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篇1
一学期来,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基础教学工作进行了以新闻通讯,散文,说明文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阅读教学20篇;古代散文,诗歌课文教学10篇;作文教学7篇;语文活动课5次。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开设了“课前演讲”,每堂课5分钟进行说话训练(以说话为主),形式多样,畅所欲言:讲故事,品美文、聊时事。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听、说、读、辩等。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补充同题材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改变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篇2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又结束了,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6)、初二(12)两班语文教学任务。经过一个学期的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学习,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要求,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加强常规教学,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学期,本人加强了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在课前,努力钻研和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备好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同时,进行了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
三、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努力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这学期,本人参加了小课题研究“小说教学的有效性”的子课题“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的研究工作,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并且,这学期还参加了“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教研培训,得到了很好的启发和指导。在教学中,本人进行了很好的教学实践,去落实这些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人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20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和讨论教学问题。并通过参与研讨和集体备课等活动,使自己从别人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四、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所带班语文成绩相对其它平行班而言,没有明显的优势。本人认真进行了反思,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程度不够。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没有完全到位。
3、对后进生补差不够到位,虽然也抓了,但是没能够很有力的对症下药。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篇3
一学期来,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力求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基础教学工作进行了以新闻通讯,散文,说明文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文阅读教学20篇;古代散文,诗歌课文教学10篇;作文教学7篇;语文活动课5次。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开设了“课前演讲”,每堂课5分钟进行说话训练(以说话为主),形式多样,畅所欲言:讲故事,品美文、聊时事。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听、说、读、辩等。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补充同题材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继续采用“读书交流会”形式。进行阅读教学的辅助指导。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改变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总结 篇4
时光冉冉,一学期以来,我在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材教法的同时,又合理的与自己的学生特点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下面就是我在教学上的一些得与失。
一、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1、更新观念。新学期新教才新理念。本学期,我们继续采用苏教版实验教材,该教材选文精美,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贴近生活。由于教材的特点,对教师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开学初,本人认真钻研教材,转变观念,结合实际,更新教法。在转变自己观念的同时,也把这种新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次愉快的旅行。在教学中,既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又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文素养。
2、狠抓学生的基础知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课程――语文,更应教的细心,学的踏实。从最基本的字词句、音形义到篇章节,都精抓细记,效果十分明显,从考试的得分可以看出,这样的'方法是正确的。
3、在作文教学上,更注重学生课外的积累。写作文就像盖房子,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不可缺,平时,没有时间去督促学生去读一些课外读物,积累词句,我就采用了摘抄的形式,每天坚持批阅,又注重摘抄的质量,时常在早自习或作文课上进行品读赏析。并对好的进行表扬奖励,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一学期下来,成绩显著,学生不但掌握了作文的基本要求,辞藻变的更美了,内容也丰富了许多。
4、在自我完善方面,我边教边学,一边寻求进步。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力争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教学准则。
二、教学中发现的不足
1、在教学中,忙于接受新事物,忙于准备多媒体课,而忽视平时对学生的阅读练习和培养,使学生所学与练习脱节,不能很好地巩固知识,而且在平时,阅读练习较少,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掌握。
2、对好学生鼓励、表扬不够,对差生过于忽略,使每次考试成绩中优秀率较低,而不及格人数较多。
3、对新课程的教材教法与教学实际结合的不够紧密,使学生在讨论中延误了教学任务,在赶课的同时忽视了新教法的实施。
经验亦有,不足也多,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完善自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倡导新课程的一颗铺路石。做到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