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个人年终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科研个人年终总结(精选3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研个人年终总结 篇1
20xx年,我们小组获得了国家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铁磁体内考虑D-M相互作用形成的Skyrmion的构型及其在温差驱动下的动力学特征》,历时一年,项目基本完成,进入结项阶段。
回想起过去一年里参加科研的过程,寻找课题、撰写项目申请书、查阅相关参考文献, 确定项目方向、实施方案与寻找创新点; 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在夏老师和相关领导的助力下,最后确定研究结果和项目评价。
不知不觉中,漫长又短暂的科研项目终于进入了后期的资料整理和分析成果的阶段。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着、收获着,也享受着这样的一个过程。
对于能够亲身参加这一次本科生科研项目,我感到很荣幸。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科研项目,所以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整个项目的过程让我详尽了解到了从事一个科研项目的基本过程,我也从纸上谈兵走到了实践的道路上,不但培养了兴趣,也感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是大家共同奋斗付出的功劳,这与夏老师的悉心指导、学长学姐们的鼎力提携以及和队友们的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知道十分的有必要,虽然每次去夏老师办公室都会受到批评,但我还是十分的高兴,因为老师批评我们说明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努力奋斗,需要更上一层楼。这也说明了老师十分的重视我们。
作为一名受到十二年基础教育的学生,以往受到的教诲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对于科研可谓是一窍不通。科研与学习不一样,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或者说主动的学习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消化,而没有创造。一直以来我认为科研需要很高的起点,需要以十分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所以对于本科生在二年级进行的科研,自身是有所畏惧的,认为自己的水平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积累。但是身边的同学老师都鼓励我积极参与,劝诫我说,哪怕做不出什么特别突出的东西,但是这也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是大学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况且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小东西,虽然算不上十分创新的东西,但还是有一点我们自己的思想在里面。而且这虽然算不上十分创新的成果,但却是我们迈向创新殿堂的一小步。
朴世宇是一名十分靠谱与积极的同伴,在生活中也是我的一名好朋友,他的对待科研的热情与严谨让我佩服,没有多思考便接受邀请,成为科研小组的一员,事实证明,加入这一小组是我一生中难以忘记的美好之一。它具有十分出色的领导能力,会把事情按照时间来安排,虽然很多时候我都不是十分愿意遵守,但大多时候我还是听从了安排。良好的时间安排对我们项目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原本拟定的计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对问题进行比较透彻的了解,学习相关的数学软件以便后期利于模型的模拟;第二阶段查找有关文献,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解;第三阶段是就实际问题来建立模型,编写程序;第四阶段是继续修正模型,完成论文。但是在实际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的意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是进行文献阅读,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进行较好的建模。我们不乏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自认为想到了一个较好的点子,一个较新的思路可以让我们的研究更新颖,但是后来仔细查找文献后,发现已经研究人员提出过相关观点,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这对我们来说打击是比较大的。不过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有时候这巨人的肩膀高的无法想象,抬起头看见远处的山峰,自以为就能登顶,实际上还在巨人的腰间徘徊。一开始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其中不乏英文文献,这使得阅读变得困难,但是这点困难在科研中不值一提,一边看文献一边查单词,在多次讨论中,一点一点弄懂了GS算法的内涵与意义,以及程序如何实现,扩充了知识储备,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里我们还和国外的科研人员通过邮件来往,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可以锻炼我们的英语能力以及与外国科研人员沟通交流的能力。清华的韦丹教授也对我们通过邮件进行了指导,这是令我十分的鼓舞。
项目过程中,在个人素质提升方面,我也感受到了新的启发与收获。
首先是创新思维的整体提升,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层面上进行陌生知识的发现,探讨到实现,不仅仅是学习难度的提升,更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我们在处理温差驱动的时候,别人都是运用的随机LLG方法,而我们突破性的想到了用温度对磁矩求导得出磁场,虽然最终没有选择这么做,但这种创新想法十分令我鼓舞。
其次就是在整个学习中,团队的合作素养,交流与同进退的协作工作能力也不断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项目开始到结尾,每个人都时刻在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学习心得,工作的分担以及相互的交流让我们少走了弯路,多得了真理。尤其是我们想师兄师姐的咨询,这起到了十分大的作用。
再者,我从本科生科研项目一开始坚持到最后,并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该项目,学习到了一种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小组两人一直坚持着,纵然有时候很苦,有时候很累,有时候很气馁甚至有时想过放弃,但是我们坚信自己可以完成,坚决不能辜负了老师和领导对我们的`期望,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并没有半途而废。从这里也能看出我是一个十分能够坚持的人
最后,夏老师严谨、积极的科研态度给了我们极大的感动与收获。在此真诚感谢夏老师对我们本科生科研项目课题的指导,夏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他丰富的项目经验,还有他对项目敏锐的洞察力,他对我们反馈的每一条信息的分析使得我们的项目进行地更有效率。他十分的严厉,说话一针见血,非常有魄力。
科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我认为门槛不在于知识,年龄或者阅历等等,而在于态度是否认真,理想是否远大。如果一开始进行科研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一段科研经历的话,哪怕拥有再多的知识、阅历,都无法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时候成绩并不取决于独创性,或者新颖程度,而在与治学的严谨。哪怕重复了他人已有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也是科研,这也是一种成绩体现。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眼界抬高,放远一些,不要固步自封,自以为创新的点很可能十几年前就有人已经做过了,这可以算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但更激励着人们前进。因为科学是属于人类文明的东西,并不是拿来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和成就高低的标尺。
十分感谢能有这样的经历,这必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科研个人年终总结 篇2
20xx年,我们小组获得了国家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铁磁体内考虑D-M相互作用形成的Skyrmion的构型及其在温差驱动下的动力学特征》,历时一年,项目基本完成,进入结项阶段。
回想起过去一年里参加科研的过程,寻找课题、撰写项目申请书、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确定项目方向、实施方案与寻找创新点;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和步骤;在夏老师和相关领导的帮助下,最后确定研究结果和项目评价。
不知不觉中,漫长又短暂的科研项目终于进入了后期的资料整理和分析成果的阶段。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着、收获着,也享受着这样的一个过程。
对于能够亲身参加这一次本科生科研项目,我感到很荣幸。这是我第一次参与科研项目,所以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整个项目的过程让我详尽了解到了从事一个科研项目的基本过程,我也从纸上谈兵走到了实践的道路上,不但培养了兴趣,也感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是大家共同奋斗付出的功劳,这与夏老师的悉心指导、学长学姐们的鼎力提携以及和队友们的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知道十分的有必要,虽然每次去夏老师办公室都会受到批评,但我还是十分的高兴,因为老师批评我们说明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努力奋斗,需要更上一层楼。这也说明了老师十分的重视我们。
作为一名受到十二年基础教育的学生,以往受到的教诲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对于科研可谓是一窍不通。科研与学习不一样,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或者说主动的学习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消化,而没有创造。一直以来我认为科研需要很高的起点,需要以十分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所以对于本科生在二年级进行的科研,自身是有所畏惧的,认为自己的水平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积累。但是身边的同学老师都鼓励我积极参与,劝诫我说,哪怕做不出什么特别突出的东西,但是这也是一个宝贵的经验,是大学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况且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小东西,虽然算不上十分创新的东西,但还是有一点我们自己的思想在里面。而且这虽然算不上十分创新的成果,但却是我们迈向创新殿堂的一小步。
朴世宇是一名十分靠谱与积极的同伴,在生活中也是我的一名好朋友,他的对待科研的热情与严谨让我佩服,没有多思考便接受邀请,成为科研小组的一员,事实证明,加入这一小组是我一生中难以忘记的美好之一。它具有十分出色的领导能力,会把事情按照时间来安排,虽然很多时候我都不是十分愿意遵守,但大多时候我还是听从了安排。良好的时间安排对我们项目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原本拟定的计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完成对问题进行比较透彻的了解,学习相关的数学软件以便后期利于模型的模拟;第二阶段查找有关文献,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解;第三阶段是就实际问题来建立模型,编写程序;第四阶段是继续修正模型,完成论文。但是在实际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的意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是进行文献阅读,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进行较好的建模。我们不乏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自认为想到了一个较好的点子,一个较新的思路可以让我们的研究更新颖,但是后来仔细查找文献后,发现已经研究人员提出过相关观点,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这对我们来说打击是比较大的。不过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有时候这巨人的肩膀高的无法想象,抬起头看见远处的山峰,自以为就能登顶,实际上还在巨人的腰间徘徊。一开始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其中不乏英文文献,这使得阅读变得困难,但是这点困难在科研中不值一提,一边看文献一边查单词,在多次讨论中,一点一点弄懂了GS算法的内涵与意义,以及程序如何实现,扩充了知识储备,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里我们还和国外的科研人员通过邮件来往,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可以锻炼我们的英语能力以及与外国科研人员沟通交流的能力。清华的韦丹教授也对我们通过邮件进行了指导,这是令我十分的鼓舞。
项目过程中,在个人素质提升方面,我也感受到了新的启发与收获。
首先是创新思维的整体提升,在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层面上进行陌生知识的发现,探讨到实现,不仅仅是学习难度的提升,更是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我们在处理温差驱动的时候,别人都是运用的随机LLG方法,而我们突破性的想到了用温度对磁矩求导得出磁场,虽然最终没有选择这么做,但这种创新想法十分令我鼓舞。
其次就是在整个学习中,团队的合作素养,交流与同进退的协作工作能力也不断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项目开始到结尾,每个人都时刻在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学习心得,工作的分担以及相互的交流让我们少走了弯路,多得了真理。尤其是我们想师兄师姐的咨询,这起到了十分大的作用。
再者,我从本科生科研项目一开始坚持到最后,并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该项目,学习到了一种坚持不懈,决不放弃的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小组两人一直坚持着,纵然有时候很苦,有时候很累,有时候很气馁甚至有时想过放弃,但是我们坚信自己可以完成,坚决不能辜负了老师和领导对我们的期望,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并没有半途而废。从这里也能看出我是一个十分能够坚持的人
最后,夏老师严谨、积极的科研态度给了我们极大的感动与收获。在此真诚感谢夏老师对我们本科生科研项目课题的指导,夏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他丰富的项目经验,还有他对项目敏锐的洞察力,他对我们反馈的每一条信息的分析使得我们的项目进行地更有效率。他十分的严厉,说话一针见血,非常有魄力。
科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我认为门槛不在于知识,年龄或者阅历等等,而在于态度是否认真,理想是否远大。如果一开始进行科研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一段科研经历的话,哪怕拥有再多的知识、阅历,都无法得到一个较好的成绩。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时候成绩并不取决于独创性,或者新颖程度,而在与治学的严谨。哪怕重复了他人已有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也是科研,这也是一种成绩体现。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眼界抬高,放远一些,不要固步自封,自以为创新的点很可能十几年前就有人已经做过了,这可以算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但更激励着人们前进。因为科学是属于人类文明的东西,并不是拿来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和成就高低的标尺。
十分感谢能有这样的经历,这必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二、活动有序科研个人年终总结 篇3
20xx年3到4月份,我和同学一起申报了大学生科研项目《 络环境下英语混合课堂学习策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云课堂为例》,初步审核通过后,在辅导员老师的鼓励及导师的指导下,我们申请了大学生科研B类项目并通过了答辩。这个论题是由我在平时学习的时候的感触得来的,发现身边同学在云平台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惑,老师在教学中也有抱怨,因此我们试图找到原因所在,并给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策略。想法是很简单的,但是实际的调研却是繁琐复杂;计划是可以快速制定的,但实际的操作却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我自己近乎理想性的想法,在导师一次次的纠正中沉淀下来。
我明白做学术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由于科研前期我们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学习科研方法,自以为是,不论是在问卷设计还是问卷分析都没有遵照科学的研究方法,导致做了很多无用功。遭遇中期检查的失利后,我们才开始意识到潜心做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然而,万事开头难。面对质疑和惨痛的失败,我们没有头绪,乱了方向。为了尽快找到科研方向,我们分别找了很多跨学科科研老师、自己的导师、还有做过科研的学长学姐,表达了自己的迷惑与不解,寻求建议和方法。这一次,我们重新开始,从研究问题的改正到问卷的重新设计再到调查报告的撰写,我们重新确立了方向。期间我们大量阅读相关研究,吸取前人经验,最终找到了适合此研究的方法。这次的重新开始,我们吸取了经验教训,频繁请教导师,并根据导师建议积极修改。看似简单的.一张问卷,其背后是我们反复修改,字字斟酌的成果。数据的收集是我们跑遍全年级寝室,耐心指导同学们认真填写的成果。这次的从新开始让我体验到了做科研的艰辛,但更让我体验到收获成果的喜悦, 我们二人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度过了很多个孤灯陪伴的夜晚。做科研就是要有恒心,有不放弃的勇气。
我明白做学术研究要有高标准的要求。只有对自己的要求高了,才会不断寻求进步成功。我们的团队只有两个人,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得身兼多职,基本上项目的每个进程我们都是平均分工合作的。还记得,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中期检查失败,一切重头再来。那时,我们白天去图书馆复习专业课,晚上回寝室看文献,设计问卷,修改问卷。由于进入复习期,我们只得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地发问卷。但是,再辛苦,再累,我们都没有想到过放弃。因为态度决定成败,坚持造就成果。科研立项之前在社会学院一位教授关于调查报告的讲座中就听他说,社会调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论文的攻关阶段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否则很难完成。我们实际在分析整理数据、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也遇到难题,加上学习工作的繁忙, 其实一个人在立志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你能不能成功,就看你的意志力是否能够打倒这些困难,就看你的心里是否有一把衡量自己的尺子,告诫自己你必须得坚持下去。
我明白做学术研究要有一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论文写作之初,由于担心自己在论文写作方面没有经验、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不高,我向导师张茂林老师以及班主任向宗平老师寻求了助力。
那时,两位老师就说:想写好论文,必须先得广泛阅读论文。由于我们的研究是关于教学调研,导师并不建议
我们阅读太过高深的杂志,而是推荐我们阅读《当代教育》、《教改论坛》、《21世纪英文教育》《英语学习教师版》等平实易读的杂志及其微信公众号。除此之外,也建议我们多去知上看最新的研究和调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知识面。有了导师的建议,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我们学会一点点阅读论文,做笔记、做总结,并有意识地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现在,我们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能力,能够自己判断论文的好坏,也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率的研读论文、提取有效信息了。
我体会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要加强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并学会运用新兴的工具。在科研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就能提高效率,克服许多困难;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奋斗的经历也是难能可贵的。我学会了用SPSS等实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并根据文章的要求用不同的图标呈现数据。
即将走上教师岗位,以后我也会积极参加一些调研和学术研究,我相信科研立项让我学会的许多东西都能为我提供助力。而我也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永不言弃,让自己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