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网络远程培训学习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1
我很荣幸参加了xx年秋季xx市第三期网络研修学习,非常感谢网络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观摩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
通过这一轮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乐观对待教育事业
回首这半年的教师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我们老师面临着来自自身、学校、家庭、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作为教师要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同时还要学会与学生沟通,用阳光般的心态积极面对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
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离。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缺乏激情和创新。
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
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相信,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理论沉积,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
网络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2
暑期远程培训,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紧张、辛苦,但也受益匪浅。通过听教育专家的授课和跟同行在线研讨互相学习,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最重要的应用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首先要加强平时学习的积累。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我们感受到学生阅读量少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充电,需要积累丰富、深厚的各类知识。其次,在新课改理念中,反复提到的一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师很容易就会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落入“听我讲”的窠臼之中。这次培训看到专家们的授课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课堂上老师确实做到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而且师生之间的活动特别好,看完以后我总结出几点: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要学生先具有“质疑”的能力,那他才会想要去自觉主动的探寻问题的答案,在探寻的过程中,老师才能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近年,高考带给老师巨大的压力,社会上总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但是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它不是只面对“成绩好的学生”。所以,老师需要改变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陈旧观念,看到所有学生的闪光点,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只有看到学生除成绩以外的闪光点,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被激发。由此,老师们希望有新的与课程改革相呼应的评价体系,训我深知,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教师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全面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
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暑期网络远程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的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艺术点亮了心灵,那是教育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同时也需要给予信念。
有一位老师,在给临毕业的学生们上最后一节课时,他把学生们带到实验室,给他们的最后一次实验“水的三种形态”,老师对孩子们教育道,“人生也有三种形态,当你对生活将0℃以下的态度时,你的人生便是结冻的冰,当你对生活持平常态度的话,人生便是水,虽可流动,但却无法过湖河的局限,如果你对生活持100℃的激惜,你却是水蒸气,能够不受限制,积极生活。”老师的教诲,无限给学生们以崇高的人生信念,要乐观,积极而向上的生活。教育的艺术,还在于给予积极的目标。
第一,实行心情教育。纵观山峦叠翠,沐浴晨光雨露,欣赏漫天繁星这就是心情教育。我第三次高考复习时,教我们的英语老师授课充满热情,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我们进行心情教育:江边言说故事,参观名人故居,爬山消遣这表面看来像是浪费时间,但我们在这种氛围中学会了排遣杂念和彼此相处,收获了愉悦心情,学习的激情与效果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孩子的心情教育、家庭的心情教育、学校的心情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心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中学囿于各种限制,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我曾经与几个重点中学的老师探讨过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去春游,各个学校顾虑的是这类活动可能会发生意外,而一旦有意外,学校与家庭之间将水火不容。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心情教育无法推行开来。孩子们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被禁锢在校园与家庭里,没有奔放到天地之间的机会,即便有,也难以确保有那份奔放的心情。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阻碍孩子快乐成长的“咒语”。相比较而言,国外与中国的情况明显不同。国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比如野外徒步20天,锻炼学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项目启动之前,家长需先签“生死协议书”,一旦发生意外,学校不负任何责任,家长也深知个中利害。这种在国内看来不可思议的项目在国外运行得非常顺利。这源于国外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配合一致。
第二,实行鼓励教育。所谓鼓励教育,就是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孩子的优势并不一定会自动展现出来,很多时候需要人去努力挖掘。如果一个老师不能从学生身上发现任何特长和优势,则其难以被称为合格的老师。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是有优势的,即便是发型、笑容、服饰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方面,也同样值得表扬。可表扬的事有很多,学习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第三,培养孩子向往伟大、走向伟大的信念和能力。我们看到,有的人一辈子碌碌无为,有的人一辈子成就辉煌。其实,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庸的人,日子都是琐碎的,而琐碎的日子就像水泥和沙石一样,既可以砌成伟大的建筑,也可以最终一事无成,永远是一堆水泥和沙石。人与人的差别也是如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出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是归宿却是自己抉择的,以何种姿态行走,获取多大的成就,是自己能够抉择的。所以,不管你的先天条件如何,只要你有远大的目标,并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取达成目标的能力,你就会有所成就。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希望我们的教育能点燃每一个孩子内心的火焰。
据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过度的表扬,夸奖会造成学生认识方面的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也会两种极端,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实践知识的.丰富,他们不再会轻易地吸纳父母,老师那种表面上的夸奖。“今天的教育是让孩子睡好觉,明天不跳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清醒。给学生一个健康,向上,乐观的心态非常的重要。现在的学生他们都还是一些不成熟的个体,会在行为举止方面有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东西。因为不成熟,所以他们有可能意识不到它们的危害。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认识,勇敢面对,承担应有的处罚和教育,树立起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而现如今,片面的赏识和鼓励,淡化和削弱了惩罚教育,有些地方甚至不敢涉及。这是一种畸形的认识和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教师在不违背职业良心的情况下,恰当而又合理地运用惩罚教育,不但能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教育教学环境,而且还能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培养出一个个健康向上的个体。
生命的价值在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重塑学生健康的人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非必要的不过激的手段。让学生明白:每个人获得的自由应该是相对的,当你侵害别人的自由时,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为惩罚条件,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应该是可行的。惩罚学生是为了尊重学生,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学生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犯错误是正常的。相反不犯错误却是不正常的。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大量的事实表明认识自己错误的人,都会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进行适当的惩罚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原则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惩罚是必须的,没有惩罚犹如磨盘没有水。并以树木如果不常加修剪,它们便会回复到它们的野生状态为例,强调惩罚的重要性。
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时机,环境和学生的心理,性格。另外还要根据事实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其不良行为举止的动机及其后果的性质。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然后再给以相应而又适当的惩罚,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以诚相待,给学生酿造一个紧张而又宽松,公平,公正的受发氛围,一切惩罚都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学生的怨气就可能增长,逆反心理就可能产生,达不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中国的教育理念不等同于西方的教育理念。西方人对教育的基本理念来源于宗教,认为学生是上帝的,父母只是监护人,没有权利打他。中国则认为,孩子是父母生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不是天生就懂事的,他们的情感认知,身心健康,价值观都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反复推演后形成的。在未正式进入社会之前,他们还是社会的“边际人”。我们对其过激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其实是一种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爱。是用我们知道的道德观念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因为爱而罚,因为爱而惩。
网络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3
暑期远程培训,对我来说,来得及时,来得实在,紧张、辛苦,但也受益匪浅。通过听教育专家的授课和跟同行在线研讨互相学习,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最重要的应用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活力。首先要加强平时学习的积累。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我们感受到学生阅读量少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给自己充电,需要积累丰富、深厚的各类知识。其次,在新课改理念中,反复提到的一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老师很容易就会在长期的教学经验中落入“听我讲”的窠臼之中。这次培训看到专家们的授课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课堂上老师确实做到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而且师生之间的活动特别好,看完以后我总结出几点: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要学生先具有“质疑”的能力,那他才会想要去自觉主动的探寻问题的答案,在探寻的过程中,老师才能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近年,高考带给老师巨大的压力,社会上总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但是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它不是只面对“成绩好的学生”。所以,老师需要改变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陈旧观念,看到所有学生的闪光点,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只有看到学生除成绩以外的闪光点,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才能被激发。由此,老师们希望有新的与课程改革相呼应的评价体系,训我深知,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教师将一如既往地更新观念,创新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全面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
本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暑期网络远程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是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茅塞顿开。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与时代同行。我们的课堂变革与学校变革,都与社会变革血脉相连。通过学习,我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转换。希望今后的我能够立足课堂,跨越时空,让我的课堂更能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
有一种光华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苗跃动在民族的灵魂的奥林匹克山上,有一种艺术点亮了心灵,那是教育的艺术。
教育的艺术同时也需要给予信念。
有一位老师,在给临毕业的学生们上最后一节课时,他把学生们带到实验室,给他们的最后一次实验“水的三种形态”,老师对孩子们教育道,“人生也有三种形态,当你对生活将0℃以下的态度时,你的人生便是结冻的冰,当你对生活持平常态度的话,人生便是水,虽可流动,但却无法过湖河的局限,如果你对生活持100℃的激惜,你却是水蒸气,能够不受限制,积极生活。”老师的教诲,无限给学生们以崇高的人生信念,要乐观,积极而向上的生活。教育的艺术,还在于给予积极的目标。
第一,实行心情教育。纵观山峦叠翠,沐浴晨光雨露,欣赏漫天繁星——这就是心情教育。我第三次高考复习时,教我们的英语老师授课充满热情,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对我们进行心情教育:江边言说故事,参观名人故居,爬山消遣?这表面看来像是浪费时间,但我们在这种氛围中学会了排遣杂念和彼此相处,收获了愉悦心情,学习的激情与效果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孩子的心情教育、家庭的心情教育、学校的心情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心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的心情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很多中学囿于各种限制,没有魄力也没有能力放手推行心情教育。我曾经与几个重点中学的老师探讨过为什么不组织学生去春游,各个学校顾虑的是这类活动可能会发生意外,而一旦有意外,学校与家庭之间将水火不容。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心情教育无法推行开来。孩子们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被禁锢在校园与家庭里,没有奔放到天地之间的机会,即便有,也难以确保有那份奔放的心情。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阻碍孩子快乐成长的“咒语”。相比较而言,国外与中国的情况明显不同。国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比如野外徒步20天,锻炼学生的野外基本生存能力。项目启动之前,家长需先签“生死协议书”,一旦发生意外,学校不负任何责任,家长也深知个中利害。这种在国内看来不可思议的项目在国外运行得非常顺利。这源于国外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配合一致。
第二,实行鼓励教育。所谓鼓励教育,就是多鼓励孩子,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孩子的优势并不一定会自动展现出来,很多时候需要人去努力挖掘。如果一个老师不能从学生身上发现任何特长和优势,则其难以被称为合格的老师。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是有优势的,即便是发型、笑容、服饰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方面,也同样值得表扬。可表扬的事有很多,学习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第三,培养孩子向往伟大、走向伟大的信念和能力。我们看到,有的人一辈子碌碌无为,有的人一辈子成就辉煌。其实,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庸的人,日子都是琐碎的,而琐碎的日子就像水泥和沙石一样,既可以砌成伟大的建筑,也可以最终一事无成,永远是一堆水泥和沙石。人与人的差别也是如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出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是归宿却是自己抉择的,以何种姿态行走,获取多大的成就,是自己能够抉择的。所以,不管你的先天条件如何,只要你有远大的目标,并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取达成目标的能力,你就会有所成就。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希望我们的教育能点燃每一个孩子内心的火焰。
据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过度的表扬,夸奖会造成学生认识方面的两类极端问题,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失衡,在认识上把社会理想化,对自己缺乏信心。在价值观上,也会两种极端,一种是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想索取,不思奉献。另一种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实践知识的丰富,他们不再会轻易地吸纳父母,老师那种表面上的夸奖。“今天的教育是让孩子睡好觉,明天不跳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清醒。给学生一个健康,向上,乐观的心态非常的重要。现在的学生他们都还是一些不成熟的个体,会在行为举止方面有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东西。因为不成熟,所以他们有可能意识不到它们的危害。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一个人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认识,勇敢面对,承担应有的处罚和教育,树立起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有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而现如今,片面的赏识和鼓励,淡化和削弱了惩罚教育,有些地方甚至不敢涉及。这是一种畸形的认识和发展。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教师在不违背职业良心的情况下,恰当而又合理地运用惩罚教育,不但能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教育教学环境,而且还能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培养出一个个健康向上的个体。
生命的价值在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重塑学生健康的人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必要时,采取一定的非必要的不过激的手段。让学生明白:每个人获得的自由应该是相对的,当你侵害别人的自由时,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为惩罚条件,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应该是可行的。
惩罚学生是为了尊重学生,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学生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犯错误是正常的.。相反不犯错误却是不正常的。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大量的事实表明认识自己错误的人,都会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心理准备。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进行适当的惩罚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原则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惩罚是必须的,没有惩罚犹如磨盘没有水。并以树木如果不常加修剪,它们便会回复到它们的野生状态为例,强调惩罚的重要性。
在对学生进行惩罚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时机,环境和学生的心理,性格。另外还要根据事实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其不良行为举止的动机及其后果的性质。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然后再给以相应而又适当的惩罚,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以诚相待,给学生酿造一个紧张而又宽松,公平,公正的受发氛围,一切惩罚都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学生的怨气就可能增长,逆反心理就可能产生,达不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中国的教育理念不等同于西方的教育理念。西方人对教育的基本理念来源于宗教,认为学生是上帝的,父母只是监护人,没有权利打他。中国则认为,孩子是父母生的,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不是天生就懂事的,他们的情感认知,身心健康,价值观都是在后天的教育实践中反复推演后形成的。在未正式进入社会之前,他们还是社会的“边际人”。我们对其过激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其实是一种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爱。是用我们知道的道德观念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因为爱而罚,因为爱而惩。
网络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4
我很荣幸参加了xx年秋季xx市第三期网络研修学习,非常感谢网络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观摩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
通过这一轮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乐观对待教育事业
回首这半年的教师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我们老师面临着来自自身、学校、家庭、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作为教师要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同时还要学会与学生沟通,用阳光般的心态积极面对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
任何人想发展都离不开书,读书的边界就是人生的边界。书籍可以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先哲进行精神对话。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几乎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还要博览群书。不读书,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学,如何在课堂上与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如何与时俱进地掌握教育教学的技巧?在培训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我深感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博览群书,授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
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理论。因此,以后要坚持读书,以丰富自己的内涵,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得以反思自我,寻找自己与“名教师”之间的'距离。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怎样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离。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缺乏激情和创新。
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通过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贫乏。我觉得自己太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我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
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我相信,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理论沉积,一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