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城镇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城镇工作总结 篇1
一、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建设领导机制。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会议,并有针对性地组织镇、村干部前往江苏华西村、奉化滕头村参观学习,使广大干部解放了思想,学习到了有价值的经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至各相关部门,落实责任人,严格考核,并把相关任务列入村干部百分考核中,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了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以及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着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把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积蓄发展后劲作为小城镇建设主要任务,全力以赴改善城镇环境。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据统计,2007年维护建设总投资约4100万元,其中,投资125万元延伸了云寺路;投资154万元改建太平桥等4座桥梁;投资37万元建成了镇汽车站;投资25万元,完成了镇文化中心的改建;投资250万元,启动了镇商会大楼的建设;投资5万元,完成了镇综治中心办公楼装修工程;投资2万元,新增了公共厕所1座;投资140万元,完成了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投资846.92万元,完善4.13平方公里的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全面完善其道路框架、绿化、亮化、给排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小城镇赖以发展的硬环境。同时完善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大小康住宅建设力度,新增小康住宅面积24525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镇人居环境。其中,农民建房78户,住宅面积14525平方米,投资1089.375万元;云溪花园住宅面积10000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二是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在2006年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并通过验收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加快庭园经济建设,实施“镇送村种社管户养”的庭园经济林建设,共送出水果苗木13700株。2007年新增绿化面积371.03亩,乡镇绿化覆盖率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5%。积极实施省级绿化示范村建设,缪家村、大云村先后通过省级“绿化示范村”。启动了花乡大道建设,目前已完成1公里。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配强城管队伍,2007年又新增1名城管队员。加强污水处理,2007年新增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座,生态模块污水处理设施27座。同时通过镇垃圾压缩中转站的新建,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日产日清制度落实。四是突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强化亲商、双赢、诚信、公正和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鼓励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环境的改善,引来了项目和资金,止目前共累计引进增资及新办项目19项,实到外资1641万美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大云镇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小城镇功能。突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全面推进“现代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强镇、文化生态名镇和和谐平安乡镇建设。以县城区向南推进和跨海大桥穿越我镇为重要契机,通过科学调整功能布局,不断完善总体规划和集镇新区规划,强化一、二、三产功能,实施大开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镇区品位,逐步形成以善江公路为轴线,以大云集镇为中心,以一城一区为两翼的 “一镇、一城、一区”的发展布局。“一镇”就是扩建好大云集镇;“一城”就是在大云集镇以西,跨海大桥连接线以东、沪杭高速公路以南规划建设总规模为2.5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一区”就是在善江公路以东,建设以“一带六园”为主体框架的大云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同时,全面完成各行政村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缪家、大云、洋桥等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四)规范服务和管理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大云小城镇能在短期内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改革,敢于打破一切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束缚,运用市场手段,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城镇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新制度。一是以“机关作风年”建设为载体,以“三创一争”为抓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走“小政府、大实体、小政府、大服务”的路子,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行政”,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二是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农民、外来人口的落户限制,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现全镇非农人口达到2564人。三是吸引各种能人参加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在原小区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了云都花园园,云溪花园,总面积达4.97公顷。四是规范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实行规划、征地、开发、出让、管理五统一,土地按不同地段确定出售价格,以增加小城镇的投入。
(五)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努力建设小城镇建设资金 “瓶颈”。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较好地解决了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了小城镇建设速度。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结合小城镇特色和优势,想方设法争取小城镇建设资金。二是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和联系。最大限度的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筹措建设资金。三是采取宣传促动、行政协调、政策带动、农民自建、商户联建和投资者开发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
二、小城镇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效
(一)城镇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在为农业、乡镇企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城镇经济的增长,今年预计全镇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亿元,同比增长18.14%;实现财政总收入6500万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00万元,同比增长25.39%;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达到3.7亿元,同比增长32%;合同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以上,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实到外资1641万美元,完成县下达任务149%;其中:县外内资1亿元,同比增长170%;工农业总产值26.06亿元,同比增长22.95 %,其中工业总产值23.51亿元,同比增长24.99%,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18.8亿元,同比增长30%;农业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6.89%;外贸出口达到0.9亿美元,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50,同比增长13.4%。
(二)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小城镇的综合开发建设,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质的变化,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镇着力发展以大棚设施栽培为主的鲜切花、瓜果蔬菜两大优势产业,培育水果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已形成了大云镇鲜切花园区、碧云花园、森禾公司等生态农业特色基地9个,经营总面积近3000亩。碧云葡萄园建成了县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全镇花卉、大棚果蔬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粮经复种指数达到228%,全镇粮经比例达到26.8:73.2。同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电声、轻纺服装为主导的符合大云生态环境的特色块状经济,生态工业占全镇工业的85%以上。此外,生态旅游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带六园”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区。碧云花园、拳王休闲农庄、森林亚洲、华明花艺园、十里水乡、大云寺院等一批生态园和旅游景点共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622万元。其中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作为“全国2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浙江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该公司接待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三期正在规划中,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达24万人次。今年8月全省休闲观光农业现场会在碧云花园举行。
(三)小城镇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通过云寺路等镇区道路的建设,以及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全镇主要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改善了交通,方便了群众出行;城乡自来水的普及率达100%,使全镇区实现了饮水安全和自来水化;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美化了居住环境;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处理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提升”。同时,新建了镇汽车站、改建了镇文化中心等设施,达到了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云溪路商业街、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云寺路道路两侧的加快开发以及康兴东路和青云路以北至善江公路接口两条新商业街的开发,既推进了全镇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又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非农业人口由2006年2341人增长到2007年2564人。
城镇工作总结 篇2
一、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建设领导机制。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多次召开小城镇建设会议,并有针对性地组织镇、村干部前往江苏华西村、奉化滕头村参观学习,使广大干部解放了思想,学习到了有价值的经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至各相关部门,落实责任人,严格考核,并把相关任务列入村干部百分考核中,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了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以及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着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把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小城镇载体功能、积蓄发展后劲作为小城镇建设主要任务,全力以赴改善城镇环境。一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据统计,2007年维护建设总投资约4100万元,其中,投资125万元延伸了云寺路;投资154万元改建太平桥等4座桥梁;投资37万元建成了镇汽车站;投资25万元,完成了镇文化中心的改建;投资250万元,启动了镇商会大楼的建设;投资5万元,完成了镇综治中心办公楼装修工程;投资2万元,新增了公共厕所1座;投资140万元,完成了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投资846.92万元,完善4.13平方公里的工业功能区的建设,全面完善其道路框架、绿化、亮化、给排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小城镇赖以发展的硬环境。同时完善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大小康住宅建设力度,新增小康住宅面积24525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镇人居环境。其中,农民建房78户,住宅面积14525平方米,投资1089.375万元;云溪花园住宅面积10000平方米,投资2000万元。二是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在2006年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并通过验收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加快庭园经济建设,实施“镇送村种社管户养”的庭园经济林建设,共送出水果苗木13700株。2007年新增绿化面积371.03亩,乡镇绿化覆盖率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5%。积极实施省级绿化示范村建设,缪家村、大云村先后通过省级“绿化示范村”。启动了花乡大道建设,目前已完成1公里。三是加强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配强城管队伍,2007年又新增1名城管队员。加强污水处理,2007年新增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1座,生态模块污水处理设施27座。同时通过镇垃圾压缩中转站的新建,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日产日清制度落实。四是突出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强化亲商、双赢、诚信、公正和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鼓励外地客商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环境的改善,引来了项目和资金,止目前共累计引进增资及新办项目19项,实到外资1641万美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大云镇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三)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小城镇功能。突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全面推进“现代工业重镇、特色农业强镇、文化生态名镇和和谐平安乡镇建设。以县城区向南推进和跨海大桥穿越我镇为重要契机,通过科学调整功能布局,不断完善总体规划和集镇新区规划,强化一、二、三产功能,实施大开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镇区品位,逐步形成以善江公路为轴线,以大云集镇为中心,以一城一区为两翼的 “一镇、一城、一区”的发展布局。“一镇”就是扩建好大云集镇;“一城”就是在大云集镇以西,跨海大桥连接线以东、沪杭高速公路以南规划建设总规模为2.5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一区”就是在善江公路以东,建设以“一带六园”为主体框架的大云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同时,全面完成各行政村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缪家、大云、洋桥等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
(四)规范服务和管理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大云小城镇能在短期内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改革,敢于打破一切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束缚,运用市场手段,逐步建立起适应小城镇发展需要的新机制新制度。一是以“机关作风年”建设为载体,以“三创一争”为抓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走“小政府、大实体、小政府、大服务”的路子,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行政”,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二是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放开农民、外来人口的落户限制,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现全镇非农人口达到2564人。三是吸引各种能人参加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在原小区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了云都花园园,云溪花园,总面积达4.97公顷。四是规范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实行规划、征地、开发、出让、管理五统一,土地按不同地段确定出售价格,以增加小城镇的投入。
(五)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努力建设小城镇建设资金 “瓶颈”。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外商、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建设,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较好地解决了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了小城镇建设速度。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结合小城镇特色和优势,想方设法争取小城镇建设资金。二是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和联系。最大限度的获得金融部门的支持,筹措建设资金。三是采取宣传促动、行政协调、政策带动、农民自建、商户联建和投资者开发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
二、小城镇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效
(一)城镇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小城镇的建设在为农业、乡镇企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城镇经济的增长,今年预计全镇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亿元,同比增长18.14%;实现财政总收入6500万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00万元,同比增长25.39%;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达到3.7亿元,同比增长32%;合同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以上,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实到外资1641万美元,完成县下达任务149%;其中:县外内资1亿元,同比增长170%;工农业总产值26.06亿元,同比增长22.95 %,其中工业总产值23.51亿元,同比增长24.99%,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18.8亿元,同比增长30%;农业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6.89%;外贸出口达到0.9亿美元,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50,同比增长13.4%。
(二)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小城镇的综合开发建设,全镇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质的.变化,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镇着力发展以大棚设施栽培为主的鲜切花、瓜果蔬菜两大优势产业,培育水果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已形成了大云镇鲜切花园区、碧云花园、森禾公司等生态农业特色基地9个,经营总面积近3000亩。碧云葡萄园建成了县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全镇花卉、大棚果蔬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粮经复种指数达到228%,全镇粮经比例达到26.8:73.2。同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电声、轻纺服装为主导的符合大云生态环境的特色块状经济,生态工业占全镇工业的85%以上。此外,生态旅游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带六园”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区。碧云花园、拳王休闲农庄、森林亚洲、华明花艺园、十里水乡、大云寺院等一批生态园和旅游景点共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622万元。其中嘉兴碧云花园有限公司作为“全国2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浙江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该公司接待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三期正在规划中,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达24万人次。今年8月全省休闲观光农业现场会在碧云花园举行。
(三)小城镇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镇综合功能明显增强。通过云寺路等镇区道路的建设,以及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全镇主要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改善了交通,方便了群众出行;城乡自来水的普及率达100%,使全镇区实现了饮水安全和自来水化;园林绿化建设进一步美化了居住环境;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处理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生态环境;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提升”。同时,新建了镇汽车站、改建了镇文化中心等设施,达到了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云溪路商业街、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云寺路道路两侧的加快开发以及康兴东路和青云路以北至善江公路接口两条新商业街的开发,既推进了全镇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又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非农业人口由2006年2341人增长到2007年2564人。
城镇工作总结 篇3
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据中央、省、市、县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住建局的指导下,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结合我乡实际,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现将20xx年我乡新型城镇化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在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一是在政策上我们根据XX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的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二是依法狠抓建筑市场管理,注重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和建筑质量及安全的监督;三是加强城镇建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学习,通过努力,我乡的建筑队伍已形成依法、照章、优质、安全的良好局面,建管人员的管理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我乡的基础设施均得到了加强和提高,我乡20xx年棚户区改造50户,农村土坯房改造200户,完成仙人嵌村聚居点建设,双凤垭村安居工程已经动工24套,主体完工16套,下一步准备进行风貌打造。新村的建设缩小我乡城乡差距,全面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在新村建设中,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新村建设标准,坚持高标准规划,奋力培育新产业,改造新农居,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全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工作
除廉租房建设外,严格审批上报集镇内建房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做细城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为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科学利用资源,美化、靓化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布局起到重要作用。对窄、脏、乱、地段进行整治,部分房屋被拆迁;做好城镇化建设工作宣传,动员偏远山区的农户在集镇内建房,如加大对朽石坎、青山梁、双凤垭、等3个条件较差的村和地质灾害区的农户往集镇内建房的宣传力度;完善城镇化建设各种管理制度,对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的农户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没有经过审批程序就建房的农户教育和发停工通知,必须按照规划建设。今年,通过努力,全面完成了年初县乡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
四、存在的问题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形势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1、部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是很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固;
2、村建站工作人员配备不够,业务水平不高。
3、部分在建工程的建设手续不完善;
4、由于乡政府不是执法主体,不具有的权力,希望上级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
城镇工作总结 篇4
今年以来,我镇根据望政办发[20xx]101号文件和全县城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镇实际,按照镇四届党代表大会提出的“打造边陲商贸集镇”的工作思路,镇城镇建设管理局办公室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严格按照规划执行,狠抓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镇容镇貌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得成绩。现简纳以下几点汇报:
一、摸清家底掌握集镇现状
今年年初,我们对全镇三个集镇,特别是梅花岭集镇进行重点的摸底调查,其建成区总规模1.8平方公里,集镇非农业人户口1200人,农业户口6256人,外来人口214人,建成区有企业7家,各级各部门42个,已硬化道路6000米,占总任务的89%,已安装排水管道仅梅花岭集镇5200米,占总任务的96%,但由于集镇沿路开发的历史成因,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老百姓也有意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重拳出击。首先在垃圾清扫上下大功夫,专门聘请两名同志打扫,安排一辆垃圾运输车将垃圾逐天拖往桥驿垃圾场,滤布仅此一项,镇财政除住户收取一点外还要注入资金达5.6万元,彻底改变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尴尬局面,结束了乱停乱靠乱建乱挂的历史。
二、狠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申报上级“以奖代补”项目
为改变沿路建镇的不良局面,今年初,镇党委政府对城镇建设专题研究,会议提出规划先行,后分步建设的指示方针,我们专门请长沙市建设设计院的专家为城镇的扩容提质和商贸小区,拿方案,做设计。总设计规模200亩,第一期工程为60亩,今年5月份启动建设目前已启动山地征收60亩土方,工程4.2万方,道路硬化1000方,麻石砌300方,下水道980米,政府投入财政资金已达130.2万元,目前还有几项工程正在扫尾,它们是下水道600米,路沿石1200米,绿化树木1000株草及坪等工作,预计还需要建设资金36万元,现已集纳农民建房160户,估计年底还有三十户将开工建设。今年我们把以上项目积报上报。争取上级纳入“以奖代补”的项目之中,在工作过程中,得到了全集镇人民的坚决拥护,他们拍手称好的是彻底解决了集镇的下水问题。三条下水设施铺管建设,政府虽然管道铺设长,压滤机滤布耗资比较大,但能较好地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我们全部采取的全密封,三级化粪池处理,下水搞好以后居民们的饮水问题。得以解决。今年又挖机井42口,政府多发一点钱,也是值得的,对郭亮、代公桥小型集镇在村为主的基础上,我们全面实施监管,防止了乱搭乱建,卫生堪忧的现象。
三、规范操作,严把工程质量关
在整个施工当中,有五个工程队,即三条下水各一个工程队,绿化一个,土方硬化等一个,五个工程队都具有相应资质,并了施工合同,能较好地按施工图纸规范施工,作为政府专订派出两名干部专门监管工程质量和相关现场签证,同时,还在集镇的居民中选聘了两名德高望重的'同志共同监督甲、乙双方履行合同和工程质量工作,除因新土方沉降有一块硬化道路要返工外,其余均无质量安全隐患,在农民建房的问题上,我们采取统一层高,统一外装饰,统一排水,统一供电等多方措施,确保了建设高标准和高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年初计划工程还有扫尾工任务,我们将抓紧实施,力争古历年底全面完工。
(二)工程立项和报建工作还必须重新补课,尽快完善各种资料。
(三)镇级财力十分紧张,年底的支付压力特别大,还有待上级重点倾斜关照。
(四)办内人员含主管领导仅四人,联系城建、规划国土、招商、环保及重点项目建设。人手不够,业务不精也还有待调整和学习提高。
(五)探索集镇管理的新模式还要进一步优化,根治了好脏、乱、差现象的任务还很艰巨。
虽取得点滴成绩,这都离不开建设,城管、财政等县直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存在的问题也将促使着我们真抓实干,尽快完成,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明年我们将继续以打造集镇亮点为目标,启动商贸小区的二期开发,狠抓周边环境和镇容镇貌的治理,着力解决缺水、饮水难问题,开启茶亭自来水厂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相信,有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茶亭城镇化水平一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为构建平安和谐茶亭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