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老地方整理的校园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园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篇1
20xx年12月8日—12月22日,xxx食品药品监督所、市教体局食安办及xx镇中心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干,联合对xx镇十一所中小学及九所幼儿园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针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和反馈,及时下大了整改通知书,现对本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本次检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厨房排风措施不到位
(2)厨房防蝇措施不到位
(3)进货台账填写不规范
(4)员工习惯不良,不能及时着装
(5)健康证过期
(6)库房通风不及时,有异味
(7)进货台账和陪餐记录不一致
(8)台账票据填写不规范,缺购货单位责任人
(9)添加剂使用不太正规
(10)操作间有蝇子。
二、建立工作台帐
针对本次,中心校要求各个学校及幼儿园按照整改书的要求,立即采取措施,按质按量,保证时间进行整改,并写出整改报告上交中心校。
中心校根据本次检查结果进行排队,对存在问题较大的单位,进行约谈,跟踪检查。
在本次检查中,xx小学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现在食堂不能正常运行,现由好集道餐饮公司一日三餐配送,在配送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xxx食药所、中心校领导、xx村两委班子成员及中心校专干多次到学校协调学生就餐问题。通过多次协调,由xx村牵头出资解决食堂改造问题,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待整改完毕后,由教体局食安办、xx食药所、中心校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项学生供餐。
xxx幼儿园操作间蝇子太多,灭蝇灯上的蝇尸太多;玻璃破损。检查后对幼儿园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并对幼儿园园长进行了约谈,跟踪检查,对于存在问题已经整改到位。
三、对以后工作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长期以来中心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检查后中心校对食堂安全工作又进行了再安排再要求:
1、立即建立责任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更新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定期召开食堂工作人员的会议,经常组织学习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卫生方面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2、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对食堂的全面工作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从人员、采购、保管、加工、出售等所有管理环节进行细化并狠抓落实。
3、重视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要经常利用晨会、班会、校会以及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校园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篇2
我校,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心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杜绝学校学生食物中毒等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本着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目的,9月19日对学校食堂、学校周边商店、饮用水、学生自带食品等方面进行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陈发震(校长)
副组长:何文龙(教导主任)
成员: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措施
我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展顺利,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截止目前,全校无一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我们的作法主要有:
1、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管理组织健全。学校成立了“后勤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学校校长具体抓,相关人员配合抓,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职责,平时有检查。
2、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校将健康教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列入日常教学内容,加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六要六不准”的个人食品卫生习惯。
3、进一步规范学校周边商店经营行为。对学校校门口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违规经营小摊点,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取缔。同时,教育广大学生不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三、今后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
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广大学生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打算:
1、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广大学生的食品卫生知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2、增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日常检查、监督的频次,及时排查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服务师生,保障安康,努力营造学校安全、良好的食品卫生环境,不断构建人民满意及和谐校园。
3、继续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巩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取得的成果,共同营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良好氛围。
校园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篇3
为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安全卫生意识,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长期以来把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抓平时,重细节。我校食堂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对学校的食堂卫生工作展开了全面、认真的自检自查,再次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食堂卫生工作
近日,学校专门召开食堂卫生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和具体分工,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食堂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各项具体安全工作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同时召开学校教职工、后勤人员会议,学习上级颁发的文件,要求学校后勤人员提高食堂卫生工作意识,增强食堂卫生常识,切实认识到学生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保证把孩子教育好,管理好,保护好,让家长放心地将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
二、确保了饮食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每学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健康体检和业务培训。
三、健全卫生、食品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
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责任到人,搞好食品卫生宣传。
四、把好四个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1)、把好采购、加工关:采购做好验收工作,加工做到烧熟煮透,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把好“消毒”关。所有的餐具、用具都高温蒸汽消毒。
(3)、把好“个人卫生”关。做到身体不适的职工不能进入食堂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及经过食品卫生培训合格才能上岗,工作人员进入食堂必须做到“三白”。
(4)、杜绝非工作人员进入厨房关,保证放毒现象发生。
五、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坚持按量化分级管理的标准规范化管理学校食堂。
六、整改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各类事故隐患监控,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安全。
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学校食堂要通过课堂教育、板报、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教育力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深入人心,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自身健康。同时,也使食堂的工作人员自觉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操作营业。
(2)、食堂生产加工加强卫生监管,严格操作规程。加大奖惩力度。
(3)、全面停止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塑料袋,杜绝白色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学校通过健康教育,告诫学生不吃霉变食品,不买三无产品,不喝生水冷水,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专题讲座,开展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加大对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监控力度,禁止学生到无证摊点就餐或购买副食、饮料等商品。
七、存在问题
(1)、学校因经费原因,学校食堂配套设施标准不高。
(2)、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都是临时工,不够安心。
总之,要持之以恒做到上述几条,才能确保学生的食品安全,我们一定在本学期中再接再励,把食堂卫生工作做得更好。
校园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篇4
一、前言
当前,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食品安全”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词汇,是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学校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也直接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展开了这一次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让一些潜在的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暴露出来,也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课题的展开
本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实地考察、访谈法为辅。我们对学校的一些饮食场所进行了实地考察,来了解那些广大师生常去的主要餐饮场所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方面所做的具体措施以及他们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态度,并希望借助我们的问卷调查反馈结果,使他们了解到目前师生们对他们的举措提出的建议和看法,并且在未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此外,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同学们对我校食品安全现状的认识和评价。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与文献法。观察法主要是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进行一个情况研究。除此之外,我们还用到文献法,在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话题调查活动及论文作为参考。
三、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健全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针对目前校园食品安全现状及学生的消费特点,制作了关于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表,于2月底3月初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4份,收回84份,有效问卷84份。
根据问卷表所反映的内容,有以下一些情况:
一、有%的学生一般选择在食堂就餐,22%的学生在学校周边的小摊点或小餐馆就餐。对学校食堂的的食品安全的总体评价满意的学生占%,不满意的占%。觉得食堂提供的餐具安全性一般的占80%,不安全的占%;觉得食堂的就餐环境、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满意的'占%,不满意的占%;觉得食堂的食材一般新鲜的占%,不新鲜的占%。
二、认为学校周边的小摊点或小餐馆卫生状况一般的学生占%,认为较差占%。认为学校周边有存在不卫生的餐饮摊点的学生占%。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未关注小摊点是否有卫生许可证,看到哪儿有好吃的就坐下吃。许多学生同时还反映学校周边摊点存在碗筷较油腻、不卫生、好像没有消毒等现象;蔬菜没洗干净、有黄叶;工作人员未穿工作服帽、指甲未剪、戴手饰等情况也比较多;基本卫生设施不够完善、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饭菜质量不高。
三、对于购买可存放的食品大多数同学会到比较正规的商店购买,并注意商品的价格、生产日期、厂名、保质期等事项。也有少数学生并不重视商品质量,走到哪里买到哪里图个方便。由于大型超市有着相对比较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所销售的食品在安全方面有比较好的保障,成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首选场所。所以在大超市购物相对比较放心,大部分学生会注意保质期和不去购买“三无”食品,但有部分学生人不知道“三无”是哪三无;对散装食品的质量问题还是比较疏忽,大多数学生不会注意,说明学生对散装或裸装食品仍然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好在国家已经对散装或裸装食品采取措施(国家质监总局、卫生部等部门规定,散装速冻食品等十类食品必须加贴“质量安全(英文简称qs)”标志才能上市销售。)。这样更能保障食品安全。
四、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应该采取舆论监督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大多数学生很少关注到食品卫生方面的新闻报道,说明舆论的宣传力度不够。毕竟广播电视和家长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还是主要手段,通过这些媒介虽然对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有提高,但是仍然比较薄弱,毕竟这些知识的来源有限。足以说明有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大,消费维权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调查反映的校园食品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校周边小饭店、商店和小杂货摊点屡禁不绝
部分中小学校的管理不严格,有些学校食堂供应能力不足,默许就餐的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小吃店就餐,这些地方的食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根本不具备经营加工食品的资质,食品卫生情况不能令人满意,增加了学生群体食物中毒的隐患。还有些学生课间到校外的杂货摊点购买一些三无食品,这些摊点的食品卫生情形极差,食品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
2、进货渠道混乱,食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货渠道主要有自购和配送两种形式。从食品来源看,有的是从小食品市场批发的,甚至还有个别经营者直接从小作坊或者小加工厂购进“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经营者在进货过程中只考虑价格因素,不注重对食品质量和生产者资质条件的审查,只要便宜就收,有利就卖,食品质量难保证。
3、部分学校食堂承包后管理不善
目前,我市学校食堂均为市场运作,承包给个人经营。个别承包人受利益驱动,在采购食品原辅料时追求最低价格,忽视食品卫生问题,特别是在购买食用油、调味品时多为无商标散装的不合格产品;采购索证意识不强,大部分学校食品采购三证不全,即:食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出厂合格检验报告不齐全,个别采购人员对食品索证有关规定甚至一无所知,导致不合格食品流入学校食堂。有些学校食堂操作设施陈旧,餐具配备落后,加工过程中生熟用具、容器混用现象时有发生,不规范使用甚至不使用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交叉污染。还存在原料随意堆放,防蝇防鼠防尘设施
4、不能正常使用或有损坏,操作人员卫生意识不足等多种问题。
六、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原因分析
1、学校周边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高。不少经营户为了获取盈利,购进一些三无产品,以鲜艳的外包装或附带小卡片、小玩具吸引学生购买,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成为校园食品安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