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自纠报告
老地方整理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自纠报告(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自纠报告 篇1
在实验设备管理中心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领导下,为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有序进行,实训室在开学之处就对实训室的安全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全责任制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
为使实训室的安全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实训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卫生安全制度,相关工作由学院分管院长负责,实训室主任和相关实验人员具体实施,采取学院主要领导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层层落实实训室安全责任制,以保障实训室的安全运行。
二、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预防
新学期开始之后,学院安全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对实训室进行了彻底的检查,检查安全隐患,有问题立即解决。
(一)消防安全方面
安排实训室主任认真检查实训室电源开关,灯具以及电线是否裸露,消除火灾隐患,对现有的四台干粉灭火器进行检查,出现故障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新。
(二)水电设施安全方面
在学院的领导下相关人员对照图纸熟悉学校的水、电、网路管理及阀门的走向布局,巡查实训室内水、电设施及时排除故障,确保正常、安全使用及运转,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并对影响教学和有关安全隐患的项目进行处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实训室安全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个别情况下实训室在使用后卫生打扫不够及时;
第二,实训室天花板上出现墙皮脱落现象。
主要整改措施:
第一,加强对试验人员的督导,在实训室使用后及时打扫卫生;
第二,联系后勤部门相关人员,及时对天花板墙皮进行处理,以杜绝安全隐患。
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自纠报告 篇2
我校自普九验收合格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和实验教学的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已有了标准的仪器室、实验室以及规范化的实验教学,设备实施均达到了“二类”学校要求。现就我校实验室的自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实验用房
1、我校现共有7个教学班,有实验室3间,仪器室3间。物理、化学、生物各一间。
2、实验室天花板完整、墙壁洁白、仪器室同样如此,门窗牢固、玻璃齐全,每间实验室均有窗帘,化学实验室有铁门。
(二)设备设施
1、我校实验室共有学生实验桌凳72套。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24套。实验室面积、准备室面积均达到要求。
2、仪器室有符合标准的仪器柜,化学有10个、物理有8个、生物有8个,但有部分仪器柜已被腐烂,特别是化学实验室的最严重,全部仪器都已入柜,存放规范、无挤压现象。另外实验室备有标准的准备桌、演示桌各一张。
3、实验室均符合要求。
(三)仪器设备
我校的仪器设备全部按省教委汇编的《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二类学校的标准配备,仪器齐全、配数量均为100%。
(四)实验人员
我校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均有一名兼职实验员,具有专科学历以上及学科符合要求,都可达相关师资力量要求。
(五)实验室管理
1、我校有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制定的7个制度和学校制定的借用、请购、维修、损失赔偿制度,并悬挂,存放规范。
2、仪器存放做到了分科、分类、定室、定柜、定位;柜卡填写明了清晰,仪器都按规定编号。危险药品无专室存放,但有专柜存放,存放在化学实验室,有双人双锁保管。
3、仪器器材存放有序,帐、物、卡对号,实验员定期对仪器器材进行防护保养,药品瓶都涂蜡并贴好标签,仪器设备完好率大于90%,仪器器材按规定报损。
4、学校实验仪器“四帐“齐全,做到了帐帐相符,帐卡、物相符,并按要求进行了清产核资。
5、实验教学和管理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且各科任教师都有专门实验教学计划和总结。
6、实验环境做到了窗明桌净,备有完整的卫生设施。
(六)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学校领导重视,活动开展正常,科任教师期期有计划、总结,周周有安排、有组织、有纪律、地顺利进行实验,所有必做实验都已全部开出,资料收集整理完整,教研教改成绩显著。
(七)通过认真的自查,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1、由于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实验教师平繁的换,导致现在的实验教师对实验器材不大了解。
2、自制教具由于条件限制不能达到要求。
3、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还不够。
4、一般演示实验开出率达不到100%,其原因仍然是条件限制;分组实验开出率能达到100%;
5、由于每年的实验报告册来到都比较迟,所以前面的实验报告册没有及时批改。
6、由于每间实验室只能坐48个学生,但有些班级的学生人数偏多,实验时学生坐不下等等。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这项工作搞得更好!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自纠报告 篇3
第一章总则
1、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制度。
2、医院和科内实行对实验室的实验活动进行安全管理与监督。
3、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检验科微生物室为二级生物安全标准。
4、检验科负责微生物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第二章生物安全水平
生物安全水平一般可分为四级:
a、生物安全水平ⅰ级:用于已知的通常不引起健康成人感染,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危害甚少的病原体,如大肠艾希氏菌等。
b、生物安全水平ⅱ级:用于具有中度潜在危害的病原的实验操作,主要防止通过皮肤黏膜及消化道的感染,实验室应有进出规定程序,粘贴生物危险的警示标志。
c、生物安全水平ⅲ级:用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能引起严重可致死性疾病的病原体,如结核分支杆菌等。
d、生物安全水平ⅳ级:可用于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能引起致死性感染的高风险剧毒病原的操作。同时还要有内部和外部进行对话的装置,要有应急供气、应急供电和应急出口等。
第三章生物安全操作要求
实验室操作要求分为标准微生物学操作(见微生物操作规程)和特殊操作,前者是指实验室安全的共性要求,后者是指根据特定生物安全的级别提出的特殊要求。
安全装备:为达到生物安全的目的,安全装备包括两部分,即操作设备、生物安全柜。二级实验室必须有可提供一个无菌操作的生物安全柜。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工作服、隔离衣、防护服、工作帽罩、眼罩、面罩、手套,呼吸保护装置及正压气体供应的工作服等。
第四章标本的采集、转运和接收
微生物标本在接收时操作者要穿工作服、带手套和口罩,必要时要戴眼罩,必须在生物安全。
柜内执行严格操作。所有盛标本的容器必须是防漏的。在转运时应密封,标本不可发生泄露。一旦发生泄露,应高压灭菌处理。具有强感染性的标本转运时要严格包装,严格操作。标本的采集应由专人转送,实验室应由专人验收和签收。
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自纠报告 篇4
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的通知》精神,我校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储藏进行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自查情况:
1、没有建立有毒有害实验用品的购买、领用制度以及实验用废弃危化品处置备案制度。
2、实验设施设备、重点部位没有自动监控设施,没有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3、实验用品仓库通风良好,但没有防火防暴设施设备,也不存在定期维护。
整改措施:
1、加强实验室管理员及实验教师培训,进一步强化师生对危险化学品使用操作教育学校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专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及应急知识的学习培训。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实验教师在演示、分组试验前,必须先试做,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2、健全管理制度
应该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定合理的。制度,严格要求实验室、实验仪器使用规范,制订《科学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科学实验室安全制度》、《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科学实验室仪器借还赔偿制度》,建立《有毒有害实验用品的购买、领用、登记制度》以及《实验用废弃危化品处置备案制度》等制度,明确要求、责任,杜绝了责任事故发生。
3、学校制定有关危险化学品申购计划根据危险化学品使用消耗情况,制定购置计划,及时上报校长批准,进行采购。
4、对危险化学品及时验收、存放要求必须两人以上验收、核对、入库,并及时登记到账册,保管好账册、领用记录册等。实验室管理员对危险品的领、用、剩、废、耗的数量详细记录,严格流向登记制度。有专柜存放危险化学品,标签明确、清晰。
5、力争尽快安装自动监控、泄漏检测报警装置以及防火防暴装置。
学校现有危险化学品储藏情况
硝酸2瓶、 2x500ml、酒精5瓶、全部放置在专门的仪器柜中,无遗失、损坏。
通过自查,不仅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也提高了实验室使用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保障师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