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教师的散文

2023/02/17经典文章

关于教师的散文(精选12篇)

且听心语,伴花开放

文/张玲

这个七月,少有的清凉。漫步校园,踩着小花园里赭色的方砖,抬头,看微风与阳光在林荫道的绿树里缠绕斑驳,思绪便在这斑驳中漫溯。

在这里已经工作了整整十年。十年的时间,足以把我的生命与它紧密融合在一起,再不能分离。它是我的另一个家,开心快乐时,它静静地伴我左右;伤心失意时,它是我最想回到的塔拉庄园。十年后的今天,一股新风焕发出它别样的风采。它开始悄悄变化,就像一个小女孩儿正慢慢长成一个亭亭的少女,这个少女清秀而又上进。

还未走近,便看到无边的花草从街边蔓延进校园。进入校园,两行龙爪槐卫士般地挺立在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把校园的南边分成了各具特色的两个小花园。路尽头的两棵迎客松,伸展着手臂迎接着每天来汲取知识的孩子们,迎接着兢兢业业的老师们。松下的泰山石阳刚豪放,太湖石灵秀飘逸,一山一石,刚柔相济,诉说着“双山”独有的韵味。

校园东边的小花园劲松挺拔,青藤缠绕。龙爪槐杂乱的长发被修剪梳理,多了一分干练。紫藤花覆盖的长廊蜿蜒其间,紫藤花盛开时,不用抬头,花儿自会俏皮地拂过你的头顶,和你打招呼。上课时,这里是鸟儿虫儿的天堂;下课时,又是孩子们聊天嬉戏的乐园。周末,或是清爽的早晨或是寂静的午后,走在里边,定能收获一份安静与沉思。

与之相邻的西边的小花园则多了一分活泼与娇俏。婀娜的杏树梨树花已散,香未尽。柳树下边的草地上种满了不知名的小花。这些小花不惧夏日的骄阳,日头越足开得越艳丽。红的、黄的、粉的、白的,花花绿绿的漾在一起,在与太阳叫板,在嘲笑我们的躲躲闪闪。我非惜花人,却也偷偷藏了几粒种子,实在被它们那样强烈霸道的盛开震撼着。

整个校园南面满目苍翠,其间小花繁星点点。时不时有鸟儿划过天空,还没来得及寻到它们的身影,便没了踪迹,只好望着天上一朵悠闲的云发个小呆。若是个烟雨蒙蒙的雨天,站在教学楼往下看,每一个角度都是画,自己的眼睛便是最好的镜头。对,就是那个烟雨蒙蒙的雨天,竟然在校园里偶遇了一只慕名前来的小兔子。怕它害怕,在我小心翼翼的拍完照后,再不敢上前。它也羞怯的躲到了一旁的冬青丛里。同事说,忽然想到了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来,美景不仅仅在课本上,它就真切的在我们身边。

“相由心生”,不错,校园如此美丽,这儿的人自然也是风景。孩子们健康成长,努力上进。看着他们从小蹦豆儿似的,什么也不懂的一年级小学生,慢慢长成一个个主流的少年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老师们,更是一群可爱的人。暑假来临,旧教学楼即将改造加固,放假的第一天全体教师都加班搬家。当我自以为时间还早来到学校时,没想到校园里已是欢笑声一片,老教师、年轻教师,男教师、女教师一个都没少,个个穿着轻便的衣服,搬着桌椅板凳穿梭于两座楼之间。虽然很累,但大家的脸上洋溢着的是快乐与幸福,他们在用行动诉说着对这个“家”的爱与责任。中午休息时,大家围坐在一楼的大厅,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每个人的内心都被一种温暖的情愫感动着、包围着。我很庆幸,我和“我们”一直在一起。

当校园里顽强的小花儿淹没了眼,漫过了心,当时光漫延了整个夏季,我们还会相聚在久违的校园。我们一起,让她更加美丽,更加优秀。在时光的长河里,历久弥新。

我的教师梦

文/李瑾

梦,如此简单纯洁的字眼,但它给我力量。

我的梦,就是想成为一名老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会他们正直,教会他们大度,教会他们善良,教会他们诚实,教会他们勇敢;教会他们我所懂的知识。我会把我这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因为,我只是想成为一名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我做老师,我不会是那种有着“冰块脸”而古板的老师,我会和我的学生们做朋友,一起游戏,一起讨论问题。在我的心里,我会关爱他们,给他们温暖,让他们知道,老师不仅是良师还是他们的益友。我会像一个孩子一样陪伴他们在校的每一个冬夏。我会用汗水来证明学生们的努力和成长。

我想成为一名老师,是因每当自己坐在讲台下,看到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快乐。我不怕叛逆的孩子,我相信自己可以让他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学习;我不怕顽皮的孩子,我相信玩只是他作为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也有聪明的一面。所以,我会对每一名学生都充满希望。

我想成为一名老师。在春天,我会带领学生播下希望的种子;在夏天,我又会让他们付出努力的汗水来浇灌;在冬天,我将跟学生一起分享在秋天时收获的硕果。他们失败,我给他们加油;他们成功,我教他们谦虚。

我想成为一名老师。因为我喜欢闻校园里泥土的气息;我喜欢看见学生们的纯真的眼神。

我想成为一名老师。因为我有梦,梦是我飞上蓝天的翅膀,是夜空繁星点点中最亮那的一颗。

我的教师梦

文/常永瑞

作为陕北山区的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的梦想就是希望通过辛勤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同时,把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写成文章,能与更多同行分享。

14年前,我从学校毕业走向教师岗位后,我就给自己订立了职业目标:努力做一个学生和家长喜欢的好老师,讲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娃,让课堂充满阳光和智趣。因此,对教学业务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我在虚心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同时,并在书本、报刊和网络中寻找案例,迅速及时地准确解答。课堂教学我尽量做到组织严谨、结构合理、方法得当、善于应变、善于设计。平时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复习旧知识导入法等等,我根据孩子特性,灵活运用。为尽到讲好课、教好娃的职业责任,在课堂上,我始终把人生理想教育渗透其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循循善诱,深受学生欢迎。在坚持自我摸索的过程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赛讲赛教教研活动,去年还被评为我们镇中心小学的优秀教师。

梦想是成就事业的发动机。为实现做一名优秀教师的梦想,我今年又以县级优秀教师的候选人身份,开始准备参加县级赛讲赛教活动。现正从教学设计、说课稿、答辩等环节精心准备,争取在课堂上尽全力展现自己的教学风采,为孩子们传输更多知识。当然,我们赛讲赛教活动也非常激烈,不过,即使失败,我仍然会继续努力。

这些年,为实现我的优秀教师梦,在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利用闲暇时间,坚持阅读了大量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报刊,将名师们精彩的教育案例收集下来,认真揣摩学习,每年坚持写两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和教学心得。我把这些学习心得,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因而多次受到校领导和上级检查组的好评,并在全校展评中多次获奖。近年来,我撰写的教育故事、随笔、教学体会文章,先后在《安塞教育》、《延安日报》、《陕西教育·教学》、《教师报》等杂志报刊发表。边教学边写作,虽然辛苦,但对自己教学工作是促进,更对自己实现人生价值是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虽然是一名贫困山区的小学语文教师,但教书育人的责任和大城市老师的一样重。眼下,我们正在进行教学实践创新改革,对语文老师来说,我要进一步树立“大语文观”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把语文课上成孩子们的读书课、交流课、综合课、品德教育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更多知识传递给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山村教师

文/华明玥

这年头,还有没有任何索取的免费导游吗?正因为有此疑虑,当萍水相逢的阿敏老师自告奋勇,要带我们去看寨子里的菌菇集市时,我们都顾左右而言他。尽管陪同的当地文联肖主席说,阿敏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女诗人,也不能减少我们的疑惑:这个身高只有1.55米的小个子女人,尽管笑得像孩子一样,但她拿出来的本子上,诗写得如此业余;她一个劲要我们跟她徒步去更远的山寨买菌菇的热情,是如此反常;她不肯要任何导游费的执着,都让我们这些警惕性很高的城里人,越发觉得她的来路不明。

连肖主席也说,他这是第一次见到深山里的阿敏。“你们要是跟她去,吃不准价位的菌菇宁可少买点。”

我们跟阿敏在山道上徒步了两个小时,月亮出来了,正是满月夜,周围的松柏林和合拢花瓣、静静睡去的野花,被如水的月光照得纤毫分明;空气清澈冷冽,莫名让人忧伤。阿敏一路说到采菇晒菇的不易,“我的学生们从6月底开始就跟着家长采菇,采黑松露和松茸的,凌晨四点就上山,走上四五个小时,也许采到的还摊不满他们的手掌。”更麻烦的是采菇和晒菇的矛盾,野生菌菇的生长有赖于云南绵密的雨,但雨水一多,菌菇不能及时晒干,就会腐烂,好几天的功夫就白费了。

同行有人对我咬耳朵:“这个阿敏,很会讲故事啊;不知那些卖菌菇的人,给她多少提成呢。”阿敏的动机的确让人迷惑:她是老师,并非购物导游,这带客买菇之事,不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吧。

到了菌菇集市,采菇人纷纷招呼我们品尝今早才采到的鲜菇,就是在烧红的铁板上生烤,没有调料,只在快烤成时撒上少许粗盐;水分微微散失,菌菇浓郁的香味如童话里的魔咒一样袭来——所有之前心怀警惕的人忍不住信了采菇人的话,买下了肥厚的牛肝菌,黑漆漆的干巴菌,黄澄澄的鸡油菌,还有微绿的青头菌,连羊肚菌可以伴在夫妻肺片里,吃出羊肚牛肚般的口感,我们也信了。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阿敏没有帮我们还价,她只是告诉我们,这里的价位只是昆明菌菇市场的2/3:“你们自己看品质,买得少会后悔的。”末后这番话让同行者突然收住了加紧采买的脚步。

连阿敏也感觉到了我们隐隐的不信任,回去的路上她也不开口了。那种紧绷着的尴尬,不知该令我们脸红,还是令阿敏脸红。

我们回到住地,第二天找小餐馆老板,要检验下买来的菌菇是否正宗,老板说,泡发少许鸡油菌,用来蒸鱼即可,好的鸡油菌去尽鱼的土腥气,让本来偏柴的鱼肉鲜甜肥腴。

一尝,果然是上好的鸡油菌。大家都很惭愧,为我们以那样“小人”的心态,猜度过阿敏的动机。现在,还有机会弥补吗?正好肖主席处存有阿敏的电话,我们就让他找阿敏来,“别说买菇的事了吧,就说我们想替她的学生们做点事,问她怎么做才合适。”

阿敏毫无芥蒂地来了,仿佛从没有被我们的猜忌伤害过。我们提出要捐点钱给她的学生们,她谢绝了;那山里娃要什么?阿敏说:“除了书,就是鞋。”

她这些年每到暑假就带人买菇,纯粹尽义务,一方面是让采菇的家长和孩子富裕点,另一方面,若有游人想答谢,她就让他们留下回城时不穿的登山鞋或运动鞋。“我们的孩子都是大脚仙啊,十二三岁,小学六年级,就有你们城里孩子18岁的大脚了。走山路上学,太费鞋。”

我们把可留下的鞋都留给了阿敏。她满脸喜悦地去了。而我们,不约而同地在两周后,收到了阿敏特地去县城发来的照片:孩子们开学了,他们顽皮地将穿有运动鞋的大脚丫,争先恐后举到镜头前。

搭伙

文/远行客

那还是教书时,二十几岁。终于从一个山坳调到另一山坳,不过总要近些,可以早出晚归,但中餐是要在校吃的。没有食堂,只好自己动炊。但一餐要灶上灶下地忙碌,实在划不来,于是几个年轻教师商量,要不大家带菜,只用电饭锅烧一下饭。大家都乐意。于是一段温馨的搭伙时光开始了。

一到开饭,饭桌上是花红柳绿的菜肴,各人从自家带的熟菜。每当前一晚吃饭时,我总要嘱咐妈妈多炒些菜,烧些拿手菜。妈妈听说是几个教师搭伙,都不用说尽力,因为不能让她的宝贝儿子跌面子,还有另一层意思,因为有两个未婚女教师,老年人都有那层意思。我是模糊揣度,但都没有说。女教师当然是自己动手做的,每当吃饭时都讲自己的菜经。特别是一个年纪稍大的、已婚的妇女,更是厨房好手,炒的菜都对我们味,我们的筷箸都对准它。当然最后都是杯盘告罄,大家的菜都是精品,时间长了,都知道各自的口味,什么菜是行情看涨的。看看自己的菜被大家饕餮,心里暗暗地荡漾欢喜。菜饱饭足后,大家都不急着拾掇,而是移至隔壁的办公室开辟另一战场,打牌,言之谁输了,谁洗碗。洗碗是由头,大家主要找乐。中午大块的时间没得打发,干瞪眼啊。俊男靓女在一块摸牌,也挺得味的。年轻的朝气弥漫,绯红的彩云在脸颊飞度。往往是我们两个男教师胜率高,因为男人对牌天生一股灵气,投缘。就像女人在飞针走线上、在理财家务上天生一种灵巧、细腻。于是她们就使诈,偷换牌,我们笑着指出,她杏眼一睁,你看见了?我们无奈摇头,哑巴吃黄连地说,看错了。她们嘿嘿相视一笑。当然末了,还是她们拎着碗筷到校旁的河里,说饶你们一回,以后打牌眼睛睁得大大的。我们也笑。总之不吃亏。印象中,好像一个学年,我只洗过一两回,不是我牌技无可比拟,而是沾了这些光。女人最终还是仁慈的。

快乐的时光总让人忘忧。但宴席不是天天莺歌燕舞,一周总有那么一两天缺席一两人,下午没课就提前走了。缺少一张面孔,吃饭的氛围就会减弱不少。特别是那个老大姐,她是轴心,会讲也喜欢讲,我们这几个未婚的跟她很快活,减少了不少尴尬。她不在场,几个年轻的蹩手蹩脚,多了客气。还有更尴尬的,两个年轻教师共餐,话语声跑到天涯海角去了,只有清晰的汤勺声。我和另一个男教师都是内向之人,拙口笨舌。与美女同处一室,共饮一桌,不脸红已是大恭喜了,还有何胆量舌灿莲花。不过安静吃后,我们是不需洗碗的,美女早挡在前揽过锅碗。一切毕,各自捏一书览阅。无声胜有声啊。也有一人独饮,她们都翩翩蝴蝶归,大姐会打趣,今天一人独享了。心里苦笑。一人飘渺孤鸿影,脑中晃动的都是她们的倩影。不过她们会给我净好米,插上插头,这是她们的芳香。

如今,事隔近二十载。二十年的风雨,会吹散多少物事,包括草木一秋的人。我们待在一起两个学期,之后都各自分散了,陆续调往城里。她们几个曼妙之人仍在教师行业耕耘,我和另一个男的改行了。虽只是两百多时日的聚餐共饮,但温暖的细节不少,至今在我的脑海青绿着。可惜的是那个始终快人快语、成日洋溢笑靥的大姐,在不久前因病走往另一个世界,给我的记忆涂上一层暗色。

因为心中有爱

文/李学开

1985年大学毕业后,我就回到英山一中任教,至今已有26个年头。

前不久,我回到母校黄冈师院参加第一届校友会,遇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同学,老同学不解地问我,你作为特级教师,完全有跳槽的资本,为什么还在大山里工作?我笑而不语。我并不是不知道英山与沿海的差别,并不是不知道教师工作的艰辛,并不是没有产生过“孔雀东南飞”的念头。我之所以坚守在大山里,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英山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爱我勤劳质朴的父老乡亲,爱我魂牵梦绕的教育事业,爱我天真活泼的学生们。我深深知道,与沿海地区相比,英山更需要我,山里孩子更需要我。面对山里孩子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面对学生家长勒紧裤带培养孩子读书的举动,我的良心受到了拷问。正是这种朴素的感情,坚定了我扎根山区的信念。

岁月如梭,转眼26年过去了,回首自己走过的路,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既有忙碌的焦虑,也有困惑的迷茫;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辛酸。但我最终收获着工作的快乐,享受着学生成长的幸福。

还记得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英山一中的校门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无比自豪。那一刻,满腔的热血涌上心头,我发誓要当一名好教师。

可现实往往是无情的。当我兴冲冲地去上第一节课时,我就陷入了一种尴尬。那天,我走上讲台自报家门,说,我姓李,十八子的李,名学开。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像煮开了的粥一样沸腾起来,有个胆大的学生高喊:“老师,您就叫‘开学’吧,名字好记一些。”当时,我羞得满脸通红,不知所措。学生的“调皮”,让我领教了教师工作的艰难,体验到了教师平凡生活的滋味。

有一次,我上完一节公开课,自我感觉特别好,不料在回宿舍的路上,碰到了我们的老校长,他突然问我:“小李,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代用狼烟报警?”我一下子懵了,回答不出来。老校长并没有为难我,笑眯眯地说:“去查一下资料吧!”我知道老校长的良苦用心,他是在督促我要努力钻研业务,做一名知识渊博的教师。

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窘迫我记忆犹新,老校长的话我一直铭记在心。我感谢老校长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我永远也忘不了1987年儿子李游夭折的情景。那天,刚满周岁的儿子得了急性脑膜炎,我和妻子将儿子送进县医院急诊室后,就抛下儿子,让妻子照料,便匆匆赶回学校上课。等到上完课奔向医院,儿子已离开了人世。面对夭折的儿子,我深深地愧疚和自责。儿子走后的第3天,我强忍悲痛,又出现在讲台上。不等班长发出“起立”的口令,全班同学就齐刷刷地站立起来,向我行了一个标准的鞠躬礼,“老师,我们爱您”,目睹此情此景,从不轻易流泪的我,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作为教师,最大的心愿是始终与学生们在一起,如果说学生是一群叽喳欢畅的小鸟,那么我就是那四季常青的树木,有了他们的快乐成长,我才有了鲜亮的生命。爱是生命的源泉,因为有爱,我才爱教育,爱学生;因为有爱,我才愿意将个人的命运与学生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身。我庆幸自己选择了教育,并能够在工作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生足矣。

岁月可以苍老我的容颜,但不变的是真情。我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时代,献给我所钟情的教育事业,献给心爱的学生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心中有爱,人生的道路便处处洒满阳光!

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文/瞿长华

曾看过一篇题为《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文章,感触颇深。在最近的教学实践中,我又分别听了几堂不同学科的课,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得最多的是怎么上好这堂课,很少有人把自己当做学生去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想了解什么问题?课堂上,教师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事实上,我们是用成人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苦思冥想或热烈讨论,最终在教师的引导和首肯下得出了标准答案。但这样的教学存在着片面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丢失了自我,他们的学习始终是被动地参与,很少有时间去考虑,我在干什么,我准备怎么干,我要得到什么?所以作为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改学生的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在最近听的几堂课中,一堂生物课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在课前提供了三个问题,一改过去步步引导的做法,而是让学生自己组织去做实验,去测试,然后在课堂上汇报和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展示相关的实验数据,同时由其他同学对实验提出质疑并展开讨论,解答不清楚,还可以留到课后探讨。这样,学生兴趣浓厚,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使学习研究的过程深入下去。课堂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决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一种学生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这个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只有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的欢乐和创造的快意。

美丽教师显个性

文/钱洁瑶

近日,我校举办了“我的常规我做主”常规工作展示活动。活动呈现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资料,欣赏到了老师们美丽的工作瞬间。

班主任管理有创新法。许多班主任老师展示了独特的班级管理方法。如钱秋芳老师非常重视家校合作,她每月自编一期《家校直通车》,定期把班内情况整体向家长反馈。而郑志英老师的“值日班长制度”激发了每个同学的主人翁责任感。

自我努力促成长。听课本、教学随笔录等记录了老师们踏实的成长之旅。美术老师汪国英现在担任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这对于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从此,她走进了同轨教师的课堂。开学到现在,她共听了50多节课。《课堂点滴,快乐无限》是蔡利娟老师的教学随笔录,通过反思自己的课堂,她寻求到了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阅读写作显成效。“阅读存折”是专为学生设计制作的儿童阅读记录册,李荔老师为全班48名同学每人准备了一本“阅读存折”,她所倡导的“我的阅读存折”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储蓄了一个绿色而饱满的“阅读童年”。肖红亚老师在师生共读一本书,一起参加活动,一起观察景物后,都提前写下美文。师生共写文章,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

自主课堂显特色。季丽清老师领衔的“手拉手”工作室推出的“小老师”教学模式,让学生有了施展才能的场所,你追我赶的竞争机制带来了简单、有效、快乐的课堂。吴颖等高年级语文老师还尝试了让学生来参与批阅作文。

激励评价出新招。在展示活动中,大家还看到了各种激励评价的方法,有鼓励作业正确率发的“免做金卡”,有表扬学生充满自信发言的“小喇叭”,还有自制的“背书小达人”、“数学之星”等荣誉证书……这些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次展示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深度的思考、实践的身影,这是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

舞台

文/郭亚松

这个三尺讲台,每个教师都是舞者,都是主角,都在主导着整部戏剧,而学生都是参与互动的观众。这部戏的成功,关键就在看老师,而现在我正以教师的身份站在这个舞台上,每天都在和我的学生主导着每一部戏,我们都在尽力演好这部戏。

以前,我只知道教师的奉献,可是并没有去深切的了解其中的含义,也并没有去深深地体会当教师这个职业。真的了解这个职业时,是在我登上讲台的那一瞬间,我知道了他的伟大,我知道了他的奉献与无私。还是小的时候,每每听到老师念课文的时候,在歌颂老师的的篇章,大都是千篇一律,没什么新意。所以,那时对老师这个字眼,了解的很肤浅,很字面话。但当我成为这个舞台上的舞者时,我成为每集戏剧的主演时,我深切的理解到当一名教师的深切的含义。教师真的就是蜡烛,燃烧自己的青春岁月,照亮孩子们的前进的道路。他们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学校教育事业上,把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学生的教育上,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去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教育每一个孩子。

喜欢当这个舞者,喜欢做他们的领导,喜欢这个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有我最喜欢的观众。

在这个舞台上,有我最喜欢的孩子们。

在这个舞台上,有我最喜欢的剧情。

虽然这个舞台没有多大,虽然这个舞台没有多么豪华,虽然这个舞台没有那么多的闪光灯,虽然这个舞台还很简陋,但我很喜欢,我喜欢这个舞台,在这里我找到了自信与力量。

桃李弦歌忝为师

文/戴健

我这四十年,却是“忝为师、学到老”的四十年。师与生,犹如弓与弦,惟愿桃李知音,弦歌绵绵,像《楚辞·远游》中唱的那样:“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走上讲台教第一门课,迄今正好四十年。

1972年9月初刚开学,正在肥西一所中学读高二的我被校长(那时叫革委会主任)叫到办公室:“音乐老师调合肥了,学校申请了一个代课教师指标。校革委会决定,作为教育革命的尝试,选拔一名学生带全校八个班音乐课,研究后就定下你了!”

学生当教师?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牛犊”竟冒冒失失答应下来,只是临阵怯场,又请求免了教应届班即我所在班的课。学校还特地调整了总课表,把另外七个班音乐课全部排在我就读班的劳动、班会、体育课时段,好让我边学主课,边教音乐。至于报酬,则月付工资12.75元。

我们这一代人,大约都应了孟老夫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话,历练之磨,比后辈多得多。我则仗着有点音乐细胞,吹拉弹唱,苦中寻乐,倒也增添了乐观向上的力量。

那时的音乐课说好教也好教,只要按上面要求“唱好两首革命歌曲”(《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学生明白“最响亮的歌是《东方红》”,再教几首重新填词的历史歌曲如《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引导学生们要热爱“样板戏”即可。说不好教也不好教,万一教唱时说错了一句革命词语,岂不成了“反革命”?

尽管如此,我还是精心构想,认真备课。从昔日台下到台上,从学生到半个先生,角色的转换,我竟也很快适应,甚至斗胆“越位”,教起初、高中学生简单的乐理知识,还向他们灌输“千日胡琴百日箫,笛子只要一晚教”,课堂上拿乐器起头、伴唱呢!高中毕业,学校决定我留校,教初三语文,由此益发坚定了我以教师为职业的决心。

那个时候,学校的图书室不仅尘封,甚至连门也是封的。然求知的欲望促使我一次次偷偷掰开图书室窗户,在书柜里找着翻着,在书柜底下的地下坐着读着(为着不让人发现),真是如饥似渴!一次,我偶从一本杂志的封底看到一幅套色木刻《桃李满山》:黄土高原的窑洞里,一套明显的备课用具,墙上是一幅中国地图。一位年轻的山乡女教师,手拿语文课本,倚门而望。窑洞外,艳阳高照,桃李满山,孩子们正在做拍皮球、跳绳等课间游戏——“春催桃李”的寓意全包含在这画中了。

这和我选择教师为职业“不谋而合”!于是我也顾不得斯文了。我把它撕下来,带回寝室,又自制了一个相框,把它放到备课的桌子上。教师,成了我的志向;那女教师,成了我的偶像。以致我一直想找一位志同道合的人做伴侣,尽管没有找到。再三看画,我终于发现,她背朝着我;再三再四看画,我又悟出一个真谛:她背朝着我,可她面向生活,我到多彩的生活中去找她吧。

后来十年,我继续当教师。在农村学校,我曾合着土桌、土床、土灶教学生活,虽艰难犹未悔;在合肥市内的学校,我的一篇篇习作和论文变成铅字,也欣见一届届桃李芬芳。及至组织上主动调整我的工作到机关,我也是夹着学生的试卷报到,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过,教师这岗位,我还时不时“客串”。中央电视台(上过六个频道)和安徽人文讲坛、新安百姓讲堂,还有一些高校、党校及其他部门单位,我经常应邀去讲我所热爱的铄古灼今的“合肥”。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每次讲座都认真准备,唯恐辱没了“教师”这一崇高的称谓。

年轻时喜欢看德国女作家谢列布里亚科娃的《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书中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这样写道:“一个人突然爱上某种职业,并不仅仅是由于虚荣心的缘故。恰恰相反,我们自己用幻想把职业美化起来,这种幻想促使职业变成人生所能够得到的无上幸福。”我们的合肥老乡杨振宁有一本书叫《读书教学四十年》。马克思、杨振宁与我,好比大海和水珠。然我这四十年,却是“忝为师、学到老”的四十年。我还经常翻看、欣赏“桃李满山”这幅画。逆境时,它勉励我不自怨自艾,要勤于发愤,追求光明;顺境时,它告诫我不可陶醉其中,当乘风弄潮,绝不言休。师与生,犹如弓与弦,惟愿桃李知音,弦歌绵绵,像《楚辞·远游》中唱的那样:“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千手教师

文/刘丙绪

丈夫遵照遗嘱,将她埋葬于石头小学对面的山坡上。

坟周有四棵树:两棵松树,两棵柏树。

坟上种满了芳花异草,五光十色,宛如古装戏中一顶璀璨夺目的凤冠。

学生及其家长们,不只种了树和花卉,还集资在坟前竖起一尊金光闪烁的塑像。

塑像犹如真人活灵活现:中等身材,柴瘦,齐耳短发;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放射出慈祥、亲切和关注的目光;棱角分明的嘴唇,显示着坚毅的性格。如果不是石座上刻着“石朝霞”——这七个字,色如霞光,瑰丽绚烂——人们会以为是千手观音呢!

为什么给塑像加那么多手呢?

石老师是太行山深处石头村飞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师范学院毕业后,她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毅然回到故乡。当时的石头村,是个连鸟都不去的贫穷村庄。

一天,石老师上课板书时,粉笔突然掉了下来,她感到胳膊特别疼,疼得难以抬起。学生关切地问:“怎么啦?老师!”她擦去额头上浸出的汗珠,说:“没事,没事。”她用左手托着右肘进行板书,直到上完这节数学课。

经检查,医生说,石老师患的是网球肘炎,是因为多年来悬空书写和在钢板上刻字、推辊印东西造成的。是啊,学校就她一个教师,她一天到晚上课啊!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她自己花钱买油印机和纸,为学生刻的卷子、作业、励志格言和故事等,倘若堆起来,准像一座小山。

放学后,石老师站在教室里,用左手练习在黑板上写字;晚上,在家里,她就在小黑板上练习,直至深夜。后来,她开始用左手板书了,她高兴地跟学生说:“老师可以左右开弓了。”

老天无情。一个星期日,她去家访。没想到,返回路上,天气骤变,阴云密布,天昏地暗,雷电交加,大雨如注,她脚一滑,从半山腰摔了下来。

她的双臂和左腿有多处严重骨折了!她的左手也不能握笔写字了。

虽然她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全县独占鳌头,虽然她的学生几乎遍布全国各大城市,而留在家乡的学生,已成为村里的顶梁柱,带领群众使家乡变成了花果山、名贵药材的产地和旅游的佳境,虽然她身为校长,连她在内,学校现在已有九名教师了——她总是坚持上课,以教学领导教学——但是,她的酒窝里总是充满谦逊的笑意。

石老师拄着一只拐,又踏进了教室。

学生们围着她。她坐在椅子上,用右脚在平铺于地的小黑板上板书着。

学生们让泪水流在心里,肃然地听着她授课。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乳汁啊!

石磊的一幅画,代表了学生们的心愿。于是,决定了给塑像加那么多手。

石磊是中央美院的学生,一天,他得知石老师又开始给学生上课了,热泪盈眶地画了石老师的肖像,给石老师加了很多很多手,并在画上写了一句话:释迦牟尼啊,请您也赐给我们老师千只手吧!

教师心语

文/杨霓娟 张正春

老师——在我迷茫的人生道路上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塔;

老师——在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您做我的引路人;

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这一行行的好词佳句,我想足以体现老师的人生价值。人这一生的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是来自内心的对于生活中的感悟及价值体现。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就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地开平方。

对于一个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贡献;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不是培养学霸,而是培养高尚的人格……

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是一个能架起知识桥梁的教师;是一个能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且平凡的教师……

在平平淡淡中享受教育的幸福,是现在对自己的期许。在辛勤的工作中爱学生,是明天对自己的要求。

让我们时时保持初登讲台时的激情和幸福感,尽量地点亮学生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前行的道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