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中班幼儿活动方案

2025/02/12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中班幼儿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幼儿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积极探索的欲望,提高观察能力,培养乐于同伙伴互相合作共同创作的精神。

2、初步培养幼儿爱家园的情感,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前已对小区作过调查,了解小区内的设施。

2、三张已规划好的小区图版面。

3、各种盒子、双面胶、固体胶、纸、橡皮泥、树枝、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赏有关小区的录象。

2、请小朋友把自己居住的.小区介绍给别人,说说小区有些什么设施。

3、教师小结

二、基本部分

1、提出新任务:让我们也来建造一个美丽的小区。

示范网络图:你会在小区里建造些什么。

2、三张小区规划图,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后请一幼儿讲解他们的设计方案。

3、示范制作,讲解重点。

4、提出要求:请幼儿注意卫生和安全,幼儿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合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介绍制作好的小区。

2、住进新小区后,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中班幼儿活动方案 篇2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

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设计开展有关的活动,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画画、贴贴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报纸的制作、用途和可回收性。

2.探索多种玩报纸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像及创造能力,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家园共同收集废旧报纸。

2.水彩笔、剪刀、胶水、订书机等。

3.参观报纸的制作程序录像。

【活动过程】

一、科学活动:报纸从哪里来

1.教师为订《青少年报》的幼儿发放报纸,导入课题。

(1)人们为什么要订报纸?

-(2)报纸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

(3)报纸有哪些特性?

2.幼儿动手、动脑,分组小实验。

A组做报纸吸水实验;B组做报纸可燃性实验。

3.幼儿互相谈论,分享报纸的其他特性。

报纸可以折、剪、粘贴,报纸可以回收利用。

4.幼儿观看报纸相关的编辑、印刷、投递的录像资料。

5.幼儿一起阅读《青少年报》。

二、体育活动:好玩的报纸

1.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用报纸玩游戏,请小朋友试一试报纸有哪些玩法。提醒幼儿玩法要与别人不一样。

2.幼儿自由探索。

(1)幼儿探索一个人玩报纸游戏的方法,教师观察记录:

把报纸平放在地下进行双脚跳、单脚跳;把报纸顶在头上做帽子,慢慢向前走;把纸平放在胸前,快速向前迎风跑;把报纸折成小飞机玩;把报纸揉成小纸球,向前投掷、抛接;把报纸折成细细的一条,玩走钢丝的游戏。

(2)幼儿自由探索合作玩报纸游戏,教师观察记录:

把纸卷成纸棒,二人击剑;二人背对背夹报纸侧行走;把报纸放在身后当作尾巴.囊抓尾巴的游戏;幼儿面对面把报纸拉平,另一幼儿快跑冲过去,玩冲破高墙的游戏;两幼儿拉着报纸离地一定高度,玩从下面钻、爬“山洞”的游戏;把报纸揉成纸球互相一接…”

三、美术活动:制作报纸时装

1.教师激发幼儿制作报纸时装的兴趣。

师:这件美丽的时装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丰富词汇:报纸时装)

2.教师介绍所提供的各种材料和使用方法。

3.幼儿商量讨论如何设计自己喜欢的时装,教师表扬大胆想像、有创意的幼儿。

4.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自己意愿选择组别,进行报纸时装制作。(教师提醒幼儿将报纸碎屑放进可回收垃圾桶中。)

5.幼儿互相欣赏美丽的.报纸时装。

【设计评析】

本活动所选择的报纸常见易找,是很好的动手动脑操作材料。通过活动,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并知道了报纸的制作程序和可以回收使用的特点。

在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快乐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并乐意把自己所想、所做的跟老师和同伴分享,其思维能力、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班幼儿活动方案 篇3

游戏目标

会分配游戏中的角色。

能表演出不同动物的肢体动作。

游戏准备

动物卡片数张。

游戏玩法

1、游戏分成两人一组进行,一个表演一个猜,自己去分配角色。

2、一个人表演卡片上的动物,另一个人根据表演的肢体动作猜,表演的人可以给对方提示,但不可以把动物的名字说出来。

3、两个人要站在面对面的方向,教师要站在猜的人的身后,在后面出示动物卡片。

表演的人要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表演。

4、规定时间为五分钟,时间到游戏结束,在限制的时间内猜出动物最多的为胜。

5、其他人站在一旁观看,不许说出卡片上的动物是什么。

游戏规则

1、表演的人不可以说出动物的'名字,或者相关的字词。

2、猜的那个人不可以回头看答案。

3、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游戏,时间到才出来的不算数。

4、其他人都做小裁判,要互相监督,公平的进行游戏。

中班幼儿活动方案 篇4

活动内容:娱乐活动:有趣的脸部表情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知、理解表情。

2、能清楚的表现自己对表情的认识。

2、游戏中建立关心他人、快乐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人手一面镜子,画有哭、笑、生气等脸部表情的图片。

指导要点

1、幼儿谈论脸部的各种表情。

①活动开始,引导全体幼儿观察老师的表情(笑)

师:今天,又和这么多好朋友见面了,小朋友高兴吗?那你们看齐老师高兴吗?你怎么知道老师很高兴?(老师在笑)那你又是怎么知道老师在笑的?

辅助提问:老师的嘴巴、眉毛、眼睛怎么样了?

师:哦,眉毛弯了,眼睛眯起来了,嘴巴往上弯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师在笑了。

那现在,我们一起拿出小镜子,看看自己是怎么笑的?

②笑是一种表情,除了笑还有什么表情?幼儿照镜子找找,说说。

2、启发幼儿表现哭,笑,生气,发怒,害羞等表情。

师:你找到了什么表情?来,到上面来表演给小朋友看。(幼儿表现)

根据回答出示表情图,说说表情,进一步感知明显特征。

3、出示图片,让全班的小朋友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熟悉后,请个别幼儿上台模仿图片表情,其他幼儿评论。

4、讨论自己喜欢的表情

①表情这么有趣,他表达的`内容这么丰富,那你最喜欢哪种表情呢?为什么?

②我们都喜欢高兴的表情,那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别人天天都高兴呢?

教师小结: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不被困难吓倒、勇敢的人才能快乐的生活。

5、延伸活动:

区角活动时,让幼儿自由做表情,也可同时请两个人模仿表情动作,看看,比比谁做的表情更逼真,更准确。

中班幼儿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鞋子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季节及脚的大小穿不同的鞋。

2、运用统计、测量、比较等方法理解大小、高低、软硬等概念。

3、学习穿鞋的正确方法,懂得爱护鞋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有关季节、场景等的图片和鞋子的图片各若干。

2、老师、幼儿围坐成一个圆。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鞋和小鞋》,引出活动内容:不一样的鞋。

鞋子真有趣,有大的,有小的。伸出自己的鞋:“这是我的鞋”。今天你穿了什么鞋?(幼儿一起观察、交流)你还看到了哪些不一样的鞋?

2、出示各种各样的鞋,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鞋子的相同点及不同之处。

今天,我们星星班有个鞋子展览会,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鞋子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有的.是拉链的、有的是系带的、有的是高跟的、有的硬的、有的软的、有的是布的有的是皮的……)

3、幼儿分组活动,自由探索,并尝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活动结果。

这么多漂亮的鞋子,钱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想去摸摸、穿穿对吗?没问题。只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摸过、穿过后要记录下你穿的不同的鞋,哪只大、哪只小?哪只鞋的鞋面软(硬)?哪只鞋的跟高(低)?……

小结:大脚穿大鞋,小脚穿小鞋。冬天穿棉鞋,夏天穿凉鞋。运动穿球鞋,下雨穿雨鞋。妈妈、阿姨爱美穿高跟鞋。

4、配对游戏:(分两组进行)

(1)第一组小朋友要帮助我把鞋子左右两个好朋友找出来。

(2)第二组小朋友请你们告诉钱老师照片上的这些鞋子可以适合在哪个场景穿?并把照片贴到相应的图片上。

5、活动评价:

请小朋友自己说说找到了什么一双鞋。或把什么鞋子送到哪个场景。分享活动的乐趣。

活动延伸:

讨论怎样爱护鞋子?

中班幼儿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过马路的安全规则。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交通指示灯图片、行人过马路的图片

设计意图:

1、教师出示交通指示灯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

2、教师出示行人过马路的图片,提问:“他们是怎样过马路的?谁做的对?”

3、请幼儿之间进行讨论:自己对红绿灯的认识。

师幼互动:

张超宇:“我见过,这是红绿灯,我去奶奶家时看见过。”

刘浩一:“我也见过,我们家楼下就有。”

李浩展:“这个红绿灯是在马路口的,要过马路就要看它。”

白雨霏:“那个小朋友没有在人行横道过马路,不对。马路上车很多,容易被车撞到。”

李浩展:“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绿灯亮了才能走。”

张超宇:“那个小朋友从马路上翻过去不对,车一过就撞上了,多危险呀!”

刘浩一:“那个从人行横道过马路的小朋友做的对,我妈妈也带我这么走。”

白雨霏:“我们不能在马路上乱走,因为车很多,特别危险。”

祖泽园:“红绿灯有三种颜色,红灯亮时不能走,绿灯亮时才能走。”

刘浩一:“有一种灯和这个不一样,红灯和绿灯里有一个小人。是给小朋友看的.。”

张超宇:“我知道,那个红绿灯是给行人看的,老师这个是给司机叔叔看的。”

李浩展:“我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还要看红灯,变绿了才能走。

教育反思:

孩子们对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认知,能较客观的认定其他人行为的对与错。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自己比较了解的事情,语言的条理性很强。由此可见,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幼儿的思维、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