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2025/03/20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起因以及感冒对身体的影响,掌握预防感冒的简单知识。

2.能大胆地设计预防感冒宣传画,创编宣传儿歌。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向人们宣传预防感冒的.简单方法。

活动准备:

1.确定宣传路线

2.各色彩纸、一次性筷子、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介绍感冒的感受,了解感冒预防知识。

二、教师交代活动目的与要求。

三、师幼共同说说宣传标语、编儿歌。

1.幼儿以组为单位,自由创编宣传标语和儿歌

2.请个别幼儿创编,其他幼儿一起跟着说一说

四、幼儿设计宣传画,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根据自己想的方法画宣传画。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师幼共同前往玉山广场宣传。

1.教师交代要求,并提醒幼儿注意筷子的安全,不要戳到其他小朋友。

2.幼儿一起喊口号、念儿歌。

3.幼儿手拿红旗向路人宣传。

六、回园交流。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一日活动安全与健康要求》指导方针,提高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和辨别常见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源进入幼儿园,并让全园教职工对晨检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始终牢固树立“幼儿安全与健康第一”的思想,我园特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幼儿园晨检及常见传染病的辨别专题讲座”。

二、活动目标:

㈠通过培训,使教职工理解并初步掌握幼儿科学保健预防常见传染病的知识,提高教师对幼儿园晨检工作的认识,能识辨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尽快融入幼儿园的常规幼儿保健工作。

㈡通过培训,让老师们深深地感受到识辨常见传染病方法及晨检工作的重要性。

㈢通过PPT观看各种常见传染病图片,结合保健医的讲解等方法,让教师尽快掌握并熟悉这项技巧。

㈣提高老师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老师保健水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好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参加人员:

全体教职工

五、活动地点:

多媒体

六、活动准备:

活动讲义、课件。

七、活动过程:

理论讲解、各种传染病图片的PPT观看、晨检技巧的培训。

㈠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①男生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②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③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

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

3.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4天。

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5.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并发症: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水痘肺炎;心肌炎、脑炎。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

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

6.流脑:为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冬春季,病变主要在脑膜、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高烧、头痛、皮肤瘀点及脑膜刺激症。因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7.乙脑:为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季节为7、8、9三个月,传播途径是经蚊子叮咬。临床上以高烧、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因现已有疫苗预防,发病率低。

隔离期限:隔离至体温正常。

㈡晨检方法

1.对晨检老师的要求:穿工作服、戴手套、戴口罩

2.晨检用品与消毒方法

体温表(医用),84消毒液;0.5%碘伏或快速手消毒剂.

消毒:对体温表每使用一次消毒一次,晨检老师每晨检一人,消毒手一次。手消毒:用0.5%碘伏搽拭5分钟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体温表消毒:半脸盆(约5升)水加84消毒液一次性杯子半杯,形成500mg/L浓度;将体温表浸泡15分钟后再用毛巾擦干;

3.晨检流程

一摸:用手触摸幼儿额头,是否发热;可疑的用体温表测量。(小儿体温正常腋测36℃-37℃,波动相对大,受天气、穿衣、活动影响最高可达37.5℃,一般平均温度上午36.6℃,下午36.9℃左右)。另外摸淋巴结有无肿大,主要是颈部、颌下。

二看:仔细又观察幼儿精神、面色、口唇,有无精神状态不好,身体、手、足、口腔有无皮疹或疱疹(在腮腺炎流行期让学生做张口动作,观察儿童有无痛苦表情等);

三问:仔细询问家长幼儿在家中的情况,有无不舒服、患病等异常情况。如果有要记录在晨检本上,对身体有状况的幼儿需要家长主动告知老师。

四查:检查幼儿手指甲和双手卫生。检查幼儿有无带危险物品入园,检查幼儿衣着是否整洁。

五记录:对晨检情况进行登记。

六处理:对有发热、出疹、精神差的儿童进行留检,安排在单独留检室;

晨检时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隔离留检:发热、出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

4.隔离留检

幼儿园隔离室

⑴将留观幼儿进行登记:包括家长姓名、幼儿姓名、详细住址及联系电话、临床表现

⑵通知家长;严重时送正规医疗机构。

⑶隔离室应安排一名老师监护留检儿童,家长未接走前幼儿不得离开隔离室。

5.汇总晨检情况,及时上报异常情况:晨检完成后,各班将晨检情况汇总报幼儿园保健医。保健医将异常情况汇总后报告幼儿园主管领导、教育局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异常信息: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同一班级1天内出现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位幼儿(5例以上)有相同症状(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

异常信息报告的内容:

未明确诊断的异常信息报告患病幼儿的主要症状、班级分布、发生的人数、每个患病幼儿的姓名、性别、年龄、发病的时间,涉及到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时,还应报告患儿就餐情况和饮水情况。明确诊断的异常信息报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所患疾病、分布的班级、发病时间、联系电话等。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3

为了确保本园能够及时、有序、高效的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疫情在本园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幼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部门对于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我园传染病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首,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传染病防控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我园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园内各班级个部门,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责任落实,园长,全面负责。对园内疾病预防级管理工作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平时加强督责。进一步完善内园卫生防病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电子屏、校园网站、微信公共平台、黑板报、告家长书等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教职工和家长了解各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防范意识。

3、进一步做好园内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为了避免染病的发生流行,我园认真搞好内园环境卫生,各班级、各区域实行卫生责任制,负责人每天对区域内的环境进行打扫,及时清理死角,保健医生每周不定时对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幼儿园安排专人每周对园内大型玩具和区域进行消毒,每天幼儿离园后对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进行紫外线消毒,幼儿的生活用品如毛巾、口杯等实行专人专用,保育员每天对班级台面、桌椅、幼儿口杯毛巾进行消毒。

三、制定应急预案:

幼儿园制定应急预案,确定各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并组织演练活动,保证在发生传染病事件时能第一时间进行最正确、最合理的处理,把传染病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方法。

二、教学重点

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

三、教学难点:

了解传播途径。

四、教学用具:

《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视频

五、教学过程

1、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2、让学生说一说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受。

3、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计划免疫。注意卫生。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积极锻炼身体。

4、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染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5、怎样预防腮腺炎?

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病好后才能上学。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6、观看影片《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并交流感受

7、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

六、板书设计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计划免疫注意卫生

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

积极锻炼身体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5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各种传染病的蔓延,杜绝各种传染病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特制定此预案,分工合作,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切实保障每一名教职工和幼儿的生命健康安全,从而确保我园各项保教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二、处理原则:

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蔓延。

三、组织管理:

1、预防传染病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技术指导:

成员:

2、职责分工:

王xx:负责园内传染病防治的全面工作。

李xx:负责防治工作中物力、人力的落实工作。

芦xx:负责数据资料归纳、上报以及家长沟通工作。

李xx:负责传染病防治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朱xx、邱xx、钱xx:负责年级组内消毒监督、情况摸底、上报给园领导的工作。

姚xx:负责信息接收,家校网络沟通工作。

沈xx:突发事件内外联络工作。

四、具体处理:

1、发生传染病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过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的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做好外来儿童的摸底排查工作。

5、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老师承担,午检由各班老师承担。)

6、加强卫生习惯教育,督促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7、加强与缺勤儿童的联系,每天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8、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愈证明。

9、幼儿园要时刻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消毒器具的正常。

10、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发病班的活动室每天在儿童离开后在班级午睡期间,用臭氧消毒器增加一次空气消毒。

五、操作流程:

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检疫、观察表(见班级台帐)

六、控制措施:

1——6岁易感儿童给予传染病疫苗接种,发现传染病人及早隔离治疗,并要求家长领孩子回家隔离,室内加强通风、换气,玩具、生活用具等采用消毒药液浸泡、清洗、暴晒等方法,不让易感儿与患儿接触。

幼儿园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篇6

目前,我国已进入H7N9流感高发季节,我省已有病例发生,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而且春季还易发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传染病。为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在中小学(幼儿园)流行,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孝感政办电[20xx]3号)等文件精神,特就进一步做好春季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幼儿园)是流行病的高危区域,各校(幼儿园)要把春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放在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不发生大的流行传染病疫情。

二、组织领导

略。

三、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春季乍暖还寒,较容易感染流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依据本校(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流行病防控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要以对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传染病防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防控体系。

各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健全包括宣传教育、卫生消毒、晨检与因病缺勤跟踪追查、隔离治疗、疫情报送的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校园内家禽家畜禁养制度。明确校长(园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以及相关人员防控工作职责。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疫情信息,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实行属地管理,各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送至朋兴学区和区疾控中心。平时实行随时发生随时报告制度,特殊情况视疫情严重性实行周报告或日报告制度。

(三)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近期就流感等春季传染病对全体师生上一堂健康教育课,出一期卫生宣传栏,印制一份宣传单,同时通过升旗仪式、班会、家长会、告家长公开信、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

(四)搞好卫生与消毒。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前后开展一次校园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清扫校园内飞鸟粪便。定期(每月不少于1次,疫情流行期间加大消毒频率)对教室、图书室、学生寝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学生食堂要严格执行餐具卫生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物品采购索证制度以及食品加工流程(在H7N9流感高发近期人,学校(幼儿园)食堂严禁购买加工家禽及蛋类食品)。

(五)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学校要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利用早操、大课间、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跑步、跳绳、球类等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六)实行责任追究。

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履行好学校传染病防控的职责,对失职渎职,迟报、漏报、瞒报信息,造成学校(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