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2025/01/14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精选24篇),希望这些优秀方案,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为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就加强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要求如下:

一、指导思想

课外读物管理是“五项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校园意识形态安全:课外读物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事关学校育人方式的革新。学校要深刻认识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将其纳入校园管理、纳入监测通报之中,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规范程序,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建立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防火墙”,严防问题读物渗透校园。

二、成立领导机构

为做好此次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特设立xx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组织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其他行政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三、加强引导管理

学校要切实履行课外读物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学生课外读物的正面引导,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和广大家长。通过主题班会、家长会、读书会、书香校园建设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和学生宣讲文件精神和要求,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书籍、多读红色书籍、多读正能量书籍,有效提升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

学校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组织开展针对行政干部、教师、图书馆管理员等各相关群体的培训交流,积极探索课外读物管理的有效经验和创新举措;要注重引导学校精选课外阅读内容、改进阅读方法,建立促进主动阅读的有效机制,激发学生阅读激情,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推动学校育人方式的创新。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2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市教委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等工作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关于落实“五项管理”读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各级有关文件精神,把“五项管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坚持育人方向,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聚焦“五个强化”,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程序管理,加强新华书店进校园管理,不断提升学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能级。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目标导向和评价导向原则。准确把握“五项管理”核心要义,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导向引导学校可持续发展,以评价改革撬动学生健康发展指数的提升。

2、坚持统整性和协同性原则。坚持“五育并举”,系统、整合推进“五项管理”。推动各处室、级部齐抓、共管,明晰职责分工,制定重点任务清单,理清责任链条和责任主体,从学校管理、家庭指导、社会协同等方面入手,协同推进,做到全覆盖、齐步走、抓督察、常态化,推进“五项管理”全部落地,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坚持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结合“五项管理”的专业性和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指导学生、家长、学校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四、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

本方案中所称的“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

1、坚持底线原则,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学校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指导、管理和督查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对于课外读物推荐工作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要坚持“凡进必审”“凡荐必审”,建立和完善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机制。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接受请托、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违规干预课外读物推荐。

2、加强图书馆服务能级建设,发挥主渠道阵地作用。学校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多方推荐,提升馆藏图书品质,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加大学校图书馆课程建设力度,定期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等分享交流活动;设置书刊流通点,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

3、严格管理进校园课外读物途径,规范进校园渠道。学校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要按照《管理办法》加强审核,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目,应有相关推荐负责人认可,并按照《管理办法》审核,报学校备案。原则上不鼓励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如确有需要,须由学生家长事先向班主任报备并得到许可。

4、完善细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和落实图书采购的配备机制和采购责任机制,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适当增加推荐次数;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对选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指导目录,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渠道推荐的课外读物要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五、组织保障

(1)加强工作领导,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对标各级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学校落实“五项管理”的监督,形成工作合力。

(2)细化工作措施,推进工作落地见效。根据文件精神,修订、细化学校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召开“五项管理”专题会议,进一步细化问题排查、深化全员培训、强化责任落实,提升“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效。

(3)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宣传教育氛围。开展主题教育,正向引导。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科学教育理念,有效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全方位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策略宣传,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大力营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

(4)加强日常管理,提升管理工作实效。以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方式抓好落实,及时整改。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3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建设 “阳台书吧”,把书搬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班主任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

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良图书的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班主任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凡触犯以下“红线”的学校严肃处理。

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

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

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课程教学中心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备课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二)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三)严格管理,失职问责。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4

为了积极创建书香校园,结合本校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以古今中外名篇名著为主要内容,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使师生在浩瀚的书海中丰富知识,亲近母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人身修养,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办学品位。

二、活动主题

读一篇(部)名著,塑一身雅气。

三、主要内容和目标

营造读书氛围。阅读需要氛围,这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准备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例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等。

各班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设开放性读书驿站,全天向学生开放,每年更新图书。起始年级,实施书架工程。

四、明确阅读时间

一天三读:早读,每天上午上课之前,为早到校的学生阅读时间;综合实践课上读,每次综合实践课都要安排专门的阅读活动;睡前读,每晚一次的睡前阅读。

五、开展阅读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各年级每一位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广泛阅读计划。每位学生有专门的阅读笔记。

每年举办一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报圈点批注剪报展;周末、寒暑假等长假期间,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六、教师读书活动

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教师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通过阅读激发阅读持久兴趣,引发可持续思考,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校图书馆每学期新增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阅览室藏书。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书,完成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

教研组备课组要在集体备课时安排集体学习。教师要经常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教师至少交育人一得与教学一得各一篇,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七、做好负面清单管理

1、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2、禁止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3、责任主体。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主任,图书馆负责人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履职。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和“昌平区教委关于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要求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 王军(校长)

副组长:张宏(副校长)

专人负责:王建和(教学主任)

组织成员:刘继文、李海辰(德育主任)、张欣凤(教学副主任)、王建龙(图书管理员)、教代会成员、教研组长、班主任。

领导小组职责:对进校园的课外读物做好审核,杜绝各种商业宣传进校园,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备案与登记工作。

三、遴选审核程序

1.初选: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

2.评议:教研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进行评议,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3.确认: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报请校长批准,教务处备案。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进入校园。

4.备案: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四、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提高认识,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2.加强监督检查,学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

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3.要确保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的内容在思想性、科学性和适宜性等方面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要求,体现素质教育导向。要以“有效服务教育教学、不增加教师工作和学生课业负担”为原则。合理选用课外读物,严格控制数量,防止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4.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要求立即停止发放,依法清理整顿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等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的课外读物。

5.凡未经备案审查的课外读物,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传播,不得在课外统一组织或要求、推荐学生阅读未经审核备案的学习类课外读物。对违规传播、疏于管理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教师要严肃问责。

6.对违反以上规定学生,没收书籍,予以警告处分。

五、学校目前课外读物情况说明

1.目前学校引入课外读物共7457本,订购的主要渠道是政府采购,不存在违规引入课外读物的情况。

2.学校为学生推荐的出版物来源为国家正式出版社正规出版物。

3.学校制定了课外阅读相关的管理办法,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4.学校为学生推荐的出版物没有违反《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第六条禁止的内容。

5.学校没有违反《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强买强卖商业推销行为。

6.学校中没有教师私自向学生推荐非正式出版物。

7.关于学生阅读实效性,学校每班教室设立图书角,图书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进行选择,图书管理员负责定期进行更换。每周开设课外阅读课程,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方法、技巧。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6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小学校园(含幼儿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

1、小组组织构成: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中小学各科教研组长和各班主任

2、小组职责: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指导和安排,负责学校课外读物的推荐、审核和管理工作。

二、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严格执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做好推荐、购买、管理工作。

(一)严格推荐程序:

1、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

2、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

3、具体流程:

(1)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

(2)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3)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购买程序:进校园课外读物由学校图书馆进行购买,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三)加强课外读物管理:进校园的课外读物,统一由图书馆进行管理。

三、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2、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接收捐赠。捐赠读物交由图书馆统一管理。

3、加强各班级自建的图书角的监督管理,班主任老师是第一责任人。凡进入图书角的课外读物,首先要经过审核。审核由班主任牵头,联系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对本班图书角的课外读物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班级图书角,在班级内开展阅读活动。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7

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教导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年级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12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

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12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向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年级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教导处要做好学校书香课程的落实工作,指导,督促书香课程建设委员会制定计划方案、制定阅读内容、强化课程实施过程管理,使书香课程尽早在本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书香校园建设。各班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完美教室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以便利学生阅读。

(五)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

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

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或读物征订的。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教导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法》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员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只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8

“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为切实做好进贤县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南昌市教育局洪教办字﹝20xx﹞4号《南昌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遴选、审核、推荐和把关等环节管理,使学生的课外读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育部《办法》要求;积极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内容

1.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各校要带领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图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

各校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2.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

各校要组织班主任及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内容,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严格按照《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实行报备制度,坚决杜绝不良读物进入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在正规渠道购买图书。

3.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各校要做好“护苗·绿书签行动”、读书节等活动的落实工作,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年度计划、工作方案、推荐课外读物内容,使“护苗·绿书签行动”、读书节等活动尽早在各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书香校园建设。各校各班要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完美教室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方便学生阅读。语文学科组要承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4.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应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进一步规范征订主渠道,实行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得组织任何课外读物的推荐和征订工作。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民营书店或个体书商处购买图书或组织统一购买;不得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征订学习资料和读物。

三、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保障。

各校要成立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教育部的《办法》制定《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办法》,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严格落实相关通知要求,提高教师思想认识,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2.把握工作重点,加强宣传引导。

各学校要认真把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具体要求,抓住工作重点,细化职责分工,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要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建立监督机制,严肃失职问责。

县教体局将建立校园课外读物监督检查制度和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将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和教育督导范围。

各校要对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现象以及对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进行有效管控;进入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目录应向学生家长公开;要认真组织开展“护苗·绿书签行动”、读书节等活动。县教体局将对各校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工作进行评选和表彰,同时加大督导力度,对课外读物进校园违法违纪情况进行严肃处理。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关于学生课外读物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对课外读物进校园以及图书质量管理,杜绝强制或变相强制让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行为。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把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好书推荐上来,防止问题读物流入校园,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具体实施

1、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智慧校园等平台,将相关要求告知所有师生和家长,确保文件精神传达到位。

2、严格排查,确保读物质量。

(1)馆藏图书。学校读物管理小组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査了馆藏书籍,对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进行了封存管理,不准借阅。

(2)排查学生自带读物。学校要求班主任随时严把“十二种情形”关,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对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了家长。各班还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对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禁止学生阅读。

(3)合理推荐读物。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推荐学生课外读物,并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4)加强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班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5)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0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的精神,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我校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特制订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

为做好我校读物管理工作,特成立“邵伯小学读物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家委会成员

二、认真实施

1、列出负面清单,对图书室、学生书包、教师办公室藏书等一一对照,进行清理。具体负面清单如下:

(1)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2)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4)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5)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6)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7)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

(8)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9)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10)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11)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

(12)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2、凡是各类机构进校园进行公益性讲座、培训等活动必须经校长室同意(非公益性一律不允许),严禁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向学生推销课外读物。

3、任何班级和教师不得向学生推销课外读物,更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一经发现,当年师德考核定为基本合格以下等级。

4、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的基础上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优秀读物,让学生知识得到丰富,思想得到升华。

三、加强监管

学校将读物管理情况作为教师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将学校读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1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和减负措施的有关要求,让课外阅读活动起到实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推动读书活动持续扎实地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加强我校“课外读物”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长:郭琳琳

副组长:李若彤、吴江陵

组员:林亚松、陈冬梅、黄汉森、陈怀民、许露珍、蔡炎煌、陈艳、陈依昕、洪萌滟、方育萍

三、工作措施

1.成立“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成员由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代表三名、图书管理员、家委两名组成。

2.课外读物进校园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3.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基本标准。

(1)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2)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3)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

(4)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4.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审核机制。

(1)推荐给学生的书单必须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2)校外宣传、捐赠等图书,必须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3)学校印发的校本教材、资料等,必须由校级领导、教务处审核通过。

5.加强课外读物管理。

(1)定期清理。主要由图书管理顾问、语文教师、行政团队组成,一个学期两次,根据图书选择的原则和标准对图书馆、班级图书角进行清理。同时加强对学生、家长的访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内容,多途径对课外读物进行管理,确保不让学生接触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人物,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存在违反宗教政策内容、存在低俗媚俗庸俗、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书籍。

(2)每学年推荐一次课外读物,推荐的流程是初选、评议、确认、备案。初选由年级组任课教师提出初选目录;评议由教研组负责审读,重点根据原则和标准审议适宜性,提出审议意见;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审核委员会”负责把关,统筹数量,确认结果,并报送学校行政会备案。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四、落实时间

1.落实统一指导的时间。

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校本指导课。教师要做好指导阅读的备课、上课、阅读效果检查等工作。要运用指导课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让学生按时完成适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书作业。

2.落实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学生在上、下午到校至上课时间为自由读书时间。期间由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下班进行指导。

五、创造条件

挖掘空间,创造阅读条件。我校以图书馆为基本保障的阅读条件下,增设了班级图书角、二楼图书长廊、架空层阅读中心等阅读区域,为学生创设随手可取、随时可读的阅读条件。加大书香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管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活动,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的功能。

六、搭建平台

1.开展好班级读书活动。组织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或方法交流活动。借助智慧阅读管理平台——“知阅学堂”,对班级共读任务质量进行检测。

2.开展好年级组读书活动。每年级组每月要开展一次读书专题交流活动。

3.开展好校级读书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读书节”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阅读展示、交流的活动平台,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营造良好阅读生态。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2

为了积极创建书香校园,结合本校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以古今中外名篇名著为主要内容,以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充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使师生在浩瀚的书海中丰富知识,亲近母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人身修养,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和办学品位。

二、活动主题

读一篇(部)名著,塑一身雅气。

三、主要内容和目标

营造读书氛围。阅读需要氛围,这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准备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例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等。

各班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设开放性读书驿站,全天向学生开放,每年更新图书。起始年级,实施书架工程。

四、明确阅读时间

一天三读:早读,每天上午上课之前,为早到校的学生阅读时间;综合实践课上读,每次综合实践课都要安排专门的阅读活动;睡前读,每晚一次的睡前阅读。

五、开展阅读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各年级每一位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广泛阅读计划。每位学生有专门的阅读笔记。

每年举办一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读报圈点批注剪报展;周末、寒暑假等长假期间,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六、教师读书活动

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教师要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通过阅读激发阅读持久兴趣,引发可持续思考,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校图书馆每学期新增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阅览室藏书。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书,完成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

教研组备课组要在集体备课时安排集体学习。教师要经常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教师至少交育人一得与教学一得各一篇,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七、做好负面清单管理

1、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2、禁止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3、责任主体。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班主任,图书馆负责人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履职。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3

一、总体目标

充分认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市区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提升学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能级,规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程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丰富拓展教育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

二、基本原则

(一)把握方向,守住底线。

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所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推荐或选用为本校的课外读物。

(二)梳理源头,分类管理。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把控进校课外读物主要渠道,实行分类管理。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对于各类进校课外读物按照“凡进必审”“凡荐必审”的原则,根据教育部、市教委批准推荐书目,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

(三)加强研究,创新机制。

仔细研读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加强对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管理,创新机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筛选平台和数据库,积极响应市区关于“组建专业力量探索有关文献资料的采集、加工制作、日常借阅和风险防范等管理模式”的要求。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校图书馆建设,发挥主阵地作用

1、加大校图书馆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能级

学校根据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加大空间改造、资源配置和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图书馆服务能级。积极参加图书馆评估活动,争创示范图书馆,提升图书馆品质。积极扩充馆藏图书数量,有序引进数字出版产品,确保和提升馆藏图书品质,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配送中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中心”,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

2、切实加强阅读需求调研,满足阅读需求

作为课外读物进校园最主要渠道,学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依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学科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等多方推荐,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

3、开展形式多样阅读活动,丰富课外阅读

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设立学校阅读角,班级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组织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新书推荐等分享交流活动,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介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开展家校共育的阅读计划,对于在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和家庭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严格课外读物管理,规范进校园渠道

1、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受捐赠课外读物进校园,学校要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加强审核,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按照“谁受赠谁负责”原则,确保捐赠图书质量,并报区教育局备案。

2、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学校不得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学校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

3、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建立自带读物报备制度。原则上不鼓励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如确有需要,须由学生家长事先向班主任报备并得到许可。

(三)完善细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相关环节可增加学生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

2、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充分做好预案,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审查清理,防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筑牢问题读物进校园“防火墙”,守住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底线。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4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和减负措施的有关要求,让课外阅读活动起到实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推动读书活动持续扎实地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加强我校“课外读物”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

组长:郭琳琳

副组长:李若彤、吴江陵

组员:林亚松、陈冬梅、黄汉森、陈怀民、许露珍、蔡炎煌、陈艳、陈依昕、洪萌滟、方育萍

三、工作措施

1.成立“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成员由语文教研组长、语文教师代表三名、图书管理员、家委两名组成。

2.课外读物进校园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3.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基本标准。

(1)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2)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3)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

(4)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4.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审核机制。

(1)推荐给学生的书单必须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2)校外宣传、捐赠等图书,必须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3)学校印发的校本教材、资料等,必须由校级领导、教务处审核通过。

5.加强课外读物管理。

(1)定期清理。主要由图书管理顾问、语文教师、行政团队组成,一个学期两次,根据图书选择的原则和标准对图书馆、班级图书角进行清理。同时加强对学生、家长的访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内容,多途径对课外读物进行管理,确保不让学生接触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人物,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存在违反宗教政策内容、存在低俗媚俗庸俗、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书籍。

(2)每学年推荐一次课外读物,推荐的流程是初选、评议、确认、备案。初选由年级组任课教师提出初选目录;评议由教研组负责审读,重点根据原则和标准审议适宜性,提出审议意见;由“康城小学课外读物审核委员会”负责把关,统筹数量,确认结果,并报送学校行政会备案。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四、落实时间

1.落实统一指导的时间。

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校本指导课。教师要做好指导阅读的备课、上课、阅读效果检查等工作。要运用指导课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让学生按时完成适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书作业。

2.落实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

学生在上、下午到校至上课时间为自由读书时间。期间由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下班进行指导。

五、创造条件

挖掘空间,创造阅读条件。我校以图书馆为基本保障的阅读条件下,增设了班级图书角、二楼图书长廊、架空层阅读中心等阅读区域,为学生创设随手可取、随时可读的阅读条件。加大书香校园建设,健全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管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活动,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的功能。

六、搭建平台

1.开展好班级读书活动。组织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或方法交流活动。借助智慧阅读管理平台——“知阅学堂”,对班级共读任务质量进行检测。

2.开展好年级组读书活动。每年级组每月要开展一次读书专题交流活动。

3.开展好校级读书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读书节”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阅读展示、交流的活动平台,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营造良好阅读生态。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5

一、指导思想

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健康安全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保障广大师生教育教学需求,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图书审查清理,防止问题图书进入校园,营造安全的阅读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会读书、想读书、爱读书;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指导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及家长的良好习惯。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图书审查清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1、图书室管理人员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关于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认真排查图书室藏书,及时发现、清理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进行封存管理,不准借阅。

2、各班班主任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

3、各班级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规范课外读物推荐机制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具体书目要经学校审核,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美化学校图书室,简化借阅程序,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方便;教室设置读书角,安排专人管理,方便学生的日常阅读,优化阅读环境;打造读书长廊等校园设施,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学校组织开展日有所诵展示、读书小报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诗词大会等活动,拓展阅读的宽度;鼓励学生、家长亲子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六)借助学校课程设置,助推阅读活动的开展

每天中午,设置15分钟学生自主读书时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社团课程中设置“故事大王”社,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阅读;课后延时服务中,设置阅读课程,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

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健康安全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保障广大师生教育教学需求,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通过图书审查清理,防止问题图书进入校园,营造安全的阅读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会读书、想读书、爱读书;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指导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及家长的良好习惯。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图书审查清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1、图书室管理人员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关于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认真排查图书室藏书,及时发现、清理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进行封存管理,不准借阅。

2、各班班主任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

3、各班级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规范课外读物推荐机制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具体书目要经学校审核,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美化学校图书室,简化借阅程序,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方便;教室设置读书角,安排专人管理,方便学生的日常阅读,优化阅读环境;打造读书长廊等校园设施,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学校组织开展日有所诵展示、读书小报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诗词大会等活动,拓展阅读的宽度;鼓励学生、家长亲子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六)借助学校课程设置,助推阅读活动的开展

每天中午,设置15分钟学生自主读书时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社团课程中设置“故事大王”社,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阅读;课后延时服务中,设置阅读课程,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

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7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和市教委关于“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以下简称“五项管理”)等工作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关于落实“五项管理”读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各级有关文件精神,把“五项管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坚持育人方向,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聚焦“五个强化”,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化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程序管理,加强新华书店进校园管理,不断提升学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能级。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目标导向和评价导向原则。准确把握“五项管理”核心要义,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导向引导学校可持续发展,以评价改革撬动学生健康发展指数的提升。

2、坚持统整性和协同性原则。坚持“五育并举”,系统、整合推进“五项管理”。推动各处室、级部齐抓、共管,明晰职责分工,制定重点任务清单,理清责任链条和责任主体,从学校管理、家庭指导、社会协同等方面入手,协同推进,做到全覆盖、齐步走、抓督察、常态化,推进“五项管理”全部落地,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坚持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结合“五项管理”的专业性和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指导学生、家长、学校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四、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

本方案中所称的“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

1、坚持底线原则,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学校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指导、管理和督查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对于课外读物推荐工作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要坚持“凡进必审”“凡荐必审”,建立和完善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机制。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接受请托、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违规干预课外读物推荐。

2、加强图书馆服务能级建设,发挥主渠道阵地作用。学校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多方推荐,提升馆藏图书品质,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加大学校图书馆课程建设力度,定期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等分享交流活动;设置书刊流通点,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

3、严格管理进校园课外读物途径,规范进校园渠道。学校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要按照《管理办法》加强审核,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目,应有相关推荐负责人认可,并按照《管理办法》审核,报学校备案。原则上不鼓励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如确有需要,须由学生家长事先向班主任报备并得到许可。

4、完善细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和落实图书采购的'配备机制和采购责任机制,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适当增加推荐次数;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对选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指导目录,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渠道推荐的课外读物要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五、组织保障

(1)加强工作领导,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对标各级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对学校落实“五项管理”的监督,形成工作合力。

(2)细化工作措施,推进工作落地见效。根据文件精神,修订、细化学校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召开“五项管理”专题会议,进一步细化问题排查、深化全员培训、强化责任落实,提升“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效。

(3)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宣传教育氛围。开展主题教育,正向引导。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科学教育理念,有效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全方位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策略宣传,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大力营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

(4)加强日常管理,提升管理工作实效。以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方式抓好落实,及时整改。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8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健康安全的育人环境,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保障广大师生教育教学需求,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图书审查清理,防止问题图书进入校园,营造安全的阅读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会读书、想读书、爱读书;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指导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及家长的良好习惯。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图书审查清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1、图书室管理人员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关于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认真排查图书室藏书,及时发现、清理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进行封存管理,不准借阅。2。各班班主任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

3、各班级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规范课外读物推荐机制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具体书目要经学校审核,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美化学校图书室,简化借阅程序,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方便;教室设置读书角,安排专人管理,方便学生的日常阅读,优化阅读环境;打造读书长廊等校园设施,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学校组织开展日有所诵展示、读书小报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度阅读;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诗词大会等活动,拓展阅读的宽度;鼓励学生、家长亲子阅读,激发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六)借助学校课程设置,助推阅读活动的开展

每天中午,设置15分钟学生自主读书时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社团课程中设置“故事大王”社,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阅读;课后延时服务中,设置阅读课程,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阅读,开展读书交流会。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19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xx〕2号)文件精神以及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健康课外读物育人功能,防止问题读物进入学校园,学校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区有关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文件精神,落实好课外读物进入校园各项管理工作及排查工作。

二、“读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细化读物管理

(一)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

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选用要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执行,推荐工作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的基本原则,要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

(二)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

1、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对未经学校审核的课外读物一律不允许带入校园。

2、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一级教育局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3、充分做好预案,按照《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定期对学校现有图书继续进行清理,包括班级图书角、阅览室、图书室。防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筑牢问题读物进校园“防火墙”,守住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底线。发现问题读物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三)强化监督管理,引领家校共治

1、建立健全课外读物进校园监督检查机制,认真落实《管理办法》各项要求,确保课外读物管理规范有序。课外读物推荐、馆藏图书采购及图书受捐工作均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

2、加强家校联系,启动课外读物家校共治活动,不仅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对家长进行引导,同时引导家长为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创造良好的条件,共同营造“书香家庭”良好氛围。为了将阅读工程落到实处,特向家长倡议如下:

(1)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走走,以扬州市“五个一百工程”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

(2)鼓励孩子认真阅读,养成习惯,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

(3)给孩子准备一本读书记录本,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让孩子从读本中汲取营养,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20

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学生中心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学校现有书籍,

1、宣传阶段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做到人人知晓。

2、自查阶段各班自查班藏书籍,建立班藏书籍档案和目录。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四到六年级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和家委会共同进行。一、二、三年级由班主任老师和家委会共同进行。

3、校查阶段学校对各班提交的书籍目录再次进行审查,同时抽查各班班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求班级立即整改。

4、普查管理各班今后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

(二)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

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

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做好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落实工作,不断丰富校园藏书,制定图书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建设书香班级,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五)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

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

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组长:沈爱华;副组长:各年级组长;成员:各班班主任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21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古今中外的许多著名作家、科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与他们的读书分不开的。我校开展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将学生读书面拓宽,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外读物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成立“课外读物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实施目标:

(一)通过课外读物的推荐,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一)通过课外读物的阅读,在班级甚至是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通过课外读物阅读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四)通过开展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四、实施内容: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推荐进校园课外读物,向家长公开推荐目录。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提供校内场所供单位或个人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方式销售课外读物。学校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推荐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分解到各个学期,每学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65万字。各班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每周更新一次)、学习园地、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

4、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

5、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22

为了使我校的“书香校园”开展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特制定以下各项制度。

一、图书室读书制度

(1)早读课、午间活动以及各班专设读书课都是学生到图书室读书时间,图书室工作人员要按时开放图书室,各班还要严格执行学校统一安排的第二课堂活动课图书阅览的时间表。

(2)图书室读书要保持安静,遵守秩序,爱护图书,按规定借书,做文明的小读者。

(3)工作人员要保持图书室的`整洁,维护纪律,登记好借书情况和图书造册登记管理工作,做好每学期学生新书的分发工作。

二、黑板板宣传制度

(1)学校板报和班级板报应每月出一期,各栏目负责人和班主任应确定好板报小组成员,根据本月教育主题选定宣传内容,做好指导工作,依时出好黑板报。

(2)学校黑板报分德育、少先队、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卫生与健康栏目,各栏目负责人由各科组长担任。

(3)学校板报小组应对每一期板报进行评比并公布结果。

三、读书橱窗制度

读书橱窗公布“书香校园”相关规章制度,宣传书香校园的主题、口号、读书格言等,定期更换好书推荐,展览师生征文。

四、早读晚阅制度

(1)各位老师应向学生推荐好书或报刊,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读书情况。

(2)师生应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有专用读书笔记,做到勤写读书笔记。

五、检查制度

各周的值周领导和老师对各班的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抽查,以真正做到有计划、有落实。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23

为切实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广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进校园、体质健康等“五项管理”要求的通知》等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五育并举,坚持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同时,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悉心指导亲子共读,让读书成为广大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及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工作内容

(一)组织排查,加强筛选,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

教导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年级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组织学习,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校。

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三)加强指导,重视管理,保护学生健康成长。

各年级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大力营造书香氛围。

教导处及德育处要做好学校“大阅读工程”的落实工作,定年度计划、定工作方案、定阅读内容、定考核办法,强化实施过程管理,促进书香校园建设。同时,要采取措施,组织各年级各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完美教室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各科组,尤其是语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五)严肃纪律,设定“红线”,规范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

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

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

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朱能干校长任组长,陈珂副校长、梁月红副校长任副组长,谢敏冬、郑景升、黄孝儒、黄洁政、陈珊虹、肖凤英、关咏诗、何冬航、黎巧筠、黄巧燕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遴选、征订、审查、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

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

要通过网络新媒体,立足学校特色,加强校园阅读品牌建设活动的社会宣传,引导广大学生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习惯,促进书香校园的构建。

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农村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24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xx〕2号)文件精神以及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健康课外读物育人功能,防止问题读物进入学校园,学校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认真学习国家、省、市、区有关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文件精神,落实好课外读物进入校园各项管理工作及排查工作。

二、“读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细化读物管理

(一)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

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选用要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执行,推荐工作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的基本原则,要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

(二)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

1、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对未经学校审核的课外读物一律不允许带入校园。

2、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一级教育局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3、充分做好预案,按照《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定期对学校现有图书继续进行清理,包括班级图书角、阅览室、图书室。防范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筑牢问题读物进校园“防火墙”,守住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底线。发现问题读物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三)强化监督管理,引领家校共治

1、建立健全课外读物进校园监督检查机制,认真落实《管理办法》各项要求,确保课外读物管理规范有序。课外读物推荐、馆藏图书采购及图书受捐工作均应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

2、加强家校联系,启动课外读物家校共治活动,不仅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对家长进行引导,同时引导家长为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创造良好的.条件,共同营造“书香家庭”良好氛围。为了将阅读工程落到实处,特向家长倡议如下:

(1)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走走,以扬州市“五个一百工程”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

(2)鼓励孩子认真阅读,养成习惯,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

(3)给孩子准备一本读书记录本,记录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让孩子从读本中汲取营养,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