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室的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临床药学室的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临床药学室的工作总结 篇1
经过两年的理论学习,我便按照实习轮转表的安排,以更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一轮的工作,我们严格遵守医院的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自觉以医学生规范严格要求约束自己,不畏酷暑,认真工作,做到了无差错事故,并在上下班之余主动为就诊的患者义务解答关于科室位置就诊步骤等方面的问答;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同带教老师共同商量处方方面的问题,进行处方分析,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方法,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真正意义。
实习期间不断加强自身医德修养,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始终坚持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第一的作风。能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控制把关,严防假、冒、伪、劣药品进入临床。同时,做好了毒、麻、剧等特殊药品的管理,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实习期间明确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认真做好缺药登记、效期登记,认真对待处方的审核、划价、调配、发放工作。严格遵守处方调配制度,按照“三查七对”处方审查制度,严格操作,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配伍禁忌、剂量、规格等方面的差错,能及时与医生联系,准确调配,认真复核,发放药品准确,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同时,能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医疗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以及特殊管理的有关发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药品的.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对发放到病人手中的药品,能主动向病人讲解有关用药的常识与注意事项,尤其对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作耐心解答,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加强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和掌握药学界的学术新动向,熟练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利用药学专业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不仅如此,我们更是认真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在平常实验课中学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积极同带教老师相配合,尽量完善日常实习工作,给各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通过实习笔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心得,得到众多老师的交口称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刻苦学习,创新开展工作,力争把专业技术水平再提高,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临床药学室的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临床药学室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临床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成绩、不足与明年工作计划向院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制定了工作制度及年度工作目标
年初制定了XX市中心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20xx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实行月工作小结,使之做到工作制度化、运行程序化、职责明确化。
二、坚持下临床科室制度化
坚持下临床科室服务制度化,为医生、护士及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实行每日临床科室查房制,每周院内科室大查房,每月处方点评用药分析,每季临床药讯编辑出版,做到各项工作形成程序化、条理化、制度化。
三、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年初调整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xx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目标管理细则。每季度以药讯形式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予以及时通报。全年临床药学室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200多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0余例,新的不良反应5例。使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仅在数量上比往年大幅提高,而且在上报质量上有所提升,获省市药监局领导好评。同时制定了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应急处理预案,对发生于我院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时提出警戒,做出分析。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通告各临床科室,药品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
四、做好院内大查房记录
20xx年通过下临床科室,对重点科室、危重、疑难病人不合理用药在院内进行点评,分析指出用药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个别争议问题单独与科主任、临床医师私下交流、沟通,达到大家意见统一,求得相互理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全年来共书写了呼吸内一科、呼吸内二科、心内科、普外一科、普外二科、普外三科、儿一科、儿二科、儿三科、儿外科、ICU、感染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科、手足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等科室查房记录及药历,并对存在问题以药讯形式公告至全院。
五、加强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处罚力度
临床药学室每月抽查住院病历100份及门诊处方300张,对我院医嘱、处方进行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每月点评一次,均以幻灯形式与医务科、感染办及有关临床科室专家共同点评。同时制定了《XX市中心人民医院处方点评制度》、《XX市中心人民医院关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定》,对处方书写不规范、配伍禁忌用药、超剂量用药、无适应证用药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在院周会上予以通报。其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卫生部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开展了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的工作,首先我们编辑了《抗菌药物管理文件汇编》、《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XX市中心人民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制定了抗菌药物整治相关文件,对全院护士、临床医师及药师进行了3次培训,并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考试,并对抗菌药物进行了专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公示。在微机中心的协助下每月对全院用量前十名的抗菌药物及非抗菌药物注射剂及口服剂分别按数量和金额排名,每月对抗生素使用率、使用强度、药占比、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例、抗菌药物占药费比例在院周会公示。
七、上报数据方面
定期、按时向山东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上报我院调查及统计数据。年终上报医院年度药品消耗情况调查表,每季度上报手术、非手术病人、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及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八、努力打造和营造学术氛围
临床药学室一直注重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虚心向老专家老教授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打造和营造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科室。本年度共发表论文2篇,编写医院处方集及药品目录,每季度定期出版XX市中心人民医院药讯。
九、存在问题与新一年的计划
尽管临床药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项目未能开展运行起来,与全省、全国先进水平比较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临床药学工作模式仍处于探索、摸索阶段,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临床药师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2)临床药师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和能力,对临床合理用药参与程度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临床药学人才奇缺,医院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加大对在职临床药学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4)希望领导能尽快考虑建立临床药学资料室及临床药学实验室,以便开展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监测,为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使临床治疗更准确及时,减少药物资源浪费,减轻病人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是我的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及同仁予以批评指正。
临床药学室的工作总结 篇3
20xx年上半年,在药剂科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配合、支持下,临床药学工作得到了逐渐开展,对于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配合质控科、医务部参与制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以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1.制定了临床药学每月工作计划及工作流程,组织了5次专项培训,完善、规范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等环节。
2.加强了临床用药信息的收集、整理、反馈及上报工作,上半年共编辑《药与临床》二期,发放200余份,从药讯快递、药与临床、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物警戒、用药监测、处方点评等方面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信息支持。
3.继续加强处方点评工作,上半年共点评处方(包括门诊、急诊处方,基本药物处方,门诊、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血液制品病历,激素类药品病历以及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应用医嘱点评)1648张,所有点评信息均通过内网或《药与临床》等方式向临床进行反馈,督促临床自查整改,通过开展处方病历点评工作,不断提升了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水平,门诊处方合理率从60%左右提升到80%左右。
4.配合医务部、感染办、质控科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管。配合质控科、医务部参与制订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从4月份开始对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抽查点评,每周五将抗菌药物病历抽查情况报送至质控科。每月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并及时上报质控科。依照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通过配合医务部、质控科进行协同监管,使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70%左右降到55%左右,使用强度也从73DDDs左右降至55DDDs左右。
5.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上报工作,通过邀请药监局专家来我院指导、培训以及药剂科内部组织的培训,实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上半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01例,上报质量明显提高。
20xx年上半年临床药学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
1.由于人员的限制,处方点评工作不够深入、不够普遍,缺乏针对性和知识性,特别是抗菌药物医嘱点评缺乏专业知识支撑,其它各类专项处方点评也存在技术、知识贫乏等难题。
2.对临床科室药品使用情况管理、督导不够细致,对不合格处方不能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3.临床药学其它一些工作开展不到位、不规范,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依照临床药学每月工作计划及工作流程,继续完善、做好日常工作。
2.脚踏实地,开始为迎接三级医院评审工作做准备,结合二甲复审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从制度制定、执行、检查、督导、改进等环节进行全面梳理,为三级医院评审做好基础性工作。
3.加强《药与临床》的编辑工作,做到更及时、更规范、更贴合实际、更有指导意义、更有针对性。
4.强化处方点评,扩大处方点评的数量和范围,尤其是加强抗菌药物、血液制品、激素类药物和住院患者医嘱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处方合理率。
5.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工作,提高不良反应上报的数量和质量。
6.制定初步计划,开展抗菌药物网络上报工作。
临床药学室的工作总结 篇4
20xx年临床药学室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临床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成绩、不足与明年工作计划向院领导做如下汇报。
一、制定了工作制度及年度工作目标
年初制定了XX市中心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20xx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实行月工作小结,使之做到工作制度化、运行程序化、职责明确化。
二、坚持下临床科室制度化
坚持下临床科室服务制度化,为医生、护士及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实行每日临床科室查房制,每周院内科室大查房,每月处方点评用药分析,每季临床药讯编辑出版,做到各项工作形成程序化、条理化、制度化。
三、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年初调整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xx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目标管理细则。每季度以药讯形式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予以及时通报。全年临床药学室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200多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0余例,新的不良反应5例。使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不仅在数量上比往年大幅提高,而且在上报质量上有所提升,获省市药监局领导好评。同时制定了医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应急处理预案,对发生于我院的严重不良反应及时提出警戒,做出分析。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通告各临床科室,药品使用时加强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
四、做好院内大查房记录
20xx年通过下临床科室,对重点科室、危重、疑难病人不合理用药在院内进行点评,分析指出用药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个别争议问题单独与科主任、临床医师私下交流、沟通,达到大家意见统一,求得相互理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全年来共书写了呼吸内一科、呼吸内二科、心内科、普外一科、普外二科、普外三科、儿一科、儿二科、儿三科、儿外科、ICU、感染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科、手足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等科室查房记录及药历,并对存在问题以药讯形式公告至全院。
五、加强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处罚力度
临床药学室每月抽查住院病历100份及门诊处方300张,对我院医嘱、处方进行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每月点评一次,均以幻灯形式与医务科、感染办及有关临床科室专家共同点评。同时制定了《XX市中心人民医院处方点评制度》、《XX市中心人民医院关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规定》,对处方书写不规范、配伍禁忌用药、超剂量用药、无适应证用药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在院周会上予以通报。其旨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卫生部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开展了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的工作,首先我们编辑了《抗菌药物管理文件汇编》、《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XX市中心人民医院基本用药目录》,制定了抗菌药物整治相关文件,对全院护士、临床医师及药师进行了3次培训,并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考试,并对抗菌药物进行了专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公示。在微机中心的协助下每月对全院用量前十名的抗菌药物及非抗菌药物注射剂及口服剂分别按数量和金额排名,每月对抗生素使用率、使用强度、药占比、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例、抗菌药物占药费比例在院周会公示。
七、上报数据方面
定期、按时向山东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上报我院调查及统计数据。年终上报医院年度药品消耗情况调查表,每季度上报手术、非手术病人、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外疝手术及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八、努力打造和营造学术氛围
临床药学室一直注重加强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虚心向老专家老教授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打造和营造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科室。本年度共发表论文2篇,编写医院处方集及药品目录,每季度定期出版XX市中心人民医院药讯。
九、存在问题与新一年的计划
尽管临床药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项目未能开展运行起来,与全省、全国先进水平比较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临床药学工作模式仍处于探索、摸索阶段,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临床药师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2)临床药师知识水平有限,缺乏临床实践工作经验和能力,对临床合理用药参与程度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临床药学人才奇缺,医院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加大对在职临床药学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4)希望领导能尽快考虑建立临床药学资料室及临床药学实验室,以便开展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监测,为临床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使临床治疗更准确及时,减少药物资源浪费,减轻病人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是我的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及同仁予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