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水产业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产业工作总结 篇1
荆州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环拥荆州古城,西与枝江、当阳接壤,北与荆门相连。共有宜渔水域面积15.4万亩,其中池塘7万亩,水库26座2.32万亩,湖泊7个2.61万亩,河滩沟渠3.47万亩;有低洼冷浸田及荒水荒滩6万余亩,水产资源丰富。近几年以来,全区水产业紧紧围绕市委“重抓水产”和“水产壮大工程”的指导思想,以创建水产大县为契机,突出发展城郊现代渔业,打造城郊特色水产板块,全区特色渔业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全区水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产业规模成倍扩大。与XX年比呈现出四个增长:一是养殖面积增。2010年全区养殖面积为18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比XX年的9万亩增加9万亩,增长100%;二是水产品产量增。2010年全区为8.56万吨,比XX年的5万吨增加了3.56万吨,增长71%;三是渔业产值增。2010年全区实现渔业产值77566万元,比XX年59179万元增加18387万元,增长31%;四是渔业效益增。2010年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350元,其中水产业贡献1208元,比XX年的700元增加508元,增长72%。水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优势产业,水产养殖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特色渔业初显规模。2010年全区名特优水产品总量69381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81.4%。2010年全区名特优水产放养面积10万亩,同比增2万亩,预计产量可达8万吨。并形成了五大特色渔业板块:一是以太湖王巷为核心的虾稻连作板块,面积6万亩;二是以纪南董场、徐家湖养殖场为核心的青鱼养殖板块,面积3万亩;三是以太湖养殖场、漳泊湖为核心的黄颡鱼主套养及鱼鳖混养板块,面积1.6万亩;四是以太湖桃花村、丁家咀水库、纪南海子湖为龙头,建立了43个融休闲、度假、垂钓于一体的休闲渔庄,面积达0.3万亩;五是以荆州市恒升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鲟鱼、网箱养鳝等设施渔业板块,其中鲟鱼工厂化养殖10万平方米,网箱养鳝45万平方米。
(三)产业链条得到拓展。2010年全区有省市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各类渔业专业协会10个,水产品专业市场6个,饲料加工企业1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4家,全区通过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同时,“金鲤鱼”牌系列食品、“海子湖”牌青鱼等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四)发展环境相对优化。主要是领导重视,把水产发展纳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同时,政策倾斜,投入加大。近几年来,区委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水产的文件和奖励政策,项目投入和财政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有效地改善了渔业基础设施,营造了支持水产、发展水产的浓厚氛围。
二、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形成发展水产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荆州区水产业的发展。省、市行业领导非常关注荆州区水产业发展,多次到荆州区实地调研、指导水产发展。区委、区政府立足城郊特点,把水产发展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委书记张震龙、区长吴祖云多次亲自到水产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区委、区政府立足大县创建抓发展,发展特色水产促创建,从组织上确保创建工作强有力的领导。成立了以区委分管农业的领导为组长的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也相继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目标,把水产发展任务分解到各镇、村、场,并将水产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责任人年度经济目标责任制予以考核结账。
(二)制定政策,创造水产发展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荆州区创建水产大县实施方案》、《荆州区XX年年小龙虾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荆州区水产“十一五”发展规划》、《荆州区争创全市水产先进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水产发展的政策:区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对先进镇村场水产发展达标单位实行以奖代补;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水产技术的推广和特色核心示范区建设;每年拿出10万个水利统筹标工用于特色基地建设;对集中连片开发精养鱼池300亩以上每亩奖100元;对新增稻田养虾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每亩奖30元;区信用联社每年投放5000万元贷款,扶持养殖大户发展特色水产;区直相关部门通过项目整合资金重点用于主要生产基地(场)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培植龙头,提升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大力培植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全区共培植“中科农业”、“金锂鱼”等五家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规,2010年可实现订单渔业销量3万吨,水产品加工量3.5万吨。荆州市金鲤鱼食品有限公司在巩固生产“味之渊”系列熟鱼产品的基础上,计划拓展半制品加工领域,已在九阳工业园区新征地100亩,新上淡水鱼虾分割冷藏深加工出口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468亿元,预计可年加工鱼虾4万吨,创产值2.5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以上。二是培植中介龙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区共培植各类养殖协会、运销协会12家,网络带动养殖和运销大户1500多户,养殖面积5万多亩。三是培植市场龙头,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在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的带动下,全区已建成营运水产品市场8个,年鲜鱼成交量在4万吨以上。全区依托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万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
(四)强化示范,加快高效渔业的推进力度。一是强化技术示范。围绕七大主推品种、七大优化养殖技术模式,开展科技示范及推广活动,全面推行水产安全标准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区内两家标准化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推行12种无公害养殖操作规程;5个苗种繁育基地全面实行了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初步建立起养殖过程中的“三项”登记制度(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标签记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率达到90%以上。二是突出区域发展重点。重点培植纪南、川店、马山、太湖、八岭等5个养殖水面万亩以上,产量万吨以上的水产大镇(管理区);八岭北湖桥、太湖王巷队、纪南董场、九店、岳场等5个养殖水面千亩以上的水产大村;弥市漳泊湖渔场、太湖养殖场、马山荆堤渔场、纪南徐家湖养殖场、丁家咀养殖场等5个千亩以上的养殖场。三是建设养殖示范小区。全区共培植五大特色水产示范小区,即太湖王巷3000亩虾稻连作养殖示范区、纪南雷湖5000亩青鱼养殖示范区、纪南岳场5万平方米网箱养鳝养殖示范区、马山、川店1000亩中小型水库仿生态养鳖示范区及弥市漳泊湖1000亩“18221”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区。
(五)加大投入,提升特色基地的建设档次。全区有精养鱼池近8万亩,大多数开挖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淤塞严重,日益老化,完全不能适应高效、现代养殖的需要。因此,近几年来,在全区广泛开展了鱼池改造升级,特别是主要产品特色基地,做到清淤护坡、鱼池达标,路渠升级、配套达标,模式优化、效益达标。2010秋冬,投入改造资金550多万元,重点完成了纪南镇雷湖青鱼养殖示范区4000亩连片开发、马山镇荆堤渔场1000亩连片改造和太湖5000亩虾稻连作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又提出了“主抓精养鱼池改造升级,实抓主要渔业生产基地的设施建设,重抓水产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扩展,细抓渔业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狠抓休闲渔业及设施渔业的发展壮大”的水产开发工作思路,力争全区今冬明春完成改造精养鱼池4万亩,新增精养鱼池面积0.5万亩,新增野生寄养小龙虾面积1万亩,恢复利用或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5万平方米。
三、水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
根据“发展城郊现代渔业,创建特色水产大区”的思路,2010年,规划全区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0万吨,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其中名特优面积10万亩,产品总量8万吨;水产业为农民增收贡献率达30%以上,水产业产值占种养业产值的35%以上。
(一)发挥城郊优势,建设现代高效渔业经济区
一是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中心城区的后花园。根据全区资源分布特点,主要是围绕城区周边,以桃花村为龙头,建设一批度假渔庄;围绕名胜景点和水库,以丁家咀水库、沙岗水库为龙头,建设一批旅游渔庄;围绕特色养殖基地,以纪南青鱼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垂钓渔庄。力争全区建设休闲渔庄100处,面积1万亩,年接待10万人次,年垂钓产值1个亿。
二是要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名贵养殖的种苗基地。重点是建设以鲟鱼为主,以“恒升”公司为龙头的工厂化养殖,力争达到20万平方米,年产苗种XX万尾,产值1亿元,以丁家咀为龙头,发展网箱养殖,网箱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同时,稳步发展网箱养鳝40万平方米,使全区设施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三是要大力发展特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全省最大的青鱼产业基地。主要是以纪南友信青鱼合作社为龙头,发展青鱼养殖5万 亩,年产成鱼5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
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把荆州区建设成水产品的重要集散地。重点是扶持“金鲤鱼”发展壮大,力争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引进青鱼加工,壮大友信青鱼合作社,力争合作社年青鱼销售和企业加工达到3万吨;抓好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以为龙头的市场及中介组织建设;积极扶持创建“金鲤鱼”、“长湖”青鱼、“巧开口”鱼糕等水产品牌提档升级。力争全区水产品通过企业加工,市场和中介销售达到8万吨。
(二)把握政策机遇,改善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要结合荆州区的实际,要重点抓好“三片一场”的鱼池建设,三片是:沿长湖片包括郢城、纪南共2.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荆堤片即上起马山枣林岗、下至李埠含马山、菱湖共2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太湖片即沿太湖港中渠、北渠,包括太湖、八岭、马山共1.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一场是:所有镇、村级规模渔场,面积约2万亩。建设好“三片一场”,亩平单产可提高250公斤,全区可增加产量2万吨,年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
(三)精心组织引导,提升水产发展的服务能力
一是要加强渔业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学养鱼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开展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二是要加强试点示范,提升示范引路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办好稻田养虾,青鱼养殖示范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和100户科技示范户。三是加强项目建设,提升项目支撑的服务能力。全区要重点抓好鲟鱼籽酱、青鱼产业化等项目的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抓好“水产大县”、现代农业专项等财政项目的落实工作。四是要加强渔业执法建设,提升渔业管理的服务能力。重点是抓好健康养殖和渔业安全,整治渔业环境,打击非法作业以及违禁生产药品,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业工作总结 篇2
荆州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环拥荆州古城,西与枝江、当阳接壤,北与荆门相连。共有宜渔水域面积15.4万亩,其中池塘7万亩,水.26座2.32万亩,湖泊7个2.61万亩,河滩沟渠3.47万亩;有低洼冷浸田及荒水荒滩6万余亩,水产资源丰富。近几年以来,全区水产业紧紧围绕市委“重抓水产”和“水产壮大工程”的指导思想,以创建水产大县为契机,突出发展城郊现代渔业,打造城郊特色水产板块,全区特色渔业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全区水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产业规模成倍扩大。与20xx年比呈现出四个增长:一是养殖面积增。20xx年全区养殖面积为18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比20xx年的9万亩增加9万亩,增长100%;二是水产品产量增。20xx年全区为8.56万吨,比20xx年的5万吨增加了3.56万吨,增长71%;三是渔业产值增。20xx年全区实现].的..渔业产值77566万元,比20xx年59179万元增加18387万元,增长31%;四是渔业效益增。20xx年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350元,其中水产业贡献1208元,比20xx年的700元增加508元,增长72%。水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优势产业,水产养殖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特色渔业初显规模。20xx年全区名特优水产品总量69381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81.4%。20xx年全区名特优水产放养面积10万亩,同比增2万亩,预计产量可达8万吨。并形成了五大特色渔业板块:一是以太湖王巷为核心的虾稻连作板块,面积6万亩;二是以纪南董场、徐家湖养殖场为核心的青鱼养殖板块,面积3万亩;三是以太湖养殖场、漳泊湖为核心的黄颡鱼主套养及鱼鳖混养板块,面积1.6万亩;四是以太湖桃花村、丁家咀水.、纪南海子湖为龙头,建立了43个融休闲、度假、垂钓于一体的休闲渔庄,面积达0.3万亩;五是以荆州市恒升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鲟鱼、网箱养鳝等设施渔业板块,其中鲟鱼工厂化养殖10万平方米,网箱养鳝45万平方米。
(三)产业链条得到拓展。20xx年全区有省市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各类渔业专业协会10个,水产品专业市场6个,饲料加工企业1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4家,全区通过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同时,“金鲤鱼”牌系列食品、“海子湖”牌青鱼等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四)发展环境相对优化。主要是领导重视,把水产发展纳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同时,政策倾斜,投入加大。近几年来,区委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水产的文件和奖励政策,项目投入和财政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有效地改善了渔业基础设施,营造了支持水产、发展水产的浓厚氛围。
二、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形成发展水产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荆州区水产业的发展。省、市行业领导非常关注荆州区水产业发展,多次到荆州区实地调研、指导水产发展。区委、区政府立足城郊特点,把水产发展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委书记张震龙、区长吴祖云多次亲自到水产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区委、区政府立足大县创建抓发展,发展特色水产促创建,从组织上确保创建工作强有力的领导。成立了以区委分管农业的领导为组长的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也相继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目标,把水产发展任务分解到各镇、村、场,并将水产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责任人年度经济目标责任制予以考核结账。
(二)制定政策,创造水产发展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荆州区创建水产大县实施方案》、《荆州区20xx年小龙虾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荆州区水产“十一五”发展规划》、《荆州区争创全市水产先进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水产发展的政策:区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对先进镇村场水产发展达标单位实行以奖代补;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水产技术的推广和特色核心示范区建设;每年拿出10万个水利统筹标工用于特色基地建设;对.中连片开发精养鱼池300亩以上每亩奖100元;对新增稻田养虾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每亩奖30元;区信用联社每年投放5000万元贷款,扶持养殖大户发展特色水产;区直相关部门通过项目.合资金重点用于主要生产基地(场)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培植龙头,提升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大力培植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全区共培植“中科农业”、“金锂鱼”等五家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规,20xx年可实现].的..订单渔业销量3万吨,水产品加工量3.5万吨。荆州市金鲤鱼食品有限公司在巩固生产“味之渊”系列熟鱼产品的基础上,计划拓展半制品加工领域,已在九阳工业园区新征地100亩,新上淡水鱼虾分割冷藏深加工出口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468亿元,预计可年加工鱼虾4万吨,创产值2.5亿元,实现].的..利税3000万元以上。二是培植中介龙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区共培植各类养殖协会、运销协会12家,网络带动养殖和运销大户1500多户,养殖面积5万多亩。三是培植市场龙头,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在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的带动下,全区已建成营运水产品市场8个,年鲜鱼成交量在4万吨以上。全区依托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万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
(四)强化示范,加快高效渔业的推进力度。一是强化技术示范。围绕七大主推品种、七大优化养殖技术模式,开展科技示范及推广活动,全面推行水产安全标准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区内两家标准化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推行12种无公害养殖操作规程;5个苗种繁育基地全面实行了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初步建立起养殖过程中的“三项”登记制度(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标签记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率达到90%以上。二是突出区域发展重点。重点培植纪南、川店、马山、太湖、八岭等5个养殖水面万亩以上,产量万吨以上的'水产大镇(管.区);八岭北湖桥、太湖王巷队、纪南董场、九店、岳场等5个养殖水面千亩以上的水产大村;弥市漳泊湖渔场、太湖养殖场、马山荆堤渔场、纪南徐家湖养殖场、丁家咀养殖场等5个千亩以上的养殖场。三是建设养殖示范小区。全区共培植五大特色水产示范小区,即太湖王巷3000亩虾稻连作养殖示范区、纪南雷湖5000亩青鱼养殖示范区、纪南岳场5万平方米网箱养鳝养殖示范区、马山、川店1000亩中小型水.仿生态养鳖示范区及弥市漳泊湖1000亩“18221”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区。
(五)加大投入,提升特色基地的建设档次。全区有精养鱼池近8万亩,大多数开挖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淤塞严重,日益老化,完全不能适应高效、现代养殖的需要。因此,近几年来,在全区广泛开展了鱼池改造升级,特别是主要产品特色基地,做到清淤护坡、鱼池达标,路渠升级、配套达标,模式优化、效益达标。20xx秋冬,投入改造资金550多万元,重点完成了纪南镇雷湖青鱼养殖示范区4000亩连片开发、马山镇荆堤渔场1000亩连片改造和太湖5000亩虾稻连作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又提出了“主抓精养鱼池改造升级,实抓主要渔业生产基地的设施建设,重抓水产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扩展,细抓渔业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狠抓休闲渔业及设施渔业的发展壮大”的水产开发工作思路,力争全区今冬明春完成改造精养鱼池4万亩,新增精养鱼池面积0.5万亩,新增野生寄养小龙虾面积1万亩,恢复利用或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5万平方米。
三、水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
根据“发展城郊现代渔业,创建特色水产大区”的思路,20xx年,规划全区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0万吨,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其中名特优面积10万亩,产品总量8万吨;水产业为农民增收贡献率达30%以上,水产业产值占种养业产值的35%以上。
(一)发挥城郊优势,建设现代高效渔业经济区
一是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中心城区的后花园。根据全区资源分布特点,主要是围绕城区周边,以桃花村为龙头,建设一批度假渔庄;围绕名胜景点和水.,以丁家咀水.、沙岗水.为龙头,建设一批旅游渔庄;围绕特色养殖基地,以纪南青鱼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垂钓渔庄。力争全区建设休闲渔庄100处,面积1万亩,年接待10万人次,年垂钓产值1个亿。
二是要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名贵养殖的种苗基地。重点是建设以鲟鱼为主,以“恒升”公司为龙头的工厂化养殖,力争达到20万平方米,年产苗种20xx万尾,产值1亿元,以丁家咀为龙头,发展网箱养殖,网箱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同时,稳步发展网箱养鳝40万平方米,使全区设施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三是要大力发展特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全省最大的青鱼产业基地。主要是以纪南友信青鱼合作社为龙头,发展青鱼养殖5万 亩,年产成鱼5万吨,实现].的..产值5亿元。
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把荆州区建设成水产品的重要.散地。重点是扶持“金鲤鱼”发展壮大,力争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引进青鱼加工,壮大友信青鱼合作社,力争合作社年青鱼销售和企业加工达到3万吨;抓好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以为龙头的市场及中介组织建设;积极扶持创建“金鲤鱼”、“长湖”青鱼、“巧开口”鱼糕等水产品牌提档升级。力争全区水产品通过企业加工,市场和中介销售达到8万吨。
(二)把握政策机遇,改善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要结合荆州区的实际,要重点抓好“三片一场”的鱼池建设,三片是:沿长湖片包括郢城、纪南共2.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荆堤片即上起马山枣林岗、下至李埠含马山、菱湖共2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太湖片即沿太湖港中渠、北渠,包括太湖、八岭、马山共1.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一场是:所有镇、村级规模渔场,面积约2万亩。建设好“三片一场”,亩平单产可提高250公斤,全区可增加产量2万吨,年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
(三)精心组织引导,提升水产发展的服务能力
一是要加强渔业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学养鱼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开展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二是要加强试点示范,提升示范引路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办好稻田养虾,青鱼养殖示范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和100户科技示范户。三是加强项目建设,提升项目支撑的服务能力。全区要重点抓好鲟鱼籽酱、青鱼产业化等项目的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抓好“水产大县”、现代农业专项等财政项目的落实工作。四是要加强渔业执法建设,提升渔业管.的服务能力。重点是抓好健康养殖和渔业安全,.治渔业环境,打击非法作业以及违禁生产药品,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业工作总结 篇3
荆州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环拥荆州古城,西与枝江、当阳接壤,北与荆门相连。共有宜渔水域面积15.4万亩,其中池塘7万亩,水.26座2.32万亩,湖泊7个2.61万亩,河滩沟渠3.47万亩;有低洼冷浸田及荒水荒滩6万余亩,水产资源丰富。近几年以来,全区水产业紧紧围绕市委“重抓水产”和“水产壮大工程”的指导思想,以创建水产大县为契机,突出发展城郊现代渔业,打造城郊特色水产板块,全区特色渔业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全区水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产业规模成倍扩大。与20xx年比呈现出四个增长:一是养殖面积增。20xx年全区养殖面积为18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比20xx年的9万亩增加9万亩,增长100%;二是水产品产量增。20xx年全区为8.56万吨,比20xx年的5万吨增加了3.56万吨,增长71%;三是渔业产值增。20xx年全区实现].的..渔业产值77566万元,比20xx年59179万元增加18387万元,增长31%;四是渔业效益增。20xx年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350元,其中水产业贡献1208元,比20xx年的700元增加508元,增长72%。水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优势产业,水产养殖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特色渔业初显规模。20xx年全区名特优水产品总量69381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81.4%。20xx年全区名特优水产放养面积10万亩,同比增2万亩,预计产量可达8万吨。并形成了五大特色渔业板块:一是以太湖王巷为核心的虾稻连作板块,面积6万亩;二是以纪南董场、徐家湖养殖场为核心的青鱼养殖板块,面积3万亩;三是以太湖养殖场、漳泊湖为核心的黄颡鱼主套养及鱼鳖混养板块,面积1.6万亩;四是以太湖桃花村、丁家咀水.、纪南海子湖为龙头,建立了43个融休闲、度假、垂钓于一体的休闲渔庄,面积达0.3万亩;五是以荆州市恒升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鲟鱼、网箱养鳝等设施渔业板块,其中鲟鱼工厂化养殖10万平方米,网箱养鳝45万平方米。
(三)产业链条得到拓展。20xx年全区有省市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各类渔业专业协会10个,水产品专业市场6个,饲料加工企业1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4家,全区通过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同时,“金鲤鱼”牌系列食品、“海子湖”牌青鱼等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四)发展环境相对优化。主要是领导重视,把水产发展纳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同时,政策倾斜,投入加大。近几年来,区委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水产的文件和奖励政策,项目投入和财政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有效地改善了渔业基础设施,营造了支持水产、发展水产的浓厚氛围。
二、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形成发展水产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荆州区水产业的发展。省、市行业领导非常关注荆州区水产业发展,多次到荆州区实地调研、指导水产发展。区委、区政府立足城郊特点,把水产发展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委书记张震龙、区长吴祖云多次亲自到水产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区委、区政府立足大县创建抓发展,发展特色水产促创建,从组织上确保创建工作强有力的领导。成立了以区委分管农业的`领导为组长的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也相继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目标,把水产发展任务分解到各镇、村、场,并将水产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责任人年度经济目标责任制予以考核结账。
(二)制定政策,创造水产发展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荆州区创建水产大县实施方案》、《荆州区20xx年小龙虾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荆州区水产“十一五”发展规划》、《荆州区争创全市水产先进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水产发展的政策:区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对先进镇村场水产发展达标单位实行以奖代补;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水产技术的推广和特色核心示范区建设;每年拿出10万个水利统筹标工用于特色基地建设;对.中连片开发精养鱼池300亩以上每亩奖100元;对新增稻田养虾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每亩奖30元;区信用联社每年投放5000万元贷款,扶持养殖大户发展特色水产;区直相关部门通过项目.合资金重点用于主要生产基地(场)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培植龙头,提升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大力培植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全区共培植“中科农业”、“金锂鱼”等五家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规,20xx年可实现].的..订单渔业销量3万吨,水产品加工量3.5万吨。荆州市金鲤鱼食品有限公司在巩固生产“味之渊”系列熟鱼产品的基础上,计划拓展半制品加工领域,已在九阳工业园区新征地100亩,新上淡水鱼虾分割冷藏深加工出口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468亿元,预计可年加工鱼虾4万吨,创产值2.5亿元,实现].的..利税3000万元以上。二是培植中介龙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区共培植各类养殖协会、运销协会12家,网络带动养殖和运销大户1500多户,养殖面积5万多亩。三是培植市场龙头,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在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的带动下,全区已建成营运水产品市场8个,年鲜鱼成交量在4万吨以上。全区依托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万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
(四)强化示范,加快高效渔业的推进力度。一是强化技术示范。围绕七大主推品种、七大优化养殖技术模式,开展科技示范及推广活动,全面推行水产安全标准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区内两家标准化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推行12种无公害养殖操作规程;5个苗种繁育基地全面实行了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初步建立起养殖过程中的“三项”登记制度(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标签记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率达到90%以上。二是突出区域发展重点。重点培植纪南、川店、马山、太湖、八岭等5个养殖水面万亩以上,产量万吨以上的水产大镇(管.区);八岭北湖桥、太湖王巷队、纪南董场、九店、岳场等5个养殖水面千亩以上的水产大村;弥市漳泊湖渔场、太湖养殖场、马山荆堤渔场、纪南徐家湖养殖场、丁家咀养殖场等5个千亩以上的养殖场。三是建设养殖示范小区。全区共培植五大特色水产示范小区,即太湖王巷3000亩虾稻连作养殖示范区、纪南雷湖5000亩青鱼养殖示范区、纪南岳场5万平方米网箱养鳝养殖示范区、马山、川店1000亩中小型水.仿生态养鳖示范区及弥市漳泊湖1000亩“18221”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区。
(五)加大投入,提升特色基地的建设档次。全区有精养鱼池近8万亩,大多数开挖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淤塞严重,日益老化,完全不能适应高效、现代养殖的需要。因此,近几年来,在全区广泛开展了鱼池改造升级,特别是主要产品特色基地,做到清淤护坡、鱼池达标,路渠升级、配套达标,模式优化、效益达标。20xx秋冬,投入改造资金550多万元,重点完成了纪南镇雷湖青鱼养殖示范区4000亩连片开发、马山镇荆堤渔场1000亩连片改造和太湖5000亩虾稻连作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又提出了“主抓精养鱼池改造升级,实抓主要渔业生产基地的设施建设,重抓水产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扩展,细抓渔业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狠抓休闲渔业及设施渔业的发展壮大”的水产开发工作思路,力争全区今冬明春完成改造精养鱼池4万亩,新增精养鱼池面积0.5万亩,新增野生寄养小龙虾面积1万亩,恢复利用或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5万平方米。
三、水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
根据“发展城郊现代渔业,创建特色水产大区”的思路,20xx年,规划全区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0万吨,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其中名特优面积10万亩,产品总量8万吨;水产业为农民增收贡献率达30%以上,水产业产值占种养业产值的35%以上。
(一)发挥城郊优势,建设现代高效渔业经济区
一是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中心城区的后花园。根据全区资源分布特点,主要是围绕城区周边,以桃花村为龙头,建设一批度假渔庄;围绕名胜景点和水.,以丁家咀水.、沙岗水.为龙头,建设一批旅游渔庄;围绕特色养殖基地,以纪南青鱼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垂钓渔庄。力争全区建设休闲渔庄100处,面积1万亩,年接待10万人次,年垂钓产值1个亿。
二是要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名贵养殖的种苗基地。重点是建设以鲟鱼为主,以“恒升”公司为龙头的工厂化养殖,力争达到20万平方米,年产苗种20xx万尾,产值1亿元,以丁家咀为龙头,发展网箱养殖,网箱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同时,稳步发展网箱养鳝40万平方米,使全区设施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三是要大力发展特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全省最大的青鱼产业基地。主要是以纪南友信青鱼合作社为龙头,发展青鱼养殖5万 亩,年产成鱼5万吨,实现].的..产值5亿元。
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把荆州区建设成水产品的重要.散地。重点是扶持“金鲤鱼”发展壮大,力争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引进青鱼加工,壮大友信青鱼合作社,力争合作社年青鱼销售和企业加工达到3万吨;抓好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以为龙头的市场及中介组织建设;积极扶持创建“金鲤鱼”、“长湖”青鱼、“巧开口”鱼糕等水产品牌提档升级。力争全区水产品通过企业加工,市场和中介销售达到8万吨。
(二)把握政策机遇,改善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要结合荆州区的实际,要重点抓好“三片一场”的鱼池建设,三片是:沿长湖片包括郢城、纪南共2.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荆堤片即上起马山枣林岗、下至李埠含马山、菱湖共2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太湖片即沿太湖港中渠、北渠,包括太湖、八岭、马山共1.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一场是:所有镇、村级规模渔场,面积约2万亩。建设好“三片一场”,亩平单产可提高250公斤,全区可增加产量2万吨,年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
(三)精心组织引导,提升水产发展的服务能力
一是要加强渔业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学养鱼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开展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二是要加强试点示范,提升示范引路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办好稻田养虾,青鱼养殖示范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和100户科技示范户。三是加强项目建设,提升项目支撑的服务能力。全区要重点抓好鲟鱼籽酱、青鱼产业化等项目的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抓好“水产大县”、现代农业专项等财政项目的落实工作。四是要加强渔业执法建设,提升渔业管.的服务能力。重点是抓好健康养殖和渔业安全,.治渔业环境,打击非法作业以及违禁生产药品,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业工作总结 篇4
荆州区地处城郊结合部,环拥荆州古城,西与枝江、当阳接壤,北与荆门相连。共有宜渔水域面积15.4万亩,其中池塘7万亩,水库26座2.32万亩,湖泊7个2.61万亩,河滩沟渠3.47万亩;有低洼冷浸田及荒水荒滩6万余亩,水产资源丰富。近几年以来,全区水产业紧紧围绕市委“重抓水产”和“水产壮大工程”的指导思想,以创建水产大县为契机,突出发展城郊现代渔业,打造城郊特色水产板块,全区特色渔业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全区水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产业规模成倍扩大。与XX年比呈现出四个增长:一是养殖面积增。2010年全区养殖面积为18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比XX年的9万亩增加9万亩,增长100%;二是水产品产量增。2010年全区为8.56万吨,比XX年的5万吨增加了3.56万吨,增长71%;三是渔业产值增。2010年全区实现渔业产值77566万元,比XX年59179万元增加18387万元,增长31%;四是渔业效益增。2010年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350元,其中水产业贡献1208元,比XX年的700元增加508元,增长72%。水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优势产业,水产养殖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特色渔业初显规模。2010年全区名特优水产品总量69381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81.4%。2010年全区名特优水产放养面积10万亩,同比增2万亩,预计产量可达8万吨。并形成了五大特色渔业板块:一是以太湖王巷为核心的虾稻连作板块,面积6万亩;二是以纪南董场、徐家湖养殖场为核心的青鱼养殖板块,面积3万亩;三是以太湖养殖场、漳泊湖为核心的黄颡鱼主套养及鱼鳖混养板块,面积1.6万亩;四是以太湖桃花村、丁家咀水库、纪南海子湖为龙头,建立了43个融休闲、度假、垂钓于一体的休闲渔庄,面积达0.3万亩;五是以荆州市恒升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鲟鱼、网箱养鳝等设施渔业板块,其中鲟鱼工厂化养殖10万平方米,网箱养鳝45万平方米。
(三)产业链条得到拓展。2010年全区有省市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各类渔业专业协会10个,水产品专业市场6个,饲料加工企业1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4家,全区通过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同时,“金鲤鱼”牌系列食品、“海子湖”牌青鱼等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四)发展环境相对优化。主要是领导重视,把水产发展纳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同时,政策倾斜,投入加大。近几年来,区委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水产的文件和奖励政策,项目投入和财政投入资金达1000万元,有效地改善了渔业基础设施,营造了支持水产、发展水产的浓厚氛围。
二、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形成发展水产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荆州区水产业的发展。省、市行业领导非常关注荆州区水产业发展,多次到荆州区实地调研、指导水产发展。区委、区政府立足城郊特点,把水产发展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委书记张震龙、区长吴祖云多次亲自到水产生产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区委、区政府立足大县创建抓发展,发展特色水产促创建,从组织上确保创建工作强有力的领导。成立了以区委分管农业的领导为组长的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也相继成立了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目标,把水产发展任务分解到各镇、村、场,并将水产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责任人年度经济目标责任制予以考核结账。
(二)制定政策,创造水产发展的良好氛围。近几年,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荆州区创建水产大县实施方案》、《荆州区XX年年小龙虾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荆州区水产“十一五”发展规划》、《荆州区争创全市水产先进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鼓励支持水产发展的政策:区财政每年列支20万元,对先进镇村场水产发展达标单位实行以奖代补;每年拿出20万元用于水产技术的推广和特色核心示范区建设;每年拿出10万个水利统筹标工用于特色基地建设;对集中连片开发精养鱼池300亩以上每亩奖100元;对新增稻田养虾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每亩奖30元;区信用联社每年投放5000万元贷款,扶持养殖大户发展特色水产;区直相关部门通过项目整合资金重点用于主要生产基地(场)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三)培植龙头,提升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一是大力培植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全区共培植“中科农业”、“金锂鱼”等五家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规,2010年可实现订单渔业销量3万吨,水产品加工量3.5万吨。荆州市金鲤鱼食品有限公司在巩固生产“味之渊”系列熟鱼产品的基础上,计划拓展半制品加工领域,已在九阳工业园区新征地100亩,新上淡水鱼虾分割冷藏深加工出口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468亿元,预计可年加工鱼虾4万吨,创产值2.5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以上。二是培植中介龙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区共培植各类养殖协会、运销协会12家,网络带动养殖和运销大户1500多户,养殖面积5万多亩。三是培植市场龙头,拓展水产品销售渠道。在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的带动下,全区已建成营运水产品市场8个,年鲜鱼成交量在4万吨以上。全区依托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水产专业市场,每年可加工销售水产品6万吨,占全区水产品总量的60%以上。
(四)强化示范,加快高效渔业的推进力度。一是强化技术示范。围绕七大主推品种、七大优化养殖技术模式,开展科技示范及推广活动,全面推行水产安全标准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在区内两家标准化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推行12种无公害养殖操作规程;5个苗种繁育基地全面实行了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初步建立起养殖过程中的“三项”登记制度(生产记录、用药记录、标签记录);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率达到90%以上。二是突出区域发展重点。重点培植纪南、川店、马山、太湖、八岭等5个养殖水面万亩以上,产量万吨以上的水产大镇(管理区);八岭北湖桥、太湖王巷队、纪南董场、九店、岳场等5个养殖水面千亩以上的水产大村;弥市漳泊湖渔场、太湖养殖场、马山荆堤渔场、纪南徐家湖养殖场、丁家咀养殖场等5个千亩以上的养殖场。三是建设养殖示范小区。全区共培植五大特色水产示范小区,即太湖王巷3000亩虾稻连作养殖示范区、纪南雷湖5000亩青鱼养殖示范区、纪南岳场5万平方米网箱养鳝养殖示范区、马山、川店1000亩中小型水库仿生态养鳖示范区及弥市漳泊湖1000亩“18221”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区。
(五)加大投入,提升特色基地的建设档次。全区有精养鱼池近8万亩,大多数开挖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已淤塞严重,日益老化,完全不能适应高效、现代养殖的需要。因此,近几年来,在全区广泛开展了鱼池改造升级,特别是主要产品特色基地,做到清淤护坡、鱼池达标,路渠升级、配套达标,模式优化、效益达标。2010秋冬,投入改造资金550多万元,重点完成了纪南镇雷湖青鱼养殖示范区4000亩连片开发、马山镇荆堤渔场1000亩连片改造和太湖5000亩虾稻连作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又提出了“主抓精养鱼池改造升级,实抓主要渔业生产基地的设施建设,重抓水产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扩展,细抓渔业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狠抓休闲渔业及设施渔业的发展壮大”的水产开发工作思路,力争全区今冬明春完成改造精养鱼池4万亩,新增精养鱼池面积0.5万亩,新增野生寄养小龙虾面积1万亩,恢复利用或新增设施渔业面积2.5万平方米。
三、水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
根据“发展城郊现代渔业,创建特色水产大区”的思路,2010年,规划全区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含虾稻连作5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10万吨,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其中名特优面积10万亩,产品总量8万吨;水产业为农民增收贡献率达30%以上,水产业产值占种养业产值的35%以上。
(一)发挥城郊优势,建设现代高效渔业经济区
一是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中心城区的后花园。根据全区资源分布特点,主要是围绕城区周边,以桃花村为龙头,建设一批度假渔庄;围绕名胜景点和水库,以丁家咀水库、沙岗水库为龙头,建设一批旅游渔庄;围绕特色养殖基地,以纪南青鱼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垂钓渔庄。力争全区建设休闲渔庄100处,面积1万亩,年接待10万人次,年垂钓产值1个亿。
二是要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名贵养殖的.种苗基地。重点是建设以鲟鱼为主,以“恒升”公司为龙头的工厂化养殖,力争达到20万平方米,年产苗种XX万尾,产值1亿元,以丁家咀为龙头,发展网箱养殖,网箱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同时,稳步发展网箱养鳝40万平方米,使全区设施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
三是要大力发展特色渔业,把荆州区建设成全省最大的青鱼产业基地。主要是以纪南友信青鱼合作社为龙头,发展青鱼养殖5万 亩,年产成鱼5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
四是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把荆州区建设成水产品的重要集散地。重点是扶持“金鲤鱼”发展壮大,力争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引进青鱼加工,壮大友信青鱼合作社,力争合作社年青鱼销售和企业加工达到3万吨;抓好荆州市锦欣水产品批发大市场以为龙头的市场及中介组织建设;积极扶持创建“金鲤鱼”、“长湖”青鱼、“巧开口”鱼糕等水产品牌提档升级。力争全区水产品通过企业加工,市场和中介销售达到8万吨。
(二)把握政策机遇,改善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要结合荆州区的实际,要重点抓好“三片一场”的鱼池建设,三片是:沿长湖片包括郢城、纪南共2.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荆堤片即上起马山枣林岗、下至李埠含马山、菱湖共2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沿太湖片即沿太湖港中渠、北渠,包括太湖、八岭、马山共1.5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一场是:所有镇、村级规模渔场,面积约2万亩。建设好“三片一场”,亩平单产可提高250公斤,全区可增加产量2万吨,年增加产值1亿元以上。
(三)精心组织引导,提升水产发展的服务能力
一是要加强渔业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学养鱼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开展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二是要加强试点示范,提升示范引路的服务能力。重点是办好稻田养虾,青鱼养殖示范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和100户科技示范户。三是加强项目建设,提升项目支撑的服务能力。全区要重点抓好鲟鱼籽酱、青鱼产业化等项目的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抓好“水产大县”、现代农业专项等财政项目的落实工作。四是要加强渔业执法建设,提升渔业管理的服务能力。重点是抓好健康养殖和渔业安全,整治渔业环境,打击非法作业以及违禁生产药品,确保渔业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