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元宵节幼儿园活动方案

2025/03/28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元宵节幼儿园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幼儿园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习俗,过节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

2、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与爸爸妈妈一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3、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时间

x月xx日早上7:40——8:30(来园活动)

三、活动对象

全体幼儿与家长

四、活动准备

1、制定“亲子同乐猜灯谜”活动方案;

2、场地布置——挂灯笼(保安与老伯),xx日完成;

3、收集灯谜、贴灯谜、打印灯谜答案——xxx、xxx,xx日完成;

4、购买奖品——xx,xx日完成;

5、宣传:

1)倡议书——xxx,xx日完成;

2)通知——各班班主任老师网上及家园联系栏中告知家长与幼儿,xx日完成;

6、摄像——xxx。

五、活动内容

1、灯谜:

分部——灯笼悬挂于楼梯,灯谜贴在灯笼上;

总部——灯笼悬挂于一号楼柱子中间,灯谜贴在灯笼;

2、规则:

猜谜活动,必须由家长陪同,选一个灯谜,由家长念谜面,让幼儿猜,猜出后,拿谜面到本班老师处核对谜底,并领取小礼品。(每位幼儿只限猜1个谜语)

告知书:

正月十五吃元宵,看灯会,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元宵风俗活动,为了让幼儿感受元宵节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同时也让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我们幼儿园将在2月14日(本周五)上午7:40—8:30进行猜灯谜活动。到时请家长朋友带领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感受猜谜的乐趣吧!

猜灯谜须知:

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真正感受活动的乐趣,体验猜谜过程的乐趣,那么请你自觉遵守以下活动事项:

1、让孩子选择灯笼中的谜语,然后由家长轻轻取下谜语卡片进行猜谜活动。

2、家长用清晰的普通话把谜面念给孩子听,并给孩子做适当的解释,以帮助其理解

3、在孩子猜不出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猜,但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

4、每位家长和孩子只能有一次兑奖机会。

5、在兑奖处兑奖时,请根据谜面上相应的编号到指定老师处兑奖。兑奖完毕后,请将孩子送到班级。

元宵节幼儿园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全园主题会,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意义以及主要的风俗习惯,感受元宵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积极参与主题会的准备和庆祝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

3.大、中班幼儿乐于与弟弟、妹妹交往并关心弟弟、妹妹,小班幼儿乐意与同伴分享食品和快乐。

活动准备:

1.张贴海报,邀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

2.举办幼儿自制花灯展,开展自制花灯评比活动。

3.展出能反映幼儿不断丰富元宵节经验的资料和照片。

4.排练舞龙、踩高跷、划旱船等节目。

5.自制、品尝元宵的各种材料和工具。

活动程序:

1.锣鼓队、腰鼓队进场,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在《金蛇狂舞》的伴奏下,师幼进行舞龙、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表演。

3.知识竞答活动。

4.宣布制作花灯的评比结果,为获奖幼儿颁奖。

5.文艺表演与游戏、猜谜活动穿插进行。

6.亲子元宵美食活动。

1、谜语题目:屋漏偏逢连夜雨(三字俗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破落户,谜面比喻一个人原本境遇不好,偏偏遭受更大的打击或不幸,使处境更加困难。“屋漏”扣“破户”,“雨”指“下雨”,扣“落”。

2、谜语题目:疑是地上霜(三字口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不明白,该诗句出自李白的《静夜思》,“疑”扣“不明”,“霜”扣“白”。

3、谜语题目:二月春风似剪刀(四字病名)

谜语解析及答案:小叶增生,该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小叶”者,绿之细条也,得其形似;“增生”者,裁出之柳丝也,见其神韵。此病可能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病变是以腺体小叶和乳腺导管末梢扩张、增生和囊性改变为主的病理过程。

4、谜语题目:在家靠父母(打一离合字)

谜语解析及答案:大人可倚,“父母”扣“大人”,“靠”扣“倚”,因此谜底是“大人可倚”。

5、谜语题目:怒不可遏(打一天文用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大气,怒不可遏指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因此是大气。大气是包围地球的气体,也泛指包围其他星球的气体。

6、谜语题目:一心要当射箭手(打一成语)

谜语解析及答案:矢志不移,“射箭”扣“矢”,“一心要当”可理解为“以...为志”。该成语指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7、谜语题目:禾(打一歌名)

谜语解析及答案:暗香,“香”字去掉“日”就变成了“禾”。该歌曲由大陆歌手沙宝亮演唱。

8、谜语题目:妇女解放翻身做主(打一中国地名)

谜语解析及答案:山东,“妇”女解放,翻身成了“山”;“主”即“东”。山东,简称“鲁”,古为齐鲁之地,因在太行山之东,故名。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

茎儿许多根,果子泥里存,没花也没叶,没枝也没根。(打一植物)荸荠

红线吊绿球,吊上树梢头,不怕风和雨,只怕贼来偷。(打一植物)猕猴桃

陶令最怜伊,山径细栽培,群芳冷落后,独自殿东篱。(打一植物)菊花

状如蘑菇一珍宝,当年白蛇将它盗,其实是味好草药,滋补健身价值高。(打一植物)灵芝

一个婆婆园中站,身上挂满小鸡蛋,又有红来又有绿,既好吃来又好看。(打一植物)枣树

元宵节幼儿园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活动准备:

1、橡皮泥。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今天是元宵节,你们高兴吗?为了庆祝元宵节,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

二、元宵的来历。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

2、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挂灯笼等)

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讲述:元宵的来历。

三、说说元宵。

1、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等)元宵这么漂亮,你想不想也来做元宵呀?

2、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四、制作元宵。

1、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呆会儿看谁做得多。

2、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五、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现在,小朋友们都已经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快乐恰恰恰“时间。请各位小朋友吃元宵。老师统计好个数,给小朋友盛元宵。(老师动员做的多的小朋友让给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吃元宵。

刚才你做了多少元宵,现在就可以吃多少元宵。

八、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不但知道了元宵节吃元宵,还知道了怎样去做元宵。

齐楚燕赵皆降服(打《史记》一句)--四国顺之

口道恒河沙复沙(打《史记》一句)--不可胜数

故(打《史记》一句)--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坚持到底(打《史记》一句)--虽死不易

死而轻于鸿毛(打《史记》一句)--故无贵无贱

好读书(打《论语》一句)--学而不厌

尖(打《论语》一句)--小大由之

莫中美人计(打《论语》一句)--戒之在色

退席(打《论语》一句)--不在其位

门外汉(打《论语》一句)--未入于室也

为储户保密(打《四书》一句)--慎言其余

洪湖歌声融暮色(打《滕王阁序》一句)--窜梁鸿于海曲

回归洛阳(打《前出师表》一句)--还于旧都

科举制度(打《前出师表》一句)--试用于昔日

人家在何处(打《前出师表》一句)--以咨诹zōu善道

子游(打《聊斋志异》一篇名)--鼠戏

使女择焉(打《孟子》一句)--决汝汉

易之而教之(打《孟子》一句)--选宾为主

测鼠(打一词牌名)--卜算子

休得多言(打一文学名词)--歇后语

何谓状元(打一文学名词)--第一人称

平等待客(打一文学名词)--主人公

天女散花(打一新兴词语)--高消费

无可奈何花落去(打一常用词)--感谢

你知道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吗?不知道不要紧,下面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元宵节幼儿园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小朋友与老师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布置活动室,悬挂幼儿与父母共同准备的红色物品;

2,面粉、盘子、小碗、小勺等。

3、在网上收集花灯和元宵节的视频。

具体活动过程

1.各班欣赏各种各样的元宵节的视频,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欣赏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4.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5.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6.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教学反思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

元宵节幼儿园活动方案 篇5

活动时间:

上午7:30——10:30

活动地点:

园大门口、各班级内、活动大厅

活动内容:

发红包、班级主题活动、快乐儿歌赛

活动过程:

一、7:30——8:45发放红包

二、9:00——9:45班级主题活动

小托班——搓元宵

中班——做灯笼

大班——做春联

二、10:00——10:30快乐儿歌赛

托大(一)班——《长大一岁》、托大(二)班——《新年到》

幼小(一)班——《新年到》、幼小(二)班——《元宵节》、

幼小(三)班——《吃汤圆》、幼小(四)班——《过新年》

幼中(一)班——《正月十五闹元宵》、幼中(二)班——《吃汤圆》

幼中(三)班——《元宵灯会》、幼中(四)班——《红红火火过新年》

幼大(一)班——《春节歌谣》、幼大(二)班——《元宵节》

幼大(三)班——《欢乐年》、幼大(四)班——上海童谣《新年到闹元宵》

活动效果:

今天是元宵节,孩子们早早地提着种类多样的灯笼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在园门口孩子们拿到了幼儿园发的红包,个个喜笑颜开。在与老师的互动交流中,他们学会了主动与人打招呼“老师,新年好”。

接下来各班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搓元宵、做灯笼、做春联等,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活动的快乐。更有趣和紧张的是快乐儿歌赛,孩子们拿着各种道具,响亮地表达着自己心中的喜悦。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他们知道了元宵节的来历、习俗、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感受到节日的喜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