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连队工作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牧场连队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牧场连队工作总结 篇1
县牧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优势,以着力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抗灾自救。20xx年,该场遭受60年一遇的特大雪灾,库尔吐牧民定居点受到了两次溶雪性洪水的侵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00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该场各级党组织快速反应、紧急动员党员干部职工科学施救,发扬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关键时刻豁出去,危难时刻冲在前,组织带领各族群众与自然灾害奋勇搏斗,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了全场无一人因洪灾死亡。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场党委、管委克服牧民经济条件差、工价高,建材价高等困难,采取了积极宣传国家灾后重建政策,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指派专人负责联系施工队伍、联系建房材料、为每户重建户补助1000元等措施,确保施工进度。
截至目前,牧场13户灾后重建户已全部竣工,在验收合格后,灾民已陆续搬至新房。5月中旬,邀请县城建局质监站技术人员对库尔吐牧民定居点灾后100户房屋、暖圈进行了质量鉴定,经鉴定,库尔吐牧民定居点4户房屋屋顶损毁严重,需进行维修,100座暖圈需重建。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库尔吐牧民定居点94栋灾后重建棚圈全部竣工;库尔吐牧民定居点3。5公里乡村道路已全部建设完工;自筹资金,粉刷库尔吐牧民定居点房屋、围墙6726平米;为4户房屋屋顶损毁严重的牧民每户补助0。25万元,已维修完毕。场党委、管委还邀请专业人员对库尔吐牧民定居点绿化带进行规划,新建了长3。5公里的绿化带。
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富有成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牧场以深入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契机,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更好的落实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场党委把工作重心下移到牧区,发挥全程代办职能,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场党委“移动办公”制度,围绕牧民群众最关心、基层最突出、牧业队自身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由场党委成员轮流带领相关职能科室下牧区入户现场办公,做到牧民反映的事有人听,有人问,有人落实,让牧民满意,受到牧民欢迎。自开展党委“移动办公”以来,现场工作组已为牧民代办手续、证照等业务30余件,为群众解决上学、就医等具体问题80件,牧民群众普遍反映,场党委实行“移动办公”后,牧民群众说事有地方,讲话有领导听,问题有领导牵头办,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切实配强基层骨干,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农牧民。为进一步强化该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巩固该场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该场20xx年大力开展软弱涣散村和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场党委组成调查组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党支部成员开展“双述双评”了解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党支部成员进行民主评议等形式,切实找准、帮助解决该村实际存在的村“两委”班子软、散,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党的基本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党员队伍素质较低,活力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问题进行整改。针对两个牧业队领导班子软弱涣散的问题,场党委通过民主推荐、选派科级干部兼任党支部书记等举措,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明显提高。村干部和党员工作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加强。
加大社会事业建设力度,使牧民群众得实惠。20xx年,该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认真组织实施计划免疫,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全面推行了农牧民新型合作医疗。切实解决了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减轻了牧民负担;在退休职工管理上,按照“协议参保”的原则,鼓励和引导退休人员参保,解决了退休人员的后顾之忧;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并监督好低保资金的发放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巩固了计划生育成果,推进了计划生育的广泛开展;为解决定居点牧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经报教育局批准在我场库尔吐定居点办起了牧民新村小学。开设了“双语”幼儿园。多方筹资资金,逐步完善教学点软硬件建设,确保定居儿童就地、就近上学。场、队以科技之冬、文化三下乡及其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农牧民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加大富裕劳动力的转移,鼓励他们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增收,仅定居点就输出富裕劳动力192人,平均增收元以上,实现劳动力转移增加了人均收入的目的。
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20xx年,场党委积极寻找自身发展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20xx年初,该场被地区纳入巴什拜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以公司加农户、农户加科技单位的形式,确定以生产巴什拜种羊和也牧勒白羊种羊为主,大力提高牧场畜牧业科技含量,提高畜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加快“巴什拜羊”品牌认证,依托品牌优势,确保单产增收,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牧民品种改良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牧场连队工作总结 篇2
今年3月,在兵团组织部的统一组织下,我来到了和田农十四师一牧场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派遣我们赴基层锻炼,增加和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是增强机关年轻公务员本领、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组织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在此期间,我安心在团场锻炼,严格遵守请销假等各项锻炼制度。同时,一牧场领导也高度重视,对我们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工作上严格要求,并指派专人负责我们的生活工作。现将这5个月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牧场基本面貌一牧场位于和田策勒县境内,距离和田市210公里,是十四师最边远的一个团场,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沿,海拔在2200米—4200米之间,周围遍布着连绵起伏的山丘,向南大约30公里,就到昆仑山了,晴朗的天里,昆仑山被清晰的雪线一分为
二,山体的上半部常年积雪,而沿昆仑山脚却分布着广阔的茂盛的天然草场。从一牧场场部向南出发,徒步两个小时,翻越几座小丘陵,登上较高的那座向北翘望,景象一览无余,会发现从昆仑山众多的沟壑中流下的融雪水,最终汇聚成两条河流,沿着河流形成三片绿洲,绿洲地带树木郁郁葱葱,马路、房屋掩映其间。西边的那条河,名字叫努尔河,河床宽阔,河西岸的那片绿洲是努尔乡的地盘。当然沿河北下50公里内,还依次分布着乌鲁克萨依、恰哈尔两个乡镇。而一牧场就位于努尔河的东岸,与奴尔乡的一部分混杂在一起,行政区划面积845平方公里,绝大部分都是位于昆仑山里面的天然草场,约占总面积的94%,耕地面积仅有590亩,人口只有2300多人,由维、汉、回三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占83%,牧区游牧民占58%。另外,东边的那条河叫博斯坦河,因为在它形成的绿洲上,坐落着一个叫博斯坦的乡镇。
三、思想基本情况能到一牧场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年时间不算长,如何好好利用这一年的锻炼时间,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首先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切实转变工作角色,全身心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同时调整自己的思想,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需要。其次,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请教,广泛汲取各种“营养”,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同时,我用乐观心态看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把困难当成对自己意志的磨练,没有困难和一帆风顺的人生太单薄,只有丰富自己的阅历,内心才会充实。古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在现代社会并不过时,我利用和牧场领导下连队及周末闲暇机会,去过羊群出没的高山牧场、寒气逼人的高山溪流,去过挂满碧绿核桃的果树园、一望无际的大条田,也去过圈养高大种羊的受精场、牧业连队的剪毛场,即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地貌,增长了见识,又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气势磅礴,避免内心被狭隘的思想所局限。
四、学习工作情况5个月以来,我始终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和责任来追求,把这次难得的为期一年的锻炼作为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机遇,作为深入兵团基层了解职工群众诉求,了解兵团团场运作机制的大好机会,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各族基层群众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通过和农牧民职工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利益诉求,遇到不明白或不了解的新情况、新问题,尽量记下来,向牧场同时请教和求证。
牧场连队工作总结 篇3
今年3月,在兵团组织部的统一组织下,我来到了和田农十四师一牧场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派遣我们赴基层锻炼,增加和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是增强机关年轻公务员本领、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组织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在此期间,我安心在团场锻炼,严格遵守请销假等各项锻炼制度。同时,一牧场领导也高度重视,对我们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工作上严格要求,并指派专人负责我们的生活工作。现将这5个月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牧场基本面貌
一牧场位于和田策勒县境内,距离和田市210公里,是十四师最边远的一个团场,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沿,海拔在2200米—4200米之间,周围遍布着连绵起伏的山丘,向南大约30公里,就到昆仑山了,晴朗的天里,昆仑山被清晰的雪线一分为二,山体的上半部常年积雪,而沿昆仑山脚却分布着广阔的茂盛的天然草场。
从一牧场场部向南出发,徒步两个小时,翻越几座小丘陵,登上较高的那座向北翘望,景象一览无余,会发现从昆仑山众多的沟壑中流下的融雪水,最终汇聚成两条河流,沿着河流形成三片绿洲,绿洲地带树木郁郁葱葱,马路、房屋掩映其间。
西边的那条河,名字叫努尔河,河床宽阔,河西岸的那片绿洲是努尔乡的地盘。当然沿河北下50公里内,还依次分布着乌鲁克萨依、恰哈尔两个乡镇。而一牧场就位于努尔河的东岸,与奴尔乡的一部分混杂在一起,行政区划面积845平方公里,绝大部分都是位于昆仑山里面的天然草场,约占总面积的94%,耕地面积仅有590亩,人口只有2300多人,由维、汉、回三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占83%,牧区游牧民占58%。
另外,东边的那条河叫博斯坦河,因为在它形成的绿洲上,坐落着一个叫博斯坦的乡镇。
二、思想基本情况
能到一牧场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年时间不算长,如何好好利用这一年的锻炼时间,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首先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切实转变工作角色,全身心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同时调整自己的思想,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需要。其次,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请教,广泛汲取各种“营养”,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各项业务知识。
同时,我用乐观心态看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把困难当成对自己意志的磨练,没有困难和一帆风顺的人生太单薄,只有丰富自己的阅历,内心才会充实。古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在现代社会并不过时,我利用和牧场领导下连队及周末闲暇机会,去过羊群出没的高山牧场、寒气逼人的高山溪流,去过挂满碧绿核桃的果树园、一望无际的大条田,也去过圈养高大种羊的受精场、牧业连队的剪毛场,即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地貌,增长了见识,又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气势磅礴,避免内心被狭隘的思想所局限。
三、学习工作情况
5个月以来,我始终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和责任来追求,把这次难得的为期一年的锻炼作为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机遇,作为深入兵团基层了解职工群众诉求,了解兵团团场运作机制的大好机会,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各族基层群众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通过和农牧民职工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利益诉求,遇到不明白或不了解的新情况、新问题,尽量记下来,向牧场同时请教和求证。
三月底到四月初,为促进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我随同财务科同事到7连农业对驻村入户。因为初来乍到,我并不很明白团场机关人员到连队具体干些什么事情,对兵团连队的认识也很模糊。经过几天的工作,我知道,团场工作不只是办公室工作,在农忙时,机关工作人员要驻村入户,摸清土地耕种情况,督促连队做好渠道清理、土地平整等各项工作,挂钩牧业队的科室工作人员还要到山上帮助牧民接生羊羔。另外,连队的土地归团场国有,团场每年决策种植什么作物以及种植多少亩,连队根据团场的计划种植,职工不像农民那样想在自己的地里种什么就种什么。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南疆三地州的支持开发力度,在团场发改科工作,业务量虽然没有在兵团发改委那么大,但相比团场其他科室,发改科就相对较忙。XX年,一牧场计划开工建设大大小小约20个项目,涉及牧区道路、廉租住房、游牧民定居工程、温室大棚建设、渠道维护、土地平整、小学教学楼、北京对口支援农业综合开发等,为申报项目,要及时去师相关部门办理环评、规划、土地、选址、能评等各项手续。一牧场发改委科只有科长和我两个人,在6月份集中项目申报集中期,我们相互配合,根据师发改委、国土局等相关部门要求,先后按时完成了学校教学楼、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6连—7连4500亩土地整治、一牧场巴什吐格镇基础设施建设、一牧场社区服务站、一牧场学校教师周转房、一牧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建设等项目可研报告、建议书、实施方案,以及土地、环评、规划等前期手续。
另外,还参加了牧场的夜晚巡逻值班和民兵训练等活动。
四、体会及打算
近半年来,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团场才是兵团的重心和基础,深刻体会到基层团场工作不只是办公室工作。只有对团场的工作性质和职能认识清楚,才能深刻把握兵团的历史使命和共荣职责,也才能明白兵团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动力。只有把团场建设好、发展好,团场连队职工群众安居乐意,兵团的根基才能牢固,兵团的整体才具有实力和发展活力,兵团才能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只有理顺团场发展模式,才能开创兵团工作新局面,在生产方面,团场要充分利用市场、参与市场,充分调动自身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发展的活力,避免坐吃山空和“要饭”财政;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加强兵团“兵”的性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宣传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先天优势,加强兵地融合,主动参与一方的社会建设和共同管理。
为期一年的锻炼时间还剩下半年,我将一如既往遵守锻炼制度,加强学习,认真工作,钻研业务,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牧场连队工作总结 篇4
今年3月,在兵团组织部的统一组织下,我来到了和田农十四师一牧场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派遣我们赴基层锻炼,增加和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是增强机关年轻公务员本领、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组织对我们的关心和期望。在此期间,我安心在团场锻炼,严格遵守请销假等各项锻炼制度。同时,一牧场领导也高度重视,对我们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关怀,工作上严格要求,并指派专人负责我们的生活工作。现将这5个月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牧场基本面貌一牧场位于和田策勒县境内,距离和田市210公里,是十四师最边远的一个团场,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沿,海拔在2200米—4200米之间,周围遍布着连绵起伏的山丘,向南大约30公里,就到昆仑山了,晴朗的天里,昆仑山被清晰的雪线一分为
二,山体的上半部常年积雪,而沿昆仑山脚却分布着广阔的茂盛的天然草场。从一牧场场部向南出发,徒步两个小时,翻越几座小丘陵,登上较高的那座向北翘望,景象一览无余,会发现从昆仑山众多的沟壑中流下的融雪水,最终汇聚成两条河流,沿着河流形成三片绿洲,绿洲地带树木郁郁葱葱,马路、房屋掩映其间。西边的那条河,名字叫努尔河,河床宽阔,河西岸的那片绿洲是努尔乡的地盘。当然沿河北下50公里内,还依次分布着乌鲁克萨依、恰哈尔两个乡镇。而一牧场就位于努尔河的东岸,与奴尔乡的一部分混杂在一起,行政区划面积845平方公里,绝大部分都是位于昆仑山里面的天然草场,约占总面积的`94%,耕地面积仅有590亩,人口只有2300多人,由维、汉、回三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占83%,牧区游牧民占58%。另外,东边的那条河叫博斯坦河,因为在它形成的绿洲上,坐落着一个叫博斯坦的乡镇。
三、思想基本情况能到一牧场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年时间不算长,如何好好利用这一年的锻炼时间,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刻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首先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切实转变工作角色,全身心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同时调整自己的思想,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需要。其次,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请教,广泛汲取各种“营养”,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同时,我用乐观心态看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把困难当成对自己意志的磨练,没有困难和一帆风顺的人生太单薄,只有丰富自己的阅历,内心才会充实。古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在现代社会并不过时,我利用和牧场领导下连队及周末闲暇机会,去过羊群出没的高山牧场、寒气逼人的高山溪流,去过挂满碧绿核桃的果树园、一望无际的大条田,也去过圈养高大种羊的受精场、牧业连队的剪毛场,即领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地貌,增长了见识,又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气势磅礴,避免内心被狭隘的思想所局限。
四、学习工作情况5个月以来,我始终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和责任来追求,把这次难得的为期一年的锻炼作为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机遇,作为深入兵团基层了解职工群众诉求,了解兵团团场运作机制的大好机会,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各族基层群众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通过和农牧民职工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利益诉求,遇到不明白或不了解的新情况、新问题,尽量记下来,向牧场同时请教和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