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组教研活动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数学大组教研活动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大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1
又一学期,在大家的忙碌中匆匆度过,为了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做一总结。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及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研课题?构建基于作业的自主课堂建构?,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以“小学数学“核心”任务导学的课堂实践”为主题策划了一系列的活动,教研组成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互帮互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一、主题学习,方向引领。
开学初,确定了本学期的数学组教研活动主题为:“小学数学“核心”任务导学的课堂实践”。并在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根据区校的科研规划,认真学习其精神,制定教研计划,并通过教研行事历的形式将计划细分,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计划,个个知道自己常规工作。同时我们还认真学习阅读了“温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等常规要求,同时结合我们的主题,我们又对备课常规中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部份,进行了细致地研读:其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作必要的课堂前测。此要求是给我们的课堂前测作业的设计提供了方向性地指导。同时还指出: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和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这些要点都为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核心任务导学”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指导,指名了方向。
二、团队磨课,精品展示。
以“核心任务导学设计”主题,我们针对三个年级段的三堂课分组进行研磨。我们先通过老师个人独立思考,独立备课的形式,并结合微信群进行线上的想法交流。这样将大家的想法与自己的思考有效结合,设计出自己的导学任务。再通过集中说课的形式,将每个人设计的导学方案进行充分解读,最后我们讨论形成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导学方案,进行最后的课堂研磨。课堂实践中因为每个班级学生的学情都不同,所以每一次的课堂实践,对导学方案我们都有不同的修改,修改后再进行下一次的研磨。虽然有时候不是在教研活动时间,但老师们都主动换课,一起参与听课、评课,真正的'将我们的磨课活动,从课堂延续到了课外。整个过程,我们数学组团队,群策群力,一起思考,一起研磨,不管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经历了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思考过程。特别是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教学设计细节的精心打磨,都带来非同寻常的收获。
三、蓝青结合,引领成长。
本学期,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们进行了蓝青结对活动。我们通过指导备课、听课、评课、蓝青同课异构等形式,展开我们的师徒交流活动。虽然是平时的常态课,但是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互相交流之间都是各种教学反思和经验的沉淀。除了平时的随堂课交流,还专门针对一年级的?认识钟表?这一课,进行了重点研磨,并进行了学期的新教师汇报课。通过汇报课的研磨,让新教师在课堂教学理念、课堂组织、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实践体会,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这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持之以恒的。
数学大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2
在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在两所兄弟学校的支持下,经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期的大教研活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没经验、摸索中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活动思路
大教研活动立足于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面向一线教师,发挥同伴互助,以传、帮、带为手段,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大教研活动,努力营造“比、学、赶、帮”的教学研讨氛围,给教师成长搭建一个研究平台,给教师的展示创造一个舞台;大教研活动力求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力求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力求发挥好同伴互助的研讨形式,做好、做实每一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回顾
1、立足校本,开展课题研究。
要构建“学习化、研究性、开放式”的校园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应在立足校本的基础上开展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带来活力,也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各课题组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开阔了研究思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增强了研究信心。
2、联校互动,竞展教学风采。
本学期开展了三次“同课异构”活动。分别在三所学校各举行一次,有六位老师讲课,每次活动都有两位老师讲同一个内容,讲课老师说课,评课时,先由指定教师主评,然后组内教师互评,最后,由县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进行总结性指导。讲课教师积极参加,年龄最大的柳发静老师已经50多岁了,主动参加讲课。由于活动在摸索中进行,本学期计划只安排了3个老师讲课,后来改为6个老师讲,又临时安排了3个老师,没有一个老师推脱。活动期间,各学校积极支持配合。
讲课教师精心准备,运用多媒体,突出新理念、新角色、新模式,给教师以方法引领,深受教师的欢迎。组内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交流讨论“同课异构”策略、方案;各校老师自觉主动参加听课、说课、评课,发表自己的见解,教研气氛活跃、浓厚。每次活动都得到了教研室领导和学科教研员充分肯定和有价值的指导。基本达到了“增进友谊、促进交流、启发引导、带动辐射、共同提高”的预期效果。
3、集体备课,在交流中提高。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本学期,我们组认真落实了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我们选择难教难学的内容,集中所有老师的智慧,探讨教学方法、策略,在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感受阳光”,关注学困生转化。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是一群播撒阳光的人,要与所有孩子一起共同感受阳光的雨露。组内老师一直认为,关心学困生,应从更宽泛的角度去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研究转化学困生的方法。要加强学困生的德育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三、活动心得
1、领导重视是大教研活动成功的前提。
本期大教研活动得到了教育局、教研室和三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每次活动都有教研室领导亲临指导,这不仅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活动的意义,把握好研究的方向,也给进行教研活动的教师们极大的鼓舞。2、同伴互助,大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舞台。
大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一个舞台,,各校教师不仅在交流中相互得到了启发,同样也反映了各校教学研究的情况,是教学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不仅仅是几位讲课教师的展示舞台,也同样是各校老师在课堂教学研究上的一次交流、一次共同提高的机会,是一条增进友谊的纽带;更是各校培养优秀教师的一次机缘,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创造了一个研究平台。
3、活动主题鲜明,成绩较为显著。
大教研活动主题鲜明,紧紧围绕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研促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互助,共同成长,突出联校整体优势,积极发挥其辐射延伸作用。营造了教研氛围,活动成绩较为显著。
四、活动反思
对于城区大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反思中也产生一些新的看法:
1、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还应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准备,关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促使教学研究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高效。
2、大教研活动应突出与广大教师的互动性,使教研活动的过程更民主、更科学。
3、城区大教研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考虑到活动能否带动学校教研活动整体向前发展。
4、由于我本人的能力有限,教研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很低,无法将大教研活动开展得很出色,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数学大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3
又一学期,在大家的忙碌中匆匆度过,为了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做一总结。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及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研课题?构建基于作业的自主课堂建构?,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以“小学数学“核心”任务导学的课堂实践”为主题策划了一系列的活动,教研组成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互帮互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一、主题学习,方向引领。
开学初,确定了本学期的数学组教研活动主题为:“小学数学“核心”任务导学的课堂实践”。并在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根据区校的科研规划,认真学习其精神,制定教研计划,并通过教研行事历的形式将计划细分,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计划,个个知道自己常规工作。同时我们还认真学习阅读了“温州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等常规要求,同时结合我们的主题,我们又对备课常规中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部份,进行了细致地研读:其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作必要的课堂前测。此要求是给我们的课堂前测作业的设计提供了方向性地指导。同时还指出: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和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这些要点都为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核心任务导学”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指导,指名了方向。
二、团队磨课,精品展示。
以“核心任务导学设计”主题,我们针对三个年级段的三堂课分组进行研磨。我们先通过老师个人独立思考,独立备课的形式,并结合微信群进行线上的想法交流。这样将大家的想法与自己的思考有效结合,设计出自己的导学任务。再通过集中说课的形式,将每个人设计的导学方案进行充分解读,最后我们讨论形成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导学方案,进行最后的课堂研磨。课堂实践中因为每个班级学生的学情都不同,所以每一次的课堂实践,对导学方案我们都有不同的修改,修改后再进行下一次的研磨。虽然有时候不是在教研活动时间,但老师们都主动换课,一起参与听课、评课,真正的将我们的磨课活动,从课堂延续到了课外。整个过程,我们数学组团队,群策群力,一起思考,一起研磨,不管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经历了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思考过程。特别是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教学设计细节的精心打磨,都带来非同寻常的收获。
三、蓝青结合,引领成长。
本学期,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们进行了蓝青结对活动。我们通过指导备课、听课、评课、蓝青同课异构等形式,展开我们的师徒交流活动。虽然是平时的常态课,但是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互相交流之间都是各种教学反思和经验的沉淀。除了平时的随堂课交流,还专门针对一年级的?认识钟表?这一课,进行了重点研磨,并进行了学期的新教师汇报课。通过汇报课的研磨,让新教师在课堂教学理念、课堂组织、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实践体会,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这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持之以恒的。
数学大组教研活动总结 篇4
在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在两所兄弟学校的支持下,经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期的大教研活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没经验、摸索中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活动思路
大教研活动立足于发展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面向一线教师,发挥同伴互助,以传、帮、带为手段,以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大教研活动,努力营造“比、学、赶、帮”的教学研讨氛围,给教师成长搭建一个研究平台,给教师的展示创造一个舞台;大教研活动力求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力求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力求发挥好同伴互助的研讨形式,做好、做实每一次教研活动。
二、活动回顾
1、立足校本,开展课题研究。
要构建“学习化、研究性、开放式”的校园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应在立足校本的基础上开展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带来活力,也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各课题组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开阔了研究思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增强了研究信心。
2、联校互动,竞展教学风采。
本学期开展了三次“同课异构”活动。分别在三所学校各举行一次,有六位老师讲课,每次活动都有两位老师讲同一个内容,讲课老师说课,评课时,先由指定教师主评,然后组内教师互评,最后,由县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进行总结性指导。讲课教师积极参加,年龄最大的柳发静老师已经50多岁了,主动参加讲课。由于活动在摸索中进行,本学期计划只安排了3个老师讲课,后来改为6个老师讲,又临时安排了3个老师,没有一个老师推脱。活动期间,各学校积极支持配合。
讲课教师精心准备,运用多媒体,突出新理念、新角色、新模式,给教师以方法引领,深受教师的欢迎。组内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交流讨论“同课异构”策略、方案;各校老师自觉主动参加听课、说课、评课,发表自己的见解,教研气氛活跃、浓厚。每次活动都得到了教研室领导和学科教研员充分肯定和有价值的指导。基本达到了“增进友谊、促进交流、启发引导、带动辐射、共同提高”的预期效果。
3、集体备课,在交流中提高。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本学期,我们组认真落实了一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我们选择难教难学的内容,集中所有老师的智慧,探讨教学方法、策略,在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感受阳光”,关注学困生转化。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是一群播撒阳光的人,要与所有孩子一起共同感受阳光的雨露。组内老师一直认为,关心学困生,应从更宽泛的角度去研究学困生的心理,研究转化学困生的方法。要加强学困生的德育教育,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三、活动心得
1、领导重视是大教研活动成功的前提。
本期大教研活动得到了教育局、教研室和三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每次活动都有教研室领导亲临指导,这不仅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活动的意义,把握好研究的方向,也给进行教研活动的教师们极大的鼓舞。2、同伴互助,大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舞台。
大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一个舞台,,各校教师不仅在交流中相互得到了启发,同样也反映了各校教学研究的情况,是教学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不仅仅是几位讲课教师的展示舞台,也同样是各校老师在课堂教学研究上的一次交流、一次共同提高的机会,是一条增进友谊的纽带;更是各校培养优秀教师的一次机缘,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创造了一个研究平台。
3、活动主题鲜明,成绩较为显著。
大教研活动主题鲜明,紧紧围绕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研促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互助,共同成长,突出联校整体优势,积极发挥其辐射延伸作用。营造了教研氛围,活动成绩较为显著。
四、活动反思
对于城区大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反思中也产生一些新的看法:
1、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还应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准备,关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促使教学研究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高效。
2、大教研活动应突出与广大教师的互动性,使教研活动的过程更民主、更科学。
3、城区大教研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考虑到活动能否带动学校教研活动整体向前发展。
4、由于我本人的能力有限,教研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很低,无法将大教研活动开展得很出色,不能胜任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