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奉献在平凡岗位演讲稿

2025/04/20演讲稿

老地方整理的奉献在平凡岗位演讲稿(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奉献在平凡岗位演讲稿 篇1

朋友们:

我曾听过这样的感叹:我生不逢时,没赶上英雄时代,要不我也会扬名天下!我也听到类似的抱怨:我时运不佳,没摊上一个好岗位,否则咱也能露露脸!

是啊,和平年代,一般工作,我们很平凡。但我要说,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平凡的我们一样能高扬起脸,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

在这里,我不能不提我们身边的“徐虎”——盖秋生同志。

应该说,下水道疏通和房屋维修工作,是最基层、最平凡、最脏、最累而又最不起眼的工作。可就在这样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岗位上,盖秋生硬是在“痴迷”“发狂”的状态下干了整整10年。

10年里,有多少个节假日、公休日,他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他数不清;10年里,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地干了多少事,他说不清;10年里,他修复了多少旧水表、坏龙头、小阀门,他记不清。而他数得清的是所管的800户人家的下水管道和基地那上百条纵横交错的主管道;他说得清的是“为单位、为职工服务,再干20年也心甘情愿”的真诚;他记得清的是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不能丢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夏天,职工们在蚊蝇成群、蛆虫乱爬、臭气熏人的下水道口,见到的是疏通堵塞、排放积水的盖秋生;冬天,在那寒冷刺骨的污水里,职工们见到的是忙着修水道、挖地沟的盖秋生……事实上,凡他认为是他分内的工作,哪怕再苦、再累、再险,他都会主动请缨,说干就干。但当他犯鼻窦息肉要住院开刀时,他却一拖再拖;给奶奶奔丧,他选星期天;陪妻女逛公园,他总是没时间……王杰同志说:“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人们认为没有前途的地方,一样会出英雄人物;在人们认为有前途的工作岗位上,也不见得会成为英雄。”我想,这话很适合评价盖秋生。因为他有着这样的信念:“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干,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对这一行负起责任。”就冲这句“ 负起责任”,他也应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应着这句“负起责任”的宣言,盖秋生用他的行动给我们作了最有力的证明。那是一个周日的晚上,盖秋生刚端起饭碗,就有一位户主急匆匆地找上了门:“小盖,我家的厕所堵上了,脏水浸了一地。”他一听,二话没说,搁下饭碗,拿上工具就走。那是一个只有一平方米多一点的厕所,空间狭小。而堵塞物是一块缠满了头发的肥皂,卡在管道口,坚韧而顽强。竹批用上了,不行;铁丝也用上了,还不行!怎么办?望着户主期盼而无奈的眼神,看着依然满满当当的一池脏水,他毫不迟疑地扔掉工具,挽起袖子,屏住呼吸,将手伸进了便池……现在,我们坐在座位上,可能感受不到他把手伸进去的一霎我们所应感受到的那种来自心灵的震颤;只有身临其境的.户主才会惊得目瞪口呆,那是连他自己都嫌脏的家中事,盖师傅却干得那么认真、坦然……我不知道这件事能不能叫做“英雄之举”,但事情本身无疑向我们展示了盖秋生对工作的负责,对岗位的挚爱和对同志的赤诚。“为职工服务,再苦再累我也甘心”——这是他的行动,更是他的心声。

心血、汗水、辛劳和热诚,终于为盖秋生换来了一系列的荣誉:河南省直机关优秀党员、新乡市劳动模范……这就是盖秋生——安于平凡,耐得住寂寞,而又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盖秋生是平凡的,但他的奉献是神圣的,他那“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精神将引导我们永远向前!

朋友们,石油海洋地质系统“二次创业”的战鼓已经擂响,中国新兴石油总公司的运作即将启动,我们地勘行业正需要你我的奉献!因为我们的事业,只有靠我们的辛勤工作,才会有更加灿烂的今天和明天;而我们自身也同样需要奉献,因为我们平凡的生命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得到升华和完善。是的,我们不能驰骋疆场,轰轰烈烈;但我们可以学盖秋生,立足本岗,兢兢业业。小草虽小,一样能铺成辽阔无垠的大草原;我们虽然平凡,一样能走向不平凡。

朋友们,让我们在这里亮出鲜红的旗帜:在平凡中,让我们奉献!

奉献在平凡岗位演讲稿 篇2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个畅所欲言的机会,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从你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今天,我想就自己这么多年所从事的本职工作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我所要讲的主题是:岗位可以平凡,态度不能平庸。

人在职场,即使有理想的职业,也不一定有理想岗位,大多数人的岗位是普通而平凡的.。虽然岗位不能由我们选择,但以什么样的态度投入工作,则是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和把控的。

我从07年从事新农合工作至今,说真的,我很热爱自己的岗位,也很珍惜这份工作。因为这个岗位,给予我对生命太多的感触。每天同患者和患者的家属接触,他们那种长年与病魔抗争的勇敢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我。虽说有点感伤,有点悲悯,但我想这是每个人面对那种情形都有的一种情怀吧!也正因为这,更能让我用一颗感恩、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的工作。有时也会碰到一些无理取闹的人,可能对新农合政策的不了解,有些病不能报或报销比例又很少,这时他们就会咄咄逼人地非要你说出个所以然来,即使再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解释也不能让他们信服。这时,我也只能一笑置之,这也是人之常情,谁不希望自己在有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别人多一点的关心和帮助呢。我也只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用微笑服务给他们带去一丝温暖。古语道:勿以善小而不为,或许帮助别人不会让你得到什么,却能让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到快慰和舒畅,这么多年来,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奉献在平凡岗位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各行各业的同志们:

大家好!

在这繁花似锦的夏季,能够站在这里向党倾诉心声,我感到无比荣幸。我是来自雄县第一小学的党员姜冬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足平凡岗位奉献无悔青春》。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季节,同时,青春又是短暂的,所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我常想,青春应该是什么模样?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如何才能用有限的生命谱写动听的青春旋律呢?前辈们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我国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徐特立先生,在73年的革命和教育生涯中,倾尽毕生心血和全部智慧,培育了几代人,造就了一大批领袖人物,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奉献了绚丽的青春。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的赤子之情,默默地为人民的教育和民族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

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窦桂梅至今都活跃在课堂上,用最美的`青春年华演绎在那三尺讲台上。

教育前辈们那卓越的教育思想、和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为我们树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而我的身边,也有一群默默无闻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老教师。

提起他们,我总会肃然起敬。我校年过50的教师有17名,本应该是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但他们全部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不仅如此,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不因即将退休而有所懈怠,仍然努力工作而不知疲倦。

王老师,今年xx岁,有一次,我看到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把凳子,一问才知道,原来张老师因多年的腰间盘突出,只能站着判阅和作业。

李老师,今年xx岁。在一次和梁老师同乘公交车的机会,我看到她随手从口袋里摸出一本小册子,然后念念有词的背了起来。我好奇一问才知道,原来,梁老师为了让学生修习良好的行为规范,带头背诵《弟子规》《千字文》,当我得知她用了三个月时间背诵了全文后,露出惊讶的表情。梁老师倒不好意思起来,她说:年纪大了,记性差了,需要随时翻翻才行。听了她这平静如湖面,平凡如沙粒的话语,我感觉一阵心动眼热。

张老师,xx岁,自担一年级班主任以来。每天早晨6:40准时到校,雷打不动,我们打电话从来找不到她,因为课间她从不回办公室,每次到教室找到他,不是给这个扎小辫,就是给那个擦鼻涕,要么就是在为基础差的学生做辅导。她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家长们,5月23日,4位学生家长将一面“业精于勤”的牌匾送到学校,感谢任老师妈妈般的关爱之情。

就是身边一位位这样的老教师,他们没有说教,没有豪言,日复一日的做着繁杂而琐碎的工作,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任红颜老去,青丝渐白,朴实的如一粒尘,平淡的如一滴水,沉静的如一抹云,却又厚重的如一部书。

他们用实际行动忠实的实践着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平凡事业的无私奉献,让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内心感动着,震撼着。在他们身上,我深刻领悟到了为人师者的全部内涵,我感受了一种奉献的圣洁和伟岸。

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答案,青春不能只是短暂的岁月和鲜红的色彩,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当一个人的青春融汇到一份事业中,这样的青春就不会远去,而这份事业也必将在岁月的历练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今年春天,党中央高瞻远瞩,雄安新区横空出世。我们欣喜,这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庆幸,生在这个奋进的时代,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虽然我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深信:今天操场上奔跑的娃娃也许明天就会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今天音乐课上传出的稚嫩童声,也许明天会响彻在世界音乐的殿堂。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民族的希望。

这种信念和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同志们,新区的发展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坚持一盘棋。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立足平凡岗位,尽自己的一份力,倾自己的一份心,勇于奉献无悔青春,美丽的雄安新区一定能写进世界的传奇。

奉献在平凡岗位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除了奉献,我们别无选择”。

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前辈们说,选择做一名教师,你就选择了清贫。

是的,教师的职业无疑是清贫的。特别是在开放自由,物欲横流,躁动不安的现代社会里,教师的职业更显清贫与狭隘。看吧,窗外变幻着扑朔迷离的现代风景。经商、大款、股票、汽车、日益膨胀的高消费……就像是一只只诱惑的手,狠狠地撕扯老师们易动的心。于是有人跳槽了,一头扎进商海,去追寻迟到的那份幸福;有人借商潮来临之际,利用学生暗自拉起利益的关系网;剩下的人倦怠了,他们被岁月无情地磨去了激情与信念。身在课堂,心却在游荡,有的认为,金钱薄待了我,我又为何不能薄待学生,薄待自己的事业。于是校园不再平静,讲台不再圣洁。

但!无论是物质贫乏的过往,还是物欲横流的'现时……仍然有数不尽的老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譬如,我生活的地方,我工作的队伍,来自松滋一所偏远乡镇学校的教师群体。他们,默默地坚守着贫瘠的土地,期待着幸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