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老地方整理的学前教育调研报告(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篇1
为协助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向着规范、优质、普惠性发展,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工作室先后到高青、沂源对学前教育情况进行了前期调研。9月29日,又组织部分委员实地察看了市直、xx区学前教育情况,并召开委员会会议听取了市、区教育部门相关工作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XX—XX年)》等文件精神,市政府编制下发了《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XX—XX年)》。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以推进《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XX—XX年)》任务落实为主线,集中做好学前教育专项督导与整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办园质量和办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市现有幼儿园802处,在园幼儿 2.22万人,教职工 3 32人,其中专任教师932 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00%。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为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市政府下发了《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了市、县、乡三级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二是建立学前教育工作协调机构。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研究制定幼儿园经费投入、园所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健全了学前教育管理机构,配备了学前教育管理和教研人员,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调度和指导。三是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及表彰奖励制度。建立了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将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和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对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学前教育表彰奖励制度,对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二)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办园条件明显改善。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实施幼儿园园舍标准化建设工程,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XX年新建幼儿园57处,改扩建幼儿园 26处。目前已完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 8处;已完成8处贫困村幼儿园改扩建任务,对 个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工程项目和9 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实施奖补,财政奖补资金7475万元;全市有45处镇中心园通过了省级认定;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437处,占幼儿园总数的54%,比 XX年提高 3个百分点;达到省标准化的幼儿园259处,占幼儿园总数的32%,提前完成学前三年任务目标。
(三)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教师配备,有计划的补充幼儿教师,加强教职工配备。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所有进幼教系统的教师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幼儿教师水平。目前已组织5283名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 98 人参加了省级培训,2 9人参加了全国培训。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四)加大经费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进一步增加。全市XX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为33968.2万元,占总支出的比例为4.39 %,比上年提高2.3 %。xx区建立了学前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按照每年生均xx年,全市共安排专项经费 xx年8月,清理整顿无证办园422处,其中取缔 360处。严格实施学前教育机构审批注册制度、年检和动态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幼儿园的规范管理。二是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指导各幼儿园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无小学化、保姆化现象。重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大多数幼儿园建立了规范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食堂管理较为规范,食品进货、饭菜留样等符合规定要求,食谱做到每周更换。三是加强园舍使用及安全工作的监管。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健全了幼儿园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园舍维修改造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前教育投入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幼儿园收费仍需进一步规范。一是学前教育投入还需进一步增加。部分区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增长不明显,园所建设专项资金安排不足。幼儿教师培训经费偏少,满足不了教师培训需要。二是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全市约有 30%的非公办幼儿教师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教师未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幼儿园收费还需进一步规范,存在无证收费现象。
(二)乡镇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农村幼儿园缺乏专业幼儿教师。农村幼儿园,持有国家认可的幼儿教育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较低,部分乡镇缺少教师培训制度及规划。二是农村幼儿园园长及教师配备不足。
(三)幼儿园的规划建设、设施配套尚需完善。一是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偏低。全市幼儿园802处,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437处,占幼儿园总数的 54%,纯公办幼儿园只有34处。二是居民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据统计,全市5000人口以上的居住区应配套幼儿园3 所,已建xx年提高;增加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加大向农村倾斜力度,为幼儿园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增加幼儿教师培训经费,满足教师继续教育需要。认真落实儿童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标准和比例均达到省定要求。继续提高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标准,确保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切实做到持收费许可证、按标准收费,按规定使用。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省编办、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断扩大公办教师比例。按照基本办园条件要求,配足配齐教职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加快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大计划和规划的落实力度,尽早建设一批符合省规要求的乡镇中心园和标准园,提高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的比例。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历史遗留问题,要由政府牵头,加大清理整顿力度,确保城市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流失,切实缓解入优质园难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在每个乡镇建设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在镇域内起到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按标准配齐配足室内、外教玩具及各类教学设施,配足适应儿童兴趣,开发儿童智力的优秀读物,确保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对全市各类幼儿园的园舍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鉴定,排查隐患,保证安全使用。
(四)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积极鼓励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上等级、上水平的幼儿园,要在建园用地、师资配备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大对规范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扶持力度。要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教科研活动、职务评审、评先评优等方面享受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篇2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对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为深入了解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近期自治区政府政研室组成调研组,对全区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学前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上半年,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40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93所,占17%;民办及其他部门办园447所,占83%。全区适龄儿童约27.1万人,在园儿童约13.9万人(其中公办园8.2万人,民办园5.7万人),占适龄儿童总数的51.3%。学前三年入园率为50.9%,学前两年入园率为66.1%,学前一年入园率为92.36%。教职工7029人,其中园长502人,专任教师4613人,取得幼儿教育学历人数3396人。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1号)精神,认真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和要求,积极探索出党委统揽、政府负责、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管理机制。成立了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幼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由教育部门管理、审批,民政部门登记备案,公安、发展改革、财政、物价、卫生、质监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学前教育进行管理,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向前发展。
2、制定科学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我区制定了《宁夏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地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方案》、出台《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意见》等。
3、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办学规模。结合教育改革整体规划,不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自治区政府今年正式启动“幼儿园建设工程”,决定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保障建设。青铜峡市、兴庆区、彭阳县等市县区积极探索政府投入、社会融资、家庭合理负担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幼儿园建设步伐。
4、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典型引导。坚持保教并重原则,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通过典型示范引导,逐步规范办学行为。石嘴山市积极探索幼儿教育新方法,不断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取缔幼儿园珠心算、拼音教学等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班、实验班。兴庆区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行动,将直属公办示范性幼儿园与临近民办幼儿园建立共享小组,开展集中培训、观摩教学、研讨交流、送课下园等活动,发挥典型引导作用,有效带动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5、学习先进经验,创新办学模式。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积极创新办学模式,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双提高。兴庆区作为全国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县区,坚持顺应儿童发展观,积极探索和开展“无班界区域”、“主题探究”等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素质教育发展奠定基础。灵武市指导民办园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内容和方法,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平罗县二幼自治区级课题《无班界互动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引进教育部“小小探索者”早期智力开发工程项目,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评价。
(二)主要成效。
1、政府责任更加明确,迎来了学前教育新的春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以及20xx年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意见》的出台,预示着学前教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倍受重视的发展阶段。政府责任更加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列入每年的民生实事之中。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队伍保障,迎来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春天。
2、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扩大了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一是幼儿园数量迅猛增长。全区幼儿园总数从20xx年的208所增加到20xx年上半年的540所,增长达38%,尤其民办幼儿园增长超过20xx年的30倍、20xx年的3倍以上,极大缓解了总量不足的问题。二是师资队伍快速增长。全区幼教保育队伍由20xx年到20xx年,增长60%,专任教师由2717人增加到4613人,增长58%。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比例不断提高。目前,全区区级示范园26所,占总数的'4。8%,比20xx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一类幼儿园60多所,占总数的11%。
3、公办比例不断加大,提高了学前教育示范作用。截至20xx年底,全区公办园93所,与20xx年相比增长31%。各级公办幼儿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民办幼儿园交流合作,开展送教下乡、教学交流等活动,推动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有力促进了民办学前教育和全区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认识还不深刻。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一些地方公办幼儿园规模萎缩、民办幼儿园管理失范,使“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困扰教育发展的严重社会问题。二是规划不到位。部分地区没有把学前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甚至把幼儿园推向市场,由于监管不到位,相当一部分民办园以盈利为目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高额的入园费、给家长增加了极大的经济负担,社会反响较大。三是管理不到位。相当长一个时期,学前教育从规划到投入、从建设到管理、从引导到规范,没有建立完整的政策法规体系,导致学前教育无序发展状态,乱办园、乱收费、乱开课、乱指导的“四乱”现象和“大班额”招生、超负荷运转、低水平办园问题相当普遍,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篇3
调查目的:
幼儿园存在的一些游戏缺失问题
调查地点:
xx幼儿园
调查对象:
幼儿园小朋友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
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孩子的游戏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一位幼儿园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情境:老师扮演“鸡妈妈”,小朋友们戴上头饰当“小鸡”,“鸡妈妈”领着“小鸡”们到小猫家串门,小猫不在家,但在家里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写着数字的卡片,让“小鸡”们找出这些卡片,并且根据这些数字在地板上绣花,卡片上写着几,就绣几朵花。
“这样的游戏在如今的幼儿园里非常典型,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游戏检查一下孩子们是否掌握简单的数字概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黄进说,“但是我们却不禁要问:孩子们在老师设计好的游戏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没有一点自己去开发新的游戏情节的想法,这样的.游戏其本身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是不是成了一种点缀?”
有专家认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游戏当作“糖衣”,靠“糖衣”来诱使孩子们吞下知识这个“苦片”。“人们认为在幼儿园里游戏对学习重要,是因为人们希望游戏能赋予孩子们一些经验、技能和知识。”黄进说,“但却忽视了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即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的、欢愉的体验。”
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提到了当前学前教育中的游戏缺失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说,所谓游戏缺失,更多是从游戏被成人控制这个角度而言。不少专家认为,老师成了游戏的设计者,游戏成了老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了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的行为,但现在许多幼儿园里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经常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说: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孩子们根本不把这认为是游戏,是玩。游戏被当成了工具。”
李教授说,“当然寓教于乐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这样的所谓‘游戏’,大部分还应该是孩子自发的游戏。”
让孩子们玩自己的游戏。她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们一起吃卤花生,有孩子突然问:这种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么做出来的?于是,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很快孩子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卤花生是种出来的,另一派认为是煮出来的。曹老师提议孩子们干脆一起来做试验,看看卤花生究竟怎么做出来的。于是一组孩子开始种花生,另一组孩子则开始煮花生。答案当然很快就出来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却很有兴趣地加入到种花生的行列中。种花生的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才能让种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说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里,但立刻又有孩子说不对,应该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浇到土里;随即又出现了新问题:用热水泡、温水泡还是冷水泡?
“这些问题,我都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曹伟说,“他们完全能够解决,孩子们的能力和创造经常会让你意想不到。”
曹伟说她班上的孩子们玩的游戏主题经常是从孩子们讨论的感兴趣的话题中找出来,游戏情节怎么发展进行下去也由孩子们来决定,谁在游戏组织中扮演什么角色,不是由老师来指派,而是由孩子们自主决定,最后游戏做完了,再让孩子们自己来作评价。“那你呢?起一个引导作用?”记者问她。“严格来说,‘引导’这个词不准确,不是引导,我只需要在一旁观察和发现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帮助。”曹伟说,“我跟他们是平等的,是他们的一个玩伴,跟他们一起玩。”
学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儿全面发展,而且还要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都应当体现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给幼儿自由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幼儿的创造性游戏应当体现创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强加给幼儿。教师不能用组织作业或上课的方法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应当改变“重教师编制的教学游戏、轻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的倾向。
但是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有满肚子的苦水。据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多了,认字识数少了,就会有家长找上门来提意见,“我让孩子到这里来是受教育的,不是来玩的”。
刘焱教授说,“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对于婴幼儿教育的普遍信条,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通过这种“提前开始”的学习,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学前教育调研报告 篇4
一、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40所。其中,国办幼儿园2所(均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学校附属园17所(市区8所、乡镇9所)、民办园19所(市区18所、乡镇 1所)、部队园2所;教职员工396名,专任教师263名;学前三年适龄儿童4929名(市区3840、乡镇1089),在园幼儿4456名,学前一年受教育率为96.2%(市区97.3%、乡镇91.8%);学前二年受教育率为89.6%(市区94%、乡镇74.5%);学前三年受教育率为84.3% (市区89.2%、乡镇67.2%)。
(一)城乡公办幼儿园建设情况。近两年来,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按照方便幼儿就近入园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了以一幼、三幼为示范、学校附属园为骨干,个人办园为补充的规范有序的学前教育办园格局。幼儿园设班按照年龄段划分为小班、中班、大班,特殊情况设混龄班和小小班。幼儿园设置大部分符合安全标准。学校附属幼儿园都有相对独立院落,与学校分开管理。大部分幼儿园基本具备《吉林省幼儿园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办园条件,有活动室、盥洗室、儿童厕所、寝室等生活办公用房。幼儿园都有户外活动场地,按规定配齐包括电视、微机、电子琴、录音机在内的教具、玩具和图书等设备,还配备了数量足够、适合幼儿身高的桌椅,床、盥洗设备。每个幼儿园建立健全了安全消防、食品卫生等各项规章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进行了应急演练。 每个幼儿园都配备了灭火器,安装了报警器,部分幼儿园还安装了视频摄像头。定期对幼儿园的饮食卫生、食品采购、疾病防治以及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检查,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幼儿园。
(二)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落实情况。XX市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支持企业家、慈善家投资学前教育,建立了公办、民办对口帮扶机制(市第一幼儿园与育才幼儿园、市第三幼儿园与芳草幼儿园已结成帮扶对子)。通过送教下乡、教学开放日、示范课、物资支援等互动活动,提高了民办园的办园水平与保教质量,城镇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逐步完善(东方绿洲幼儿园)。依照《延边民办教育机构设置标准》,依法维护民办园的合法权益,保障民办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园享有同等待遇,扶植民办幼儿园发展。另外,全市定期组织公安、卫生、物价、民政等部门清理整顿非法幼儿园,近两年,共依法查处非法民办幼儿园10所。
二、学前教育投入情况
多年来,XX市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全年财政预算,按照人均每年200元的标准拨付幼儿教师培训经费。确保预算内教育总投入的.4%用于发展学前教育,拨付部分教育费附加用于学前教育。财政收入增长部分优先发展教育,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用于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由三年前的 2.44%提高到今年的4.74%,实现了逐年提高。市里减免了职业高中幼儿教育专业学生部分学费和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学费,并发放助学金。近两年,市政府共投入1037万元改善园舍环境和办学条件。一是加强国办幼儿园建设。20xx年,市政府对d级危房的一幼、三幼进行了重建,在XX市第一小学北侧新建第一幼儿园,现已投入使用;三幼园舍正在建设中。二是大力建设学校附属幼儿园。积极开展“全州学前教育达标乡镇”创建活动,制定了《活动方案》,成立了创建学前教育达标乡镇工作领导小组。 20xx年,投入135万元新建了三家子小学附属园,业已投入使用;投入216万元启动四小附属园建设,预计年内投入使用;投入129.5万元购买了桌、椅、玩具、图书、电教设备、办公用品等;投入45万元,对板石、马川子、英安等3个乡镇学校附属园的厕所、寝室、活动室、玩具柜、消毒设施、图书等设备设施进行了完善。目前,我市杨泡、敬信、马川子、板石、英安等5个乡镇附属园已达“学前三年教育达标乡镇”要求。
三、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认真核定国办幼儿园编制。目前,一幼编制50人,三幼编制48人,都达到了“两教一保”的要求,其它学校附属幼儿园也基本保证了人员配备。 20xx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名幼儿教师。二是认真开展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多次组织国办幼儿园教师参加国家、省、州级培训,对全市幼儿教师进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编写教案、案例写作、电子琴、手指操、保健知识等培训;全市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达100%,少数民族幼儿园教师具备实施双语教育的能力;开展幼儿教师边讲(故事)边画(简笔画)基本功竞赛、演讲比赛、 主题读书展评、自制教具展评、一日活动研讨会等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三是加强职业高中幼师专业建设。目前,珲春职业高中幼师专业共有学生33人,并正在组织实习。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是公办幼儿园数量少,群众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二是师资来源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呈下滑趋势,学校附属幼儿园的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需要全面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急待改善,缺少资金和幼儿教师;四是目前我市学校附属园还没有从学校中剥离出来,既没有园舍,也没有教师编制和师资人员。针对上述问题,下步工作中,我市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按照《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计划投资1807万元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增设17所学校附属幼儿园,力争到20xx年“学前教育达标乡镇”创建率达到100%,有效满足3—5岁幼儿入园需求,全市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9.8%、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 80%。认真探索0—3岁的早期教育,逐步实现“托幼一体化”。
二是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积极落实民办幼儿园在审批注册、分类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地位的待遇,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幼儿园,特别是鼓励和支持行政村独立或联合开办幼儿园,倡导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在农村开办幼儿园。
三是认真搞好农村幼儿教育。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根据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师生比例,公开招录和聘用、培养培训相结合,逐步缓解师资力量短缺的现状。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努力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确保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50%以上。认真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