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2025/04/04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反思: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活动结束!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

粽叶、糯米、线等;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xxx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

(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

(2)制香囊、画彩蛋、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结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赠送。

3.亲子游戏

《袋鼠》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4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快乐运粽子》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嘟嘟嘟”跑得快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一个呼啦圈,两个粽子。

玩法:以班级为单位,8个家庭组合为一组进行接力,游戏中,孩子做车头,一手拿一个粽子做方向盘,家长蹲下做车尾,呼啦圈为两头连接,一头套在孩子的腹部,一头家长用双手握住,小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至对面家庭组合,将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给下一组家庭,最后一组家庭跑完,游戏结束,快的那一班级获胜。

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分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要求: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三)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活动反馈:

1、幼儿对建构活动有浓厚兴趣,他们喜欢各种结构材料,尤其是花片、积塑;在拼插物体造型时,在颜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幼儿在拼插龙舟时,特别是龙舟的龙头拼插的比较难,所以在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如何拼插龙头或是引导幼儿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如:用纸张画出龙头来,然后贴在积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儿拼插好龙舟后自己坐在龙舟上划龙舟玩的很开心。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4

一、背景材料:

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 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 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 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 和宝贝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宝贝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宝贝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宝贝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当我在给宝贝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宝贝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 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宝贝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宝贝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宝贝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 粽子香袋

目标: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 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宝贝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宝贝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活动四 长命缕

目标:

1、 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 学习搓线的技巧。

幼儿反映:

显然,宝贝们非常的喜欢搓长命缕,每天我都要给宝贝准备一批制作的毛线。区域活动或课间休息时,都爱到美工区去搓长命缕玩,有些宝贝一连搓了好几条戴在手上、脚上,有的甚至连脖子上也戴了一条。女宝贝还戴着跳起了舞。

活动五 做龙舟

目标:

1、 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 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活动六 包粽子

目标:

1、 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 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幼儿反映:

包粽子的活动提早已经通知宝贝和家长了,宝贝们可开心了,总是来问我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急切地等待和盼望着。活动那天,宝贝们似乎来的很早,还一个劲地嘱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等一会不要迟到。活动之前的准备,宝贝们已经急不可待了,看者调好料的糯米、粽子壳、线一样样地摆上桌子,他们纷纷要开始动手了。活动中,宝贝们学得可认真,可积极了,一个劲地要求大人帮忙指导。虽然他们包的并不好,有的甚至屡屡失败,但那份积极性和兴趣依然很浓。下午,宝贝们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又说又笑,离园时还带一个回家让大人品尝,成功的喜悦溢与言表。

家长反映:

家长很支持我们的活动,所以当日来了不少的热心家长。在活动中,他们教得很认真很耐心,手把手地指导宝贝如何卷棕叶、如何压实糯米、如何包裹和捆扎。活动结束,家长们还主动帮助我们整理场地,扫地、擦桌、拖地、摆桌椅,一会儿工夫教室就干净整洁了。

六、活动效果与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首先,幼儿的参与很积极认真,通过谈话“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折纸“粽子香袋”、毛线编制“长命缕”、积塑搭建“龙舟”以及家长们共同参加的包粽子等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其次,家长们在活动中也非常的配合,纷纷拿来了香袋、菖蒲等端午节特有的物品,还特地请假来参加包粽子的活动,使活动的开展很顺利!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5

一、选题背景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再次向我们走来,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端午并不是非常了解,对端午习俗中的文化现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问题提了一大堆,多数学生提到端午节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粽子,所以适时组织这次粽情飘香话端午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从年5月开始到6月结束,历时6周。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一周)

2、活动实施阶段(两周)

3、活动阶段小结(两周)

4、成果展示阶段(一周)

四、活动目标

(一)活动总目标:

端午节快要到了,开展关于端午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端午的各种小知识,可以拓展知识面。同时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欢乐气氛中,亦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孩子们形成乐观合群的心理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具体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由来、美食、习俗、庆祝活动、以及端午节的诗词、歌谣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采访、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增强学生对家乡、对人民以及渊源历史的端午文化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文化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1周)

(一)活动目标:

选定主题,设计并完善方案,为实施研究作好设想。

(二)活动过程

1、产生主题,展开讨论

听听端午歌谣、欣赏端午漫画视频、说说过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大家纷纷讲述以往过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粽情飘香话端午。

学生展开激烈地讨论,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有多长的历史了?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端午的传说故事?人们过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等。

2、归纳指导,将相关或相近的问题归在一起

①端午节具体指哪一天?它是怎么来的?有多长的历史了?为什么要过端午节?有没有相关的传说故事

②端午节食品的种类、所食东西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食品的制作材料、端午节食品的制作过程、端午节的食品是否受人欢迎

③自己亲身体验一下,学习包粽子和制作香囊。

④古时候人们过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现在过端午又有哪些习俗?保留了哪些,为什么会这样?端午节的习俗引申出:挂菖蒲艾草、挂钟馗像、吃粽子、端午避五毒、划龙舟等。

⑤历朝历代有哪些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歌谣;谁写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引导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分别取出好听的名称:

子课题一:端午由来大探秘

子课题二:端午美食大荟萃

子课题三:端午才艺大比拼

子课题四:端午活动大搜索

子课题五:端午诗词大传唱

3、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8-9人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兼顾同组异质。

②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子课题的活动方案。(教师随即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重点指导选题要近而小,既贴近生活,切入口小,易于实践。)

4、交流方案,指导完善。

A、各小组组长介绍自己的方案

B、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C、教师指导评价

D、小组修改、完善,确定方案

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①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②准备好一些必要的设备;

③调查、采访或拍摄时要注意提前预约时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同时需提前设计好采访提纲;

④各小组需依据制定的计划,团结合作,共创佳果。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二、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四、结束活动

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