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大全 > 正文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24/10/30总结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我校心理咨询室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上个学年的工作经验及总结基础上本着务实、创新、进取的工作作风,有计划、有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总结本学期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总结上个学年的基础下,本心理咨询室以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

2、学校领导十分关注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发展心理品质和预防心理问题为主、心理问题矫治为辅的基本原则,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同时发挥心理辅导的作用。

3、继续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兴趣原则、和谐原则和成功原则,营造积极健康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进取心。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现状,有目的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尤其要鼓励有心理困难的学生认识和超越自我。同时也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班主任的辅导作用,开展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3、继续开展学校个别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室平均每天开放时间都在六小时以上。我校心理咨询室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理念,与全体学生沟通,认真开展咨询服务,和每一个学生做真诚的知心朋友。个别心理辅导制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在解决部分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营造全校健康心理氛围发挥重要作用。发挥专职教师的作用,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本学期坚持每天中午时间对学生开放,安排好学生预约工作,解决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为我校心理安全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4、利用好本学期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在平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5、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用启发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符合社会要求的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体系,追求人生理想,有责任感、进取心又乐观豁达,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以形成健康的人格。本学期重点对高一各班级新任心灵委员进行培训,使其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桥梁,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6、把心理健康教育也渗透到了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利用充分利用班团活动,板报,宣传栏,学校广播站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有计划、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7、对学校的的学生进行心理档案的建立,同时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健康自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了解自己。

总之,在一个学期以来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于全体,以发展性为目标,促进师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不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注重个别学生的辅导与咨询,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自助。在咨询中,我们贯彻心理成长的思想,也就是说问题、困惑本身也是学生成长的一次机遇,善于把握这次机遇,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成长,体验超越自我的成功感。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2

为期一个月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快要结束了,在这段充实而又紧张地学习中,让我心中充满着感激,为自己有幸聆听了教育专家的报告和讲座,感到无比庆幸。既有专家们睿智的.教育思想,前沿的教育理念,又有来自同行们精彩而宝贵的经验交流。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倍感亲切,更给我们以思考和启迪。自己的心理也得到了一次调理。虽然在之前自己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书,也听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但都没有这一次的学习那么投入,那么充实。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带给我的困惑,仿佛在这些天的学习中一下子都找到了答案,寻到了新的突破口。

下面就谈谈这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学习带给我的一些启示和收获: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

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教育缺乏科学地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白玉萍教授讲的《教师心理健康与压力》的讲座。给我印象深刻,由于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听了那么多的例子,我一次又一次的告诫自己:一定要做个细心,耐心,有爱心的班主任,不做造成学生心理畸形的罪魁祸首。

小学工作是艰辛而又烦琐的,尤其是我们班主任。所以,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很重要。教师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感染学生,因此必须学习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技巧,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机能。总结教授们在讲座中提供的方法,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1、用愉悦充实每一天。笑着过是一天,愁眉苦脸地过也是一天,那何不微笑着接纳一切,如果一天是快乐的,那么无数个一天组成的你的一生也是快乐的。

2、多与他人交往。长期独处的人容易患抑郁症。心理健康的人需要有一种归属感,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在朋友中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

3、投身于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如果你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那么正好;如果你还不太满意自己的职业,那么也请你尝试着爱上它,都说日久生情,如果突然之间让你离开教育岗位,我想很多人都会不适应的吧,假使你不想离开这个岗位,那就请你好好珍惜它。

4、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记住三不要。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明明是学生犯了错,自己就气得不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迁怒学生的事情也不要做;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对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事情耿耿于怀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一个教师心理不健康,祸及的可能是一大批或许多批学生。这句话听来叫人不寒而栗。教师其自身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掌握有关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把握好学生的“心灵气象”,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听了赵晓颖的讲座《小学生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原因分析与策略应对》的讲座,案例展示。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的了解,使我们清楚地知道今后工作中要发现的问题,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要积极主动地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特别是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消融学生逆反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讲座到活动都给我们很深印象。这对我今后的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我以后会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不平衡、人际关系不协调和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不平、认识能力的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克服障碍,健康成长。

三、营造培养健康心理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要有这样的观念: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要建立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

①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一方面,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另一方面,要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一员,要善于相互沟通。在学科教学中,不能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和自己一起去探求知识。作为教师要乐意听取每位学生的意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在纠正学生的违纪行为时,切不可伤害学生,要满足学生人格尊重的需要,要多鼓励、多信任、多肯定、多表扬,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获取信心,带着乐观、愉快、轻松的心境去学习。

②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要用自己的真诚情感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用自己的饱满情绪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相信我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要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课堂上也会出现一些偶发或突发的事件,如果学生情绪反常或发生过错时,我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拿出相应措施,作好应变处理,决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自己的情绪,破坏教学的气氛。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在和谐的氛围里,学生参与自己有兴趣的学习活动,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觉性、创造力和坚强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对于班主任而言,首先就是要代表广大学生的利益,所作所为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因为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逐步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喜欢模仿甚至盲从他人,常常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当作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大的感染性和示范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塑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该具备甘当人梯和红烛的献身精神,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我当班主任已有23年,回顾自己走过的经历,我始终把教书当成了自己最钟爱的事业,怀着对得起学生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从中体会到了献身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六年级学生在毕业时写下:“兰老师,您从一年级一直教我六年级,6年啊……谢谢您!是您让我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人爱我,不厌弃我,我才没有放弃自己。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我。您就向我的妈妈,老师的爱最伟大,因为老师爱的是别人的孩子。”作为班主任还有什么比听到这些话更开心的呢?我感觉到,作为老师,有时只要那么一点坚持,改变的可能就是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这段难以忘怀的文,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人师、作为班主任的巨大幸福,同时也激励着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教师要有爱心,要有真诚的爱心。

着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伟大——用爱诠释教育。没有爱的心灵,是贫瘠的沙漠,不可能长出红花绿草般的美德;没有爱的教育,是干涸的河床,不可能绽放心灵的浪花。做了二十三年的班主任深有感悟。只有成为一个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学生。一个名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爱,则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1、要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校地处铁道北,学生家庭都很贫困。我校留守学生较多,作为一位老师更应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学生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监护人都是爷爷、奶奶、姥姥、老爷。导致孩子养成不爱学习,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谈心、多次家访。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学生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

2、要从生活上关爱学生。

教师要关爱学生生活中的点滴,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如果教师能够处处为学生着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处于困境时,教师能及时予以伸出援助之手,一句热情中肯的评语、一次诚心的交谈、一个会心的微笑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要从心理上关爱学生

作为班主任,深入地了解学生心理,限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真心,是缩小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距离的方法。在与孩子接触过程中,我成了孩子们最亲近的人,更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我班小明一次信上写着:老师,我想问问您,是不是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不想上学了……读到这儿,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没想到小小年纪的他就承受着如此大的压力。我留心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帮他树立自信心。一学期下来,他的学习成绩果然进步很快。此时的我才真正感悟到班主任适时的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当我领着他走在路上时,很多人会问,这是你家的孩子吗。小明会故意拉紧我的手,身子向我靠得更近了,无形中告诉人家,我们就是母子。

六、开辟有效沟通的多种渠道。

通过本次培训我更加意识到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的沟通过程,有效的沟通又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从课堂语言方面,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教学语言,新异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使用鼓励、尊重、商讨的话语方式,并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及时反馈,鼓励评价。教学反馈要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对各种反馈的信息要采取及时的措施,评价时要做到及时、公正,并通过及时公正的评价,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反馈评价时要运用激励机制,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地信任学生;训练学生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达到优化学生心理品质的目的。

我想我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课堂教学过程要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为中心。只有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活动时,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技巧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总之,通过这些天的学习,确实让我懂得了许多,提升了许多,观念更新了许多,确实感受到这些教育专家入情入味、贴近教育实际地讲解,完善了我的教育理念,为我开辟了一条新的教育思路。这些启发性的见解,导向式的思路,有待于我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慢慢地消化、借鉴、运用,在理论上不断构建和充实,以达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目的,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3

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水平,有赖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只有在掌握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在进行教育或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标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确,等于是“瞎子摸象”,无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所要求的个性和社会性,都与传统的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遵守纪律)和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此,教师如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正确认识,就可能导致在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不恰当的措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能自觉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问题,受心理健康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受常规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的影响去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教师在了解了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内容后,就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施心理辅导。

(三)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心理障碍。首先应认识到,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再加上受升学压力、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其次,教师应了解学生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问题,其次是人格发展问题,再次是社会适应问题,因而也最易产生厌学症、注意力障碍、学习过度焦虑症、学校恐惧症及网络综合症等。同时,教师也应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以便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将问题解决、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懂得处理心理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

对于心理问题的处理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利用权威,进行自上而下的说服教育。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因此,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耐心、观察力、良好的沟通技能,才能对学生进行疏导。同时也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信赖性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密性原则,成功性原则等。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4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如:

1、心理知识讲座。我校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诚然,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因此,我校就在全校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全校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在全校性的心理知识讲座的基础上,我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辅导室内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

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在个别咨询与辅导中,心理辅导老师做好相关的记录,耐心的为学生给予指导。特别是期中考试前后,学生面对自己的考试总会有许多的忧虑,心理辅导老师就予以劝慰,疏导,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或忧虑,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得失。

3、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4、利用“红领巾”广播站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搭建平台。学生把自己的困惑和想法通过信箱和老师交流,比较普遍的问题利用广播站的“星星回音”进行解答,实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也邀请部分同学到“快乐小屋”进行单独交流,利用些特殊的节日加强对学生的爱心教育,比如:学生自己作的“爱心卡”“感恩卡”等。让他们懂得家人或别人对你的服务和关心要知道感恩。孩子们对活动的热情很高,也得到了教育家长反映很好。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心理健康的教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培养心理健康的人才,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还将不断努力,以期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