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范文 > 正文

数学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2024/08/20总结范文

老地方整理的数学教学工作反思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篇1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主要策略是通过从学生喜欢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教具的实用性,让孩子能够比较方便。而且是为了让学生的比较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的。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

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通过学生板演,我和学生一起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纠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上本单元我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结合本学期要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还是要加强口算的练习,但是如何加强,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

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4、《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意尝试,但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审视的问题:

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

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3、这节课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展现的比较好,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我和学生的语言都出现了不少的漏洞,教师的数学语言不够准确,而学生又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5、《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用小棒摆你最喜欢的图案、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追究起来还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6、《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观察到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有以下的收获:

1、学会观察,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如:观察一个圆柱,如果从正面观察这个圆柱,教师要让学生从比较远的地方观察,把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圆柱放的高度要与观察者的眼睛一样高,最好把眼睛稍微眯起来,这样,学生正面看到的圆柱确实是一个长方体。大部分学生能体会到。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学具,利用这些学具体验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圆,它有可能是什么?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它有可能是什么?……教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的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要求学生用4个正方体积木,有哪几种搭法?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动手搭,最后形成共识。

3、学生在学会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实物,把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大部分学生能画正确。

7、《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8、《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连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紧紧张张,很充实,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效果良好。

一、用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摘西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整节课始终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二、本节课还重点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交流的环节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鼓励学生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信息,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又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自主编写题目,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

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是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前,给学生充分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也有助于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而独立思考之后把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各种个性化的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接纳。

9、《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是学生初次接触,由于乘法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同时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设计大胆。以学生熟悉儿童节目为切入点,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使学生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学习新知。(2)注重方法渗透。在本课中我多次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总之,全课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意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让学生在自由、快乐和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用数学的概念形成的全过程。

10、《7的乘法口决》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进行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

一、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根据读图,利用学生1——6编口诀的经验小组合作编口诀。学生因为有了前面口诀的学习经验,以及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很容易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因为2根毫毛能变出几个小猴的问题解决时,我就启发学生2×7表示2个7相加,所以学生在计算以后几个得数时都采用这种方法,为学生创编口诀搭建了脚手架,接着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诀的编制,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写出所编写的口诀,从后面口诀的汇报可以看出我这一环节的编排是非常的成功的,学生完全可以独立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

二、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我设计的“智闯三关”的每组练习主要是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然后设计了“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对7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习习惯,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上完这节课,我感触很深,虽然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分析,精心的设计教学程序,可几个问题的处理上还是不尽如人意。今后在课件的设计上还要下功夫,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还要深入研究,力争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真正快乐的学习和收获。

数学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篇2

本学期这个班人数不多,学生文明守纪,但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都比较差,课堂气氛沉闷。我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时,也曾有过失落,有过气馁,更多的是勇敢面对,努力改变现状使每一个孩子们有收获。通过一期的努力,孩子们课堂举手的多了,有了自己思考的习惯;大部分孩子学习态度认真,能积极参加学习,并乐意参加数学学习;作业格式和书写美观。收集孩子们的进步,也思考自己教学的点滴。

精心备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学:

开学之初,我按以往的教学备课,发现只有几个孩子能跟上我的思维。我意识到自己的梯子设高了,过高要求了孩子。这些孩子根本没有自主探究的习惯,也不知怎样自主学习,加上孩子基础较差,课堂得探究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最终还不得不自己草草收场。这样下去,课堂将会是四不像,孩子们将一无所获.再次备课时,我认真的研究教材,读懂教材目标要求,再思考教学设计。为了让孩子感到只是易学,我一般先复习新知相关的知识点;新知阶段,我在分散难点的同时,也改变教学方法,以引导思考为主,逐步放手尝试;巩固阶段,我注重基础的掌握,适当设思维训练。这种设计虽然有过多的引导,但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学生在逐步引导下,有了学习的基础和思考的习惯,才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认真上课,让每一个孩子都愿学:

每一节上课前,我都会精心准备教具,精致的写好小黑板,我会在上课前几分钟进教室侯课;课中我会精神饱满,亲切的与孩子交流;课后,我及时思考得失,积极写好反思;课余,我热情与学生交流。我用认真的态度感染学生,以身作则的做好每一件事情。课堂中,我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尽量鼓励孩子,保护孩子的积极性;我细心观察孩子们的进步,及时表扬,激起孩子学习的动力;我关注孩子的学习表情,及时给以指导;我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机会。我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孩子们有了了学习的兴趣,自然愿学会学。在知识的传授中同时,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渗透做人的道理。

课余辅导,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学:

为了孩子们有不同的发展,关注不同层次的孩子。课后,我成立了兴趣小组,我带领学有余力的孩子研究综合题,学习解题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我耐心组织学习上感困难的孩子,给他们分析原因,帮他们找准学习方法,补习基础,让他们有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让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发展,今年的生活数学竞赛中,有五位同学进入决赛,并分别获得市一、二等奖,让老师们很是惊讶,平时的测验中,学习困难的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让孩子很高兴。感受着孩子们的可喜进步,我累并快乐着。

积极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

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不学习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源源不断地泉涌。为了让知识源源不断,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学习:每天坚持阅读教研书籍,更新教学理验;坚持做数学题,激活思维;上网学习,学习名师的经验,与同行交流经验,互相学习;阅读各种书刊,丰富视野。知识丰富了我的人生,充实了我的课堂,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知识的魅力使孩子们感到学习不枯燥,学无止境。

新的挑战给我带来思考的机会,增长了教学经验。在工作中,我努力向优秀教师靠拢,力争成为一名研究性的老师,但我与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的教学中有了学习,思考,但还缺乏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养成积极反思的习惯,结合学生实际,着手开展课题研究。

思考是快乐的,边走边想,我将步伐更矫健的走在我的数学教学道路上。

数学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篇3

前段时间数学课一直都是在复习上学期学的内容,由于过了一个暑假和开学前一个月都没上数学课,所以很多孩子都把以前的知识给忘了,从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家长不重视,暑假没有督促孩子复习。没办法,只能先给孩子们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才能开始上新课。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口算,孩子们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做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和除法有余数竖式计算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们都忘记了,只有基础比较好的游新颖、廖敏妍、陈钦浩、冯政博等几个孩子做得比较好,获得较多的玩的机会,其他孩子只能补回丢失的知识。问题最大的还是这个学期的几个插班生,有两个还是完全没学过数学的,一点基础都没有,学起来就特别困难了。为了不让他们距离拉得太大,只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给基础较差的孩子布置的作业较简单一些,降低要求,给基础较好的孩子布置的作业较难一些,甚至一有时间就抽出那几个插班生单独辅导,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发挥班上小组合作的力量帮助后进生,慢慢地这几个后进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伏羲班,绝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伏羲娃娃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再次让我感动。

每个星期只有三节数学课,基本上都是在下午。今天下午的数学课,孩子们没多大的`精神,有点犯困。为了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激励,我跟他们说:“谁先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就可以先出去玩了,并且第一次过关一百分,还有50元班币奖励。”这下孩子可精神了,谁不想拿班币和出去玩啊?今天讲的是多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十万以内),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比较多,包括:数位对齐、加法进位、减法退位,书写规范等。因为以前已经学过简单的加减法竖式计算,这一次只是数位较多,加深难度而已,所以我只是简单地讲解了两道例题之后就让孩子们实操了。不做不知道,一做起练习来才发现,孩子们存在很多问题,都是减法退位的问题算错了。检测了几个孩子之后,结果很不满意,退位错了很多,特别是中间有几个0的退位较难一点,只能重新再给孩子们讲解一遍:减法从个位开始减,碰到不够减的怎么办?要向隔壁家(十位)借一,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以此类推;借一回到自己家就变成十之后再减,那么借了一给别人的数字要带上帽子,这样我们一看就知道是谁把一借出去了,用剩下的再减就不会错啦。通过再讲解了几道题,发现孩子们终于都恍然大悟了,当堂检测了几个孩子,都可以过关,这下可以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了。完成最快的是游新颖、郭宇轩、陈美济、陈钦浩等几个基础好的孩子,但是他们都出现了个别因为粗心的问题,特别是没给等式“穿上鞋子”(给等式写上结果),所以最终还是得不到班币,但他们可以获得去帮助别人的机会。由于数字较大,孩子做得比较慢,过关检测一直拖到下节课。有好几个都是磨了好几次才能过关的,说明掌握得还是不够牢固,特别是王相涵、刘家菲、邓浩鑫这几个新生,磨到最后还是不能过关,他们还是同一组的。但他们的组员并没有放弃他们,范慈航过关了之后就负责教刘家菲和邓浩鑫,范慈航是第一个一次性过关拿到班币的孩子,这个学期进步非常大,文心过关之后也过来帮忙,小组合作非常棒!只有王相涵,做了好几遍,最后也完成了,给他的奖励就是作业降低难度。最让意外的是郑源这个“老鼠精”,平时不爱学习,不爱读书,老爱惹事捣蛋,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这次竟然非常快地完成了数学检测,而且正确率非常高,只是有一道题忘记“穿鞋子”而已,非常棒,但很遗憾得不到班币。在伏羲班,这些捣蛋鬼真的每天都会给你带来惊喜,所以要关注每一个孩子!

今天数学课,孩子们开始的错误率高,到最后完成得慢,我应该好好反思。在知识上过度得太快了,孩子们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导致一部分孩子跟不上节奏,反而最后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辅导后进生身上,以后好好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准备!

数学教学工作反思总结 篇4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主要策略是通过从学生喜欢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教具的实用性,让孩子能够比较方便。而且是为了让学生的比较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的。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

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通过学生板演,我和学生一起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纠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上本单元我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结合本学期要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还是要加强口算的练习,但是如何加强,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

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4、《表内乘法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意尝试,但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审视的问题:

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

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

3、这节课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展现的比较好,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我和学生的语言都出现了不少的漏洞,教师的数学语言不够准确,而学生又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5、《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用小棒摆你最喜欢的图案、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追究起来还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6、《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观察到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有以下的收获:

1、学会观察,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例如:观察一个圆柱,如果从正面观察这个圆柱,教师要让学生从比较远的地方观察,把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站在教室的最后面,圆柱放的高度要与观察者的眼睛一样高,最好把眼睛稍微眯起来,这样,学生正面看到的圆柱确实是一个长方体。大部分学生能体会到。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借助学具,利用这些学具体验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圆,它有可能是什么?如果从正面看到的是正方形,它有可能是什么?……教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的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要求学生用4个正方体积木,有哪几种搭法?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动手搭,最后形成共识。

3、学生在学会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观察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实物,把从正面、左面或右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图形画下来,大部分学生能画正确。

7、《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音乐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我还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8、《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连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紧紧张张,很充实,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效果良好。

一、用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摘西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整节课始终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二、本节课还重点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交流的环节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鼓励学生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信息,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又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自主编写题目,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

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是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前,给学生充分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也有助于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而独立思考之后把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各种个性化的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接纳。

9、《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用数学—简单的乘法应用题”是学生初次接触,由于乘法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的方式导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得东西,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情境贯穿整节课的教学,同时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设计大胆。以学生熟悉儿童节目为切入点,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使学生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学习新知。(2)注重方法渗透。在本课中我多次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练,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总之,全课设计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意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与组织者,让学生在自由、快乐和民主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理解“用数学的概念形成的全过程。

10、《7的乘法口决》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进行迁移,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数学收获的幸福。

一、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在课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根据读图,利用学生1——6编口诀的经验小组合作编口诀。学生因为有了前面口诀的学习经验,以及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很容易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因为2根毫毛能变出几个小猴的问题解决时,我就启发学生2×7表示2个7相加,所以学生在计算以后几个得数时都采用这种方法,为学生创编口诀搭建了脚手架,接着我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诀的编制,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写出所编写的口诀,从后面口诀的汇报可以看出我这一环节的编排是非常的成功的,学生完全可以独立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

二、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我设计的“智闯三关”的每组练习主要是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然后设计了“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对7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习习惯,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上完这节课,我感触很深,虽然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分析,精心的设计教学程序,可几个问题的处理上还是不尽如人意。今后在课件的设计上还要下功夫,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还要深入研究,力争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真正快乐的学习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