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调查报告
老地方整理的低碳环保调查报告(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低碳环保调查报告 篇1
【社会实践目的】
1、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社区市民和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
2、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让我们彼此教育,负起环保责任,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道德风尚,从身边点滴做起。
3、 【社会实践时间】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x:上网查询x年xx月xx日星期x:进行访问【社会实践题目】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调查【社会实践内容与收获】实践内容:
上网查询:上网浏览关于“低碳”的基本概念知识,了解到低碳生活方式是在人类生活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时候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些人可能不会随手关灯,也不会拧紧水龙头,对一些家用与电器的使用也做不到充分的低碳。家庭低碳生活,就是环保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减低碳的排放,注意节电、节气,从点滴做起,珍惜资源保护的生态道德,去留意怎样的生活才能更环保、更低碳。
进行走访询问:去一些人流量比较多并且人们休闲的场所,如xx公园、xx广场等地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不固定,有带孩子的老人,有锻炼身体的阿姨,也有遛弯的大叔。主要是对他们家庭平常用电进行点调查,并且询问他们认为是低碳生活的出行方式和是否愿意使用节能灯。我们共成功调查了50人。调查的家庭电器有空调、电风扇、电灯、饮水机、油烟机、洗衣机、电脑、电视机、电冰箱。
调查情况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1、低碳出行方式:大家认为的低碳出行方式有骑自行车、走路、坐公交车、骑电动车。
2、是否愿意使用节能灯:大家愿意用节能灯,但是有一部分人不了解节能灯的使用寿命和普通灯的差别觉得节能灯太贵,不愿意花高价钱去买,觉得能降价的话会买。
对结果分析:
在我调查的50个人里,只有没几个人的家庭做到了低碳生活,对于大功率电器很注意,如空调耗电量大,大家会选择人在的时候开放。但对于生活中的细节不是太注意,如电脑、电视人不在旁边的时候一般也不关机断电,电视不看时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饮水机、换气扇经常开着,这其实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随手关灯断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
实践收获:
1、对环境认识和爱护“勿以善小而不为”
更深的了解了大家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把握程度,让自己也知道了环保低碳的重要性和我自身的力量不是渺小的,一个人去做一点点改变,去节约一点点,我们整个人类就可以和地球母亲和谐相处
2、“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是不同的,所以处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随着大家互相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
3、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都被人说烂了,只有经历后才能体会到他的真正含义。要是你在工作前不准备充分,你就不能够搞好你的活动。因为你的活动因为参与的人很少,你就肯定会手忙脚乱的。
4、和人进行交流被拒绝了不能气馁或生气
对别人进行询问别人有权利不回答我的问题,我的目的是做调查而不是怨恨,所以我应该做的是寻找下一个调查对象并同样的充满激情。我相信这种态度这对我今后的生活也会有很大帮助。
4、我觉得做一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了,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真正学到不少,对社会的理解也在活动中加深了。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的从各方面武装自己,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学习好各种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到校园外的社会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对复杂社会的进一步了解,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增加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我们大学毕业完全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家庭低碳的小建议:
低碳消费是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类生活“小事”可以拯救地球,人们的衣食住行的任何小决定都能让地球得到修复。拯救地球并不需要我们付出巨大努力,也不会改变舒适的生活,需要的是认真从生活细节做起。在此,我们向所有的家庭建议:
1、灯换成节能灯。虽然节能灯价格可能较贵,但现在买节能灯有补贴的并且使用寿命是前者的10倍,耗能是前者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2、建议每个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让太阳这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3、小心处理电子垃圾。如一块手机镉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一节小小的电池可以污染土地,因此,不应该把废弃电子产品随意弃至垃圾堆。
4、添衣遮阳节省能源。冬天添加衣物,夏天开窗通风。尽可能少启用空调。
5、关好龙头,节约用水。
6、购买简易包装的,没有化学制剂的绿色食品。如应该购买一些包装可回收再利用的,不购买奢侈的过度包装产品,既可节约可贵的能源,又可减少垃圾的数量。
7、家庭垃圾分类处理。报纸、饮料罐、油罐可回收利用;衣服,可制作拖把或赠送给别人穿;厨余垃圾包装好,让污水尽可能地不外泄,绝不可以往窗外随意丢弃垃圾。
8、积极锻炼身体,多参加户外活动。如饭后散步,跳舞,打太极拳等,不仅增强了身体素质,又可以每天节约一两个小时的峰电。
9、不坐电梯爬楼梯。
10、少用一张餐巾纸。
家庭低碳生活,我们能做的事很多很多,我打算从我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少用“餐巾纸”;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合理使用电脑,降低电脑屏幕亮度;花草树木美化自己的家园等等。我们还要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用完水关好水龙头的好习惯,为我们能生活在一个低碳的环境而努力!
低碳环保调查报告 篇2
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为随机抽取仙游县华侨中学高中三个年级同学,参加问卷共有126人。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中学生关于低碳生活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高中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识状况、态度状况和行为状况。
分析方法:
编码问卷全部回收后,进行数据录入,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调查结果及分析:
17%的同学选择很有必要建立“低碳生活一族”社团,92%的同学选择可有可无。可见同学对学校倡导低碳生活理念有较高的认同度与参与愿意。
低碳生活内涵、内容的熟悉程度:
83%的学生认为提倡低碳生活是有(很有)必要的,可见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可度很高。41%的学生听说过低碳生活,其中72.22%的学生了解低碳生活,可见学生已经开始关注低碳生活。
低碳关于哪些方面:
78.6%的同学选择发展新能源,77.8%的同学选择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73.02%的同学选择节能。使用新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及节能都可以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见大部分同学对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明确的认识。仅有60.32%的同学认为不会降低生活水平,17.46%的同学选择不清楚,可见对于低碳生活的内涵部分学生还是不清楚甚至误解。
低碳生活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
有93.65%的学生是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知道低碳生活的,比例远大于其他途径,只有6.35%的学生是从教师、同学处知道低碳生活,可见学校对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理念和实践教育开展得不理想,在倡导公众参与方面还大有可为。
影响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
水电:
仅有15.87%的同学选择手洗衣物这种家庭节能减排方法。84.13%的同学经常随手关闭水龙头,42.06%的同学不认同盆浴,8%的同学选择经常随手关闭电器,可见仍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测试表明1次盆浴与5次淋浴用水量相当,可知盆浴使用热水所耗能源比淋浴大得多。随手关灯,每户每年可节电约4.9度。43%的同学家里的'照明工具选择节能灯可见莆田地区推行节能灯已有成效,但还有提升的空间。仅有13%的同学选择夏季空调温度设定27度及以上。夏季空调设定的温度越低,耗能越多,经试验测得空调设置在27℃左右,人体的感觉为舒适,而空调的温度调控到27℃可比20℃时节省电能约30%。
食物:
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使得中国人的饮食和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30%~50% 。调查显示:18.25%的同学选择学校订饭,32%的同学选择外卖,43%的同学自带或者回家;05%的同学选择自带餐具,73.02%的同学选择使用餐厅提供的消毒餐具,94%的同学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38%的同学选择偶尔会有剩饭剩菜,14.29%的同学选择经常有剩饭剩菜。35%的同学点菜时会注意分量,44%的同学有意识减少肉食多吃蔬菜。可见学生对于食品碳足迹观念比较单薄,食品的二氧化碳总释放量取决于其产地、原材料、翻耕、播种、化肥和农药制造、收获、运输到加工厂、再到用电力清洗、加工和包装、运到商店的每一个步骤;再加上当森林因放牧和耕作而消失所引起的碳汇损失。购买本地食品、将红肉和乳品改为鸡、鱼、蛋或蔬菜都能减少碳排放。美国经济学家肖尔茨创建了一个碳计算器。按照这个计算器,一个煮熟的鸡蛋会排放XXX克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而喝上一碗牛奶谷物的二氧化碳当量是1224克——相当于驾驶一辆SUV车6公里的碳排放。
穿戴:
XX.41%的同学有较少不怎么穿的衣服,71%的同学有较多不怎么穿的衣服。学生对穿戴产生的碳排放意识薄弱。
出行:
26.2%的学生使用公交车,64.29%的学生步行或自行车,9.52%的学生私家车或者打车。55.56%的同学经常选择绿色交通工具,42.06%的同学有时选择绿色交通工具。
调查结论:
目前高中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情况认知度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仅仅限于表面,并没有深入了解,残缺性低碳生活认知必然造成部分青少年在践行低碳生活过程中做得不尽人意,多数学生不会探索科学方法计算家庭或个人践行低碳生活的外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做到一些与低碳生活要求相符的行动,但是同时很多高中学生,买东西追求时尚,吃穿、出行等方面浪费现象较严重,主要存在不能在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都践行低碳生活、不能自觉地、持之以恒地践行低碳生活、不善于使用科学方法践行低碳生活等状况。所以有必要加强平常的宣传教育力度,指导学生对低碳生活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学习。
对实践活动的建议:
为了树立高中学生低碳生活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鼓励高中学生能身体力行,为自己、为社会、为他人做好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榜样作用,实现高中学生自身社会价值;高中化学教学可以做以下几种实践:
一、高中化学教育将低碳生活教育纳入当前教育体系之中,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课程或者兴趣小组活动的方式,改进学生残缺性低碳生活认知构成。
二、利用学校宣传栏、通过晨会、校园广播、海报、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宣传低碳生活知识和低碳生活方法。
三、以学校社团为载体,通过举办践行低炭生活征文活动、提出低碳点子、开发低碳产品、开展“低碳教室”、 “低碳班级”评比等活动形式,充分调动高中学生积极主动性。
低碳环保调查报告 篇3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选题背景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含碳量较高的用品(煤气,化工制品等)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世界人口的激增,大工业对自然资源造成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的异常等等对人类的生存条件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大局部农村及城镇居民缺乏环保意识,或者在环保方法措施上存在盲区,尤其是在广阔农村地区更为严重。“低碳生活〞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是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什么是低碳生活方式,普通民众对这些低碳方式的认知和实践状况又是如何,哪些方面仍需大力宣传和积极实践,都是我们急需了解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化工系团总支通过调查研究,从多角度了解普通群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和实践情况,并取得一定成果。
研究意义: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寻求一种可持续开展的开展模式迫在眉睫。而“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有效且简易的开展途径,日益被大家关注与认可。与此同时,“低碳生活〞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潜移默化中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产生对社会有利的良性循环。因此,研究“低碳生活〞,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及实践意义。
二、调查详细说明:
调查目的:
通过对承德市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和实践情况的调查,在市民中广泛宣传,保护环境,争创新型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性,呼吁市民重视生活低碳性,享受低碳生活。同时,提高农村及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为“共建小康,
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调查方法:
深入城区及乡村进行问卷调查及宣讲“低碳生活〞方式方法。
调查过程:
调查问卷:
通过对承德市区及农村300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阶段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根据调查结果,有目的性的对市民进行宣传,让大家在答复下列问题、互相交流的根底上,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
调查结果分析:
20xx年,“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无论从交通旅行到家居生活,从办公场所到餐饮娱乐,“低碳生活〞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次调查结果如下:
我们一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其中有用问卷287份。被试中,男性195人,女性22人。学历漫衍情况为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79.8%,本科以上学历11.2%。年龄情况为20-30岁63.3%,30-40岁23.6%,40岁以上13.1%。
经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72.34%的被试表示了解低碳生活;17.23%听说过,但不了解;而剩下的10.43%那么表示从未听说过相关新闻。同时,20-30岁的在校学生都多都选择了了解低碳生活,而40岁以上的中年人那么偏重后两个选项。这说明低碳生活的宣传还不够广泛,力度还需加强;在校学生对于相关信息了解较多,学校为大家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其他社会群体,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人群却所知甚少,关注不高,应该加大在公司及社区中对低碳生活活动的推广和宣传。
2.不同性别整体在衣、食、行三方面低碳生活方式践行度存在差异,我们通过图表可以发现其中,女性在“食〞与“行〞方面好过男性,女生比拟注重饮食康健,乐于接受清淡饮食,去超级市场购物时也时常自备购物袋,能做到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男生那么在“衣〞方面明显做的比女生好,对于服饰所表
现出的占有欲远低于女性。
3.低碳消费步履滞后于看法
有87%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实行低碳生活,但是目前的衣食住行各项实践度得分却处于中间水平,远低于意愿分数,知行偏差较大,低碳步履滞后于看法,这与一些生活习惯成定势一时难于改变有关。下面是我们对低碳生活践行度绘制的图标,在图标中可以清楚的看见我们的现状,所以,推行低碳生活任重而道远。
4.在不同教诲程度这一维度上,本科以上学历的被试对低碳生活的了解度和实践度明显高于本科以下被试。主要表现在“食〞与“住〞两方面,前者在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方面做的比后者要好,同时,也更加注重饮食康健,油煎、油炸食品都是有节制地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受教诲程度高,廉价力与社会形态责任感强。
从回收的调查问卷来看,大多数人都支持“低碳生活〞,认为低碳生活有意义、有必要。但我们仍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在我们的建议里,我们提到,尽量使用公共交通。但从现情况来看,很多人觉得不方便,所以不愿意做或做不到。这说明我们的城市目前公共交通开展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也经常注意到有的线路公交车很拥挤,而有的线路却在空跑。这不是浪费吗?依靠现在的科学技术,根据需要更灵活的调度公交车,均衡公交资源,应该并不是难事。
☆大家更希望可以降低“低碳生活〞的本钱,而不希望“低碳生活〞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
☆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的人不多,许多人其实愿意参加,但目前更多的只是关注,而缺乏行动。
调查建议:
1、没有用节能灯的家庭,建议尽量把家里的灯泡都换成节能灯,以节约能源;
2、去超市或菜市场买菜,尽量自己带现成的或自制的购物袋;
3、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在冰箱内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
5、不乱丢垃圾,进行垃圾分类;
6、洗菜,洗水果的水在家中预备一个大桶盛起来,可以浇花、冲厕所,做到生活废水再利用;
7、尽量减少环境的减排和能源和环境的多碳污染,原谅环境给与我们的惩罚;
8、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减少硬盘工作量,既省电也维护你的电脑;
9、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制造他们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10、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11、衣服多项选择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优雅、耐穿;
12、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热汽不仅增加冰箱做功,还会结霜,双重费电;
调查体会:
低碳生活是一种环保、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我国曾对全世界承诺:至20xx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40﹪—45﹪。由此可见,低碳时代已如期而至。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不难发现,“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既是环保自己,也是拯救自己。目前大家更多的只是关注,而缺乏行动。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让“低碳生活〞效劳社会,效劳大家。作为当代大学生,未来国家民族的希望,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给他们带去了知识和帮助,而且使他们在思想上加强了自己的环保意识。我们很期待,能与大家一起见证“低碳生活〞带给我们的,能在有生之年享受到的,美好生活。
三、结语:
冷冷寒冬之后,必是春天泠泠泉水,悠悠蓝天。每一个新生命的孕育,都必然历经生命伊始前的第一次苦痛与坚忍,而后羽化成蝶。 “低碳生活〞作为我国一项新兴开展模式,历经数年的孕育,终于在大家翘首以待的期待中,唯美诞生。那些蛰伏与隐忍一起铺就的岁月,都在夕阳的余晖里,镀上了一层暖暖的希望。
“低碳生活〞已经得到广泛的普及与认可,在我们的调查问卷里,我们欣喜的看到了这一事实。在城区与乡镇里,我们不难看到贴有“留下电池,绿色地球;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享受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低叹〞、“享受低碳生活,创国际旅游城市〞等标语;在街道上,到处设有标着可循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在餐饮行业里,开始倡导越
来越多地推出“绿色食品〞;在办公室内,开始采用电子软件代替纸张虽然在调查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一小局部人对“低碳生活〞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存在某些程度的偏见,但我们仍然相信,没有任何问题是通过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肯定会存在,而同时对应解决的方法也会有很多。我们有信心去面对一切质疑。
此次调查完满的结束了,但我们知道,对“低碳生活〞的关注并不会结束,相反我们会给予它更多的关注,而我们也可以自信地说,通过此次活动后,不只是我们,还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关注“低碳〞,倡导“低碳〞,“低碳生活〞将不再是与我们无关的空洞的理论。
低碳环保调查报告 篇4
近几年,关于全球气候异常的报道比比皆是:冰山融解导致海平面上升,威尼斯成为真正的水中城市,大量建筑物浸泡在海水中;美国历年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导致城市瘫痪,居民寸步难行,城市供电暂停;中国南方出现罕见的雨雪天气导致部分交通枢纽中断,数千万农民工受困在火车站等待救援;全球气候变暖,酸雨频繁,赤潮常现,严重影响生态,使农民、果农、渔民等深受损失;城市里空气里大量挥散不去的粉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我们生活中,冬至本来应该是全年最冷的一天,可我们刚刚度过一个高达27度的冬至。
为此,我对城市的家庭碳排放量做了一番调查。
1、调查对象:①发达城市的抽样调查
②我自己的家庭
2、调查内容:①交通消耗能源量
②家庭用电用水量
③家居环境
④ 生活习惯
⑤家庭消耗品
⑥家庭损耗品的循环使用
3、调查途径:①网络查询
②询问专家
③咨询家长
④自我计算
1、首先,通过网络查询,我调查发达城市的代表上海的徐汇区的情况,我了解到上海2007年徐汇区中小学生家庭碳排放量调查结果。
资料显示了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家庭年碳排放量,并分析了不同碳排放量水平下家庭能源使用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有46%家庭年碳排放量超标(见图一),而超出碳排放正常范围的家庭,地面交通碳排放量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家用能源,最后是资源浪费(见图二)。
通过查找,我找到一个计算家庭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按照公式我把我们家的相关费用归纳在以下几个项目中,粗略算出我们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家庭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单位 排放量计算系数=二氧化碳月排放量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他们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调查发现,有98.3%的学生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而且大部分人月消费在600元左右。像满足以前意义上的“温饱”消费只占总消费的三成,恋爱、人际交往、个人时尚用品等费用反而占了日常消费的大头。现在MP手机、笔记本电脑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产品。目前,手机在同学中的占有率超过90%,其中七成的同学使用高档手机。56.7%的同学拥有电脑。但在拥有电脑的同学中,68%的同学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只有少数同学是用电脑学习。
二氧化碳月排放量(公斤)
1)我家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用电--煤气--公共交通--汽油--搭乘的士--用水--直饮水。
2)我们家五口人,家里冰箱一台、空调四台、风扇三台、电视两台、电脑两台、光管几十根、电饭煲、电磁炉、电热壶各一个,这些电器消耗了我们家最多的能源,所以也占二氧化碳最多排放量。
3)我们家五口人,每天煮三餐饭,还有两部热水器,老人家怕冷,一年四季要冲热水澡,每天要喝热热的汤,所以煤气消耗量占第二位。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9月1日起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使我国的环境评价范围由单个建设项目扩大到区域发展规划,为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提供了法律保障;
4)我们家三口人上班上学都离家里很远,所以要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上学和上班,有地铁、有公车、有私家车,所以交通消耗能源占很大的比例。
5)家庭还有很多家居用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很大,比如一次性用品、家庭洗涤用品、清洁用品、服装等等。这些都很难用公式计算出来,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绝对不低,也要算为家庭的第八消耗。
6)据调查,中国普通城市家庭的碳排放量平均为2.7吨/月,从计算中(>3.3吨)看出我们家7)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要节约能源;要节约能源,就要从生活的小事做起;要从生活的小事做起,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在生活小节上减少能源的消耗,才能做到节能减排。
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巨大的挑战。现在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糟糕了,大家不要再随意破坏环境。节能减排关系到大家,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大家必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来。
为此,我上网搜查并整理了一些节能减排的好方法。
一)家居生活
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灯泡。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单单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
节能灯最好不要短时间内开关,有资料说节能灯其实在开关时是最耗电的。
白天可以干完的事不留着晚上做,洗衣服、写作业在天黑之前做完。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健康,又环保节能。
2. 低碳烹调法
尽量节约厨房里的能源。食用油在加热时产生致癌物,并造成油烟污染居室环境。减少煎炒烹炸的菜肴,多煮食蔬菜。不要把饭锅和水壶装得太满,否则煮沸后溢出汤水,既浪费能源,又容易扑灭灶火,引发燃气泄漏。调整火苗的燃烧范围,使其不超过锅底外缘,取得最佳加热效果。如果锅小火大的话,火苗烧在锅底四周只会白白消耗燃气。
自家煮饭炒菜,量足够吃就好,不多炒。路上看到被人丢弃的食物,可以捡起来喂野狗、野猫和小鸟等小动物。变质的饭菜可以埋在地里做肥料。
淘米水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或者浇花。
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既节水省时,又可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冲洗衣服时,可以加入少量肥皂粉,因为洗衣粉遇到肥皂会减少很多泡沫,既省水又节约清洗时间。
洗脸、洗手用小脸盆接住水,然后倒进大桶收集起来。洗手、洗澡、洗衣、洗菜的水和较干净的洗碗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洗抹布、擦地板、冲马桶。
4. 爱惜衣物之道
穿衣以大方、简洁、庄重为美,加少量的时尚即可。相比那些时尚的服饰,传统衣着的保鲜度和耐用性更好。
外出时穿的正式服装和家居服分开,回家就换上宽松舒适的家居服,可以延长正装的寿命。
吃饭、走路时注意照管衣服,避免溅上油污和泥渍。做饭、干活时穿上围裙或劳动服,保护衣服不被损污。
5. 家用电器的节能使用
购买洗衣机、电视机或其他电器时,选择可靠的低耗节能产品。
电视、电脑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既节约用电又防止插座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不用时关掉饮水机的电源。保持冰箱处于无霜状态。
6. 循环再利用
靠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来减少材料循环使用,可以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减少水污染。因此,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回收塑料及金属制品1公斤铝的重新利用可以避免11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尽量少消耗铝膜包装的利乐砖包装,以及其他一次性用品。
7. 节能的健身方式
假如所住楼房的楼梯通风采光状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备,可以每天做「爬梯运动」,在节电的同时,健身、健心、健性情一次完成。 手洗轻便的衣服,也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以站桩的姿势在洗衣池前站定,既锻炼脚力,又可使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腰部和背部放松。双手同时搓洗衣服,节水节电的同时锻炼了手指灵活性和左右脑的协调能力。
8. 节省取暖和制冷的能源
大部分家庭的能源都消耗在取暖和制冷上。只要有效地使用自然通风和避免房间过暖,就能简单地减少10%的费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检查阁楼和空心墙隔热材料的质量。冬季检查门和窗边的缝隙是否密闭。 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
9. 可再生能源
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技术,能大大地减少我们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太阳能可以加热水和发电。在一些欧洲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生物质采暖系统,还有一些新式的小型风力涡轮发电机已经可以供家庭使用。
10. 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厨余垃圾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自觉性。
高能效汽车每公里产生更少二氧化碳。一般说来,汽车重量越大越耗油,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与经济型的小汽缸车相比,大型SUV汽车和豪华汽车排放至少两倍以上的'二氧化碳。越野型汽车安全系数高,但比较耗油。自动档汽车的动力传递通过液压完成,在工作中会造成动力损失,尤其是在低速行驶或堵车中走走停停时,油耗更大。
汽油和柴油:环保型的汽油和柴油能提高汽车的性能。它能清洁汽车的引擎,减少引擎的摩擦力,并使燃油能更充分燃烧,从而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生物液体燃料:生物液体燃料与传统车用燃料相比,可以潜在地带来二氧化碳减排。中国已经是世界燃料乙醇的第三大生产国和使用国。燃料乙醇在全国9个省的车用燃料市场得以推广和使用。
具体方法:在龙湾区踩点永中、状元、永昌、瑶溪五个街道的部分居民采用现场答题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当面填写并收回。
3. 明智的旅行
先计划好最佳路线再出发。 仔细想想你旅行需求。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做好汽车的日常养护,确保它能在最佳状态下行使。检察轮胎气压和机油。不需要的时候,把车顶行李架和箱子拆下来,因为这些都会使车子的效率降低超过10%。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行驶时注意油离配合,保持在经济时速。试验显示,油门踩到底比中速行驶费油2-3倍,所以在行驶中猛刹车、猛起步都是大忌,尽量做到平稳起步。在排队、堵车或等人时,尽量避免发动机空转。发动机空转3分钟的油耗可以让汽车行驶1公里。因此,如果滞留时间超过1分钟,就应该熄火。
6. 提高出门办事效率
除非必需,不单独驾车出门。每次出门之前,把要办的事列出来,争取一口气办完。这样可以减少塞车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
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节约塑料袋就是节约地球能源。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超过一百万吨,「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 2. 购买本地的产品
购买本地的产品能减少在产品运输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例如:根据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公布的一份报告,在英国,8%从车子释放的二氧化碳来自运送非本地产品的车辆。
3. 购买季节性的产品
购买季节性的水果和蔬菜能减少温室生长的农作物。很多温室都消耗大量的能源来种植非季节性的产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的食品最适合当地人食用。本地生产的其他商品,维修保养方便且成本低廉。季节性的食品是在最适宜该物种生长的自然生态下成熟的,最富营养,同时也少有各种催生的添加品。而反季节食品不仅价格贵而且营养较少,添加的农药、化肥和催生剂也危害健康。
4. 减少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采购
饲养家畜要消耗掉2/3以上的耕地;地球上人为产生的甲烷中,畜牧业就占16%。肉类的生产、包装、运输和烹饪所消耗的能量比植物性食物要多得多,其对引发地球温室效应所占人类行为的比重高达25%。
5. 少用一次性制品
商场里充斥着一次性用品: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签字笔 一次性用品给人们带来了短暂的便利,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它们加快了地球资源的耗竭,所产生的大量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以一次性筷子为例,我国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约150万立方米,需要损耗200万平方米的森林资源。
注意购买包装简单的产品。这代表在包装的生产过程中,消耗了较少的能量。减少了送往垃圾填埋地的垃圾,也减少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7. 使用再循环材料的好处
比起用原始材料制造的产品,用再循环材料制造的产品,一般消耗较少的能源。例如:使用回收钢铁来生产所消耗的能源比使用新的钢铁少75%。
总之,在我们身边还有这许许多多能节约能源的的方法。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时做起,一定可以拯救我们的地球家园。
低碳环保调查报告 篇5
今天,你“低碳”了吗?
今年刚满25岁的小麦是天津市无缝钢管厂的一名职工,在每天下班以后,他喜欢整晚都泡在电脑前,放松自己的心情。可自从上个月开始,小麦每晚9:30都会准时关闭电脑,之后便与自己的父母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连电视机都很少会看到10点钟。当身边的朋友问及他为何做出如此改变时,他却反问道:“今天,你‘低碳’了吗?”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其实,低碳生活并不神秘,合理消费、以步代车、减少熬夜……这些都是低碳生活的体现。因此,小麦的生活“很好,很低碳”。而在天津,究竟有多少市民能够像小麦一样将“低碳生活”理念付诸于实践呢?
为此,本报专程对本市100位市民进行了调查走访,并借此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向每一位读者倡导健康、节能、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
调查时间:20xx年6月19日至24日
调查对象:年龄在25岁以上的天津白领
调查人数:100人(25-39岁64人,40以上36人)
调查方式:通过网络及走访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进一步了解“低碳生活”理念在本市范围内的认知与实践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在本次调查中,听说过“低碳生活”理念的受访者所占比重高达93%。其中,有39%的受访市民表示很了解“低碳生活”理念,而在全部受访人群中,仅有7%的受访人表示对“低碳生活”一无所知。不难看出,大多数人对“低碳生活”还是有所认知的。
青年受访者了解“多”而实践“少”
调查显示,25-39岁的青年受访者对于“低碳生活”的认知度高达98%,这一比例远远高于40岁以上的受访者,但是,在实践方面,40岁以上的受访人中有94%表示愿意或已经将“低碳生活”理念付诸实践,这一比例明显高于青年受访者的71%。据了解,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平时使用电器的时间以及熬夜频率明显低于青年受访者,而在减少不必要购物方面,青年受访者的实践程度更是无法与前辈们想比。因此,本报呼吁广大年轻人学习前辈们的合理消费观以及科学的生活习惯,并鼓励中老年人坚持以身作则,为后辈们做好表率。
选用节能家电成最“热”低碳生活方式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还请每一位受访者选出了一项自己最为推崇的低碳生活方式,以便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直观的参考。
数据显示,“选择节能家电”一项是受访人们最为推崇的低碳生活方式。其中,几乎所有选择此项的受访者均愿意或已经在居家照明方式上以节能灯替换白炽灯,而另有很多人对于如今各大品牌所推出的LED节能环保型电视机表示看好。据相关部门统计,家中耗电100度,就相当于排放出78、5公斤二氧化碳。因此,一个三口之家若不能在家用电器方面推崇“节能”,那么每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便可高达20公斤之多。
在选择“节约使用水、电、气”一项的受访人中,大多数人表示会减少熬夜频率,避免电器的长时间使用,另外,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会“一水多用”,即将洗衣、洗菜的水用于冲厕,以便节约水源。
在“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这一项中,女性受访者的表现明显优于男性。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受访女性习惯于使用自备购物袋,而男性则因图省事更倾向于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因此,在这一点上,广大男性同胞无疑要向身边的女士们多多学习。
多吃素食也是一种低碳生活
如今,无论是哪个季节,市面上的蔬菜都可呈现出“全时节”状态。当然,这要归功于“温室大棚”。但是,出于“低碳生活”原则,很多受访人表示会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应季的新鲜蔬菜,避免碳排放的“愈演愈烈”。此外,多吃素食也是一种很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因为肉类食品多为高碳食物,其生产耗能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尤其是在夏季,将蔬菜作为主要食材则“低碳”又健康。在这一点上,中老年受访者对此更为推崇。
“低碳出行”渐被推崇
在以上选项中,将“低碳出行”视为最佳低碳生活方式的受访者所占比例仅为5%,而该选项对于减少碳排放的意义却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据相关部门统计,自驾车每消耗掉100公升汽油,就等于向空气中排放了270公斤二氧化碳,由此可见,“低碳出行”绝对不容忽视。据受访者汪先生介绍,他家距离工作单位仅为5分钟车程,但出于方便,他还是习惯于驾车去上班。其实,像汪先生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选择骑自行车,甚至步行到单位上班,这样既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可谓“一举两得”。若是坚持开车,您也可以选择目前市场上所主推的新能源汽车,以电能取代油耗,经济而又环保。
数据显示,“选择节能家电”一项是受访人们最为推崇的低碳生活方式。其中,几乎所有选择此项的受访者均愿意或已经在居家照明方式上以节能灯替换白炽灯,而另有很多人对于如今各大品牌所推出的LED节能环保型电视机表示看好。据相关部门统计,家中耗电100度,就相当于排放出78、5公斤二氧化碳。因此,一个三口之家若不能在家用电器方面推崇“节能”,那么每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便可高达20公斤之多。
在选择“节约使用水、电、气”一项的受访人中,大多数人表示会减少熬夜频率,避免电器的长时间使用,另外,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会“一水多用”,即将洗衣、洗菜的水用于冲厕,以便节约水源。
在“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这一项中,女性受访者的表现明显优于男性。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受访女性习惯于使用自备购物袋,而男性则因图省事更倾向于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因此,在这一点上,广大男性同胞无疑要向身边的女士们多多学习。
周报推荐:低碳生活七妙招
1、将电视机和电脑屏幕调暗一点,节能又护眼。
2、暂时不用电脑时,缩短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当彻底不用时,记得拔掉插头。
3、电冰箱及时除霜、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并将冷冻室内需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冻。
4、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十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10%。
5、坚持无纸办公,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6、驾车保持合理车速,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高速”。
7、用洗菜水和淘米水浇花,节水的同时也会将营养输送给花木。
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环保和文明的'事。我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当然,低碳主要还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其实,低碳的生活离每个人都很近,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我的生活中的一些低碳小窍门就是针对节水方面的。生产自来水和处理污水都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所以,节水就是节能。
在马桶的贮水槽里放置一个大的可口可乐的瓶子就可以减少每次放出的水量,做到节约用水;洗脸的水可以用来洗脚,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涮抹布,擦地板,然后这些废水可以再冲马桶;洗完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别小看这些水的重复利用,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节约一吨以上的水。
另外,如果每月手洗一次衣服,那么每台洗衣机就可以节约用电,也就节约了发电的煤,同样也就减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国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每月用手来洗一次衣服,减排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68、4万吨,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同时洗衣机虽然好用,但是三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来洗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那么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还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吗?来看看我的建议吧。
纸张的双面使用,节约用纸;
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饭盒;
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
减少粮食的浪费;
随手关灯,随手管好水龙头。
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降低能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