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大全 > 正文

技术经验总结

2024/10/07总结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技术经验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技术经验总结 篇1

与其它必修课相比,信息技术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一门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最理想的教学境界就是让学生既有知识又有技能。在教学的方法上,我还在一直摸索和总结,但我最有感触的这一学科的教学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不同学校计算机资源的配置是不一样的,我校中学部目前配备有一间计算机教室,共配有53台学生机,但由于硬件方面原因,可以使用的有40台,对于七年级基本上可以人手一台,但初二和初三还是不能满足。学生机与教师机、服务器通过局域网相连,今年我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机,可以锁定他们的屏幕,进行教学演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基于这样的软硬件配备,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中进行,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模式,觉得效果不错。

1、边讲边练

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计算机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学习效率很难得以保证,并且很多中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自学能力较差,面对一无所知的新知识茫然无措,上过一、两节这样满头雾水的课之后,就会失去对该课程的兴趣。所以一堂课我一般只安排10-15分钟进行讲解、示范,按照需要,该堂课的内容可以一次讲完,也可以分几次进行、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2、精讲多练

讲课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例如在讲到“控点”时,我就把所以要涉及到这一操作的操作都提出来,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又把握住了重点,让学生重视起来。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思考。

3、结合课本配套光盘和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每一章或每一节知识讲完之后,还可以使用课本配套光盘来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但我发现课本所配光盘的内容过于单调,而且解说词上面没有深度,基本上是读课本,没有发挥,所以我自己就制作了不少课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4、演示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手段

以前的教学方式上一节多媒体课、一节上机课,学生从听课到上机操作要等很长时间,特别是初二和初三的同学,等待时间长达一周,理论与实践脱节太多,这样下来学习的知识遗忘的非常快。今天我从网上下载了电子多媒体教室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功能,把学生用机的屏幕锁定,使学生机的屏幕信息与教师机一致,这样再将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演示给学生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认识、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的,事实证明,以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非常高,每节课操作作业优秀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5、分层次教学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部分同学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从来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了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中学计算机教学主要是让同学们认知计算机,培养同学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始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测试一下,基础薄弱的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同学,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我会加深他们的学习深度。另外,还对学生进行课外兴趣的培养,对有基础和潜力的学生可进行课本外知识的引导,比如:辅导他们学习电子报刊、电子绘画等进行一些比赛,他们也因此而获得了一些奖项。

在益华的一年时间里,在老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下我也有了一些进步,教学上取得了一点成绩,在个人能力上学会了解决机房软件问题,但我的不足还是很多,由于教学外的事务繁杂,使我在做教学常规工作时的时间有些吃紧,常有拖延的状况发生,这是我今后要努力避免的。同时我还是要加强学习,不能仅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将一些课外重要软件的知识带入课堂,扩大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为益华的“以计算机为特色”的学校这一目标作出应尽的努力。

技术经验总结 篇2

XX县地处渭北旱塬西端,全县辖10镇5乡,240个行政村,人口25万,土地总面积22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87万亩,人口密度103.7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之后,面对千家万户的生产指导工作,我县针对乡镇农技站力量薄弱的实际,在加强县级农技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尝试区域站的基层农技机构设置模式,先后创建区域性农技站7个,以此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基层服务网络,使全县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建立区域农技站,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路

8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农技体系建设,我县按照"县建中心乡建站"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健全完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19个乡镇农技站,但因受地方财力的制约,当时成立的乡镇农技站基本上是一人一站,人、财、物三权归乡镇政府,农技人员常被当地政府派搞其他工作,难以顾暇农技推广事业,工作不独立,技术服务乏力。针对此种情况,1988年以来,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充分利用渭北旱塬综合开发建设、粮食自给项目、商品粮基地项目、旱作农业项目以及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等项目配套资金,按照集中财力,高起点、高标准建站原则,依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农业区域分布特点,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在我县西部深山区、南北部浅山区、千河沿线川塬区等不同自然区域,相继建立7个跨行政区域的县级以下区域性农技站,每站占地面积2-3亩。区域农技站建设总投资78万元,建有办公楼、营业房、仓库及其他附属建筑,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并配有恒温箱、天平、土壤水分速测仪等简易检测仪器设备57台套,价值16万元。每站配备工作人员3-4名,区域性农技站人、财、物"三权"由县农技中心直接管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有"基层农技站,已成为我县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员配置上,按照区域农业经济特点,从县农技中心在岗人员中抽调相应专业的工作人员22人,配备区域农技站。22人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7人,技术员5人,技术工人8名。区域农技站自建立以来,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以技物配套服务为手段,以科技示范基地为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积极参与实施重大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区域农技站由于"三权"归县农技中心,保证了基层农技站国有资产不流失,管理不脱节,业务工作能正常顺利开展,充分弥补了因乡镇农技站管理体制不顺而造成的种种弊端。多年的实践证明,区域农技站在新技术引进及产前、前中、产后服务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农情监测、新技术示范、农民培训、田间指导等主要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大都由区域站完成,是符合我县实际的一种新的农技服务模式。

二、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区域农技站的基层网络优势

区域性农技站是县农技中心下设的基层派出机构,也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前沿阵地。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站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技推广活力,我们从加强管理入手,着重抓了以下几点:一是实行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技物配套服务相结合的"一站两制"。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业务工作按照县农技中心的总体推广计划,将任务分解到各区域农技站,并将示范样板和科技示范园建设作为硬性指标任务下达各站,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也首先安排在区域站实施。技物配套服务按各区域站实际状况及地域优势,确定合理的经营任务和利润指标,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也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严格检查考核。县农技中心对各区域站和工作人员制定了翔实的考评考核办法,依照目标责任书,逐项量化考核打分,并将平时的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各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下年度人事聘用的重要依据。四是实行工作人员聘用制,即由县中心招聘区域农技站负责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再由区域站负责人招聘各站工作人员。

区域性农技站作为县级技术推广机构与乡镇农技站联系的纽带,在完成县中心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对辖区乡镇农技站的技术推广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组织乡镇农技站,协调与乡镇的关系,并参与实施辖区乡镇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及科技宣传培训工作。近年来,全县"三田"建设、优质粮油、设施农业、平衡施肥、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等主要技术推广工作都以区域站为主导力量组织完成。

区域性农技站实行"一站两制"的运行机制,在目前财政困难,推广经费不能保证的情况下,通过技物配套服务,来弥补经费不足,促进了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我县温水区域农技站在黄姜引进示范推广中,所需的技术培训、资料发放、示范推广等经费都来自经营服务创收,使黄姜生产成为温水地区的一大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被誉为XX县黄姜生产第一镇,有过辉煌的一页。

三、区域性农技站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实行"一站两制",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使得各站注重追求经营利益最大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益性技术推广的工作力度。二是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力量薄弱。7个区域农技站共有农技人员22人,其中非专业技术人员8人,占总人数的36.4%。三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新技术成果引进、试验、示范难以深入开展。县财政只保人头工资,各区域站的水电费、办公费等正常开支费用通过技物配套服务只能勉强维持,工作人员的下乡补助、各种津贴等福利待遇更无从谈起。四是服务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测试仪器、交通工具及通信设施。五是技物配套服务上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效益比较差。

四、区域农技站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对策

在工作思路上,紧紧围绕农业"两法"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建立完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实行科技产业化开发。为此,要抓住时机,主动改革,创新机制,进一步放活科技人员,实行产业开发,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一是鼓励支持区域农技站和个人开展技物结合,综合服务,在推广高效农业技术的同时,经营良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增加收入。二是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办点,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参与收益,探索农技服务新路。三是利用推广单位自身优势,参与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四是打破"铁饭碗",建立新型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技术经验总结 篇3

我叫xx,20xx年毕业于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7月分配到xx煤矿。通过这半年来的见习,不仅使我的理论素养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实践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使我真正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现将我这半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由于刚从学校毕业,对煤炭行业还不是很熟,在专业上也是理论的知识居多,缺乏真正的实践经历。所以在工作中,总是手忙脚乱,毫无条理。虽然每天都能学到许多新东西,接触一些新事物,但是对工作的不熟悉总是束缚着我,给自己上了一条无形的枷锁。后来经过不断的井下现场实践,学到的和接触到动写越来越多,终于使自己在工作中束手束脚的感觉渐渐消失,对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煤炭行业就是这样,要想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得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在井下“多看、多问、多学、多实践”。

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强度,高危险的行业,因此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在安全上下很大的'功夫,对工人们的安全教育就必须作为重中之重。所以在工作中我时时刻刻都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冷静地去对待每件事情。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把它当做一次学习的机会。因此,在综掘区见习期间给新工人的培训中,我把自己的经历以及一些经验告诉了新工人,并且特别地强调了这一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能够和工人师傅们“同下、同干、同上”。

在煤炭行业的工作中,每一件事都必须要有根据,不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去进行。在综掘区见习期间我能够和工人师傅们“同下、同干、同上”。并且了解到在开掘巷道中必须严格按照技术科给的中线进行施工;在开掘一个新工作面,必须制定工作面操作规程;在一些有危险、有难度的地点工作,必须制定施工措施,并且要严格按照措施中的规定施工。还了解到掘进巷道时的支护方式及掘进方式。在机电设备中,我详细的学习了综掘机的操作以及主要工作性能和技术参数。在风井区见习期间,我掌握了井口各大型机电设备的主要工作性能及技术参数,并且经常在工段与工人师傅们一起工作,一起参加对大型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积极参加安装调试新设备。在更换压风机的过程中,我积极配合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完成交给自己的任务。在综掘区和风井区见习期间我特别注意收集了一些规程、措施,在工作之余经常翻看,为自己的独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9月底综掘区要开掘一个新的工作面,在技术主管席文帝的指导下,我编制了《十盘区专用回风道操作规程》。

煤炭行业每天的工作都是一条锁链,每个单位则是这条锁链的一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失误就能导致锁链的脱节,影响矿上的安全生产。因此,自己做的每一个工作都必须有条理的整理好,切忌做过就忘。以前习惯做完一件事情就回无意地将之从脑海中删除,现在感觉如果这样的话,工作回越来越累甚至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在煤炭行业工作中,语言表达一定要简练、清晰,不能拖泥带水。班前会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把当班的工作布置清楚;给调度室、材料供应站、工房下料单,对订单的解释必须是最简单的。如果不养成这么一个习惯,那么井下一旦发生事故,你没能及时、明了的汇报清楚,那就会给救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带来的后果不可想象。但要做到这种简单并不容易,是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地积累和熟悉。

在这半年中我特别注重业务学习和本身素质的提高。在搞好业务水平方面,我学习了有关技术书籍并温习了学校所学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更好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事实求是、精益求精是技术人员的基础和目标,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才能真正的学有所用,用以所学,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才是一个技术人员应该也是必须做到的。只有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作风,只有敢于迎接挑战和重担,才能使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是俱进,真正作好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通过半年来的工作和学习,在各位领导和工人师傅的帮助下,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请各位领导和工人师傅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批评指导,我也有决心在工作以后会努力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争取更大的成绩。

技术经验总结 篇4

今天,在这个岁尾年头,我想骄傲地说一声:"一份耕坛一份收获,我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但是,成绩已经是昨天,我更关注的是今天和明天。对于成绩的回顾也不是我一贯作风,领导和同事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留意到了技术工作的许多薄弱之处,作为技术部门的主要责任人,自我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达到新一时期的高标准,唯有先调整自己的理念,彻底转变观念,从全新的角度审阅和重整自身工作,才能让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下面本人查找问题如下:

一、年初至今,技术部门整个条线职员一直没有得到过稳定,大事小事,压在身上,往往重视了这头却忽视了那头,有点头轻脚重没能全方位地进行治理;

二、职员的'不够稳定使工作进入疲劳状态,恶性循环,导致工作思路不清晰,忽略了技术治理职员的业务培训。

三、主观上思想有过动摇,未给自己加压,没有真正进入角色;

四、忽略了团队治理,与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五、工作思路上没有创新意识,比如目标治理思路上不清晰,绩效管理上力度不够,出现问题后处理力度不够;

以上几点是我部门与个人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根源,技术部门作为单位的一个主要职能监督部门,"当好家、理好财"是我技术部门应尽的职责。在单位加强管理、规范经济行为、进步企业竞争力等等方面我们负有很大的义务与责任。只有不断的反省与总结,管理工作才能得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