓教育目标就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提出需要达到的教育要求,而发展目标则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提出需要达到的教育要求。如中班文学欣赏活动“路上有个小水坑”的活动目标是:“①通过学习故事,使幼儿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且学会描述。②萌发幼儿的责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着想。③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幼儿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幼儿自身的努力,并不完全由教师决定。因此,在设计活动目标时,从语言表述上就要端正态度,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预设通过活动使幼儿的语言知识、情感以及能力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仍以文学欣赏活动“路上有个小水坑”为例,可以将目标设计为:“①通过活动,记住并学会描述主要情节。②萌发责任感,懂得做事要替大家着想。③逐渐形成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
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分为纵向的层次结构和横向的分类结构。从纵向的层次结构来看,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从横向的分类结构来看,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是通过倾听、表述、阅读、欣赏四大块面来体现的,而每一块面又包括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
以倾听为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中明确要求“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结合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实际情况,又可以从认知、情感和态度、能力和技能三个维度对倾听总目标进行分解。即:认知目标——懂得别人和自己说话时要注意倾听;情感和态度目标——乐意听,有礼貌地、集中注意力地听;能力和技能目标——能听懂普通话,能分辨不同的语音语调,能理解并执行别人的指令。教师只有熟悉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并对总目标与年龄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活动目标。
三、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要点
在理解幼儿语言教育目标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
1.关注社会的培养目标
社会和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要求,为确立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指明了方向。在我国现阶段,制订幼儿语言教育目标应考虑以下问题:首先,语言教育目标要反映我国现阶段教育目标的取向,语言不仅是幼儿发展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传递文化的有效途径。其次,语言教育目标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三,语言教育目标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这些原则都应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中加以体现。
2.符合幼儿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
一般来说,幼儿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是由专门的机构制订的,但需要教师烂熟于胸。因为教师设计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必须以这两个目标为前提和基础,是对这两个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
3.考虑语言教育活动的不同类型
幼儿语言教育中五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各自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有所侧重的。譬如,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是向幼儿展示成熟的语言,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通过接触文学语言,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幼儿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讲述活动则偏重于培养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的能力,独立构思与清楚、完整表述的意识、情感和能力,掌握对语言交流情绪度的调节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