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工作总结 > 正文

网课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24/08/12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网课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课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按照市教科所和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的部署,四年来,我们的小语文教学教研工作以“推进小语课改实施,享受语文每一天,提高小语教学质量”为总的工作目标,立足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更新理念、课改培训、课堂研讨、评比展示入手唱响课改主旋律,积极倡导学习、研讨、对话、创新的学术风气,开创了我学区小学语文教学新局面。回顾近几年我学区的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的点点滴滴,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网络,搭建教研平台,促进校本教研常态化。

20xx年,学区研训室建立了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24名语文骨干教师成为教研组成员,20xx年又对成员做了充实调整。以此为依托,学区形成了校学科教研组、学区中心教研组为架构的语文教研网络。同时我们还抓了研训基地(校本教研试点校2个)建设,先后多次与基地校领导教师一起开展课标培训、课例评析、案例反思等活动,并且及时总结基地校校本教研工作的经验辐射全学区各个学校。除此之外,学区研训室制定了教研例会制度,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学校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参加的教研例会。汇报交流各校教研工作开展情况及教学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课改专题进行研讨。多种措施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常态运转。

二、加强视导调研,落实课改理念,积极推进教改进程。

(一)积极研讨实践,传播新理念。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改变。为此,我们通过各种培训、研究课展示、专题讲座、互动评课等方式,大力传播新理念,力求新的教学理念内化到教师的教学思想之中。经过努力,使广大教师逐步形成了以下教学理念:

1、语文教学应本位回归,简简单单教语文。就象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我们要把语文课上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否则,就必将陷入“课将不课”的境地。

2、注重课堂动态生成,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自然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从而构建开放的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

(二)加强视导调研,倡导常态课。

为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把指导一线教学实践作为工作的重点,我们每周坚持三天工作在基层。采取“推门听、进门看”的方式对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我们发觉,教师对教材钻研得不够深刻,在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课时划分不科学等问题。这样的教学随意性大,课堂上,师生经常会处在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教学效率低下。对此我们发出打造常态课的呼唤,提出常态的课堂就是简单的课堂,常态的课堂就是自然的课堂,常态的课堂就是真实的课堂。简单就是目标简约、过程简化、内容简要、语言简练;自然就是无哗众取宠,不作秀,不造作;真实就是要体现教学的动态过程,是授课者的真实写照。鼓励教师要努力上好每一堂课,提出“堂堂都是公开课,人人敢上公开课”的口号,提升常态课的质量。

(三)积极引领,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六年中,语文课多达两千多节,占所有学科总课时的百分之四十,却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字写不清楚,书读不顺畅,话说不明白,文章写不通顺,解决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问题刻不容缓。08年,县教研室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号召,以此为契机,我们积极行动,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要价值追求,凝练课堂教学“名片”,初步构建了“六段式目标教学”(示标、铺垫、自学、质疑、精讲、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有力地引领了我学区教学的高效和谐开展,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较快地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在整个建模研究的进程中,研训员创造性地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培训、选模建模、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活动,为构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了经验。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开展建模研究活动观摩,安排各校教研组长的建模汇报交流。

三、开展丰富教研,营造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开展丰富的专题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1、开展集体备课,共享教育资源。我们抽调15名中心教研组教师进行了隔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体探讨怎样突破各课的重难点,并对各部分的内容教学提出建议,提供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各单位都享受这一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省时高效,达到了资源共享。目前,学区研训室正着手“金点子案例”的征集与选编。

2、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自20xx年起,我们从追求课堂教学整体优质化的目标出发,开展了“同研一节课”的大规模的研究活动。同,指广度;研,指深度,包括“备、说、上、思、评”五环节,即“设计同一堂课,说好这堂课,上好这堂课,反思这堂课,评析这堂课。”从“骨干同研”到“师徒同研”,从“学校同研”到“学区同研”。通过开展一系列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了学区内学校和教师之间的观摩学习,构建了教学研究活动的新格局。

3、开展各类专题教学研讨活动。几年来,我们就语文综合性学习、识字写字、习作教学、阅读教学、单元复习及口语交际等专题问题开展了多种研讨活动,为广大基层教师作了正确的引领。

4、开展学生竞赛活动,展现新课程改革成果。新课堂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学习上有显著的效果,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展现学生的变化,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覆盖面较广的学生竞赛活动,积极宣传新课改成果,营造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新课改的新局面。几年来,我们每学期举办一次手抄报比赛、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比赛,成功组织了首届小学生硬笔字比赛。

(二)举办各类教学评比展示活动。几年来,据课改和教学的需要,学区研训室组织了一些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两年一度的“优质课评比”、三年一度的“教学新秀”评比、每年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比都是我们一贯坚持开展的教学活动。此类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展示自我、检测自我的练武平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实施课题带动,把教育科研工作推向了深入。

抓好课题研究、实验,是我们开展教研工作中的重头戏,也是促进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的主要措施。研训室以研训员为带头人,搞好课题立项,带出了一批实验教师,建立了2个实验基地。到目前,小语组已有市级立项课题2项,县级立项课题3项,实验教师达60余人。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倡导教师进行草根式研究,引导教师在项目统整下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进行草根式研究,重点突出四个小:选题切口小;研究范围小;问题解决小;研究机构小。不求产生推广效应,只求实实在在解决自己真实碰到的问题。另外,在学术研究方面,积极指导教师把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整理成文,有30余篇论文参加市、县组织的优秀论文评选并获奖。

四、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比武练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1、扎实开展有序的业务培训。我们组织广大小语教师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的方式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举办课程标准教材培训等活动。以小学语文研训员为主,抽调部分骨干教师,开展一系列专题讲座,先后开设专题讲座12场,内容涉及到《课标》的解读、《新课改下的一堂新课的认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教材的阅读与处理》、《如何组织课例研讨》等,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实验注入了不少动力。

2、倡导教师大兴读书学习之风。自20xx年起,我们在语文教师中开展了读书学习的活动。我们积极引导教师多读教材、教参,多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多读教育理论及报纸期刊,多读经典的文学名著,要求每学期的读书笔记不少于1万字。

3、开展各项教学基本功比武练兵活动。几年来,我们组织了首届教师硬笔字比赛,举办了两届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包括现场教学设计、课件制作、朗读、知识答辩、课堂展示等方面。

通过活动的开展,在语文教师中确立了说好普通话、写规范字、练好基本功的意识,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加以修炼,为提升自身的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年来,我们有过努力,有过收获。面对新起点,我们将坚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准确领会和把握课标倡导的先进理念,继续深化和发展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创造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更美好的未来。

网课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4班的语文教学,回忆这一学年,既繁忙,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深思的。现总结如下:

一、理解班级语文程度的实践状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不可分割的。本班学生的基础呈两极分化,学习不够灵活,备课时留意到这点,教学时也注意点面结合,以优带差,做到因材施教,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注重朗诵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绘的美好,言语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论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逐个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能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言语文字重复诵读,以悟出言语丰厚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根底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停止品评,在品评中深化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作者的描写手法,感悟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办法的用途,进而有感情地朗诵,写出本人的感悟,这样引导学生选择本人阅读感悟的精髓,停止详细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重学问迁移,重课内外分离

本学期,我继续以课堂学习为中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范畴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锻炼与课外行为锻炼构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分离,获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有意让学生将课外学到的词语迁移到课堂学习中来,停止展现、交流,这是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兴味的重要办法。也会大大激起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养成随时积聚的好习气!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经过这些搜集与阅读,为深化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根底。

四、扎扎实实地搞好培优转差工作

本学期,在任务重时间紧的状况下,我还是依据学生的实际,利用课余时间,采用“一帮一、二帮一”等形式的辅导活动,举行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竞赛活动,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培养了基本技能。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本班的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我明白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无论怎样辛劳,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争取进步。

网课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3

线上教学期间,为更好地落实“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学,停课不停教,教研一同行”的理念,泰安市实验学校各级部教研组做出了很多努力,为此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在现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网络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熟悉了,可把有形的三尺讲台搬到无限的网络空间,对于语文组的老师们来说还真是一个挑战。但是老师们毫不胆怯,认真学习,用心琢磨,积极反馈课堂效果,针对困难共同解决。

线上教学开展初始,恰逢四年级语文进入了第三单元诗歌的教学,虽然现代诗在语文教材中并非第一次出现,但以往都是单篇课文的形式,此次以单元整组编排的形式呈现,需要老师们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感受诗歌情感,这也对老师们的线上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本单元要求,学生们在学习中除了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外,还应该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三项活动:收集现代诗、创作现代诗、合作编小诗集。如何让学生在课文中感悟诗歌韵律,从而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用美的眼睛看世界呢?教研组在线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以诗和歌”融课程

结合线上教学特点,学校确立了学科融合的.“融”课程实施策略,结合诗歌《白桦》与音乐课“吟唱诗歌”课程进行融合,教研组开展了“诗歌吟唱”活动。学生们在音乐老师李婷、王梦晓的带领下,利用线上时间和课余时间,学习和植物有关的古诗改编的歌曲,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诗歌的旋律,让语文中的诗歌走进生活。

联播拓展诗歌

怎样能让诗歌走进生活,帮助学生学会用美的眼睛看世界?这就需要老师向学生拓展更多的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的魅力世界。在老师们的意见整合后,教研组决定成立联播小组。进行联播是在让学生完成综合性学习的目的下,老师们通过讲解练习册上的课内、课外阅读题,拓展更多的诗歌,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写诗。为了确保知识讲解的准确性,朱敬玲、宋绪爱、张敏三位老师成立了专门的联播小组,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对练习册上的每一道题进行深入研究,把语言精确到每一个措辞,确保学生在线上也能学得透彻,力争每一位学生都不落下。

时间紧,任务重。在距离联播只有三天,课件、联播稿等一系列资源都没有的情况下,联播小组需要在这仅有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有过联播经验的朱敬玲老师主动承担了重任。朱敬玲老师在凌晨接到任务后,立马在线上同刘惠芝老师进行了商讨,初步确定了联播思路。第二天和刘惠芝老师在校加班,确定好联播内容后,朱敬玲老师便立即投入到联播课件的制作中。直到中午一点半左右,课件的初稿基本制作完成。

虽然备课辛苦,但这并没有让朱敬玲老师停下为学生负责的脚步,她秉着认真严谨的态度,下午组织了联播小组的视频会议,分析了联播思路和重难点问题,让其他两位联播老师做到对题目心中有底。在进行完一个多小时的视频会议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刘惠芝老师还专门召开了一次线上研讨会,会上各位老师根据网课学习中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联播小组交换了意见,在老师们激烈的研讨中让问题得以圆满地解决。之后朱敬玲老师便对课件开始了精细化修改,课件进入到最后的完善阶段。为了让联播的讲解,既能连贯、准确,还不触碰“不超过二十分钟”的红线,朱敬玲老师连夜完成了联播稿,确保高质量地完成这次联播任务。

无形的网络,一头连着老师,一头连着学生;一头连着奉献,一头连着求知。朱敬玲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孜孜不倦,只为放飞同学们心中梦想;精益求精,她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才能保证孩子们听懂学会,怎样才能激发孩子们上课的激情,怎样展现与线下课堂等效的效果,她不断地寻找新思路、总结新方法。在朱敬玲老师认真负责的背后,也有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从三尺讲台到摄像头前面的“新主播”,每一个环节各位老师绝不懈怠,都用心做到了最好!

网课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根据学校安排,四年级组开展了六周“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钉钉APP在家打开电脑、手机就可以学习、做作业。既方便,又解决了疫情期间不能到学校学习的难题。

一、直播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老师们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假期研读了本册教材,并分工进行教案的一备编写。疫情期间,老师们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参加培训和学习。

自2月24日起,四年级组的老师便进入“开学”状态,教研组长刘佩组织组内老师不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线上直播教学内容,还针对如何有效落实线上课程做了详细分工。

二、直播期间:

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在开展空中课堂教学期间,为了进一步提高线上教学的可行性与实效性,每周六下午4点,四年级组的语文教师都会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在第二周的教研活动中,本组的教师王媛就线上教学如何进行有效地预习、复习,合理布置作业等内容进行了经验分享。

4月23日,王媛老师承担的线上整本书读书交流研讨课如期开展,为老师们如何上好整本书交流课,拓宽了思路。

4月24日,在对研讨课交流与思考中,四年级各班又开展了假期共读书整本书阅读交流活动。

4月28日、29月,在学校安排下,四年级组的四位老师分别在对四下教材一至四单元进行了解读。

三、展望前路:

恪尽职守,臻于至善。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线上教学”、“主播”老师成了教与学的首选方式。老师们虽不能在讲台上手舞足蹈,挥斥方遒。但在忙碌与充实的线上教学中,每位老师为了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摸索、去行动。刘勰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习应该既不囿于学校围墙之内,又不困于时间、地点之限。相信不论已经结束的线上教学,还是学校教学老师们定会在教和研中、会在行与思中一次次收获,一次次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