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调查报告
老地方整理的雾霾调查报告(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雾霾调查报告 篇1
说起雾霾,就连我四岁的妹妹都知道是什么东西——那该死的,朦胧的,呛人的一大团灰尘。对于雾霾,你一定有许多想问的:雾霾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20xx年的雾霾严重吗?人们对雾霾的看法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就挑选了几个问题,调查了同学们的看法,又上网搜集到了真相。请看——
这是我从网上搜到的一些资料:
全省平均雾霾日数为23.8天,较常年同期偏多8.2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如此严重的雾霾天,大家的看法又是什么样的呢?
问题一:你关心20xx年的雾霾吗?
在我的29份有效数据中,26个人表示“关心”,占89.7%。2个人表示“不关心”,占6.9%,4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很无聊”,占13.8%。可见,大部分的人还是十分关心我们一日不如一日的天气的,这很好。那么,这雾霾究竟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问题二:你认为雾霾主要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
在29分数据中,有14人选了“汽车尾气”,占48.3%,2个人选了“烧煤”,占6.9%,8个人选了“放烟花”,占27.6%,5个人了“其他”,占17.2%。可见,有近半的人都认为,汽车尾气所产生的污染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
这只是同学们的看法。那么在这些只言片语的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呢?雾霾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
雾霾是因为汽车排放尾气,工厂排放废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等所形成的。
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汽车尾气。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量也越来越多,对城市空气中PM2.5的“贡献60%左右。二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根据研究,道路扬尘是PM2.5的主要来源,占PM2.5来源的20%左右。三是工厂制造出的
二次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这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
看来,雾霾主要由下面几个因素造成:1.汽车尾气2.工业废气3.燃放烟花爆竹4.烧煤取暖5.垃圾或秸秆、木柴等燃烧时产生的烟尘。
调查感言:虽然这只是对雾霾的一个探究,但雾霾代表的却是整个地球日益恶化的环境。这种恶化关乎你我,关系着全人类的命运。今天是“灰霾滚滚”,再过几年可能就是“毒气涛涛”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做的不光是调侃、抱怨,更重要的是行动起来,仔细想想如何解决这样的困境。再过几天就是植树节了,在这里,我号召大家一起去植树,让雾霾从此消失!
雾霾调查报告 篇2
·调查背景:
20xx年3月4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中国中科院院士、政协委员姚檀栋当着习的面背了几句被大家调侃的《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阴霾,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现场发出一片笑声。雾霾,这个已经人尽皆知但却无人能敌的“坏家伙”到底是什么?来自哪里?又如何去治理呢?为此,我通过实地观察、上网查资料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查。
·雾霾现状: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简称: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xx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xx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__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xx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什么是雾霾及雾霾天气的成因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霾,也称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到的是
PM10,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雾霾天气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会导致的危害
雾霾天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湿度大,人体无法排汗,诱发心脏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
雾霾天气易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些包括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并粘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肺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防护措施及建议
1.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
2.晨练应限制: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3.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
4.饮食方面: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吃含有维生素和钙类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等润肺食品。
·调查问卷
针对愈发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到了周边居民对雾霾天气的了解状况。
调查的问卷及数据如下:
1、您对本次雾霾天气是否关心?
A.关心81%
B.不关心5%
C.没想过14%
2、您是否知道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A.非常清楚15%
B.有所了解67%
C.不太清楚18%
3、PM2.5的标准中文名是?
A.悬空细尘14%
B.微尘21%
C.超细悬空尘颗粒65%
4、您是否对本次雾霾天气采取了防御措施?
A.未采取56%
B.已采取21%
C.打算采取23%
5、雾霾天气对您有何影响?
A.出行22%
B.健康32%
C.心情46%
6、在雾霾的天气下,您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出行?
A.步行48%
B.自行车4%
C.私家车5%
D.公交车41%
7、您认为造成雾霾天气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A.人为造成76%
B.大气气压不稳4%
C.氮化合物增多20%
8、对于近年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您有什么态度或看法?
A.应分日限制尾气排量64%
B.应减少燃放烟花21%
C.与我无关15%
·调查总结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人还是关心并基本了解最近的雾霾天气的,但真正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却很少。
大多数人认为雾霾天气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心情,健康其次。而出行时,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步行或公交车,相对
于私家车来说,确是环保太多了。同样,在出现雾霾天气时,也还是有人会选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不过是少数。
对于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大家看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正如前一段时间存在大量的焚烧秸秆现象一样。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例如分日限制尾气排量等。而减少雾霾的产生,确实需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家庭生活排放的污染物等。而做到这些却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单独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
雾霾调查报告 篇3
调查背景: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人们的无节制性开采,污染气体肆意排放,导致我们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天天被雾霾所笼罩,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环境的污染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需要我貌同去保护。
实践时间:20xx年x月
实践地点:中国
实践内容:调查中国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的原因、现状、危害及政府的解决措施。
实践方式:关注新闻媒体、走有关部门、向有经验的前辈询问.了解、自己观察登记
一 、什么是”雾霾”
雾: 在水气充足、微风及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霾: 指原因不明的因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Pm2.5:PM2.5是指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
二、雾霾的成因
(一)自然环境的原因。
一方面,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气层比较稳定,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5%,出现为近10年最高,频繁出现的稳定天气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一方面,因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尺度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范围静稳天气的原因,沙尘的叠加,偏南气流,湿度,水汽使干细的粒子迅速膨胀,也催生了雾霾形成。
(二)环境污染的原因。
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凶,使用柴油的型车是排放PM2.5的“重犯”包括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进一步催化雾霾天气的形成,加剧雾霾发展。雾霾形成的另一个原凶,是冬季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及有机物、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这些悬浮污染物在静稳空气中产生化学应,转变成的粒子,也促进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地理环境的原因。
现在城市里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促使静风现象增多,导致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中形成空气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最终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应场所加速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四)追求经济发展的原因。
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追求GDP本身没有错,错在盲目上。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事,我们非要几十年就完成,殊不知我们同时也是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制造了几百年的污染。另外对于引进外资各国都有规定,而像我国这样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没有第二家,其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给全世界的知名企业打工,然后把利润送给人家,把污染留给自己,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又污染了生存的环境。同时,为扩内需,没有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道路承载的能力,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国人购,忽略这么多汽车尾气对气污染的后果,据专家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PM2.5的20%25%。国人为图方便,企业为了赚钱,国家为了GDP,当然污染的后果不仅催生了雾霾的产生,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三、 雾霾的危害
1. 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2.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调查报告 篇4
什么是“雾霾”:
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雾霾的危害:
1、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包括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和变异性咳嗽等,多与近期气温下降、雾霾天气有关。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比这多100倍。
2、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3、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国内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遭遇类似的情况,当中虽有一定的气象因素,但最主要还是粗放式无序发展带来的恶果。应该看到,雾霾并非一般空气污染,它可能对公众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952年伦敦大雾中,据官方统计就有逾4000人丧生,有环保专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
4、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雾霾的形成:
雾:空气中的水气遇到接近地面的冷空气,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雾是小水滴,和霾相比,雾是比较纯净一些的。
霾,通常是指灰霾,也就是空气中的微小颗粒,直径1到2.5微米之间,霾和雾的主要物质不一样,雾是液态水,霾是固体灰尘。
雾霾天气是指:大气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这种情况的大气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称为雾霾天气,但这种天气非常少,因为要满足大气湿度介于80-90%之间,通常是雨后,而下雨会把大气灰尘过滤掉,雨后的大气一般灰尘较少,不易形成霾。
那雾霾天气有没有呢?有的,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雨雪过后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因为天气同时具备雾和霾的形成条件。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其次是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这使得低空中的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
中国的雾霾:
中央电视台《新闻1+1》报道,我国中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检测数据都超过了30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严重污染。
雾霾天气导致道路管制、企业停工、机场关闭、港口停运,并使得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在多地的医院,患上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在大幅增加,北京部分中小学的体育课甚至改在了室内进行。这样的天气下,很多人希望空气净化器和品种繁多的口罩能带来一些帮助。
中新网电综合报道,连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因雾霾天气造成重度空气污染的现象,引发了港台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香港《南华早报》形容北京遭遇的浓密雾霾“令人窒息”,空气质量的污染程度达到了“危险”的水平。
近期,由于冷空气较弱,多地气温回升,雾霾天气大范围伺机而入,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受到影响,而大雾给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截至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甚至一度逼近1000。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早晨到上午,京津地区、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江苏中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南中南部、贵州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中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怎么预防雾霾带来的危害:
防大雾疾病方法:
1、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2、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3、雾霾天气少开窗
很多人习惯开窗通风。可如果雾霾一整天不散,是该开窗通风还是紧闭门窗呢?李智指出,雾霾天气里,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这个季节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对策一:少出门
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xx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骑自行车,避开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以及开车多的路段,避免吸入更多的化学成分。也最好不好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减少pM2.5做贡献。
对策二:少抽烟
卷烟、雪茄和烟斗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多属于pM2.5范畴的细颗粒物,烟草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69种致癌物和172种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抽烟者本身和吸入“二手烟”受众的身体健康,在这种灰霾天气下,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抽烟者近几日不论是外出还是呆在室内,应当尽量少抽烟。
对策三:少开窗
专家表示在灰霾天气,尽量不要开窗。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同时,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对pM2.5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
对策四:选对口罩
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要购买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N95口罩,取下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
对策五:做好个人卫生
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以防止pM2.5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同时要避免呛咳。除了面部清理外,身体裸露的部分也要清洗。
对策六:清淡饮食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除此之外,自制润喉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解决嗓子干燥、咳嗽的问题,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危害。原料为:石斛、百合、麦冬各3克、大枣2枚,冰糖2粒。用法:加开水150毫升,泡服。一料可冲泡2-3次。
雾霾调查报告 篇5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调查问卷
针对愈发严重的雾霾天气状况,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周边居民对雾霾天气的了解状况。
调查的问卷及数据如下:
1、您对本次雾霾天气是否关心?
A.关心 79%
B.不关心6%
C.没想过15%
2、你是否知道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A.非常清楚15%
B.有所了解67%
C.不太清楚18%
3、PM2.5的标准中文名是?
A..悬空细尘 14%
B.微尘 21%
C.超细悬空尘颗粒 65%
4、您是否对本次雾霾天气采取了防御措施?
A.未采取55%
B.已采取21%
C.打算采取24%
5、雾霾天气对您有何影响?
A.出行 22%
B.健康32%
C.心情46%
6、在雾霾的天气下,您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出行?
A.步行48%
B.自行车4%
C.私家车5%
D.公交车41%
7、您认为造成雾霾天气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A.人为造成 76%
B.大气气压不稳 4%
C.氮化合物增多20%
8、对于近年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您有什么态度或看法?
A. 应分日限制尾气排量63%
B. 应减少燃放烟花21%C.与我无关16%
调查总结: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人还是关心并基本了解最近的雾霾天气的,但真正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却很少。
大多数人认为雾霾天气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心情,健康其次。而出行时,更多人还是愿意选择步行或交车,相对于私家车来说,确是环保太多了。同样,在出现雾霾天气时,也还是有人会选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不过是少数。
对于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大家看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正如前一段时间存在大量的焚烧秸秆现象一样。许多人认为应该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例如分日限制尾气排量等。而减少雾霾的产生,确实需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家庭生活排放的污染物等。而做到这些却不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企业单独可以做到的,这是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
雾霾及其成因
什么是雾霾?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
霾——霾,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
能使大气混浊。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雾霾天气的成因?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霾的危害
雾霾天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湿度大,人体无法排汗,诱发心脏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
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些包括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并粘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肺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对于雾霾天气的建议
在此种极端天气中,市民应怎么做才能减少对身体危害?吃什么才能提高免疫力?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相关专家逐一进行了解答。
一、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二、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
三、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四、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五、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六、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特别针对青少年来说:
青少年身体发育不完全,灰霾天气灰尘、颗粒会通过孩子们的呼吸道直接侵害其健康,
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发生。对儿童的防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通过学校的'宣传和知识普及让儿童对雾霾天气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和感官认识。
其次,提高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方法意识。
再次,减少室外活动,将户外活动改为室内活动,从而减少灰霾对儿童的影响。
此外,在平时的生活中,毛绒玩具表面的灰尘、细菌较多,尽量少给孩子玩或常清洗,让孩子的活动远离污染严重的交通干道,临街住的,避免在交通高峰期开窗通风。
总结
各地雾霾天气的出现,本质上是环境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的提醒。对于城市的居民而言,它既是对现代社会触碰自然底线的警告,也是对人类侵犯大自然的警告。当然,还是对城市居民肩负保护环境的责任,维护地球生态自觉性的考验。面对雾霾天气,人们需要的是共同减少污染的一种决心与信念,也需要实际生活中的改变。
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一个清新秀美的生态文明城市,也将离我们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