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总结 > 总结大全 > 正文

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2025/01/10总结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篇1

县教育局2月19日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认真开展“导学达标”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现就我校一个月来课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边学习边整顿,统一课改思想

1、XX年2月19日全县召开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刻召开了全体领导班子会议,成立了由课改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确定边学习边整顿,统一课改思想的路子。

2、3月3日学校业务例会上,学校将县教研室《“导学达标”课堂改革行动方案》进行了学习,并将各学科指导意见发放到每一个教师手中,并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了课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统一了课改思想。

3、为了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转变作风,增强干劲,以新的作风、新的形象,投入到课改中来,学校又于3月7日起,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通过整顿使全体教师找到了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认识到基于学校当前形势,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为“导学达标”课堂改革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导学达标”课堂改革系列活动

通过整顿和学习,教师的课改思想统一了,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就成了课改推进的主要问题,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主题的教学教研活动。

1、根据学校实际逐项制定出课堂教学常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有效备课要求等制度,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科学管理;2、明确岗位职责,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3、任课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围绕自主高效课堂的构建,从整体出发,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4全体教师在赵xx校长的带领下,自3月8日起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导学达标”课堂研讨活动,即每天抽签确定讲课教师,下午第一节课针对具体课堂展开有效评课,做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5、规范周三教研制度,周四教师论坛活动丰富教研内容,创设浓厚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群策群力,深入探索“导学达标”每个模块的课堂改革

一轮三周的抽签听课活动后,学校及时进行了总结,发扬了优点,指出了不足。通过研讨学校确定下步把语文展示的重点环节放在品味文本,感悟人生上;把预习课的重点放在如何保证学生预习时间、如何掌握预习方法及保证预习效果上。为此学校又邀请镇教育办公室徐x主任、郭xx主任,共同观摩了我校纪xx老师的预习课和王xx老师的展示课,其中纪xx老师的“五步预习法”受到了大家的认可。通过此次观摩课和评课活动,使每个教师的课改有了路子和方法,为“导学达标”在全校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全面推进、人人上课改课

经过一个月的探索,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体教师所有学科都必须按照学校确定的.教学模式上好每一节课。学校领导不定时到各教室督促各上课教师积极推进课改,并听课指导。

五、课改中的疑惑

经过一个月的课堂改革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不少,特别是以下疑惑:

1、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老师是不是就很轻松,可以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干呢?

2、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那种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面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3、课堂改革还要不要传统的教法?等

总之,我们一定以这次“导学达标”课改行动为锲机,立足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

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篇2

县教育局2月19日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我校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认真开展“导学达标”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现就我校一个月来课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边学习边整顿,统一课改思想

1、XX年2月19日全县召开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结束以后,学校高度重视,立刻召开了全体领导班子会议,成立了由课改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确定边学习边整顿,统一课改思想的路子。

2、3月3日学校业务例会上,学校将县教研室《“导学达标”课堂改革行动方案》进行了学习,并将各学科指导意见发放到每一个教师手中,并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了课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统一了课改思想。

3、为了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转变作风,增强干劲,以新的作风、新的形象,投入到课改中来,学校又于3月7日起,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通过整顿使全体教师找到了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并充分认识到基于学校当前形势,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为“导学达标”课堂改革行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导学达标”课堂改革系列活动

通过整顿和学习,教师的课改思想统一了,如何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就成了课改推进的主要问题,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主题的教学教研活动。

1、根据学校实际逐项制定出课堂教学常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有效备课要求等制度,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科学管理;

2、明确岗位职责,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

3、任课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围绕自主高效课堂的构建,从整体出发,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4、全体教师在赵xx校长的带领下,自3月8日起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导学达标”课堂研讨活动,即每天抽签确定讲课教师,下午第一节课针对具体课堂展开有效评课,做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5、规范周三教研制度,周四教师论坛活动丰富教研内容,创设浓厚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群策群力,深入探索“导学达标”每个模块的课堂改革

一轮三周的抽签听课活动后,学校及时进行了总结,发扬了优点,指出了不足。通过研讨学校确定下步把语文展示的重点环节放在品味文本,感悟人生上;把预习课的重点放在如何保证学生预习时间、如何掌握预习方法及保证预习效果上。为此学校又邀请镇教育办公室徐x主任、郭xx主任,共同观摩了我校纪xx老师的预习课和王xx老师的展示课,其中纪xx老师的“五步预习法”受到了大家的认可。通过此次观摩课和评课活动,使每个教师的课改有了路子和方法,为“导学达标”在全校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全面推进、人人上课改课

经过一个月的探索,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全体教师所有学科都必须按照学校确定的教学模式上好每一节课。学校领导不定时到各教室督促各上课教师积极推进课改,并听课指导。

五、课改中的疑惑

经过一个月的课堂改革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也不少,特别是以下疑惑:

1、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老师是不是就很轻松,可以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去干呢?

2、如何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那种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面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3、课堂改革还要不要传统的教法?等。

总之,我们一定以这次“导学达标”课改行动为锲机,立足课堂,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有限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

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贯彻《基础教育纲要》和县教体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构建课程新体系,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学行为,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师生互动。

3、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多种学习经历,拓宽学习渠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重视教育评价功能的探索,建立一套新的评价教师教学水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5、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新的课程实施中的普通应用。

6、加强教育管理,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7、改革教与学传统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三、实施措施:

1、成立新课改领导小组。

2、有计划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新课程方案和学科标准学习培训,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形成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育观,以确保课改顺利开展。

3、培养承担新课程实施任务的老师。安排参加各类新教材培训班,做到先培训、再上岗,以保证课改扎实有效持续的推进。

4、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组长制定计划,安排日程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研究课改教材内容,探索与课改相匹配的课堂教育模式。强化集体备课,改革备课方式,采取“集体备课、互相协作、资源共享”的方式。

5、加强教师自身学习与实践。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说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公开课等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重视教学科研,以科研促教研,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改进提高促进自身成长。

6、对课程改革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制订计划,分阶段进行课改总结,形成初步经验。

7、重视建立新的教学方式

围绕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方式,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8、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倡导新的评价方式,改革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改革考试升学制度,逐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继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四、实施计划:

二月份

1、成立课改小组,制订课改工作计划。

2、宣传动员,编发资料,自主学习。

3、集中学习,讨论交流。

三月份

1、按照新课程要求设置课程及课时计划。

2、学科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新教材试教,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新教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四月份

1、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小组深入班级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组织交流、及时指导。

2、收集和积累课程改革实验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3、开展关于实验课题研究。

五月份

1、对学校课程改革实验进行反思研究。

2、寻找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调整要求,深入实践。

六月份

召开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会议。

中心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我校课改工作在区教委、文龙学区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申报的课改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提高教育质量十条要求、打造卓越课堂计划及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开展,重在在“深化”和“拓展”上狠下功夫。现就本期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所做的重点工作:

本学期我校在总结分析上学年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了原有的一些好的做法,同时根据新学年任务和学校薄弱环节加强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了课程,特别注重了课辅活动的设置,在新课程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对教师履行教学常规的监管、指导和总结。

(二)加强新课标培训学习。学校为每位教师订了课标,开学之前,尽量多安排教师参加市级和区级培训,其中市级培训2人,音、体、美、英语和语数一年级学科教师全员参加了区级培训。在校内,学校组织各学科参加了区级以上培训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分解课标内容,承担再培训任务,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中较系统地培训了教师。使全体任课教师在较短时间里较好掌握了本学科新课标精神,为深化课改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加强新进校教师培训。本学年新进校教师6人,开学前学校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开学第一天举行了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仪式,为新进校教师和老教师都制定了为期一年的任务。

(四)抓全员“同课异构”活动有效性。学校继续坚持综合组教师分学科分课类,语数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每位教师提前上交上课时间、内容,分管年级行政领导坚持监督和听课,坚持参加讨论,教师必须写出总结,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五)认真贯彻落实市教委“提质十条”精神。学校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市教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视频会议精神,分两次集中逐条学习了“提质十条”。学校制定了实施方案,找差距添措施,各项措施正在有序落实实施。

(六)积极推进区教委课改三年行动计划学校项目。我校申报的项目是《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学年初将项目与学校课改、教科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制定了学年计划,定期召开项目主研人员会,在教师中定期总结,增强教师对项目实施的认同感,更有序地开展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七)继续做好课改接待交流和“走出去请进来”培训工作。本期学校分3批次邀请了区教科所教研员来校听课指导课改工作;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专家来校对课改进行了诊断把脉,提出了新进一步深化课改的方案;接待了市“国培”品德与生活(社会)脱产培训班、涪陵区第一小学、武隆鸭江小学等区外同行来校课改交流53人/次;承办了区教科所语文、英语2次区级教研活动;安排了“国培”脱产3个月培训4人,短期培训2人,网络培训5人,24人/次到区外的主城和武隆听课和到学校参观学习,128人/次参加了区内培训、教研活动和送课送讲座活动。

(八)继续加强课题研究。本期,我校《农村小学“三导十主题”习惯养成策略研究》成功申报市级课题,有4个区级课题已经申请结题,目前有在研校级小课题7个,区级课题4个,市级课题1个。学校定期召开课题组会,安排、检查、总结课题研究进展,及时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二、取得的成绩。

(一)教师对课程设置的严肃性、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

(二)大多数教师基本掌握了新课标的基本内容和与旧课标的区别,并在教学工作中认真实践;

(三)教师对减负提质,课堂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对打造卓越课堂有了一定的认同感;

(四)在课堂教学中,在校本教研中做课题,在课题的统领下,开展教研活动,深化课改本期有了新的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一)2—6年级班额仍然较大,对推进课堂教学课改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由于活动场地小,无多功能室对实施新课程计划和实施新课标影响较大。

(三)课改的亮点和打造拔尖知名教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精细化管理不够。

下学期,在区教委、区教科所、学区的领导下,学校将紧紧围绕

课改三年行动计划和构建卓越课堂实施方案开展好各项工作,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加强过程检查、指导和总结,提高各项活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