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田野的日记

2023/02/24经典文章

关于田野的日记(精选4篇)

儿时的田野

文/杨恒战

现在,读小学的儿子,节假日总发愁没地方玩,远不如我们小时,仅一片田野就够我们自由驰骋了。儿时的田野,是大人辛勤劳作的地方,也是我们孩童的乐园。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田埂上,池塘边,河岸上、小路旁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花朵不大,红色、黄色、紫色、粉色,星星点点的映衬于绿色中。但这并不能吸引孩童,包括大片美丽的油菜花,我们的注意力是田野中的野菜。麦苗沉睡一冬后,攒足了劲儿生长,田野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水萝卜棵、面条棵、荠菜等野菜也不肯落后,个个水灵灵的。放学后,我们就提着篮子,结伴去挖,每遇到野菜多的地方,就争着疯抢,叽叽喳喳的嬉闹声飘荡在田野的上空。

儿时的冬天吃不到反季蔬菜,除了萝卜就是白菜,早吃腻烦了,而这些野菜就成了越冬后改善口味的佳肴了,蒸、炒,凉调都可以。同样可吃的还有树菜,柳絮、榆钱、槐花等,小路旁、河岗上随处可见,大多野生,稀稀落落的点缀着田野,树上晃动着孩童采摘时的身影。河岗上茅草的花未开时,也是我们的最爱,经常拔出来吃,甜甜的,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叫“毛毛”。

夏天,随着麦子的成熟,田野一片金黄,陈阵热风吹过,我可以听到麦芒碰撞时细微的声响。麦子还未收割,农民就已在麦垄里点播秋作物了,玉米、花生、棉花等,有的还种西瓜和甜瓜。我们这些孩童并不闲着,成了得力的助手,大人刨坑,我们扔种子。田野日渐喧嚣起来,随处可见匆忙的身影。

麦子收割时,是农民一年中最紧张的时刻,田野里犹如变成了战场。太阳变得热辣起来,无情的炙烤着大地,但丝毫阻挡不了人们的忙碌。那时的生产设备落后,用镰刀割,用平板车拉。为了抢收,再也看到不到闲散的人,大家跟蚂蚁搬家似的,生怕一场大雨突袭过来,降低了产量。

繁忙间,我们孩子并不乏乐趣,会遇到野兔崽,大多灰色,就逮回家饲养;一种叫“土蓝”的鸟儿,很小,成鸟敏捷,逮不着,但幼鸟会落入我们手中,成为童年的玩伴儿;还会遇到杏、桃、苹果等幼苗,那是丢在地里的核长出来的,会被我小心翼翼的移栽回家,如获珍宝。

麦收后的田野,突然变得光秃而难看,就像刚理过发似的,但理发师的手艺并不精,深一下,浅一下的。经过几场透雨,随着各种秋作物的快速生长,田野很快又恢复绿色了。

秋天的田野郁郁葱葱,是一年中庄稼长势最旺的季节。光照时间长,气温高,雨水勤,加上农民又施了肥,个个争先恐后的拔节,一天一个样。野草也不例外,铆了劲的疯长,和庄稼争水夺肥料,成了农民最头疼的事情。那时没有除草剂,只好扛着锄头到田里除草,早出晚归,日复一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那时亿万农民的真实写照。最可恨的是刚锄过草后,遭遇一场大雨,随即又复活了。

我们这些孩童到了秋季也最忙碌,放学后都要挎着篮子到田地里割草,每天一篮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因为家家户户都喂养着猪、马、牛、羊等牲畜,而且胃口很大,尤其喜欢吃新鲜的绿草。

割草之余,我们总不会忘记犒劳自己,偷瓜是常有的事情,即便被逮着也顶多一顿臭骂了事。但更多的是在完成割草的任务后,用铲子挖个坑,找来干柴,在野地里烤红薯、玉米、花生吃,这是童年最美的大餐了。秋天的田野是丰富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各种瓜果蔬菜应有尽有,快成熟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变戏法似的一饱口福。

田野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草的果实,我们懂得那些可以吃,会辨别那些是成熟的。秋虫很多,彻夜不停的发出各种各样的鸣叫声,蚂蚱、蝗虫会被我们被逮住,用一根牛尾巴草穿起来带回家,借母亲烧火做饭时放入地锅里烤着吃。

秋作物成熟时,整个田野的颜色也突然丰富起来,红的高粱、黄的玉米、白的棉花,把田野装扮的五彩斑斓。空气里飘荡着果实的香气,农民个个笑开了颜。

秋作物收割后,就意味着冬天的脚步近了。农民会把全部的田地进行深耕,耙的平平整整,然后打垄,分成一畦畦的。麦子播种后,就意味着冬天到了,气温下降了很多,田野中很难再看到有人劳作的影子了。整个田野灰蒙蒙的一片,颜色也单调了很多。

田野的两旁,立着高大、粗壮的泡桐树,呼啸的北风吹过,宽大的叶子纷纷落下。我们会在早晨挎着篮子拾捡起来,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以用来烧地锅。一场大雪之后,整个田野又变成白茫茫的一片,荒凉而静寂,再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了。

村庄的味道

文/我的田野我耕耘

周末带孩子去看望父母。

孩子和姐姐弟弟玩去了。我守护着父母,帮妈妈洗洗衣服,做做饭,陪父亲唠唠嗑,谈谈心。有父母在的地方是永远的家。有父母在的地方有我们自己的根,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父母的身旁,是家,有根。我的心头涌起一股股难以言说的亲切和温热,像三月的春风缓缓拂过,无声无息,暖暖的,柔柔的,润润的,也像小时候父母粗糙的大手抚过我的头顶,不缓不急,轻轻的,甜甜的,温温的,要多舒服有多舒服。

六月的田野,麦苗青翠,尺把高的麦子高昂着头,披散着秀发,傲然屹立在骄阳下,风吹来,携手并肩,你靠我,我靠他,最后靠成一层浪,风吹向东,又吹回西,麦苗儿就欢腾着身子,倒向东边,再软软地卷向西边。

村庄像一位骄气的贵夫人,田野是忠诚的卫士,严严实实地保卫着她;树林是温顺的侍女,恭恭敬敬地听候她的命令。

夜幕降临,我独自一个人走出家门,来到田野里,信步在田埂上。天似穹庐,笼盖大地。天苍苍,夜茫茫,风吹麦苗浪儿起。时过多年,田野还是那块田野,麦苗早已不是当初的麦苗。走在这块厚实苍茫的大地上,我被淹没在绿的海洋,穿行其中,我贪婪地张大嘴,狠狠地呼吸着依旧熟悉芬芳的气息,一辈子也难以忘怀,一辈子都吸不够的气息。我深深地爱着村庄的气息,醉心醉眼,钻心入骨,痛彻心肺,每每想念起来会让人失声哭泣的气息!这是村庄独有的味道,魂牵梦萦!

在希望的田野上

文/任珈萱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曲,不同的心情喜欢听歌曲的风格也不同。

最近,我喜欢上了一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认识这首歌是因为它的歌词作为诗歌出现在语文书里,这首歌词欢快向上,写出了人们对田野的热爱和收获的喜悦。

当得知这是一首歌词时,我迫不急待地去听了这首歌,它欢快的旋律我非常喜欢,妈妈说这是她们那个年代的歌曲,她以前也特别喜欢这首歌。词作者陈晓光在四川温江农村深入生活,亲身感受到了农民对丰收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农村的巨变。他当年就住在温江,田野中点缀着一个个竹林,竹林中有不少农户盖起了新房,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那景象真美。正是作者有了这样美好的经历,才写出这样优美的诗歌。

这首歌是赞美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我只听了几遍就能跟着哼唱了。从歌曲中,我感受到人们对家乡田野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新生活、新时代的歌颂。歌词把希望与未来巧妙结合,既赞扬了生活越来越好的新变化,又憧憬着富裕、兴旺的未来与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们的未来、理想都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带着心中的希望,努力学习,积极奋进,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美丽,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文/闻婧

我爱鸟语花香的春天,我爱生机勃勃的夏天,我爱银装素裹的冬天,我对硕果累累的秋天情有独钟。

在一个金风送爽瓜果飘香的日子,秋姑娘吹着习习凉风,牵着美丽的衣裙漫步在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各种蔬菜在风中摇曳着身姿,稻子弟弟早已笑弯了腰,仿佛在对我说:“我成熟了,我成熟了。”我定睛一看,那黄色好美,那么的有层次感。旁边的玉米姐姐顶着圆圆的肚子在对我大笑,亮出了那一缕黑“头发”,弄得我垂涎三尺。豆荚妹妹乐得咧开了嘴露出了绿油油的豆子,真是八月的石榴——合不拢嘴。

我继续往前走,左手边是一个花园。大片大片的菊花在风中竞相开放,白的似雪、红的像火、粉的若霞、黄的如金……有的像贵夫人的长卷发、有的像倒挂的金钟、有的像观音的佛手、有的像小孩子的摇篮……我忍不住摸了一下,哇!像丝绸一样,好软呀!淡淡幽香沁人心脾,蜜蜂也被这香气所吸引盘旋在上面。

一阵果香飘了过来,我随着香气走到果园。秋风吹过,树叶在空中飞舞像一只只蝴蝶,最后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踩上去发出“咯吱”的响声像秋姑娘弹奏的乐曲。挂满枝头的桔子像漂亮的姑娘羞红了脸,大鸭梨挺着肚子,柿子树挂满了灯笼。这时,果农伯伯搭着梯子,熟练的摘着桔子扔了一个给我,我剥开外皮吃了起来,甜味沁入喉咙甜滋滋的。

秋天是位画家,将人间大地绘成了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