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各项校本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学校各项校本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各项校本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度,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我校教科研工作以学校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工作。深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理解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功能,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学科课堂教学为基地,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促进我校教科研健康快速发展。现就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校本研训。
1、切实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制订《xx中学备课组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固定时间,要求全组成员参加,挂钩领导严格考勤,结果纳入期末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2、认真组织校本教研活动,以“理解教育自然分材教学研究”为主题,形式多样。本年度组织校本教研活动90多次,每位教师至少上1节校公开课,并力求“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各环节落实有效。
3、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校长亲自组织的“理解教育及自然分材教学”教育理论。
4、承办永嘉县化学高考研讨会活动,永嘉县高中数学化学新教师教学研训活动,永嘉县生物高考教学研讨会,永嘉县高二数学有效教学研讨会,永嘉县历史教学研讨会,永嘉县英语新教师、新苗课堂观摩活动等。
5、举办xx中学第三届届自然分材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推荐16位优秀老师参加县优质课比赛,向全县展示自然分材教学实验课改风采
6、举办xx中学理解教育案例评比,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推荐55位优秀参加县级比赛,有三十教师,遥遥领先同类学校。在期初期中分别举行“自然分材”教学经验交流会,不仅为我校的教学实验提供最时新的经验和方法,而且也各自展示了成功的课堂教学示范课例。
7、xx中学校本培训博客继续深入全体教师心中,资源共享得到进一步落实,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博客撰写,深受上级领导好评。
二、落实教师教育工作。
1、制定《xx中学教师发展五年规划》和《青年教师培养的指导意见》,以便更加规范、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持久地开展基于学校的教师教育工作。
2、组织学校学科素养现场评比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以评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且推荐参加学科团队县里比赛,别获得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展示xx中学教师深厚教学素养。
3、组织“师徒结对”为形式的新教师示导工作,以老带新,让新教师能跟着老教师迅速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
4、组织学科命题竞赛、县“教师读教育名著”征文评比、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
5、完成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评估,出色完成县教师进修学校关于校本培训工作,受到上级领导一致好评。
三、服务于教学。
组织研究高考命题思路,采集分析学科高考信息。开学前三周对高三各学科教学调研,加大教学调控,全体行政领导及教研组长深入班级、深入课堂调研听课。高三备考复习指导工作,开展高考质量分析会、和“高考复习专题讲座”。定期对毕业班的课堂教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调研和分析,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会考与高考。
四、积极开展学生竞比赛辅导,并以竞赛为契机培养一批学科尖子,加强学科竞赛的辅导工作。
我校已初步实行学科竞赛集训制度,由校教科室根据需要确实要进行集训的学科,在全校甚至校外挑选优秀的教师担任集训主教练,然后由主教练全面负责该学科的竞赛集训工作,其中包括确定集训课程、训练计划、集训队员等。本学期20xx年浙江省化学竞赛戚坚朗获省一等奖,潘驰、潘信格、陈德星获省二等奖,钱海滨、詹秋炎、高寒获省三等奖,邵淑倩、吴煜睿获得市一等奖胡孝杰、郑源池、池鹏达获得市二等奖,陈超、吴浩伟、徐时勃、陈素丽获得市三等奖,其中我校获得市级集体优胜奖。永嘉县第xx届“新华杯”中小学生暑假读好书暨“品读经典文章·培育四品八德”读书征文比赛成绩喜人,获一等奖10人、二等奖30人、三等奖37人,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本学期共有120人次获县(含)以上级别中获奖,远远领先兄弟学校。
五、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
扎实求实效,学生研究程序到位,研究成果丰硕,今年10篇优秀活动成果送市里评选期中4篇分获二三等奖。广大教师积极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日常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并乐于在学生课题研究中承担指导师的角色,与生同研究,共实践,同体验,共欢乐
六、心理健康教育。
无论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还是教师的有效教育教学工作,都是以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1)全面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2)设立心理理解室,积极开展以发展性辅导为主的心理咨询活动,坚持从早上到晚自习后的一段时间里都有持证老师值班,及时为学生提供辅导;(3)建立了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兼职教师(持证)为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4)启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理性情绪辅导理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工作。
七、本学期我校取得的成绩。
1、论文案例课例获奖:市一等奖2篇,市二等奖6篇,市三等奖11篇,县一等奖24篇,县二等奖35篇,县三等奖38篇。
2、教师教学比赛学科知识竞赛获奖::市一等奖2人次,市二等奖17人次,市三等奖15人次,县一等奖19人次,县二等奖38人次,县三等奖15人次。
3、学生竞赛获奖:市一等奖26人次,市二等奖人28次,市三等奖31人次,县一等奖12人次,县二等奖75人次,县三等奖110多人次;
回顾本学年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学校各项校本工作总结 篇2
课堂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标志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我们学校全体教师继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各教研组面向学生均有序地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研活动;在做好课堂教学面向学生的同时,围绕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参加竞赛和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有力的领导小组是成功的'前提
在开校初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有力的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考试改革的研究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成名之源。
二、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各教研组根据教育局教研室、教育组及本校《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工作要点,结合各组教师实际,均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课题工作计划,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教研组和课题组等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三、提高认识,丰富校本教研含义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正基于这点,我们组织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研究潜能和意识,不断提高研究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四、各教研组措施得力,活动有序进行
本学期,结合我校实际,将原来的13个教研组整合为现在的7个教研组,使得各教研组的教研方式多种多样,活动精彩纷呈。
1、语文组: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老师们以新理念指导教学,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并照计划开展了10堂高质量的教研课。
2、数学组:注重理论学习,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以新课改为契机,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参加课改实验,做好课题研究。本学期,加大了对一、二年级的研究力度,利用集体备课、集体学习等形式,针对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具有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3、英语组:组织全校英语教师学习《课改纲要》和《课程标准》,提高了英语教师教学理论,开展了“班级英语现状”、“如何对待班中后进生”等教学分析会,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信息技术组:进一步作好向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宣传工作,探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组织培训青年教师使用计算机,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制作实际上课所用的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档案。
学校各项校本工作总结 篇3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以学校教育者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为主要目的,通过“自我反思,同行互助,专业引领”等形式开展的一种实践性教学研究活动。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和“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教师这门职业是一门专业化的职业,需要进行专门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训练。而成为专业化教师的最好途径就是参与研究,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系统、规范、严谨的探究。目前,在国内外教育领域,“教师作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共识,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教师本身发展的方向。“教师作为研究者”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新课程教育教学进行反思,需要教师同事或同伴之间相互的合作和帮助,需要校外专业研究者的专业引领,也就是说,对新课程校本教研提出了需求。
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教育观念的建立是一个痛苦的、漫长的过程,尽管在课程改革实施当中,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进行了认真的解读,初步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及实施要领,但这无疑是表层次的。课程改革实施中,会遭遇原先估计不到或者估计不足的困难与难题。例如,如何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在大班额下,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适当的评价学生?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如何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如何开发校本资源?如何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需要校本教研来解决。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指导下,我们科组每个老师都积极参加学校和科组组织的教研活动,结合新课程的特点,确立了“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式上课、评课、总结反思等系列活动,完成了教研活动的规定内容。
一、通过校本教研,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
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发展内存的必然要求和最佳途径之一,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研就来源于校本教研,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二、通过校本教研,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集体备课、上课和交互式评课,虽然我们的课不算是很完美,还存在或多或少的毛病,但这些都是体现我们真实课堂教学的课。同一个主题,但每堂课的上法各有千秋,都有其亮点与不足之处,在分析他人之课,改进自己之课,再去第三课堂中加以完善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起着很大的帮助。我个人认为,对自己教学最有帮助的课其实就是同事之间的真实的课,惟有真实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扎实的教学质量,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名师的课,我们要学的是他的教学理念,做秀的课,我们要学的仅仅是他的一些教学花样;我们现在真正需要的就是这种校本教研形式的课。一句话,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水平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途径。
三、通过校本教研,有效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
校本教研是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大家在教研活动中畅所欲言,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教研已脱去了它神秘的外衣,更加平民化、大众化,不知不觉中,教研已成为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每一次的授课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冥思苦想,成为了众多教师智慧的结晶。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促进了我们生化教研组打造高效课堂的步伐,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我们生化教研组的研讨,我们已经开始试着通过以下四种渠道打造高效课堂:
渠道一教师充分备课和学生预习相结合,打造高效课堂。渠道二立足教学目标,处理好重点、难点的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渠道三注重交流与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高效课堂。渠道四:多种形式并举,巧妙激活反馈,打造高效课堂。
四、拓展教学资源,注重校本课程开发
从教育角度讲,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观察并体会到,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基础差,听不懂,没兴趣;二是学生已懂的知识,教师翻来覆去讲,学生乏味;三是学生已有知识和思维途径与教师不“对接”,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
总之,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化学校本教研工作,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研思想、教研方式、教研内容、教研目标进行全方位的重建,我只是在这条路上迈出了一小步。我们深知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是,我必须迎难而上!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生化教研工作者的责任。
学校各项校本工作总结 篇4
为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我们就把《三字经》和“古诗文诵读”定为我们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
并且针对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并认真实施,下面就对我们这个学期的实施进行总结。
一、整合古诗,统一教材内容。
由于以前古诗教材不统一,每个年级自选教材,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也给期末的总结及汇报带来了不便。为了使以后校本课程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本学期我们组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出适合我们学生背诵的古诗,编写了《一二年级校本课程》一书,确定了教学内容。
二、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古诗
我们在进行古诗诵读教学中,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老师教为主,第二阶段以学生自学为主。在第一阶段中我们主要采取“入境+吟诵”的方法:既指导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学生享受到古诗画面的美,并让学生粗略了解诗的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学习吟诵古诗,从吟诵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古诗的时候,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教学生一些朗诵技巧,比如朗读的节奏语音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以及朗读的语感情变化和朗读重音的把握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吟读的能力,强化记忆背诵。长此之后,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日益高涨。因此我们及时把课程进行到第二阶段,开展《我做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查找喜欢的古诗,理解意思,并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教给其他学生。这样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每一个孩子,孩子们踊跃展现着自己的古诗才华。我校自开设校本课程以来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一年来,师生都大有收获,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诵读活动已成为我校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活动形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我班基本保证每天课前3——5分钟的诵读时间。每周背四句三字经,一首古诗。
2、为了使学生收获颇丰,我们利用板报、专栏,营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熟悉唐诗宋词,为诵读创设了氛围。
3、校本课程的开设,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当然,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4、对每一篇必背古诗文的通过,我们都经过自背、学习小组检查、全班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5、我们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模式,使我班校本课程开设比较成功。
如今,我班的古诗文诵读逐步走向深入,已融入学校的肌体,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引发着学校由内而外的变化,对学校儒雅风气的形成,学校文化的重建,学生的成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开设校本课程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王官营小学开出花、结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