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篇1
为进一步深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采取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根据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上级文件精神。
我院20xx年底年共派出28名、20xx年年初增加xx名、20xx年共派出xx名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口支援新湖卫生院、双风卫生院、璜泾医院、xx市城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城厢镇卫生院及120急救中心,涉及内科、外科、妇科、骨科、放射、麻醉等众多科室。
二、根据xx《关于明确医疗卫生人才对口支援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20xx年底,我院与xx市人民医院、xx市人民医院、xx市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市城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市娄东街道陆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x市镇新塘卫生院、xx市镇金浪卫生院、xx市镇直塘卫生院、xx市镇王秀卫生院签订了一对一的帮扶模式,参与医生xx人。我们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要和综合医疗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带教,做到援其所需、援其所用,注重加强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如诊断与鉴别诊断、药品的合理使用、病案的正确书写等)。一对一支援要求支、受双方必须满足总量为xx月xx次的`互动交流学习活动,无论是“上学”还是“下教”,总体原则是“有技可学”、“有诊可坐”。
三、我院继续派专家周末驻xx市xx人民医院上门诊。
派驻人员通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组织查房、专题讲座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成为技术骨干,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医务科每年做好对口交流工作计划和总结,认真制定年度对口交流安排,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密切与乡镇医院的联系,督促下乡人员认真完成下乡任务,结束时及时收集下乡鉴定表、考核记录和业务学习资料。建立对口交流档案管理。医院及时发放对口交流补贴。抓好对口交流管理工作,对于医务人员按时晋升起到积极作用。
1、派出人员的工资福利:
派出人员工资待遇不变,职称奖不变,取消医院季度奖,按下乡服务出勤天数发放补贴,按实际工作日补贴10元/天。(依据乡下医院考勤表计算天数,并应有当地医院院长签字)。
2、存在问题:
下乡医生组织当地医务人员业务培训不够。明年将加强此项工作,旨在强化诊疗规范,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业务技术水平。
总之,通过对口支援,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对口支援工作给我院带来的明显变化,受援的科室在规范管理、规范行为、规范操作、规范诊疗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门诊量、住院人次同比增长,患者及社会满意度不断上升。
我们决心,一定紧紧抓住对口支援难得的机遇,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促进对口支援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使我院的各项医疗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篇2
一、接受支援情况
自20xx年起,我院接受XX市中医院的对口支援,在此期间,我院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扩大了服务能力,改善了群众的就诊条件,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市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受到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我院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全院各项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XX市中医院每年选派3名思想作风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身体健康、能够指导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工作。派驻的医师实际工作能力强,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在对口支援我院期间所做的工作具体如下:
1、20xx年:派驻医师3人。
通过组织查房、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10余次)、医疗文书书写等各种临床带教形式,为我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他们成为我院的技术骨干,为我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缓解了我院人才技术短缺的严重问题。
2、20xx年:派驻医师3人。
在五官科思想汇报专题、针灸科医师的带领下,我院填补了两项科室空白,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我院临床科室健全了,诊疗项目增多了,医疗设备充分利用了,进一步缓解了本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20xx年:派驻医师3人。
派驻的骨伤科医师,完成教学查房50余次,门诊量达400余人次,参加手术20余台,成功处置了10余例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手术复位准确,手术时间短而效果好。他在平时的带教中强调病人的康复锻炼及随访工作,将目前最先进的骨科理念带给医护人员,为我院的骨创治疗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受到患者好评。
4、20xx年:派驻医师3人。
派驻的妇产科医师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诊治门诊急诊病人上百人,坚持每天查房。由于妇产科病人多,病情急难产多且工作琐碎等特点,她24小时应急诊随叫随到。成功处置了各种难产50多例,主刀实施高危剖宫产、子宫破裂修复、宫颈环扎术等手术30余例。抢救危重病人近20例,大小讲课20余次,已经带教两名医生可独立开展剖宫产等一般手术。
5、20xx年:派驻医师3人。
他们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狠抓医疗、护理质量,提出改进意见。参加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工作,积极开展临床教学和技术培训,通过带教查房、示范手术等各种形式,提高我院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填补了我院医疗技术方面的多项空白。
在我院工作期间各位派驻医师认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努力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专家的影响下,我院全体医护人员工作认真,服务热情周到,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二、对口支援帮扶情况
在县卫生局的部署下,自20xx年起,我院每年对口支援两至三个乡镇卫生院,分别向每个卫生院派出三名医师进行帮扶工作。20xx年至今,我院共下派57名医师进行对口支援,派驻的每位医师都尽职尽责,耐心地指导下级卫生院的工作,采取了“传、帮、带”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地医护人员。对口支援期间我院所做的工作具体如下:
1、20xx年:派驻3个卫生院共9名医师。
根据乡镇目前自身情况,派驻医师首先要求乡镇卫生院领导制订、修改院、科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制度,科内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传染病上报制度、输血管理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及医院管理年十三项核心管理制度,制度上墙、人手一册、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并根据我院的技术专长和各卫生院的实际情况,把帮扶重点放在中医内科的普及和农村适宜中医技术的推广两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各卫生院的中医诊疗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年中药饮片收入、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收入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20xx年:派驻3个卫生院共9名医师。
派驻医师根据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需求,各自做好临床诊断,专门对季节性疾病诊疗加强业务指导及学习,提高乡镇卫生院诊疗正确率和治疗准确性。对疑难病例进行专题学习,先后组织集体学习低血糖、有机磷农药中毒、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各种疝的'最新疗法、外科急重病症、心肺复苏抢救的诊治等。开展学习讲座20余次,带教查房50余次,妇产科手术示教10余次,从而大大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技术水平。
3、20xx年:派驻2个卫生院共6名医师。
我院根据现行实际情况,为各卫生院送去外科常用医疗器械及物品,使卫生院能完成外科的止血、清创、缝合、包扎、骨折固定等外科基础处理;同时安排外科专家对其业务培训,使卫生院在职人员能对外科急腹症做出临床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
4、20xx年:派驻2个卫生院共6名医师。
指导各卫生院在诊疗过程中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在保证患者救治需要的前提下,临床用药应从一线药物开始选用。同时为各卫生院送去价值10000元的常用及急救药品,使卫生院的基础工作顺利开展。
5、20xx年:派驻3个卫生院共9名医师。
我院派驻医师和当地医务人员积极开展巡回医疗和流动医疗工作,积极参加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工作,指导培训基层医生,扩大对口支援工作的受益面。
6、20xx年:派驻3个卫生院共9名医师。
我院组织妇产科、内儿科、预防保健科、护理等技术骨干对受援卫生院进行技术帮扶,促进基层妇幼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和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改善受援乡镇妇幼保健专业综合防治水平。
7、20xx年:派驻3个卫生院共9名医师。
我院每年帮助受援卫生院选拔医务人员到本院接受培训,强化理论基础,掌握适宜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根据我院专科设置情况及受援卫生院要求,每年接收受援卫生院进修人员1—2人,进修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
这些年的对口支援工作,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完成了相关工作任务,但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有些方面的工作开展的还不够踏实,我们将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继续认真做好今后的对口支援工作。我们将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努力开展好此项工作,使医师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确实惠及广大农民,提高基层卫生院的服务水平。
XX县中医医院
二〇xx年十月十四日
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篇3
为加强基层卫生院建设,改善受援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根据《宜良县卫生局关于建立局直属单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制度的通知》(宜卫通﹝20xx)50号)文件要求,结合调研结果和我院实际,20xx年我院在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为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较大的促进,现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总结如果下。
一、工作目标
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解决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中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以加速乡镇卫生院人才培训为重点,努力提高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使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支援的单位
根据宜良县卫生局安排,我院对口支援竹山乡中心卫生院、草甸乡中心卫生院。
三、对口支援主要做法
(一)医疗技术援助:我院将所支援的2个卫生院设为“宜良县红十字会医院协作医院”,选派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B超室、放射科、护理,化验室的医院骨干医生定期或不定期到受援卫生院帮助指导工作,解决业务中遇到的困难。
(二)对专业技术人才帮带培训:我院为所支援的卫生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医生实行了业务技术的帮带,并且在我院帮助培训了一名心电图医生。
(三)基本医疗服务指导:我中心采取传、帮、带等方式,协助所支援的卫生院建立急救响应体系,以解决目前乡镇卫生院医疗急救水平不高的问题,提高孕产妇救治的及时性;同时,建立并强化以当地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内科、妇科门诊。
(四)开展双向转诊制度建设:通过协作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进医院”的目标,以协助单位建立转诊关系,需要修养的病人转回协作单位,协作单位无条件治疗的转我院治疗。
中医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篇4
根据省厅文件要求,进一步落实省卫生厅城市医疗机构支农卫生工作“双千工程”项目,我院对口支援了XX卫生院,现将我院20XX年至20XX年的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
自接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文件通知,包括“双千工程”、“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等项目,我院积极组织,认真实施,由分管院长牵头开展我院对口支援工作,医务科负责具体实施日常的对口支援相关事宜。
对照有关要求,我院前往各受援卫生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并和当地医院领导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完成了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对口支援开了个好头。
二、合理实施
我院针对对口支援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管理规定,主要有:
1.自20XX年4月至20XX年4月,每年选派3名医师到XX卫生院进行卫生支农暨技术挂职;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选派4名医师到XX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每人为期一年。派往XX支农人员组织关系转到派往地卫生院,接受派往单位领导。
2.选派人员的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的卫生事业,遵纪守法,有良好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能力,医德高尚,无不良行医行为;主治及主治以上职称,身体健康,年龄在45岁以下。
3.卫生支农列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不服从医院安排、拒绝接受支农任务的,不得晋升职称,是聘用制的立即解聘,且今后不得在本院聘用。
4.对下乡挂职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①支农任务完成回院后,休假一个月;
②每月补助(奖励)600元,每两个月可报销一次往返车船费;
③医院的各项待遇不变。
5.在派驻结束后,由受援医院和我院共同对支援人员进行工作鉴定,对支援任务完成情况、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三、成绩显著
1.20XX年4月至今,我院对口支援派驻人员信息如下:
2. 我院选派的内科、外科等不同专业的主治以上医师在当地卫生院开展了一系列医疗卫生服务,进行了多场知识讲座,开展了XX等多种外科手术,解决了心梗、脑干梗塞、肝硬化、肝癌等急、危、重、疑难问题,各对口支援医疗队都按照要求圆满的完成了对口支援任务,并在4个方面工作成效显著:
(1)强化环境治理,改善卫生形象;
(2)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3)很抓基础知识,提高医护质量开展;
(4)新技术、新业务、临床教学工作。
通过对口支援,各受援医院在制度管理、院感控制、诊疗规范的执行、医疗文书书写的质量、诊疗处理的病种、医院诊疗的经济收入等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同时,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普遍认可和表扬。
3.我院在选派医师支援卫生院的同时,也多次组织我院专家前往受援医院开展义诊及讲座。
4.截至目前,我院对口支援的有关医疗骨干,共完成专业技术讲座20余次,手术180余台次,教学查房90余次,诊治患者约2600人次,进行危重病历讨论50余次。
四、存在不足
从总体来看,对口支援医疗队按照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基本完成了对口支援任务。对口支援医疗队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开展工作,提高了当地卫生院的整体水平,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和规范,满足了当地的部分卫生需要,解决了部分疑难危重病历的诊治,也加快了双方医院间的了解和合作。我院将在今后的对口支援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开展好对口支援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检查中也发现存在的问题:我院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卫生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尤其是中级及以上人员有限,皖北支医每年抽调4名中级卫生技术人员下乡支援,使得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变的更加紧张;由于距离较近有部分支援医师未按照要求,完全在受援医院居住;带教、讲座等记录不规范和完整;病历书写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临床用药也欠合理;同时在知情和告知义务的执行中存在不足;由于医院软硬件条件所限,医疗安全亦存在隐患,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