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大全 > 正文

电台实习总结

2024/12/03总结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电台实习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台实习总结 篇1

前些日子在电台实习,作为我的社会实践的一项内容,我收获了许多。在电台新闻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虽然已经结束了,感触却难以磨灭。可以用八个字总结这段难得的实习经历:时间虽短,收获不少。回顾走过的点点滴滴,实习即难忘又充实。短短的一个月实习,让我从一个从未接触过新闻采编的普通人到切身处地的了解到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艰辛,让我对新闻工作者有了新的认识。这不仅增长了我的社会阅历,拓宽了我的新闻实践面,在提高我的新闻采编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广播新闻的采写和制作。

掌握采访基本功。“七分采三分写”,是新闻界公认的经验之谈。这里重点说说面对面采访,须做到五会:

(1)要会记。就是把与报道主题相关的人物、事情、言论、结果等,或详细或简明但准确地记录下来。不是所言必录而是有用则录、重点必录、精彩必录。(2)要会想。就是在一问一答中触发、联想到新的亮点和内容,再延伸采访,扩大视野。(3)要会问。就是根据不同采访对象、不同性格、不同采访环境,采取交谈式的、求教式的、诱导式的、互动式的、乃至挤牙膏式的等多种方法,使被采访对象乐意介绍你所感兴趣的问题。(4)要会抓重点。就是在采访中随时提炼、捕捉住重要的内容,抓住本质性的东西,并在采访本上用自己明白的符号加以提示。(5)要会积累。采访中的某些素材,不一定即采即用,很可能今后派上用场,是为储备,不要轻易舍弃。(6)面谈完毕,还要尽可能索取文字、图片资料,如总结、汇报、经验介绍等。这很重要,不仅能弥补口述之不足,发现新的`素材,而且还因为文字资料更严谨,能规避报道出现差错。当然,还有些采访需到田间、工厂、实验室等现场,用眼看、手摸、鼻闻、体验等方式来进行。遇到这类观察性的采访,实习生尤其需要珍惜,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因为一些突发性新闻,如矿难、火灾等,起初往往没人会接受采访,主要靠记者对现场的观察来完成。

实习使我明白,人永远是学习者,谦虚向学是一种美德,更是人生的必需。多问,腿勤,多看,多思考。人生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多积累,为将来打好基础。

当然实习中还有无奈与失落。看着一期节目要做成广告,却是人微言轻,负责人有新闻人的名字,行的却是炒作宣传之事。还有那些有权有势的单位,对着记者颐指气使,我们成了一只传声筒,上传下达。那次编排采访,更是让人无奈至极,台里要做一个关于校服的节目,结果家长为了孩子在学校中的现实处境问题,都不愿意出镜,无奈之下,记者于是找了个学生在学校的家长,跟那个家长说了几句,于是那位家长照本宣课,采访目的达到了,可是我们的采访却是败笔。那次我感到心被深深的刺痛了,人居然无耻到这种地步,那一刻我非常鄙视记者这个行业,一次小小的采访让我看透了一个记者的职业操守,看透了她所谓的社会良知。

对于职业,看到了阴暗无奈的一面,生活如此,体制下还有不健全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该为此而嗟叹灰心,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要坚守自己的职业情操,守护自己的良知,做一名合格的新闻人。

电台实习总结 篇2

在考虑了好几个星期之后,今天终于真的提出结束在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节目的实习,说心里话有点不舍。从一个只有满腔热情的热爱体育的学生到一名初步掌握体育新闻制作的实习编辑,这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毫无保留的前辈,刚刚熟悉的朋友和那永远弥漫的笑声和欢乐。

从20xx年9月来到这里不知不觉已经四个月了,时间过得真快,记得刚来的那天,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的我坐在大家面前,心中满是忐忑。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新闻》一直是我最钟爱的节目,而今天也要加入她了,虽然只是实习,但这其中的喜悦也让我有些不敢相信。于是在心中我默默的想,一定要努力不要让机会白白溜走。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用眼睛用嘴学习,虚心多看多问,渐渐的了解了新闻的制作过程,而且我惊喜的发现我可以帮得上忙了。从写口播到给被人打下手,到自己制作一条新闻,能力和自信在我的体内共同增长。终于在第二个星期里,我的处女作播出了,看着自己已经看了好几遍的新闻终于上了大屏幕,想象着无数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这条新闻,我突然有了一些复杂的感想。我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欣慰,对前辈们的信任充满感激,同时也感到了压力,为上亿观众服务我要更加努力。这样的信念一直鼓励我,督促我。四个月来我共制作新闻百余条,虽然有些并没有播出,但我都把他们作为锻炼,可以说这些新闻就是我向更高处攀登的垫脚石,踩在它们上面我发现我可以看得更远。渐渐的我开始融入了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我常常想象自己就是他的一员而不只是一名过客。今天我还是要离开了,数数自己口袋里的收获,沉甸甸的,让人喜悦。

首先是业务上的收获。在这里,成熟的新闻制作体制让我真正体会新闻制作的流程;每天的写稿修改让我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验证。特别是紧张刺激的直播方式,更让我受益匪浅。有速度还要抓质量,记得开始时还会手忙脚乱,冷汗连连。但经过这样的实战的锻炼,现在我一上午做两条新闻已经可以脸不变色心不跳。记得沃尔沃帆船挑战赛结束那天,下午五点钟才传来英文稿,我漂亮的完成了任务,保证了6点的播出.来到《体育新闻》工作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兴趣和职业相差十万八千里。平时我也可谓一个体育迷,各种比赛都感兴趣,都懂一些。但真正做起新闻,我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实在是太皮毛了,太多的细节我不明白。于是我勤问勤查, 4个月来在体育知识方面已经有了飞跃。我弄懂了高尔夫球,冰球、滑雪、冰球等人们大多不大熟悉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在对XX赛季世界摩托车锦标赛连续报道中,我边学边干,由一无所知变成了摩托车专业户。还有《体育新闻》的制作流程让我有机会锻炼使用各种机器,现在我已经熟练使用对编机,字幕机等制作播出设备。

业务上的提高是实实在在的,有目共睹的,同时心理的收获却是潜移默化但又受益终生的。首先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同事们团结合作的气氛。在这里大家都是朋友,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谁有了困难都会得到最真诚的帮助。特别是前辈们对我的指导,总是无私的毫不保留的,亲切的耐心的,让我心里热乎乎的。几天熟悉下来我发现这也是一个认真钻研的集体。大家并不是将工作看成完成任务,从制片人到每一个编辑,都时时思考怎样将新闻办得更好,更能满足观众的要求。主编们组织进行业务学习,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分析兄弟频道节目,得出我们的不足与成功。编辑们也努力钻研,广泛阅读体育和电视方面的书籍,让我感到他们是永不满足的,永远进步的。每天例行的看节目对他们来说也是学习的过程。哪怕是一点小小的错误,他们也不放过。正是这种钻研的精神,才使《体育新闻》成为一张王牌,屹立不倒,不断提高。渐渐的我也开始受到了影响,我开始阅读《体坛周报》,上网时不只是看热闹更增多了思考,看其他人或是其他频道的节目是也暗暗在心中比较,取长补短。这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觉得生活和工作总有新的目标,每天都充满了干劲。还想说的是,在短短的4个月中我还收获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朋友,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得知自己已经被保送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我想学习的路还长应该多多见识,多多实践。所以虽然不舍还是决定离开这里,到报纸或电台去充实自己。真的感谢这里的四个月,让我结识了这许多朋友,真的感谢这四个月,让我有了如此喜人的收获 。

我的实习总结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北京实习一个月,来到全国课程改革的示范性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让我见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在这里,我的工作分成了三个部分:班主任,电教组,教学工作.而我想: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更多是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的理念,以及他们带给我的种种思考.

一、教学管理理念

在实验中学,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校的管理,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一个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学校鼓励着老师做各种研究,各种改革。每个班主任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宗旨。有了这种思想的自由,自然这里也就充满着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所创造与进步。在我实习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二、教学理念

在实习期间,借着录课的机会,我听了很多的市级,校级的公开棵,还有理科实验班的课。在这些课堂上,让我看到教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有意识的老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创造也逐步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其次,这里的老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尽管,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很长的路,但似乎也并不遥远,相信,这股改革的浪潮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实际工作经验

在上面,是我在这所学校感受最深刻,也是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实际工作经验上,由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取了许多。

电台实习总结 篇3

在考虑了好几个星期之后,今天终于真的提出结束在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节目的实习,说心里话有点不舍。从一个只有满腔热情的热爱体育的学生到一名初步掌握体育新闻制作的实习编辑,这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毫无保留的前辈,刚刚熟悉的朋友和那永远弥漫的笑声和欢乐。

从20xx年9月来到这里不知不觉已经四个月了,时间过得真快,记得刚来的那天,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的我坐在大家面前,心中满是忐忑。中央电视台的《体育新闻》一直是我最钟爱的节目,而今天也要加入她了,虽然只是实习,但这其中的喜悦也让我有些不敢相信。于是在心中我默默的想,一定要努力不要让机会白白溜走。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用眼睛用嘴学习,虚心多看多问,渐渐的了解了新闻的制作过程,而且我惊喜的发现我可以帮得上忙了。从写口播到给被人打下手,到自己制作一条新闻,能力和自信在我的体内共同增长。终于在第二个星期里,我的处女作播出了,看着自己已经看了好几遍的新闻终于上了大屏幕,想象着无数观众坐在电视机前看着这条新闻,我突然有了一些复杂的感想。我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欣慰,对前辈们的信任充满感激,同时也感到了压力,为上亿观众服务我要更加努力。这样的信念一直鼓励我,督促我。四个月来我共制作新闻百余条,虽然有些并没有播出,但我都把他们作为锻炼,可以说这些新闻就是我向更高处攀登的垫脚石,踩在它们上面我发现我可以看得更远。渐渐的我开始融入了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我常常想象自己就是他的一员而不只是一名过客。今天我还是要离开了,数数自己口袋里的收获,沉甸甸的,让人喜悦。

首先是业务上的收获。在这里,成熟的新闻制作体制让我真正体会新闻制作的流程;每天的写稿修改让我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验证。特别是紧张刺激的直播方式,更让我受益匪浅。有速度还要抓质量,记得开始时还会手忙脚乱,冷汗连连。但经过这样的实战的锻炼,现在我一上午做两条新闻已经可以脸不变色心不跳。记得沃尔沃帆船挑战赛结束那天,下午五点钟才传来英文稿,我漂亮的完成了任务,保证了6点的播出.来到《体育新闻》工作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兴趣和职业相差十万八千里。平时我也可谓一个体育迷,各种比赛都感兴趣,都懂一些。但真正做起新闻,我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实在是太皮毛了,太多的细节我不明白。于是我勤问勤查, 4个月来在体育知识方面已经有了飞跃。我弄懂了高尔夫球,冰球、滑雪、冰球等人们大多不大熟悉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在对XX赛季世界摩托车锦标赛连续报道中,我边学边干,由一无所知变成了摩托车专业户。还有《体育新闻》的制作流程让我有机会锻炼使用各种机器,现在我已经熟练使用对编机,字幕机等制作播出设备。

业务上的提高是实实在在的,有目共睹的,同时心理的收获却是潜移默化但又受益终生的。首先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同事们团结合作的气氛。在这里大家都是朋友,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谁有了困难都会得到最真诚的帮助。特别是前辈们对我的指导,总是无私的毫不保留的,亲切的耐心的,让我心里热乎乎的。几天熟悉下来我发现这也是一个认真钻研的集体。大家并不是将工作看成完成任务,从制片人到每一个编辑,都时时思考怎样将新闻办得更好,更能满足观众的要求。主编们组织进行业务学习,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分析兄弟频道节目,得出我们的'不足与成功。编辑们也努力钻研,广泛阅读体育和电视方面的书籍,让我感到他们是永不满足的,永远进步的。每天例行的看节目对他们来说也是学习的过程。哪怕是一点小小的错误,他们也不放过。正是这种钻研的精神,才使《体育新闻》成为一张王牌,屹立不倒,不断提高。渐渐的我也开始受到了影响,我开始阅读《体坛周报》,上网时不只是看热闹更增多了思考,看其他人或是其他频道的节目是也暗暗在心中比较,取长补短。这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觉得生活和工作总有新的目标,每天都充满了干劲。还想说的是,在短短的4个月中我还收获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既是我的老师,又是我的朋友,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

得知自己已经被保送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我想学习的路还长应该多多见识,多多实践。所以虽然不舍还是决定离开这里,到报纸或电台去充实自己。真的感谢这里的四个月,让我结识了这许多朋友,真的感谢这四个月,让我有了如此喜人的收获 。

我的实习总结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北京实习一个月,来到全国课程改革的示范性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让我见识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在这里,我的工作分成了三个部分:班主任,电教组,教学工作.而我想: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更多是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的理念,以及他们带给我的种种思考.

一、教学管理理念

在实验中学,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校的管理,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一个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学校鼓励着老师做各种研究,各种改革。每个班主任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宗旨。有了这种思想的自由,自然这里也就充满着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所创造与进步。在我实习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二、教学理念

在实习期间,借着录课的机会,我听了很多的市级,校级的公开棵,还有理科实验班的课。在这些课堂上,让我看到教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有意识的老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创造也逐步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其次,这里的老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资源更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尽管,这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很长的路,但似乎也并不遥远,相信,这股改革的浪潮会给教育领域带来很大的冲击。

三、实际工作经验

在上面,是我在这所学校感受最深刻,也是认为最有意义的收获。实际工作经验上,由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也获取了许多。

电台实习总结 篇4

结束了近三个月的实习,今天总结其中的得失不免有些回味无穷。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亲历了各种新闻事件的前后,让我对于社会层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层。不管是政策法规、社会民生,新闻所给予的对于我们周边信息的了解和反思,是人生阅历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记得我刚进入学校第一次接触专业知识的时候,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多听多看多感受。当时理解得很浅显,但通过这一个月时间的磨练,我知道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所涵盖的东西很多。对于新闻而言,就是了解事件的现象,挖掘事件的背景,探究事件的本质。

在实习期间,作为记者,我下了城郊,去过国企、各政府职能部门、气象局……生平第一次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居然还见到了诸如谢霆锋,陆毅这样的大明星。这些时光曾经让我垂头丧气,但也更让我的专业技能迅速成长。

进入《百姓连线》栏目组老师交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说实话我刚开始有点不以为然,这么简单的事情给我做不是有点大材小用 吗?慢慢的我发现了热线电话对于我们《百姓连线》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一、档民生类栏目,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我们大部分 的新闻信息都来自于观众的“爆料”,它是我们做新闻的第一步,可以称得上是我们的生命线。这也是我们栏目叫做百姓“连线”的缘由。

经历一段时间最基本的接线工作后,慢慢的老师开始带我们采访了,这可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啊!一直以为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天赋。但是,在经 过第一次写稿完上交就被大幅度删减之后,我开始觉得,我在语言表达方面是有问题的。总的说来就是:语言不精练,需要言简意赅。这可能是我很久以来养成的习 惯,凡是讲道理,就喜欢掰碎了说,条分缕析,非常注重形式上的完整。而有时候,这些 "分析"是不必要的,有些看上去很华丽很工整的句子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删除的。

以前年少轻狂的我总想着语不惊人死不休,很多题材总希望能钻牛角尖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文章是铁定被毙的。我开始翻看旧新闻, 学习老师们怎么写新闻报道。渐渐地,我开始明白,电视台作为传播最广的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政府新闻必须 有一些条条框框,有自己独特的运作规律。首先必须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少一些;接着,带有批评性质或监督性质的报道必须小心措辞,务必做到有理有据, 不温不火。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慢慢的,我的报道就写上路了。以前我只知道我想说什么,但现在我还知道了该怎么去说。

电视台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可以走访很多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机会碰到。这些经历对增长见闻、开拓视野大有裨益。

因为采访,我接触了许多我以前不可能接触的到的地方和人。实习期间接触的人,有普通市民,有农村村民;有企业家,有律师;有各部委的领导,有政府官员;还有各媒体的新老记者等等。

我采访过的大人物、经历过的大场面并不多,但十几次宝贵的采访经历,让我在公众场合不再怯场,学会很平静地与各种人交谈,搜集我需要的信息。

我会采访吗?以前我自以为我会。但是,当我真正实施的时候,发现我所谓的会,只不过是能够把想要问的问题说清楚而已,从不考虑怎样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也不考虑如何引导被采访对象说出新闻主题。

我们有次做了一条政府慰问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新闻。被采访对象都是身患疾病而家庭经济较为不好的军转干部,市政府在每年八一都组织到他们家 里进行慰问。在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对象由于碍于脸面,一直不肯说自己的经济困难,总是敷衍我。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这个采访就没办法用。于是老师教我这样 处理,让我问他有没有像册,能不能让我们看看。他给我们拿出来,我便故意问他这些温馨的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最近怎么不再拍了。问到这他沉默了,我看见他 的眼眶开始湿润,慢慢的落下泪。

他说,自从企业困难后,家里就省吃俭用了,哪还能拍照啊……顺着他的话,我接着问,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政府有没有什么帮扶 的措施?这样就水到渠成地把采访的主题引了出来,让他触景生情,这种有感而发的情绪才是真实的。这就是一个新闻老手和新闻新手的不同。老师不仅能快速把握 要说的内容,更能找出最巧妙的方式,使一个本来很不易表达的内容变得深刻形象。慢慢地我体悟到,功夫,就在点滴间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