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节日随笔春节

2023/11/22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节日随笔春节(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节日随笔春节 篇1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节到来了,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年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晚上,我吃过年夜饭,全家人都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2点的钟声敲响了忽然,“噼里啪啦”的一声鞭炮声印入耳帘,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烟花的声音彼伏着,像是在与过去的一年告别。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

“通!”

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漂亮的烟花托着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在天空中划下一道道拱们之后,“闪亮登场”了。

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

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响声在天空中回荡。炮仗、鞭炮双管齐下,一个个直冲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边的声音弱了,那边的又起来了,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汇成一股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为这无边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 ?

节日随笔春节 篇2

爷爷说:”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2018年春节终于到来了。年前两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家润多超市购买年货。超市里的生意很红火,人很多,一个个顾客推着手推车,车里的年货堆得满满的,排成了长龙准备交款。

春节这天,天气晴朗,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也不例外,早早起来约好几个朋友到外面玩。回到家后只见我家大门的中间贴了一张好大的福字,两边一副对联:春风得意年年好,前程似锦步步高。

下午六点钟我们全家到外婆家吃年夜团圆饭,外婆的厨艺真好,什么”全家福“、”年年有余(鱼)“、”万紫千红“还有我最喜欢吃的蒸蛋,共有十八道菜,好大的一个圆桌都快摆不下了。吃饭前,家家户户放鞭炮,鞭炮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爷爷也点燃了一挂万字鞭,响声震耳欲聋,好是热闹。

八时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开始了。节目丰富多彩,其中有我们湖南本土笑星大兵的相声,我最喜爱的节目还是几位老奶奶和一群小朋友表演的机械动作的皮影式舞蹈。年纪最大的84岁,最小的只有4岁,演得真棒!

年夜饭上我收到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鼓励我好好读书,新年要有新进步。年夜过后,街上的人还很多,我拉爸爸跟我一起去买了一大堆烟花、焰火、彩珠筒、冲天炮,噼呖叭啦,嘭!开心极了,真想天天过年。

节日随笔春节 篇3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

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在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

虽然关于重阳节的说法多种多样,但流传至今的重阳节的习俗也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节日随笔春节 篇4

今天是春节我可高兴了,因为广场上今天晚上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烟花表演,我希望时间能过的快一点。

在焦急的等待中,夜幕慢慢降临,我期盼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我吃完晚饭,迫不及待地跑下楼去。到广场时,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了,我好不容易才挤到了一个看烟花的最佳位置。

7:00点钟了,烟花表演开始了。首先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几个大礼花直冲云霄,霎时天空中开起了几朵“五彩缤纷”的“大花朵”,有红的、黄的、蓝的、银的、紫的、绿的……真美啊!这些烟花还有各式各样的的形状,有的像一把把撑开的七彩颜色的伞,有的像五光十色的扇子,有的像光芒四射的瀑布,还有的像是千丝万缕的金银丝绸,真是一应俱全,五花八门。

这时候,天空中出现叻 千奇百怪的魅力图案。有的是金色的柳树,有的是银色的荷花,有的是七色的彩虹,还有的是小朋友的一个甜蜜蜜的微笑。啊!真是多彩多样美丽极了!

烟花表演结束了,广场上人群渐渐散去了,但我的脑海里还在想着那绚丽多彩的烟花。

节日随笔春节 篇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记

又是一年中秋时,夜已渐黑,吃过晚饭。百无聊赖的我走向窗边,独倚窗台,看街上行人,望天上明月,赏中秋夜景。

月光洒在街面,路上行人,寥寥无几,步履匆匆。小街失去了平日的热闹:几声吆喝,几句笑语,几阵汽车的鸣笛。取而代之的是随风而来的断断续续的鸟啼,少了几分素日情味,换来的是一家一户的团圆之景。想到这,略感寂寞的心舒坦了许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提到中秋便是月,我抬头望向九重天。月逢中秋格外明,傲然立于星空之中,淡淡的银辉笼罩着整个世界,但不免会牵动四方游子的思乡之情,想必有许多人和我现在一样,望向这象征团圆之月的同时会忆起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月儿是寄了多少人的相思愁,归乡情?又何时能送达?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夜越来越深了,起初月亮的光尚能使这世界染上白色,渐渐的,薄雾笼罩明月,淡去了黄昏妖娆,不留情面,一丝遗痕也赶尽杀绝。夜空中仅存有一星半点的白,也是在风吹散薄雾下浮现的。若隐若离。我试图抓住月亮的裙摆水袖,她却在挣脱后留下回眸一笑,渐行渐远。

白玉盘,瑶台镜。青云之端有嫦娥,玉兔的神话,仍似在人间。

我耐心等着,等着。

终于,薄雾散开,月亮重现华姿,也许与浩瀚夜空群星相比,那月光显得微不足道。但这柔和的,微笑的光,足以让所有凝望她的人心中充满慰藉与感动。这就足够了。

我读懂了月亮,默默离开了属于她的舞台,这不但是我们的节日,更是我的节日。我重归秩序与忙碌,似水流年,留下这夜的月光在心间……

节日随笔春节 篇6

电视荧屏上,新年的钟声业已敲响,绚烂的烟火,迷离的灯光,沸腾的呐喊,无不展现出一种新年的活力。辞旧迎新是人们的一种愿望,声声爆竹中饱含着人们对未来的种种美好心愿,狂欢的人们似乎要从吼叫声中卸下一年来的所有包袱。

万象平原的新年似乎还没有到来。宁静的夜空,有一丝难得的凉意。寂静,死一样的寂静。遥望窗外,黑得让人窒息的丛林没有一丝的气息,树梢上那轮细得像一条线似的月亮若隐若现,没有一点光亮,显得是那样的无精打采。伫立在惨淡的月空下,身体却无法融入这漆黑的平原。远方的知了叫得是那样的有气无力,这一切似乎都无时无刻在提示着有个可怕的预言的到来……

这么说有点危言耸听,其实可怕的并不是将要发生什么,或者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是电视荧屏外死一样的寂静,是孤独的我无法融入到这片黑暗的现实环境当中。早已经习惯了孤独的我,其实更害怕这种置身于热闹场景之外的这份孤独。

黑夜本身,本来只是大自然的一个轮回,太阳出来,黑夜自然就会消失,我在这黑夜里等待那一轮太阳的出现。

身边的手机,安静得有点冰冷,我不时地看看是不是有我听漏掉的未接来电或是短信、彩信之类的。其实我一直都在竖起耳朵在等待,等待友人的祝福,等待家人的问候,电话一直没有响过。

回想起往年的这个时候,电话不停、短信不断,留言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听着家人的问候,看着友人的祝福,那何止只是一个温馨,分明就是一种幸福。

钟声业已敲响。这是一个与往日告别的休止符,也是一个新的一年开始的音符。告别了多少个这样的钟声,我们已经变得蹉跎。回首往事,曾经的豪言壮语,曾经幻想过的衣锦还乡,一点点被岁月的圆盘磨得支离破碎,残存的一片语言,不足以描写心中的孤寂,我只能等待。

等待新年的开始,等待新一天的开始,等待下一轮的钟声……

节日随笔春节 篇7

今年春节,陪伴着母亲到深圳妹妹家里过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年。为了母亲的出行,我早早地就安排儿子在网上订好了往返机票,并反复叮嘱照顾母亲饮食起居的阿姨,临行前一定要确保母亲不能生病,哪怕是伤风感冒都不能染身;那个阿姨真的是尽心尽责,在我们出行前半个月里,把母亲照顾得巴巴适适的,把一个身体健康和精神良好的母亲交到我的手中。

母亲今年八十了,辛劳一辈子,正是安享幸福晚年的时光,却记忆模糊,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春节前,我与弟弟妹妹商量后,决定由我陪伴母亲前往深圳,到妹妹家里去过年。

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母亲上了飞机,让她在座位上坐了下来,希望她能静静地坐着,顺顺利利地到达深圳。平时话语不多的母亲,从飞机起飞的那时起,出乎意料地话多了起来。飞机刚一离开地面,她就用手做了一个飞机起飞的姿势,冲我一笑,嘴里咕哝出一个长长的词:"呜",那神态和语句,就像一个几岁的孩子。

母亲的话是毫无逻辑的,让我不知所云。她忽然冒一句:"廖娘娘走哪儿去了呢?"我知道她说的这个廖娘娘是她的邻居,我问:"咋想起她了呢?"母亲说:"我的衣服啷个洗呢?"提问和回答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和母亲在飞机上就这么东一句西一句,不着边际地说着,我问她,我们现在是不是在飞机上,她回答我,农贸市场的路好烂哟,我笑笑说,回答得正确,她就像孩子似的笑了。

出了机场,我指着前来接我们的妹妹问母亲,她是哪个?母亲看着妹妹,笑笑说,晓得;我紧问一句,她究竟是哪个?母亲嘴上仍旧说着晓得,但就说不出名字来,直到相处一天后,才知道那是她的女儿。

记不住事的母亲倒是闲不住,看着看着电视就旋进卧室去,把妹妹挂在衣架上的衣服取下来,一件一件地叠好,然后放进她带去的箱子里,问她干嘛呢,她说这是我的,要带回去的;妹妹告诉她,这些衣服不是你的,她应道,哦,不是我的嗦;隔天,妹妹找衣服穿,衣服又被母亲收进她的箱子了。

一向做事利索的母亲患病后不再利索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人提醒,就连吃饭这种简单的事情,她都需要有人管理;吃饭时你往她碗里挟进多少菜她就吃多少菜,菜吃完了,碗里的饭一点也没动,我告诉她,菜和饭是要一起吃的,她回应说,要得;一顿饭要反复告诉她多次,她才能把饭吃完,照顾母亲就像照顾一个小孩一样。

照顾好母亲的起居,安排好母亲的膳食以及户外活动,是妹妹和我的重点工作。我们变着花样给母亲做着可口的饭菜,用不同的水果榨汁给母亲喝,每天上下午都陪母亲外出散步,和她聊聊以前的故事,总期冀着哪一段话语能唤回母亲的记忆!

在深圳期间,母亲还制造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那天我们应邀去妹妹一个好朋友家里做客,就让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谁也没有留意到她有什么不恰当的举止,等到我们告辞主人家,回到妹妹家后,我无意中发现母亲的衣服口袋鼓鼓囊囊,一掏,让人目瞪口呆了,从母亲的衣袋里掏出了晾衣服用的小夹子,小梳子,一大把水果糖,几个橘子,还有一双袜子,这些全都是妹妹那个朋友家里的,真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时候把这些东西放进衣袋去的。

几天的假期很快就过完了,我又陪着母亲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城市。下飞机的时候,我对母亲说,这次旅行好不好耍,母亲说,好耍,我们明年又去要不要得,母亲说,要得。看着母亲一脸的笑意,我也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