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研组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品德与生活教研组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生活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1
半年来,思品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正确领导、全体思品教师的大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开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了在今后的教研中将工作做的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注重教学的常规月查。每次考试后按开学初的计划和教务处的要求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通报,并督促通报中的问题及时整改,使思品教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思想品德课促进其他学科。
2、以活动促教学。根据开学期初的教研活动安排及教务处的安排和临时安排,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教师生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品教学效果。
3、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师们认识到:要搞好教学,首先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不仅仅是上好一节课,必须加强自学,尤其是以前没有从事过这门学科的教师,更应虚心学习。
4、把思品教学和学校的德育工作保持一致。联合全校师生,办好黑板报、开展好晨会,创造出文明的、充满活力的校园,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按照开学初的教研计划和教务处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好教研活动。
2、按时进行常规月查,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使思品教学能正常开展,并能促进其他学科。
3、通过研讨课,促进全体思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
4、鼓励各位思品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和身边的事例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联系。
5、通过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好好学习的兴趣。
三、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这学期的教研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对待工作不够认真、仔细,要求不是太高;对教师在思品教学中的监督不够到位;对学生的教育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要求真务实,提高标准,严格要求,加强力度。以自己为尺子,规范其他的教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品德与生活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2
我们教研组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主题,以“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为课题,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回顾本学年教研工作如下:
一、领会课程标准实施课题方案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因此,只要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就能充分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我们反复品读了新课程的性质、基本概念、设计思路及教材的编排,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主题: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并围绕主题,拟订研究活动的方案:(1)每位教师上好一堂“三优课”,共同研究教材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共同剖析得与失。(2)要求教师互听随堂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认真写好教学心得、案例分析与反思及教学经验总结等(3)对每位教师进行一月一次的备课考核,每周进行备课课、说课和议课等研究活动,集思广益,使研究活动进一步得到深化。
二、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学生”。这是新课程关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学中应树立一种“新的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的观念。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发挥同伴的合作交互作用,通过师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求异创新。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处理教材时,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室内及教材,而是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注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或是知识探索的起点,由此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教《心中的110》时,首先,我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本校或者社会有没有儿童、少年因警惕性不高而上当受骗的事例,有没有儿童少年迷恋游戏机、网吧而影响学习、生活甚至被骗,被拐,被勒索,被伤害的事例。做好课前相应的准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情共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教师将课程内容变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将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利用学科整合,通过丰富的体验和表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实施赏识教育探索评价方法
新教材呼唤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采用赏识教育能创设这种氛围,因为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和鼓励。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从以下几个层次去操作: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在生活课中,实施赏识教育:我们“定环境,找感觉”,时时处处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让学生找到好的感觉。
评价工作是课改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下,学会评价自己,学会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在评价过程中,采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杜绝学生校内校外表现的差异,从而达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目的。具体操作: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注意分清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注重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提供多层次评价,重视家长评价。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日常评价。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儿童、家长共同合作进步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四、注重师德修养增强人格效应
教师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是学生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种现象就是教师的人格效应。
品德与生活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3
半年来,思品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正确领导、全体思品教师的大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开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为了在今后的教研中将工作做的更好,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注重教学的常规月查。每次考试后按开学初的计划和联校的要求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通报,并督促通报中的问题及时整改,使思社教学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品德与生活课促进其他学科。
2、以活动促教学。根据开学期初的教研活动安排及教务处的安排和临时安排,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教师生的教和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思品教学效果。
3、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师们认识到:要搞好教学,首先自身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不仅仅是上好一节课,必须加强自学,尤其是以前没有从事过这门学科的教师,更应虚心学习。
4、把思品教学和学校的德育工作保持一致。联合全校师生,办好黑板报、创造出文明的、充满活力的校园,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按照开学初的教研计划和教务处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安排并组织好教研活动。
2、按时进行常规月查,并不定时地进行抽查,使思品教学能正常开展,并能促进其他学科。
3、通过研讨课,促进全体思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
4、鼓励各位思品教师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和身边的事例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联系。
5、通过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了全体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好好学习的兴趣。
三、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这学期的教研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对待工作不够认真、仔细,要求不是太高;对教师在思品教学中的监督不够到位;对学生的教育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要求真务实,提高标准,严格要求,加强力度。以自己为尺子,规范其他的教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品德与生活教研组工作总结 篇4
我们教研组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为主题,以“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为课题,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回顾本学年教研工作如下:
一、领会课程标准实施课题方案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因此,只要处理好“玩”与“学”的关系,就能充分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我们反复品读了新课程的性质、基本概念、设计思路及教材的编排,确立了课题研究的主题:自由是学习的形式,自主是学习的归宿。并围绕主题,拟订研究活动的方案:(1)每位教师上好一堂“三优课”,共同研究教材与学生,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共同剖析得与失。(2)要求教师互听随堂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认真写好教学心得、案例分析与反思及教学经验总结等(3)对每位教师进行一月一次的备课考核,每周进行备课课、说课和议课等研究活动,集思广益,使研究活动进一步得到深化。
二、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学生”。这是新课程关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学中应树立一种“新的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的观念。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才能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发挥同伴的合作交互作用,通过师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求异创新。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处理教材时,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室内及教材,而是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注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或是知识探索的起点,由此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教《心中的110》时,首先,我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本校或者社会有没有儿童、少年因警惕性不高而上当受骗的事例,有没有儿童少年迷恋游戏机、网吧而影响学习、生活甚至被骗,被拐,被勒索,被伤害的事例。做好课前相应的准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情共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教师将课程内容变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将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利用学科整合,通过丰富的体验和表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实施赏识教育探索评价方法
新教材呼唤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采用赏识教育能创设这种氛围,因为赏识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表扬和鼓励。我们要求每位教师从以下几个层次去操作: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的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在生活课中,实施赏识教育:我们“定环境,找感觉”,时时处处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让学生找到好的感觉。
评价工作是课改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正确的引导下,学会评价自己,学会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在评价过程中,采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杜绝学生校内校外表现的差异,从而达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目的。具体操作: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注意分清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注重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提供多层次评价,重视家长评价。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日常评价。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儿童、家长共同合作进步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四、注重师德修养增强人格效应
教师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是学生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种现象就是教师的人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