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自检报告
老地方整理的信息自检报告(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自检报告 篇1
根据年初教育局工作要点及进修学校工作安排,本年度继续进行农安县信息技术先进校的评选工作。根据上级下发的评检细则文件精神,现对xx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汇报如下:
一、学校自然情况:
鲍家中学地处农安县东南部,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42人,教学班级6个,学生200人。学校建有标准化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电子备课室一个。
二、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综合管理情况:
1、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是xx县地方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xx中学在xx——xx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中对此作了明确规划,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校本课程,开足开齐课程课时,配齐专任教师。学校由于永平副校长全面主抓信息技术教育,成立有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2名,负责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工作。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上制度健全,《鲍家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制度》、《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培训制度》、《农村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校园网管理制度》等均上墙张贴,精细管理。
2、学校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情况纳入考评细则,督促教师积极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应用情况:
1、根据上级课程规划,鲍家中学认真执行,安排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课时,由专任教师负责上课。同时,在学校的“三课”拉练等活动中各学科教师都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设备,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并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效果良好。
2、学校积极配合上级的工作,安排教师即时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工作,并做好二级传导工作。
3、本学期11月11日,xx中学成功开展了教学开放活动,利用新生家长会的机会,向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进行了一次教学开放活动。
4、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行,设备接收正常。除因本学期教学楼加固工程耽误一个多月时间,其它时间都正常接收国家的教育资源。学校有管理员进行管理,并对全体教师开放。
四、培训学习情况:
本学年,鲍家中学的领导和教师积极按上级要求参加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训,并向其他教师进行二级传导工作。“国培计划”、市级远程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教育专任教师培训都有人参加学习培训。
五、特色项目情况:
本学年,鲍家中学孙振兴等参加了全省“理、化、生实验软件应用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上报专题研究课例一份。赵有成、孙振兴参加了县级微型课课题研究工作,并上报课例两件。刘淑辉参加了省级国培计划教学设计大赛活动,并获得二等奖。
信息技术工作是一项关键的教育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抓实此项工作,我们在教学上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进一步加大对全体教师培训的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培养骨干教师,不仅能熟练地操作各种设备设施,而且能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并起到示范作用;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及教研活动,研究如何加强适合学校实际的资源建设。
随着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能使我校办学条件和现代化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更重要的是为我校注入了全新的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和教学方法,必将为我校师生的教学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注入鲜活的内容,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继而为实现我县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信息自检报告 篇2
根据《市委关于组织信息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我局对信息安全检查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对我局涉密载体、重要岗位、敏感人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认真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信息安全
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工作,召开专项工作会议,组织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切实增强干部职工保密意识,确保我局信息安全。会上成立了以纪委书记孟为组织,办公室主任郭敏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会上,与各部门和直属单位主要领导签署了《信息安全领导责任书》,与重点部门和岗位涉密人员签署了《涉密人员岗位保密承诺书》,防止和杜绝了泄密事件的发生。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加强重点部门和岗位的安全保障
我局成立了信息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对此次检查进行了统一部署。一、本次检查对象包括近3年在职和离职人员持有的秘密载体人员。清理重点是机密电子文件和电脑、移动硬盘、软盘、光盘、u盘、录像带等。存储和处理机密信息。局机要档案是保密的关键部门。局机关机要室严格执行保密精神,负责接收和管理信件。目前,我局机要档案馆有两名专职人员负责机要文件的管理。存放机密文件的场所符合保密、防火、防盗的安全要求。机密文件和机密文件通常存放在仓库的文件柜中,密码电报和密钥保存在保险箱中,并定期清洗和检查,以防丢失。收发的保密文件需要办理书面登记、签字和借阅手续。借用机密文件和电报必须经办公室主任批准。收集所有机密文件和资料并归档。复印和复印保密文件必须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机密文件的任何副本应视为原件,使用后应及时收回。联网的计算机未处理机密文件(包括已登记的文件目录),机密文件的销毁已登记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在保密部门指定的销毁单位进行,不存在向废品收购部门出售机密文件的现象。第二,这种清理需要对秘密向量逐一进行计数、检查和注册。如果存在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的隐藏秘密,已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第三,必须恢复的秘密向量会在这个库存中恢复;不应该由个人保留的'电子文档一律删除。
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检查,发现全局系统密矢的安全管理基本良好,没有机密文件丢失。主要问题是: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我局近几年离职、离岗、调动、退休的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都没有保存涉密文件,所以对他们没有专门的清场程序,也没有涉密文件下发后定期核查的记录。局领导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保密意识,建立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完善各项程序,彻底杜绝机密文件丢失,确保机密文件安全。
信息自检报告 篇3
一、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我系严格按照学校安全工作有关规定的文件精神,加强我系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认真负责、严格考评。
二、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不可一日不提,更不可一时不防。我系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有计划地对教职工进行安全预防及养成教育。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和安全会议,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教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要求全体教师根据相关内容渗透安全教育。
三、开展安全工作情况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我系本着“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工作、措施,系安全领导小组每月对全系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安全员随时进行检查,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四、存在隐患
近一年来,经过多次自检均未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通过此次检查,我系仍无安全隐患。
信息自检报告 篇4
教育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助于新课程的实施。信息化教学资源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它可以解决传统单一教学手段难以使学生全面理解、掌握知识的缺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再造,能够促进课程的动态生长。现将学校应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好电教的常规管理。
为了加强学校电教设备与器材的有效使用,定期对全部设备进行维修与清洗。为了使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教师使用的积极性,学校提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加强对教师电教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统计,并将其纳入教学工作的考核之中。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有电教手段的运用,同时还在各班和各专用教室建立了电教课登记表,由各班登记出教时及电教课内容、方法等。现在我校已做到在职教师人人都上电教课,人人都能参与电教活动。
二、信息化资源配备及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做到电教设备一本帐,由总务处负责。20xx年,我校计算机数量为80台,多媒体设备9个,投入资金共计392000元;20xx年新增加多媒体设备10台,共计80000万余元;20xx年,又耗资339000元购置了40台电脑和10套多媒体设备。同时,我校开设3个计算机机房,配备100兆校园数字网,各专用教室和班级设备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平时认真管理好各室的电教设备,勤保养、常维护,做好记录,从而提高了使用的效率。为了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要,每学期都购进了适合学生素质发展需要的科技、艺术、童话等碟片和用于课件制作的一批软件,供学生观看和教师借阅。同时学校严格执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如:机房使用及管理制度、电教设备与资料的借还、使用、管理制度等。在这方面努力做到有记载、有检查、有落实,注重实效,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对现有电教设备与教材资料的使用,提高了对它们的管理水平。
三、重视教师信息培训及应用。
培养和培训一批意识超前操作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是适用好教育信息资源必要前提,为此,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学校在开学初及教研活动中多次对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及交流活动如集体培训、分散练习、年轻技术熟练的教师带老教师等。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研组相结合,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炼,更新观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我校教师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教学案例评选培训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带头人”培训、潍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题会议、全省机器人课堂教学展评和培训研讨活动等。老师们培训回来后都写好培训心得并在全校范围内做了二级培训,从而把新的教学、教育理念带入校园,使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平时能对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动态及时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结合广大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应用及技能的专项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计算机的有关操作与应用,也使青年教师更好地将电教媒体服务于教学,从而促进了学校现代化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数字教育资源覆盖及使用情况
我校认真领会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根据我校研究课题“班班通工程建设”,利用好“电子书包”。近年来学校办学模式逐年扩大,学生人数增加到20xx多人,教师人数也增加到100多名,我校现有教学班48个,每个班级都配备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每个教室下载安装了电子书包,而且认真记录,及时填写电子书包使用记录表,及时反馈,实现了信息化教育资源“班班通”。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的优势,我们把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的应用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扎实推进信息化资源应用。平时都是学生们看着书本死记硬背,电子书包使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五彩的画面,动听的歌谣,而且用动画的形式再现了一个个情境,形式多样,喜闻乐见,教育效果明显。
语文课上,学生可以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欣赏到老师搜集的课文背景材料、图片、课文朗读、解说及疑难解析等内容;数学课上,抽象的理论已变成形象的画面,枯燥的知识已转化为丰富多彩、赏心而悦目的立体动态图象,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和不同的体验。现在教师均能自觉使用课件或网络资源备课、上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人人会和堂堂用的比例有了较大提升,课堂教学面貌有了很大改变,整个学校教学呈现出一种新气象。
信息化应用的最终作用点、效益点在学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每班部分学生提供电子书包,供学生课后学习使用,老师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供学生在开放时间内查阅、上网完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各级领导与教育部门大力支持下,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扎实有效,取得一些成绩,能够真正的服务于教学。为了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在我校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将此项工作一直开展下去,发挥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资源库和资源服务平台,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
①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每周的主题网络教研活动。
②参与方式:集中时段利用协作组进行。
4、网络教研与集体备课相结合
每周选择一个年级的一个课题或单元做网上集体备课活动,并将后续反思及教学实践实录上传到备课专贴中,也可以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注重每次研究的质量。
5、注重校际间的交流,内容以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合作备课;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等为主。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室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承担校本教研任务和市县交流展示活动。
6、学期末进行网络教研成果评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