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教师上岗培训班交流发言稿

2025/04/12演讲稿

老地方整理的教师上岗培训班交流发言稿(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上岗培训班交流发言稿 篇1

经过学习培训,聆听了各位老师多年来的切身经验体会,我真切的感受到邗中的老师是如此热爱这所学校,如此热爱教育这项事业,江邗中学真的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能够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觉得不甚荣幸!

首先在这次学习中我对江邗中学有了更详细更深刻的了解,从1956年学校建立,以及学校经历的一次次挑战和飞跃,一直到今天成为首屈一指的名校,邗中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和付出可以想见。作为一位老邗中,陈军老师在说到这些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校的热爱以及身为一名邗中人的自豪和骄傲。我想,看一所学校是否优秀最直接可见的指标就是这里的老师是否热爱在这里执教,是否热爱这所学校就像热爱自己的家园,从各位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这份热爱。

朱荣晖副校长在培训学习的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作为一名邗中的教师,一定要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这也是我的第二点体会即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永不停歇的动力来源。大学的教育学课本上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以及必备的教育学知识。这里面没有提到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对教育事业怀抱着热爱应该对学生满怀关爱,我想这并不是说爱是不必要的,而是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爱是太基本太不言而喻的要求了,从一个人想要成为一名教师开始他就应该已经在心底准备好去爱去付出了。

关于这一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做了13年班主任的马俊老师,在此之前我曾在学校见过马老师,她总是笑容可掬亲切耐心,听她讲话真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当时我就想这一定是位受欢迎的老师哪个学生会不喜欢这样温暖的老师呢。昨天听她跟我们介绍这十几年来做班主任的经验和体会,听她讲怎么跟学生交流沟通怎么在小小的细节上去关心帮助学生,怎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说到因为她的一些帮助学生最后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时马老师笑得特别灿烂,好像是自己的孩子考了好成绩,而有的同学一直没有能够改变,马老师觉得很黯然和自责,这些心情和感受是只有当你真正去关心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有的,这正是马老师说的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爱与付出。

回首我在学海生涯遇到过的那些老师,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都是真心为学生付出,真心爱护学生的老师,即使当时尚不能理解一些老师的做法,现在回想起来竟是老师的良苦用心,而当时就给予我温暖爱护的老师则像人生旅途上的明灯,指引我前进的道路和方向,让我不至走入歧途,让我总是能够收拾疲惫的心房重新整装待发,继续上路。那些关怀那些帮助伴我走过年少稚嫩的岁月。我希望在我以后执教的日子里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给予我的学生帮助和指引,哪怕只是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一丁点的真面力量呢。

我的第三点体会则是关于如何正确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陈军助理在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教师要把握与学生交流的度,应与学生保持必要的距离感。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前面提到教师要爱护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是任何一个和孩子没大没小不分上下的父亲或者母亲都是失败的家长。一名成功的教师应该是既民主又有威信的。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把握好学生的发展方向,否则就像船失去了舵手,行而不远。要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呢?我觉得首先教师要做到专业素养够硬。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必须要在专业方面有足够的积累和经验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也才能在专业知识上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学习旧的已有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进行充电和扩展,所谓学无止尽。其次我觉得一名教师的威信还来自于它的品德素养,昨天潘竹娟老师也强调了这一点。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一个人的品德素养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有几十双眼睛看着,直接关系到学生心中的形象和威信的建立。然而这只是说的外在的表现其实真正需要修炼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只有从内在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积淀才能在外在上散发出来,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上。

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在修为,我想最主要的途径还是多读书。我一直认为书籍是人类思想的结晶,读一本好书无异于和世界上最伟大的灵魂做一次醍醐灌顶的交流,亦如听一位良师益友的谆谆告诫和循循善诱。昨天陈宝定老师讲到我们至少每年读一部教育着作,写一篇读后心得,可见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当然要提升修养还要博览群书而不是只读和专业相关的书。潘竹娟老师讲的我们需要广博的人文知识即是说我们应该涉猎各门学科和领域而不该囿于自己狭小的世界里。不过单单读书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去体会反思和总结。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光会学习积累知识而不会思考的人是一张空洞的记忆卡,虽然不断存储但是不能内化和提升,体现在行为上即是没有进步和改善,体现在表象上正如一朵没有芬芳的花朵。

岗前培训对于我而言实在是受益匪浅,在思想上实践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让我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我会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反思,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上岗培训班交流发言稿 篇2

历史见证它的成长,荣誉证明了它的成就。经历了54年的风雨春秋,邗中不仅由原来的乡间县中发展到现在的国家级示范高中,而且在教育方面不断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提出的“道德课堂”的教育理念更是享誉省内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课改提出了“素质教育”,但大部分学校仍旧改变不了“分数本位”的传统思想。很多学生还在饱尝“应试教育”的“摧残”,终日唯分数是瞻,遨游题海。邗中创新性地提出了“道德课堂”,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建构了由“教室课堂”、“校园课堂”、“社区课堂”组成的.“道德课堂”的课程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为了学生,发展学生”,而这一切的一切也没有与良好的学业成绩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反而使得邗中越来越好,培养出大批“德业双馨”的学生,逐步成为省市教育领域的领头燕。这一个又一个的辉煌都是每一位“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老师凭借着坚韧不拔、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日后这些辉煌不仅是我们的骄傲,更鞭策我们不断努力,尽快融入这个集体,为学校的做出贡献。

教师上岗培训班交流发言稿 篇3

蜀岗西峰、瘦西湖畔座落着一座花园式的校园,她就是——江苏省江邗中学(集团)。看,她那么毅力挺拔、那么骄傲地扬着她的头颅,含笑望着远方。是的,她有资本这么骄傲,有能力笑傲群芳,因为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历经风雨,从一所不知名的乡村学校走向如今的辉煌名校,她的身上有着太多的故事,以及令我们敬佩的成绩。

透过她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一代代奋进的邗中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拼搏与努力奋进,才有了如此辉煌的'邗中。邗中人善于抓住历史的机遇,一步步努力壮大;邗中人也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困难中勇猛直前;邗中人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品质,他们“小事做出品味,大事做出精致,凡事做出特点”,正因为一代代邗中人的努力与坚持,才有了如此坚强的邗中。如今,我也成为一名邗中人,为此,我感到自豪与骄傲。

教师上岗培训班交流发言稿 篇4

学校领导和老教师们的精心准备让我有了一份感动。整个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内容却非常丰富,各方面的准备非常周全,流程的设计更需要策划者巧妙地构思和反复的斟酌。由学校如此的投入可见,领导对培训效果的期待和对我们新教师的重视。作为一名刚刚加入邗中的新教师来说,这份礼物让人感动。

透过此次培训活动,我看到了邗中教师的才情和无私,使得初次接触邗中的'我们能感受到学校整个教师群体的真诚、奉献和凝聚力,这让我对教育教学工作增添了一份信心。特别校长对我们生活个方面的考虑是那么的细致,从住宿到吃饭,从理发到娱乐活动,方方面面,这份细致让人感动。这也让我们知道了“大事做到细致,小事做出品味,凡事做出特点”。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在邗中老教师对新教师无私的帮助让我感动,学校为了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形成了各种机制,相信在这个“青年教师的摇篮里”我们定能更快的成长起来。

教师上岗培训班交流发言稿 篇5

邗中的“合道德”教育站在哲学的高度来阐释教育教学,不仅仅强调学生的成功和成人,发展与成长的有机统一,“合道德”教育还提倡教师的成功与发展。“合道德”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实施“合道德”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在于建设“合道德”的教师队伍。通过昨天一天的了解和培训,我充分了解到邗中在这一点已经做的非常好,我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一理念的践行者而感到骄傲。

邗中是一所名校,是一所大气的'名校,是一所有品质的有特色的名校。在邗中这个大熔炉里,作为一个新教师,确实感到压力很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这个高手云集的地方,我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我觉得,还是应该回归到教育的初衷上来——德育。在德育的前提下,修能日新都有章可循。

我自己应该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合道德的教师,我教育出来的学生,不管他们贫穷与富贵,卑微与高贵,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论作用大小,都是发挥了自己的能量,不论物质占有多少,都是精神上的富有者。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不但有求生的技能,更有适应于生活的心境,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能够真正的享受生活,快乐生活,在快乐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就是他的老师最成功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