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范文 > 正文

油田实习总结

2025/01/07总结范文

老地方整理的油田实习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油田实习总结 篇1

20xx年九月十一我们来到了大庆井泰石油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改制企业,是一家综合性专业化的石油技术服务公司,来到这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于所学也有了实践的地方。

我们刚来到井泰钻井1507队的时候,因为放假队里没有什么人,也没有什么事,我们只能看井,打扫卫生等待通知,我们渐渐的适应了井队的生活,那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很慢,也不知道未来是个什么样子,有点迷茫。

知道我们结束了近十天的看井生活,才知道我们在这到底干什么,每天的工作有哪些,知道了具体的步骤,每一步都干什么,有了生活的目标。从那时起我不断地学习怎么去工作,怎么能把工作做好,渐渐的我能感觉到我成熟了很多。

在井队实习期间我能接触到很多人,各种类型的人,各种类型的事,比如说在我们搬家的时候有人堵车,晚上有人偷东西,有人受伤,捡破烂的不要命的往里冲等等,这些事,这些人可能是我在实习期间最大的收获之一。

在上班的时候每天有些累,但是感觉这么过不错很充实,每天都有一点点的收获,一点点的融入这个集体中,也可以说是一点点的我在融入这个社会,我时刻提醒自己,我已经不是一个学生,不在是一个孩子了,我有我的责任和担当。这几个月的实习中虽然收获不少,但是我也发现我存在很多缺点,我曾经因为安全问题被领导训斥过,我也明白在井队的这种工作环境下,安全是重中之重,但是开使我没有特别重视,导致有时候我是别人的负担,我深刻的反思,幸好副队长这当头一棒。后来我才知道“质量是生命,安全是效益”是我们井泰公司的服务理念。

再打我人生中第一口井的时候,就面临了困难,这口井是一口实验井,叫近地层水平定向井,是井泰公司和东钻集团搞的合作,人家比较重视,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对我们要求也比较多,我们也比较累。这口井只有600多米,足足打了20多天,这口井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起钻,什么事下钻,什么东西叫振动筛,什么东西叫吊卡,什么东西叫气葫芦等等。使我的生活走上了正轨,每天上班,下班,是我适应了场地工的工作,有时候还去干点杂活,一天天的很平淡,渐渐的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的新奇,只剩下了平淡,但是我感觉平淡中才能让人感觉到真正的人生吧!

在我重复的生活中,我已经彻底的习惯了早六晚六的生活,有时候很轻松,有时候甩钻具汗水都能把衣服侵透了,大冬天的棉袄变成了冰袄,那个爽。但是年后我们放了半年多的假,在家待的实在难受,都有些不知所措,整天在家无所事事,我才知道人不是待的,待着容易得病,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太对了。

在20xx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我回到公司把合同换了,变成了井泰公司的员工,那时候感觉我有了工作,彻底的进入到了这个社会,不再是以前的半个人,我已经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分担别人的负担,我可以在晚上用汗水洗棉袄,虽然很累,但是很快乐,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现在一点也不后悔我自己的选择,恰恰相反,我很喜欢这份工作,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让你感觉不到你生活在什么年代,工作越久就会让你觉得特别单一,甚至是一成不变,高强度的身体负荷,精神疲劳,但是我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能让我自己感觉到活的有意义,可以不再和父母要钱,因为我有工作了,有工资了。

虽然我的实习结束了,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体会到更多的东西。我相信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和课本中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把工作做得更好,纸上得来终觉浅,需知此事要躬行。

油田实习总结 篇2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虽然对胜利油田的生产情况和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也深感时间仓促,对生产单位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对基层工作的情况了解不够具体,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工作机制的分析不够透彻。

这些都是做企业科研的大忌,因为对实际“有形”的生产现状了解不足不全面,便更难理解和达到 “无形”的企业科研结论和经济管理决策需要的高度和深度。

另外,通过实习我也深深感觉到,不懂得一线工作的艰苦,没有基层实践的经验,就不能称为合格的胜利油田工作者。

因此,希望如有机会,可以真正深入基层,全面了解基层建设和职工生活工作情况、掌握石油技术,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胜利油田人。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和改进:

首先,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从思想上转变对工作的认识,树立不断学习的意识、注意观察和思考,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多多听取他人的见解,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做好当前工作做足充分的准备,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其次,要不断了解石油的行业的现状,努力学习石油知识,弥补自己对石油工业了解不足的问题,同时深入基层,抓住一切了解基层的机会,加深对一线人力资源工作的认识,将自己所学知识同胜利油田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增强自己科研工作同实际的结合程度,加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胜利油田人才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还要多读理论著作,多写多练,尽快改进自己从学校带来的.“学院派”的写作和思维方式,将自己进行企业科研的能力尽快提升。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切地感受到胜利油田45年来的开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的成绩,在短短的一个月里,但获得的收获是无可比拟的。

实习使我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些幻想,培养了自己的工作信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报告时间有限,这只是我个人体会中的一部分,但实习体验必将成为今后工作的巨大动力。

最后,再次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实习和发言的机会,感谢我们的领队杨总一路来的细心安排,感谢未能到场的兄弟单位的支持,使得这次实习能顺利圆满地完成。

我一定认真工作、勤奋学习,早日成为符合经济开发研究院要求的科研人员。

油田实习总结 篇3

此次,我报名参加中央团工委组织的“根在基层走进一线”胜利油田调研实践活动,本着虚心学习的态度、真实了解基层情况的想法前去调研实践。

虽然调研实践只有短短的5天,但是我的收获是沉甸甸的。

首先要说一下我所在的调研小组,我们小组有5个人,来自5个不同的部门。

开始我还想,石油开采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隔行如隔山,不如让专业对口的人来调研。

后来我发现外行也有外行的好处,可以从别的角度发现问题。

我们此次调研的落脚点在胜利油田的胜利采油厂,驻扎在胜利采油厂三矿16队。

胜利采油厂是胜利油田最“老”的采油厂,比较具有代表性。

“老”采油厂有着光辉的历史,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口千吨井—坨11井。

当年艰苦创业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鼓舞着石油工人战胜困难、开拓进取,如今正在进行“二次创业”,当年的精神更显得尤为可贵。

“二次创业”是因为“老”油田,面临着“新”难题。

此次调研,改变了我之前对石油开采的想象。

石油储量是一回事,能开采出来的量是另一回事。

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就是采收率,国际上石油采收率也不过50%。

胜利采油厂经过50多年的勘探,资源探明程度高,“找油”的难度增大;找到的油藏的区块变小,品位变差;在现有的油井开采方面,采收率高,已超过40%,综合含水高,已超过90%,这意味着开采出来100吨液体,只有几吨是原油,开采成本加大。

另外,原油生产还有一个客观规律,那就是年自然递减率,也就是说自然规律是产量一年比一年少。

胜利油田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肩负着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年稳产2700万吨。

能连年完成这个任务,实属不易。

我们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他们进行为期40天的“上产”工作。

“上产”也是他们的术语,简单讲就是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使石油产量上去。

我所能看到的就是工人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地工作。

“上产”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长远、持久的难题还需要新办法、新思路。

胜利采油厂,继而扩大到整个胜利油田,采取的制胜法宝可以概括为两条,一是管理,二是科技。

同时胜利油田还着眼于未来,开辟新阵地。

不仅在新疆进行勘探开发,而且还走出国门,到国外去找油、采油。

管理真是一门学问。

我在这里听到最多的词是“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还延伸出了“精细油藏研究”。

精细油藏研究是在找油、挖潜方面进行突破,层中找层、水中找油、油水过渡带挖潜,形象地比喻是“拿着放大镜来找油”。

精细管理细分为11个方面,其中在井组管理方面,在精细分析每口采油井的情况后为每口井量身定做了管理策略,做到了“一井一策”。

从管理者到一线工人都有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向精细管理要产量、要效益,努力挑战采收率极限,挑战管理极限。

这让我十分敬佩。

科技在胜利油田实现高产稳产上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多年来,胜利油田坚持依靠科技求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油”和“技术创新”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在国内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技术。

调研实践期间,从上到下对科技的重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油田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职工技术创新的规定,不光有精神奖励,对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还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

这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我们采访过油田上的一位“技术大师”王天正,他原先只有高中文凭,但是他爱动脑筋,爱钻研学习,爱搞发明创造。

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学了多门大学专业课程。

他先后取得了70多项革新成果,而且这些成果都能够直接应用,解决生产作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他说,他搞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都是为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他从来不为了创新而创新。

光他发明的“快速修井系列”工艺技术每年就为油田节省上千万。

相比他为油田作出的贡献,油田给他的奖励还是比较有限的,但是他从不计较这些。

因为他心系油田,盼着能给油田多做点贡献。

此次调研实践,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艰苦。

说实话,我们这次去的地方已经算是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了,太艰苦的地方没敢让我们去。

就是这个“条件较好的”地方也已经远离市区,紧靠村落,周围都是盐碱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油气。

干的'都是体力活,弄得衣服脏兮兮的。

就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我们所在的是采油厂,听他们讲,搞勘探开发的更艰苦,野外作业,没有人烟,一干好几个月。

我接触到许多个一线工人,都是那么的朴实。

还有一件事情就有点摆不上台面了。

我们第一天去现场的时候,我发现每个井口都被铁丝网包围着,铁丝网开设的小门被一把大锁锁着。

我以为是为了防止牲畜靠近,一问才知原来是为了防“油耗子”偷油。

相对应的,管理上也有个词叫“综合治理”。

当地居民中有些人以偷油为职业,成为“油耗子”,给油田的生产和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针对这些人,“防”和“打”是必要的。

但是还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想法解决,比如村落整体搬迁出生产区域,当然能和谐共处最好。

现实的情况是复杂的,有很多书本以外的东西,有很多是坐在办公室想不到的事情。

走进基层,了解基层,很有必要。

这次调研实践,不仅让我在知识上有了收获,而且让我在精神上,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上,有了较大收获。

我想,此次调研实践中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精神值得我学习一辈子。

油田实习总结 篇4

在一段时间的实习队长的实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队长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角色。从一名副司钻到队长的过程中,对以前工作中的许多东西都有了新的认识。为了让自己更好的适应队长这一工作角色,我认真的总结了这次实习的体会和认识。

经过实习,各种钻修井流程都有了很好的把握,对队长这一工作角色也有一定的接触。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能很好的配合队长的工作指示,经常在一些指令的执行上与值班队长进行深入的探讨,有时我也从值班队长的角度出发来工作。所以这次工作角色的转变还算有所准备,工作起来还能够应对。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认为值班队长的主要职责就是执行高级队长和钻井监督的指令,能很好的做好钻修井作业的现场管理和协调工作,对平台的工作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认真负责,还要协调好与其他作业者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与他们配合把工作做好。

从实习队长到值班队长,我不能像实习时那样只是对各工作有所了解,我要从拿到甲方指令后,对工作安排有个整体把握,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与甲方和高级队长沟通。同时对本公司的工作要时刻和监督和检查公司员工的工作情况,设备的运行和保养等情况有一定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地把平台上的工作状况与陆地保持联系。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工作方式,特别是当甲方要求与我们工作规定有冲突时,我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协调工作。既要维护公司的利益,又要保证我们的服务质量,在现场工作比较复杂时到现场进行有效的指挥,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虽然值班队长的实习过程中能够基本符合值班队长的岗位职责,工作中还算比较顺利,但是工作中也有许多我感到困惑的地方。有时工作做起来比较细,还像在做司钻时那样力求把现场的各项工作做好,但工作角色的转变又让我还有许多其他工作要做,这样在工作中就感到比较忙。而且感觉两方面工作都没有做好,我认为应该是司钻时的思维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吧,下次工作中一定注意这方面,要首先把自己的职责做好,才去更多的关注其他的事情。还有与甲方的协调中,因为协调中的关系是相互的,如何能更好地执行甲方的要求,又能安全顺利的把工作做好事我时刻思考的问题,还有就是对本职工作的具体要求上还不是很清楚,因为实习值班队长工作时间比较短。对岗位职责只是大体把握,还没有做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清楚的把握自己的岗位职责。每天都在学到新知识。这也让我认识到只有时刻提醒自己不固步自封,要每天都进步,这样工作起来才得心应手。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谢事业部和平台的领导对我的肯定和关怀,在现在对值班队长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让我来做值班队长,我会把它看成一个机会和一种激励。我要从自身成长进步做起,使自己在最少的时间把工作做好。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领导能够批评指正,让我更好的适应工作,更加好的为公司工作。

我,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在顶岗的这段时间里,我工作比较顺利。在这段时间我认为队长的主要职责就是严格执行高级队长及钻井监督的指令,并能很好的做好钻井作业的现场管理和协调工作;对钻井平台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认真负责并且要协调好和其他作业者,从而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与他们配合把工作做好。

从实习队长到队长我不能象实习那样管理与协调现场。我要从接到甲方监督指令后对工作安排有个整体的把握,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妥及时与甲方监督和高级队长沟通。同时对本公司的工作要时刻监督和检查,公司员工的工作状况,设备运转和保养等情况有一定的认,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把钻井平台的工作状况与陆地办公室保持联系,尤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工作方式,特别是甲方要求与我们工作规定有冲突时,更应该根据现场的情况及时协调工作。做到既要维护公司的利益,又要保证我们的服务质量,在现场工作比较复杂时,我们必须亲自去现场进行有效的指挥,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也必须第一时间在现场进行协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