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圆散文
老地方整理的月是故乡圆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1
桂香伊始,如茶的中秋便徐徐走来,将一江秋水染成一片清芬,揉和成一片隽永的情意,缓缓流入心底。
中秋,这个中华传统的佳节,一直颇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但凡谈及中秋,就一定会联想起挂在苍穹的那一轮溢满清辉的明月。有人说:“没有明月的中秋不像中秋”。上高楼,月满更添愁。古往今来,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淌过千年的时光,不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寄托了多少天涯旅人的乡愁,盈满了多少风尘仆仆的思念?
几缕清风袭来, 馥郁的花香悠悠缓缓地飘悬,弥散在桂影婆娑的渡口。朦胧的月色下,细细碎碎的落花星星点点地铺洒在水面,像一层金沙。这样的夜晚,难免会有一丝惆怅和落寞。飘忽的思绪,穿过夜的帷幕,在广袤无垠的时空中辗转,频繁地丈量着离乡的路,不知风雨兼程的羁旅何时是归期!
街道两旁,灯火通明,湖面的倒影呈现出一片柔和的光晕。是谁,拨动了潜隐于水层的那根轻细的弦,惊起旷世的久远,奏响满月的歌。将思绪拉回旧时的明月夜,一瞥被时光掀过的扉页。秋虫奏着乡村的夜曲,山风轻拂着疏竹的倩影,沉甸甸的稻穗枕着田埂酣眠,屋檐下挂着金黄的苞谷坨,还有一串串红辣椒。淡淡的月光下,没有轰隆的鞭炮,没有孔明灯升起,也没有璀璨的烟火,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吃着月饼,拉着家常。这样的节日,过得简单平淡,却满是幸福的味道。今夜,城里的月光怎么也照不进古老的小轩窗!
梦回古屋,叩响木门上生锈的门环,轻轻推开被岁月侵蚀的门扉,咯吱的声响,仿佛惊醒了沉睡的梦。昏黄的灯光下,那布满血丝的眼里,盛满了望不穿的思念,双眸里闪烁着期待,也暗藏着失落。这样的思念,是多么熟悉的味道。儿时的我,每逢过节,都会以这样的心情翘盼远在异乡谋生的父母,在门口固执地守望,细数着遥远的归期。而今,我在远方求学,我又成了他们的守候。在流淌的岁月里,交错的不是时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思念。今天,是中秋,也是父亲的生日。二十年来,打记事起,记忆中真真切切地陪父亲过过的生日,仿佛只有一次。我不知道,今后的光阴中,还有多少可以相聚的日子?时间嘀嗒嘀嗒,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奔波。这样的交错,人间万户的守候,又是多么的寻常!光阴荏苒,人儿可以走远,故乡的月不会越千山涉万水,它依旧会默默地接受一方水土的虔诚膜拜。
有多少人,在这样的夜晚,双手合十,信奉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词章,默默期待着团圆的时刻。久别重逢的喜悦背后不知隐藏了多少思念的泪滴,不知蹉跎了多少殷切的等待。有多少合家团圆的人儿,只能借着那根窄窄的电话线,来传递无限的思愁。
今夜 ,不知孤单了多少人的等待,不知有多少孤苦的人儿在同一片月光下依偎取暖,不知有多少人又将这样的守候推迟到下一个中秋,也不知这样的思念可以有多长?今夜,明月又将潜入谁的窗,那些望月的人不知又将装饰谁的梦?古往今来,多情的人,始终是那望月的人。
悠悠的笛声伴随着清风,从水乡吹来,淡淡的韵致,沁人心脾。多想乘一叶扁舟,在月明如水的中秋,打捞起匆匆流逝的美好年华,融进茶香萦绕的杯盏里,在下一个月圆人也圆的日子里,且饮且珍惜。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2
大而圆的月亮升了起来,缓缓地,从东边淡青的天,城市的灯光暗了下去。
透过窗户,月亮无声的照了进来,天气终究是凉了,她觉得应该添件衣裳,月光里似乎满带着清冷。孩子已经睡熟了,睡梦中小嘴还不时的撅一撅。
“简,带着孩子出去转转!这时节呆在家里会闷出病的,你看,外面的月色多么好呀!”
抬起头,一颗星子在天边发出寂寥的光,一会儿,似乎黯然不见了。月亮更亮了,满地白晃晃的印迹——她脑海里忽而浮现小的时候,这般月光下,玩的是多么开心!那样子真不像一个女孩。姥姥一边给她辫散乱开来的辫子,一边说:“匪的像个男娃子,看明个谁娶你呀!”倏忽间似是一句话的功夫,扎着羊角辫的毛丫头变成了一个娴静的小妇人。然而姥姥看不见了!
月亮爬上了楼顶,淡的光辉从窗口的地面挪到了床前的妆台上,从镜子的清辉中她看见自己的暗影,纤纤的,似乎有些发抖。
“过了这阵子稍微空闲些就能回去了,啊……留几块家里做的月饼给我,这边的月饼里面有肉的、有鸭蛋的、我有些吃不习惯,呵呵,就想吃家里做的……”
桌子上那盒包装华美的月饼还未打开,那是母亲送来的,她一点胃口都没有,月饼盒上的金箔映着月光的银辉,黑暗中闪着些微地光亮。
忽而,她有些想哭!很快的,一大串泪珠滚过她脸颊,每滴泪珠里都挂着一面冰凉的月亮。
站在小楼顶层,他久久凝视着自己奔波的这座城市,还有城市上空今夜悬着的明月——四下的华灯让月光苍白了很多。远处街上闪烁的霓虹和流动的车灯更是淡漠了这中秋的月华!他想,今夜是不是有很多人同他一样在这轮中秋下徘徊!照遍三千世界的月古今其实是一轮月亮,变了的只是月下的人和物!然而他脑海里有一轮明月,那轮明月——清朗,洁白,四下的田地、村庄、房屋、树影朦胧婆娑。那轮月如同一面新的银盘,纤尘不染、清光四溢。曾经幼小顽劣的他,在望着它时竟乖觉的像个小姑娘般,只剩了恬静怯涩。那轮月,永远在它的脑海中。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他想。
电话响了,知道是她。
感冒好了没?听你说话好像还没好!
好多了,你不用担心。
一诺睡前对我说月亮里的嫦娥太自私,他说是爸爸给他说的。他那么小,知道什么是自私!每晚她都会打电话。
一诺问你什么时候回来?他说给爸爸留几块月饼,等爸爸回来一起吃”睡梦里受了惊吓刚刚醒来似的。
我不出去,我害怕月亮……
他忽地有些愧疚了,为自己的自私——尽管这仅是一种想法而已,他总想:男人的灵魂,应弃了一切儿女私情,远离爱怜,到苍茫宇宙中最遥远的地方去遨游。是的,他总是这样想着,结婚后这种想法有时更强烈——他明白,说到底这是一种想逃脱生活的琐碎的自私。
头顶的月光似乎又更亮了一些,不远处一只蟋蟀的鸣叫声也止住了。忽而,他感到有些冷,脑子里泛起了两千多公里以外那个遥远的家——六楼的阳台今晚一定洒满了月光,拉开隔断的帘子,月光会一直淌进卧室里去。如果她站在月光里,那样子一定会像一支水姜花寂然的开在夜色中一样让人砰然心动!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3
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夜空,皎洁的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下来,洒在地上,洒在树上,洒在我身上,洒在我心头。偶然感觉一阵寒意袭来,不禁打了个寒战。深秋时节,天气转凉,也该添加衣服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又到中秋节了。我不禁感慨人生的短暂,岁月的无情。也羡慕年轻人,青春阳光,活力四射,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再看看自己,皱纹道道,白发根根,思维迟钝,力不从心。
斗转星移,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岁月年轮的运转,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不能埋怨时间老人行走太过仓促,只有珍惜时间,把握机遇,过好当下的生活。
每年的中秋节我都要与父母一起过。好在离他们住的不远,半个小时的车程。中秋节,团圆节,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到了这一天,普天之下的人们,只要没有啥事,只要能抽出身,不论身在大江南北,海外他乡,都要奔向一个地方,家,父母之家。要与父母一起过中秋,一起过团圆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念亲的情愫是相通的。只要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思乡念亲的感受我是刻骨铭心的。我在读高中的三年,读大学的三年中,中秋节都没有能与父母团聚,都是在学校渡过的。
尤其是高中三年,第一次离家,独立住校生活,学校的伙食也不好。没有油水。想家的心情难以言表。每年中秋节一到,宿舍里的同学,大部分到街上亲戚家去了,剩下自己和一两个同学,孤苦伶仃,心情压抑。
晚上,抬头望着空中悬挂着的月亮,又圆又亮,可它没有勾起我半点兴趣,我没有一丝赏月的心情。月圆人不圆的遗憾,萦绕在心头,如鲠在喉,让人不爽。我的思绪,随着一轮明月的行走,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仿佛闻到了家里的饼香和肉香,仿佛看到了围坐在一起的父母姐妹。家里灯光柔和,气氛浓烈,一股暖意萦绕在家里的角角落落。回家真好,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心的归宿,家是漂泊游子心灵的寄托。娘盼儿归心惆怅,儿思双亲泪满襟。
清秋冷月伴我行,遥寄相思一片情。这正是成千上万不能回家过节的游子们的真实写照。月正圆,情更浓。就让这一轮圆月捎去远方游子的祝福,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亲健康长寿,幸福吉祥。
情难掩,月更圆。在月圆之夜,又何尝是只有莘莘学子为了求学,不能与家人团聚。那些为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那些为了交通畅通的人民警察,那些为了守卫和平的戍边军人,还有各行各业不能够与家人一起过中秋的人们,是他们用爱岗敬业的精神架起了我们团聚的桥,是他们用抛家舍妻的情怀照亮了我们回家的路。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不做损人利己的事。虽然我们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那我们就从自己做起,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语言举止文雅的文明人。
在皓月当空,举国同庆的日子里,让我们为那些不能回家团聚的人们,为奋战在工作一线的人们,点亮一盏心灯,温暖他们的心;送上一句祝福,保佑他们的人。让他们不再孤单,让他们不再惆怅。让他们的辛勤付出有所值,让他们的日夜坚守有所获。
今晚的月亮特别明亮,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了每一户人家。一张张笑脸映在窗户上,一串串笑声传遍远方。醇酒佳酿瓜果香,佳肴美味月饼尝。举杯换盏情更浓,欢歌笑语曲悠扬。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4
中秋之夜,凤凰传奇演唱的《月亮之上》又让我蓦地感动了,那种大气磅礴与粗犷豪迈,以及演唱者那特有的苍凉而又高亢的嗓音,如潮水般汹涌,震撼着我的灵魂。“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在月色如银的意境里散步,那种清纯的味道让我想起浪漫的童年———中秋的月亮总是那么明亮,我的影子反复被皎洁的月光拉长或缩短,朦朦胧胧地投放在地上,被枝枝蔓蔓地切割,影射的曲线有了中国画的韵致,同时蛙语和虫鸣又此起彼伏地扑入我的耳鼓,把年少时的无限联想和渺远遐思,全部引进玲珑悦耳的神韵里。那时的我,俨然一名快乐的歌手,肆意地弹奏着自己,那月光就是一本被打开的乐谱。
有歌当然还得有舞。乡村的孩子对舞终究是敬而远之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自得其乐,因为月亮之上,住着美丽端庄的嫦娥,还有那只活泼可爱的玉兔,所以每次扯开嗓子引吭高歌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叠映出长袖飘飘、舞姿翩翩的神奇景象。嫦娥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版本,“飘然奔月”让人充满好奇,“托身蟾蜍”令人不可思议,“八戒垂涎”使人忍俊不禁,及至后来读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才觉得嫦娥在月宫的日子并不美满如意,倒是自己无拘无束地撒野嬉戏要幸福温馨许多,正可谓:“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吴刚伐桂”和“天狗咬月”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以至于我常常充当说书人的角色,在村头的槐树下或者斑驳的老屋里,向小弟弟和小妹妹们有滋有味地说,绘声绘色地讲。故而童年的月亮之上,萦系着我的遐思,寄托着我的梦想,构筑着我的天堂。
其实月亮并不单纯是头顶那皎洁的一轮,她卧在《诗经》里,走在《楚辞》中,奔在唐诗宋词的大道上,给予文人墨客更多形而上的意蕴。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言简意赅,借月光起兴,寄托了浓浓的乡愁;杜牧“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哀婉沉郁,假猿恨抒怀,道出了深深的落寞;杨维桢“深情长是暗相随,月白清风苦相思”,把缠绵不尽的人间亲情,隐喻成皓魄初圆,莹澈万里;袁枚“明月有情来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又将未婚男女的款曲衷情,化为了蟾光已满,悱恻缠绵……在月亮的身上赋予了这么多的感悟、沉思和诘问,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与此相关的生命意象,让其烛照自身的精神之旅,由她牵引心情的潮汐涨落。不过月之情愫自古以来都带有悲戚的意味,适合于人们对本体进行省思,对灵魂进行观照,让善良的人守候心灵的田园,让作恶的人返回超度的彼岸。因此,生命之月会伴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遥远,我想生命的那一端,仍然是眼前的这一轮,仍然带着她清冽的光泽,洗濯我们的喜怒哀乐,评判我们的道德准则,量化我们心灵深处对于情感的拥有程度,以及由此衍生的一切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秋的月亮离我很近,伸手可触;中秋的月亮离我很远,牵梦挂怀。走在月光里,我会把自己永远存放在这样的朗照中,不以心为辎重,不以物为形役;走在月光里,我会像童年那样放声歌唱:“我等待,我想象,我的灵魂早已脱缰,马蹄声起,马蹄声落……”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5
望着漫天的星星,一轮硕大的月亮映入眼帘,勾起了赏月的回忆。
那天晚上天气突然有变化,很冷,但我为了欣赏到美丽的月亮,不顾外面的寒冷勇敢的披上一件外衣冲了出去,“啊,太冷了!”一股冷风吹到了刚刚出门的我身上,不得不承认,虽然是中秋佳节,却有点“月黑风高”的意思,虽然月亮挂在天上亮晶晶的,可看起来却让人……有些害怕。缩了缩脑袋,把衣服又裹得紧些,站在楼下冲楼上大声喊朋友,好让她快些下楼。
“月亮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呀”“你没听说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哦”我们坐在一个台阶上,吃着揣在兜兜里幸福的月饼,看着天空发呆,哦不,是看着月亮发呆,我努力地想从那灰白色中看出吴刚和嫦娥,却只看到朦胧的灰白色。“你看到北斗七星没”我突然把视线转到深蓝的天空上,发问。“哦呵呵,让我来给你指一下吧”朋友摆了一个超级自恋的姿势说。我差点把月饼吐出来……“你看,那几颗是勺子的脑袋,那几颗是身子,看到没”说实话我只看见她伸手在干净的蓝色幕布上一通乱指,其余啥都没有。我坦诚地回答“没有”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吃着。
天渐渐更黑了,风却好像小了一点,然而,就是这更黑的天空,才衬得月亮清的心痛,孤的寂寞,我静静的望着,突然觉得月亮像个蛋黄,天空就像黑芝麻颜色的大饼,我静静的望着,倒带的望着放着柔和光芒的月亮和天空。皓月当空这个词太合适了!忘记了寒冷看着月亮上淡淡的沟痕,那灰色的影子,多像吴刚在伐树,玉兔在捣药啊说不定嫦娥也已经从广寒宫走出来在抚琴啊。又看着,似乎觉得那影子竟像极了老家那所宅子,诺大的院子,妈妈坐在屋门前指着毛衣,我呢?那个扎着羊角辫,骑着童年唯一的大件:自行车,嘴里哼着当时流行的歌谣,然后骑着车子一遍遍不知疲倦地向门下那个斜坡冲去,那是童年的我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现在的我,单调的生活就像每天重复出现的星星,消失,出现。没有味道,没有游戏。童年的游戏是那么的多,即使每天去疯玩,也不一定能玩遍所有的游戏,低头看看自己,外衣是深蓝的,里面的长袖衫是黑的,裤子是黑的,鞋子是白的,绑头发的也只是很简单的一抹黑色,没有任何装饰品,那天晚上不知怎么了,很心动的用了一个小小的精致的发卡,再倾泻的月光下那么清冽,再回首一望,看到了一个多彩的我,柜子里的衣服鲜艳可爱,每天的打扮总是竭尽全力,不知从何时,买衣服总是更多的选择黑白,别人询问,总是淡淡一笑,不作回应。长大了,叛逆过,恨过,爱过,吵过,我都曾经经历过,却不知怎么的爱上了黑白搭配,觉得在这个世界上,黑白是唯一可以与世界寂寞花相竞争的色彩。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到青云端。”没错,圆的,亮的,温柔的,非常符合,望着月亮,的确很让人伤感,不是么?中秋佳节,很多家庭在一起团圆,可是又有多少游子,有家不能回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仔细想想,既然世界上有了人,那为什么不让他们好好的一直活下去呢?为什么要生老病死?可是再想一想,如果人都永生,那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单单是看着月亮,便引起我许多遐想。一阵寒风吹过,我又不禁打了个冷战,叫上早已快睡着的朋友,带着对月亮无限的美好,匆匆的迈进了家门。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6
小时候,我家门口有条河,据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下放到五-七干校的“劳改犯”们挖的一条人工河。它长两千多米,宽五六十米左右,所以充其量也只能算条大沟,当地人也确实以它为界把干校分为“”沟东“和”沟西“,但在我们小孩子眼里,它如同郭兰英所唱:”一条大河波浪宽“——是一条美丽、神秘而又宽阔的河。
河的东岸曾是大片的苹果园。春天,粉红的苹果花嫣然盛开,成团成簇,娇美淡雅。秋天,青色油亮的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西岸,一排排砖瓦平房炊烟袅袅,上演着鸡鸣狗吠、人间烟火的生动画面。河上架着一座石桥,是连接东西两岸的唯一通道,也是我们每日上学的必经之路。
从我家院门口往南几十米有一处石阶,从岸边通向水底,大约有十几阶,所以不论水位高低,人们总可以蹲在石阶上洗衣服。青石台阶整齐光滑,宽两米多,可容几个人同时在水边刷刷洗洗,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欢声笑语如河水一般清澈流淌。由于那些年没有自来水,这石阶往往是石凳、是搓衣板、是一个热闹而忙碌的地方。
记得夏日夜晚,端起一家人换下的轻薄衣衫去河边清洗,月色映照下的石阶泛着白光,河水微波荡漾。远处仍有戏水的人不断打起水花,脚下更有欢快的小鱼游来闪去。双脚浸在微凉的河水中是那么舒适惬意,当水漫过小腿我就不敢再往下走了,河水清幽暗淡深不可测,带给我莫名的神秘和恐惧。冬天也很有趣,当河面结冰时,总有些孩子捡起石块往下扔,去试探冰的厚度,那些石块或破冰而沉或冻结河面成了另一道风景。有年冬天特别冷,河面竟成了天然的溜冰场……记忆中,那是一条清澈美丽的河,时而欢快时而沉静,时而明亮时而幽暗。伫立岸边望杨柳依依,听蛙声蝉鸣,心情如河水一般清爽平静,即使阔别多年,这美好的感觉仍时常在心头萦绕。
多年后再回故乡,记忆中的那条河已面目全非,远远望去,大片的果园已不见踪影,平地荒芜。一排排瓦房破烂陈旧,不见人烟。岸边各种灌木丛生,寻不到一棵杨柳,遍地杂草让人找不到路也看不见岸。凭借记忆,我在杂草中找到了那处台阶,它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的牙齿一样摇晃并参次不齐。我小心翼翼地走下台阶,临水而立:黑色水面上有各种垃圾在脚下浮荡,茂密的水草覆盖了大片河面,漂浮的气泡散发着淡淡的腥臭……这一刻,记忆与视觉的错位让人的心情沉重到不能呼吸。
拾阶而上,脚步渐行渐远。心中默默祈愿干校的环境治理方案早日实施,让污水变清泉,让两岸成绿洲,再还大河当初的美丽容颜。
再回首,故乡那条河,你好吗?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7
瑶台山,熟悉的风景,很近很近,近的可以聆听山上的风吹草动、塔檐铃响,也许窗前的婉转鸟鸣,都是从它的林间传来的
我不知,熟视与无睹,是否成因果关系。但瑶台山似乎就是这样,每天在我们的眼眸里映像,却又瞬即淡出。即便每天晨起或黄昏,我们为了生命顺利延长,为了晚上脱鞋早上能够穿上,攀爬在它美丽的胸脯上,吮吸它那负氧离子的芬芳气息。殆至看到很多慕名的游客蜂拥而至,猛然意识到我们的思维有些冷漠了,举止有些怠慢了。
瑶台山,也许并不在意我们的情感,来了也好,不来也罢;在意也好,不在意也罢,总是那么潇洒地站着,千年万年。那些远去的是非褒贬,也许大家太忙了,淡忘了,或者羞于提及了。那位夏朝的夏桀和他的宠妃妹嬉,在地下应该窃笑了,他们做梦都希望世人彻底忘记,至少可以少听几次骂声了。我也不知夏桀,是否为他的穷奢亡国而悔恨,但至少红颜祸水这个典故他应该深有体会。
瑶台山,最终是被冤枉了。这样的事从古至今,不乏其例。爱屋及乌,恨屋及乌,情感使然罢了,乃至于时人都不愿叫它的名字,为其改了名字巫咸山。我是不太喜欢这个名号,我想大多数人也不太喜好,尽管巫咸巫贤父子在商朝的名望,尽管这对父子相后来隐居瑶台,悬壶济世,福泽苍生;尽管他们宁可无子嗣,也要在此托体同山阿。瑶台本无罪,巫咸也可以,时间久了爱恨也就无味了。瑶台山的名字最终又被叫响了。因其更具诗意雅趣!
在我的记忆中,瑶台应属天上王母娘娘的。也许是王母娘娘对这方土地的垂青,玉手轻轻一拂,天上瑶台落人间。无须走近,老远你就能看到它矗立云天的雄姿傲骨。它就像一个硕大的巫字,也许是巫咸父子的化身,峰腰环周均衡,孤峰俊俏,巍然摩空,宛如擎天巨柱,堪与天公试比高。云涌风起,群山为其起笙箫,清风为其梳彩妆,流云为其舒广袖,松涛为其弹佳音,将巫咸巫贤父子悬壶济世的仙踪神影化作了一曲曲高天流云;它又若一口绿色洪钟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峙于山谷口,警醒世人勿忘那个夏朝的君王;又恰似治水的大禹,脚踩两条蜿蜒的洪龙,岿然屹立,俯视禹都平原。足下山泉汩汩流淌,乖顺的润泽良田沃土
瑶台,似远古静默的神祗,阅尽了悲欢离合,悠悠笑看着变幻的风云。总有一种非凡的气度在瑶台萦绕,有一种豪迈的气概在林间蕴积,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在山巅升腾横空出世,瑶台山?天造地设,瑶台山?这样巍峨壮观的奇峰,是火山喷发冷却的岩浆,还是造山运动奇特的产物?拟或是鬼斧神工劈削的结果,也许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工程遗迹?
我相信瑶台上定有神灵的力量,它也一定在守护着一种自己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只有它自己知道,没有人能完全明白,或许这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守候,为了某种神意,用沉默的方式观望着事态,等待着属于探求它的人。无论从哪里攀爬置身于顶峰的强者,都有着不同角度的解释权,给这种精神添加了几许神秘,或许,这精神本身就是自己探索的经历所诠释的意义,它只是矗立着像一个忠实的守卫,等待每一份精彩抑或歪曲的理解,只在最后的简单中让临风的人自己若有所悟,为这种精神谱写一本本传奇的故事。
每一次只要我凝视它的那一瞬间,我的诗就涌动在它翠碧的眸子里;只要它凝视我的那一瞬间,它的梦就飞落在我虔诚的灵坻上。难道我们之间,有前世的心缘?还是我们之间,有千年的相牵?为何它的每一个景色,我都了如指掌?为何它沁脾的馨芳,我都感到是一千次的相遇?以至于熟视无睹。有时真想驾着行云,顷刻间登上瑶台的峰巅,呼风唤雨,拥抱彩霞,去真切地体味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转念一想,对于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那种境界,永远只是一种空灵的企求。
在无限静谧的月光里,山色如烟,人如仙,崖隐云霓间。我多次怀着缠绵的诗意走向瑶台,向着那耸立的巨峰,一步一步,走着!我轻盈而愉悦的脚步,驾着轻云薄雾,那种八月月明明分外的感觉,让我不由得怀疑这是人间吗?是仙境?抑或梦境?
似乎夕阳还衔在苍茫的中条山巅,瑶台的月儿便灿然一笑,跃上中天。如水倾泻的清辉,便裹起了禹都的远山近水。挂在咫尺天际,披一袭清风流云挽起的绢纱抑或经历了丰腴岁月的洗礼,是那么珠圆玉润,那么皎洁如洗,妩媚地洒向瑶台。山只是衬托,月才是主角。不管你承认与否,月是美的。不需太多的准备,只需站在这瑶台之上,张开双臂,闭上双眼,你就能呼吸那月中嫦娥的芬芳气息。
巫谷里,那一湖清亮碧水,倒映着天上那一轮明月。天上的,水中的,两月凝眸,含情脉脉,欲语还羞,纵然是那些铁石之心的人,也不免为之情牵心动。山色如银,松影舞弄风情,泉水漾着波光,山下万家灯火。月光、水光、灯火光,风声、涛声、游人声,这曼妙的瑶台月夜!漫山遍坡都是它插满的心事呵!我甜美的雅歌能否唤醒秀丽的幽梦?一声鸟啼、一声振翅、一丝淡淡的风、一片带露的绿叶如此宁静,宁静里浸透无上的禅意。瑶台在禅意的庄严中,静坐成一尊千年巨佛的心境!我是佛前一只不起眼的萤火虫儿,在树林中或叶片上默默地飞舞细小的银光。不肯离去,不肯离去这片佛的圣地、无欲的神坻!忍不住回眸,只想把我心中那些美丽的诗句,也一并移种到这瑶台之上!
或许国人都需要一座山吧:李白要一座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辛弃疾要一座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多情之山;陶渊明要一座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之山;也许瑶台山就是我心中仰望的那座山!纵然熟视无睹,那也是故乡的山!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8
四月,淫雨霏霏,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打包离开。清明节,多半是让人感伤和怀念的。但我没有归去,在这执笔,写下我依恋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有父亲、有奶奶,还有儿时的玩伴
记忆中的父亲,高大、健壮,有一副好口才,有一股大度的君子气概。但凡事又太注重得失,以至于常常举杯浇愁,不省人事。说实话,我总认为父亲欠自己的太多,以至于五年以来,从不曾和他洽谈过几句话,这其中缘由,却不是我三言两语能解释清的。而后,我才发现,不是父亲欠自己的,而是自己欠父亲的太多太多。
小时候,父亲常常唤我的小名,一声一声,喊过了十七年。在父亲的眼里,我是个有出息的人,因为我现在的小成就,是同我那一辈的伙伴们没有的。我十五岁离家,来到长沙读大学。父亲一般不知道我在大学的生活,偶尔打过来一两个电话问候,加上几番叮嘱,其实那时候令他自豪的孩子正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抛洒汗水,努力赚些零花钱。但是在父亲的眼里,我必定是有出息的。于是,每逢过年,我都将额头扬起,顺其自然地接收来自亲朋好友们的称赞和鼓起的红包。
老家的规矩很多,儿时天真,我大多不懂,每次说错了话,做错了事,父亲总说:不懂事,就不要乱说!而我的奶奶总会替我解围,当着我的面责备父亲对小孩的蛮横,我便心里洋洋得意起来。
进入大学,有了新的同学,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却还是惦记起儿时的玩伴来。那时还小,不懂得什么叫梦想,什么叫青春,便常常成群结队地在家乡的田野上任性撒野,钻进堆积成山的稻草里边,满脑子都是毛草,还惹来路过的阿姨讽刺的目光和讨厌的唇舌。那时候的我们,还很天真,总是叠起石头,试图爬进废弃的老学校,只为了偷摘一捧红透的杨梅,却被学校里边的木匠师傅抓到,恶狠狠的怒斥。但我们从来就不曾感到过一丝的沮丧或是悲伤,我们还常常围在一块儿跳皮筋、攻城堡、海陆兵,任凭稚嫩的年华在欢乐的水泥坪上抛洒,我们尽情欢乐。
而今,17年了,家乡变成了故乡,以至于每次回到老家时,一些老同学见面也觉得生疏了。聚会没得少,却再也挽救不了我们当年的风华正茂,和满载愁绪的激情岁月。回老家的机会少了,和家里人的联系也少了,越来越多的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要我说,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那个故乡,不会因为你的遗忘,而停下生息、繁衍。还有三年,甚至更久,我还要挣扎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眺望远方故乡的方向,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稻草依旧那样美好吧。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不只是为了怀念,更为了前行。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9
离开故乡十年了,再次与之面对面时,你会发现是那样的陌生。
“难道这就是你魂牵梦萦的‘美丽故乡’?”你在工作的地方结识的妻子问你。从她的语气可看出,她也怀疑你曾经的描述。
你未言。心里有个声音:不,这的确不是我的故乡。虽然还有当年的影子,只是一切的一切,早已变味了。
今天看到的故乡已不是昨日了,它早已不属于你。你的故乡默默被你存储在心灵深处的某个角落,你担心失去它曾经美丽的样子,便一直不敢触及它。但你所不知的是,任何东西,封存的时间久了,也是会褪色的,你记忆中的故乡,也是呢。
村里的人听说你回来,都纷至沓来看望你。他们想看看一个初中毕业的你从农村到城市生活之后是怎样,看看那你带回的老婆又是怎么样的。在跟他们的眼中神交流中,你有感觉到一丝熟悉的过往,继而是一种陌生、酸楚。你知道你不是“衣锦还乡”,曾经,那些老一辈的人回来时,你也曾用那样的眼神看他们。即使,你在城市里的生活并不是那么尽你的意。但你始终觉得,那里才适合你。
“呀!城里的生活就是好啊,看人家脸色多好。”
“要是把户口也迁出去,就永远是个城里人了。以后世世代代都是城里人,真好!”
“有十年不见了吧,变化真大呀!”
……
你一面招呼乡里一面把你美丽的妻子给大伙介绍。你的妻不能听懂乡语,你便在一旁翻译。说的都是赞美之词,有时你还填上几句,引得大家笑声阵阵。
“你到是变化不大,口音,样貌,这才是不会忘本的。不像村头的三小子,才出去没几个月,样子口音都变了样了,他老子都不认识了。”一邻居调侃道。
然而,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没变的只是表面,内心却早已千差万别了。有什么比变心更加可怕的呢?有时,你也会觉着你卑鄙,竟在这里耍这种伎俩。但只是一哂,便也过去了。
夜里,当乡亲们都散去,你与妻子躺在床上,你的妻疲惫得早已入睡。正是夜阑人静,又是重回故地,此时此景,回忆像决堤的潮水涌来:
那时,你也不过七八岁上下。那天,正和你的小伙伴们抓鸟窝,却不觉进了一个果园。你们便一人一棵树,边吃边提防着果园主人,现在想想,真是刺激。
还记得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里面的小鱼自在地在水中游着,你和小伙伴曾经在河的石缝里抓螃蟹,带回家用油炸得香香的。
转眼,天将出白,你却还在床上辗转。突然想起,曾经下过决心,以后无论如何也不让小孩在农村出身已经是要黎明了吧,你还在床上翻转着。你突然记起,当你决定在城里安家时曾对自己发过的誓: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在农村!短短一句话,却是百般无奈。那时,你的妻还没到上饶尚美医美变美。不,准确的说,你还未遇上你的妻。现在,骨子里的那种“农民”印记早早就镌刻在你的内心。
转眼,你又想到白天邻里那种羡慕的眼神,你仿佛又从那种眼中看到了自己的小幸福。然而,一想到故乡,内心又是翻转不定的痛。
月是故乡圆散文 篇10
在他乡,岁末一年又一年,不留痕迹地消失殆尽。我想起故乡,想起那方养育我的摇篮,仿佛想到那些年漂泊的岁月。在南方,在远方,在心灵深处,我游子一样漂泊不定的情怀。如果说,他乡是一块磨刀的石头,那么,它劈过的岁月就是时光打磨出来的。
朱自清曾在《匆匆》里写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的。岁月不能重蹈。岁月也无法挽留。我们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也许只能留住逐渐老去的容颜和变瘦的年轮吧。
在他乡,想起故乡。作为一个南方人,岭南的汉子,在南方城市里度日着,思乡,有些许感到荒谬。可我在这座繁华的鹏城,似乎感到离故乡很遥远。我一年回一次家,母亲都说我不要她老人家了,父老乡亲也都说我成为“城里的人”了。还好,我有一位宽容大度的慈父。其实,我一直惦记着故乡,惦记着我的小摇篮。可城里的绊脚石太多,它就像一座小沙丘一样压着我。东流逝水,落英缤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匆匆消逝了。
蓦然回首,在乡下的日子,多么幸福啊。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到外婆家,我们看看大海,游游泳,抓抓螃蟹,划划船,唱着熟悉的经典老歌……我们到野地里捕捉田鼠,到小水库里钓鱼,到椰树林里偷椰子、掏鸟窝等等……即使念到高中,到县城读书,这些时光都是耐人寻味,无法忘怀的。
可现在。我除了在城市里为工作、生活忙忙碌碌外,还过着乌托邦的日子。但不管怎么样,我好似缺少了在乡下生活的激情和野性。是不是繁华的都市只能造就我们安于现状?或者说,它已经磨掉我们年少轻狂时的菱菱角角?也许,我这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根本就无法代表别人的青春岁月。
在他乡,日子,一年,一岁,渐渐接近,偷偷远离,豪不留情地越出我十指的缝隙。在他乡,我已意识到我的乌托邦有些许荒谬,有些许不可理喻。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即使碰到南墙,也要咬牙切齿地走下去。
在他乡,想起故乡。这是最好的镇定剂,也是最好的催化剂。如果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能使你麻木,都不能使你堕落,那你才是真正的铁汉子。