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工作总结 > 正文

脱贫帮扶个人工作总结

2024/10/13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脱贫帮扶个人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脱贫帮扶个人工作总结 篇1

20xx年,襄州区扶贫办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要求,坚持做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使扶贫对象早日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有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住房、基本医疗、养老有保障)的目标。经过积极努力,完成全年减贫人口11922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减贫任务10065人。

一、主要做法和总结:

(一)转理念、调思路,确保工作新突破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题,基于新的定位,我们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个注重,四个方略,五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对5个重点镇,64个省定重点贫困村进行了普访与调研,在面与面的“碰撞”中,直面问题和矛盾,集部门、基层和群众智慧于一体,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开发规划,收到了问题在一线解决,规划在一线产生,工作在一线落实的新成效。

(二)重实情、定准位、科学规划谋发展

以扶贫项目为载体,以发展当家产业为途径,实现由“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的转变,增强“造血功能”,加快自身产业发展,才是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的体现。为此,我们在工作中一是科学规划定准产业,因地制宜,找准适宜本地区发展的产业,形成可行性报告。二是群策群力,反复证论。改变过去“部门拿规划、村里忙落实、村民看热闹”的状况,交由村民讨论,征求村民意见,上下达成共识,由要他干变为他要干,让村民成为参与的主体。三是架接企业,搭建平台。采用公司+村委会+基地+农户的模式,由龙头企业组织农民实施,实现共赢。四是成立经济组织,建立合作社或协会,以经济组织推动产业,带动农民。五是积极争取资金,为群众解燃眉之急。全年共向省、市争取各类专项扶贫资金225万元:安排整村推进项目5个,投入资金138万元;帮扶小项目25个,投入资金87万元。扶贫资金用以扶贫产业项目12个,发展高产花生产业10000多亩;修建通村通组路8处10.5公里,修建渠道3000米,打井5处,维修泵站及配套2处。解决了贫困群众急需解决的难题。

(三)搭平台、促联营,巧用小钱办大事。

以产业扶贫开发之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参与到扶贫开发行列,因地制宜,通过协会带动,订单拉动,村企业互动科技推动等方式开展产业项目扶贫探索经济撑点,培植农民增收点。

一是在黄集镇程营村发展优质黄牛产业,目前养殖规模已由过去的80头扩大至400多头,参与养殖的10多户贫困农户实现了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的目标。

二是坚持“产业第一,发展至上”的原则,以科技扶贫发展高效大田产业,力求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强劲带动作用,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20xx年在黄集镇耿寨村、张家集镇范湾村、朱集镇马沟村、峪山镇闫坡村等省定重点村发展花生高产种植新模式,发展高效大田高产优质花生达4000亩,在全区发展高效大田高产优质花生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亩平增效1000多元,当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400多万元。

三是在省定重点贫困村黄龙镇陶巷村及连片开发项目区的丁湾村、陈岗村、明湾村等村发展密植桃、冬桃等优质桃类产业3500亩。为发展好产业,我们引入了思恒农业公司为龙头作支撑,龙头企业+扶贫+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项目发展,截止目前已完成冬桃种植3500亩,已投资1300多万元,其中国家扶持资金25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650万元,思恒农业公司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冬桃种植,配套设施,保鲜库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黄龙老区人民增加收入3000多万元。通过多方面实施产业扶贫,达到“扶持一村脱贫一村”的效果,实现了脱贫增收致富,同时为插花贫困地区在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显著成效。

(四)引技术、抓推广,科技扶贫显威力

近年,我们了解到河南省南阳市中豫庄稼人花生种植合作计有一套十分先进的花产种植收获模式,此模式使得花生的起垄、播种、施肥、除草、盖膜等八道工序一次性完成,花生种、管、收实现了机械化和科技化的融入。我办抓住机遇大胆尝试,实行科技招商,引入花生高产种植新模式,以产业发展引领扶贫开发。近年来,我们先后在张家集镇范湾村、朱集镇马沟村、峪山镇闫坡村等省定重点村发展花生高产种植新模式,在全区发展高效大田高产优质花生面积达到1万多亩,在黄集姚店村、朱集下湾村、峪山蒋岗村、古驿张坡村等十多个村试种,面积达3000多亩,具体按五步实施:一是抓培训提认识;二是选试验点找带头人;三是扶小钱、助推广;四是现场观摩,现场示范;五是建网络促发展,试种的茶生在大旱之年硕果累累,经测产春播花生单产达到1000斤,麦茬花生单产也有800斤,比传统种植花生增产300斤亩平增收1000多元。之后我们又完善了推广模式,采用了科研+合作社+扶贫+农户的模式,今年推广到3.5万亩,仅科技运用的扶持推广已为农民增加收入4640万元。

(五)强培训、撒“雨露”,提高自身发展力

按照“富教合一、学以致富”的原则,进行不同的“对口培训”。一是确立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实施劳动力培训,让农民不当农民,发展打工经济。目前通过雨露计划方式已培养技术工人近100名,全部上岗就业挣薪金成为致富带头人。二是制订科学培训方案,实施实用技术培训,让家民当好农民。采用专家训骨干、骨干传一般,联动推进,近年来共培训农民一万多人次,使种植技术得以提升,产业得以稳步发展。积极探索以“培训带就业,就业带创业,创业带产业,产业再就业”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真正达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创业一家,受益一片”的良好效果。

(六)讲规范、重核查,提高扶贫精准度

一是成立工作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区第六轮“三万”活动的通知》(襄州发〔20xx〕34号)精神,全区组成139个工作队,派驻到11个镇384个村(社区),通过工作队包村包户对建档立卡的50000多贫困人口实现了全覆盖。我办也成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驻村工作队,党组副书记岳德明同志任组长,副科级干部乔春安、综合科科长胡素珍同志为成员,深入到各驻村峪山镇万荡村,开展深入细致的基础调查摸底工作,目前已按要求上报精准识别核查表等种类数据表格,实现一户一册,一户一档。

二是认真核查,加强信息管理,精准识别对象。按照“五步一公示”的工作程序,在驻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我们对驻村的贫困户进行逐户摸底、调查核实、全面识别,做到了扶贫对象客观公正、精准到位。在具体工作中,按照“逐项清理、责任到人、限期整改”的建档立卡数据核查的总要求,逐户调查走访,清理不符合要求、信息不准确及“失准”扶贫对象等。并通过“一户一卡”,形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信息核查表》,确保减贫人口在建档立卡中到户到人;对贫困村的“一无,四通四有”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形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核查汇总表》,实行脱贫销号,加强信息管理,进一步精准扶贫对象,切实做到不落一人、不落一隅。

三是规范建档立卡各类档案资料。在数据核查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我们按照要求进一步整理规范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纸质、电子档案,扶贫对象识别档案,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档案及扶贫工作队驻村联户帮扶记录,扶贫对象入档信息变动记录等各类档案资料,确保资料完整、准确。

二、20xx年工作计划

到20xx年,襄州区将全面实现5万多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推进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期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非常繁重,必须打一场扶贫攻坚战。

(一)配合区委、区政府打好扶贫攻坚战

1.当好参谋,助力精准扶贫。根据中央和省、市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xx年底,全区建档立卡的5.3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6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任务目标。我办作为引领全区农民消除贫困、脱贫致富的职能部门,如何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在新阶段扶贫攻坚的大潮中,实行政府主导、行业支持、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共同为全面实现贫困人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伟大工程,我们的责任义不容辞,任重而道远。作为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指挥部,为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一是要勤于学习,“学习是智慧之源”,尤其在当今知识不断更新的情况下,要使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服务能力紧跟时代,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二是要善于钻研,“天才来自勤奋”,要培养钻研精神,要勤写、勤练,总结好经验,研究好方法,并运用到扶贫工作实际中去;三是要学会思考,“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要经常思考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思为扶贫之所思,谋为扶贫之报谋;四是要高度负责,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才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不计个人得失,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而又艰巨的重任。

2.发展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产业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贫困户靠传统农业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发展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不仅要从过去成效较为显著的产业项目中寻求经验,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寻找新的产业突破口。

一是坚持以特色、精品、高效为目标,紧扣畜禽养殖、蔬菜苗木种植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在贫困村培育2—3个种养加特色产业,贫困户发展1—2个特色种养项目,提高贫困村、贫困户种养业效益。

二突出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排子河红水河大中型水库、黄龙冬桃观光农业、姚岗苏维埃旧址等优势资源,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入股、土地合作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确保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扶贫获得稳定收益。

三是推进“互联网+扶贫”,依托区内的本昌、天润、光彩等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一店带一户或多户、一店带一村或多村等电商扶贫模式,推动贫困户开展网销,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名电商应用人才和信息员。

3.统筹协调,落实各项政策20xx年8月8日,我区印发了《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襄州发[20xx]9号),提出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就业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教育扶贫阻断一批等“四个一批”,确保精准扶贫措施到户精准。为进一步落实“四个一批”政策,我办要积极与各级各部门做好统筹协调。一是要与区农业局、畜牧局等进一步开展合作,培训贫困户种养殖技术,发展贫困村种养殖业;二是要与民政部门统筹安排,对符合政策兜底条件的贫困对象做好统计、审核之后,将其纳入低保或五保的救助范围,适时提高低保五保标准,实现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三是与卫计局、人社部门沟通,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高医疗救助标准,使贫困人口享有更加均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四是与教育部门做好对接,切实解决现有在校贫困生因贫辍学、失学问题,确保未成年贫困人口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素质,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遏制。

4.加强培训,增强人才支撑。20xx年9月25日,区委办、区政府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全区第六轮“三万”活动的通知》(襄州办发[20xx]34号),共计有139个工作队进驻到全区11个乡镇384个村,其中有些工作队是区直单位干部及工作人员组成的,有些工作队是镇政府干部及工作人员组成的,并且绝大多数工作队在此之前并未接触扶贫开发工作,缺少精准扶贫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做法,为顺利、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急需组织各类相关培训,提高相关区直单位、镇以及村扶贫工作的专业性。此外,还要加强贫困户的培训,扶贫先扶智,一是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平台,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就近就地培训,促进转移就业稳定增收;二是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在贫困村创办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社会参与,形成攻坚合力。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广泛宣传动员,调动社会各界扶贫帮困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推进的强大合力。倡导自愿公益理念,推动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引导社会力量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把握扶贫重点,紧扣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和脱贫的瓶颈因素。甄别致贫原因,分清轻重缓急,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实现扶贫成效最大化。对扶贫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要加大宣传力度,对认真履行扶贫工作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及时给予物质和荣誉奖励,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发扬帮贫助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二)加强党的建设,落实两个责任,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1.加强思想建设。广泛学习扶贫开发政策,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决战贫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精准扶贫的精神支撑,着力营造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奋发作为的精准扶贫浓厚氛围。

2.加强组织建设。为更好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结合区扶贫办主要实际工作内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把这一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对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突出思想认识、工作观念、服务网络、服务体系、工作目标等重点,全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二是要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支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转移到服务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三农”服务工作上来。

3.加强制度建设。为提高我办科学文明管理水平,统筹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协调发展,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一是要突出工作实效,着力推进科学决策机制建设,充实畅通政令、优化环境、优化服务、强化岗位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办法规定,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分工负责、工作协调等基本制度;二是突出制度目标,着力加强党务政务公开,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全体干部能够认识到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创造和谐扶贫工作氛围。

4.加强作风建设。工作作风要扎实。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聚精会神抓精准扶贫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围绕扶贫工作,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增强群众致富增收的信心;二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和为民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公仆精神,要多下村、勤入户,多与群众交流、沟通,放下架子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的三下村活动,带头给帮扶户联系材料、联系技工、解决资金困难,从而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5.加强考评建设。制定襄州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从思想作风、学习调研、工作任务、配合协作四个方面对每个干部年度目标任务进行明确,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作风建设、行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脱贫帮扶个人工作总结 篇2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国上下都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回望自己两年的扶贫路,有辛酸、有泪水、有感动、有幸福,与结对帮扶贫困户共同向前奔跑的点点滴滴已凝结成深深记忆。

“半路出家”,扶贫小白上路

20xx年7月,我来到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由于一位同事工作调动原因,马鞍村2户贫困户镇级帮扶人员出现空缺,而我还正好没有结对帮扶对象,镇里就安排这2户贫困户由我来对接帮扶。20xx年7月15日,这个日子我记忆犹新,这是我第一次跟着马鞍村欧主任去入户走访。在去的路上,我感到彷徨和忐忑,惴惴不安地跟在欧主任后面。“廖大姐,这是你的新镇级帮扶责任人。”欧主任向贫困户介绍我。“对,您可以叫我小刘,以后就由我来帮扶您了。”我拘谨地向贫困户作自我介绍。廖大姐很热情地招呼我和欧主任到家里坐,“家里乱,希望你们不嫌弃。”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廖大姐家里4口人,由于女儿患有大病,只能靠老两口种粮食、打零工来维系生计,生活非常困难。一个小时的交谈,廖大姐的热情让我们从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逐渐熟识的朋友,打消了我在来时路上的种.种顾虑,也看到了贫困户对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信任。

“政策落实”,扶贫成效初显

“小刘,花椒长虫了怎么办?”“小刘,医保报账你帮我看看”“小刘,帮我联系一下收购公司呀”,通过几个月的扶贫工作,我和贫困户熟络起来了,他们有事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进行问询。20xx年6月左右,在完成花椒收获出售后,廖大姐告诉我,她想要再发展一些养殖业,只靠花椒种植无法实现增收。正在我帮廖大姐思考如何发展养殖业时,区里下发文件,给每一户贫困户分配了5000元产业发展基金,基于此契机,我帮廖大姐家购买了50只鸡、50只鸭和一些饲料,围起了圈养的栅栏,看着送上门的鸡、鸭,廖大姐显得非常高兴,“有了这些鸡、鸭就多了一些希望,日子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目前,廖大姐家种植了花椒、粮食,养起了鸡、鸭,产业发展得有模有样,20xx年收入2万多元。除此之外,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政策一一得到落实,极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自立自强”,致富指日可待

今年5月10日,我又一次来到廖大姐家中。“廖大姐,你又新养了小鸡呀”,我看到家门口正在活蹦乱跳的几十只小鸡仔便问道。“这不是你去年送来的`那些鸡嘛,我寻思着用下的蛋孵化点小鸡,自己试着养,扩大一下规模”,廖大姐乐呵呵地说。我看着这些“小家伙”,突然心里一热,一时间百感交集。廖大姐家,从以前的土瓦房,到现在新修建的安全住房;从我刚来时的泥泞小路,到现在已经入户的四好公路;从最开始的单一种植,到现在鸡、鸭、鹅、猪等多种类养殖,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而我,也从最开始满怀疑惑的“扶贫小白”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扶贫干部,并为能帮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感到幸福。我想,这一切离不开扶贫政策的扶持,离不开扶贫干部的心血,更离不开贫困户自己的内生动力。

像廖大姐家一样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家庭还有很多,像我一样奔走在田间地头忙扶贫的基层扶贫干部也有很多,我们,都在为了“脱贫路上不落一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相信付出一定有回报,只要我们一直保持奔跑,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脱贫帮扶个人工作总结 篇3

襄州区扶贫办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要求,坚持做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使扶贫对象早日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有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住房、基本医疗、养老有保障)的目标。经过积极努力,完成全年减贫人口11922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减贫任务10065人。

一、主要做法和总结:

(一)转理念、调思路,确保工作新突破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题,基于新的定位,我们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个注重,四个方略,五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对5个重点镇,64个省定重点贫困村进行了普访与调研,在面与面的“碰撞”中,直面问题和矛盾,集部门、基层和群众智慧于一体,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开发规划,收到了问题在一线解决,规划在一线产生,工作在一线落实的新成效。

(二)重实情、定准位、科学规划谋发展

以扶贫项目为载体,以发展当家产业为途径,实现由“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的转变,增强“造血功能”,加快自身产业发展,才是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的体现。为此,我们在工作中一是科学规划定准产业,因地制宜,找准适宜本地区发展的产业,形成可行性报告。二是群策群力,反复证论。改变过去“部门拿规划、村里忙落实、村民看热闹”的状况,交由村民讨论,征求村民意见,上下达成共识,由要他干变为他要干,让村民成为参与的主体。三是架接企业,搭建平台。采用公司+村委会+基地+农户的模式,由龙头企业组织农民实施,实现共赢。四是成立经济组织,建立合作社或协会,以经济组织推动产业,带动农民。五是积极争取资金,为群众解燃眉之急。全年共向省、市争取各类专项扶贫资金225万元:安排整村推进项目5个,投入资金138万元;帮扶小项目25个,投入资金87万元。扶贫资金用以扶贫产业项目12个,发展高产花生产业10000多亩;修建通村通组路8处10.5公里,修建渠道3000米,打井5处,维修泵站及配套2处。解决了贫困群众急需解决的难题。

(三)搭平台、促联营,巧用小钱办大事。

以产业扶贫开发之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参与到扶贫开发行列,因地制宜,通过协会带动,订单拉动,村企业互动科技推动等方式开展产业项目扶贫探索经济撑点,培植农民增收点。

一是在黄集镇程营村发展优质黄牛产业,目前养殖规模已由过去的80头扩大至400多头,参与养殖的10多户贫困农户实现了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的目标。

二是坚持“产业第一,发展至上”的原则,以科技扶贫发展高效大田产业,力求进一步发挥产业扶贫的强劲带动作用,实现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20xx年在黄集镇耿寨村、张家集镇范湾村、朱集镇马沟村、峪山镇闫坡村等省定重点村发展花生高产种植新模式,发展高效大田高产优质花生达4000亩,在全区发展高效大田高产优质花生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亩平增效1000多元,当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400多万元。

三是在省定重点贫困村黄龙镇陶巷村及连片开发项目区的丁湾村、陈岗村、明湾村等村发展密植桃、冬桃等优质桃类产业3500亩。为发展好产业,我们引入了思恒农业公司为龙头作支撑,龙头企业+扶贫+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项目发展,截止目前已完成冬桃种植3500亩,已投资1300多万元,其中国家扶持资金25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650万元,思恒农业公司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冬桃种植,配套设施,保鲜库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黄龙老区人民增加收入3000多万元。通过多方面实施产业扶贫,达到“扶持一村脱贫一村”的效果,实现了脱贫增收致富,同时为插花贫困地区在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显著成效。

(四)引技术、抓推广,科技扶贫显威力

近年,我们了解到河南省南阳市中豫庄稼人花生种植合作计有一套十分先进的花产种植收获模式,此模式使得花生的起垄、播种、施肥、除草、盖膜等八道工序一次性完成,花生种、管、收实现了机械化和科技化的融入。我办抓住机遇大胆尝试,实行科技招商,引入花生高产种植新模式,以产业发展引领扶贫开发。近年来,我们先后在张家集镇范湾村、朱集镇马沟村、峪山镇闫坡村等省定重点村发展花生高产种植新模式,在全区发展高效大田高产优质花生面积达到1万多亩,在黄集姚店村、朱集下湾村、峪山蒋岗村、古驿张坡村等十多个村试种,面积达3000多亩,具体按五步实施:一是抓培训提认识;二是选试验点找带头人;三是扶小钱、助推广;四是现场观摩,现场示范;五是建网络促发展,试种的茶生在大旱之年硕果累累,经测产春播花生单产达到1000斤,麦茬花生单产也有800斤,比传统种植花生增产300斤亩平增收1000多元。之后我们又完善了推广模式,采用了科研+合作社+扶贫+农户的模式,今年推广到3.5万亩,仅科技运用的扶持推广已为农民增加收入4640万元。

(五)强培训、撒“雨露”,提高自身发展力

按照“富教合一、学以致富”的原则,进行不同的“对口培训”。一是确立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实施劳动力培训,让农民不当农民,发展打工经济。目前通过雨露计划方式已培养技术工人近100名,全部上岗就业挣薪金成为致富带头人。二是制订科学培训方案,实施实用技术培训,让家民当好农民。采用专家训骨干、骨干传一般,联动推进,近年来共培训农民一万多人次,使种植技术得以提升,产业得以稳步发展。积极探索以“培训带就业,就业带创业,创业带产业,产业再就业”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真正达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创业一家,受益一片”的良好效果。

(六)讲规范、重核查,提高扶贫精准度

一是成立工作队,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区第六轮“三万”活动的通知》(襄州发〔20xx〕34号)精神,全区组成139个工作队,派驻到11个镇384个村(社区),通过工作队包村包户对建档立卡的50000多贫困人口实现了全覆盖。我办也成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驻村工作队,组长,副科级干部乔春安、综合科科长胡素珍同志为成员,深入到各驻村峪山镇万荡村,开展深入细致的基础调查摸底工作,目前已按要求上报精准识别核查表等种类数据表格,实现一户一册,一户一档。

二是认真核查,加强信息管理,精准识别对象。按照“五步一公示”的工作程序,在驻村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我们对驻村的贫困户进行逐户摸底、调查核实、全面识别,做到了扶贫对象客观公正、精准到位。在具体工作中,按照“逐项清理、责任到人、限期整改”的建档立卡数据核查的总要求,逐户调查走访,清理不符合要求、信息不准确及“失准”扶贫对象等。并通过“一户一卡”,形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信息核查表》,确保减贫人口在建档立卡中到户到人;对贫困村的“一无,四通四有”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形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基础设施核查汇总表》,实行脱贫销号,加强信息管理,进一步精准扶贫对象,切实做到不落一人、不落一隅。

三是规范建档立卡各类档案资料。在数据核查真实准确的基础上,我们按照要求进一步整理规范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纸质、电子档案,扶贫对象识别档案,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档案及扶贫工作队驻村联户帮扶记录,扶贫对象入档信息变动记录等各类档案资料,确保资料完整、准确。

二、20xx年工作计划

到20xx年,襄州区将全面实现5万多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推进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期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非常繁重,必须打一场扶贫攻坚战。

(一)配合区委、区政府打好扶贫攻坚战

1.当好参谋,助力精准扶贫。根据中央和省、市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xx年底,全区建档立卡的5.3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6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任务目标。我办作为引领全区农民消除贫困、脱贫致富的职能部门,如何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在新阶段扶贫攻坚的大潮中,实行政府主导、行业支持、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共同为全面实现贫困人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伟大工程,我们的责任义不容辞,任重而道远。作为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指挥部,为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一是要勤于学习,“学习是智慧之源”,尤其在当今知识不断更新的情况下,要使思想观念紧跟时代,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服务能力紧跟时代,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学好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二是要善于钻研,“天才来自勤奋”,要培养钻研精神,要勤写、勤练,总结好经验,研究好方法,并运用到扶贫工作实际中去;三是要学会思考,“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要经常思考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思为扶贫之所思,谋为扶贫之报谋;四是要高度负责,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一切为了贫困的父老乡亲”,才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不计个人得失,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而又艰巨的重任。

2.发展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产业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贫困户靠传统农业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发展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不仅要从过去成效较为显著的产业项目中寻求经验,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寻找新的产业突破口。

一是坚持以特色、精品、高效为目标,紧扣畜禽养殖、蔬菜苗木种植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在贫困村培育2—3个种养加特色产业,贫困户发展1—2个特色种养项目,提高贫困村、贫困户种养业效益。

二突出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排子河红水河大中型水库、黄龙冬桃观光农业、姚岗苏维埃旧址等优势资源,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入股、土地合作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确保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旅游扶贫获得稳定收益。

三是推进“互联网+扶贫”,依托区内的本昌、天润、光彩等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探索一店带一户或多户、一店带一村或多村等电商扶贫模式,推动贫困户开展网销,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名电商应用人才和信息员。

3.统筹协调,落实各项政策20xx年8月8日,我区印发了《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襄州发[20xx]9号),提出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就业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教育扶贫阻断一批等“四个一批”,确保精准扶贫措施到户精准。为进一步落实“四个一批”政策,我办要积极与各级各部门做好统筹协调。一是要与区农业局、畜牧局等进一步开展合作,培训贫困户种养殖技术,发展贫困村种养殖业;二是要与民政部门统筹安排,对符合政策兜底条件的贫困对象做好统计、审核之后,将其纳入低保或五保的救助范围,适时提高低保五保标准,实现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三是与卫计局、人社部门沟通,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高医疗救助标准,使贫困人口享有更加均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四是与教育部门做好对接,切实解决现有在校贫困生因贫辍学、失学问题,确保未成年贫困人口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新生代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素质,贫困代际传递得到有效遏制。

4.加强培训,增强人才支撑。20xx年9月25日,区委办、区政府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全区第六轮“三万”活动的通知》(襄州办发[20xx]34号),共计有139个工作队进驻到全区11个乡镇384个村,其中有些工作队是区直单位干部及工作人员组成的,有些工作队是镇政府干部及工作人员组成的,并且绝大多数工作队在此之前并未接触扶贫开发工作,缺少精准扶贫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做法,为顺利、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急需组织各类相关培训,提高相关区直单位、镇以及村扶贫工作的专业性。此外,还要加强贫困户的培训,扶贫先扶智,一是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平台,全面开展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就近就地培训,促进转移就业稳定增收;二是开展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在贫困村创办企业,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社会参与,形成攻坚合力。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广泛宣传动员,调动社会各界扶贫帮困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推进的强大合力。倡导自愿公益理念,推动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引导社会力量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把握扶贫重点,紧扣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和脱贫的瓶颈因素。甄别致贫原因,分清轻重缓急,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实现扶贫成效最大化。对扶贫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要加大宣传力度,对认真履行扶贫工作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及时给予物质和荣誉奖励,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发扬帮贫助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二)加强党的建设,落实两个责任,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1.加强思想建设。广泛学习扶贫开发政策,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决战贫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精准扶贫的精神支撑,着力营造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奋发作为的精准扶贫浓厚氛围。

2.加强组织建设。为更好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结合区扶贫办主要实际工作内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把这一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对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突出思想认识、工作观念、服务网络、服务体系、工作目标等重点,全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二是要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支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转移到服务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三农”服务工作上来。

3.加强制度建设。为提高我办科学文明管理水平,统筹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协调发展,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一是要突出工作实效,着力推进科学决策机制建设,充实畅通政令、优化环境、优化服务、强化岗位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办法规定,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分工负责、工作协调等基本制度;二是突出制度目标,着力加强党务政务公开,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全体干部能够认识到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创造和谐扶贫工作氛围。

4.加强作风建设。工作作风要扎实。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聚精会神抓精准扶贫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围绕扶贫工作,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增强群众致富增收的信心;二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和为民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公仆精神,要多下村、勤入户,多与群众交流、沟通,放下架子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的三下村活动,带头给帮扶户联系材料、联系技工、解决资金困难,从而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5.加强考评建设。制定襄州区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从思想作风、学习调研、工作任务、配合协作四个方面对每个干部年度目标任务进行明确,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建立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开展作风建设、行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脱贫帮扶个人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按照县文教局教研室的要求和小学xx教研片的安排,我与xx中心小学的xxx老师结成帮扶对子,帮扶的学科主要是品德与社会。在这一学期的跨校结对帮扶活动中,我和x老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不仅提高了各自的业务水平,还收获了纯真的友谊,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一、制订计划,明确目标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有需要提高的地方。活动于是我首先通过面对面交谈、向学校领导和同事了解等多种方式认真分析x老师的优缺点,对她的长处,提出来共同学习,对于不足的地方,帮助其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进步,最后根据这些特点,制订出了本学期的师徒结对计划,并根据计划切实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二、虚心学习,提升自我

虽然我是师傅,但是因为我教语文的时间比较长,是近几年半道改教品德与社会的,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我虚心学习,因此我把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作为本学期的活动目标之一。首先,我经常向我校其他骨干教师请教,努力使自己在课堂教学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其次,在x老师上汇报课、观摩课时,一起备课研课、然后听课学习,并仔细记录、认真进行评课,使自己在评课方面有一定提升。再次,在平时的休息时间里,我经常寻找有关资料、多看相关书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在理论上也有收获。

三、双向活动,实现双赢

结对帮扶活动之一是听课、备课、评课。这些活动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年轻的x老师有充沛的精力,有好学的热情,有丰富的知识,有创新的能力。而作为师傅的我更乐意把自己近30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因为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本学期,我和xxx老师共同备课4节,其中一节是汇报课,一节是新秀观摩课,一节是同课异构研讨课,一节是竞赛课。听课后,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评课反思交流,对这几节课的教案、教学方法、教学课件、教材信息材料、上课时出现的一些不足都进行了改善。经过反复研课后,我们把优秀的活泼的教学活动再次展现在了各自学校的课堂。xxx老师执教的《远离陋习》获同安中心小学品德与社会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我执教的《家乡水的故事》以全新的教学设计获得了全校老师的赞许。

总之,在本学期的跨校结对帮扶活动中,我以自己微薄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方面的经验,与xxx老师共同分享、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使自己的教学理念知识得到了更新,教育教学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