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工作总结 > 正文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总结

2024/07/19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总结(精选5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总结 篇1

尽管淅淅沥沥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却丝毫没有削减北碚区小学语文低段教师们暑期培训的热情。在北碚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院的组织领导下,在全体参培教师的支持下,6月29日至7月3日在西大附小为期5天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工作已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我区小学语文参培报名人员673人,低段参培教师330人,实际参训人员325人,请假5人,均持有请假条,学校、教委盖公章,参培率、出勤率100℅。其余的均按时、保质、保量参加了培训的各项活动,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就培训情况做一简要总结。

一.精心策划 ,统筹安排

本次培训从6月开始策划,教师进修学院和研训部围绕“培训什么”、“如何培训”、“谁来培训”等进行了多次商讨,制订了初步的《培训方案》,并报教委审定,形成最终的培训方案。

在区教委的整体部署和教师进修学院的直接领导下,小语室于6月先后三次召开会议,研究课程计划、培训方式、培训地点等培训工作,具体落实了培训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要求》、《培训学员守则》、分组等工作,做到了“职责明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保障充分”。

二.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本次培训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成了两个片区进行。小学1-3年级在西大附小进行培训,4-6年级在朝阳小学南校区进行。1-3年级班均安排了三位班主任,一位场地负责人和一位技术保障人员。所有人员分工清楚,职责明确,确保了培训的有效运作。

培训过程中,班主任严格进行考勤管理,认真维持会场纪律,关心培训老师的身体健康,提示老师们安全出行,整个培训期间不仅会场秩序良好,还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为期五天的小学语文教师全员培训,共进行了10个微课展示和12场专家讲座,6次网络互动研讨。内容包括各种文体的朗读技巧指导、语文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解读、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和自省、学生学业评价、课例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等内容,深受教师们欢迎。

每天的微课,来自一线教师们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并将理论和课堂实践相结合,以课例的形式让老师们在课堂上随着授课老师一起绘声绘色地读着各种文章,琅琅的书声成为了校园里最动听的交响乐。

每天的主持是培训的一道亮丽风景。每位主持人认真、幽默、各具风格的主持,不仅让整个培训更加井然有序,同时漂亮的主持人,动听的普通话,不仅展示了北碚区小学语文老师的高尚素质和文化底蕴,更让听课的教师们在他们幽默的主持中感受到了轻松和愉悦。

每天的专家讲座,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既有对当代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文本解读的“望闻问切”,又有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和案例分析,专家们高屋建瓴,旁征博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打开了教师们的心扉,开启了教师们的思绪,启迪了教师们的智慧。听了专家们的讲座后,老师们都感悟到语文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卓越课堂”必须做到三个字:实——思维训练的过程要扎扎实实;巧——训练的方法要巧妙,精妙;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努力实现教学行为价值的最大化。

本次培训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将网络研修推向了新的时代。下午,老师们将专家讲座的内容在网络互动中深度交流。大家感觉网络研修形式新颖,教师们参与性强,易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具有针对性、示范性、实效性,还能将各自的资源进行共享和交流,大家觉得这个平台的搭建是拉近了老师和领导、老师和专家、以及老师和老师之间距离,使我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中国教育的方向,同时教研活动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随时研究,随时请教。网络教研把本次培训推向了高潮。

四.学风良好,富有成效

五天的培训学风良好,参训教师能按时到达会场,在培训期间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主动记笔记,没有人随便出入,没有人玩转手机,学风浓厚。老师们静心倾听讲座,思绪在专家的智慧点拨中跌宕起伏;细心品味课例,情怀在学生的精彩表现中心潮澎湃;用心碰撞辩论,灼见在网络交流点评辩驳中屡次交锋,……本次培训让教师了解到新形势下的教育方向,汲取教育智慧,领悟教学策略,感悟教学艺术;使教师们的一些教育教学困惑得以释怀,收获颇多。

培训结束后,各学校负责人及时搜集了老师们培训作业和反馈意见,并提醒老师们认真参加满意率的调查和建议。

五.协调有力,报道及时

本次培训共有五个片区20所学校分别承担了微课教学、主持衔接、撰写简报、拍照摄影、成果汇报等任务,大家及时沟通,相互协调,将这个培训工作的实况及时以简报的形式上传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北碚区教委网站,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培训内容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层面参训者的需求。

由于参训者人数众多,年龄,地域、文化层次及培训态度(有近50岁的老教师,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差异,培训内容不能完全兼顾所有参训人员需求。观摩优质课、课例分析多数教师有兴趣;信息技术讲座较枯燥,有些教师想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但对理论和信息技术管理不感兴趣。

2.内容丰富,互动交流时间显得不够。

应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更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教研员在平时就要广泛搜集培训资料、素材,这样,我们相信学科全员培训工作会做得更好。

总之,在北碚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院的统筹安排下,在小语室的精心筹划下,5天的培训活动圆满结束了。这顿精神大餐让参训的老师们 “吃”后的感觉怎样,能否消化吸收?是否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让实践中检验。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总结 篇2

本学期,小学课改核心校第一小组在县教体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各成员学校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各项工作初见成效。

一、培训助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本学期,重点开展了“教材解读”和“新教育晨诵”的培训,第一小组邀请滑县数学名师刘文晖老师和滑县语文学科带头人邵传红老师对成员校的全体语文、数学老师进行培训,参训人数达到460人。通过培训,全体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普遍提升,促进了课堂教学,提高了业务水平。

我组各成员校积极参加教研室牵头组织的新教育晨诵课的培训,观摩了党玲芬和李艳老师的晨诵课,聆听了党老师的报告。通过培训,语文老师对晨诵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各校晨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比赛推动学校教研活动开展

为加强交流,共同提高教材研读和晨诵课授课水平,以赛代培,以赛促研,在广泛征求各校意见的'基础上,报请教研室同意,我小组于11月9日举行教材研读和晨诵课比赛。

各成员校积极报名,踊跃参加。经过激烈竞争,推选出李瑞君、杨自勤、邵传红、魏玲等老师参加县级比赛。比赛同时又是一次区域教研,广大老师通过参与和观摩比赛,提升了自己的水平。

三、送课(培)加强了区内交流

在教研室的正确引领和各乡镇的积极组织下,我小组组织优秀教师李瑞君、杨自勤、邵传红、魏玲分别到小铺、枣村、四间房、八里营学校送课送培,不断扩大核心校的引领带动和影响力。通过区域内的交流,由一个学校引领一个乡镇,一个小组带动一个区域,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总结 篇3

8月5日,我参加了桑植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这短暂的几天培训中,使我受益匪浅,老师的精彩讲解,使我对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的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将促使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以下是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在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创建与管理博客、教育技术、网络教育资源的检索与管理、数字音频编辑技术、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的制作这些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师教学资源在网上的共享,加强了老师们的教学交流,提高的教学效率,更有利于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本次的培训也使我区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还将继续扩大其影响。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教育技术的改革,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元素已经在现代教育中凸显优势,同时对站在教育战线的教师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信息化”,并不是说教学中用上了电脑网络,老师就信息化了。我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很多还只是停留在“复制”+“粘贴”的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还滞后于其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甚至还有人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只能发挥辅助的作用,造成其在教学中可有可无的尴尬境界。我想这和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认识水平不无关系。

经过培训,学员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相信大部分教师在今后都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相信这些会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很好的保证。我们应该继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做出贡献。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总结 篇4

尽管淅淅沥沥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却丝毫没有削减北碚区小学语文低段教师们暑期培训的热情。在北碚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院的组织领导下,在全体参培教师的支持下,6月29日至7月3日在西大附小为期5天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工作已圆满结束。本次培训,我区小学语文参培报名人员673人,低段参培教师330人,实际参训人员325人,请假5人,均持有请假条,学校、教委盖公章,参培率、出勤率100℅。其余的均按时、保质、保量参加了培训的各项活动,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就培训情况做一简要总结。

一.精心策划 ,统筹安排

本次培训从6月开始策划,教师进修学院和研训部围绕“培训什么”、“如何培训”、“谁来培训”等进行了多次商讨,制订了初步的《培训方案》,并报教委审定,形成最终的培训方案。

在区教委的整体部署和教师进修学院的直接领导下,小语室于6月先后三次召开会议,研究课程计划、培训方式、培训地点等培训工作,具体落实了培训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要求》、《培训学员守则》、分组等工作,做到了“职责明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保障充分”。

二.组织严密,管理严格

本次培训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成了两个片区进行。小学1-3年级在西大附小进行培训,4-6年级在朝阳小学南校区进行。1-3年级班均安排了三位班主任,一位场地负责人和一位技术保障人员。所有人员分工清楚,职责明确,确保了培训的有效运作。

培训过程中,班主任严格进行考勤管理,认真维持会场纪律,关心培训老师的身体健康,提示老师们安全出行,整个培训期间不仅会场秩序良好,还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为期五天的小学语文教师全员培训,共进行了10个微课展示和12场专家讲座,6次网络互动研讨。内容包括各种文体的朗读技巧指导、语文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解读、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和自省、学生学业评价、课例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等内容,深受教师们欢迎。

每天的微课,来自一线教师们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并将理论和课堂实践相结合,以课例的形式让老师们在课堂上随着授课老师一起绘声绘色地读着各种文章,琅琅的书声成为了校园里最动听的交响乐。

每天的主持是培训的一道亮丽风景。每位主持人认真、幽默、各具风格的主持,不仅让整个培训更加井然有序,同时漂亮的主持人,动听的普通话,不仅展示了北碚区小学语文老师的'高尚素质和文化底蕴,更让听课的教师们在他们幽默的主持中感受到了轻松和愉悦。

每天的专家讲座,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既有对当代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文本解读的“望闻问切”,又有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和案例分析,专家们高屋建瓴,旁征博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打开了教师们的心扉,开启了教师们的思绪,启迪了教师们的智慧。听了专家们的讲座后,老师们都感悟到语文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卓越课堂”必须做到三个字:实——思维训练的过程要扎扎实实;巧——训练的方法要巧妙,精妙;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努力实现教学行为价值的最大化。

本次培训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将网络研修推向了新的时代。下午,老师们将专家讲座的内容在网络互动中深度交流。大家感觉网络研修形式新颖,教师们参与性强,易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具有针对性、示范性、实效性,还能将各自的资源进行共享和交流,大家觉得这个平台的搭建是拉近了老师和领导、老师和专家、以及老师和老师之间距离,使我们不仅可以及时了解中国教育的方向,同时教研活动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随时研究,随时请教。网络教研把本次培训推向了高潮。

四.学风良好,富有成效

五天的培训学风良好,参训教师能按时到达会场,在培训期间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主动记笔记,没有人随便出入,没有人玩转手机,学风浓厚。老师们静心倾听讲座,思绪在专家的智慧点拨中跌宕起伏;细心品味课例,情怀在学生的精彩表现中心潮澎湃;用心碰撞辩论,灼见在网络交流点评辩驳中屡次交锋,……本次培训让教师了解到新形势下的教育方向,汲取教育智慧,领悟教学策略,感悟教学艺术;使教师们的一些教育教学困惑得以释怀,收获颇多。

培训结束后,各学校负责人及时搜集了老师们培训作业和反馈意见,并提醒老师们认真参加满意率的调查和建议。

五.协调有力,报道及时

本次培训共有五个片区20所学校分别承担了微课教学、主持衔接、撰写简报、拍照摄影、成果汇报等任务,大家及时沟通,相互协调,将这个培训工作的实况及时以简报的形式上传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北碚区教委网站,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培训内容不能完全满足不同层面参训者的需求。

由于参训者人数众多,年龄,地域、文化层次及培训态度(有近50岁的老教师,也有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差异,培训内容不能完全兼顾所有参训人员需求。观摩优质课、课例分析多数教师有兴趣;信息技术讲座较枯燥,有些教师想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但对理论和信息技术管理不感兴趣。

2.内容丰富,互动交流时间显得不够。

应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更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教研员在平时就要广泛搜集培训资料、素材,这样,我们相信学科全员培训工作会做得更好。

总之,在北碚区教委和教师进修学院的统筹安排下,在小语室的精心筹划下,5天的培训活动圆满结束了。这顿精神大餐让参训的老师们 “吃”后的感觉怎样,能否消化吸收?是否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让实践中检验。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总结 篇5

根据教育局工作布署,我校全体教师进行分散与集中培训学习,共有28余名教师参加了这次培训,现将培训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认真制定培训计划,确保计划的可行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全校区教师暑期培训班,如何让各位老师在这几天的培训中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提高,授课人的选定,授课内容的选择都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本次培训计划制定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实际,讲求效果。尊重我校区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区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坚持既有理论方面的课程指导,又有来自教学一线经验丰富教师的课堂实录,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本次培训正是重视了选人和选题,因此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从学员的反馈信息中能清楚地感知到。

二、立足课改,加强教学反思研讨。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根本,此次培训我们在教学方面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各学科教师根据自己屡次考试成绩、同学科老师的公开课水平、以及教研员对本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达到相应层次的说明,认真分析、总结、讨论教和学中的得与失:老师们谈的很具体,他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围绕具体内容讲解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地与同头课教师交流教学技能,详细地谈自己对新课标的认识、理解,比如在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是如何组织教学的,在课堂教学中又是如何渗透新理念的,毫不保留地谈自己在教改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即哪些知识用什么样的方法讲解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受到了良好效果;哪些做法急需改进……好多问题是共性的,通过大家的交流,统一了思想,统一了方向,使广大老师对新课程标准又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三、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德育水平。

师德是教育的灵魂,随着现代化步伐的日趋加快,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目前的社会特点和我校区学生特点,我们需要一支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有科学管理方法的教师队伍,这对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因此这次培训我们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放在工作的重要地位。

本次暑假培训,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机会;本次培训,给广大一线教师搭建了一个切磋教学技能,展示课改成果的平台。通过这次培训全体教师进一步增强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更新了知识体系,完善了知识结构,掌握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大加快了广大教师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