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大全 > 正文

农业防寒防冻工作总结

2025/01/01总结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农业防寒防冻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防寒防冻工作总结 篇1

为统筹做好岁末年初交通运输安全、发展和稳定工作,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开展交通运输“冬安行动”工作的通知》(交函〔20xx)518号)精神,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春运服务工作

依法维护春运期间的运输秩序,组织执法人员上路巡查,打击非法营运,严格落实“三把关一监督”制度,出动交通运政执法人员60人,运政执法车20台余台次,检查车辆50余台次。加强驻站力量把好源头关,共派出驻站执法人员30余人次,督促各企业对参营车辆进行安全检测,对检测不合格车辆强制停班。督促企业严格参营驾驶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做到文明驾驶、严禁超速超载。加强包车和加班车的审批和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同时组织力量对客货运输公司GPS监控平台进行检查,要求公司在“春运”期间加强GPS监控管理制度,杜绝车辆超速、超员情况的发生。

二、路网保通保畅工作

对G108段大修工程进行检查,完善安全警示标志;农村公路汉桥等隐患桥梁也安装了限制通行设施,限制车辆通行,并安装设置醒目安全标志标牌。

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推动交通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深入我所组织力量加强对管辖路段的检查次数,重点巡查危险路段和桥梁,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消除,不留死角,迅速组织抢险队,采取有效措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清理,并制作安全警示标志,修补毁坏的路面、清理疏通公路边沟和排水等设施。

一是组织职工先后完成了G108线段、县道中路、等主干线公路边沟的清淤工作,清理疏通公路边沟40余公里,确保公路排水畅通;

二是加大道路巡查力度,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及公路病害,先后完成国道G108线段路面坑凼修补20余处,维修保养病害路面150余平方米、维修联网公路破损路面950余平方米;维修各类道路交通标志牌6套,维修、更换波形护栏32米,新增各类道路标志标牌10余套,清除路面各类堆积物、抛洒物60余处,疏通涵洞20余座,清理边沟120余米,修剪遮挡标志标牌及行车视线的各类高杂草树枝260余株。保证了道路的安全通行。

三、安全应急工作

1、加强了以领导带班全体工作人员值班的值班制度,无论节假日坚持24小时值守,处置值班工作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确保春节安全。

2、加强与气象和水利部门合作,及时为各单位提供天气预报情况和极端天气预警,合理并安全安排,确保春节期间旅客运输安全。

3、信息报送制度。春节期间做到“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全系统通过信息的报送、反馈、沟通,及时地将工作的要求、措施,落实到各单位,以确保春节安全。

农业防寒防冻工作总结 篇2

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工程,也是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长远之计。为了强化学生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的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我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大了安全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安全观念,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郑岗村的新农村建设给学校的`交通安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学校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依据实际情况,把交通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特色工作,切实加强对学生交通法规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现将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落实交通安全工作常态化开展,学校成立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安排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各班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切实落实到人,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

二、加强宣传,增强意识,落实措施。

学校组织开展多种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1、组织学生开展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防护能力。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外出看交通状况,感受交通存在的潜在危险,身临其境,让学生感受“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有关交通安全法规常识,让学生自觉学会维护学校秩序,疏导交通,宣传交通法规。

2、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专题班级活动。各班级利用综合实践课、地方课、主题班会等形式,使学校全体师生受教育率达到100%。实现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进学校,交通安全知识进学生的目的。

3、学校利用多种载体,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工作宣传活动。学校利用交通安全教育读本、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画等形式,将交通道路法律法规、交通标志牌等知识宣传到位。

4、加强对学校师生车辆的管理,教育学生严格做到“安全行车、规范停车”,通过教育、检查等形式制约师生遵守交通法规以及校纪校规。学校还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日常交通的安全提醒,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使交通安全教育辐射到社会。

通过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使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使学校交通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使遵守交通安全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

农业防寒防冻工作总结 篇3

为应对11月29日起出现的寒潮天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强化各项防寒抗冻措施,确保冬季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应。

强化监测预警。各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持续开展农业冰冻灾害监测,密切联系气象、应急等部门,精准掌握近期气象信息,充分利用微信、农业信息网等渠道,及时将气象服务信息等预告预警信息传达至生产一线,确保灾害发生区特别是重灾区生产经营主体及时掌握相关气象信息,为落实防御措施争取时间。

落实防寒防冻技术措施。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机关有关处室、厅属有关单位将指导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做好蔬菜、油菜、马铃薯、水果等越冬农作物、家畜禽和水产养殖的防寒防冻工作。

加强农业防寒防冻减灾技术指导。自治区将派出专家指导组和应急小分队,到各地加强防寒抗冻技术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也要组织有关专家及技术人员,分作物、分区域制定完善防寒抗冻技术方案,提前做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膜、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调剂调运;根据受灾情况,适时派出工作督导组和专家指导组,安排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民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生长发育阶段及特点,落实防寒防冻减灾措施,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

做好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强化灾情调度,密切关注灾害发生情况,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调度、核查,准确掌握受灾情况。加强与气象、应急、财政等部门会商研判,科学评估灾害影响,提出意见建议。在出现灾情时要迅速反应,及时通过农情信息系统等有关信息平台上报灾情,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抓好产销对接。各地要组织力量深入分析寒潮天气对农产品供求的影响,密切关注灾后市场动态和产地农产品购销情况,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灾后成熟农产品采收工作,努力稳定春节期间农产品市场供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畅通“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快速有序流通,保障灾后恢复生产的农资供应,确保受灾地区不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确保鲜活农产品不断档、不脱销,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平稳。

农业防寒防冻工作总结 篇4

寒潮已至,全市迎来大范围的寒潮天气,为减少不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市农业农村局提前研判,加强技术指导,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克服不利气候的影响,切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一是全面部署。及时研究制定下发《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持续做好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按照《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成立12组防御寒潮工作组,全面抓好寒潮防御工作。全市各地共发放防寒防冻告知书、宣传单等纸质材料9800余份,群发短信、微信12000余条。

二是稳产保供。加强形势研判,全力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截至12月底,全市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41.9万亩,产量94.5万吨;果树采收产量约92万吨;蔬菜播种栽培面积119万亩,产量198万吨;生猪存栏120万头,出栏205.7万头;水产品产量11.94万吨。储备救灾备荒种子127.1万公斤、化肥12500吨、农药2020吨、农膜630吨,目前我市农产品生产稳定,能够满足防御寒潮及灾后恢复生产需要。

三是坚守岗位。认真做好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发布预警信息480条次。广泛动员党员志愿者、农技人员深入到基层种养殖基地、家庭农场、企业,指导各经营主体采取防寒防冻措施,目前已组织农技人员1400人次深入一线指导,实现乡镇全覆盖,指导农业企业230家,走访慰问困难群众442人、种养殖大户2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