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网络学习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远程网络学习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远程网络学习总结 篇1
我很荣幸参加了xx年秋季xx市第三期网络研修学习,非常感谢网络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观摩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
通过这一轮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乐观对待教育事业
回首这半年的教师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我们老师面临着来自自身、学校、家庭、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作为教师要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同时还要学会与学生沟通,用阳光般的心态积极面对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
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离。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缺乏激情和创新。
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
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相信,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理论沉积,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远程网络学习总结 篇2
暑期远程培训,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紧张、辛苦,但也受益匪浅。通过听教育专家的授课和跟同行在线研讨互相学习,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最重要的应用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首先要加强平时学习的积累。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我们感受到学生阅读量少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充电,需要积累丰富、深厚的各类知识。其次,在新课改理念中,反复提到的一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师很容易就会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落入“听我讲”的窠臼之中。这次培训看到专家们的授课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课堂上老师确实做到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而且师生之间的活动特别好,看完以后我总结出几点: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要学生先具有“质疑”的能力,那他才会想要去自觉主动的探寻问题的答案,在探寻的过程中,老师才能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近年,高考带给老师巨大的压力,社会上总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但是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它不是只面对“成绩好的学生”。所以,老师需要改变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陈旧观念,看到所有学生的闪光点,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只有看到学生除成绩以外的闪光点,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被激发。由此,老师们希望有新的与课程改革相呼应的评价体系,训我深知,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教师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全面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
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暑期网络远程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的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艺术点亮了心灵,那是教育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同时也需要给予信念。
有一位老师,在给临毕业的学生们上最后一节课时,他把学生们带到实验室,给他们的最后一次实验“水的三种形态”,老师对孩子们教育道,“人生也有三种形态,当你对生活将0℃以下的态度时,你的人生便是结冻的冰,当你对生活持平常态度的话,人生便是水,虽可流动,但却无法过湖河的局限,如果你对生活持100℃的激惜,你却是水蒸气,能够不受限制,积极生活。”老师的教诲,无限给学生们以崇高的人生信念,要乐观,积极而向上的生活。教育的艺术,还在于给予积极的目标。
第一,实行心情教育。纵观山峦叠翠,沐浴晨光雨露,欣赏漫天繁星这就是心情教育。我第三次高考复习时,教我们的英语老师授课充满热情,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我们进行心情教育:江边言说故事,参观名人故居,爬山消遣这表面看来像是浪费时间,但我们在这种氛围中学会了排遣杂念和彼此相处,收获了愉悦心情,学习的激情与效果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孩子的心情教育、家庭的心情教育、学校的心情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心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中学囿于各种限制,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我曾经与几个重点中学的老师探讨过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去春游,各个学校顾虑的是这类活动可能会发生意外,而一旦有意外,学校与家庭之间将水火不容。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心情教育无法推行开来。孩子们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被禁锢在校园与家庭里,没有奔放到天地之间的机会,即便有,也难以确保有那份奔放的心情。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阻碍孩子快乐成长的“咒语”。相比较而言,国外与中国的情况明显不同。国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比如野外徒步20天,锻炼学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项目启动之前,家长需先签“生死协议书”,一旦发生意外,学校不负任何责任,家长也深知个中利害。这种在国内看来不可思议的项目在国外运行得非常顺利。这源于国外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配合一致。
第二,实行鼓励教育。所谓鼓励教育,就是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孩子的优势并不一定会自动展现出来,很多时候需要人去努力挖掘。如果一个老师不能从学生身上发现任何特长和优势,则其难以被称为合格的老师。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是有优势的,即便是发型、笑容、服饰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方面,也同样值得表扬。可表扬的事有很多,学习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第三,培养孩子向往伟大、走向伟大的信念和能力。我们看到,有的人一辈子碌碌无为,有的人一辈子成就辉煌。其实,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庸的人,日子都是琐碎的,而琐碎的日子就像水泥和沙石一样,既可以砌成伟大的建筑,也可以最终一事无成,永远是一堆水泥和沙石。人与人的差别也是如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出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是归宿却是自己抉择的,以何种姿态行走,获取多大的成就,是自己能够抉择的。所以,不管你的先天条件如何,只要你有远大的目标,并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取达成目标的能力,你就会有所成就。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希望我们的教育能点燃每一个孩子内心的火焰。
据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过度的表扬,夸奖会造成学生认识方面的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也会两种极端,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实践知识的丰富,他们不再会轻易地吸纳父母,老师那种表面上的夸奖。“今天的教育是让孩子睡好觉,明天不跳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清醒。给学生一个健康,向上,乐观的心态非常的重要。现在的学生他们都还是一些不成熟的个体,会在行为举止方面有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东西。因为不成熟,所以他们有可能意识不到它们的危害。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认识,勇敢面对,承担应有的处罚和教育,树立起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而现如今,片面的赏识和鼓励,淡化和削弱了惩罚教育,有些地方甚至不敢涉及。这是一种畸形的认识和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教师在不违背职业良心的情况下,恰当而又合理地运用惩罚教育,不但能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教育教学环境,而且还能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培养出一个个健康向上的个体。
生命的价值在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重塑学生健康的人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非必要的不过激的手段。让学生明白:每个人获得的自由应该是相对的,当你侵害别人的自由时,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为惩罚条件,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应该是可行的。惩罚学生是为了尊重学生,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学生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犯错误是正常的。相反不犯错误却是不正常的。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大量的事实表明认识自己错误的人,都会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进行适当的惩罚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原则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惩罚是必须的,没有惩罚犹如磨盘没有水。并以树木如果不常加修剪,它们便会回复到它们的野生状态为例,强调惩罚的重要性。
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时机,环境和学生的心理,性格。另外还要根据事实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其不良行为举止的动机及其后果的性质。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然后再给以相应而又适当的惩罚,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以诚相待,给学生酿造一个紧张而又宽松,公平,公正的受发氛围,一切惩罚都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学生的怨气就可能增长,逆反心理就可能产生,达不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中国的教育理念不等同于西方的教育理念。西方人对教育的基本理念来源于宗教,认为学生是上帝的,父母只是监护人,没有权利打他。中国则认为,孩子是父母生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不是天生就懂事的,他们的情感认知,身心健康,价值观都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反复推演后形成的。在未正式进入社会之前,他们还是社会的“边际人”。我们对其过激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其实是一种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爱。是用我们知道的道德观念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因为爱而罚,因为爱而惩。
远程网络学习总结 篇3
暑期远程培训,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紧张、辛苦,但也受益匪浅。通过听教育专家的授课和跟同行在线研讨互相学习,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最重要的应用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首先要加强平时学习的积累。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我们感受到学生阅读量少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充电,需要积累丰富、深厚的各类知识。其次,在新课改理念中,反复提到的一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师很容易就会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落入“听我讲”的窠臼之中。这次培训看到专家们的授课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课堂上老师确实做到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而且师生之间的活动特别好,看完以后我总结出几点: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要学生先具有“质疑”的能力,那他才会想要去自觉主动的探寻问题的答案,在探寻的过程中,老师才能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近年,高考带给老师巨大的压力,社会上总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但是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它不是只面对“成绩好的学生”。所以,老师需要改变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陈旧观念,看到所有学生的闪光点,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只有看到学生除成绩以外的闪光点,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被激发。由此,老师们希望有新的与课程改革相呼应的评价体系,训我深知,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教师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全面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
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暑期网络远程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的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艺术点亮了心灵,那是教育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同时也需要给予信念。
有一位老师,在给临毕业的学生们上最后一节课时,他把学生们带到实验室,给他们的最后一次实验“水的三种形态”,老师对孩子们教育道,“人生也有三种形态,当你对生活将0℃以下的态度时,你的人生便是结冻的冰,当你对生活持平常态度的话,人生便是水,虽可流动,但却无法过湖河的局限,如果你对生活持100℃的激惜,你却是水蒸气,能够不受限制,积极生活。”老师的教诲,无限给学生们以崇高的'人生信念,要乐观,积极而向上的生活。教育的艺术,还在于给予积极的目标。
第一,实行心情教育。纵观山峦叠翠,沐浴晨光雨露,欣赏漫天繁星这就是心情教育。我第三次高考复习时,教我们的英语老师授课充满热情,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我们进行心情教育:江边言说故事,参观名人故居,爬山消遣这表面看来像是浪费时间,但我们在这种氛围中学会了排遣杂念和彼此相处,收获了愉悦心情,学习的激情与效果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孩子的心情教育、家庭的心情教育、学校的心情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心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中学囿于各种限制,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我曾经与几个重点中学的老师探讨过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去春游,各个学校顾虑的是这类活动可能会发生意外,而一旦有意外,学校与家庭之间将水火不容。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心情教育无法推行开来。孩子们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被禁锢在校园与家庭里,没有奔放到天地之间的机会,即便有,也难以确保有那份奔放的心情。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阻碍孩子快乐成长的“咒语”。相比较而言,国外与中国的情况明显不同。国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比如野外徒步20天,锻炼学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项目启动之前,家长需先签“生死协议书”,一旦发生意外,学校不负任何责任,家长也深知个中利害。这种在国内看来不可思议的项目在国外运行得非常顺利。这源于国外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配合一致。
第二,实行鼓励教育。所谓鼓励教育,就是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孩子的优势并不一定会自动展现出来,很多时候需要人去努力挖掘。如果一个老师不能从学生身上发现任何特长和优势,则其难以被称为合格的老师。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是有优势的,即便是发型、笑容、服饰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方面,也同样值得表扬。可表扬的事有很多,学习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第三,培养孩子向往伟大、走向伟大的信念和能力。我们看到,有的人一辈子碌碌无为,有的人一辈子成就辉煌。其实,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庸的人,日子都是琐碎的,而琐碎的日子就像水泥和沙石一样,既可以砌成伟大的建筑,也可以最终一事无成,永远是一堆水泥和沙石。人与人的差别也是如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出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是归宿却是自己抉择的,以何种姿态行走,获取多大的成就,是自己能够抉择的。所以,不管你的先天条件如何,只要你有远大的目标,并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取达成目标的能力,你就会有所成就。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希望我们的教育能点燃每一个孩子内心的火焰。
据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过度的表扬,夸奖会造成学生认识方面的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也会两种极端,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实践知识的丰富,他们不再会轻易地吸纳父母,老师那种表面上的夸奖。“今天的教育是让孩子睡好觉,明天不跳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清醒。给学生一个健康,向上,乐观的心态非常的重要。现在的学生他们都还是一些不成熟的个体,会在行为举止方面有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东西。因为不成熟,所以他们有可能意识不到它们的危害。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认识,勇敢面对,承担应有的处罚和教育,树立起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而现如今,片面的赏识和鼓励,淡化和削弱了惩罚教育,有些地方甚至不敢涉及。这是一种畸形的认识和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教师在不违背职业良心的情况下,恰当而又合理地运用惩罚教育,不但能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教育教学环境,而且还能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培养出一个个健康向上的个体。
生命的价值在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重塑学生健康的人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非必要的不过激的手段。让学生明白:每个人获得的自由应该是相对的,当你侵害别人的自由时,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为惩罚条件,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应该是可行的。惩罚学生是为了尊重学生,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学生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犯错误是正常的。相反不犯错误却是不正常的。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大量的事实表明认识自己错误的人,都会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进行适当的惩罚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原则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惩罚是必须的,没有惩罚犹如磨盘没有水。并以树木如果不常加修剪,它们便会回复到它们的野生状态为例,强调惩罚的重要性。
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时机,环境和学生的心理,性格。另外还要根据事实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其不良行为举止的动机及其后果的性质。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然后再给以相应而又适当的惩罚,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以诚相待,给学生酿造一个紧张而又宽松,公平,公正的受发氛围,一切惩罚都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学生的怨气就可能增长,逆反心理就可能产生,达不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中国的教育理念不等同于西方的教育理念。西方人对教育的基本理念来源于宗教,认为学生是上帝的,父母只是监护人,没有权利打他。中国则认为,孩子是父母生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不是天生就懂事的,他们的情感认知,身心健康,价值观都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反复推演后形成的。在未正式进入社会之前,他们还是社会的“边际人”。我们对其过激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其实是一种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爱。是用我们知道的道德观念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因为爱而罚,因为爱而惩。
远程网络学习总结 篇4
远程研修结束的脚步越来越近,我虽然忙碌着、劳累着,但却着过得非常充实,每天的收获也是巨大的,学了不少知识,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培训中有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研修的平台,利用网络资源,不断的学习,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实践,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我将学到的教发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我的教学行为规范了,科学了,教学效率一下子起高了不少,具体收获是
一、重视预习,自主学习有条有理。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是自主学习。预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预习是学生迈向“学习”真义的第一步,也是发挥学生学习本能的好时机。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学习本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序列的预习,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也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建设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学习生活方式。在一个群体中,学习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作用,不但有知识的传递、经验教训的传播,还有相互的激励、暗示,从而使学习效率更高。它在增加学习机会的同时还能增强合作、交往能力,培养领导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让教以学”“学多教少”、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必由之路。
三、设计话题,深入学习有情有趣。
话题既是学生进行预习时深入文本对话的凭借,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抓手。话题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深入解读教材,设计有质量的话题,是促使学生兴致盎然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
四、加强阅读,语文学习有根有底。
语文教学的规律就是多读多写。用学者的.话语就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学习主要是进行符号实践,符号研究服从服务于符号实践。但是读与写的分量并不等同,古人学习语文的实践经验是“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只有下苦功夫多读书,才能轻松作文,也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阅读的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阅读对于学好语文、掌握知识、精神奠基的作用已被古今中外无数人的实践所证实,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化较少的时间读到更多高质量的书。
五、对培训的建议
1、理论加实践的培训
一线教师缺的不是实践,而是理论指导,缺的是广阔视野,我最喜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
2、网络加校本培训
如果能把网络培训与学校的校本研修结合起来比单一的网络培训效果好。在这里我向专家和辅导老师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