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践活动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学校实践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为使外出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一路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经研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践育人、活动育人”为目标,以“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参与实践”为主题,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国情乡情,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二、领导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第一小组:组长,组员(12月16-元月20);
第二小组:组长,组员(元月20-2月20日);
第三小组:组长,组员(2月20-3月31日);
三、工作机构
为将学生顺利护送到厂,特成立宣传组、途中安全输送组、保障组、厂内厂外协调组。
1、宣传组
组 长:
组 员:
任 务:
(1)负责出发前的学校宣传,营造浓郁的社会实践氛围。
(2)组织锣鼓队,采用广播宣传等形式搞好欢送。
(3)组织以班为单位,发出倡议,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全员参加。
(4)搞好摄影摄像,全面掌握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手资料。
2、安全护送组
组 长:
副组长:
任 务:
(1)督促车辆提前半小时按序到达指定位置。
(2)组织学生有序乘坐车辆,并明确带车安全员。
(3)中途休息或就餐时,负责组织学生。
(4)到达社会实践活动单位后,负责学生有序住宿、就餐。
3、后勤保障组
组 长:
副组长:
任 务:
(1)具体负责师生的旅途生活保障。
(2)师生到厂后的住宿、就餐、车辆停放。
(3)负责车辆的'联系、编号,确保车辆提前到位。
4、接站和厂内协调组
组 长:
副组长:
职 责:
(1)提前和厂内负责人取得联系,确保师生到达后按时入职。
(2)负责协调厂内有关事宜。
四、前期准备及要求
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形式上采取集体活动和团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为确保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进行,需做好如下准备。
(一)本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专21个班(含快速就业班)的学生,只要年满18周岁(1996年12月15日前)无特殊情况,原则上都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二)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按集团要求厂内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每五十名学生配一个班主任。
(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要备好自己的身份证和复印件(不少于3份)、准备350元车费(多退少补),并要准备好个人的生活用品(换洗衣服、被褥等个人生活用品、牙具等)。
(四)学校与各班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班主任负责与每个学生按照学校要求签订社会实践活动协议书(一式三份),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五)每个班主任还应准备好3个学生花名册,一个是年龄符合要求,去上海的学生花名册,一个是年龄不够十八周岁,去苏州的学生花名册,一个是因特殊情况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留在学校里的学生花名册。
(六)根据往年的经验,社会实践活动人数相对多的厂区,需备用一辆车作为保障,随时处理有关特殊情况,请副校长和215车辆做好随行准备。
五、严肃工作纪律
所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和带队的老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从维护学校发展大局的角度,自觉服从学校决定,时刻在言行等各角度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全力确保本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成功。用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做出自己坚实的奉献!
学校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 指导思想: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如下:每月定一个主题,每个级部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制定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九月份: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年级)1、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关于佳节思亲的文章。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的思亲方面的诗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课后收集描写秋景的'古诗,在班级内召开诗歌朗诵会。
(四年级)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会。
2、中国传统节日由来故事会。
3、诗歌赏析《但愿人长久》、《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年级)1、带领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收集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歌、文章等。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资料汇编成册。
4、举行资料展览会。
(六年级)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收集有关“思念”的诗句,开展赛诗会。
3、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
十月份:谁不说咱家乡好
(三年级)1、阅读有关家乡的文章。
2、收集关于思乡的古诗。]
3、唱一唱自己的家乡。
4、写一写你心目中家乡的样子。
(四年级)1、收集常州名胜古迹资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介绍常州名人。
4、制作小报。
(五年级)1、介绍家乡著名景点。
2、说说家乡的历史名人。
3、夸夸家乡的土特产。
4、展望家乡的未来。
(六年级)1、了解常州的历史和风土民情。
2、开展实践活动,游览常州名胜古迹。
3、小练笔或当小记者介绍家乡著名的景点。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级)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识,包括来源、风俗等。
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
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4、根据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排演小品。
(四年级)1、名文诵读。
2、收集父母对你爱的点滴进行交流。
3、照片里的故事。
4、制作感恩卡。
(五年级)1、(照片展)回忆长大的点滴,感恩父母。
2、(出示奖状或作业本)回想成长的足迹,感恩老师。
3、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
4、欣赏绚丽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六年级)1、为父母做一件事。
2、唱一首歌献给父母。
3、给父母写一封信。
4、开展一次与父母同乐的活动。
十二月份:北小骄傲
(三年级)1、说北小——说一说我们的学校。
2、写北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北小。
3、画北小——挑一处最美的地方画下来。
4、为北小设计一张名片。
(四年级)1、收集班级中为北小添彩的人事,作采访。
2、班级中评选“北小骄傲”候选人。
3、演讲:我是光荣的北小人。
(五年级)1、网上浏览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骄傲”评选,确立评选方向。
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骄傲人物,并准备采访他。
3、为“骄傲人物”设计一段颁奖词。
4、评选出班级里的十大骄傲人物。
(六年级)1、收集身边“感动”的故事。
2、开展一次“感动”的故事会。
3、写一篇专访:令你骄傲的北小人。
4、为北小做一件感动的事。
一月份:展望xx年(迎新春)
(三年级)1、为“展望xx年”为主题制作迎新年贺卡。
2、开展“珍惜时光,好好读书”演讲会。
3、上网浏览“孙中山先生”图片与故事。
4、收集并讲英雄故事。
(四年级)1、收集春联,背春联(网络)。
2、交流春联,学写春联。
3、了解天南地北的过春节的习俗(网络)。
4、介绍一种春节习俗,作一次图片展览。
(五年级)1、小结自己xx最骄傲和最失落的一件事。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春寄语
3、仿写一段新春寄语,制作新春贺卡。
4、许下新春愿望,然后发到班级网页上,学生之间相互留言祝福。
(六年级)1、新春寄语(班级主页)
2、我的xx故事会。
3、制作新春贺卡。
三、关于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应有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教师、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
(二)学生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表达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活动中,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的运用、材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等。
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
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三)教师评价要求
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测评:
1、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2、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
3、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4、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评价的方式
评价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有教学实录、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展示、评比等。
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标兵”评选,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管理网络
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各班级
3、各部门实施计划(在学校总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自行制定具有年级特色 的活动方案)
4、课时安排
我们按教育局规定,合理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二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每周一课时,一学期研究性学习20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并可与少先队,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
5、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指导能力。
6、尽可能多的组织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学校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为了丰富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视野,了解家乡的种植产业,领略家乡与众不同的现代特色农业,感受家乡的秀美景色,感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感悟劳动光荣的美好情操,接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社会实践体验,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本次小学生劳动实践活动。
一、活动目的
1.让小学生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
2.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
3.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体验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时间:20xx年10月13日下午1:00
三、活动地点:神木王家畔蔬菜大棚劳动实践基地
四、活动主题:
体验劳动收获快乐
五、参加人员:四、五年级每班3名学生(劳动委员未参加过劳动实践活动的学生),活动结束后每人写一篇体验劳动的文章。
四、五年级班主任(或配班)各1人,四年级:刘蓉五年级:纠永刚负责本年级纪律安全,有课的请提前调课。
六、出行方式:学校租车到达,步行参观后参加劳动实践。
七、小组:
组长:(总指挥)张晓军
副组长:梁亚萍高晓春
组员:刘蓉纠永刚
安全:刘文平
撰稿:方涛
照相、公众号编辑:高敏
八、安全负责人:班主任及保卫处
九、活动过程:
1.星期三下午1:00在操场集合,集中学生宣布活动主题,说明目的、意义;
2.强调要注意的事项:
(1)首先要注意安全(自身安全、进入基地大棚内的安全),进入棚内不可乱动基地的水电设施等;
(2)进入大棚不可乱跑乱窜,要服从领队的统一安排,按活动路线参观,不可擅自行动;
(3)参观时,不可随意拿取或破坏室内设施设备;
(4)进入种植区避免踩踏,更不可私自采摘;
(5)在向种植员询问农业知识时要做到严肃认真,有礼貌;
3.活动结束要求每人完成一篇实践记录表。
十、活动路线
三小乘车出发----大棚实践基地----参观各类种植物大棚(听随工作人员安排)---劳动实践---合影留念返回学校
十一、活动要求
1.各带队老师认真做好学生的参观路线及内容安排,让学生学有收获,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时的绝对安全。
2.要求学生须遵守纪律,服从学校统一安排。确保社会实践的安全和活动的顺利开展,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参观地的每一株和当地财物、公共财物,要加强自我服务管理意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十二、注意事项:
1.从遵纪、礼仪、劳动光荣、实践体验等方面进行一次专项教育,为社会实践做好准备。
2.安全第一,学生一律穿校服。
3.以班级为单位管理,班主任与分到各班的老师共同管理学生。班主任事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各组安排组长负责清点人数,召集本组人员,遇到情况及时汇报。
4.下午1:00集合,4:00集合回校。
5.班主任手机号码留给学生,班主任记住领队的电话,遇到情况及时反映。教育学生万一走散可站在原地不动或打电话或找管理人员。各班学生跟好本班带队老师,不准个别行动。
6.爱护公物、文物,不大声喧哗。遵守基地管理制度,不乱丢瓜果壳,做文明参观者。
7.请所有师生保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防止丢失和损坏。
学校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为增强学生国防意识、组织纪律意识、合作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好的意志品质,提升新时期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在初中部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地点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穗丰村16社穗华心素质教育培训营地
二、活动时间
8月27日(周一)──8月30日(周四)
三、活动费用
100元/人/天,共400元(费用包含:吃/住/训/教官/来回接送车费)。于8月25日上午8:30至11:30在学校一楼交费。
四、出发时间
20xx年8月27日8:30学校集中乘车出发。
五、活动所需携带物品
1.衣服:营地提供社会实践服装(闭营结束时收回),自备衣裤2-3套,袜子;
2.鞋:运动鞋,拖鞋一双;
3.生活用品:洗脸盆,水瓶、水杯、牙膏、牙刷、毛巾、衣架、洗衣粉,常备药品,花露水、风油精等驱蚊用品及防晒霜等。
4.学习资料:文具、笔记本等。
备注:
1.用餐标准:学生10人一桌,八菜一汤;
2.住宿标准:学生住基地营房,10-12人一间(上下铺),独立卫生间、空调、独立卫生间、热水;
3.有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或其他潜在疾病的学生,务必提前向班主任说明情况,拿医院诊断证明,以书面形式向学校请假(联系人:唐婷主任:xxxxxxxxxxx)。社会实践活动期间也要特别注意安全,因病等原因不能继续参加训练的`同学,要及时报告教官和指导员,确保平安顺利完成活动。
学校实践活动方案 篇5
一、 方案形成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在县局和乡教育组的引领下开头起步,九月底,教育组成立综合实践可的中心教研组,我校的刘xx和李xx两位老师是其中的成员,十月初,我们开头谋划活动方案,与此同时也查找了相关理论,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本学期为了搞好起步,以便总结阅历,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分为了中、高两个年级组,并分别制定了活动方案,乡教育组赐予了确定。
二、 主题活动的初步尝试状况
1、科学课与综合实践课的整合尝试
六年级的《我学蒸馒头》活动,在讲科学课本第六课《生活中的真菌》,讲到xx时家里常用的酵母也是真菌,也可以食用,为了让同学体会真菌这一珍贵的生物资源,而生成的主题。目前同学已将自己的成果间续拿到学校,已进入评价与成果展现阶段。这个活动应当属于劳动技术教育的范畴。
五年级的《家庭xx》,是结合科学课本第十课活动2开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同学剪切图片或拼接图来完成,让同学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植物和动物,从而让同学更加珍爱自然。此活动已进行完毕,效果良好,尤其是展现几个做的不错的同学的成果时,看出同学从中获得的胜利的喜悦。
2、培育同学良好行为习惯与活动课的结合
依据三四年级的同学年龄特点和当前同学消费的状况,以及我校提倡的逐步培育同学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要求,生成的《我的小账本》这一主题,目前正谋划预备实施。
三、 对同学综合实践课的评价状况
我校为每个同学都预备了成长记录袋,真实记录同学在活动过程的做法与想法,五六年级已基本成型,对同学的成果在评价过程中也进行了照相,这样做也鼓舞同学参加的乐观性。也为以后对同学的综合评价留下相关材料。
四、阶段总结
上述关于方案的形成和所谓的主题活动,还不能完全称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能算是它其中的一部分,关于主题的确定,主要还是以老师提出的讨论主题为主,没有让同学经受从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到转化为主题的过程,至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则是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还有总结沟通阶段、成果展现评价、活动档案袋的利用等诸多方面等亟待讨论探究。
五、存在的困惑问题
1、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要老师有一个执着的精神,怎样营造这种精神的氛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惑问题之一。
2、 相关老师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
3、 综合实践课的路子还摸不清,怎样才能指导一次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值得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