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2025/04/14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们对自然角中的动物、植物、种子发芽变化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有不少幼儿挤在一起观察,并争论着它们的变化情况。于是,我们就在班上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变化吗?它们是怎样变化的呢?发动师生共同收集事物变化的材料,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活动。

二、过程实录:

活动一:找变化

活动目标:

1、懂得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

2、对大千世界的变化产生好奇心理。

活动准备:

1、人成长变化的照片。

2、动物:①(小鸡-母鸡-鸡蛋)渐变图②青蛙成长过程渐变图

3、植物:①(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渐变图②(树木发芽-长叶-枯黄飘落)渐变图

4、气象表(晴天、阴天、雨天),(昼夜)变化图

5、四季特征变化图

6、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幼儿各自根据收集的材料,大胆介绍事物的变化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东西在变化?它们是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和小朋友不一样的发现告诉大家。然后教师有目的地利用实物投影和幼儿一起归纳出人的变化规律,(从婴幼儿→少儿→中青年→老年)以及动物、植物、气象、白天黑夜、四季等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事物的变化过程。

2、懂得世上的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提问:"在我们周围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发生变化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扩展讲述。为了使幼儿进一步懂得世上的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我又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世上有没有不变的东西?"目的.是引起幼儿争论。在讨论世上有没有不变的东西时,幼儿的争论相当激烈,有的幼儿说电视机是不变的,有的幼儿说电视机时间长了会变旧的。这时教师应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争议,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对一些变化比较慢的事物容易发生混淆,如房屋、电视机等,争议比较激烈。当幼儿争论不休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通过对比来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幼儿达成共识--原来世上的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只不过有的变得快,很容易发现,有的变得慢,不容易发现。为了让幼儿了解事物变化与人们的关系,我有意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一想,你们家住的高楼是怎么变来的呢?"于是就自然地导入了第二个活动。

[本活动,幼儿好象在进行一次学术交流会,幼儿完全以主人翁的学习态度参与本次活动,并通过自身探索,寻找事物变化的过程,在相互交流、讨论、争议的基础上得到了--世上万物都在发展变化的结论。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幼儿积极思考,通过多种途径来发现自然界中很多事物的变化过程。]

活动二:谁能变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是最聪明、最能干的,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变化。

2、发展观察、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录像片:人能使泥土→砖坯→烧窑成砖→建成高楼

活动过程:

1、初步体验到人是很聪明很能干的。提问:"高楼到底是怎么变来的呢?"幼儿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片,看完后引导幼儿展开讨论:"高楼到底是怎么变来的?""是谁使泥土变成了砖,砖又变成了高楼呢?"幼儿充分回答。通过观看录像片、讨论等形式,使幼儿知道人能使泥土变成砖坯,把砖坯烧成砖,工人叔叔用砖建成高楼。从而使幼儿初步知道人是很聪明很能干的。

2、进一步体验人是最聪明最能干的,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变化。通过提问:"人还会使哪些事物发生变化呢?"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这里教师给幼儿留有极大的思考空间,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幼儿的思考出现间断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加以思考。如有的幼儿说:"人可以使布变成衣服、毛巾。人可以使面粉变成馒头、面包"等。幼儿回答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整个活动中,孩子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了人的聪明与能干。并懂得人还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变化。为了让幼儿体验到自己也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我以提问激发孩子继续探索学习的兴趣,"你能使事物发生变化吗?"这时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有动手操作的愿望。于是又自然地导入了第三个操作活动。

[本活动借助录像片,人能使泥土变成砖坯,烧成砖,最后用砖建成高楼,通过观看录像片,提问等形式激起幼儿展开热烈的讨论。整个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在活动中幼儿的口语、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知道了人既聪明又能干,还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变化。]

活动三:我会变

活动目标:

1、会用做、折、剪、捏、画、吹、印、染等方法表现事物的变化。

2、具有探索事物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手帕、白纸、彩笔、各色蜡光纸、剪刀、橡皮泥、泥工板、气球、颜色水、积木、盐、糖、冷开水、绉纹纸、牛皮筋、各种废旧的盒子、矿泉水瓶、泡沫、颜料、卡纸、固体胶、双面胶、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操作活动。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激发幼儿动手探索的兴趣。"老师知道小朋友很聪明,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你们会把这些材料发生变化吗?"老师鼓励幼儿根据现有的材料大胆操作,运用做、折、剪、捏、画、吹、印、染等方法使物体发生变化。幼儿可以自选材料,自由结伴进行操作,使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为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我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变好一样后,还可用其它材料再去变一变,看谁变的东西多。如有的幼儿把红色的水和黄色的水混在一起变成了橙色的水后,又把废旧的泡沫变成了飞机、轮船等。而教师的作用是主要帮助和指导在技能方面遇到困难无法继续的幼儿。比如:有几个孩子想把几个矿泉水瓶连起来变成一列小火车,可用橡皮泥粘不住,于是我就想办法帮他们在瓶的底部开了个小口,把瓶头塞进去,这样一个接一个,一列小火车就成了。

2、讲述自己的操作变化。教师通过提问:"谁愿意把你的变化介绍给大家"以激发幼儿上台讲述的兴趣。通过讲述活动既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使幼儿对大千世界的变化会产生更深的好奇心。同时也激起幼儿想展示作品的愿望。

3、展示幼儿作品。设立"我会变"作品展览角,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愤中结束本次活动。

[操作的过程同时也是探索的过程,这是一次既有趣味性又有实践性的活动。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难易程度不同,内容比较丰富,所以深受每个孩子的喜欢,因此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相当高。在操作时幼儿的想象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尽可能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间,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最后通过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变化并展示幼儿作品,使幼儿感受到了成功喜悦的同时,更增添了几份自信。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三、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是有孩子们的兴趣引发的。整个系列活动,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并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争议,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幼儿在本次活动中,懂得了世上的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知道人是最聪明、最能干的,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变化。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与操作活动,思维、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当幼儿看到自己的操作成果时,更体验到自己也是个很聪明、很能干的人。这对幼儿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也许将来的世界,会被他们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的:

1、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充分享受阳光,培养良好心态,增强孩子体质。

2、基本体操训练,发展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3、户外器械活动包括组合玩具、攀登、小型器械活动,提高孩子的.操作及控制能力。

4、在户外进行各类游戏,通过游戏发展孩子走、跑、跳等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及平衡性。

活动内容

二月份:

1、队形练习:要求孩子听口令整齐地做动作。

2、早操训练:规范动作,带孩子到操场上练习。

3、滚球:孩子分组滚球比赛。

三月份:

1、练习四散跑、双脚向上跳、训练手脚协调能力,练习拍球。

2、练习原地纵跳,要求落地屈膝,保持平衡。

3、踩高跷:练习平衡技能。

四月份:

1、跑步:教孩子掌握跑步技能,锻炼身体。

2、大型组合玩具:训练孩子各种综合能力。

3、跑步比赛:提高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月份:

1、继续加强队列练习。

2、攀登墙:发展孩子攀爬能力。

3、沙包:练习相互的协作性和投掷的准确性。

六月份:

1、练习四散跑、双脚向上跳、训练手脚协调能力,练习拍球。

2、跳圈: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

以上活动针对孩子方方面面进行学习培训,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刺激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同时也为了增强孩子的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健康。

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篇3

一、设计思考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

二、主题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有关活动,乐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3、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三、活动准备

1、各色彩纸若干,作画工具

2、收集各种月饼盒子布置活动室。

四、活动安排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们知道中秋节要吃什么吗?

制作纸灯笼

(一)导入活动

师:为了迎接中秋节我们做一些灯笼来装扮教室吧。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幼儿园大班中秋节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能回忆我吃过的月饼,在月饼上画出图案。

2、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引起对中秋节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水彩笔、范例、纸环境:幼儿在家尝过各种各样的月饼

活动过程:

1、回忆讲述:我吃过的月饼是什么样的?月饼上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幼儿、老师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上画出图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规律排列的。

3、幼儿练习,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

4、展示讲评:我画的月饼数月饼。

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的:

1、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通过自己动手包汤圆和制作花灯,提高动手能力和感受制作的'乐趣。

活动时间:2xxx年3月3--4日

活动准备:花灯制作的各种材料,汤圆的制作材料,有关元宵的相关资料

活动形式:以班为单位开展相关的庆祝活动

具体活动安排:

3日:各班制作花灯

4日:

8:45—9:20 了解元宵的相关来历和习俗

9:45—10:30 各班包汤圆

3:00—3:30分各班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吃汤圆

幼儿园大班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的:

1.在团、搓、压等泥工活动的技能基础上,借用辅助工具(剪刀、黑豆、毛线、牙签等)塑造各种动物的形象。

2.启发幼儿用画、包、扎、剪、贴等技能,将废瓶装饰成瓶子娃娃。

3.了解编织的方法,能用皮纸交错编织,体验编织的'乐趣。

4.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

第一组泥工:小动物

橡皮泥、泥工板、剪刀、黑豆、毛线、牙签等。

第二组手工:纸杯娃娃

人手三个方便纸杯、毛线、剪刀、卡纸、皱纸、广告纸、双面胶。

第三组编织:

画好的水果皮纸人手两个、长方形皮纸、剪刀等。

2.每种手工的范例作品。

3.教师准备好每种作品的展示台。(用蛋糕盒子做底盘)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1.师“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森林狂欢会。有许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想来参加。既然是森林狂欢会,那应该在那举行?”(森林)

2.师“在森林里开狂欢会,会有谁来参加,要准备些什么呢?

(小动物和小朋友)(准备吃的)

3.小结:有许多的动物、小朋友来参加,还要准备好好吃的水果。

二、欣赏范例作品,调动幼儿制作兴趣,激发幼儿的制作灵感。

1.师:小朋友们请看,老师请来了谁来参加森林狂欢节?

2.教师介绍作品的特征及制作过程。

1)用橡皮泥通过搓、团、压等方法,制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小动物。

2)用各种废旧瓶子,运用各种纸,通过撕、剪、贴来完成漂亮的瓶子娃娃。

3)用皮纸进行编织,制作各种水果。

三、幼儿大胆创作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大胆想象,制作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

四、作品展示

将所有作品放入森林狂欢节的背景图里,幼儿共同欣赏,感受集体合作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