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个人总结
老地方整理的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个人总结(精选4篇),希望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个人总结 篇1
我镇食品安全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业务指导下,以基层食品安全责任网格建设为抓手,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和责任制。
一是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与46个行政村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和责任人。二是把食品安全工作列为村干部的考核内容。三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监管责任网,制定出台了《王宅镇食品安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使村级换届选举后重新将网格责任分片分村,落实到人。目前全镇共有65个网格,覆盖各行政村、学校、企业和机关单位。并调整充实各村级食品安全监管员队伍,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结合我县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推进计划,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1、积极配合药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活动,采取普查与重点查、明查与暗访、定期查与突击查相结合,重点打击违法推销食品、保健品及违法食品广告宣传等行为。充分利用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对本区域内违法健康讲座、非法黑诊所、无证生产经营食品现象进行巡查,根据信息员提供的信息线索及时予以打击。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治。
2、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任务,加大监管力度,严查辖区内食品方面违法违规行为。一方面结合元旦、春节、端午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群众消费特点,加强对农贸市场、饭店、农家乐等进行专项整治;另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高学校及学生的食品安全自我防范意识。
三、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我镇采取培训、咨询、墙报、标语等形式,使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食品质量、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在食品安全宣传周上,镇政府联合县卫生局、水务局、农业局、工商局等部门在王宅广场上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咨询,发放资料等。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和不足,确保措施再完善、力度再加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障全镇人民的饮食安全、创建“平安王宅”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个人总结 篇2
湖南省长沙市司法局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条块结合,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立体化覆盖。高标准建设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发挥其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作用;赋能区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力量进驻专门窗口,推进城区集中优势资源向乡村地区辐射;实施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提质增效三年计划,创建长沙县黄兴镇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公共法律服务点等具有特色的站(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执业三年以上的律师接听“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来电,为乡村群众解答法律咨询;与“12345”政务热线建立转接机制,实行“双号”并行,实现乡村群众法律咨询“一号通”。运行长沙法律服务网,“一站式”办理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纠纷调解等业务;打通数据对接共享通道,将“公证保”“智慧法援”等业务系统与市法律服务网对接,实现乡村群众“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
二是注重两级共建,乡村公共法律服务队伍专业化配齐。每个行政村配备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一年来组织线上线下培训40余次;开展“法律明白人”“快乐学法”大赛,全市上千名“法律明白人”参与线上答题活动。选聘“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专家学者等担任调解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市现有村(社区)法律顾问700名,覆盖率达100%,均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定期开展以“工作接地气、服务多样化”为主题的法律顾问岗位大练兵,促进法律顾问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担当和力量。
三是聚焦便民利企,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多元化供给。建立法律援助“容缺受理、市域通办”机制,实现就近申请、专办快办;降低农民工经济困难标准或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将农民工法律需求纳入法律援助范围,今年以来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7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引导公证机构在乡镇(街道)设立咨询联络点,定期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乡村群众提供进村上门办证、假日预约、“绿色继承”公证等便民服务。司法鉴定机构为区县学校、涉农企业单位提供技术帮扶,为乡村老弱妇幼提供上门服务和费用减免。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点对点”精准对接乡村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为其开展“法治体检”,帮助其防范法律风险、依法依规经营。
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个人总结 篇3
一、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明确责任分工
市文广局文件下发后,受到了我镇主要领导的重视,迅速组织文化站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镇实际,针对开展专项整改工作的内容,细化分工,明确责任,为全面开展专项整改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搞好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台帐制度
整改工作开始后,我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历经一周时间对近年来配送的设备、器材、图书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准确掌握了各类设备、器材、图书的数据并按类别登记存档,保障了器材设备的不流失、不挪用,据统计,图书1.28万册、光盘800份、书架3个、书柜8组、阅览桌1个、椅子10把、灯光音响设备1套、文化共享工程设备8套、村级文化活动器材1套。
三、加强宣传,营造公共文化服务氛围
为扩大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影响效力,对每个公共文化服务站点进行了挂牌,并用广播、电话等手段,向群众宣传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以及意义,鼓励群众主动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每月定期举行农家书屋读书日活动,引导群众会读书、爱读书、懂读书,从而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达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
我镇文化站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有:图书借阅、书画展览、电影、培训、体育、以及文艺活动场地,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为49小时,服务人次达3000,服务人次增长率为21%。为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我镇文化站会定期对各个农家书屋的图书进行补给,并采取每月图书轮换的方式,达到更新图书的目的。
五、建立规章制度,促进文化服务规范
我镇根据上级颁发的文化站、文化室、农家书屋工作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且上墙公示,并落实管理人员和职责,做好图书编目、借阅登记、开展活动记载,真正做到有制度、有活动、有记载。切实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性,利于管理,便于群众。
六、强抓资金管理、争创文化品牌。
为强化“两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村级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等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我镇制订了形成切实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保证资金不挤占、不挪用,切实发挥了两馆一站”免费开放资金的`效益;并将群众参与广的文艺活动场地、体育、培训作为品牌服务项目;切实加强文化站和文化场所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利用率。
总之,这次专项工作对于我镇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化、便民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对我镇文化站管理的一次强有力的推动,也是对我镇文化建设的促进,为推动我镇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的先声先导作用。
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个人总结 篇4
今年,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继续深入开展,现将截至到今年11月底,各项目执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
继续以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II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重点,通过门诊、入户等方式,为辖区内常住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档案系统。截至2015年11月底,累计建档305068份,建档率达到87.43%。
二、健康教育
各基层医疗机构在年初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按规范要求更新了健康教育宣传栏,以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折页、定时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咨询活动等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截至11月底,各基层卫生机构累计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9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咨询活动8次,共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7万余份,促进了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广大群众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
三、预防接种
各乡镇卫生院按规范要求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麻疹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2015年1-11月份,共为0-6岁儿童接种疫苗64206针次,接种率达到98%,建证率达到100%。
四、重点服务人群健康管理
1、0-6岁儿童保健管理
按规范要求及时为新生儿开展一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病防治等保健指导,年度内化验一次血常规。按照规范要求开展随访的均提供了免费测定血红蛋白的`服务。截至11月底,全县0-6岁儿童33576人,管理25639人,管理率为76.36%。
2、孕产妇健康管理
为早孕妇女建立了保健手册,早孕建册率为70.41%,按管理要求定期开展了产前、产后随访及健康指导工作,卫生院对孕产妇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妇科检查、保健指导,辅助检查项目开展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谷丙、谷草、总胆)、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B超(子宫及附件),截至11月底,为孕产妇免费体检293人。
3、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II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
通过对35至64岁之间非重点管理人群的免费筛查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II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纳入慢性病管理。年度内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项目和辅助检查项目。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II型糖尿病患者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肝功能(谷丙、谷草、总胆)、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心电图、胸部X线透视、B超(肝、胆、双肾、女性另加子宫及附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辅助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谷丙、谷草、总胆)、空腹血糖、心电图。并对高血压、II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年内开展4次随访服务,其中对II型糖尿病患者随访必须提供免费测定空腹血糖服务。截至11月底,全县共管理高血压患者40300人、II型糖尿病患者7868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1318人,管理率均超过90%;免费体检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II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4772人。
五、慢性病筛查
各村卫生室通过对35至64岁之间非重点服务人群开展年度健康体检,主要是进行高血压、II型糖尿病筛查,服务内容包括提供一般体格检查和辅助测定空腹血糖的服务,对在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II型糖尿病患者及时登记,确诊后纳入慢性病进行规范管理。截至11月底,全县共为35至64岁之间非重点服务人群免费筛查体检30812人。
六、传染病报告及处理
各乡镇卫生院均建立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落实了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传染病及时报告率、准确率100%,无甲类传染病、突发传染病疫情和传染病漏报情况发生,所有传染病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置。
七、卫生监督协管
各乡镇卫生院均能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定期对辖区学校传染病防控、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进行巡防,按时对辖区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采样送检,及时报送各种卫生监督协管信息,全县100%的卫生院开展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八、中医药服务
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开展小儿中医调养和老年人体质辨识服务。截至10月底,全县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32.70%、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率为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