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范文 > 正文

生态振兴工作总结

2024/07/03总结范文

老地方整理的生态振兴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态振兴工作总结 篇1

为更好、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我局出台《关于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南环〔20xx〕21号),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落实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股室具体负责,职能股室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更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从20xx以来,我局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摆上党组会议事日程,多次专题研究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牵头部门污控股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职能股室分工积极配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是土壤污染防治。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根据省、市部署要求,制定《阜南县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排查辖区内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建立阜南县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安徽鑫皖制革有限公司、安徽宏远电镀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和安徽辉翔铝制品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已被纳入排查清单。定期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并按时向市生态环境局报送第一季度排查表,目前三家企业均未发现环保违法违规问题。

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加强我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我局委托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阜南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和《阜南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技术报告已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已报送市生态环境局进行技术审查。

三是扎实推进20xx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四项工作。为确保任务落实落细,阜南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召开专题会议,就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提质增效和农村黑臭水体等四项工作进行商讨研究推进方案。采取因地制宜的生活污水治理方式,统筹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的衔接,继续推进实施20xx年田集镇任庙村等5个行政村农村污水治理任务和田集镇任庙村等4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任务;20xx年我县应完成龙王乡、洪河桥镇、赵集镇、田集镇、柳沟镇、许堂乡、地城镇、张寨镇、于集镇9个乡镇的提质增效工作。坚持“一厂一策”原则,围绕“水量小、浓度低、接户难”等问题,以管网覆盖率和进水浓度两个重点、难点为抓手,围绕污水主管网问题整改和提升接户开展提质增效工作,保证主管网贯通,无堵、漏等问题,由简到难逐步推进,指导乡镇政府做好摸清查实已接户和常住户清单,每周调度《管网排查及接户情况统计表》,确保按时完成提质增效目标。

生态振兴工作总结 篇2

近年来,潜江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筹城乡绿色发展,着力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一、统筹城乡绿色发展实践

(一)全面融贯绿色理念,切实转变发展观念。

一是发展目标向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强化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不欠新账、快还老账”,出台环保“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发挥生态环保考核“指挥棒”作用,生态环保类考核指标数量由5个增加到8个,指标权重由14.16%提升至16.67%。坚持从经济活动源头抓起,在项目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优先考虑生态指标,突出“环保第一审批权”,引入专家、部门双会审制度,执行最严行业标准,xxxx年依法否决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大型招商项目2个。

二是系统规划引绿。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发展全过程,绘就了“1+3+5+N”的城市建设绿色发展规划体系。精心编制《潜江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xxxx)》,突出生态本底的保护与管控,重新划定“三区四线”,以水为脉,构建“四轴多网·三核多点”生态安全格局。按照“水乡园林精致城市”要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系统编制东荆新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汉江兴隆河生态绿道三大亮点片区规划。突出“建筑即景观、新区成景区”理念,充分体现园林风貌,统筹编制中心医院、市民之家、奥林匹克中心、紫月湖公园、文化中心等五大民生工程规划。科学编制生态市建设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水生态文明城市、城市绿线蓝线规划、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N个生态建设规划,基本实现了覆盖全域、把握全城、谋划全局。

三是整体推进护绿。加强领导高位推进,把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各级党委会研究重点内容,加强督办协调,统筹解决问题。优先环保人员配置,增加市环保局领导职数,实化生态环委会办公室职能,明确为常设机构,设置正科级专职副主任,划转专用办公场所,实现全方位保障。强化环保执法力量,新增环境监察支队领导职数1人,监察支队执法编制由6人增加至25人,全力支持环境监管执法。强化常态执法,实行“一人一企”包保监管责任制,建立“日查夜巡+假期暗访”“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机制,实现24小时不间断执法。强化专人执法,开展环保大检查、“十小”企业清理整治、危险废物专项检查等执法行动,xxxx年先后责令停产限产改正42家,查封扣押2起,移送行政拘留4起4人,全面关停粘土砖瓦厂,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查封采砂船只10艘、切割抽砂沉管3000多米,依法传唤18人、刑事拘留4人、网上追逃2人。

(二)强力实施污染防治,构建宜居人居环境。

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力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按时完成了全部103台(450.45蒸吨)锅炉淘汰改造;实施油气回收治理,督促全部79座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治理改造;督导加强城市扬尘管控力度,落实建筑扬尘防治措施,加大城区主次干道洒水频次,有效抑制了城区扬尘污染;督促黄标车淘汰1383辆,督促推进餐饮油烟整治,完成油烟净化设备安装73家及潜阳路小餐饮公共烟道建设;加强秸秆禁烧巡查,推进了秸秆综合利用。xxxx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320天,优良率88.2%,排名全省第二,同比增幅15.2%,居全省第一。20xx年1-8月,全市空气环境优良率90.6%,同比增幅3.4%;PM10、PM2.5平均浓度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4.1%、27.3%。

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印发《潜江市地表水跨界断面考核办法(试行)》,开展市内跨区镇流域考核。全力实施跨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黑臭水体整治,打造河湖长制升级版,实现了汉江、东荆河及市级32条河道、17座境内湖泊、市域198条镇级主河道、664条村级干渠河湖长制全覆盖。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完成4座工业污水处理厂、6座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6座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了重点流域沿线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建设。重拳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关停拆除禁养区养殖场899户,整治禁养区外养殖场完成整治259家。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清查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处理设施,督促完成42个加油站的153个地下油罐实施双层罐更换或采取防渗池设置。强力推进“厕所革命”,目前共完成18817户农户无害化厕所、31座农村公厕、13座集镇公厕、49座城区公厕、2座交通厕所、7座旅游厕所的建改任务。狠抓水源地环境整治。市政府成立汉江泽口、红旗码头两个饮用水源地整治指挥部,加强水源地整治调度,取得了明显进展,可以如期完成整治任务。泽口饮用水源地整治方面,已全部取缔一级保护区内一切与取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人类活动,完成保护区地理界标、警示标志的设置。20xx年1-8月,3个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100%,3个跨界断面达标率分别为100%、100%、87.5%,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加大生态村镇创建力度,全市已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52个。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出台《潜江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了土壤污染现状调查采样,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开展“清废行动”,出动人员2200多人次、机械设备370余台套,清运固体废物堆存点113处,清运生活垃圾7200余吨、建筑垃圾19000余吨、其他固废2300余吨,有力促进了固体废物的规范化处置、贮存。我市制定出台《潜江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标三年行动方案》和《潜江市农村垃圾精准治理工作方案》,按“每村均配1.5辆电动垃圾收集车、每村配2.5名保洁员”的办法,为保洁员配备240余辆电动垃圾收运车和劳动工具,选址建设村级垃圾集并点680个。推行市场化作业。将全市403个行政村及公共区域内环卫保洁实行市场化外包,由市场化公司实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各区镇处对作业情况考核,市城管局统一监管,建立了“户分类、点分项、站处理、镇考核、市监督”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新模式。

(三)厚植绿色生态基底,力促生态经济发展。

一是拓展生态功能,推进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决战工业3000亿行动,突出绿色招商,培育光信息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家居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发展减排型循环产业,推进化工循环化改造,实施工业污水处理厂、化工管廊、气体岛、固废处理中心、集中供热五大功能项目,建立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配套、区域外循环的“四维循环模式”,促成化工与光纤两大产业因“气”结缘,实现跨界循环绿色革命,金澳科技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光信息电子产业蓬勃发展、产值增长53倍。发展少排型高新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家,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74.35%,占GDP比重为15.03%,全省排名第四,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发展零排型绿色产业,促进工业与服务业、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江汉油田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破解了长期困扰潜江卤水消纳问题,建设江汉战略储气库,项目总投资160亿元、库容50亿方,一期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力争再干五十年,再造一个环保型江汉油田。

二是释放生态效益,发展生态农业。牢固树立“只有守住农业净土,才能守住最大生态”的理念,深入实施决战虾-稻产业800亿行动,大力推广被誉为“小肥料厂、小粮仓、小水库、小银行”的`“虾稻共作”种养模式,让虾-稻产业成为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加强市场监管,开展虾稻农资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农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净化农资市场。注重品牌引导,利用“潜江龙虾”入选中国百强农产品公共品牌,成为中欧互认地标产品的基础,抢抓打造“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纳入省级战略的机遇,加快“六大中心”建设,加快品牌整合力度,让“潜江龙虾”“潜江虾稻”代言湖北、引领全国,成为生态农产品的典范。当前,“虾稻共作”种养模式减药减肥达50%以上,生产的清水虾、有机稻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亩平收入是单一种植水稻的近6倍,纯获利4000元以上,全市“虾稻共作”面积已超过6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60%,虾-稻产业总产值突破230亿元。

三是打造宜居空间,构建生态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突出“水乡园林”特色优势,打造三大亮点片区,不断拓展生态空间。深入推进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工作,实施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建成园林青广场、颐景园、荷花仙女等街头游园景点38处,改造提升潜泽巷、辉煌社区、城南社区等背街小巷141条,一座座城市“盆景”绘就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的靓丽风景线。积极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深入开展“绿满水乡·美丽潜江”国土全域绿化行动,打造沿江、沿河、沿渠、沿路、沿湖百里绿色景观走廊,构建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生态网络,超额完成绿满潜江三年计划,实现人工造林13.5万亩,城区500米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8%。东荆新区突出“生态系统”定位,统筹布局建筑工程、道路、水系和景观,规划建设800亩紫月湖生态公园,致力打造“城水相融、生态宜居”的城市绿色客厅。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突出“生态湿地”定位,实施生态修复,拆迁611户退池还湖4000亩,面积增长50%,这里成为“梦泽缩影、鸟类天堂”,现有植物347种、野生脊椎动物188种,每年吸引超过2万只鸟类在此栖息繁衍,国际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和中华秋沙鸭现身潜江。

二、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思考

虽然我市在乡村生态振兴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乡村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小沟小渠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农村生活污水等问题仍不容忽视,需要常抓不,亟待进一步推进齐抓共管、强力实施整治。下一步,要深入扎实落实乡村生态振兴措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态需求。

(一)坚定不移,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绿色发展的各个方面,把生态环保的理念贯穿于全民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把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到履职尽责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各区镇办事处以及各村、各组,成为乡村居民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绿色的农村生活方式。

(二)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严把项目准入关,强力推进产业升级,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以虾-稻产业、特色种植养殖等乡村生态产业为依托,既增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绿色增长方式。

(三)城乡联动,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坚持城乡统筹、工作联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持久战,继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和十大标志性战役,把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城市延伸到农村,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振兴工作总结 篇3

20xx年度,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林草局深入贯彻落实党十九大及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防沙治沙进程,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有力助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一)加大防沙治沙力度。一是实施金川区绿洲边缘经济型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一期),在金川西干渠外围,建设高标准经济型生态防风固沙林带2244亩。目前,已完成场地平整3012亩,铺筑防火通道7.56公里,架设供电线路1.2公里,植树沟种植土换填24.5万立方米,铺设管道27公里、引水渠1.08公里,修建蓄水池、泵房各一座,管护房修建主体工程建设以及室外装修已完成,栽植龙王帽、白玉扁、紫穗槐、大沙枣苗木共4.3万株。二是重点实施金川区2020年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在北大滩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三是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新模式,完成人工造林1600亩。

(二)加快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一是结合金川区宁远堡镇西湾村经济林果产业发展项目,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完成通道绿化2.6公里,其中,国槐栽植563株,梨树栽植4955株。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开沟客土,预计年前完成客土,明年铺设供水设施并进行苗木种植。二是积极谋划金川区乡村生态振兴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项目,计划对天高路、古金路、环镇路等5条通道进行绿化,完成河北杨、国槐以及桃、杏、梨等苗木栽植23.5万株,目前,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三)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一是加强林政执法力度。全面加强森林草原保护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毁林开垦等破坏林地草地以及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落实林地草原用途管制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受理林木采伐3批次,采伐蓄积量达66.53立方米;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1批次,审批面积0.27亩;办理征占用草地手续5批次,审批面积3003.969亩;办结行政案件1起。二是持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针对春尺蠖、光肩星天牛等主要生物病虫害,重点对两镇农田防护林、市区北部绿色长廊、金永高速公路及平交口、陈金公路、古金公路等通道林木进行全面防治,完成无公害防治面积6.466万亩;积极探索实施生物防治,引进并投放花绒寄甲成虫10万头,防治面积达5000亩次,有效加强对天牛等蛀干害虫的防治,确保虫害成灾率持续控制在4.4‰以内。严格调运检疫审批,办理产地检疫证14个,涉检企业登记备案13份,植物检疫证书4份。三是不断强化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吉林省4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经验,建立森林草原防火队伍,健全火灾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充实防火物资储备库,大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护林队伍技能综合提升培训1次,防火宣传4次,不断压实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营造浓厚的防火氛围;广泛推行“防火码”应用,开展线上线下专项检查4次,整治安全隐患点38处,签订防火责任书79份。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严防死守,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防火制度,今年全区未发生森林和草原火灾。

生态振兴工作总结 篇4

2022年,乡村生态振兴专班以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为导向,细化实化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持续推进基础建设建设及完善管护机制。一是扎实开展农村路网工程。截止目前,已完成路网延伸通达工程3.91公里,完成投资约555.46万元,完成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586公里,投资660万元,危桥改造完成投资2400万元。二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持续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整治。成立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专班,对7个镇办130个村开展排查。截至目前,共计排查农房43615户,排查出C、D级房屋184户,已全部完成整治。抓好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按照“及时发现、即时帮扶”“监测预警、加强保障”原则,对动态新增危房及时鉴定、及时改造。三是积极实施农村供水提质工程。根据上级政策,筹划发行项目专项债,并争取省级专项债补贴26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程序。四是配网建设再上新台阶。周村配农网工程2022年农村电网投资共计2102.12万,投资10kV架空线路1.25公里,10kV电缆线路6.58公里,新增配变2台,配变容量1260kVA,新增箱变3台,容量1890kVA,新增台架变5台,容量2000kVA。同时,制定15条线路春检计划,开展线路绝缘化改造、裸露点包封、老旧避雷器更换工作,全面提升线路健康水平。

二、持续提升人居环境。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积极争取中国银行贷款。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编制、确定村庄建设时序,四月底完成招投标工作,五月初施工队伍进场施工。2022年度市定治理任务14个,目前已开工17个。其中,王村镇5个、南郊镇5个、北郊镇5个、城北路街道2个。二是统筹做好乡村环境卫生工作。通过规划设置垃圾点、配备密闭式专用运输车辆和封闭垃圾桶等措施,统筹推进镇域内垃圾存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同时不定期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巡查指导、垃圾死角集中清理、渣土堆垃圾堆排查整治、农村陈年垃圾整治等行动巩固环境卫生治理成果。三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以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广泛组织开展农村清扫家园活动。截至6月7日,全区累计清理“三大堆”6850处,清运垃圾23504.59吨,整修厕所5个,整理村庄立面186509平方米,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7275处,清理村内水塘数量12口,清理村内沟渠数量18.5公里,清理村内淤泥数量160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玉米秸秆、玉米皮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476.3吨,清理残垣断壁104处。四是深入推进“美在家庭”建设,实施乡村美学教育。印发《关于在全区进一步深化“美在家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美家超市”积分管理办法,推进“美家超市”与“一网三联”融合并行,进一步发挥“美家超市”激励作用。印发《周村区乡村美学赋能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南郊镇韩家窝竹林民宿等6个乡村美学经济示范点,王村镇宁家村美学一条街等10个乡村美学打卡点,赋能乡村振兴。持续推广“益她学堂”美学教育培训,扩大讲师范围,丰富课程内容,截止目前开课25期,受益妇女750余人。五是统筹县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建成“名医基层工作站(室)”7处,共计22名专家有序开展日常诊疗活动。积极参加义诊老年人查体、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家庭创建等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名专家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8处中心村卫生室已经通过市级验收,提前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三、科技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一是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印发《周村区2022年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下沉到镇村、种粮大户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20余次,确保化肥使用量稳中有降,整体控制在40%以下。二是全面完成小麦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整合各级农业生产专项资金85.8万元,全域开展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达到面积全域化、配药科学化、施肥均匀化、污染最低化。三是力争对农药农膜包装废弃物实现应收尽收。制定出台《周村区2022年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处置、农膜回收贮运体系及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工作方案》。截至截止5月31日,共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53吨,其中袋包装物0.21吨,瓶包装物1.32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1.53吨,全部用于焚烧发电。四是持续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管理。成立三个专业督导组分片挂包深入现场指导和督查,查看各养殖场粪污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对规模养殖场开展规范治污设施、推广生物除臭技术等工作,发放除臭剂500余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